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4355A -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 Google Patents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4355A
CN111114355A CN201811286014.9A CN201811286014A CN111114355A CN 111114355 A CN111114355 A CN 111114355A CN 201811286014 A CN201811286014 A CN 201811286014A CN 111114355 A CN111114355 A CN 111114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harging
heat dissipation
charging termina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60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4355B (zh
Inventor
王洪军
李振
马爱国
吴兴国
李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60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4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4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4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4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4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36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包括: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电连接;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端子相连;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充电端子,以给所述充电端子散热。本发明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通过在充电端子上安装散热装置,可保证电池在充电时充电端子的温度不会过高,使得充电端子始终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电池长时间进行充电,极大地延长了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充电时间不断缩短,但是充电功率也在不断增加。充电口时常会因为电流过大,充电端子的热量不能够及时地排出,造成热积累现象,发热严重导致端子损坏的问题,使用的安全性大为降低,使用效率降低,同时也导致企业的售后成本不断增加,也耽误客户的使用,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该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能够得到有效地散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包括: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电连接;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端子相连;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充电端子,以给所述充电端子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通过在充电端子上安装散热装置,可保证电池在充电时充电端子的温度不会过高,使得充电端子始终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电池长时间进行充电,极大地延长了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与所述热管相连的散热器,所述热管的蒸发段接触所述充电端子以进行热交换,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散热器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板,所述热管的蒸发段抵压于所述导热板的一面,所述充电端子抵压于所述导热板的另一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导热板设有凹槽,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嵌入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热管为类U型热管,包括水平蒸发段和两个竖直冷凝段,所述水平蒸发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竖直冷凝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竖直冷凝段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水平蒸发段抵压于所述导热板一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热管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均抵压于所述导热板一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器为液冷式,所述散热器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冷却腔和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散热器的壳体还具有从所述冷却腔伸出的隔离壳,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伸入所述隔离壳以与所述冷却腔的冷却液换热。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隔离壳包括:隔离套管,所述隔离套管设在所述隔离壳的伸入所述冷却腔的部分,所述隔离套管套设在所述热管的冷凝段外,且所述隔离壳伸入所述冷却腔的部分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以使所述隔离套管浸没在所述冷却腔的冷却液中。