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2635A -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2635A
CN111092635A CN201811240942.1A CN201811240942A CN111092635A CN 111092635 A CN111092635 A CN 111092635A CN 201811240942 A CN201811240942 A CN 201811240942A CN 111092635 A CN111092635 A CN 111092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band
frequency
signals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09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2635B (zh
Inventor
张新武
王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09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2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2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04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4Setting up communications; Call and signal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平台包括:第一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接入系统和第二接入系统,第一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二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电桥,用于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第二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本发明提高了高频接入系统的覆盖距离,能够较好的均衡中高频接入系统间的覆盖能力。

Description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移动网覆盖系统一般由三家电信运营商使用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平台)加漏缆方式实现。现有POI合路结构采用单级合路方式,POI输出2路信号分别发送到两路漏缆进行传输。为提高系统间的隔离度,降低相互间干扰,在信源接入POI前要根据一定规则将系统分组。
射频信号在漏缆中的传输距离和频率、信号输入功率等有关。频率越高则覆盖距离越小,基站输出功率越低覆盖距离越小。
其中,可以按照频段将基站信号分为低频段信号、中频段信号和高频段信号。例如,定义低于1.8GHz以下频段为低频段,等于高于1.8GHz低于2.3GHz以下频段为中频段,2.3GHz及以上频段为高频段。采用单级合路接入的低、中、高频基站信号由于经历相同POI损耗,且在设计中TD-LTE制式输出功率较LTE FDD制式低。导致地铁通信系统覆盖距离受限于高频段TD-LTE。
之前地铁接入的基站最高频段为2.3GHz,中、高频间漏缆传输距离相差相对较小,覆盖问题不是特别突出。随着中移动将2.6GHz频段TD-LTE引入,中、高频基站与2.6GHz基站覆盖距离出现了较大差异,因2.6GHz基站覆盖距离短,隧道中需接入基站的漏缆开断点数量大幅增加,需要接入中、高频基站设备大幅增加,导致设备投入及运营费用大幅增加。由于中国移动2.6GHz频段引入,导致电信、联通2家基站设备投资及运营成本显著增加,使得三方利益难以协调,共建共享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能够提高高频段接入系统的覆盖距离,进而较好均衡中、高频段覆盖能力。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包括:第一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接入系统和第二接入系统,第一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二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电桥,用于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第二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小于2.3GHz,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被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其中,第一级合路器包括:第一滤波器组,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滤波器组,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地,第一级合路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
可选地,第二级合路器包括第三滤波器组和第四滤波器组;第三滤波器组和第四滤波器组均分别包括N个滤波器,N为整数;其中,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i个滤波器与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i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相同,其中,1≤i≤N;N个滤波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
可选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包括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1≤m≤N-1;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
可选地,第三滤波器组的N个滤波器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第四滤波器组的N个滤波器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
可选地,第三滤波器组用于将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第四滤波器组用于将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第三滤波器组和第四滤波器组还分别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其中,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和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电桥还用于增加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间的隔离度。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包括:第一级合路器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接入系统和第二接入系统,第一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二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电桥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第二级合路器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小于2.3GHz,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被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第一级合路器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一滤波器组接收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一输入端;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二滤波器组接收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地,电桥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包括:电桥对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向第二级合路器输出两路信号。
可选地,第二级合路器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其中,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包括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
可选地,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将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与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将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与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可选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频段大于等于2.3GHz,小于2.6GHz的信号,通过二功分器被分为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频段大于等于2.6GHz的信号,基于两台基站输出为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
