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8009A -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8009A
CN111128009A CN201811281721.9A CN201811281721A CN111128009A CN 111128009 A CN111128009 A CN 111128009A CN 201811281721 A CN201811281721 A CN 201811281721A CN 111128009 A CN111128009 A CN 111128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urved surface
lens structure
transmitting
transmit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17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忠正
陈盈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tdiamo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tdiamo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tdiamo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Ytdiamo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17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8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8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8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透镜结构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第二透光体。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曲面。第二透光体设置于第一透光体上,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之间的开槽。借此,本发明达到了避免观看者看到显示器的边框区域的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具有多个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多个显示器之间的接合部的范围,进行视觉补偿的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大屏幕的效果,都是利用多个显示器相互拼接排列的方式,而形成一大尺寸的屏幕或电视墙。然而,由于显示器都会具有一显示区域以及一围绕在显示区域外侧的边框区域。因此,多个显示器之间的边框区域将会造成视觉感受上的不连贯性。
接着,如CN102460281A号专利案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中,主要是利用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使从显示区域10A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边框区域10F的一侧折射。借此,以使得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10F难以被看到。然而,由于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的出光表面呈曲面设置,因此,当多个透光性罩20相互拼接排列时,两个透光性罩20之间仍然会因为透镜部22的出光表面呈曲面设置的因素,而使得两个透光性罩20之间产生一凹槽,仍然会造成视觉感受上的不连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以使得多个显示器之间产生无接缝(无边框)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显示器以及至少一透镜结构。至少一所述显示器包括一显示区域以及一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外侧的边框区域。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对应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设置,且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的一观看者的一侧。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曲面。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二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开槽。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以及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所形成的所述开槽在至少一所述显示器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遮盖部分的所述显示区域以及所述边框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的切线斜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负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至少另外一显示器、至少另外一透镜结构以及至少一间隔结构,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对应于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设置,且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的一观看者的一侧,其中,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彼此相邻设置,且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与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彼此相邻设置;其中,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的第二透光体;其中,至少一所述间隔结构设置在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的所述第二透光体与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的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镜结构,其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曲面。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二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开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的切线斜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负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具有一预定深度,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预定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厚度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总和的1.5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槽位于一大气环境,所述第二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位于所述大气环境下的开槽中的折射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介质,所述介质设置于所述开槽中,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介质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介质的折射率,且所述介质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还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底表面,所述第二透光体还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顶表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以及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所述开槽都位于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且所述顶表面为一平坦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一第一起始表面、一第一终止表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表面与所述第一终止表面之间的第一连接表面,所述第二曲面包括一第二起始表面、一第二终止表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起始表面与所述第二终止表面之间的第二连接表面,所述第一起始表面平行于所述顶表面,所述第二起始表面平行于所述顶表面,且所述第一起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起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