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643A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643A
CN104969643A CN201380001791.3A CN201380001791A CN104969643A CN 104969643 A CN104969643 A CN 104969643A CN 201380001791 A CN201380001791 A CN 201380001791A CN 104969643 A CN104969643 A CN 104969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source
frequency resource
running time
disturbe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643B (zh
Inventor
温容慧
周明宇
万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69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其中,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若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若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本发明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相关 i殳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统支持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 TDD )和频分双工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FDD ) 两种工 作模式。 在 TDD工作模式下, 用户终端 ( User Equipment, UE )和基站之间 的上行下行通信采用同一频率信道上的不同时隙,上行和下行数据在同一个帧 内的不同子帧上传输, 而在 TDD工作模式下, 上行和下行数据在对称频率信 道上传输, 因此, LTE系统中上行和下行通信不会相互干扰。
随着用户终端的增加, 通信的流量需求不断攀升, 频谱资源就显得日益紧 张, 因此不断有新的技术来提高现有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例如, 在 LTE-Advanced系统中 ( LTE系统的演进) TDD工作模式可以根据上下行的业 务需求, 动态或半静态的调整上下行资源配比, 即动态 TDD工作模式; FDD 工作模式通过全双工技术的引进,使得用户终端能够使用同一个频率向基站发 送上行数据和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 这使得 LTE 系统在不新建基站的前提下 让网络吞吐量加倍。
动态 TDD工作模式和 FDD的全双工工作模式在使得频谱利用率增高的同 时也带来了新的干扰问题。 例如, 在动态 TDD工作模式下, 两个相邻基站在 同一时刻可能一个调度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一个调度给用户终端发送下行 数据,如果分属不同基站所在小区的两个用户终端均位于两个小区交界处, 则 其中一个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将对另一个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造成干扰; 在 FDD 的全双工工作模式下, 基站在其覆盖小区内可以同时在相同频道上随机 调度两个不同用户终端, 若一个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另一个用户终端接收 下行数据且这两个用户终端距离比较近,那么发送上行数据的用户终端会对接 收下行数据的用户终端造成很大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能够抑制位于同一 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包括: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 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 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 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 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若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 扰源, 或者, 若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 频资源。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干扰抑制方法还可 以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则在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 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 考信号组。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则所述接收所述受扰端发 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资源, 包括: 者, ' 、 "、 、 } " 与所述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述受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 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 一预设周期。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 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 的信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 的信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的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包括: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 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所述 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包括: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或 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受扰端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 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 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为上行 参考信号;
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受扰端 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 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若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则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 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频资源 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状态。
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 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 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 其中, 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为 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不同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为相同的值或不同的 值。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 信号组;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 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 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 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生成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 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 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者,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 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 述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并为所述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 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第二通知模块,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 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 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第四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者, ' 、 "、 、 } " 用于与所述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的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 述第一预设周期。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用于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 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 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结合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第二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用于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 端在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 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本申请第四方面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 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用于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 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受扰端属 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 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 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以使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所述干扰 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所述潜 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 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在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 的所述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 模块, 用于,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所述接收模块执行所述的接收潜 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 骤。
结合本申请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 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频资源 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状态。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 所 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 序代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 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 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 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 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 扰源, 或者,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 频资源。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五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所述处 理器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执行: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 考信号组。
