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108B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108B
CN111132108B CN201911345712.6A CN201911345712A CN111132108B CN 111132108 B CN111132108 B CN 111132108B CN 201911345712 A CN201911345712 A CN 201911345712A CN 111132108 B CN111132108 B CN 111132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external
external de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5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108A (zh
Inventor
马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57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当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基于对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侦测结果,自动确定优先建立的通信通路,如建立第一通信通路,亦或是建立第二通信通路,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第一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路,智能化程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TE耳机包括耳机和LTE便携模块,当用户处于户外运动等不便于携带手机的场景时,可只携带LTE便携模块和耳机,这时LTE便携模块能够与耳机连接,LTE便携模块能够通过移动网络或局域网络加载音频数据,并将加载的音频数据输出至耳机播放。当用户携带手机时,通常用户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音频播放,这时候需要耳机播放手机输出的音频数据。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手动切换耳机与LET便携模块和手机的连接,智能程度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申请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
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的第三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生成第四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且所述第四标识信息所标识的设备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同;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传输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匹配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存在传输数据时,暂停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断开或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无数据传输时,恢复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时,向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号。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
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侦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当仅侦测到外接设备时,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通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自身能够向外接设备输出数据,当侦测到外接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同时存在时,通过其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为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该第二通信通路与外接设备通信的目的,这样,利用该方法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基于对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侦测结果,自动确定优先建立的通信通路,无需用户手动切换通信通路,智能化程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在侦测到外接设备时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在侦测到外界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建立第二通信通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建立第二通信通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电子设备;20-外接设备;30-第二电子设备;40-第一通信通路;50-第二通信通路;60-第一建立模块;70-第二建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10,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与所述外接设备20的第一通信通路40;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10能够基于对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的侦测结果,自动确定是建立第一通信通路40,亦或是自动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无需用户手动切换第一电子设备10与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之间的通信通路,能够确定优先建立的通信通路,智能化程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的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10,该第一电子设备10可为能够独立完成移动网络信息获取和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连接的控制器,例如数字多媒体播放器、无线数据传输器、电视盒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配合图1所示,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与所述外接设备20的第一通信通路40。
其中,该外接设备20可为输入、输出设备,例如耳机、音箱、显示器及电视等,一般情况为进行信息输出的设备,当然,也可为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可为例如GSM、CDMA、GPRS、W-CDMA、CDMA2000、ZigBee、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模块。
当该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20时,可获取用于标识外接设备20的身份的第一标识信息,将该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10内预置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则通过该无线模块建立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与外接设备20的第一通信通路40。如果未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可提示用户侦测到外接设备20,并请用户确认是否建立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与外接设备20的第一通信通路40。在获取到确认指令后,建立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与外接设备20的第一通信通路40。
以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为例,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时,可获取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当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匹配到该获取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表明该蓝牙耳机与该LTE蓝牙接收器之前建立过连接,这时,可直接通过该蓝牙模块建立该蓝牙耳机和LTE蓝牙接收器之间的第一通信通路40。如果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未匹配到该获取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说明该蓝牙耳机与该LTE蓝牙接收器之前未建立过连接,这时,可提示用户侦测到新的蓝牙设备,请用户确认是否建立连接,如果获取到确认指令,则建立该第一通信通路40。
配合图2所示,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
