CN111133715A - Tdd模式下用于nb-iot传输的nprach格式 - Google Patents

Tdd模式下用于nb-iot传输的nprach格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3715A
CN111133715A CN201880062446.3A CN201880062446A CN111133715A CN 111133715 A CN111133715 A CN 111133715A CN 201880062446 A CN201880062446 A CN 201880062446A CN 111133715 A CN111133715 A CN 111133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at
preamble
symbol groups
tdd configuration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24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3715B (zh
Inventor
林兴钦
约翰·伯格曼
海泽·索克里拉扎吉
王怡彬
安德烈亚斯·豪格伦德
隋宇涛
杰拉尔多·阿格尼·梅迪那阿克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133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3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为TDD模式下的NB‑IoT操作定义了随机接入(RA)格式。定义该格式以允许将传统LTE子帧配置用于TDD。该格式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子帧包括至少两个背对背(即,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三个,以及符号组的数量分别是四个或六个。集合内的符号组在相邻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定义了五个格式选项,其映射到各种LTE TDD配置。

Description

TDD模式下用于NB-IOT传输的NPRACH格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28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在TDD模式下NP-IoT传输的NPRACH格式”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564,542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时分双工(TDD)模式的窄带物联网(NB-IoT)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格式设计。
背景技术
能够与移动设备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在世界许多地方无处不在,并且在技术成熟度、系统容量、数据速率、带宽、支持的服务等方面继续发展。一种通常被称为“蜂窝”的无线网络的基本模型具有多个固定网络节点(不同地被称为基站、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服务节点、NodeB、eNobeB、eNB等),每个固定网络节点向在通常固定的地理区域(被称为小区或扇区)内的很多个移动设备(不同地被称为移动终端、用户设备或UE等)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双工
从网络节点到移动设备的通信被称为“下行链路”(DL),而从移动设备到网络节点的通信被称为“上行链路”(UL)。分离这两个业务流有两种基本方法。在频分双工(FDD)中,UL和DL通信在频率上分离(但可能在时间上同时发生)。在时分双工(TDD)中,UL和DL通信以相同的频率发生,但在时间上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了保护时段(GP)或短暂的持续时间以防止干扰。
NB-IoT
虽然无线通信发展的一个方面是朝着更高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发展(例如,支持交付给复杂蜂窝电话(例如,“智能电话”)的各种服务),但最近的另一项发展却是相反的-为简单、廉价的设备提供具有低廉功率预算的有限带宽低数据速率服务。在版本13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对这种所谓的“机器类型通信”或MTC标准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与传统(宽带)LTE相比,增强型MTC(eMTC),也被称为长期演进–机器对机器(LTE-M)包括成本降低的措施,例如,更低的带宽、更低的数据速率和降低的发射功率。窄带物联网(NB-IoT)更积极地解决了频谱低于200KHz的极低成本市场,以及与传统网络同时部署或在活跃的传统频谱之外部署的灵活性。NB-IoT的目标是改善室内覆盖范围、支持大量低吞吐量设备、低延迟敏感性、超低设备成本和低设备功耗。
早期的NB-IoT规范采用FDD。需要为NB-IoT中的TDD操作定义标准。这提出了许多挑战,特别是在随机接入(移动设备首先通过该过程接入网络)的情况下。
随机接入
移动设备可能需要在UL中没有专用资源的情况下(经由eNodeB)联系网络。为了处理该问题,在没有专用上行链路资源的UE可能向基站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随机接入过程。通常在为随机接入预留的特殊上行链路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传输此过程的第一消息(如本文所述的MSG1或随机接入前导码),而其他上行链路资源则用于数据传输。该信道可以例如在时间和/或频率上受到限制(如在LTE中一样)。
向移动设备提供可用于PRACH传输的资源作为广播的系统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在切换的情况下作为专用RRC信令的一部分)。
出于多种不同原因,可以使用随机接入过程。这些原因包括:
·初始接入(针对处于LTE_IDLE或LTE_DETACHED状态的UE)
·传入切换
·UL的重新同步
·调度请求(针对未分配用于联系基站的任何其他资源的UE)
·定位
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BRA)过程中,UE通过选择或随机选择可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之一来启动随机接入过程。然后,UE在PRACH上将所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发送到网络中的网络节点,例如,eNodeB。
网络通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2)来确认其检测到的任何前导码,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要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使用的初始授权、临时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以及基于eNodeB在PRACH上测量的前导码的定时偏移的时间对齐(TA)更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2)在下行链路中向UE发送,并且其相应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消息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可以用随机接入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A-RNTI)进行加扰。
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2)之后,UE使用授权来发送调度传输消息(MSG3),该调度传输消息部分用于触发无线电资源控制的建立,以及部分用于在小区的公共信道上唯一地标识UE。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提供的定时提前命令可以应用于调度传输消息(MSG3)中的UL传输。eNodeB可以通过发送上行链路授权来更改为调度传输消息(MSG3)分配的资源块,该上行链路授权的CRC用临时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TC-RNTI)进行加扰。
如果UE先前已被分配了C-RNTI,则竞争解决消息(MSG4)用C-RNTI对其PDCCH CRC进行加扰。如果UE先前未被分配C-RNTI,则竞争解决消息(MSG4)用TC-RNTI对其PDCCH CRC进行加扰。
该过程以网络解决在多个UE同时发送相同前导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任何前导码竞争为结束。由于每个UE随机选择何时发送以及使用哪个前导码,因此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多个UE选择相同的前导码在RACH上进行传输,则这些UE之间将存在竞争,这必须通过竞争解决消息(MSG4)解决。在一些情况下,两个UE可以同时发送相同的前导码。第三UE也可以在相同的RACH上进行发送,但是由于其以不同的前导码进行发送,因此该UE与其他两个UE之间没有竞争。
请注意,UE还可以执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例如,可以由eNodeB发起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或无竞争的随机接入(CFRA),以使UE在上行链路中实现同步。eNodeB通过发送PDCCH命令或在RRC消息中指示它来发起无竞争的随机接入。在切换的情况下使用两者中的后者。
NB-IoT中的TDD