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器为翅片式散热器,所述翅片式散热器包括多个沿所述热管的冷凝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翅片,所述热管的冷凝段贯穿所述翅片且与所述翅片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器的翅片之间形成的风道正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风扇为单个,且分布在所述翅片的上方或侧面;或者所述散热风扇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翅片的上方或侧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板,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冷却板夹持所述充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冷却板为液冷式,所述冷却板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空心腔体和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端子、所述热管、所述冷却板的温度,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系统的水泵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插座的第一安装口,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壳体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端子上套设有绝缘护套,所述散热装置抵压所述绝缘护套。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适于与铜排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有贯穿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壁面设有贯穿至所述安装腔的避让孔,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铜排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铜排伸入所述安装腔,且所述充电端子的螺纹孔、所述铜排的螺纹孔、所述避让孔正对设置,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铜排通过贯穿所述避让孔的螺纹紧固件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插座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充电插座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充电端子,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散热装置与多个所述充电插座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每个所述充电插座的多个充电端子散热。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所述充电端子包括绝缘护套,所述散热装置抵压所述绝缘护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4-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装配于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端子和铜排装配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插座和充电端子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插座和充电端子拆开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口100,
充电端子1,绝缘护套11,充电插座2,
散热装置3,热管31,水平蒸发段311,竖直冷凝段312,散热器32,上盖321,隔离壳322,冷却腔323,隔离套管324,导热板33,散热风扇34,壳体4,第一侧面41,第一安装口411,第二侧面42,第二安装口421,冷却板51,冷却管52,铜排6,固定支架7,安装腔71,避让孔72,螺钉8,螺纹孔81,
集成箱体101,维修开关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该充电口100的充电端子1设有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可在充电口100接通充电时对充电端子1进行散热、降温,可保证充电口100在充电过程中不会升温过高,由此,可避免充电端子1造成热积累现象,防止充电端子1过热结构被破坏,极大地延长了充电端子1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包括:充电端子1、充电插座2和散热装置3。
如图1-图5所示,充电端子1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电连接,充电插座2与充电端子1相连。在充电插座2与充电枪插接时,充电端子1与电池的电极形成导通的电路,充电端子1可与电池的电极之间进行电流传输,以给电池充输电量。散热装置3安装于充电端子1,散热装置3用以给充电端子1散热,其中,该充电口100可安装于车辆,以用于给车载电池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在充电插座2与充电枪插接稳定后,充电枪与充电端子1之间进行电流传输,其中,在电流传输的过程中,充电端子1的温度随着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在充电端子1上安装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可有效地降低充电端子1的温度,防止充电端子1的温度持续升高,保证充电端子1产生的热量可有效地散发出去,不易造成热积累现象,进而使得充电端子1处于安全、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充电端子1使用的安全性,延长充电端子1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通过在充电端子1上安装散热装置3,可保证电池在充电时充电端子1的温度不会过高,使得充电端子1始终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有利于电池长时间进行充电,极大地延长了充电口100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充电端子1包括绝缘护套11,散热装置3抵压绝缘护套11,如图1中所示,绝缘护套11套设于充电端子1与散热装置3相抵的位置,以防止散热装置3和充电端子1之间进行电流传导。需要说明的是,散热装置3多为导热效率和绝缘性均较好的材料制成,由此,散热装置3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绝缘性。这样,通过绝缘护套11避免散热装置3与充电端子1之间电流导通,充电端子1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等问题,从而保证充电端子1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电流传输,保证电池正常充电。
其中,绝缘护套11可为陶瓷制成,陶瓷具有很好的电工绝缘性,由此,可有效地避免充电端子1和散热装置3之间电流传输,提高充电端子1进行电流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包括:热管31和散热器32。
