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730A -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730A
CN111130730A CN201811294981.XA CN201811294981A CN111130730A CN 111130730 A CN111130730 A CN 111130730A CN 201811294981 A CN201811294981 A CN 201811294981A CN 111130730 A CN111130730 A CN 111130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49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0730B (zh
Inventor
柯颋
吴丹
刘建军
金婧
张静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49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0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或者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春夏、夏秋之交的内陆地区,或冬季的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大气波导(Surfaceducting)现象。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对流层中将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称为波导层,大部分无线电波辐射都将被限制在该波导层中,进行超折射传播。超视距传播使得无线电信号可以传播的很远,且经受较低的路径传播损失。
对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例如,4G LTE系统,或5G NR系统)而言,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的下行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因为存在大气波导层,远端施扰站(Interference site,or Aggressor site,or Interfering site)发送的DL信号经过超远距离(如数十或数百公里)空间传播后,仍具有较高能量,其落在本地受扰站(Victim site,or Interfered site)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从而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现网中多省TD-LTE大面积上行受扰,上行物联网IOT抬升可达25dB,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成功率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指标恶化严重。受扰小区以农村F频段为主,干扰时间主要集中在0:00-8:00,受扰基站数几百到几万不等。
对NR(新空口)非对称频谱(等效于LTE的时分双工TDD系统)的部署场景中,仍然会存在因大气波导导致的远端干扰问题。因此,3GPP在Rel-16阶段成立了NR-RIM(Remote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R,NR远端干扰管理)课题,以便从标准化层面系统性解决远端干扰问题。
在NR-RIM研究过程中,提出了3种系统工作框架(framework),包括framework 1、framework 2-1和framework 2-2。
一般认为,存在多种干扰抑制技术,包括:干扰回退技术、下行功率回退技术和波束管理技术。
其中,干扰回退技术指的是针对一些可能会对远端基站造成干扰的下行符号,将其改变成GP(保护间隔)或上行符号。下行功率回退技术指的是针对一些可能会对远端基站造成干扰的下行符号,降低其发射功率。波束管理技术指的是针对一些可能会对远端基站造成干扰的下行符号,调整期波束赋形方向。
注意到,针对一些可能会造成干扰的远端基站的下行符号,干扰回退方案只支持2种干扰抑制状态,要不正常发送下行信号(不做抑制),要不完全不发送任何下行信号(完全抑制)。当采用干扰回退方案时,所有framework都能正常工作。
然而,下行功率回退方案和波束管理方案却可能存在多种干扰抑制状态。以下行功率回退方案为例,施扰基站可以正常发送DL信号(不做抑制)、降低3dB发送DL信号(抑制等级1)、降低6dB发送DL信号(抑制等级2)、或者完全不发送任何DL信号(完全抑制,或抑制等级3)。
当采用下行功率回退和波束管理等具有多种干扰抑制效果等级的干扰抑制方案时,framework 1和2-1可能存在问题,即施扰站侦听到参考信号RS后,可能不知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是合适的。例如,无论施扰站功率回退3dB、6dB,还是完全不发信号,其所接收到的参考信号都是不变的。因此,施扰站不清楚功率回退多少才是合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扰站不清楚应该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其中,所述不发送下行数据,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其中,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并通过收发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干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或者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施扰站过度执行干扰抑制操作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采用第一周期的配置避免施扰站过度执行干扰抑制操作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中多个施扰站执行干扰抑制操作的原理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11,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步骤12,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4G LTE基站、5G NR基站,或者是其他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备。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为受扰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在资源配置1对应的资源1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在资源1上接收该第一参考信号,也可以通过盲检在资源1上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当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示在当前测量时间区间内,第一通信设备遭到较强的远端干扰;当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时,表示在当前测量时间区间内,第一通信设备未遭受到较强的远端干扰。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
可预先设置多个干扰强度等级,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落在特定取值区间时,则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位于特定干扰强度等级。
例如,设存在N+1个干扰强度等级,并且定义N个门限值,且当i<j时,第i门限值<第j门限值。
当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称为处于干扰强度等级0;否则,
当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但小于第二预设值,称为处于干扰强度等级1;否则,
当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但小于第三预设值,称为处于干扰强度等级2;否则,…
当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N-1预设值时,但小于第N预设值,称为处于干扰强度等级N-1;否则,
当所述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N预设值时,则称为处于干扰强度等级N。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例如,将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取为干扰等级1)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用于指示对应于干扰等级1~N);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用于指示对应于干扰等级0),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较佳实施例,步骤11中提及的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在一种实施例中,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使用2套正交的时域资源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一套时域资源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用另外一套时域资源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使用多套正交的时域资源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套时域资源指示一种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
在一种实施例中,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使用1套时域资源的不同子集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承载不同信息的发送资源不正交。
例如,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全部配置的时域资源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相邻第一参考信号的周期为T1;
而当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部分配置的时域资源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相邻第一参考信号的周期为T2;
其中,T2>T1.