根据在[RP-171428,“Way Forward on Prioritization of NB-IoT”,RAN#76]和最近在[RP-172063,“Revised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RAN 77]中修订的关于NB-IoT进一步增强的工作项说明(WID)[请参见3GPP RP-170732,“New WI on FurtherNB-IoT enhancements”,RAN#75],目标之一是指从RAN全体会议#76开始致力于在NB-IoT中支持TDD操作。
B.致力于从RAN#76开始的以下目标
支持TDD[RAN1,RAN2,RAN4]
为NB-IoT的带内、保护带和独立操作模式指定TDD支持。该设计应假设UE不需要UL补偿间隙,并力争在部署模式之间实现通用设计。
·RAN1将考虑放宽MCL和/或延迟和/或容量目标。
·基线是将支持与Rel-13 NB-IoT相同的功能,附加地考虑小型小区场景。
·除基线外,还支持以下内容:
о基于Rel-14 FDD设计:
·使用Rel-14 NPRS RE模式和序列进行OTDOA定位。如有必要,应使用子框架配置部分A和部分B进行必要的修改。
·用于寻呼和随机接入的非锚载波操作
·UE类别NB2具有与FDD相同的TBS表,并支持1个和2个UL/DL HARQ进程。UE支持2个UL/DL HARQ进程是Cat NB2可用的可选功能,即,与FDD相同的方式。
о可以考虑系统信息(MIB-NB和任何SIB-NB)的非锚载波操作。
·为频段41指定频段特定要求。
关于“NB-IoT进一步增强”的WID强调了在NB-IoT中支持TDD操作的重要性。以下所示的文本可以作为WID论据的一部分[RP-170732,“New WI on Further NB-IoTenhancements”,RAN#75]:
Rel-13中加速的标准化过程开发了空中接口以支持半双工FDD。然而,TDD频谱还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包括对NB-IoT的强烈需求未得到满足的运营商市场以及监管环境。在一些情况下,自Rel-13工作的早期阶段起就存在这种需求。
因此,在建立覆盖范围、延迟等方面所需的目标之后,Rel-15是将TDD支持添加到NB-IoT的适当时机。
在进一步在NB-IoT中支持TDD之前,重要的是要强调FDD和TDD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时分双工操作中,相同的载波频率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
在TDD操作中,已经使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共存于同一无线电帧中,并且在特殊子帧内包含的保护时段期间执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的切换。在图1中重新创建的表1示出了LTE标准[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v14.2.0]所述的现有LTE TDD配置,其中,D=下行链路;U=上行链路;S=特殊子帧。该信息在图2中也以图形格式表示。
现有的LTE TDD配置存在于定义良好并商用的框架中。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现有(或现有中的一些)LTE TDD配置将被用作将TDD支持引入NB-IoT的基准。这对于“带内”和“保护带”部署尤其重要,但考虑到可能存在两种变体,这也与“独立”操作模式有关:在相同频带中;以及远离移动宽带(在频率上)。
NB-IoT中经由TDD的随机接入
在RAN1#90中,TSG RAN WG1开始关于在NB-IoT中支持TDD操作的讨论,其中,大部分讨论集中在DL和常见方面。针对UL方面[3GPP最终RAN1主席注解,RAN1#90],仅达成以下协议,尤其是窄带物联网(NB-IoT)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
协议:
·用于TDD的NPRACH支持单音跳频
·也可以考虑多音NPRACH格式
·跳频的FFS详细信息
·一个符号组由一个CP和N个符号定义。
·FFS N的值
·FFS CP持续时间、符号持续时间
·前导码由P个符号组定义
·FFS:保护时间使用
·支持NPRACH前导码的重复
·TDD NPRACH的小区半径目标是FFS
NPRACH承载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码,驻留在给定小区上的NB-IoT UE使用该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码向基站指示获取接入的意图。
为NB-IoT设计的NPRACH包括以下特征:
·前导码由四个符号组组成,每个符号组使用不同的子载波彼此相邻地发送。
·每个符号组具有循环前缀(CP),该循环前缀后面跟随5个符号;CP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取决于前导码格式。
·使用确定性跳变模式以及伪随机跳变。
·NPRACH音间隔为3.75kHz。
·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为5.6ms或6.4ms,其取决于CP。
·重复次数:1、2、4、8、16、32、64、128(或更一般地,任何零或2的正整数幂)。
原则上,由于UL资源数量有限,没有如为NB-IoT设计的可以承载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的TDD配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NPRACH设计,该NPRACH设计适于TDD配置,并且因此可以用于在NB-IoT中支持TDD。
传统LTE TDD配置仅具有1个、2个或3个连续的UL子帧(即,分别为1ms、2ms或3ms),而在版本13中为NB-IoT FDD设计的单个NPRACH的传输在时域上需要5.6ms(使用66.7usCp)或6.4ms(使用266.7us CP)。
这意味着,原则上就连续的UL子帧而言,没有如为FDD NB-IoT设计的可以承载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的TDD配置(即,NPRACH的前导码重复单元超过5ms)。
如果版本13的NPRACH设计直接用于TDD,则必须将单个NPRACH传输分为几个不连续的上行链路传输。这可能导致跨符号组的相干NPRACH丢失,或迫使UE在这些不连续点上保持相干。另外,硬件引入了随机相位,这对于维持相位相干性可能是问题。
此外,可能必须放宽对检测PRACH所需的延迟量的要求。在带内/保护带部署的情况下,NB-IoT TDD配置应遵循LTE的相同配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逃脱该问题。
提供本文件的背景技术部分是为了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置于技术和操作上下文中,以便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它们的范围和功用。除非明确指出,否则这里的任何陈述都不因被包括在背景技术部分而认为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以下呈现了对本公开的简单概括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基本理解。这里的概括并不是本公开的详细综述,并且不意在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关键/重要元素或勾画本发明的范围。这里的概括的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呈现本文公开的一些构思,作为稍后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言。
根据本文描述和要求保护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TDD模式下针对NB-IoT实现了NPRACH格式的设计。该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支持多种NPRACH格式,使得TDD部署可以根据所使用的TDD配置选择最合适的NPRACH格式。
·由于UE在不连续NPRACH传输上可以保持或不保持相干性,因此应背对背(即,在时域中连续)发送不同子载波上的至少两个符号组,以促进eNB的到达时间估计。
·TDD NB-IoT中的NPRACH设计考虑了3.75kHz的子载波间隔,这是由于在Rel-13FDD中使用了该值,如果将FDD设计重新用于TDD,则这将允许与NPUSCH的多音传输实现良好的共存。
·为了避免NPRACH干扰DL传输,在NPRACH传输末尾提供保护时段(GP)。
·在一些实施例中,NB-IoT TDD中的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4个符号组组成。
·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中的跳频是确定性的。
·对于跨重复单元的跳频,可以应用特定于小区的伪随机跳变。
用于TDD操作的NPRACH设计包含几种格式,使得TDD部署可以根据所使用的TDD配置选择最合适的NPRACH格式。用于TDD的NPRACH使用3.75kHz子载波间隔,其中,不同子载波上的至少两个符号组应伴随保护时段背对背发送,并且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NB-IoT TDD中的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4个符号组组成。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中的跳频是确定性的,而跨重复单元的跳频可以使用特定于小区的伪随机跳变。
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优势:
·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可以适于LTE TDD配置。
·可以使用多个NPRACH格式来提供对所有现有LTE TDD配置的兼容性。
·在不同的子载波上背对背发送至少两个符号组促进eNB的到达时间估计。
·如果FDD中的NPRACH重用了用于NPUSCH FDD的多音传输方案,则针对TDD中的NPRACH重新使用等于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将促进与FDD中的NPRACH共存。