可选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第三滤波器组接收第一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对第一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传输至第四滤波器组;第四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电桥输出的信号以及第二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第四滤波器组接收第二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对第二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传输至第三滤波器组;第三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电桥输出的信号以及第二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将不同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按照频段分为两组,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和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级合路器和第二级合路器进行合路处理,提高了高频接入系统的覆盖距离,能够较好的均衡中、高频接入系统间的覆盖能力。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应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应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端点型POI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透传型POI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POI一个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POI另一个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POI包括第一级合路器110、电桥120和第二级合路器130。在该实施例中,将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组接入系统和第二组接入系统,第一组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二组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
第一级合路器110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例如小于2.3GHz。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为低频段信号,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为中频段信号。第一级合路器110可以由不同滤波频段的多个滤波器组成,提供中、低频系统信号的滤波合路,其中,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经过第一级合路器后输出为两路信号,分别接入电桥的两个输入端口。
电桥120用于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其中,电桥还用于增加第一级合路器中两组滤波器输出信号的隔离度。
第二级合路器130用于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其中,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例如大于等于2.3GHz。第二级合路器130为每个高频系统提供两个输入端口。
在该实施例中,将不同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按照频段分为两组,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和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级合路器和第二级合路器进行合路处理,提高了高频接入系统的覆盖距离,能够较好的均衡中、高频接入系统间的覆盖能力。
图2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POI包括第一级合路器210、电桥220和第二级合路器230。其中,可以按照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将POI接入系统按频段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中低频接入系统,第二组为高频接入系统,两组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频率不能重叠,组间的频率间隔尽量大,便于POI实现。第一组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具体可以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第二组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
第一级合路器包括第一滤波器组211和第二滤波器组212,第一级合路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如图3所示,将中低频接入系统分为两组,即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要求将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第一滤波器组211接收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220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滤波器组212接收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级合路器中的滤波器的个数与中低频接入系统的个数相关,例如,有M个第一组中低频接入系统,则第一滤波器组211中包含M个滤波器;有M’个第二组中低频接入系统,则第二滤波器组212中包含M’个滤波器。
电桥220接收第一滤波器组211输出的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以及第二滤波器组212输出的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并对两路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电桥220还用于增加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间的隔离度。
第二级合路器230包括第三滤波器组231和第四滤波器组232。第三滤波器组231和第四滤波器组232均分别包括N个滤波器,N为整数;其中,第三滤波器组231中的第i个滤波器与第四滤波器组232中的第i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相同,其中,1≤i≤N;N个滤波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
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包括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1≤m≤N-1;第三滤波器组231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第四滤波器组232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频接入系统如果能够满足覆盖要求,则采用单台基站设备,基站每个输出端口通过二功分器输出两路信号,即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分别接入POI的相应端口,以节省基站投入。
对覆盖受限情况,采用两台基站设备共四个输出端口,分别接入POI对应端口。在高速运动场景,为提高切换成功率,可采用基站小区合并方式,将覆盖不同方向的两个小区合并成一个小区,提高用户感知。
第三滤波器组23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桥220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第四滤波器组232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桥220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第三滤波器组231将电桥220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第四滤波器组232将电桥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在该实施例中,POI为端点型POI,合路信号均终结和起源于基站信源。接入第一级合路器中的中、低频信源经合路后输出两路信号,分别送入四端口电桥的两个输入端口。电桥输出的两路中、低频合路信号分别馈入第二级合路器的两组滤波器组中对应输入端口,并和高频系统信号进行合路,最后形成包含所有频段的合路信号送入到漏缆进行传输。由于采用两级合路结构POI,高频接入系统在POI合路器中损耗较小。此外高频接入系统输入端口由一个变为两个,通过增加高频系统信源数量可以将漏缆馈入功率进一步提升3dB,从而提升了高频系统覆盖距离。
该实施例中的POI可以应用于地铁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中站台、站厅基站信源接入。在典型地铁应用场景中,和单级合路POI相比,利用两级合路结构POI,隧道内开断点数量少,基站设备投入大幅减少。较好解决了由于2.6GHz TD-LTE高频接入系统引入,导致另外两家运营商投入大幅增加,共建共享困难的问题。