结合本申请第五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 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结合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为所述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分 配不同的时频资源的具体方式包括:
为所述受扰端和确 源,或 与所述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述受 结合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 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体 方式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 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的发送的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 一预设周期。 结合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 体方式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 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式 包括: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 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所述 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本申请第六方面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存 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 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或 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受扰端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 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 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受扰端 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之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 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结合本申请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的具 体方式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 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频资源 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状态。
结合本申请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 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抑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干扰抑制 设备、 潜在干扰源和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第二干 扰抑制设备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所述潜在干扰源,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
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并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基站,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 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第二干扰 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 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 备造成干扰时, 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 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 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为所述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结合本申请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结合本申请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述系统还包 括第三干扰抑制设备, 用于,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向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发送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结合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所述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本发明受扰端接收基站或中继站和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的 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过比 较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强度判断出该指定时频资源是否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若该指定时频资源 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通知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调度时进行协调,避 免将受扰端和干扰源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本发明 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动态 TDD工作模式下用户终端之间的上下行信号相互干扰示意图; 图 2是 FDD的全双工工作模式下用户终端之间的上下行信号相互干扰示 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 4是图 3实施例中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时的基站实行干扰抑制 时频资源调度示意图;
图 5是图 3实施例中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时的基站实行干扰抑制 时频资源调度示意图;
图 6是下行 CRS及上行 SRS信号在时频资源中的位置谱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动态 TDD工作模式下, 两个相邻基站在同一时刻可能一个调度用户终 端发送上行数据,一个调度给用户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如果分属不同基站的两 个用户终端均位于两个小区交界处,则其中一个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将对另一 个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造成干扰,对于第一个小区中位于小区交界处的用户终 端或中继站来说,可能对其造成干扰的潜在干扰源为相邻小区中位于与第一小 区交界处的用户终端或中继站。 例如, 如图 1所示, Nodel和 Node2为相邻小 区, UE1和 UE2分别为 Nodel和 Node2小区内的用户终端, 同一时刻相邻小 区的上下行可能不统一, Nodel和 Node2在同一时刻分别调度 UE1发送上行 ( UpLink, UL )信号和 UE2发送下行( Downlink, DL )信号。 如果分属不 同小区的两个用户终端 UE1和 UE2均位于靠近两个小区交界处, 则其中 UE1 的上行将对 UE2的下行造成 ^艮大干扰, 如图 1中 UE1的干扰功率甚至可能强 于 UE2接收的其服务小区 Node2的功率。 其中, 所述的 Nodel、 Node2可以 是, 但不限于宏站 (Macro site)、 微站 (Micro site)、 小站 (Pico site)等; 所述的相 邻小区可以是不同覆盖的两个小区,也可以是覆盖区域有重叠的两个不同类型 小区, : ¾口 Nodel是 Marco site, Node2是 Pico site。
在 FDD的全双工工作模式下, 基站在其覆盖的小区内可以同时在相同频 段上随机调度两个不同用户终端, 若一个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另一个用户 终端接收下行数据且这两个用户终端距离比较近,那么发送上行数据的用户终 端会对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终端造成干扰,对于小区内的某个用户终端或中继 站来说, 可能对其造成干扰的潜在干扰源为小区内的其它用户终端或中继站。 例如, 如图 2所示, 在 FDD的全双工工作模式下, 用户终端 UE1和 UE2可 以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收、发信号, 即全双工基站在其覆盖区域内同时在相同 资源上随机调度 UE1和 UE2, 这两个用户终端距离比较近, 那么发送上行信 号的用户会对接收下行信号的用户造成很大干扰, 如图 2中, 基站 Nodel调 度资源 fl给 UE1发送下行信息, 同时调度 UE2用资源 fl给基站发送上行信 息, 则 UE2的上行信息可能会影响 UE1解调下行信息。
现有技术中, 为了测量下行信号质量, LTE系统中, 基站在全频带会始终 发送下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 RS )如小区特有参考信号( 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 CRS ) 或周期性发送同步导频、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 RS )给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通过接收、 测量下行 CS或 CSI RS来测量其所属月良务小区或相邻小区的下行 信号的强度及质量,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 来进行用户区域 识别、 邻区判别、 调度等。 为了测量上行信号质量, LTE系统中, 基站会指示 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在一定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 RS 信号如探测参考信号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 基站通过对该 SRS信号并测量来评估上 行信号的信道质量或解调参考信号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基站通过该参考信号进行信号解调前的信道估计。
请参考图 1 ,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 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受扰端所属的基站或中继站,本实施例中的受扰端为用户 终端或中继站,潜在干扰源为受扰端所属小区的相邻小区中位于小区交界处的 用户终端, 或者受扰端所属小区内的其它用户终端或中继站, 实施例提供的干 扰抑制方法包括:
101、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终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可选地, 上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可以为同步导频、 cell specific RS、 UE specific RS。 为叙述方便本实施例以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 信号组为 cell specific RS信号为例进行叙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 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并不只限制于 cell specific RS。
102、 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 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 干扰标识,干扰源信息是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 组的信号强度和受扰端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的,受扰端与潜在干扰源属于同 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可选地,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可以为 SRS信号或解调参考信号, 为叙述方便本实施例以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为 SRS信号为例进行叙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参 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不只限制于 SRS信号。
103、 若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 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确定该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若 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 扰源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确定该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为受扰端和确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 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受扰端向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干扰源信息。
其中,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方式可以为: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 者,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的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周期。