·在NPRACH传输末尾具有保护时段(GP)防止了对相邻DL传输造成干扰。
·多种NPRACH格式利用每个符号组的符号长度以及可配置CP来允许达到不同的小区大小目标。
·特定于小区的伪随机跳变有助于避免NPRACH冲突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保护时间(GT)”和“保护时段(GP)”可互换使用以表示在UL和DL TDD传输之间插入以减轻干扰的时段或持续时间。具体地,GP至少被添加到本文定义的每个PRACH前导码格式的末尾。因此,每个PRACH前导码格式包括预定数量的符号组,后面跟随有GP,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
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由无线设备执行的,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方法。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P个符号组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被配置为以时分双工(TDD)向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前导码。该无线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可操作地与该收发器连接的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适于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P个符号组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由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基站执行的,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接收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方法。接收RA前导码。RA前导码采用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P个符号组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并且被配置为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接收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器和可操作地与该收发器连接的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适于以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格式接收RA前导码,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P个符号组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贯穿全文,类似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图1是用于TDD的LTE子帧配置表。
图2是图1的表格的图形描述。
图3是以TDD从无线设备向基站发送RA前导码的(单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在基站处以TDD接收由无线设备发送的RA前导码的(单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电路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6是示出功能单元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7是示出电路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8是示出功能单元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9是适于具有三个连续UL子帧的TDD配置的NPRACH设计选项表。
图10是适于具有两个连续UL子帧的TDD配置的NPRACH设计选项表。
图11是适于没有多个连续UL子帧的TDD配置的NPRACH设计选项表。
图12是描绘各种跳频方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简化和说明的目的,主要通过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限制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和结构,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
图3描绘了根据特定实施例的方法100。方法100由无线设备执行,并且方法100是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方法。在最广泛的表述中,方法100包括单独步骤,编号为102。方法100包括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步骤102)。P个符号组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相关的步骤(在图3中未示出)是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来发送RA前导码。可以在窄带物联网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上发送RA前导码。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保护时段(GP)。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111
发送RA前导码。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包括: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该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可以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TDD配置。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在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中:
·格式0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图4描绘了根据其他特定实施例的方法200。方法200由基站执行,并且方法200是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接收随机接入(RA)前导码。在最广泛的表述中,方法200包括单独步骤,编号为202。方法200包括接收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步骤202)。该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可以由无线设备在窄带物联网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上发送RA前导码。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保护时段(GP)。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131
接收RA前导码。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该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可以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TDD配置。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在方法200的一个实施例中:
·格式0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可以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请注意,本文描述的装置可以通过实现任何功能装置、模块、单元或电路来执行本文的方法和任何其他处理。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方法图中所示的步骤的相应电路或电路系统。在这方面,电路或电路系统可以包括专用于执行某些功能处理的电路和/或与存储器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例如,该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数字硬件(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数字逻辑等)。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该存储器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闪存设备、光存储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电信和/或数据通信协议的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指令。在部署存储器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采用本文所述的技术。