图4为本公开多系统接入平台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POI与图2中的POI相比,在第二级合路器230中增加了低频段信号滤波器410。例如,若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则第三滤波器组231和第四滤波器组232还分别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第三滤波器组231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和第四滤波器组232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该POI为透传型POI,如图5所示,一部分系统信号终结和起源于基站信源,另一部分低频信号从一个方向接收后经滤波器直接向另一个方向发送出去,支持低频段信号透传。该POI可以用于地铁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中隧道内漏缆开断点处基站信源接入和部分低频信号透传。通过引入两级合路结构POI,能够解决了引入2.6GHz高频段TD-LTE后带来的三家运营商利益协调难的问题,显著降低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投资成本,并预留2.3GHz平滑扩容能力。
以下将以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对本公开的POI结构进行介绍。例如,以三家运营商共计接入11个接入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移动5个接入系统,电信3个接入系统,联通3个接入系统。各接入系统的频段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01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11
表1接入系统频段
对单级合路POI的系统进行链路预算,得到各接入系统双边覆盖距离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12
表2单级合路结构POI各系统覆盖距离
由表2可见TD-LTE-D成为覆盖瓶颈,并与2.3GHz接入系统覆盖差距较大。
考虑后期2.3GHz频段扩容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TD-LTE-E频段及TD-LTE-D频段分为一组,其余中低频频段分为另一组。两组之间频率互不重叠,且两组间频率间隔较大,便于两级合路结构POI的实现。采用2级合路结构进行多系统合路后,得到各系统双边覆盖距离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13
表3两级合路结构各系统覆盖距离
进一步将中低频系统按照系统间是否邻频及隔离度要求分为2个分组,各系统分组见表4。2个分组分别接入第一级合路器中滤波器组1和滤波器组2,并根据滤波器组接入系统数量确定滤波器数量及滤波器对应的频段。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14
Figure BDA0001839276300000121
表4接入系统频段分组
根据表1接入系统频段分组,端点型POI的结构如图6所示,透传型POI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透传型POI第三滤波器组低频段滤波器(例如包含800M与900M频段)与第四滤波器组低频段滤波器连接,用于透传低频段信号。
本公开的端点型POI和透传型POI也可应用于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
图8为本公开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将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组接入系统和第二组接入系统,第一组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二组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
在步骤810,第一级合路器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小于2.3GHz。其中,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为低频段信号,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为中频段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第一级合路器分别对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分别输出至电桥的两个输入端。
在步骤820,电桥接收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其中,电桥还会增强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两路信号的隔离度。
在步骤830,第二级合路器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和第二向漏缆;其中,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其中,第二级合路器为每个高频系统提供两个输入端口。
在该实施例中,将不同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按照频段分为两组,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和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级合路器和第二级合路器进行合路处理,提高了高频接入系统的覆盖距离,能够较好的均衡中、高频接入系统间的覆盖能力。
图9为本公开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将接入系统分为中低频接入系统和高频接入系统。其中,可以按照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将POI接入系统按频段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中低频接入系统,第二组为高频接入系统,两组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频率不能重叠,组间的频率间隔尽量大,便于POI实现。中低频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将中低频接入系统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要求进一步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中低频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第二组中低频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
第二组接入系统,即高频接入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对于高频接入系统,若能够满足覆盖要求,例如,输出信号的频段为大于等于2.3GHz,小于2.6GHz的信号,则高频接入系统采用单台基站设备,基站每个输出端口通过二功分器输出两路信号,即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分别接入POI的相应端口,以节省基站投入。
对覆盖受限情况,例如,输出信号的频段为大于2.6GHz,则高频接入系统采用两台基站设备共四个输出端口,分别接入POI对应端口。在高速运动场景,为提高切换成功率,可采用基站小区合并方式,将覆盖不同方向的两个小区合并成一个小区,提高用户感知。
在步骤910,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一滤波器组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一输入端。
在步骤920,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二滤波器组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电桥的第二输入端。
其中,步骤910和步骤920可以同时执行。
在步骤930,电桥对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输出两路信号,两路信号分别通过电桥第一输出端和电桥第二输出端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其中,电桥还增加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间的隔离度。
在步骤940,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
在步骤950,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
其中,步骤940和步骤950可以同时执行。