其中,该第二电子设备30可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第二通信通路50为外接设备20、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串联的通信通路。基于该第二通信通路50,第二电子设备30能够向第一电子设备10传输数据,第一电子设备10将自身的工作模式转换为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30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20,以实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之间的数据传输或交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该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分别获取用于标识外接设备20的身份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标识第二电子设备30的身份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将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与预置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既匹配到与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预置标识信息,还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时,则基于该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之间的第二通信通路50,以便于第二电子设备30能够通过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与外接设备20通信。如果未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或未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可提示用户侦测到该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并请用户确认是否基于该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在获取到确认指令后,建立该第二通信通路50。
以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该第二电子设备30为智能手机为例,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同时存在时,可获取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和智能手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当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既匹配到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也匹配到了该智能手机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说明该蓝牙耳机和该智能手机均与该LTE蓝牙接收器建立过连接,这时,可直接通过该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建立该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之间的第二通信通路50,以便于该智能手机能够通过该LTE蓝牙接收器与该蓝牙耳机通信,例如,向该蓝牙耳机输出音频,或者与该蓝牙耳机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建立第一通信通路40和第二通信通路50过程中对用于表征电子设备身份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均是示例性的,也可在不匹配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建立通信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10能够侦测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当仅侦测到外接设备20时,与外接设备20建立第一通信通路40,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10自身能够向外接设备20输出数据,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与第二电子设备30同时存在时,通过其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10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为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30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20,实现第二电子设备30利用该第二通信通路50与外接设备20通信的目的,这样,利用该方法第一电子设备10能够基于对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的侦测结果,自动确定优先建立的通信通路,无需用户手动切换通信通路,智能化程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配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包括:
S211,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
也即,当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同时存在时,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30的无线模块建立第一电子设备10和外接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之间的通信连接,但是,这时第二电子设备30向第一电子设备10传输的数据并不会发送给外接设备20,外接设备20向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数据也不会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30,第二电子设备30无法实现与外接设备20交互的目的。
S212,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
其中,该第一指令可为第一电子设备10基于其内部控制逻辑自动生成的指令,该第一指令也可为第一电子设备10基于用于的操作而生成的指令,或者,该第一指令也可为第二电子设备30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10分别与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而向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指令,亦或者,该第一指令还可为第二电子设备30相应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指令。
在获取到第一指令后,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其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并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以便于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30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20,实现第二电子设备30利用该第二通信通路50与外接设备20交互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或者响应于预设条件来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以便于在需要时才建立该第二通信通路50。
配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包括:
S221,当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20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
当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同时存在时,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30的无线模块建立第一电子设备10和外接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30之间的通信连接。仍然以该第一电子设备10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该第二电子设备30为智能手机为例,当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时,可先建立该LTE蓝牙接收器和蓝牙耳机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建立LTE蓝牙接收器和智能手机之间的蓝牙连接。但此时,智能手机、LTE蓝牙接收器和蓝牙耳机之间并未形成串联的通信通路。
S222,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20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的身份。
在建立通信通路后,第一电子设备10可基于通信连接分别向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发送标识信息获取请求,并分别获取外接设备20基于标识信息获取请求反馈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30基于标识获取请求反馈的第二标识信息。例如,分别获取智能手机和蓝牙耳机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
S223,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
其中,该预置身份条件用于表征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具有预置对应关系。当通过第一电子设备10的无线通信模块首次建立外接设备20和第二电子设备30的第二通信通路50时,可基于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对应关系数据,并将该对应关系数据存储在第一电子设备10的特定存储位置。之后,当再次获取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时,将获取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与预存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行匹配,判断该获取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具有预置对应关系,如果是,则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这样只有特定的第二电子设备30才能够与特定的外接设备20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并实现数据交互,例如,只有用户的智能手机才能够通过LTE蓝牙接收器与用户的耳机建立第二通信通路50,有益于提高系统安全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时,向所述外接设备20发送第一提示信号,以使外接设备20输出该第一提示信号,提示用户该第二通信通路50已建立。另外,在建立第一通信通路40、断开第一通信通路40或断开第二通信通路50时,也可向外接设备20发送提示信号提示用户,以便于在通信通路变化时,用户能够及时获知。
配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231,获取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20的设备类型的第三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生成第四标识信息。
