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338B -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24338B CN111124338B CN201911312421.7A CN201911312421A CN111124338B CN 111124338 B CN111124338 B CN 111124338B CN 201911312421 A CN201911312421 A CN 201911312421A CN 111124338 B CN111124338 B CN 1111243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event
- touch
- contact
- conta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所述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包括: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屏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户可以通过传屏,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屏幕上的内容投射或传输到支持此项功能的外设屏幕上,实现多屏共享。
以无线传屏为例,无线传屏是指利用局域网进行传屏。目前无线传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种场景中,例如在企业举行会议时,会议人员将电脑上的会议内容通过无线传屏传输至会议室的屏幕中;在教学时,老师通过无线传屏将电脑上的课件传输至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观看课件。随着无线传屏在会议、教育等场景下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交互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用户通过无线传屏在全屏模式下播放PPT时,需要对传屏源进行回控。其中,传屏源用于控制接收端播放PPT。
然而,现有传屏方案通常仅支持传屏源对接收端的单向控制,无法进行回控,用户交互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传屏方案中仅支持传屏源对接收端的单向控制,无法进行回控,用户交互体验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所述屏幕为触摸屏,包括:
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两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和相邻触点的间隔;
判断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是否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是否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
若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所述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所述预设间隔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
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
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
判断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是否增大;
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则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
所述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放大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放大倍数的放大事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
判断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是否减小;
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减小,则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
所述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缩小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缩小倍数的缩小事件。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包括:
将所述回控事件通过发送端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触摸指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所述触摸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解析所述触摸指令,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并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所述事件类型,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装置,所述屏幕为触摸屏,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并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数量准确确定出触摸事件是抓屏、滑动和缩放中的哪一个;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通过根据触点移动轨迹,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的哪一个;从而根据上述事件类型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实现通过接收端对传屏源端进行回控,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尤其适用于PPT播放的应用场景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显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
用户可以通过传屏,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屏幕上的内容投射或传输到支持此项功能的外设屏幕上,实现多屏共享。以无线传屏为例,无线传屏是指利用局域网进行传屏。目前无线传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种场景中,例如在企业举行会议时,会议人员将电脑上的会议内容通过无线传屏传输至会议室的屏幕中;在教学时,老师通过无线传屏将电脑上的课件传输至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观看课件。随着无线传屏在会议、教育等场景下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交互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用户通过无线传屏在全屏模式下播放PPT时,需要对传屏源进行回控。其中,传屏源用于控制接收端播放PPT。
然而,现有传屏方案通常仅支持传屏源对接收端的单向控制,无法进行回控,用户交互体验差。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并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摸事件是抓屏、滑动和缩放中的哪一个;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通过根据触点移动轨迹,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的哪一个;从而根据上述事件类型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实现通过接收端对传屏源端进行回控,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尤其适用于PPT播放的应用场景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屏幕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终端101。终端101可以获取触摸指令;还可以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也可以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也可以根据上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上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同时可以根据上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上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该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其中,上述终端可以为显示设备,例如为Android交互大屏、触摸屏显示器等,上述传屏源端可以为笔记本、平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终端和传屏源端不做限定。
上述系统仅为一种示例性系统,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屏幕为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其中,上述屏幕可以为电容触摸屏或者红外触摸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以Android交互大屏为例,首先Android交互大屏的触摸屏硬件/算法初始化,用户通过手指触摸屏幕,生成触摸指令,Android交互大屏的触摸屏硬件扫描用户输入,获取该指令,例如:五个手指触摸屏幕,触点数量为5,触点记作C1、C2、C3、C4和C5,在T1时刻,C1的位置为P11,C2的位置为P21,C3的位置为P31,C4的位置为P41,C5的位置为P51;在T2时刻,C1的位置为P12,C2的位置为P22,C3的位置为P32,C4的位置为P42,C5的位置为P52;在Tn时刻,C1的位置为P1n,C2的位置为P2n,C3的位置为P3n,C4的位置为P4n,C5的位置为P5n。
S202: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两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