其中,如图1-图3所示,热管31与散热器32相连,热管31的蒸发段接触充电端子1以进行热交换,热管31的冷凝段与散热器32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31中填充有相变材料。这样,在充电口100进行充电时,充电端子1的温度较高,位于热管31的蒸发段的相变材料与充电端子1换热,且相变材料由液态逐渐地升温变为气态,在相变材料变为气态后逐渐地向热管31的冷凝段移动。在气态的相变材料移动至热管31的冷凝段后,相变材料与散热器32进行换热,换热过程中,气态的相变材料逐渐地降温并变为液态,在相变材料变为液态后逐渐地向热管31的蒸发段移动,且相变材料移动至蒸发段后再与充电端子1进行换热。由此,热管31内的相变材料可持续地与充电端子1进行换热,这样,散热装置3可有效地降低充电端子1的温度,进而使得充电端子1长期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便于长时间使用。
其中,热管31为传导性极好的人工构件,具体地,热管31的主体为一根封闭的金属管,内部有少量的相变材料和毛细结构,管内的空气及其他杂质必须排除在外。且热管31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真空状态下液态沸点低、同种物质的气化潜热比显热高、毛细结构对液体的抽吸力可使液体流动),由此,易于实现与充电端子1的换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散热装置3还包括导热板33,热管31的蒸发段抵压于导热板33的一面,充电端子1抵压于导热板33的另一面。导热板33背离热管31的一侧抵压充电端子1,即导热板33的一侧与充电端子1贴合以使导热板33与充电端子1之间实现热量传递,导热板33的另一侧与热管31的蒸发段贴合以使导热板33与热管31的蒸发段之间进行热量交换。这样,热管31可与充电端子1通过导热板33进行换热,且导热板33与充电端子1为面接触,即导热板33与充电端子1之间接触面积大、热量传输效果好,进而可增加热管31与充电端子1的换热效率,避免充电端子1热量积累,保证充电端子1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延长充电端子1的使用寿命。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板33设有凹槽,热管31的蒸发段嵌入凹槽内,由此,蒸发段可与导热板33进行充分换热,可有效地提高蒸发段的蒸发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热管31为多个,多个热管31并排设置,多个热管31的蒸发段均与抵压于导热板33一面,如图1所示,热管31为6个,6个热管31沿充电端子1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且6个热管31的蒸发段均与导热板33相连。将多个热管31同时与充电端子1通过导热板33进行换热,可极大地提高热管31与充电端子1之间的换热效率,增加充电端子1热量排出的效率,使得散热装置3的散热作用更加可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热管31为类U型热管,热管31包括水平蒸发段311和两个竖直冷凝段312。
其中,如图1所示,水平蒸发段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直冷凝段312的一端相连,竖直冷凝段312另一端与散热器32相连,竖直冷凝段312背离水平蒸发段311的一端与散热器32相连,水平蒸发段311抵压于导热板33一面。如图1所示,竖直冷凝段312的上端与散热器32相连且伸入散热器32内,竖直冷凝段312的下端与水平蒸发段311相连,且水平蒸发段311与导热板33贴合,由此,水平蒸发段311可与导热板33进行换热。可以理解的是,热管31内注有相变材料,其中,液态的相变材料位于水平蒸发段311,且在水平蒸发段311与导热板33进行换热时,液态的相变材料逐渐变为气态,并从竖直冷凝段312上升至背离水平蒸发段311的一端,散热器32可对气态的相变材料进行降温、散热,相变材料再由气态变为液态,并沿着竖直冷凝段312向下流至水平蒸发段311与导热板33进行持续换热。热管31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实现对充电端子1的持续降温作用,且选用U型热管,在热管31换热的过程中,热管31的水平蒸发段311为一端吸热,且水平蒸发段311与充电端子1的换热长度较长,使得热管31的吸热效率高,且通过两个间隔开的竖直冷凝段312放热,使得热管31的放热效率高,由此,充电端子1通过热管31与散热器32进行换热,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32为液冷式,散热器32具有冷却腔323、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腔323用于容纳冷却液,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腔323连通,散热器32的壳体还具有从冷却腔323向下延伸出的隔离壳322,热管31的冷凝段伸入隔离壳322内以与冷却腔323的冷却液换热。其中,隔离壳322还包括隔离套管324,隔离套管324设在隔离壳322的伸入冷却腔323的部分,隔离套管324套设在热管31的冷凝段外,且隔离壳322伸入冷却腔323的部分与冷却腔323连通,以使隔离套管324浸没在冷却腔323的冷却液中。散热器32与外部的冷却系统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冷却腔323与外部的冷却系统连通,且外部的冷却系统具有用于驱动冷却介质流动的水泵,通过水泵可驱动冷却介质流动至散热器32,并持续循环,这样,冷却介质可与和散热器32相连的热管31持续地换热,进而保证热管31可持续地给充电端子1降温。如图1所示,散热器32为盒状,且散热器32具有上盖321,竖直冷凝段312的上端位于散热器32内,散热器32通过与其侧壁连通的冷却管52与外部的冷却系统相连,其中,散热器32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散热器32的冷却管52,散热器32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热管31的散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32为风冷型,如散热器32为翅片式散热器,翅片式散热器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沿热管31的冷凝段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设置,热管31的冷凝段贯穿翅片,且冷凝段与翅片相连,翅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较大,由此,翅片可增大散热器32与周围气流的换热效率,如图3-图5所示,散热装置3还包括散热风扇34,散热风扇34设于散热器32的侧面,如散热器32的四个侧面可均设有散热风扇34,散热风扇34与散热器32的翅片之间形成的风道正对设置,散热风扇34可加快风道内的气流流动的速度,以增加翅片与气流的换热效率,即散热风扇34可加快散热器32周围气流的流速,以使散热器32的温度有效地降低,进而促进热管31与充电端子1的换热作用。
散热风扇34为多个,多个散热风扇34分别安装于散热器32的侧面,如图3-图5中所示,每个散热装置包括8个散热风扇34,8个散热风扇34设于分别设于散热器32的靠近竖直冷凝段的侧面,且多个散热风扇34沿多个热管31的排布方向间隔开设置,这样,安装于散热器32侧面的多个散热风扇34可分别对热管31的两个竖直冷凝段312进行散热,以增强热管31的换热效率,当然,散热风扇34也可安装于散热器31的上方,同样可实现对热管31的散热作用,即散热风扇34可分布在翅片的上方或侧面结构设计灵活,安装方便。