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可以为 ms级。 其中, 基站或中继站可以通 知受扰端对于所有潜在干扰端以较小的周期周期性的测量参考信号强度,或仅 通知对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以较小的周期周期性的测量参考信号强 度,或者对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通知其以较小的周期周期性的测量参 考信号强度,同时对于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通知其以较大的周期周期 性的测量参考信号强度。
其中,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另一种方式可以为:
在判断出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的信 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的信 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执行主体判断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可以根据执行主体接收到的 受扰端返回的否定应答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NACK ) 的次数判断。 接收到的 NACK的次数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 说明当前受扰端传输错误率较 高, 受到的干扰较严重, 执行主体通过通知受扰端进行参考信号的测量, 并上 发干扰源信息,从而根据干扰源信息协调时时频资源进行干扰抑制, 这里第一 阈值可以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工程经验设定。执行主体判断受扰端上报的信道质 量持续低于预设阈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在连续若干次接收到的信道质量 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受扰端进行参考信号的测量, 这里连续若干次和第 可选地, 执行主体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受扰端在测量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干扰源信息,并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 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可选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上述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还可 以包括:
通知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受扰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干扰源可以为受扰端所属小区内的用户终端 或中继站, 执行主体安排若干个用户终端或中继站作为干扰源同时发送 SRS 信号, 而安排一个用户终端作为受扰端测量其他用户终端发送的 SRS信号。
执行主体在通知其他用户终端或中继站在指定频段上发送 SRS的同时, 通知受扰端接收并测量这些 SRS信号的信号强度。 发送 SRS信号的用户终端 或中继站可以是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若潜在干扰源在不同的时频 资源上发送 SRS或受扰端不知道干扰源发送 SRS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则执行 主体需要给受扰端发送消息,通知受扰端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 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和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 度生成干扰源信息的方法可以为:
受扰端测量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强度, 用 P_ue 表示;
受扰端同时或在之前某一时刻测量了执行主体发送的 cell specific RS的强 度, 用 P_enb表示;
受扰端计算 P_ue和 P_enb的比值或差值, 将计算结果与一预设的干扰阈 值的比较, 来判定某个用户的信号是否会对自己的通信造成干扰。该预设的干 扰阈值可以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 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该预设的干扰阈值根据所选取的算法是 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 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可以不同, 不同 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也可以不同。
上述计算的计算结果用于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的格式可以 包括时频资源段和相应的干扰标识, 干扰标识可以用位表示,如每个时频资源 段对应 lbit的干扰标识, 该干扰标识" 0"代表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1"代表会 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对于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结构相同的系统,执行主体在通知受扰端第一参 考信号或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时,只需通知其进行测 量的时频位置, 而不需要通知其是测量的是上行还是下行信号。
受扰端根据基站指示测量干扰源发送的 SRS 时, 受扰端并不需要知道各 具体的某个干扰源在哪个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 受扰端将生成的干扰 源信息发送到基站, 基站可以根据时频资源段自动对应到具体的干扰源。
如图 4所示,图 4是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时的基站或中继站实行 干扰抑制时频资源调度示意图,为叙述方式以基站为例进行叙述,如图 4所示, UE1为受扰端, 对 UE1而言, UE2的上行信号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对下行信号 的接收, UE3上行信号产生的干扰强度可能远小于 UE2,基站通知 UE2、 UE3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 SRS信号, UE1通过计算后, 将生成的干扰源信息上 报给基站, 基站查看各时频资源段对应的干扰标识, 如 UE2对应的时频资源 的干扰标识为 "1", 而 UE3对应的时频资源的干扰标识 "0"。基站在收到干扰源 信息后, 即可判定 UE2的上行信号为 UE1的下行干扰, 在后续调度时, 避免 将 UE1 和 UE2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调度, 即为 UE1 或 UE2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但可以安排 UE3与 UE1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 调度。
可选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上述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还可 以包括:
接收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受扰端在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潜 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知其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后发送的。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常应用于动态 TDD场景下, 潜在干扰源位于第 一小区, 属于第一小区内的基站或中继站 Nodel , 受扰端位于第二小区, 属于 第二小区内的基站或中继站 Node2,且潜在干扰源与受扰端都位于两个小区的 交界处。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同样通过受扰端所属第二小区内的基站或 中继站安排其测量潜在干扰源的参考信号强度及其所述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 参考信号强度来判定其是否会潜在干扰源干扰,但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需 要受扰端和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 Nodel和 Node2之间的 SRS信息的 交互, 具体为:
Nodel根据潜在干扰源, 如 UE1 , 上报的服务小区及干扰小区的 CRS信 号接收功率(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 CRSRP )获取其可能 的干扰或被干扰小区(Node2所在小区), 在通知 UE1发送 SRS信号之前, 将 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如, 如发射频段、 序列号等发送给 Node2。
Node2指示本小区内之前上报 Nodel为相邻小区的用户终端或中继站,即 受扰端(如 UE2等 )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上接收 UE1发送的 SRS信号, 由 UE2 测量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的信号强度 P_ue。
Node2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上向 UE2发送 CRS或 CSI RS信号, 由 UE2测 量其信号强度 P_enb。
受扰端 UE2计算 P_ue和 P_enb的比值或差值,将计算结果与一预设的阈 值的比较, 来判定某个用户的信号是否会对自己的通信造成干扰。该预设的阈 值可以预先在用户侧设置好的, 也可以是基站定期根据用户的通信能力设置 的, 该预设的阈值根据所选取的算法是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
上述计算的计算结果用于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的格式可以 包括时频资源段和相应的干扰标识, 干扰标识可以用位表示,如每个时频资源 段对应 lbit的干扰标识, 该干扰标识" 0"代表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1"代表会 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受扰端根据基站指示测量潜在干扰源发送的 SRS时, 受扰端并不需要知 道各具体的某个潜在干扰源在哪个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 受扰端将生 成的干扰源信息发送到基站,基站可以根据时频资源段自动对应到具体的潜在 干扰源。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Node2根据受扰端 UE2上报的干扰源信息, 为受扰端或干扰源分配不同于指定时频资源的新的时频资源,具体实现方式可 以为: 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 以图 5实施例为例,上述所述的执行主体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 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 时频资源的方式可以为 Nodel和 Node2在调度 UE1或 UE2之前,建议对方在 相同时频资源上调度其他非干扰用户。 如 UE1 调度上行资源 fl 时, 可安排 UE3在资源 fl上进行下行调度, 而 UE2安排在其他资源 f2上做下行调度。
另外, Nodel可安排下面多个上报邻区为 Node2的用户同时在不同频段发 送 SRS信号, 方便 Node2的用户同时测量上 ·¾, 以提高效率。 另外, Node2也可以在 Nodel指示 UE1发送 SRS信号时, 安排下面多个 用户同时测量上报其干扰情况。 的位置并不相同, 如图 6给出下行 CRS (左图)及上行 SRS (右图)信号在 时频资源中的位置谱图。 其中, 横坐标为时隙编号, 纵坐标每个小格为一个载 波。 如果是上下行对称结构, 则对应上下行 RS信号的发射源分别为基站和干 扰源的情况有如下好处:
( 1 )仅需通知受扰端测量哪些时频资源的 RSRP, 而不需通知其是测量 上行还是下行 RS信号;
( 2 ) 受扰端在测量基站和可能的干扰源的 RSRP时, 测量的是相同 RE 上的信号能量, 相比上下行非对称结构来说, 测量更准确。
本实施例中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根据受扰端测量、 上报的干扰源信 息,在进行资源调度时,避免为互相干扰的受扰端和干扰源分配相同的时频资, 以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本实施例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 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请参考图 7,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 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受扰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包括:
201、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 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可选地,上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为 CRS或 CSI RS或同步信
202、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上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 其中, 潜在干扰源和受扰端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潜在干扰 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可选地,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为 SRS信号或解调参考信号。
203、 根据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 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 扰标识,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为上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 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计算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为:
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若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则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 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并且将指定 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指定时频资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 的状态。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为,
受扰端测量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强度, 用 P_ue 表示;
受扰端同时或在之前某一时刻测量了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 cell specific RS 的强度, 用 P_enb表示;
受扰端计算 P_ue和 P_enb的比值或差值, 将计算结果与一预设的干扰阈 值的比较, 来判定某个用户的信号是否会对自己的通信造成干扰。该预设的干 扰阈值可以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 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该预设的干扰阈值根据所选取的算法是 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 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可以不同, 不同 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也可以不同。
上述计算的计算结果用于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的格式可以 包括时频资源段和相应的干扰标识, 干扰标识可以用位表示,如每个时频资源 段对应 lbit的干扰标识, 该干扰标识" 0"代表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1"代表会 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204、 将干扰源信息发送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 作为所述受扰端所 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其中,上述的干扰源信息作为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 参考信息具体为: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 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该潜在 干扰源为干扰源,或者,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 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该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 可选地,在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之前,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受扰端接收基站和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的 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过比 较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强度判断出该指定时频资源是否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若该指定时频资源 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通知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调度时进行协调,避 免将受扰端和干扰源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本发明 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请参考图 8,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该 干扰抑制设备可以为基站或中继站, 如图 8所示该干扰抑制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 301 , 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 参考信号组;
接收模块 302, 用于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 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 成干扰的干扰标识,干扰源信息是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受扰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潜在干扰源发送 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的,受扰端与潜在干扰源属 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分配模块 303 , 用于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 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 者,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 扰源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为受扰端和确定 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如图 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通知 模块 304和第二通知模块 305, 其中
第一通知模块 304, 用于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第二通知模块 305, 用于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
可选地, 如图 10所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受扰端与干扰源 属于同一小区, 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基站还可以包括:
第三通知模块 306, 用于通知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 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知受扰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
可选地, 如图 11所示,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受扰端与干扰源 不在同一小区内, 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 307, 用于接收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指定时 频资源的信息;
第四通知模块 308, 用于通知受扰端在潜在干扰源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上 接收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是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知其在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后发送的。
可选地, 分配模块 303具体用于: 用于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 其中,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 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 以图 5 实施例为例,干扰抑制设备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 调为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的方式可以为 Nodel和 Node2在调度 UE1或 UE2之前, 建议对方在相同时频资源上调度其 他非干扰用户。 如 UE1调度上行资源 fl时, 可安排 UE3在资源 fl上进行下 行调度, 而 UE2安排在其他资源 f2上做下行调度。
本实施例中干扰抑制基站根据受扰端测量、上报的干扰源信息,在进行资 源调度时,避免为互相干扰的受扰端和干扰源分配相同的时频资, 以达到干扰 抑制的目的。本实施例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 的相互干扰。
请参考图 12,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包括存储器 401和处理器 402, 其中, 存储器 401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且处 理器 402用于调用存储器 40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干 扰源信息是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 度和受扰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的,受扰端与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 区,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 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 确定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在干扰源信息 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受扰端 造成干扰时,确定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为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 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 处理器 402还用于执行:
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 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
可选地, 若受扰端与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处理器 402在执行的接收受 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处理器 402还用于执行:
通知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受扰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可选地, 若受扰端与潜在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处理器 402在执行接收 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处理器 4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受扰端在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潜 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知其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后发送的。
可选地,处理器 402执行为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 的时频资源的具体方式包括: 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定为 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其中,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受扰端和确 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 以图 5 实施例为例,干扰抑制设备与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 调为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的方式可以为
Nodel和 Node2在调度 UE1或 UE2之前, 建议对方在相同时频资源上调度其 他非干扰用户。 如 UE1调度上行资源 fl时, 可安排 UE3在资源 fl上进行下 行调度, 而 UE2安排在其他资源 f2上做下行调度。
可选地,处理器 402执行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体方式包括: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 者,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的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第二预设周期大于第一预设周期。
可选地,处理器 402执行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体方式包括: 在判断出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 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 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 处理器 402执行的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受扰端测量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 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受扰端在测量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干扰源信息,并通知受扰端发送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 资源和传输格式。
本实施例中干扰抑制基站根据受扰端测量、上报的干扰源信息,在进行资 源调度时,避免为互相干扰的受扰端和干扰源分配相同的时频资, 以达到干扰 抑制的目的。本实施例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 的相互干扰。