表面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一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一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部具有一第三预定厚度,所述第三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表面为斜面或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三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三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所述第三透光部包括一第二侧表面,所述第四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一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一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三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三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所述第三透光部包括一第二侧表面,所述第四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三透光体,所述第三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透光体包括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且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以及所述连接面之间能形成所述开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透光本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及所述第二透光体连接于所述透光本体,且所述第一透光体及所述第二透光体朝向一预定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的延伸长度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透光体的延伸长度的尺寸。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镜结构,其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的开槽。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以及所述第二透光体为凸透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其能利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的开槽”的技术方案,而能增加光学折射角度,避免观看者看到显示器的边框区域。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III-III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沿着图1的III-III剖面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又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更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外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第二透光体的角度设计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成型方式示意图。
图17A至图17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光线投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信号等,但这些元件或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所有组合。
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III-III剖面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P及其透镜结构U,显示装置P可包括至少一显示器M以及至少一透镜结构U。至少一透镜结构U可对应于至少一显示器M设置,且至少一透镜结构U可设置于至少一显示器M的一观看者E(请参阅图17A至图17C所示)的一侧,使得至少一透镜结构U位于观看者E与至少一显示器M之间。
接着,请复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显示器M可包括一显示区域M1以及一设置于显示区域M1外侧的边框区域M2。透镜结构U可包括一第一透光体1以及一第二透光体2。第一透光体1与第二透光体2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第一透光体1与第二透光体2之间的开槽S。更进一步来说,透镜结构U还可包括一透光本体3,透光本体3可具有多个侧边(图中未标号),且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可同时设置在透光本体3的多个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上,也就是说,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连接于透光本体3的其中一个侧边。须说明的是,虽然附图中的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是设置在透光本体3的每一个侧边上,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换句话说,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可以只设置在两个彼此相邻的显示器(M、M’)之间的边框区域(M2、M2’)上。借此,以利用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的设置而避免观看者E看到边框区域(M2、M2’)。此外,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将透镜结构U依部位分别区分为透光本体3、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然而,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透光本体3、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可为一体成型,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举例来说,透镜结构U的材质可以为一透明玻璃、透明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透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者是透明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PU)材质,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透镜结构U的材质可具有透光性质,其透光率可达85%以上,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3所示,并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图4为图3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将进一步以两个彼此相邻的显示器(M、M’)以及两个彼此相邻的透镜结构(U、U’)作为一示例性说明。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其中一显示器M可以与另外一显示器M’相邻设置,且另外一显示器M’的结构可以与其中一显示器M相仿,同样地具有显示区域M1’以及边框区域M2’。其中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可以彼此相邻或者彼此抵靠地设置。另外,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也可以彼此相邻或者彼此抵靠地设置。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之间也可以设置一间隔结构B(请参阅图14B及图14C所示)。此外,虽然附图中的其中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之间为彼此抵靠,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也可以设置一间隔结构(图中未示出),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之间的开槽S沿着一投影方向(例如负Y方向)的投影面积,可大于边框区域M2沿着投影方向(例如负Y方向)的投影面积。换句话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透镜结构U的尺寸可大于或等于显示器M的尺寸,且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之间的开槽S在显示器M上的垂直投影可至少遮盖部分的显示区域M1以及边框区域M2。