例如,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现的无线设备20。如图所示,无线设备20包括处理电路22和通信电路26。通信电路26(例如,诸如收发器的无线电电路)被配置为例如经由任何通信技术向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发射信息和/或从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接收信息。这种通信可以经由无线设备20内部或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天线28发生。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如图所示,其可以在处理电路22的内部或外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处理。在这方面,处理电路22可以实现某些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无线设备20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
图6示出了根据其他实施例的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设备2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无线设备20例如经由图5中的处理电路22和/或经由软件代码来实现各种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例如,用于实现本文的方法100的这些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包括例如:RA前导码格式选择单元30。RA前导码格式选择单元30被配置为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其中,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现的网络节点40。如图所示,网络节点40包括处理电路42和通信电路46。通信电路46被配置为例如经由任何通信技术向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和/或从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接收信息。处理电路42被配置为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4中的指令来执行上述处理。在这方面,处理电路42可以实现某些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网络节点40可以包括基站,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电路46包括无线电通信电路,例如,可操作地与一个或多个天线48连接的收发器。如断开的连接所示,天线可以位于较远的位置,例如,在塔或建筑物上。
图8示出了根据其他实施例的无线网络中的网络节点4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网络节点40例如经由图7中的处理电路42和/或经由软件代码来实现各种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例如,用于实现本文的方法200的这些功能装置、单元或模块包括例如:RA前导码接收单元50。RA前导码接收单元50被配置为接收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该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该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RA前导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本文的实施例还包括对应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在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何相应处理。在这方面,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与上述装置或单元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代码模块。
实施例还包括包含这样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载体可以包括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种。
就这方面,本文的实施例还包括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或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并且包括指令,该指令当由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处理。
实施例还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程序代码部分,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所述程序代码部分执行本文中任何实施例的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
现在将描述附加的实施例。出于说明的目的,这些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可以被描述为适用于某些上下文和/或无线网络类型,但是该实施例类似地适用于未明确描述的其他上下文和/或无线网络类型。
下文示出了NB-IoT TDD的NPRACH设计的详细说明。
3子帧(SF)NPRACH符号结构
图9是列出NPRACH设计选项的表格,这些选项适用于具有3个连续UL子帧的TDD配置。与FDD NPRACH中一样,每个符号组都由1个CP+X个符号组成。为了减少资源浪费,X可以跨符号组不同。
·3个UL SF中的4个符号组:跨4个符号组总共有6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符号组中,X=1、X=1、X=2、X=2。
·3个UL SF中的3个符号组:跨3个符号组总共有7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符号组中,X=1、X=2、X=4。
·3个UL SF中的2个符号组:跨2个符号组总共有8个符号,
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符号组中,X=4、X=4。
在所有情况下,CP都被选择为266.7us,这与Rel-13 FDD NPRACH中的长CP相同。剩余的GP为~333us。在这些设计选项下,标称支持的小区半径为40km,这与Rel-13 FDDNPRACH相同。然而,可以使用专有解决方案来实现小区半径大于40km的部署。
2-SF NPRACH符号结构
图10列出了NPRACH设计选项,这些选项适用于具有2个连续UL子帧的TDD配置。与FDD NPRACH中一样,每个符号组都由1个CP+X个符号组成。为了减少资源浪费,X可以跨符号组不同。
·2个UL SF中的4个符号组:跨4个符号组总共有4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符号组中,X=1、X=1、X=1、X=1。CP长度为~186.6us。
·2个UL SF中的3个符号组:
о选项1:~233.3us CP:跨3个符号组总共有4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符号组中,X=1、X=1、X=2。
о选项2:~266.7us CP:跨3个符号组总共有3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符号组中,X=1、X=1、X=1。
·2个UL SF中的2个符号组:
о选项1:~222.2us CP:跨2个符号组总共有5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符号组中,X=2、X=3。
о选项2:~266.7us CP:跨2个符号组总共有4个符号,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符号组中,X=2、X=2。
1-SF NPRACH符号结构
图11列出了NPRACH设计选项,这些选项适用于只有1个UL子帧的TDD配置。为了在一个UL子帧中容纳至少2个符号组,每个符号组只能有一个266.7us符号。剩余时间(1–0.2667*2)被平均分配给两个CP和一个GP,导致~155.5us CP和~155.5us GP。
NPRACH重复单元
取决于符号结构的选择,可以相应地定义重复单元。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4个符号组,则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4个符号组组成。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3个符号组,则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3个符号组组成。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2个符号组,则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4个符号组组成,其中,分别地,前两个符号组背对背发送,并且最后两个符号组背对背发送。
NPRACH跳频
为了促进到达时间的估计,在重复单元中应同时支持1个音和6个音跳变。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4个符号组,则可以使用与FDD NB-IoT相同的固定跳变。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3个符号组,则在第一和第二符号组之间应用1个音跳变,并且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应用6个音跳变。
·如果可以背对背发送2个符号组,则对前2个背对背符号组应用1个音跳变,并且对后2个背对背符号组应用6个音跳变。
о由于在不连续传输之间不能保证相干/相位连续性,因此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可以使用或不使用固定跳变。为了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应用小区特定的伪随机跳变可以是有益的。