在步骤960,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将电桥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在步骤970,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将电桥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在该实施例中,合路信号均终结和起源于基站信源。接入第一级合路器中的中、低频信源经合路后输出两路信号,分别送入四端口电桥的两个输入端口。电桥输出两路中、低频合路信号分别馈入第二级合路器的两组滤波器中对应输入端口,并和高频系统信号进行合路,最后形成包含所有频段的合路信号送入到漏缆进行传输。由于采用两级合路结构POI,高频接入系统在POI合路器中损耗较小,能够提升高频系统覆盖距离。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滤波器组接收第一向漏缆传输的低频段信号,对第一向漏缆传输的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低频段信号传输至第四滤波器组;第四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低频段信号、电桥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第四滤波器组接收第二向漏缆传输的低频段信号,对第二向漏缆传输的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低频段信号传输至第三滤波器组;第三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低频段信号、电桥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在该实施例中,该POI为透传型POI,一部分系统信号终结和起源于基站信源,另一部分低频信号从一个方向接收后经滤波器直接向另一个方向发送出去,支持低频段信号透传,能够提升高频系统覆盖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地铁隧道中应用本公开的POI,地铁隧道中一般由物理上相互隔离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隧道组成,地铁单个方向隧道覆盖组网中,每个POI安装点由两台POI组成,形成A和B向双通道传输。该实施例中以覆盖上行或下行隧道移动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图10为POI组网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端点型POI为例进行介绍。每台POI为2.6GHz及2.3GHz接入系统提供两个接入端口,每个POI为其他接入系统只提供一个接入端口。
对于中低频接入系统,基站的两个端口分别接入到两台POI对应端口。以电信1.8GHz FDD-LTE为例,基站输出端口1接入到POI1的1.8GHz端口,经POI 1输出两路信号分别送入隧道A、B两个方向的漏缆,形成一条单通道信号收发。1.8GHz FDD-LTE基站输出端口2与基站输出端口1类似,这样形成了LTE的双流传输。其它中低频基站连接方式类似。
对于高频接入系统,2.3GHz TD-LTE基站每个输出端口通过二功分器将一路信号分为两路信号分别接入POI对应端口,以减少信源数量。将2.3GHz TD-LTE接入第二级合路器,保证2.3GHz系统留有约5.5dB链路预算富余量,可在不影响现有系统情况下,方便其它两家运营商将2.3GHz系统接入。
由于合路系统覆盖受限于2.6GHz TD-LTE系统,2.6GHz系统采用两台基站信源以增加覆盖距离。每台基站的两个端口分别接入两台POI中的对应端口上,每台基站两个端口信号,分别馈入到隧道A向或B向两条漏缆中,形成A向或B的双流传输,两台基站联合在一起可提供A向和B向双流传输。由于每个基站信源只覆盖POI安装点的其中一个方向,为保证合路点处2.6GHz系统平滑切换,两台基站RRU形成的两个小区可进行小区合并,以提高切换成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1应用透传型POI时,低频系统在POI内直接透传,该站点无低频信源的接入。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某区域的一段地铁隧道覆盖项目实验中,引入2.6GHz TD-LTE后,经估算采用两级合路方案,与单级合路方案相比,电信、联通两家运营商设备投入分别从1266万下降到972万,下降23%,租费从212万减到201万,下降5%。中移动租费从251下降到228减少9%,基站设备投入也有所下降;铁塔公司设备投入1975万下降到1877万,减少5%。
相同项目中,新增2.6G系统的两级合路方案,相比无2.6G系统单级合路方案,电信、联通两家运营商设备投入从936万增加972万增加3.8%,租金从193万增加到201仅增加约4.1%,设备投入及运营成本仅小幅增加。
在电信、联通无预留2.3GHz端口的情况下,由于2.3GHz频段接入到第二级合路器,预留约5.5dB链路预算空间。在保证覆盖的前提下后期可以根据需要平滑接入电信、联通2.3GHz信源,而不会对已接入系统覆盖产生影响。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包括:
第一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接入系统和第二接入系统,所述第一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所述第二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
电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
第二级合路器,用于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所述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
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小于2.3GHz,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被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级合路器包括:
第一滤波器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所述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所述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桥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滤波器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所述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所述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桥的第二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所述第一级合路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所述第二级合路器包括第三滤波器组和第四滤波器组;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和第四滤波器组均分别包括N个滤波器,N为整数;
其中,所述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i个滤波器与所述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i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相同,其中,1≤i≤N;
所述N个滤波器中的任意两个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包括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1≤m≤N-1;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
所述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m个滤波器,用于接收第m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的N个滤波器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所述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
所述第四滤波器组的N个滤波器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所述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的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用于将所述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所述第四滤波器组用于将所述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所述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和所述第四滤波器组还分别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
其中,所述第三滤波器组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滤波器组中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滤波器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多系统接入平台,其中,
所述电桥还用于增加所述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间的隔离度。
11.一种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包括:
第一级合路器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并对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其中,接入系统根据覆盖距离和后期扩容需求分为第一接入系统和第二接入系统,所述第一接入系统输出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所述第二接入系统输出第二频段系统信号;
电桥接收所述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
