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2756A - 涵道式制冷风机 - Google Patents

涵道式制冷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2756A
CN111102756A CN202010056760.XA CN202010056760A CN111102756A CN 111102756 A CN111102756 A CN 111102756A CN 202010056760 A CN202010056760 A CN 202010056760A CN 111102756 A CN111102756 A CN 111102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exchange
fixedly connected
air guid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67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2756B (zh
Inventor
沈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an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an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an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anp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67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2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涵道式制冷风机,涉及涵道制冷风机技术领域,该涵道式制冷风机,包括降温筒,降温筒的上端连通有导风管,导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吸风机,吸风机的表面和降温筒固定连接,吸风机的另一端连通有管道。通过启动风机,使吸风机借助导风管向降温筒内部抽气,降温筒内部和导风管连通的滤筒在交换叶中心处抽气,滤筒底端的锥状导风斗将转盘底端流入的空气排进交换叶之间缝隙,由金属制成的交换叶将交换管表面产设的冷气进行吸收,压缩机和交换管配合降温,利用交换叶增加冷气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空气降温,通过吸风机将降温的空气注入管道内部,解决了电机高速转动时产生高温需要开启高风速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涵道式制冷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涵道制冷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涵道式制冷风机。
背景技术
涵道风机,较同样直径的孤立风扇能产生更大的风力,且风扇环括在涵道内,既可阻挡风扇气动声向外传播,又结构紧凑、安全性高,采用涵道式制冷风机来进行制冷常在涵道内部进行铺设压缩式的冷凝管,当将涵道内风机的转速调高时导致气流快速通过涵道,快速流动气流和冷凝管之间的接触时间缩短,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自生运动摩擦会产生热量,并且电机高速转动时会产生高温,从而导致在需求风速高的气流时降温效率低下。
对比申请号为CN201320109084.3的双涵道风机包括风机叶轮、风机壳体及电机,还包括内涵道气流通道及外涵道气流通道;风机叶轮为双涵道风机叶轮,由外涵道风机叶轮与内涵道风机叶轮构成;风机壳体至少包括风机蜗壳、外涵道装置;外涵道装置置于风机蜗壳进气端侧板上,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风机蜗壳连为一体;内涵道气流通道由风机蜗壳内腔气流通道构成,外涵道气流通道由外涵道装置内腔构成,或由外涵道装置与风机蜗壳进气端侧板共同构成;外涵道风机叶轮为离心式或轴流式叶轮,或为轴流风扇;本实用新型可以显著提高风机的风量、风压及效率,有效降低气流噪音,显著提高吸油烟机的油烟净化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继承性强、实施方便,在吸油烟机行业及风机行业应用前景广阔,该专利存在将涵道内风机的转速调高时导致气流快速通过涵道,快速流动气流和冷凝管之间的接触时间缩短,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自生运动摩擦会产生热量,并且电机高速转动时会产生高温,从而导致在需求风速高的气流时降温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就是快速流动气流和冷凝管之间的接触时间缩短,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自生运动摩擦会产生热量导致制冷风机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涵道式制冷风机,主要解决的就是需要开启高风速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涵道式制冷风机,包括降温筒,所述降温筒的上端连通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表面和降温筒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的另一端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和降温筒垂直设置,所述管道的表面和降温筒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筒的表面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的降温端位于降温筒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的主体部位位于降温筒的外表面,所述降温筒的内部设有降温装置;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机构,所述交换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基板的底端和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叶,所述交换叶扭曲设置,所述交换叶的中心处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内部设有卡夹,所述卡夹的内部卡接有滤芯,所述卡夹的上端和降温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的上端和降温筒的内顶壁卡接,所述导风管和滤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滤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斗,所述导风斗呈圆锥状结构,且圆锥状的导风斗锥尖朝下,并且导风斗的大小和交换叶中心孔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和基板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端开设有圆环状滑槽,所述转盘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柄,所述转盘上端的安装环内壁转动连接有滚球,且滚球位于滑槽内壁,所述基板底端相对于滑槽的位置设有圆环槽,滚球位于滑槽和圆环槽内壁,所述基板借助滚球在安装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呈圆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一端口设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和管道截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斗,所述安装斗的内壁和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斗的端口和管道端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表面和降温筒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筒的端口连通有交换管,所述交换管表面贯穿降温筒侧壁,所述交换管位于降温筒内部的结构呈螺纹状结构,且螺纹状交换管的内部设有交换机构。