图12示出了用于不同设计选项的跳频。
为了统一用于不同TDD配置的设计,以下格式支持TDD模式下的NPRACH,其中,两个符号组在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中背对背发送:
·格式0(适于1个UL子帧)
о第一符号组:~155.5us CP+一个266.7us符号
о第二符号组:~155.5us CP+一个266.7us符号
о~155.5us GP
·格式1(适于2个UL子帧)
о第一符号组:~222.2us CP+两个266.7us符号
о第二符号组:~222.2us CP+三个266.7us符号
о~222.2us GP
·格式2(适于3个UL子帧)
о第一符号组:~266.7us CP+四个266.7us符号
о第二符号组:~266.7us CP+四个266.7us符号
о~333us GP
以上NPRACH格式是为适于LTE TDD配置中定义的UL相邻子帧的数量而设计的,其中,格式0适于具有1个UL子帧的TDD配置,格式1适于具有2个UL相邻子帧的TDD配置,而格式2适于具有3个UL相邻子帧的TDD配置。因此,NPRACH格式的配置可以取决于所使用的TDD配置。即,可以为LTE TDD配置#2和#5配置NPRACH格式0,为LTE TDD配置#1、#4和#6配置NPRACH格式1,并且为LTE TDD配置#0、#3和#6配置NPRACH格式2。
如前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NB-IoT TDD中的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由4个符号组组成。
此外,可以使包含在符号组中的CP长度、符号长度和GP长度可配置,以评估小区大小目标不同的情况。即,系统可以将CP配置为长度M,将符号配置为长度N,并且将GP配置为长度O,以便根据小区大小目标、UL中可用的相邻子帧、以及适于UL中可用的相邻子帧的符号组的数量来选择M、N和O。
对于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中的跳频:
·对前2个背对背符号组应用1个音跳变
·对后2个背对背符号组应用6个音跳变
·在非连续的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应用特定于小区的伪随机跳变
基于图12底部所示的c)和d),NPRACH重复单元内的确定性跳变模式的设计如下:
第一符号组使用的音索引 重复单元内的确定性跳变模式
0,2,4 {+1,0,+6}
1,3,5 {-1,0,+6}
6,8,10 {+1,0,-6}
7,9,11 {-1,0,-6}
表1:TDD中NPRACH的确定性跳变模式,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没有跳变
应用以上所述: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01
表2:TDD中NPRACH的每个子载波的确定性跳变模式,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没 有跳变
第一符号组使用的音索引 重复单元内的确定性跳变模式
0,2,4 {+1,-X,+6}
1,3,5 {-1,+X,+6}
6,8,10 {+1,-X,-6}
7,9,11 {-1,+X,-6}
表3:TDD中NPRACH的确定性跳变模式,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的可变跳变
其中,X的值是可配置的,并在以下集合的值中选择:X={0,1,2,3,4,5}。
应用以上所述,例如,当X=1时: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11
表4:TDD中NPRACH的确定性跳变模式,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的一个子载波跳
另一示例,当X=4时: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21
表5:TDD中NPRACH的确定性跳变模式,在第二和第三符号组之间的四个子载波跳
另外,对于跨重复单元的跳频,应用小区特定的伪随机跳变。
关于NPRACH和NPUSCH的共存,表6至表12示出了关于NPRACH和NPUSCH(重新使用可用于FDD的多音)可以在所有LTE TDD配置中共存而没有未使用的资源的示例。从表中注意到,TDD中的NPRACH传输如本发明所述符合Rel-13 NB-IoT FDD子载波间隔(3.75KHz),并且取决于TDD配置,使用不同的NPRACH格式来匹配上行链路可用资源。
TDD配置#0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31
表6: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0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载 波)
要点(Key):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格式2: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 b c e: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d: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TDD配置#1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32
表7: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1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载 波)
要点(Key):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格式1: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 b: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c d: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TDD配置#2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41
表8: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2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载 波)
要点(Key):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格式0: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b: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TDD配置#3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51
表9: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3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载 波)
要点(Key):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格式2: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 b c e: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d: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TDD配置#4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52
表10: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4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 载波)
要点(Key):
1 2 3 4:格式1: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 b: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d: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TDD配置#5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61
表11: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5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 载波)
要点(Key):
1 2 3 4:格式0: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b: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TDD配置#6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62
Figure BDA0002425641420000271
表12:NPRACH和NPUSCH在TDD配置#6上共存具有传统子载波分配(即,3个和6个子 载波)
要点(Key):
1 2 3 4:格式2:NPRACH前导码重复单元(45KHz)由4个符号组组成
a b c e:4ms内有3个子载波(45KHz)
d:2ms内有6个子载波(90KHz)