承上述,请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沿着图1的III-III剖面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以下将以设置在透光本体3的其中一侧的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作为示例性地说明。详细来说,第一透光体1可包括一第一曲面101,第二透光体2可设置于第一透光体1上,且第二透光体2可包括一第二曲面201。第一透光体1的第一曲面101与第二透光体2的第二曲面201可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第一曲面101与第二曲面201之间的开槽S。另外,第一曲面101可连接于第二曲面201,然本发明不以第一曲面101与第二曲面201为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为限制。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分别包括第一曲面101以及第二曲面201,所以,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可分别为一凸透镜的结构。也就是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透光本体3的其中一个侧边上至少具有两个凸透镜。请复参阅图5所示,举例来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曲面101的曲率可大于第二曲面201的曲率。另外,第一曲面101的切线斜率与第二曲面201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负值。
承上述,进一步来说,请复参阅图4及图5所示,第一透光体1可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T1,第二透光体2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T2,且第一预定厚度T1的尺寸可大于第二预定厚度T2的尺寸。更进一步来说,开槽S可具有一预定深度D,且开槽S的预定深度D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厚度T1与第二预定厚度T2的总和的1.5倍,即D≥1.5(T1+T2)。另外,开槽S的预定深度D也可大于边框区域M2的一边框宽度W的1.5倍。再进一步来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透光体1可包括一第一透光部11以及一连接于第一透光部11的第二透光部12,第二透光部12可具有一第三预定厚度T3,第一透光部11可具有一第四预定厚度T4。优选地,第三预定厚度T3的尺寸可大于第二预定厚度T2的尺寸。更进一步地,举例来说,开槽S可具有一预定深度D,预定深度D可至少大于或等于1.5倍的边框宽度W。借此,可以避免观看者E在最大观赏角度β(请参阅图15所示)的视角内看到边框区域M2。然而,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能进一步考虑其他参数,例如考虑面板的黑边及取几个子像素(RGB)作为放大效果等。
接着,请参阅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第一透光体1还可进一步包括一直接或间接连接于第一曲面101的底表面103,第二透光体2还可进一步包括一直接或间接连接于第二曲面201的顶表面203,第一曲面101、第二曲面201以及第一曲面101与第二曲面201之间的开槽S都位于顶表面203与底表面103之间。另外,透光本体3可具有一第一表面31以及一相对于第一表面31的第二表面32。第一表面31可连接于底表面103,第二表面32可连接于顶表面203。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表面31及底表面103可为透镜结构U的入光面,第二表面32及顶表面203可为透镜结构U的出光面,且入光面及出光面分别位于透镜结构U的相反两侧。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6所示,举例来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二透光体2的顶表面203可为一平坦表面,且顶表面203可以与第二表面32平行且呈齐平设置。优选地,第二透光体2的顶表面203与第二表面32为共平面。更优选地,第二透光体2的顶表面203可与显示区域M1的表面呈平行设置。另外,第一透光体1的底表面103也可为一平坦表面,且底表面103可以与第一表面31平行且呈齐平设置。优选地,第一透光体1的底表面103与第一表面31为共平面。更优选地,第一透光体1的底表面103可与显示区域M1的表面呈平行设置。然而,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例子为限制。另外,请复参阅图4及图6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当两个透镜结构(U、U’)相邻设置时,两个透镜结构U的顶表面203优选可为呈大致齐平设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透镜结构(U、U’)的出光面形成一平坦表面。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是以顶表面203以及底表面103为一平坦表面作为举例说明,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表面203以及底表面103上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表面微结构,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请复参阅图6所示,第一曲面101可包括一第一起始表面1011、一第一终止表面1012以及一连接于第一起始表面1011与第一终止表面1012之间的第一连接表面1013。第二曲面201可包括一第二起始表面2011、一第二终止表面2012以及一连接于第二起始表面2011与第二终止表面2012之间的第二连接表面2013。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优选地,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起始表面1011可平行于顶表面203,第二起始表面2011可平行于顶表面203,且第一起始表面1011以及第二起始表面2011可位于第一连接表面1013以及第二连接表面2013之间。换句话说,第一起始表面1011的斜率可与顶表面203的斜率相同,第二起始表面2011的斜率可与顶表面203的斜率相同。借此,当观看者在观看显示装置P所投射出来的画面时,能使得相邻的两个显示器(M、M’)之间靠近边框区域(M2、M2’)的显示区域(M1、M1’)所投射出的画面产生平顺相接的效果。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6所示,以图6的实施方式来说,第一透光部11可包括一第一侧表面102,第二透光部12可包括第一曲面101。第一侧表面102可连接于第一曲面101,第一侧表面102的曲率可与第一曲面101的曲率相异,且第一曲面101连接于第一侧表面102与第二曲面201之间。此外,第一侧表面102可与顶表面203呈垂直设置。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7与图5的比较可知,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开槽S可位于一大气环境中,因此,设置在开槽S中的一介质(图中未标出)可以是大气环境下的空气。然而,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一介质5可设置于开槽S中。举例来说,图7中的介质5可为一胶体,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或者是硅胶(Polymerized Siloxanes),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须特别说明的是,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设置在开槽S中的介质5不论是空气或是其他填充物,介质5的折射率都是大于或等于1,第二透光体2的折射率都是大于开槽S中的介质5的折射率,且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也是大于介质5的折射率。换句话说,当开槽S位于一大气环境下时,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可大于位于大气环境下的开槽S中的折射率。此外,当开槽S中的介质5为一填充物时,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也是大于介质5(填充物)的折射率。借此,当观看者的视线由第二透光体2看入时,可通过第二透光体2的折射率大于开槽S中的介质5的折射率使得视线产生折射,进而达到不会看到两个相邻的显示器M之间的边框区域(M2、M2’)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利用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也是大于介质5的折射率,而进一步地让光线地折射角度扩大,而使得透镜结构U的整体厚度能够减少。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与第二透光体2的折射率可以相同或相异,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举例来说,介质5的折射率可为1.4,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可为1.5,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8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结构U还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三透光体4。进一步来说,第三透光体4可设置于第一透光体1与第二透光体2之间。第三透光体4可包括一连接面401,连接面401可连接于第一曲面101与第二曲面201之间,且第一曲面101、第二曲面201以及连接面401之间能形成开槽S。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第三透光体4也可以与透光本体3、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一体成型地设置,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更进一步来说,请复参阅图8所示,举例来说,第一曲面101可如同前述实施方式所说明地包括一第一起始表面1011、一第一终止表面1012以及一第一连接表面1013,第二曲面201可包括一第二起始表面2011、一第二终止表面2012以及一第二连接表面2013。借此,连接面401可位于第一起始表面1011以及第二起始表面2011之间。此外,第一起始表面1011及第二起始表面2011优选也可平行于顶表面203,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9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透光体2可包括一第三透光部21以及一连接于第三透光部21的第四透光部22。