请参考图 13 ,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提供的干扰抑制设备为受扰端即用户终端或中继站,本实施例中将 干扰抑制设备称为受扰端,潜在干扰源为受扰端所属小区的相邻小区中位于小 区交界处的用户终端, 或者受扰端所属小区内的其它用户终端或中继站,如图 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 501 , 用于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 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用于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 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潜在干扰源和受扰端属于同一小 区或不同小区,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 502, 用于根据接收模块 501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 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为上行参考信号。
发送模块 503 , 用于将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 502生成的干扰源信息发送到 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 的参考信息。
其中,上述干扰源信息作为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 考信息可以为: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 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潜在干扰 源为干扰源, 或者,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 可选地, 如图 14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接 收模块 504, 用于,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接收模块 501执行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 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可选地, 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 502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该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 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并且将指 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对受扰端造成干 扰的状态。
该预设的干扰阈值可以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 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该预设的干扰阈值根据 所选取的算法是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 可以不同, 不同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也可以不同。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为,
受扰端测量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强度, 用 P_ue 表示 ^
受扰端同时或在之前某一时刻测量了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 cell specific RS 的强度, 用 P_enb表示;
受扰端计算 P_ue和 P_enb的比值或差值, 将计算结果与一预设的干扰阈 值的比较, 来判定某个用户的信号是否会对自己的通信造成干扰。该预设的干 扰阈值可以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 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该预设的干扰阈值根据所选取的算法是 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 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可以不同, 不同 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也可以不同。
上述计算的计算结果用于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的格式可以 包括时频资源段和相应的干扰标识, 干扰标识可以用位表示,如每个时频资源 段对应 lbit的干扰标识, 该干扰标识" 0"代表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1"代表会 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中干扰抑制终端接收基站和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 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过 比较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强度判断出该指定时频资源是否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若该指定时频资 源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通知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调度时进行协调, 避免将受扰端和干扰源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本发 明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请参考图 15 ,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设备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提供的干扰抑制设备为受扰端即用户终端或中继站,潜在干扰源为 受扰端所属小区的相邻小区中位于小区交界处的用户终端,或者受扰端所属小 区内的其它用户终端或中继站, 如图 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干扰抑制设备的包 括存储器 601和处理器 602, 其中: 存储器 60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 602用于调用存储器 601中存 储的所述程序代码, 执行:
接收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 组, 其中, 潜在干扰源和干扰抑制设备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潜在干扰源 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根据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 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 干扰标识,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为上行参考信号。
将干扰源信息发送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干扰抑制 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其中,上述干扰源信息作为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 时的参考信息可以为: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 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干扰抑制设备造成 干扰时, 确定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 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时,确 定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并为干扰抑制设备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 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处理器 602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 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之前, 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接收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可选地,处理器 602执行所述的根据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 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的具体 方式包括: 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 将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指定时频资源对干扰抑制设备 造成干扰的状态。
其中,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为,
处理器测量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 SRS信号强度, 用 P_ue 表示;
处理器同时或在之前某一时刻测量了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 cell specific RS 的强度, 用 P_enb表示;
处理器计算 P_ue和 P_enb的比值或差值, 将计算结果与一预设的干扰阈 值的比较, 来判定某个用户的信号是否会对自己的通信造成干扰。该预设的干 扰阈值可以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存储器,或者由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 或中继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处理器。该预设的干扰阈值根据所选取的 算法是比值计算还是差值计算设定。同一时刻不同干扰抑制设备的干扰阈值可 以不同, 不同时刻同一干扰抑制设备的干扰阈值也可以不同。
上述计算的计算结果用于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干扰源信息的格式可以 包括时频资源段和相应的干扰标识, 干扰标识可以用位表示,如每个时频资源 段对应 lbit的干扰标识, 该干扰标识" 0"代表不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1"代表会 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干扰阈值预先设置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定期 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受扰端。
本实施例中干扰抑制终端接收基站和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 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过 比较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强度判断出该指定时频资源是否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若该指定时频资 源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通知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调度时进行协调, 避免将受扰端和干扰源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本发 明能够抑制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终端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抑制系统, 包括第一干扰抑制设备、潜在干 扰源和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其中, 第一干扰抑制设备为基站或中继站, 第二干 扰抑制设备为受扰端,如用户终端或中继站, 潜在干扰源和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其中,
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第一 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所述潜在干扰源,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
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并将干扰 源信息发送到第一基站, 其中, 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第二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 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对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时,确定 该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者,在干扰源信息中的干扰标识指示在指定时频资 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第二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时,确定该潜 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并为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潜在干扰源分 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 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通知第二干扰抑制设备测量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
可选地, 若第二干扰抑制设备与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第一干扰抑 制设备还用于,
通知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
