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1837A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1837A
CN106131837A CN201610703597.5A CN201610703597A CN106131837A CN 106131837 A CN106131837 A CN 106131837A CN 201610703597 A CN201610703597 A CN 201610703597A CN 106131837 A CN106131837 A CN 106131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less
messages
wireless device
wireless mess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35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姣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35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1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1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8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第二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向无线设备发送无线信息;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信息连接无线设备。在本发明提供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获取的无线信息与无线设备自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缩写:WiFi)技术、红外线技术、射频技术或蓝牙技术等。
通常的方法中,以WiFi技术为例,终端连接无线网络的过程一般为: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线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缩写:SSID)的选择指令,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将该密码向无线设备(例如,路由器)发送,无线设备对密码进行鉴权,无线设备确定密码正确后,终端通过无线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
传统的方法中,未授权终端如果要连接无线网络,用户需要手动输入与SSID对应的密码,这种方法,灵活性低,而且操作复杂。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若未授权的终端需要连接到该无线网络,需要手动输入密码,若用户忘记密码,未授权的终端则不能连接到该无线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无需手动输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获取的无线信息与无线设备自动连接。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第二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第一终端向无线设备发送无线信息。
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信息连接无线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线网络服务集标识SSID的第一确认指令;
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确认指令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请求用于指示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无线信息,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无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
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确认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请求用于指示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无线信息,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无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信息为经过第二终端认证后,确定允许向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且还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二终端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第二终端将无线信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以使得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信息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
第二终端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第二终端根据请求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之后,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显示是否发送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第二终端根据提示消息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指令,认证指令触发第二终端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或者,认证指令触发第二终端将无线信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目标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建立的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目标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无线设备发送获取模块获取的无线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息连接无线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无线信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以使得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信息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无线设备;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第一终端向无线设备发送无线信息;
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信息连接无线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例如,该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可以是通过蓝牙进行的无线连接。而第二终端又与无线设备(例如,路由器)建立第二类型无线连接。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例如无线信息可以为无线网络的密码。则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获取到的无线信息(例如,密码)连接到无线网络,无需手动输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与无线设备自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更为灵活,并且相对于传统通过明文密码鉴权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的方式,操作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无需手动输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获取的无线信息与无线设备自动连接。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10、第二终端120和无线设备130。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第一终端110与该第二终端120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是指不需要通过无线设备就可以直接进行连接的近距离无线连接方式。例如,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NFC)、射频和红外等。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方式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可以以蓝牙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该第二终端120与无线设备130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是指需要与无线设备连接,通过无线设备可以连接网络,例如,该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缩写:WiFi)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无线设备可以为一个路由器,或家庭网关等。
该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该第一终端向该无线设备发送该无线信息。若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该第一终端通过该无线信息连接该无线设备。
该通信系统可以应用到如下场景。如,用户A为公司新员工,用户B为公司老员工,用户B的第二终端存储有公司WiFi密码。若用户A的第一终端也需要通过公司的WiFi上网,但是用户B却忘记了公司密码。这时,用户A的第一终端和用户B的第二终端可以开启蓝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蓝牙建立通信链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蓝牙的通信链路获取第二终端的WiFi密码。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开启蓝牙功能,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蓝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步骤202、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第二终端已经存储了无线路由器的密码,且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和步骤202没有时序上的限定。
步骤203、该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终端检测到已经与第二终端建立了蓝牙连接,就生成一个触发指令,第一终端可以根据该触发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第二终端根据该请求提取存储的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可以为与无线路由器连接的密码,或者密码列表。例如,该密码列表包括了多个无线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Identifier,缩写:SSID),及与该SSID对应的密码。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B的第二终端中存储的该密码列表可以为用户B连接过的所有历史密码,如公司WiFi密码,公司附近咖啡厅的WiFi密码,餐厅的WiFi密码等。在另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该密码列表包括第二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密码和密码统计列表,该密码统计列表可以根据连接无线设备的时长进行统计,按照连接时长密码进行排序并记录。例如该密码统计列表中预置可以存放的密码的数量为2个,那么,第二终端可以根据在预置时间段内与无线设备连接的时长进行统计。例如,在一周的时间内,第二终端连接第一SSID(公司的WiFi)的时长为70小时,第二终端连接第二SSID(餐厅的WiFi)5小时,第二终端连接第三SSID(餐厅的WiFi)1小时,按照时长来统计,该密码统计列表包括公司的WiFi密码和餐厅的WiFi密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密码统计列表只是举例说明,并非限定性说明。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终端检测到与第一终端建立了蓝牙连接,生成一个触发指令,第二终端根据该触发指令主动向第一终端发送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的形式与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的无线信息相同,此处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获取无线信息的方式可以具体为: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该第二终端根据该请求向第一终端反馈,第一终端接收该无线信息。也可以是,第二终端检测到与第一终端建立了蓝牙连接后,建立蓝牙连接的动作触发了该第二终端主动向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接收该无线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方式此处不限定。