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表面和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所述滤网的中心处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和滤网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扫杆,所述扫杆的表面和滤网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和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大小和限位环相适配,所述挡板靠近限位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风轮。
工作原理:通过启动风机,利用吸风机产生负压,从而使吸风机借助导风管向降温筒内部抽气,降温筒内部和导风管连通的滤筒在交换叶中心处抽气,滤筒底端的锥状导风斗将转盘底端流入的空气排进交换叶之间缝隙,由金属制成的交换叶将交换管表面产设的冷气进行吸收,压缩机和交换管配合降温,利用交换叶增加冷气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空气降温,通过吸风机将降温的空气注入管道内部,解决了电机高速转动时产生高温需要开启高风速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将滤筒从降温筒内部转出,从而将滤筒内部的卡夹取出,从而更换卡夹之间卡接的滤芯,利用更换滤芯从而解决了滤芯长期过滤杂质导致滤芯过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转动转柄,利用转柄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和基板二者借助滚球在安装环内部转动,通过基板带动交换叶进行转动,从而避免交换叶表面存在粘附冰霜的问题,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将吸风机注入的冷风吹出管道内部,从而借助管道对喷出冷风从而进行降温的作用,利用限位环将金属滤网固定在管道端口,利用转动扫杆,使扫杆借助转轴在滤网内部转动,从而借助扫杆对金属滤网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避免滤网堵塞的问题。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涵道式制冷风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启动风机,利用吸风机产生负压,从而使吸风机借助导风管向降温筒内部抽气,降温筒内部和导风管连通的滤筒在交换叶中心处抽气,滤筒底端的锥状导风斗将转盘底端流入的空气排进交换叶之间缝隙,由金属制成的交换叶将交换管表面产设的冷气进行吸收,压缩机和交换管配合降温,利用交换叶增加冷气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空气降温,通过吸风机将降温的空气注入管道内部,解决了电机高速转动时产生高温需要开启高风速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转动转柄,利用转柄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和基板二者借助滚球在安装环内部转动,通过基板带动交换叶进行转动,从而避免交换叶表面存在粘附冰霜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将滤筒从降温筒内部转出,从而将滤筒内部的卡夹取出,从而更换卡夹之间卡接的滤芯,利用更换滤芯从而解决了滤芯长期过滤杂质导致滤芯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将吸风机注入的冷风吹出管道内部,从而借助管道对喷出冷风从而进行降温的作用,利用限位环将金属滤网固定在管道端口,利用转动扫杆,使扫杆借助转轴在滤网内部转动,从而借助扫杆对金属滤网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避免滤网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降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管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降温筒;2、降温机构;21、压缩机;22、交换管;3、导风管;4、吸风机;5、降温装置;51、安装环;52、调节机构;521、转盘;522、滑槽;523、转柄;53、交换机构;531、基板;532、交换叶;54、滤筒;55、卡夹;56、滤芯;57、导风斗;6、管道;7、清理装置;71、限位环;72、滤网;73、转轴;74、扫杆;8、导风装置;801、连接片;802、挡板;803、导风轮;9、吹风装置;91、安装斗;92、驱动电机;93、扇叶;94、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4、5、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涵道式制冷风机,包括降温筒1,降温筒1的上端连通有导风管3,导风管3的另一端连通有吸风机4,吸风机4的表面和降温筒1固定连接,吸风机4的另一端连通有管道6,管道6和降温筒1垂直设置,管道6的表面和降温筒1固定连接,降温筒1的表面设有降温机构2,降温机构2包括压缩机21,压缩机21的表面和降温筒1表面固定连接,降温筒1的端口连通有交换管22,交换管22表面贯穿降温筒1侧壁,交换管22位于降温筒1内部的结构呈螺纹状结构,且螺纹状交换管22的内部设有交换机构53,降温机构2的降温端位于降温筒1的内部,降温机构2的主体部位位于降温筒1的外表面,降温筒1的内部设有降温装置5,降温装置5包括安装环51,安装环5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2,调节机构52包括转盘521,转盘521的上端和基板531固定连接,转盘521的上端开设有圆环状滑槽522,转盘5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柄523,转盘521上端的安装环51内壁转动连接有滚球,且滚球位于滑槽522内壁,基板531底端相对于滑槽522的位置设有圆环槽,滚球位于滑槽522和圆环槽内壁,基板531借助滚球在安装环51内壁转动连接,转盘521的呈圆环状结构,调节机构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机构53,交换机构53包括基板531,基板531呈圆环状结构,基板531的底端和调节机构52固定连接,基板5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叶532,交换叶532扭曲设置,交换叶532的中心处设有滤筒54,滤筒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斗57,导风斗57呈圆锥状结构,且圆锥状的导风斗57锥尖朝下,并且导风斗57的大小和交换叶532中心孔槽相适配,滤筒54的内部设有卡夹55,卡夹55的内部卡接有滤芯56,卡夹55的上端和降温筒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滤筒54的上端和降温筒1的内顶壁卡接,导风管3和滤筒54相连通。