其中,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外接设备20的设备类型,该设备类型用于表征外接设备20所能够输出或交互的数据类型,例如,该外接设备20是能够输出音频的设备,是能够输出视频的设备,或者时能够同时输出视频和音频的设备,亦或者,是表征该外接设备20是能够进行语音交互的设备。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0的设备类型,且所述第四标识信息所标识的设备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20的设备类型相同。例如,当外接设备20为显示器时,可生成一个能够将第一电子设备10标识成显示器的第四标识信息。
S232,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发送所述第四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传输与所述外接设备20的设备类型相匹配的数据。
在生成第四标识信息后,将该第四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30,从而将第一电子设备10虚拟为与外接设备20的设备类型相同的设备。例如,当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时,可将该第一电子设备10也虚拟为蓝牙耳机,这样,智能手机等第二电子设备30会基于该第四标识信息,向外接设备20发送音频数据,而不会向该蓝牙耳机输出视频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存在传输数据时,暂停所述第一通信通路40的数据传输。
也即,当第二电子设备30基于第二通信通路50向外接设备20传输数据时,可暂停第一电子设备10基于第一通信通路40向外接设备20的数据传输。例如,当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第一电子设备10为LTE蓝牙接收器、第二电子设备30为智能手机时,LTE蓝牙接收器可将其内部存储的音频数据或者经移动网络获取的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当第二通信通路50建立后,如果智能手机基于第二通信通路50向蓝牙耳机传输音频数据,则LTE蓝牙接收器暂停其自身的数据传输,并将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转发给蓝牙耳机。
另外,也可优先传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传输的数据和所述第一通信通路40传输的数据中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智能手机的手机电话、交互软件的实时语音交互或视频交互配置为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将多媒体数据配置为具有相对较低的优先级。如果蓝牙耳机正在播放智能手机输出的音乐时,智能手机接入电话,这时,中断音乐播放,建立智能手机和蓝牙耳机的语音交互通路。还例如,如果LTE蓝牙接收器和智能手机同时具有音频数据输出时,由于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具有较高的优先级,这时,可基于第二通信通路50向蓝牙耳机传输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断开或所述第二通信通路50无数据传输时,恢复所述第一通信通路40的数据传输。继续以外接设备20为蓝牙耳机、第一电子设备10为LTE蓝牙接收器、第二电子设备30为智能手机为例,当智能手机与LTE蓝牙接收器断开,或者智能手机暂停音乐播放时,LTE蓝牙接收器恢复暂停之前向蓝牙耳机输出的音频数据。这样,能够保证向外接设备20输出数据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为能够独立完成移动网络信息获取和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连接的控制器,例如数字多媒体播放器、无线数据传输器、电视盒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参见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包括第一建立模块60和第二建立模块70,其中,第一建立模块60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
其中,该外接设备可为输入、输出设备,例如耳机、音箱、显示器及电视等,一般情况为进行信息输出的设备,当然,也可为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可为例如GSM、CDMA、GPRS、W-CDMA、CDMA2000、ZigBee、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模块。
当该电子设备通过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时,可获取用于标识外接设备的身份的第一标识信息,将该第一标识信息与电子设备内预置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则通过该无线模块建立该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如果未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可提示用户侦测到外接设备,并请用户确认是否建立该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在获取到确认指令后,建立该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
以该电子设备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为例,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时,可获取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当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匹配到该获取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表明该蓝牙耳机与该LTE蓝牙接收器之前建立过连接,这时,可直接通过该蓝牙模块建立该蓝牙耳机和LTE蓝牙接收器之间的第一通信通路。如果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未匹配到该获取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说明该蓝牙耳机与该LTE蓝牙接收器之前未建立过连接,这时,可提示用户侦测到新的蓝牙设备,请用户确认是否建立连接,如果获取到确认指令,则建立该第一通信通路。
第二建立模块70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
其中,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第二通信通路为外接设备、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串联的通信通路。基于该第二通信通路,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向电子设备传输数据,电子设备将自身的工作模式转换为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以实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或交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该电子设备通过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分别获取用于标识外接设备的身份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标识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将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与预置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既匹配到与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预置标识信息,还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时,则基于该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通路,以便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通信。如果未匹配到与该第一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或未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匹配的预置标识信息,可提示用户侦测到该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并请用户确认是否基于该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二通信通路,在获取到确认指令后,建立该第二通信通路。
以该电子设备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该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同时存在时,可获取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和智能手机的蓝牙账户信息,当从预存的蓝牙账户信息中既匹配到该蓝牙耳机的蓝牙账户信息,也匹配到了该智能手机的蓝牙账户信息时,则说明该蓝牙耳机和该智能手机均与该LTE蓝牙接收器建立过连接,这时,可直接通过该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建立该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之间的第二通信通路,以便于该智能手机能够通过该LTE蓝牙接收器与该蓝牙耳机通信,例如,向该蓝牙耳机输出音频,或者与该蓝牙耳机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当仅侦测到外接设备时,第一建立模块60能够建立所述电子设备和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以便于电子设备自身能够向外接设备输出数据;当侦测到外接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同时存在时,第二建立模块70能够通过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以便于电子设备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为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该第二通信通路与外接设备通信的目的,这样,该电子设备能够基于侦测到的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自动确定优先建立的通信通路,无需用户手动切换通信通路,智能化程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70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也即,当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存在时,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电子设备和外接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但是,这时第二电子设备向电子设备传输的数据并不会发送给外接设备,外接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也不会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无法实现与外接设备交互的目的。