第二通信设备在所有的候选时域资源中检测第一参考信号。
当第二通信设备发现第二参考信号的接收资源集合为全集时,则判断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否则,当第二通信设备发现第二参考信号的接收资源集合为某个子集,且符合特定规律(如相邻第一参考信号的周期为T2)时,则判断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指的是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IoT(Interference OverThermal,干扰噪声)、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示干扰信号强度在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时隙中检测。
可选的,第一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RS。
优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具体的,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通信设备标识,也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通信设备将生成的第一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位于远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如果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参考信号则表示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优选的,假设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在第X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并且第二通信设备事先已知第一通信设备(即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受扰基站)在统一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下行符号位置,则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推测出第一参考信号的路径传播距离。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能够推测出如果自己也在相同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下行数据(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下行参考信号等),则其发送的下行数据将对第一通信设备最多X个上行OFDM符号造成远端干扰。因此,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能够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X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步骤11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承接上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窗口和第二时间窗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属于同一类参考信号,区分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只是为了方便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不同时刻发送的参考信号。
例如,在第一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在第二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其中,第二时刻大于第一时刻。
如果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间隔小于第一周期,则第二参考信号只能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即第二参考信号只能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否则,如果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周期,则第二参考信号允许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即第二参考信号也能够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参考信号和/或第二参考信号均采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则意味着施扰站(即第二通信设备)需要执行干扰抑制操作,且提升干扰抑制等级;否则,如果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则意味着施扰站(即第二通信设备)需要执行干扰抑制操作,但不需要进一步提升干扰抑制等级。
如果不采用第一周期(即等效设置第一周期=0s),或者第一周期取值较小,则可能导致施扰站“过度”执行干扰抑制操作,即施扰站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可能超出实际需要,进而降低施扰站的网络传输效率。
一般来说,设置第一周期等于X个参考信号发送周期,其中,X为正整数,X≥1。优选的,X应该取较大的取值。
如图2所示,不妨设第一周期等于参考信号发送周期,第二通信设备(施扰站)从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到执行响应的干扰抑制操作(如降低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之间,对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
而受扰站(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则是一个长期平均的结果。一般采用时域滤波器结构,即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瞬时干扰信号强度与历史长期平均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进行加权平均,并用加权平均结果更新历史长期平均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
因此,即使施扰站执行合适的干扰抑制操作后,受扰站侧所检测到的瞬时干扰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干扰强度门限,由于干扰检测是个长期平均结果,受扰站侧统计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可能仍然高于预设干扰强度门限。因此,受扰站将继续发送承载干扰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的指示信息的参考信号,驱使施扰站进一步提升干扰抑制等级(如进一步降低下行信号发射功率)。然而其实,施扰站并不需要进一步提升干扰抑制等级,即施扰站将执行过度的干扰抑制操作。反之,如图3所示,如果采用合适的第一周期配置,则不会出现上述的施扰站过度执行干扰抑制操作的问题。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41,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步骤42,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4G LTE基站、5G NR基站,或者是其他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备。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为施扰设备。
可选的,第一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RS。
具体的,步骤42包括: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则在上述组合方式下,第二通信设备侧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侧的第一资源配置、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或第五资源配置。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等于第一门限值;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小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至少需要第二通信设备不需要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则在上述组合方式下,第二通信设备侧的第二资源集合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侧的第二资源配置、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或第六资源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步骤42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资源集合中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例如,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并未执行所述干扰抑制操作,且侦听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为第三资源集合,且累计N1次侦听到他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X1门限;或者,累计N2次侦听到他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X2门限,…,或者,累计Nm次侦听到他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Xm门限,则执行干扰抑制操作。
其中,X1>X2>…>Xm,1≤N1<N2<…<Nm。其中,N1、N2、…、Nm都是正整数,m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的是第二通信设备(施扰站)所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检测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并且确定需要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采用默认的干扰抑制等级执行干扰抑制操作。如将下行发射功率降低3dB。这里不对默认的干扰抑制等级做具体约束。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四资源集合中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能够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能够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指的是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干扰噪声)、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示干扰信号强度在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时隙中检测。
当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示在当前测量时间区间内,第一通信设备遭到较强的远端干扰;当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时,表示在当前测量时间区间内,第一通信设备未遭受到较强的远端干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具体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