从表6-12可以看出,当同时发送NPRACH和NPUSCH时,可以在所有LTE TDD配置上使用由3个分配的子载波或3个和6个分配的子载波的组合组成的多音NB-IoT传输,以用于执行不以未使用的资源结束的资源映射。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虚拟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或模块来执行本文公开的任何适合的步骤、方法、特征、功能或益处。每个虚拟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这些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通过处理电路实现,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数字硬件(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数字逻辑等)。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该存储器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高速缓冲存储器、闪存设备、光存储设备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电信和/或数据通信协议的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指令。在一些实现中,处理电路可用于使相应功能单元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一个实施例执行对应功能。
通常,除非明确给出和/或从上下文中暗示不同的含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其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一个/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的所有引用应被开放地解释为指代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必须明确地将一个步骤描述为在另一个步骤之后或之前和/或隐含地一个步骤必须在另一个步骤之后或之前,否则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执行。在适当的情况下,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可以应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同样地,任何实施例的任何优点可以适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反之亦然。通过描述,所附实施例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术语单元可以具有在电子、电气设备和/或电子设备领域中的常规含义,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电气和/或电子电路、设备、模块、处理器、存储器、逻辑固态和/或分立设备、用于执行相应任务、过程、计算、输出和/或显示功能等(例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文中设想的一些实施例。然而,其他实施例包含在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内。所公开的主题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而是,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这些实施例,以将主题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不同于本文具体阐述的那些方式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所提出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旨在被包含在其中。

Claims (40)

1.一种由无线设备执行的,以时分双工TDD从所述无线设备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
其中,所述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以及
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所述RA前导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构成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有保护时段G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一符号组集合以小区特定伪随机跳频发送第二符号组集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FDA0002425641410000011
发送RA前导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包括: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RA前导码格式能够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 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 TDD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格式0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11.一种无线设备,被配置为以时分双工TDD向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发送随机接入RA前导码,所述无线设备包括:
收发器;
处理电路,可操作地与所述收发器连接,并适于选择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
其中,所述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以及
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所述RA前导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构成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有保护时段GP。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从第一符号组集合以小区特定伪随机跳频发送第二符号组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FDA0002425641410000031
发送RA前导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包括: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RA前导码格式,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RA前导码格式能够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 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 TDD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
格式0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21.一种由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基站执行的,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接收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
其中,所述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以及
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所述RA前导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构成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有保护时段GP。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一符号组集合以小区特定伪随机跳频发送第二符号组集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1-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FDA0002425641410000041
接收RA前导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1-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设备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所述RA前导码格式,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RA前导码格式能够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 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 TDD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
格式0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3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并且被配置为以时分双工TDD从无线设备接收随机接入RA前导码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