该第一指令可为电子设备基于其内部控制逻辑自动生成的指令,该第一指令也可为电子设备基于用于的操作而生成的指令,或者,该第一指令也可为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电子设备分别与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而向电子设备发送的指令,亦或者,该第一指令还可为第二电子设备相应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并向电子设备发送的指令。
在获取到第一指令后,电子设备通过其无线模块建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并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以便于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转发给外接设备,实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该第二通信通路与外接设备交互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或者响应于预设条件来建立第二通信通路,以便于在需要时才建立该第二通信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70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
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当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存在时,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电子设备和外接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仍然以该电子设备为LTE蓝牙接收器,该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该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当LTE蓝牙接收器的蓝牙模块侦测到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时,可先建立该LTE蓝牙接收器和蓝牙耳机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建立LTE蓝牙接收器和智能手机之间的蓝牙连接。但此时,智能手机、LTE蓝牙接收器和蓝牙耳机之间并未形成串联的通信通路。
在建立通信通路后,电子设备可基于通信连接分别向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标识信息获取请求,并分别获取外接设备基于标识信息获取请求反馈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标识获取请求反馈的第二标识信息。例如,分别获取智能手机和蓝牙耳机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
该预置身份条件用于表征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预置对应关系。当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首次建立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时,可基于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对应关系数据,并将该对应关系数据存储在电子设备的特定存储位置。之后,当再次获取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时,将获取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与预存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行匹配,判断该获取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具有预置对应关系,如果是,则建立第二通信通路。这样只有特定的第二电子设备才能够与特定的外接设备建立第二通信通路并实现数据交互,例如,只有用户的智能手机才能够通过LTE蓝牙接收器与用户的耳机建立第二通信通路,有益于提高系统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70还用于:
获取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的第三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生成第四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且所述第四标识信息所标识的设备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同;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传输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匹配的数据。
其中,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该设备类型用于表征外接设备所能够输出或交互的数据类型,例如,该外接设备是能够输出音频的设备,是能够输出视频的设备,或者时能够同时输出视频和音频的设备,亦或者,是表征该外接设备是能够进行语音交互的设备。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且所述第四标识信息所标识的设备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同。例如,当外接设备为显示器时,可生成一个能够将电子设备标识成显示器的第四标识信息。
在生成第四标识信息后,将该第四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从而将电子设备虚拟为与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同的设备。例如,当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时,可将该电子设备也虚拟为蓝牙耳机,这样,智能手机等第二电子设备会基于该第四标识信息,向外接设备发送音频数据,而不会向该蓝牙耳机输出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暂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存在传输数据时,暂停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
也即,当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二通信通路向外接设备传输数据时,可暂停电子设备基于第一通信通路向外接设备的数据传输。例如,当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电子设备为LTE蓝牙接收器、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时,LTE蓝牙接收器可将其内部存储的音频数据或者经移动网络获取的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当第二通信通路建立后,如果智能手机基于第二通信通路向蓝牙耳机传输音频数据,则LTE蓝牙接收器暂停其自身的数据传输,并将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转发给蓝牙耳机。
另外,也可优先传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和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中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智能手机的手机电话、交互软件的实时语音交互或视频交互配置为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将多媒体数据配置为具有相对较低的优先级。如果蓝牙耳机正在播放智能手机输出的音乐时,智能手机接入电话,这时,中断音乐播放,建立智能手机和蓝牙耳机的语音交互通路。还例如,如果LTE蓝牙接收器和智能手机同时具有音频数据输出时,由于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具有较高的优先级,这时,可基于第二通信通路向蓝牙耳机传输智能手机传输的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恢复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断开或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无数据传输时,恢复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继续以外接设备为蓝牙耳机、电子设备为LTE蓝牙接收器、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当智能手机与LTE蓝牙接收器断开,或者智能手机暂停音乐播放时,LTE蓝牙接收器恢复暂停之前向蓝牙耳机输出的音频数据。这样,能够保证向外接设备输出数据的连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在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时,向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号,以使外接设备输出该第一提示信号,提示用户该第二通信通路已建立。另外,在建立第一通信通路、断开第一通信通路或断开第二通信通路时,也可向外接设备发送提示信号提示用户,以便于在通信通路变化时,用户能够及时获知。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将自身的数据输出至所述外接设备;其中,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转换为能够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转发给所述外接设备,以使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传输或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包括: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