详细来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四透光部22可位于第三透光部21与第二透光部12之间。另外,第三透光部21可包括一第二侧表面202,第四透光部22可包括第二曲面201,第二侧表面202可连接于第二曲面201,第二侧表面202的曲率与第二曲面201的曲率相异,且第二曲面201可连接于第二侧表面202与第一曲面101之间。更进一步来说,第三透光部21还可包括顶表面203,且第二侧表面202可连接于顶表面203与第二曲面201之间。此外,优选地,第二侧表面202可与顶表面203呈垂直设置。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图9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图8所示的第三透光体4,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10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图1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体1的第一侧表面102可为斜面。然而,须说明的是,虽然图10中的第一侧表面102以斜面呈现,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表面102也可以为曲面,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曲面101的切线斜率与第一侧表面102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优选可为负值。
接着,请参阅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另外又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11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图11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部11还可进一步包括一衔接面104。详细来说,衔接面104可连接于第一侧表面102与第一曲面101之间,且衔接面104的曲率与第一曲面101的曲率相异。举例来说,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衔接面104可垂直于第一侧表面102,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12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起始表面1011可倾斜于顶表面203,且第二起始表面2011可倾斜于顶表面203。换句话说,第一起始表面1011与一平行于顶表面203的基准面(图中未标号)之间可具有一第一切线角度θ1,且第一切线角度θ1大于0度。另外,第二起始表面2011与一平行于顶表面203的基准面(图中未标出)之间可具有一第二切线角度θ2,且第二切线角度θ2大于0度。
接着,请复参阅图5所示,并请一并参阅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又更再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13与图5的比较可知,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体1及第二透光体2可朝向一预定方向(正Z方向,请配合图4所示)延伸。第一透光体1的延伸长度K1的尺寸可小于第二透光体2的延伸长度K2的尺寸。借此,可增加视觉上的流畅度。
承上述,请参阅图14A所示,图1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由图14A与图4的比较可知,在图14A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可以彼此相邻且彼此分离地设置。借此,使得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之间具有一空隙,而使得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具有形变的空间。另外,须说明的是,虽然图14A的实施方式中的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M2’)是彼此抵靠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M2’)也可以分别对应于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而使得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彼此相邻且彼此分离地设置。
承上述,请参阅图14B所示,图1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由图14B与图14A的比较可知,在图14B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P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间隔结构B。举例来说,间隔结构B可为胶体或挠性体以承受拉力或压力。间隔结构B例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是硅胶,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进一步来说,第二透光体2的折射率可都是大于间隔结构B的折射率。举例来说,间隔结构B的折射率可为1.4,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可为1.5,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14B所示,更进一步来说,间隔结构B可设置在其中一透镜结构U的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之间。借此,通过间隔结构B的设置,也可以达到防尘的效果。此外,当使用者在观看时,间隔结构B也能对显示区域M1的光线的提供反射的效果(请参阅图17D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M2’)也可以分别对应于其中一透镜结构U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而使得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彼此相邻且彼此分离地设置,同时,间隔结构B也可以设置在其中一显示器M与另外一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M2’)之间。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9所示,并请参阅图14C所示,图1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由图14C与图14B的比较可知,在图14C的实施方式中,间隔结构B可以仅设置在其中一透镜结构U的第二透光体2与另外一透镜结构U’的第二透光体(图中未标出)之间,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复参阅图13所示,并请参阅图14D所示,图14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外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14D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图13所示的透镜结构U。另外,在图14D中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一步设置间隔结构B,且透镜结构U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透光部21及第四透光部22,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第二透光体的角度设计的示意图。以下将进一步说明第二透光体2的第二终止表面2012的一预定切线角度α设计。通过第二终止表面2012的角度设计也可以调整观看者E所能看到的最大观赏角度β,以避免看到边框区域M2。详细来说,可利用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以及位在开槽S中的介质5的折射率配合,并考虑到避免全反射而得到第二终止表面2012的预定切线角度α符合下列关系式:
Figure BDA0001848169790000141
其中,α为预定切线角度,为β最大观赏角度,N1为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率,N2为介质5的折射率。借此,配合上述关系式,可避免观看者E在最大观赏角度β观看边框区域M2时因全反射的关系而无法看到显示区域M1的画面。
接着,请参阅图16A及图16B所示,图16A至图16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成型方式示意图。以下将进一步说明透镜结构U的成型方式。详细来说,如图16A所示,透镜结构U可以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制作。另外,在图16B的实施方式中,则可以将透镜结构U分成多个部分,且透镜结构U的多个部分分别成型,最后在进行结合,以形成前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透镜结构U。另外,举例来说,透镜结构U的多个部分之间可利用依光学胶将透镜结构U的多个部分粘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17A至图17C所示,图17A至图17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光线投射示意图。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图17A至图17C中的网点部分,所代表的是观看者E的视线,通过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所行经的范围。