可选地, 第二干扰抑制设备与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干 扰抑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干扰抑制设备,第三干扰抑制设备为潜在干扰源所 属小区内的基站或中继站, 第三干扰抑制设备用于,
通知潜在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向第一干扰抑制设备发送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可选地, 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指定时 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本实施例中受扰端接收第一基站和干扰源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的 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过比 较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强度判断出该指定时频资源是否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若该指定时频资源 会对受扰端造成干扰, 则通知受扰端第一基站在调度时进行协调,避免将受扰 端和干扰源的上下行信号安排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本发明能够抑制 位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的上下行信号的相互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 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 )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筒称 RAM )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 利范围, 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8)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 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 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 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 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若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 扰源, 或者, 若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则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 频资源。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 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在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所 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 考信号组。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述 潜在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述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所 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为所述受扰端和确
    者, ' 、 "、 、 } " 与所述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述受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 一预设周期。 7、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 的信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 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受扰端上报 的信道质量持续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6. 8、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知所述受扰端发 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包括: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 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所述 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7. 9、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或 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受扰端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 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 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 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为上行 参考信号;
    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受扰端 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8.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 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之前,所述方法 还包括:
    接收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 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 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9.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或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 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若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则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 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频资源 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状态。
  10.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阈值预先设置 并存储在受扰端,或者由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定期通过广播或信令发送给 受扰端, 其中, 同一时刻不同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为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不同 时刻同一受扰端的干扰阈值为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11. 13、 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 信号组;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 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 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 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的信号强度生成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 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 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者,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 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 述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并为所述受扰端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 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
  12.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第二通知模块,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13.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 述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 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14.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 述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 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第四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15.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
  16.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具体 用于: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 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非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的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 述第一预设周期。
  17. 19、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知模块具体 用于: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用于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 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 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18. 20、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知模块具体 用于: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用于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 端在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 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19. 21、 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 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用于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 述干扰抑制设备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 源;
    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 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 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干扰源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 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 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20.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接 收模块, 用于,
    接收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所述接收模块执行所 述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的步骤。
  21. 23、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源信息生 成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 干扰标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的状态。
  22. 24、 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 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代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受扰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扰源信息,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指 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受扰端造成 干扰的干扰标识,所述干扰源信息是所述受扰端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参考 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 到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 的, 所述受扰端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 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 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 扰源, 或者,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述受扰端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 频资源。