优选的,可预先设置多个干扰强度等级,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落在特定取值区间时,则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位于特定干扰强度等级。
如图5所示,当两个施扰站侦听到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具有较大差异时,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越大的施扰站(施扰站1)其对受扰站造成的干扰也越强,因此,让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越大的施扰站(施扰站1)执行干扰抑制操作价值更大。
因此,施扰站1应该优先执行干扰抑制操作。在图5中,N1=1,X1>X2,N2=2,N1=1。
在t1时刻,受扰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第一参考信号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施扰站1离受扰站更近,因此施扰站1对受扰站干扰更强,同时,施扰站1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接收功率更强,大于或等于X1,因此施扰站1在t1时刻开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
施扰站2离受扰站较远,因此施扰站2对受扰站干扰较弱,同时,施扰站2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接收功率也较弱,小于X1,因此施扰站1在t1时刻不执行干扰抑制操作。
在t2时刻,受扰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第一参考信号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则施扰站1继续执行干扰抑制操作,但不改变干扰抑制等级;施扰站2仍然不执行干扰抑制操作。
在t3时刻,受扰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第一参考信号指示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施扰站1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接收功率不变,仍然大于或等于X1,因此施扰站1在t3时刻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施扰站1在t3时刻已累计N2(N2=2)次检测到承载有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值的第一参考信号,则施扰站1从t3时刻开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
可见,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干扰大的施扰基站调整得快些,干扰小的施扰基站调整的慢些,进而使得干扰强度不同的施扰站都能采用合适的干扰抑制行为。
承接上例,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将干扰抑制等级分成多个档次,其中,最高的干扰抑制等级为不发送下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当采用基于降低下行发射功率的干扰抑制方法时,设将下行发射功率降低3dB记为第一干扰抑制等级;下降6dB记为第二干扰抑制等级;…;下降Y1dB记为次高级干扰抑制等级;而将不发送下行数据记为最高干扰抑制等级。
优选的,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指的是:如果干扰抑制等级尚未达到最大值,则增加干扰抑制等级;否则,维持最大的干扰抑制等级。
作为一个优先实施例,步骤11包括: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相应的,步骤12包括: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具体的,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优选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具体的,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通信设备标识,也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的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通信设备将生成的第一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位于远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如果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参考信号则表示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优选的,假设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在第X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并且第二通信设备事先已知第一通信设备(即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受扰基站)在统一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下行符号位置,则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推测出第一参考信号的路径传播距离。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能够推测出如果自己也在相同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下行数据(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下行参考信号等),则其发送的下行数据将对第一通信设备最多X个上行OFDM符号造成远端干扰。因此,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能够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X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其中,所述不发送下行数据,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在本方案中,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确定在哪些资源上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知道自己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第一通信设备的干扰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第二通信设备将进一步提升干扰抑制等级,以进一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61,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步骤60,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信息是按需发送的。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只有当第一通信设备发现自己所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自己所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才向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具体的,步骤61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承接上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71,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步骤72,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信息是按需发送的。
可选的,步骤72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具体的,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承接上例,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将干扰抑制等级分成多个档次,其中,最高的干扰抑制等级为不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当采用基于降低下行发射功率的干扰抑制方法时,设将下行发射功率降低3dB记为第一干扰抑制等级;下降6dB记为第二干扰抑制等级;…;下降Y1dB记为次高级干扰抑制等级;而将不发送下行数据记为最高干扰抑制等级。
优选的,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指的是:如果干扰抑制等级尚未达到最大值,则增加干扰抑制等级;否则,维持最大的干扰抑制等级。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和收发器8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80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并通过收发器810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810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810还用于: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发送方法的通信设备,则上述信息发送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配置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信号发送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包括:
信号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考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发送方法的信息发送装置,则上述信息发送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信息发送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和收发器810,所述收发器81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60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不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810还用于: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通信设备,则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干扰抑制模块102,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干扰抑制模块包括:
第一干扰抑制子模块,用于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干扰抑制模块包括:
第二干扰抑制子模块,用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高模块,用于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停止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停止模块进一步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停止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干扰抑制模块包括;