承上述,如图17A所示,举例来说,一第一视线L1与显示装置P的出光面的法线方向(图中未标出)呈0度角,当观看者E沿着第一视线L1朝向显示装置P观看时,可通过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而避免看到边框区域(M2、M2’)。另外,如图17B所示,举例来说,一第二视线L2与显示装置P的出光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度,当观看者E沿着第二视线L2朝向显示装置P观看时,也可通过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而避免看到边框区域(M2、M2’)。另外,如图17C所示,举例来说,一第三视线L3与显示装置P的出光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度,当观看者E沿着第三视线L3朝向显示装置P观看时,也可通过第二透光体2及第一透光体1的折射,而避免看到边框区域(M2、M2’)。须说明的是,当视线(例如第三视线)与显示装置P的出光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大时,观看者可以由另外一透镜结构U’看到其中一显示区域M1的画面。也就是说,如图17C所示,在不大于最大观赏角度β的情况下,可利用折射的效果而使得画面能够左右互相补偿,即,左侧的显示区域M1的画面可投射到右侧的透镜结构U’上,或者是右侧的显示区域M1’的画面可投射到左侧的透镜结构U上。借此,可以避免观看者E看到边框区域(M2、M2’)。
承上述,进一步来说,第二透光体2主要可以用来将局部画面的光线折射并放大,以避免观看者E看到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M2’)。此外,第一透光体1主要可以用来进一步增加光线的折射角度,以减少透镜结构U的厚度。
接着,请参阅图17D所示,图17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的光线投射示意图。图17D的实施方式为显示装置P还进一步包括一间隔结构B的光线投射示意图。举例来说,当观看者E沿着第四视线L4朝向显示装置P观看时,一部分的光线也可以利用间隔结构B的穿透折射或反射,而使得画面能够左右互相补偿。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P及其透镜结构U,其能利用“位于第一透光体1与第二透光体2之间的开槽S”的技术方案,而能避免观看者E看到显示器M的边框区域M2。进一步来说,通过第一透光体1、第二透光体2以及开槽S的设置,也可以增加光线折射的次数,进而减少透镜结构U的整体厚度(第一预定厚度T1及第二预定厚度T2的加总)。
此外,当观看者E观看显示装置P的视线角度较大时,也能通过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的设置,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显示器M之间的光线能通过第一透光体1以及第二透光体2的折射,而达到画面相互补偿的效果。借此,显示装置P所投射出的画面能产生平顺相接的效果。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至少一显示器,至少一所述显示器包括一显示区域以及一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外侧的边框区域;以及
至少一透镜结构,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对应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设置,且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的一观看者的一侧,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包括:
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曲面;以及
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二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开槽;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以及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所形成的所述开槽在至少一所述显示器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遮盖部分的所述显示区域以及所述边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切线斜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负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至少另外一显示器、至少另外一透镜结构以及至少一间隔结构,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对应于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设置,且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的一观看者的一侧,其中,至少另外一所述显示器与至少一所述显示器彼此相邻设置,且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与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彼此相邻设置;其中,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的第二透光体;其中,至少一所述间隔结构设置在至少一所述透镜结构的所述第二透光体与至少另外一所述透镜结构的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
6.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括:
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曲面;以及
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二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切线斜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负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具有一预定深度,所述第一透光体具有一第一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预定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厚度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总和的1.5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为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位于一大气环境,所述第二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位于所述大气环境下的开槽中的折射率。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介质,所述介质设置于所述开槽中,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介质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介质的折射率,且所述介质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还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底表面,所述第二透光体还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顶表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以及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的所述开槽都位于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且所述顶表面为一平坦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包括一第一起始表面、一第一终止表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表面与所述第一终止表面之间的第一连接表面,所述第二曲面包括一第二起始表面、一第二终止表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起始表面与所述第二终止表面之间的第二连接表面,所述第一起始表面平行于所述顶表面,所述第二起始表面平行于所述顶表面,且所述第一起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起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表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一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一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体具有一第二预定厚度,所述第二透光部具有一第三预定厚度,所述第三预定厚度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厚度的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为斜面或曲面。