  23.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24.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或 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 述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则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的干 扰源信息之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 考信号组。
  25. 27、 根据权利要求 24或 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 述潜在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则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的接收所述受扰端发送 的干扰源信息之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其中,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或第二参考信号组是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接收到其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通 知其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 后发送的。
  26.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 方式包括: 者, ' 、 "、 、 <sup>}</sup> " 与所述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协调为所述受
  27. 29、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体方式包括: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通知所述受扰端在每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 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并且在每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 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 一预设周期。
  28. 30、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 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具体方式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潜在干扰源发送的 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或者,
    在判断出所述受扰端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超预设阈值时通知所述受扰端测 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确定为干扰源的所述潜 在干扰源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29. 31、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 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通过独立信令通知所述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 或者,
    在通知所述受扰端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通知所述受扰端在 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 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后经过预设时间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并通知所述 受扰端发送所述干扰源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格式。
  30. 32、 一种干扰抑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 存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 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一 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 信号组,其中,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干扰抑制设备属于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或非干扰源;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其中,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 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干 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作为所述 受扰端所属基站或中继站调度时频资源时的参考信息。
  31.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 的接收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之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 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消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接收潜在 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步骤。
  32. 34、 根据权利要求 32或 33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 述的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的差值或比值;
    在所述差值或比值大于相应的干扰阈值时,生成包含用于指示在所述指定 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 干扰标识,并且将所述指定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干扰标识设置为指示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对所述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状态。
  33.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阈值预先设置 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或者由所述干扰抑制设备所属基站或中继站定期通过广 播或信令发送给所述干扰抑制设备。
  34. 36、 一种干扰抑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干扰抑制设备、 潜在干扰 源和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其中, 所述潜在干扰源和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属于 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 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 所述潜在干扰源,用于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 号组;
    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生成干扰源信息, 并将所述干扰源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基站, 其中, 所述干扰源信息中包含用于 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是否对所述第二干扰 抑制设备造成干扰的干扰标识;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用于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 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所述潜在干扰源对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 备造成干扰时, 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干扰源, 或者, 在所述干扰源信息中的 所述干扰标识指示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潜在干扰源不对所 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造成干扰时,确定所述潜在干扰源为非干扰源, 并为所述
  35.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 还用于,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测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组的 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的信号强度。
  36. 38、 根据权利要求 36或 3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干扰抑 制设备与所述潜在干扰源属于同一小区, 则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还用于,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 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37. 39、 根据权利要求 36或 3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受扰端与所 述干扰源属于不同小区, 则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干扰抑制设备, 用于,
    通知所述潜在干扰源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 二参考信号组;
    向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发送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38.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扰抑制设备 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所述指定时频资源的信息;
    通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设备在所述第三干扰抑制设备发送的所述指定时 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或第二参考信号组。
CN201380001791.3A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4969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4681 WO2014172863A1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643A true CN104969643A (zh) 2015-10-07
CN104969643B CN104969643B (zh) 2019-10-01

Family

ID=5179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791.3A Active CN104969643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6536B2 (zh)
EP (1) EP2981143B1 (zh)
CN (1) CN104969643B (zh)
CA (1) CA2910263C (zh)
WO (1) WO201417286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138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1130730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43585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
CN114554520A (zh) * 2020-11-26 2022-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3152A1 (en) * 2013-05-27 2014-1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same
US10123222B2 (en) * 2013-09-13 2018-11-06 Blackberry Limited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10110264B2 (en) * 2013-09-13 2018-10-23 Blackberry Limited Full duplex resource reuse enablement
WO2015109503A1 (zh) * 2014-01-23 2015-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调度方法、站点与终端
FR3018656A1 (fr) * 2014-03-13 2015-09-18 Cassidian Sas Procede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et systeme mettant en oeuvre le procede