不同的触点数量对应不同的触控事件,以免对不同出触摸指令混淆造成的误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S203: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示例性的,每个触点位置都有其对应的触屏时间,根据同一触点的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可以确定该触点的移动轨迹。例如:五个手指触摸屏幕,触点数量为5,触点记作C1、C2、C3、C4和C5,在T1时刻,C1的位置为P11;在T2时刻,C1的位置为P12;在Tn时刻,C1的位置为P1n,根据触点C1在T1、T2……Tn时刻的位置,可以确定C1的移动轨迹,同理,可以确定触点C2、C3、C4和C5的移动轨迹。
S2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S205: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包括:
将所述回控事件通过发送端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
上述传屏源端可以为笔记本、平板等,上述发送端可以为硬件加密锁(SoftwareDongle)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回控事件携带有事件类型,示例性的,在PPT演示的场景中,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回控事件为退出全屏事件,传屏源端执行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键盘的ESC键,即可以实现退出全屏操作;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回控事件为向前翻页事件,传屏源端执行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键盘的page up键,即可以实现PPT演示向前翻页操作。
发送端接收接收端传来的回控事件,可以通过HID通信发送到传屏源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并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摸事件是抓屏、滑动和缩放中的哪一个;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通过根据触点移动轨迹,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的哪一个;从而根据上述事件类型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实现通过接收端对传屏源端进行回控,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尤其适用于PPT播放的应用场景中。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屏幕为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中。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S302: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
S303: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该S301-S303与上述S201-S203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304: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判断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即判断屏幕是否是全屏显示状态。例如:用户在PPT演讲中,屏幕需要为全屏显示状态。
S305: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S3051:若所述屏幕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和相邻触点的间隔。
其中,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也就是每个触点的开始移动的位置到停止移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开始移动时,触点C1的位置为P11,在停止移动时,C1的位置为P1n,触点C1的移动距离为P11与P1n之间的距离。
相邻触点的间隔也就是同一时刻相邻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触控事件为抓屏,也就是触点数量为五个,根据这五个触点的移动轨迹,确定同一时刻相邻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例如:触点C1和C2相邻,在T1时刻,C1的位置为P11,C2的位置为P21,则在T1时刻,C1和C2的间隔为P11到P21之间的距离。
S3052:判断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是否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是否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和预设间隔阈值范围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预设距离阈值范围为A1-A2,预设间隔阈值为B,五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分别记作a1、a2、a3、a4和a5,并且这五个触点在移动过程的相邻触点的最大间隔为b,判断a1、a2、a3、a4和a5是否均属于A1-A2,同时判断b是否小于B。
S3053:若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所述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所述预设间隔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
例如预设距离阈值范围为A1-A2,预设间隔阈值为B,五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分别记作a1、a2、a3、a4和a5,并且这五个触点在移动过程的最大相邻触点的间隔为b,如果a1∈A1-A2,a2∈A1-A2,a3∈A1-A2,a4∈A1-A2并且a5∈A1-A2,同时b<B,则判定该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
通过在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同时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可以准确判定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避免了用户的五个手指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退出全屏的事件类型,避免在PPT演示中,错误地退出全屏,影响用户的演讲,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S306: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回控事件携带有事件类型,示例性的,在PPT演示的场景中,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回控事件为退出全屏事件,传屏源端执行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键盘的ESC键,即可以实现退出全屏操作。从而实现了在全屏状态下,对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体验,以及在全屏模式下丰富的回控操作,使用户在演讲、会议全屏操时,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如果触点数量为五个,确定触控事件为抓屏;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在屏幕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时,根据触点移动轨迹,确定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和相邻触点的间隔;通过在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同时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可以准确判定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避免了用户的五个手指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退出全屏的事件类型,避免在PPT演示中,错误地退出全屏,影响用户的演讲,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根据上述退出全屏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退出全屏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在全屏状态下,对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体验,以及在全屏模式下丰富的回控操作,使用户在演讲、会议全屏操时,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屏幕为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中。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S402: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
S403: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S404: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该S401-S404与上述S301-S304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05: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S4051: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一预设方向或者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其中,第一预设方向可以为水平向右,或者为竖直向下。例如:在开始移动时,触点的位置为P11,在停止移动时,触点的位置为P1n,触点在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为P11到P1n的水平向右横向偏移量或者竖直向下的纵向偏移量。第二预设方向可以为水平向左,或者为竖直向上。例如:在开始移动时,触点的位置为P11,在停止移动时,触点的位置为P1n,触点在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为P11到P1n的水平向左横向偏移量或者竖直向上的纵向偏移量。当然,第一预设方向也可以为水平向左,或者为竖直向上,第二预设方向可以为水平向右,或者为竖直向下,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设定。