步骤204、该第一终端向该无线设备发送无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信息为当前WiFi网络的密码时,第一终端向该无线路由器发送该密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信息为第二终端缓存的密码列表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密码列表后,将该列表发送给无线路由器。第一终端可以缓存该密码列表,这样第一终端也就获取到了公司的WiFi密码,咖啡厅的WiFi密码和餐厅的WiFi密码等第二终端的历史缓存密码记录。该场景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较为接近的用户较为方便,即第一终端一次可以获取多个热点的WiFi密码。例如,用户A为公司新员工,而用户B为公司老员工,用户A的第一终端通过该方法可以一次获取用户B的第二终端中存储的多个热点的密码,不需要每次到一个新的环境第一终端都需要输入明文密码进行验证,才能连接热点,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步骤205、若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该第一终端通过该无线信息连接该无线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路由器对第一终端发送的密码进行校验,若该密码正确,则第一终端通过该密码连接无线路由器。可选的,若该无线信息为密码列表,则无线路由器首先可以匹配SSID,找到自己的SSID,之后校验该SSID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或者,无线路由器也可以遍历该列表中的密码,对多个密码进行逐一校验,若确定该密码列表中有正确的密码,则表明该无线进行校验成功。进而,第一终端就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需要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时,第一终端不需要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明文密码才可以连接无线路由器,而是可以通过正在与该无线路由器连接的另一个终端(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来获取该无线路由器的密码,第一终端向该无线路由器发送密码或者密码列表,待无线路由器鉴权成功后,第一终端可以自动连接该无线路由器,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手动输入明文密码的方式,操作简便,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节省了用户时间,提高了连接效率。而且,由于目前终端中都包括近距离通信模块(蓝牙、近场NFC等),因此不需要在终端中额外增加模块就可以实现终端自动连接无线路由器,并不会提高终端的生产成本,因此,适用性非常广泛。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301和步骤302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1和步骤202相同,此处不赘述。
步骤303、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线网络服务集标识SSID的第一确认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搜索WiFi信号。例如,第一终端搜索到“AA”,“BB”,“CC”三个SSID。当前第一终端需要连接的无线路由器的SSID为“AA”,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AA”的第一确认指令。
步骤304、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一确认指令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请求。
该第一确认指令触发第一终端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包括与该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步骤305、第二终端接收该请求,第二终端根据该请求提取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第二终端接收该请求,第二终端根据该请求提取当前连接的无线路由器的密码,或者该第二终端提取内部缓存的密码信息,该密码信息包括当前连接的无线路由器的密码。
步骤306、该第二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无线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信息可以为当前第二终端连接的无线路由器密码,或者该无线信息也可以为密码列表。具体的,本步骤可以结合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204中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无线信息的说明进行理解,此处不赘述。
步骤307、该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向无线设备发送该无线信息。
步骤308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5相同,此处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需要通过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时,第一终端不需要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明文密码才可以连接无线路由器,而是可以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SSID第一确认指令,第一确认指令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确定指令来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的方式,需要用户对SSID有一个确认操作,当第一终端获取无线信息后,向该无线路由器发送密码或者密码列表时,通过该确认操作的SSID与无线路由器的SSID对应,保证了第一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401和步骤402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1和步骤202相同,此处不赘述。
步骤403、该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
用户A开启WiFi,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
步骤404、该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二确认指令通过该无线通信链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请求。
该第二确认指令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该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步骤405、第二终端接收该请求,第二终端根据该请求提取无线信息。
本步骤请结合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5进行理解,此处不赘述。
步骤406、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
本步骤可以结合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204中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无线信息的说明进行理解,此处不赘述。
步骤407、该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该无线信息。第一终端向无线设备发送该无线信息。
步骤408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5相同,此处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需要通过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时,第一终端不需要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明文密码才可以连接无线路由器,而是可以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第二确认指令用于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该第二终端接收第二确认指令后,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该请求,可以防止第一终端对于获取第二终端的密码信息的误判。例如,在如下场景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但是第一终端不并需要获取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的密码信息,只是单纯的通过蓝牙收发音频数据。当第一终端需要获取第二终端的密码信息时,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二确认指令才触发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获取无线信息的请求。有效的防止了第一终端对于获取第二终端密码信息的误判。
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3和图4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301或步骤40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二终端显示是否发送该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为了信息的安全性,第二终端需要用户确认是否允许发送无线信息,第二终端显示是否发送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该第二终端根据该提示消息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指令。
例如,第二终端可以接收用户可以输入“是”的认证指令,也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否”的非认证指令。若第二终端接收的是用户输入的“是”的认证指令,该认证指令触发该第二终端提取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或者,该认证指令触发该第二终端将该无线信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5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510,用于与目标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该目标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
获取模块520,用于通过该第一通信模块510建立的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该目标终端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530,用于向该无线设备发送该获取模块520获取的该无线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540,若该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该第二通信模块540通过该获取模块520获取的无线信息连接该无线设备。
可选的,该获取模块520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线网络服务集标识SSID的第一确认指令;
根据接收的该第一确认指令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该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该无线信息。
可选的,该获取模块520,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根据该第二确认指令通过该无线通信链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无线信息,该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该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该无线信息。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6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610,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620,用于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提取模块630,用于提取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640,用于将该无线信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以使得该第一终端通过该无线信息与该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在上述图6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70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可选的,接收模块650,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610建立的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该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该无线信息的请求;