CN106465341B (zh) * 2014-03-25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KR20160048360A (ko) * 2014-10-24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측정에 기반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87526B1 (ko) * 2015-05-14 2021-08-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전이중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155997B (zh) * 2016-08-16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80295630A1 (en) * 2016-10-28 2018-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Interference-Aware Configuration of at Least One Transmission and/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29768B1 (en) * 2016-11-17 2018-11-13 Sprint Spectrum L.P. Determining potenti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57898B2 (en) * 2016-12-21 2018-08-21 Phazr, Inc. Downlink and uplink data multiplexing on widely spaced frequencies in wirel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20007B1 (en) * 2017-05-02 2024-03-06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using beam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
US11012141B1 (en) * 2017-06-09 2021-05-18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donor for a relay wireless device
US10873869B2 (en) * 2017-06-16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specific sounding an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WO2019018985A1 (zh) 2017-07-24 2019-01-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可操控设备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US11737126B2 (en) 2017-08-10 2023-08-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US10771103B2 (en) * 2018-03-09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09314629B (zh) * 2018-09-07 2022-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发送响应信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85829B (zh) 2018-12-27 2021-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干扰的规避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436063B (zh) * 2019-01-11 2023-08-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远程干扰抑制的方法
EP3931989A4 (en) * 2019-04-18 2022-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FEEDBACK OF DEMODUL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ERMINALS, CHANNEL SWITCHING AND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WO2020237561A1 (en) * 2019-05-30 2020-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full-duplex
US11689952B1 (en) 2021-04-28 2023-06-27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Identifying a worst interfering sec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5704A3 (ko) * 2010-02-26 2011-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기지국 및 사용자기기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US20120327800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ownlink interference in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34488A (zh) * 2010-06-07 2013-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分级小区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4636B2 (en) * 2009-03-20 2015-04-21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Cognitiv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s, macro cells, micro cells, pico cells and femto cells
KR101754970B1 (ko) * 2010-01-12 201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 상태 측정 기준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EP2534857B1 (en) * 2010-02-12 2019-05-22 BlackBerry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KR101605326B1 (ko) * 2010-02-26 2016-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기지국 및 사용자기기
US8737924B2 (en) * 2010-08-12 2014-05-27 Mediatek Inc. Method to trigge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obile cellular systems
WO2012070614A1 (ja) * 2010-11-25 2012-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伝送路選択方法、及び伝送路選択プログラム
EP2663130B1 (en) * 2011-01-04 2018-08-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node in a distributed multi-node system
WO2012154097A1 (en) * 2011-05-10 201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2892120B (zh) * 2011-07-22 201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上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33907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O2013055152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L218527A0 (en) * 2012-03-07 2012-04-30 Mariana Goldhamer Collaborative measurements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4021762A1 (en) * 2012-07-30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managing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WO2014112716A1 (ko) * 2013-01-18 2014-07-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제거를 통한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단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5704A3 (ko) * 2010-02-26 2011-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기지국 및 사용자기기
CN102934488A (zh) * 2010-06-07 2013-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分级小区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US20120327800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ownlink interference in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138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097144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
CN110971380B (zh) * 2018-09-28 2022-06-0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0971440B (zh) * 2018-09-28 2023-04-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干扰管理方法
CN111130730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130730B (zh) * 2018-11-01 2023-03-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43585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
CN114554520A (zh) * 2020-11-26 2022-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26536B2 (en) 2017-11-21
EP2981143A4 (en) 2016-03-23
WO2014172863A1 (zh) 2014-10-30
US20160044689A1 (en) 2016-02-11
EP2981143B1 (en) 2020-07-08
CA2910263C (en) 2018-12-04
CN104969643B (zh) 2019-10-01
CA2910263A1 (en) 2014-10-30
EP2981143A1 (en)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643A (zh)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3582085B (zh) 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EP300749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frame
CN101867457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453614A (zh) 用户装置、基站、发现信号接收方法、以及发现信号发送方法
CN104285483A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21268A (zh) 一种信号质量测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2170657B (zh) 一种确定子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2981A (zh) 一种下行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EP2920895B1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ue
CN110392385A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281789B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686617B (zh) 一种窄带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54102A (zh) 一种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通信节点和系统
CN103650354A (zh) 用于反应性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设备和方法
CN105379367A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4869648A (zh)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干扰消除方法
CN110049553A (zh) 一种寻呼资源的处理方法、寻呼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6658717B (zh) 一种窄带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63615A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block compatible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attern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9982371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异频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6559374B (zh)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3123886A1 (zh) 移动性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95945B (zh) 传输控制方法、节点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4853359B (zh) 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及干扰协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