第四干扰抑制子模块,用于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干扰抑制装置,则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干扰抑制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和收发器810,所述处理器80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收发器81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810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通信设备,则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11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信息发送模块112,用于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和收发器810,所述收发器81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处理器80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通信设备,则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121,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抑制模块1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装置,则上述干扰抑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纸制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科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7)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8.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发送下行数据,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20.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23.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27.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并通过收发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34.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35.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6或3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不发送下行数据。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44.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45.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47.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干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48.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51.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52.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56.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5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9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1294981.XA 2018-11-01 2018-11-01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1130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981.XA CN11113073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981.XA CN11113073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730A true CN111130730A (zh) 2020-05-08
CN111130730B CN111130730B (zh) 2023-03-21

Family

ID=7049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4981.XA Active CN11113073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73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9643A (zh) * 2013-04-25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63285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CN108712227A (zh) * 2018-05-08 2018-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大气波导精准定位及自动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9643A (zh) * 2013-04-25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63285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CN108712227A (zh) * 2018-05-08 2018-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大气波导精准定位及自动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Discussion on RS design for RIM",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R1-1811042》 *
ZTE: "Consideration on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network robustnes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R1-18103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730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86590B1 (ko) 차세대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빔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23536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통신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JP5281688B2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および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によ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干渉の低減
JP6617309B2 (ja) 基地局、信号処理を行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EP2708075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ub - frame specific power offset information
US8848634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7831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送信電力設定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US20130188608A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Virtual Soft Handoff Operation
US8774120B2 (en)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control channel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09278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6735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ource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9019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10065994A (ko)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관리
CN113489522A (zh) 无线通信中的链路恢复
US9294951B2 (en) Method for joint cell measurement and system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3369655A (zh) 一种提高lte pucch dtx检测性能的方法
US20210234731A1 (en) Remote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CN111130730B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KR101977882B1 (ko) 다중 랜덤 접속 환경에서의 기회적 랜덤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US88176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radio lin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56765B (zh) 大气波导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8613B (zh) 大气波导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EP346618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on a contention bas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CN111182573B (zh) 信号传输方法、网络参数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868496A (zh) 空分复用后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