当然,散热风扇34也可为单个,且单个散热风扇34分布在翅片的上方或者侧面,以对翅片及整个散热器32进行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100,如图1-图3所示,散热装置3还包括:冷却板51,冷却板51为绝缘、导热效果较佳的材料制成,导热板33和冷却板51夹持充电端子1,如图1所示,热管31通过导热板33与充电端子1接触导热,充电端子1夹设于导热板33与冷却板51之间,冷却板51可与充电端子1进行换热作用,由此,冷却板51和导热板33均可与充电端子1进行换热,且如图1所示,导热板33与充电端子1的上表面相连,冷却板51与充电端子1的下表面相连,这样,充电端子1的两个表面可以同时被冷却,极大地提高了充电端子1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板51为液冷式,且冷却板51通过冷却管52与外部的冷却系统相连,其中,冷却板51具有空心腔体、进水管和出水管,空心腔体用于容纳冷却液,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空心腔体连通,且空心腔体通过冷却管52与外部的冷却系统连通,其中,冷却板51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冷却板51的冷却管52,冷却系统的水泵可驱动冷却液在冷却腔内循环流动,以使冷却板51可与充电端子1持续地换热,进而有效地降低充电端子1的温度,保证充电口100可长时间进行充电。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板51的进水管与散热器32的进水管连通,冷却板51的出水管与散热器32的出水管相连,由此,冷却板51可与散热器32通过同一管路和冷却系统相连,由此,可减少散热装置3的零部件,降低散热装置3的设置成本。
如图1-图3所示,充电端子1为多个,多个充电端子1并排设置,且多个充电端子1夹设于导热板33和冷却板51之间,如图1所示,散热器32与冷却板51之间设有两个导热板33,每个导热板33和冷却板51之间夹设有两个充电端子1,且两个充电端子1沿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即每个充电端子1的两个侧面可分别与导热板33、冷却板51贴合。这样,导热板33和冷却板51可同时给多个充电端子1进行散热,由此,可节省充电端子1的散热成本,相比于单个充电端子1设一个散热装置3,极大地降低了散热成本,节省了充电口100的使用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充电口100还包括:壳体4,热管31和冷却板51集成于壳体4内,以使热管31和冷却板51相对于壳体4固定,且热管31、冷却板51和充电端子1均相对固定,由此,可保证充电口100的整体结构稳定,使得充电端子1具有稳定的工作环境。
其中,壳体4的第一侧面41设有第一安装口411,第一安装口411用于安装充电插座2,壳体4的第二侧面42设有第二安装口421,第二安装口421用于安装散热装置3,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为壳体4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由此,充电插座2安装于壳体4的第一侧面41,且充电端子的插接端从第一安装口411处伸出以用于与外部充电设备插接相连,散热装置3安装于壳体4的第二侧面42,散热器32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以与充电端子1换热,散热风扇34位于壳体外且与散热器32相连,由此,散热器32在壳体4内的至少部分与充电端子1换热后,将热量从壳体4内带至壳体外,并通过散热装置3的翅片将热量传递到气流中,剩余部分热量由散热器32内冷却液带走,实现充电端子的换热作用,同时方便充电插座2、散热装置3的安装和更换,便于后期维修。
其中,如图4-图5所示,散热器32设于壳体4外,使得散热器32具有较好的散热环境,保证散热器32周围开阔,气流可流动性强,有利于降低散热器32的温度,进而增强热管31与充电端子1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口100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充电端子1、热管31和冷却板51的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检测装置可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冷却系统的水泵相连,控制装置可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水泵的转速,以使水泵的转速能够适应冷却板51、散热器32对冷却介质的需求,控制装置还可与散热风扇34相连,控制装置可控制散热风扇34的转速,以使散热风扇34的转速能够适应散热器32对气流流速的需求。
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点的信息,检测故障情况,此外,实施检测充电枪和插座内部接线端子温度和冷却液温度、流速,充电电流的数值,以控制水泵的转速来调节冷却水的流速和进水量,同时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强制风冷,变相缓解端子发热问题。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充电端子1、热管31和冷却板51的温度较高时,控制装置控制水泵、散热风扇34的转速增加,进而加快冷却板51、导热板33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冷却板51、导热板33和充电端子1的换热效率,由此,可有效地抑制充电端子1升温,保证充电端子1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延长充电端子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充电口100的充电端子1与铜排6相连,铜排6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电连接,充电端子1的第一端与充电插座2可拆卸地相连,充电端子1的第一端可与充电插座2插接相连,充电端子1的第二端与铜排6可拆卸地相连,使得充电端子1可通过铜排6与电池的电极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充电口还包括: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设有贯穿的安装腔71,安装腔71的一侧壁面设有避让孔72,避让孔72贯穿至安装腔71,充电端子1的第二端与铜排6均设有螺纹孔81,充电端子的第二端与铜排6伸入安装腔71,且充电端子的螺纹孔81、铜排6的螺纹孔81、避让孔72正对设置,充电端子1与铜排6通过贯穿避让孔72的螺纹紧固件相连。这样,在充电端子1和铜排6安装过程中,可将充电端子1的第二端和铜排6分别从安装腔71的两端伸入,且在安装腔71内叠置以使充电端子1的螺纹孔81和铜排6的螺纹孔81正对,同时将二者的螺纹孔81与安装腔71的避让孔72正对,最后将螺纹紧固件从避让孔72中旋入,使得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铜排6和充电端子1的螺纹孔81,拧紧使充电端子、铜排6和固定支架7连接稳固,螺纹紧固件可为螺钉8。且充电端子1拆卸的过程中,只需将螺纹紧固件拆卸,即可将充电端子与铜排6分离,拆卸过程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充电插座2包括多个,多个充电插座2并排设置,每个充电插座2具有多个充电端子1,多个充电端子1并排设置,散热装置3包括多个,多个散热装置3并排设置,多个散热装置3与多个充电插座2一一对应,且每个散热装置3用于给每个充电插座2的多个充电端子1散热。如图3中所示,充电口100包括两个充电插座2,两个充电插座2并排设置,每个充电插座2具有两个充电端子1,两个充电端子1并排设置,散热装置3包括两个,两个散热装置3并排设置,两个散热装置3与两个充电插座2一一对应,且每个散热装置3用于给每个充电插座2的两个充电端子1散热,由此,可实现充电端子1的散热过程,且每个散热装置3可同时给两个充电端子1散热,相比于每个充电端子1单独设一个散热装置3,极大地减少了散热装置3的数量,降低散热成本。