S4052: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
或者,
S4053: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和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和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预设方向为水平向右时,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宽度的1/5,第一预设方向为竖直向下时,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高度的1/4;第二预设方向为水平向左时,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宽度的1/5,第二预设方向为竖直向上时,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高度的1/4。
S4054: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
或者,
S4055: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
例如:第一预设方向为水平向右时,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宽度的1/5,第一预设方向为竖直向下时,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高度的1/4,触点水平向右横向偏移量达到屏幕宽度的1/5或者竖直向下的纵向达到屏幕高度的1/4,则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第二预设方向为水平向左时,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宽度的1/5,第二预设方向为竖直向上时,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为屏幕高度的1/4,触点水平向左横向偏移量达到屏幕宽度的1/5或者竖直向上的纵向达到屏幕高度的1/4,则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后前翻页。
通过在退出全屏状态下,触点的移动距离在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或者触点的移动距离在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避免了用户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向前翻页或者向后翻页的事件类型,导致在PPT演示中错误的翻页,影响用户的演讲,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S406: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回控事件携带有事件类型,示例性的,在PPT演示的场景中,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回控事件为向前翻页事件,传屏源端执行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键盘的page up键,即可以实现向前翻页操作;或者回控事件为向后翻页事件,传屏源端执行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键盘的page down键,即可以实现向后翻页操作。从而实现了在退出全屏的状态下,对于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体验,使用户在演讲、会议中,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如果触点数量为一个,确定触控事件为滑动;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在屏幕不是全屏模式,且触控事件为滑动时,通过触点的移动距离在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或者触点的移动距离在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避免了用户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向前翻页或者向后翻页的事件类型,导致在PPT演示中错误的翻页,影响用户的演讲,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根据上述向前翻页或者向后翻页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向前翻页或者向后翻页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在退出全屏的状态下,对于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体验,使用户在演讲、会议中,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屏幕为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中。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S502: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两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
S503: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该S501-S503与上述S201-S203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5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S5041:若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
其中,上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为两个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间距,例如:两个触点分别为C1和C2,在T1时刻,C1的位置为P11,C2的位置为P21,P11和P21的相对距离为b1,在T2时刻,C1的位置为P12,C2的位置为P22,P12和P22的相对距离为b2,在T3时刻,C1的位置为P13,C2的位置为P23,P13和P23的相对距离为b3。
S5042:判断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是否增大或者减小。
例如:两个触点分别为C1和C2,在T1时刻,C1的位置为P11,C2的位置为P21,P11和P21的相对距离为b1,在T2时刻,C1的位置为P12,C2的位置为P22,P12和P22的相对距离为b2,在Tn时刻,C1的位置为P1n,C2的位置为P2n,P1n和P2n的相对距离为bn,T1<T2<Tn,如果b1<b2<bn,则两个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如果b1>b2>bn,则两个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减小。
S5043: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则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减小,则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
通过触点的移动距离在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或者减小,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放大或者缩小,避免了用户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放大或者缩小的事件类型,避免在PPT演示中,错误的放大或者缩小,影响用户的演讲及观看者的观看体验。
S506: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地,若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放大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放大倍数的放大事件。
若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缩小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缩小倍数的缩小事件。
示例性的,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偏移基数,基于偏移基数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确定放大或者缩小倍数,例如,事件类型为放大,两个触点的水平相对偏移量为150,竖直相对偏移量为500,偏移基数可以为1502+5002。传屏源端接收到携带有放大或者缩小倍数的回控事件,根据回控事件中放大或者缩小倍数,将该回控事件解析为鼠标滚轮对应的放大或者缩小倍数,进行相应倍数的放大或者缩小倍数。从而实现了对于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使用户在演讲、会议中,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如果触点数量为两个,确定触控事件为缩放;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若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触点移动轨迹,确定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通过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或者减小,可以准确判定该事件类型为放大或者缩小,避免了用户在误碰触屏后,将用户误碰的触摸指令解析为放大或者缩小的事件类型,避免在PPT演示中,错误的放大或者缩小,影响用户的演讲及观看者的观看体验;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偏移基数,基于偏移基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确定放大或者缩小倍数,并将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执行上述向前翻页或者向后翻页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对传屏源端的友好交互,使用户在演讲、会议中,通过接收端方便、快捷地回控传屏源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屏幕为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S602: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所述触摸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