处理电路,可操作地与所述收发器连接,并适于接收指定构成RA前导码的预定偶数P个符号组的RA前导码格式,其中,每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CP和数量为X的符号;
其中,所述P个符号组被划分为适合于1、2或3个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符号组集合,每个符号组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在时间上连续发送的符号组;以及
其中,至少两个符号组集合跨多个上行链路子帧在时间上非连续地发送,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所述RA前导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中,符号组集合中的符号组的数量G为2或3。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中,P=2G,并且G个符号组构成的每个符号组集合后面跟随有保护时段GP。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在相邻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符号组集合内的符号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从第一符号组集合以小区特定伪随机跳频发送第二符号组集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1-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还包括:基于所选择的RA前导码格式,按预定次数
Figure FDA0002425641410000051
接收RA前导码。
37.根据权利要求31-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由所述无线设备从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选择所述RA前导码格式,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中的每一个RA前导码格式能够以预定TDD配置映射到多个相邻子帧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TDD配置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 36.211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TE TDD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RA前导码格式的预定集合包括:
格式0,其中,G=2,P=4,并且N=1;
格式1,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2,其中,G=2,P=4,并且N=4;
格式0-a,其中,G=3,P=6,并且N=1;以及
格式1-a,其中,G=3,P=6,并且N=2。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中:
格式0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
格式1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格式2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3;
格式0-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2、3、4或5;以及
格式1-a能够被映射到LTE TDD配置1或4。
CN201880062446.3A 2017-09-28 2018-09-26 T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133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4542P 2017-09-28 2017-09-28
US62/564,542 2017-09-28
PCT/SE2018/050980 WO2019066705A1 (en) 2017-09-28 2018-09-26 NPRACH FORMATS FOR NB-IOT TRANSMISSION IN TDD M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3715A true CN111133715A (zh) 2020-05-08
CN111133715B CN111133715B (zh) 2022-05-24

Family

ID=6371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446.3A Active CN111133715B (zh) 2017-09-28 2018-09-26 T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7055B2 (zh)
EP (1) EP3688915B1 (zh)
JP (1) JP6993496B2 (zh)
CN (1) CN111133715B (zh)
CL (1) CL2020000789A1 (zh)
CO (1) CO2020002990A2 (zh)
ES (1) ES2940108T3 (zh)
RU (1) RU2734163C1 (zh)
TW (1) TWI686070B (zh)
WO (1) WO20190667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9026B1 (en) 2017-09-28 2022-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beam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handover execution
WO2019098681A1 (ko) * 2017-11-14 2019-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 분할 듀플렉싱을 지원하는 협대역 iot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700285B1 (en) * 2017-11-17 2023-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2788B (zh) 2017-11-17 2022-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生成与发送方法
CN114448577B (zh) * 2019-09-18 2024-03-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516987A (zh) * 2020-05-29 2022-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935A (zh) * 2008-01-15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信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107304A1 (zh) * 2012-01-18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TDD网络和WiMAX网络同步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30201885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Ming Yang Short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Disabling in TDD-LTE
WO2014112905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random access resource siz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WO2017130771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7231B (zh) * 2007-12-12 2013-09-18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将前同步码格式与随机接入配置联合编码在无线电信道上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374131B2 (en) * 2009-01-28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958342B2 (en) *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KR102112007B1 (ko) * 2013-01-07 2020-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동적 변경에 기반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A3080779C (en) * 2013-01-17 2023-09-12 Sun Patent Trust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ing dci
JP6361653B2 (ja) * 2013-05-22 2018-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1720000B1 (ko) * 2013-06-13 2017-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70053610A (ko) * 2014-09-01 2017-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6437104B2 (ja) 2014-09-24 2018-12-12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 ユキチュア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応答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割当ての反復送信