在充电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水泵反向转动,将冷却液尽可能抽出,防止整车震动导致冷却液外漏问题。
如图4-图5所示,充电口100连接集成箱体101,集成箱体101上设有维修开关102,充电端子1的一端伸入集成箱体101内,充电口100的壳体4和集成箱体101相连,维修开关102用于维修时开启集成箱体101,便于进行维修工作。
其中,充电口100与车辆的高压配电控制模块的集成箱体101相连,集成箱体101可通过维修开关102打开,充电插座2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散热装置3相连,充电端子1贯穿散热装置3且充电端子1的第二端伸入集成箱体101内以与铜排相连。
这样,当充电端子1需要拆卸更换时,先通过维修开关102将集成箱体101打开,将充电端子1的第二端与铜排拆开,再将充电插座2与散热装置3拆开,将充电插座2和充电端子1同时从第一安装口411处拆下,最后将充电端子1与充电插座2拆开,使二者卡接分离,其中,充电端子1的绝缘护套11与充电端子1是贴合好的,可将充电端子1和绝缘护套11同时更换,充电端子1的拆卸步骤较少,拆卸过程简单。如图7中所示,充电端子1和充电插座2连接为一体,如图8中所示,充电端子1和充电插座2拆分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电连接;
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端子相连;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充电端子,以给所述充电端子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与所述热管相连的散热器,所述热管的蒸发段接触所述充电端子以进行热交换,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散热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板,所述热管的蒸发段抵压于所述导热板的一面,所述充电端子抵压于所述导热板的另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有凹槽,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嵌入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类U型热管,包括水平蒸发段和两个竖直冷凝段,所述水平蒸发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竖直冷凝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竖直冷凝段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水平蒸发段抵压于所述导热板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热管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均抵压于所述导热板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液冷式,所述散热器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冷却腔和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散热器的壳体还具有从所述冷却腔伸出的隔离壳,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伸入所述隔离壳以与所述冷却腔的冷却液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壳包括:隔离套管,所述隔离套管设在所述隔离壳的伸入所述冷却腔的部分,所述隔离套管套设在所述热管的冷凝段外,且所述隔离壳伸入所述冷却腔的部分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以使所述隔离套管浸没在所述冷却腔的冷却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翅片式散热器,所述翅片式散热器包括多个沿所述热管的冷凝段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开设置的翅片,所述热管的冷凝段贯穿所述翅片且与所述翅片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器的翅片之间形成的风道正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风扇为单个,且分布在所述翅片的上方或侧面;
或者所述散热风扇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翅片的上方或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板,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冷却板夹持所述充电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为液冷式,所述冷却板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空心腔体和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2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端子、所述热管、所述冷却板的温度,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系统的水泵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插座的第一安装口,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壳体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上套设有绝缘护套,所述散热装置抵压所述绝缘护套。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适于与铜排可拆卸地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有贯穿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壁面设有贯穿至所述安装腔的避让孔,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铜排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铜排伸入所述安装腔,且所述充电端子的螺纹孔、所述铜排的螺纹孔、所述避让孔正对设置,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铜排通过贯穿所述避让孔的螺纹紧固件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座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充电插座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充电端子,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散热装置与多个所述充电插座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每个所述充电插座的多个充电端子散热。