解析所述触摸指令,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并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所述事件类型,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传屏源端解析触摸指令根据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并根据触点移动轨迹确定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根据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与上述步骤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区别之处仅在于执行主体不同,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可以将上述触摸指令通过发送端发送到上述传屏源端,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也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该屏幕为触摸屏,该方法通过获取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的触摸指令,并将触摸指令发送到传屏源端,以使传屏源端根据触摸指令中的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摸事件是抓屏、滑动和缩放中的哪一个;根据触摸指令中触点位置和触屏时间,能够准确确定触点移动轨迹;通过根据触点移动轨迹,可以准确确定出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的哪一个;从而根据上述事件类型生成对应的回控事件,并执行上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实现对传屏源端进行回控,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尤其适用于PPT播放的应用场景中。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屏幕控制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7所示,屏幕控制装置70包括:获取模块701、第一确定模块702、第二确定模块703、第三确定模块704以及处理模块705。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滑动和缩放中任意一个;
第二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第三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退出全屏、向前翻页、向后翻页、放大和缩小中任意一个;
处理模块705,用于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控制装置80,在图7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判断模块706、发送模块707。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702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两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706用于在所述第三确定模块7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之前,
判断所述屏幕是否为全屏模式;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7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和相邻触点的间隔;
判断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是否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是否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
若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所述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所述预设间隔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7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一预设方向或者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
或者,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
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
或者,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7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
判断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是否增大;
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增大,则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
所述处理模块705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事件类型为放大,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放大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放大倍数的放大事件。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704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触控事件为缩放,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
判断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是否减小;
若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减小,则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
所述处理模块705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事件类型为缩小,则根据所述触点在移动过程中水平相对偏移量和竖直相对偏移量,确定目标缩小倍数,所述回控事件为携带有目标缩小倍数的缩小事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5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包括:
将所述回控事件通过发送端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707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701获取触摸指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所述触摸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解析所述触摸指令,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并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所述事件类型,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显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设备90包括: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其中
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屏幕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9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9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902独立设置时,该触摸显示设备还包括总线9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屏幕控制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屏幕控制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屏幕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屏幕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为触摸屏,包括:
获取触摸指令,所述触摸指令携带有触点数量、触点位置,以及与所述触点位置对应的触屏时间;
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触控事件包括抓屏或滑动;
根据所述触点位置和所述触屏时间,确定触点移动轨迹;
若所述屏幕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和相邻触点的间隔;其中,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是根据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确定的;
判断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是否均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是否均小于预设间隔阈值;
若各个触点的移动距离均在所述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且相邻触点的间隔均小于所述预设间隔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退出全屏;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其中,所述事件类型包括向前翻页或向后翻页;
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并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所述回控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触控事件,包括: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一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
若所述触点数量为五个,则确定所述触控事件为抓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