EP3313015A4 (en) * 2015-06-22 2019-02-27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B-IDO DEVICE
US10868658B2 (en) * 2015-09-24 2020-1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various IoT network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82110B (zh) 2016-01-15 2020-04-1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LTE TDD帧结构进行NB-IoT传输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EP3566536B1 (en) * 2017-01-05 2024-05-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arrow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nprach) for extended range
US10454658B2 (en) * 2017-02-28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16437465A (zh) * 2017-03-24 2023-07-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系统中调度请求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US10798734B2 (en) * 2017-03-28 2020-10-06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CH preambl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631341B2 (en) * 2017-05-03 2020-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
WO2019004680A1 (ko) * 2017-06-26 2019-01-03 엘지전자(주) 프래임 구조 타입 2를 지원하는 협대역 iot 시스템에서 nprach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032833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IN TDD SUPPORTING FENB-IOT OPERATION
EP3689026B1 (en) 2017-09-28 2022-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beam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handover execution
WO2019098681A1 (ko) * 2017-11-14 2019-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 분할 듀플렉싱을 지원하는 협대역 iot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088929B1 (ko) * 2018-04-02 2020-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임의 접속 프리앰블을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935A (zh) * 2008-01-15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信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107304A1 (zh) * 2012-01-18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TDD网络和WiMAX网络同步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30201885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Ming Yang Short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Disabling in TDD-LTE
WO2013116762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disabling in tdd-lte
WO2014112905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random access resource siz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WO2017130771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R1-1714122"", 《3GPP》 *
NTT DOCOMO等: "RP-170376 "Status Report of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3GPP 》 *
SAMSUNG: ""R1-1714753 WF on NPRACH in TDD"", 《3GPP》 *
ZTE: ""R1-1713012 Considerations on uplink aspects to support NB-IoT TDD"", 《3GP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6070B (zh) 2020-02-21
WO2019066705A1 (en) 2019-04-04
US11357055B2 (en) 2022-06-07
CN111133715B (zh) 2022-05-24
RU2734163C1 (ru) 2020-10-13
CL2020000789A1 (es) 2020-08-14
JP2020533836A (ja) 2020-11-19
ES2940108T3 (es) 2023-05-03
JP6993496B2 (ja) 2022-01-13
CO2020002990A2 (es) 2020-04-13
EP3688915B1 (en) 2023-02-22
US20200245365A1 (en) 2020-07-30
TW201921883A (zh) 2019-06-01
EP3688915A1 (en) 202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308B2 (en) Two-step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over radio resources in LAA
CN111133715B (zh) T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1788861B (zh)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2329B (zh) 一种寻呼的方法、通信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32366B (zh) 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用于处理随机接入信道上前置码传送的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RU2702083C1 (ru) Преамбула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для минимизации отсрочки ра
CN115174025A (zh) 在支持feNB-IOT操作的TDD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RU274204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11882603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CN112713983B (zh) 一种ra-rnti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472031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KR20180095691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13170432B (zh) 无线通信中的随机接入
CN112136300B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170115933A (ko) 사물인터넷 환경에서 커버리지 레벨과 서브캐리어 스페이싱 설정 및/또는 멀티-톤 설정을 고려한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CN112771976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7395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ssb transmission and sl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a
CN116438910A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