CN201811286014.9A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Active CN111114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6014.9A CN1111143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6014.9A CN1111143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4355A true CN111114355A (zh) 2020-05-08
CN111114355B CN111114355B (zh) 2022-08-09

Family

ID=70485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6014.9A Active CN1111143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43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289A (zh) * 2021-10-18 2022-01-18 深圳市拓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核磁脉冲多功能车载电源壁盒
WO2023120113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電動作業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372A (en) * 1992-09-11 1995-04-25 Lee; Chin-Hung Advanced VDT screen shie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170107A (zh) * 2011-11-16 2014-11-26 埃雷克特隆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热电能生成的系统、方法和/或设备
CN105835709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冷却基本结构的车辆传导充电端口
CN206274533U (zh) * 2016-11-24 2017-06-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充电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372A (en) * 1992-09-11 1995-04-25 Lee; Chin-Hung Advanced VDT screen shie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170107A (zh) * 2011-11-16 2014-11-26 埃雷克特隆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热电能生成的系统、方法和/或设备
CN105835709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冷却基本结构的车辆传导充电端口
CN206274533U (zh) * 2016-11-24 2017-06-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充电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289A (zh) * 2021-10-18 2022-01-18 深圳市拓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核磁脉冲多功能车载电源壁盒
CN113949289B (zh) * 2021-10-18 2022-05-06 深圳市拓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核磁脉冲多功能车载电源壁盒
WO2023120113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電動作業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4355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0577B1 (ko) 히트싱크 및 파워 배터리 시스템
GB2588520A (en) Battery cooling system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N108281590B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电池
CN110370964B (zh) 端子防水散热机构和充电枪
CN105900260A (zh)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电芯保护方法、可移动装置及其套件
CN107732359A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1114355B (zh) 集成散热系统的充电口
WO2019062987A1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CN207217714U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14227005U (zh) 工业车用锂电池
CN210309967U (zh) 端子冷却机构和充电枪
CN207690645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薄膜电容
KR102622138B1 (ko) 고전압 배터리 시스템의 블로워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09497135U (zh) 一种散热型稳压电源柜
CN210199680U (zh) 一种硅脂冷却装置
CN104519717B (zh) 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CN218920011U (zh) 一种充放电电源和化成分容设备
CN218301982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及具有其的冲浪板
CN218526652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03708728U (zh) 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CN21959149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CN214800318U (zh)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
CN219352231U (zh) 一种机箱散热外挂组件
CN210246617U (zh) 一种外接式散热的太阳能逆变器
CN218072278U (zh) 一种微波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