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前翻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包括:
若所述屏幕不为全屏模式,且所述触控事件为滑动,则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点在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
若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偏移量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偏移阈值,则判定所述事件类型为向后翻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回控事件发送到传屏源端,包括:
将所述回控事件通过发送端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触摸指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到所述传屏源端,所述触摸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传屏源端解析所述触摸指令,根据所述触点数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并根据所述触点移动轨迹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所述事件类型,根据所述事件类型生成回控事件,执行所述回控事件对应的控制操作。
7.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屏幕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12421.7A CN11112433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12421.7A CN11112433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24338A CN111124338A (zh) | 2020-05-08 |
CN111124338B true CN111124338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7049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12421.7A Active CN11112433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243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4079A (zh) * | 2021-05-28 | 2021-09-24 | 北京信和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记事类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5885245A (zh) * | 2021-07-27 | 2023-03-31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窗口控制方法、装置、交互平板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9196A (zh) * | 2012-01-17 | 2012-07-25 | 埃派克森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05045548A (zh) * | 2015-06-16 | 2015-11-11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传屏方法、扩展设备和无线传屏系统 |
CN105320340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判断解锁的方法 |
CN105892877A (zh) * | 2015-10-23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多指并拢或打开手势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5955685A (zh) * | 2016-04-25 | 2016-09-21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传屏演示内容的操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753179A (zh) * | 2018-12-17 | 2019-05-14 |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78403A1 (en) * | 2010-04-19 | 2011-10-19 |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user's touch gesture |
JP5440374B2 (ja) * | 2010-05-14 | 2014-03-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20140019530A (ko) * | 2012-08-06 | 2014-0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터치 핑거 제스처를 이용하는 사용자 인터렉션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US9791956B2 (en) * | 2015-03-30 | 2017-10-17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Touch panel click action |
-
2019
- 2019-12-18 CN CN201911312421.7A patent/CN1111243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9196A (zh) * | 2012-01-17 | 2012-07-25 | 埃派克森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05320340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判断解锁的方法 |
CN105045548A (zh) * | 2015-06-16 | 2015-11-11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传屏方法、扩展设备和无线传屏系统 |
CN105892877A (zh) * | 2015-10-23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多指并拢或打开手势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5955685A (zh) * | 2016-04-25 | 2016-09-21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传屏演示内容的操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753179A (zh) * | 2018-12-17 | 2019-05-14 |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24338A (zh) | 2020-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17477B1 (en) | Eye event detection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 |
CN111935532B (zh) | 视频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568984A (zh) | 在线教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124338B (zh) | 屏幕控制方法及触摸显示设备 | |
US11334449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pdate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 |
WO2014134939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isplaying sidebar information | |
WO2020088118A1 (zh) | 利用移动设备及显示设备进行同屏显示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 |
WO2019052251A1 (zh) | 数据分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170277382A1 (en) | Pag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ed to electronic equipment | |
KR20180006433A (ko) | 정보 처리 방법,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 |
WO2016194324A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1722781A (zh) | 智能交互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 |
WO2023151659A1 (zh) | 应用图标显示方法、装置 | |
US20180101349A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 |
CN111381790A (zh) | 操控方法、装置、系统、电子白板及移动端 | |
CN105278843A (zh) |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手势快捷操作方法及系统 | |
KR20230002939A (ko) | 메시지 상세 페이지의 표시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 |
CN114518820A (zh) | 图标整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5723314A (zh) | 两步内容选择 | |
CN110443772A (zh) |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254647A (zh) | 笔记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460174A (zh) | 增加用户界面元素 | |
CN112818719A (zh) | 一种识别二维码的方法与设备 | |
US20190045006A1 (en) |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a screen synchronized with a screen of another apparatus | |
KR20140015672A (ko) | 캐릭터 어학 학습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