提取模块630,用于根据该接收模块650接收的请求提取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在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80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显示模块660,用于根据该请求显示是否发送该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输入模块67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指令。
该提取模块630,用于根据该认证指令提取与该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在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90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显示模块660,用于根据该请求显示是否发送该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输入模块67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指令。
发送模块640,用于根据该认证指令将该无线信息通过该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无线信息;
若所述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信息连接所述无线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线网络服务集标识SSID的第一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确认指令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请求,所述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无线信息,所述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所述无线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确认指令;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确认指令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请求,所述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无线信息,所述无线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SSID对应的密码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接收所述无线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息为经过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后,确定允许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
5.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且还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无线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信息与所述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所述无线信息的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请求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是否发送所述无线信息的提示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提示消息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指令,所述认证指令触发所述第二终端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或者,所述认证指令触发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无线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目标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所述目标终端为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的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建立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无线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若所述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信息连接所述无线设备。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类型无线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信息与所述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无线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类型的无线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与无线设备建立第二类型的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链路获取第二终端与所述无线设备连接的无线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无线信息;
若所述无线信息鉴权成功,则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信息连接所述无线设备。
CN201610703597.5A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Withdrawn CN106131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597.5A CN106131837A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597.5A CN106131837A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1837A true CN106131837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3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3597.5A Withdrawn CN106131837A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18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196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WiFi接入的路由设备、终端及方法
CN107124721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分享终端及被分享终端
CN107249189A (zh) * 2017-06-26 2017-10-13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Wifi连接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wifi连接系统
CN11113210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423A (zh) * 2014-06-30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连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35814A (zh) * 2015-04-10 2015-06-24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自动接入WiFi网络的接入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CN105636237A (zh) * 2015-12-24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无线设备和系统
CN105848090A (zh) * 2016-03-30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路由器、终端设备及其接入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423A (zh) * 2014-06-30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连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35814A (zh) * 2015-04-10 2015-06-24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自动接入WiFi网络的接入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CN105636237A (zh) * 2015-12-24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无线设备和系统
CN105848090A (zh) * 2016-03-30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路由器、终端设备及其接入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196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WiFi接入的路由设备、终端及方法
CN107124721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分享终端及被分享终端
CN107249189A (zh) * 2017-06-26 2017-10-13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Wifi连接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wifi连接系统
CN11113210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32108B (zh) * 2019-12-24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764B (zh) 用于把车辆的特征数据登记到互联网服务器设备的用户数据库的方法
CN103347257B (zh) 虚拟用户识别数据分发方法、获取方法和设备
EP2671398B1 (en)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provisioning
JP6567751B2 (ja) マルチナンバー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N104519480B (zh) 通信控制装置、鉴权装置、中心控制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3929748A (zh) 一种物联网无线终端及其配置方法和无线网络接入点
CN104125280B (zh) 车载系统的用户管理方法
CN102869014A (zh)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5246073A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6131837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2792724A (zh) 安全模块与nfc电路之间的通信信道的保护
KR20160143333A (ko) 이중 채널을 이용한 이중 인증 방법
CN102792722A (zh) 用于对抗nfc电路通信信道中的重新路由的保护
CN102792723A (zh) 耦合到nfc电路的电信设备中的安全模块的保护
CN102118831A (zh) 无线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281809A (zh) 辅助蓝牙低功耗设备配对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28654A (zh) 一种用户账号绑定智能锁的方法
CN104348875A (zh) 用于群发数据的方法、云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03138790A (zh) 提供安全单元数据擦除特征的移动通信设备及相关方法
CN106856585A (zh) 建立短距离无线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54496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4883682A (zh) Wifi热点连接及选择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
CN109561413A (zh) 一种ble设备的蓝牙认证授权方法及授权系统
CN103546873B (zh) 一键通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282563B1 (en) Method for relea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card for the use of a servcie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nteraction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