管道6的一端口设有吹风装置9,吹风装置9包括驱动电机92,驱动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93,扇叶93和管道6截面相互平行,驱动电机9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94,安装架9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斗91,安装斗91的内壁和安装架94固定连接,安装斗91的端口和管道6端口固定连接。
管道6的另一端设有清理装置7,清理装置7包括限位环71,限位环71的表面和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环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72,滤网72的中心处插设有转轴73,转轴73的表面和滤网72转动连接,转轴73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扫杆74,扫杆74的表面和滤网72接触。
实施例二:
如图2、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涵道式制冷风机,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限位环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风装置8,导风装置8包括连接片801,连接片801的一端和限位环71固定连接,连接片8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02,挡板802的大小和限位环71相适配,挡板802靠近限位环7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风轮803,借助导风装置8避免管道6将冷风直接吹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涵道式制冷风机,包括降温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筒(1)的上端连通有导风管(3),所述导风管(3)的另一端连通有吸风机(4),所述吸风机(4)的表面和降温筒(1)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4)的另一端连通有管道(6),所述管道(6)和降温筒(1)垂直设置,所述管道(6)的表面和降温筒(1)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筒(1)的表面设有降温机构(2),所述降温机构(2)的降温端位于降温筒(1)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2)的主体部位位于降温筒(1)的外表面,所述降温筒(1)的内部设有降温装置(5);
所述降温装置(5)包括安装环(51),所述安装环(5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2),所述调节机构(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机构(53),所述交换机构(53)包括基板(531),所述基板(531)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基板(531)的底端和调节机构(52)固定连接,所述基板(5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交换叶(532),所述交换叶(532)扭曲设置,所述交换叶(532)的中心处设有滤筒(54),所述滤筒(54)的内部设有卡夹(55),所述卡夹(55)的内部卡接有滤芯(56),所述卡夹(55)的上端和降温筒(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54)的上端和降温筒(1)的内顶壁卡接,所述导风管(3)和滤筒(5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斗(57),所述导风斗(57)呈圆锥状结构,且圆锥状的导风斗(57)锥尖朝下,并且导风斗(57)的大小和交换叶(532)中心孔槽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2)包括转盘(521),所述转盘(521)的上端和基板(531)固定连接,所述转盘(521)的上端开设有圆环状滑槽(522),所述转盘(5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柄(523),所述转盘(521)上端的安装环(51)内壁转动连接有滚球,且滚球位于滑槽(522)内壁,所述基板(531)底端相对于滑槽(522)的位置设有圆环槽,滚球位于滑槽(522)和圆环槽内壁,所述基板(531)借助滚球在安装环(5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盘(521)的呈圆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的一端口设有吹风装置(9),所述吹风装置(9)包括驱动电机(92),所述驱动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93),所述扇叶(93)和管道(6)截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94),所述安装架(9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斗(91),所述安装斗(91)的内壁和安装架(9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斗(91)的端口和管道(6)端口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压缩机(21),所述压缩机(21)的表面和降温筒(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筒(1)的端口连通有交换管(22),所述交换管(22)表面贯穿降温筒(1)侧壁,所述交换管(22)位于降温筒(1)内部的结构呈螺纹状结构,且螺纹状交换管(22)的内部设有交换机构(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的另一端设有清理装置(7),所述清理装置(7)包括限位环(71),所述限位环(71)的表面和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72),所述滤网(72)的中心处插设有转轴(73),所述转轴(73)的表面和滤网(7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3)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扫杆(74),所述扫杆(74)的表面和滤网(7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涵道式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风装置(8),所述导风装置(8)包括连接片(801),所述连接片(801)的一端和限位环(7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8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02),所述挡板(802)的大小和限位环(71)相适配,所述挡板(802)靠近限位环(7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风轮(803)。