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三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三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所述第三透光部包括一第二侧表面,所述第四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第一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一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一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一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包括一第三透光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三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所述第三透光部包括一第二侧表面,所述第四透光部包括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曲率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相异,且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三透光体,所述第三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透光体包括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之间,且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以及所述连接面之间能形成所述开槽。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透光本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及所述第二透光体连接于所述透光本体,且所述第一透光体及所述第二透光体朝向一预定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的延伸长度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透光体的延伸长度的尺寸。
23.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括:
一第一透光体;以及
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二透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彼此相对,以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透光体与所述第二透光体之间的开槽;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以及所述第二透光体为凸透镜。
CN201811281721.9A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Pending CN111128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1721.9A CN111128009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1721.9A CN111128009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8009A true CN111128009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1721.9A Pending CN111128009A (zh) 2018-10-31 2018-10-31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800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1944A1 (en) * 2000-11-27 2004-03-18 Stark Bernard Harry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CN1776461A (zh) * 2004-11-16 2006-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56425A (zh) * 2009-04-29 2009-10-1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投影单元无缝拼接方法及专用光学结构
CN101770732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曹嘉灿 无缝拼接显示装置
CN102945644A (zh) * 2012-07-13 2013-02-27 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大屏幕及减少图像缝隙的方法
CN103903518A (zh) * 2012-12-25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CN105759432A (zh) * 2014-12-16 2016-07-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裸眼三维图像显示器
CN107037686A (zh) * 2017-06-09 2017-08-1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拼接屏及背投影单元
CN107065417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拼接屏及背投影单元
CN108630111A (zh) * 2017-03-17 2018-10-09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1944A1 (en) * 2000-11-27 2004-03-18 Stark Bernard Harry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CN1776461A (zh) * 2004-11-16 2006-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间拼缝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0732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曹嘉灿 无缝拼接显示装置
CN101556425A (zh) * 2009-04-29 2009-10-1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投影单元无缝拼接方法及专用光学结构
CN102945644A (zh) * 2012-07-13 2013-02-27 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大屏幕及减少图像缝隙的方法
CN103903518A (zh) * 2012-12-25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CN105759432A (zh) * 2014-12-16 2016-07-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裸眼三维图像显示器
CN108630111A (zh) * 2017-03-17 2018-10-09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7037686A (zh) * 2017-06-09 2017-08-1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拼接屏及背投影单元
CN107065417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拼接屏及背投影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6024B1 (en) Video wall display device
KR102347244B1 (ko) 광섬유를 포함하는 판상 광학부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다중 패널 표시장치
US9285530B2 (en) Planar front illumination system having a light guide with micro lenses formed there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29327B2 (en) Display and front-light module thereof
US10365489B2 (en) Semi-transmissive reflection sheet, light guid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349293B (zh) 显示装置
KR20030085590A (ko) 전면발광 터치 패널
WO201113251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6600952B2 (ja) 半透過型反射シート、表示装置
CN107515467B (zh) 显示装置
US802319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3311530A (zh) 一种光源组件及显示装置
TWI442092B (zh)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CN11112800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US20220004059A1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344296B1 (ko) 다중 패널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판상 광학 부재
CN113327510A (zh) 消隐边框显示器
TW202018682A (zh) 顯示裝置及其透鏡結構
CN116783515A (zh) 波导系统与近眼显示设备
JPH02134677A (ja) マルチスクリーン型表示装置
CN209843116U (zh)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CN215068963U (zh) 消隐边框显示器
CN219574539U (zh) 一种显示器件
CN11172468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透镜结构
CN216792494U (zh) 导光构件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