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的第三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生成第四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且所述第四标识信息所标识的设备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同;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传输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相匹配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存在传输数据时,暂停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断开或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无数据传输时,恢复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时,向所述外接设备发送第一提示信号。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时,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的第一通信通路,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将自身的数据输出至所述外接设备;其中,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建立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通信通路,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转换为能够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转发给所述外接设备,以使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传输或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第一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当侦测到外接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外接设备的身份,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
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符合预置身份条件时,建立所述第二通信通路。
CN201911345712.6A 2019-12-24 2019-12-24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32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5712.6A CN11113210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5712.6A CN11113210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108A CN111132108A (zh) 2020-05-08
CN111132108B true CN111132108B (zh) 2021-11-16

Family

ID=7050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5712.6A Active CN111132108B (zh) 2019-12-24 2019-12-24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465B (zh) * 2021-09-30 2024-05-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517A (zh) * 2015-06-24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578386A (zh) * 2015-11-26 2016-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蓝牙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8264A (zh) * 2016-05-20 2016-10-12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蓝牙配对方法和系统
CN106131837A (zh) * 2016-08-22 2016-11-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8173725A (zh) * 2017-12-26 2018-06-15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3436B2 (ja) * 2011-08-17 2015-0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20140090297A (ko) * 2012-12-20 2014-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하는 화상 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US9918351B2 (en) * 2014-04-01 2018-03-13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etup of multiple IOT networks devices
CN104076705B (zh) * 2014-06-26 2017-06-0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终端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851387B (zh) * 2015-09-3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功能配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566252B (zh) * 2018-04-26 2021-0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517A (zh) * 2015-06-24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578386A (zh) * 2015-11-26 2016-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蓝牙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8264A (zh) * 2016-05-20 2016-10-12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蓝牙配对方法和系统
CN106131837A (zh) * 2016-08-22 2016-11-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8173725A (zh) * 2017-12-26 2018-06-15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108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8363B2 (en)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ed to switching between single-earbud mode and double-earbud mode of TWS headset and device
WO2021027411A1 (zh) 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9151212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34876B (zh) Pucch资源指示、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CN109819493A (zh) 控制方法和投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7332976B (zh) K歌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9112983B2 (en) Bluetooth data/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module,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7133190A1 (zh) 一种基于耳机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52908A1 (zh) 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8184164A (zh) 音频播放方法、智能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21269599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51534B (zh) 多终端语音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47718A1 (zh)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582549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09922A1 (en)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473097B (zh) 一种智能语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82124A1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9257732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911777B (zh) 一种耳返功能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442283A (zh) 基于无线互联角色切换的遥控方法和装置
CN105099517A (zh)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132108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84001A (zh) 音频数据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472474B (zh) 智能电视与终端连接的游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477A1 (zh) 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