CN202010056760.XA 2020-01-19 2020-01-19 涵道式制冷风机 Active CN111102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6760.XA CN111102756B (zh) 2020-01-19 2020-01-19 涵道式制冷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6760.XA CN111102756B (zh) 2020-01-19 2020-01-19 涵道式制冷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2756A true CN111102756A (zh) 2020-05-05
CN111102756B CN111102756B (zh) 2024-05-24

Family

ID=70426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6760.XA Active CN111102756B (zh) 2020-01-19 2020-01-19 涵道式制冷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275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6112A1 (en) * 2002-01-18 2003-07-24 Li Kit Wah Central turbo ducted fan integrated power plant unit
US20030196426A1 (en) * 2002-01-18 2003-10-23 Ll Kit Wah Ducted fan integrated power plant unit having propeller with central blade wheel
CN1746573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7088329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有刷轴流吹风机
CN109533286A (zh) * 2018-10-31 2019-03-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风扇外涵道及无人机
CN209294094U (zh) * 2018-12-27 2019-08-23 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大型高温离心通风机
CN211782071U (zh) * 2020-01-19 2020-10-27 宁波凡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式制冷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6112A1 (en) * 2002-01-18 2003-07-24 Li Kit Wah Central turbo ducted fan integrated power plant unit
US20030196426A1 (en) * 2002-01-18 2003-10-23 Ll Kit Wah Ducted fan integrated power plant unit having propeller with central blade wheel
CN1746573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7088329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有刷轴流吹风机
CN109533286A (zh) * 2018-10-31 2019-03-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风扇外涵道及无人机
CN209294094U (zh) * 2018-12-27 2019-08-23 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温装置的大型高温离心通风机
CN211782071U (zh) * 2020-01-19 2020-10-27 宁波凡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式制冷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2756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8190B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07515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49002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1782071U (zh) 涵道式制冷风机
CN105444283A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0344297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102756A (zh) 涵道式制冷风机
CN101498482B (zh) 窗式空调器的引导架
CN209654321U (zh) 一种冷风机用高效轴流风机
CN107726497A (zh) 一种离心式低噪切向出风平流挂壁式制冷风扇
CN208874426U (zh) 钻机用大功率电机的风冷系统
CN106440065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10360667A (zh) 一种制冷空调用压缩机
CN214949734U (zh) 一种用于冷凝器风道的排风装置
CN111442368A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5174604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WO2020147752A1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218881A (zh) 用于轴流式通风机的输出导叶
CN1854621A (zh) 一种降低空调室内机噪音的装置及方法
CN107355866A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572747U (zh) 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高散热性双螺旋盘管散热设备
CN20757002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空气处理装置
CN112412545A (zh) 一种叶片角度可调式涡轮机
CN207299181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763717U (zh) 一种顶出风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