所述第二级合路器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并与所述电桥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漏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小于2.3GHz,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2.3GHz。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按照隔离度要求和是否邻频被分为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和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第一级合路器接收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一滤波器组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对所述第一频段第一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将所述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桥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级合路器的第二滤波器组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对所述第一频段第二组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生成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将所述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桥的第二输入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电桥接收所述第一级合路器输出的滤波合路信号,并对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输出至第二级合路器包括:
所述电桥对所述第一路滤波合路信号和所述第二路滤波合路信号进行合路、分路处理后,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向所述第二级合路器输出两路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第二级合路器接收第二频段系统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一路高频信号;
所述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信号的第二路高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每个频段系统输出的信号包括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所述漏缆包括第一向漏缆和第二向漏缆;
所述第二级合路器的第三滤波器组将所述电桥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与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一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所述第二级合路器的第四滤波器组将所述电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与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的各频段系统的第二路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频段大于等于2.3GHz,小于2.6GHz的信号,通过二功分器被分为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
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中频段大于等于2.6GHz的信号,基于两台基站输出为第一路高频信号和第二路高频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接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系统信号包括第一低频段信号和第一中频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低频段信号的频段小于1.8GHz,所述第一中频段信号的频段大于等于1.8GHz,且小于2.3GHz,所述漏缆包括第一向漏缆和第二向漏缆;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接收第一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对第一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传输至所述第四滤波器组;
所述第四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所述电桥输出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二向漏缆;
所述第四滤波器组接收第二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对第二向漏缆传输的第一低频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滤波器组;
所述第三滤波器组将处理后的第一低频段信号、所述电桥输出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频段系统信号进行滤波合路处理,将处理后的合路信号输出至第一向漏缆。
CN201811240942.1A 2018-10-24 2018-10-24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Active CN111092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0942.1A CN111092635B (zh) 2018-10-24 2018-10-24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0942.1A CN111092635B (zh) 2018-10-24 2018-10-24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635A true CN111092635A (zh) 2020-05-01
CN111092635B CN111092635B (zh) 2022-03-08

Family

ID=7039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0942.1A Active CN111092635B (zh) 2018-10-24 2018-10-24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26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6137A (zh) * 2023-09-06 2023-10-13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极化漏缆mimo通信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4478B1 (ko) * 2009-12-02 2011-11-21 주식회사 셀리지온 지피에스 이동 단말기의 연속 측위 기능을 이용한 음영지역에서의 네트워크 기반 위치 정보 보정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202269021U (zh) * 2011-10-19 2012-06-06 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机场通信的多系统接入平台
CN104618916A (zh) * 2015-01-20 2015-05-13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 高效多系统合路平台
CN204362308U (zh) * 2015-01-20 2015-05-2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 高效多系统合路平台
CN105164945A (zh) * 2013-11-27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段合分路器和多系统合路平台
EP3131214A1 (en) * 2014-04-14 2017-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biner, base station, signal combiner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207443137U (zh) * 2017-10-23 2018-06-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信号中转装置及poi设备
CN10826012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CN108400789A (zh) * 2017-02-06 2018-08-14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多系统合路平台及提高多系统合路平台互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4478B1 (ko) * 2009-12-02 2011-11-21 주식회사 셀리지온 지피에스 이동 단말기의 연속 측위 기능을 이용한 음영지역에서의 네트워크 기반 위치 정보 보정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202269021U (zh) * 2011-10-19 2012-06-06 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机场通信的多系统接入平台
CN105164945A (zh) * 2013-11-27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段合分路器和多系统合路平台
EP3131214A1 (en) * 2014-04-14 2017-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biner, base station, signal combiner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4618916A (zh) * 2015-01-20 2015-05-13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 高效多系统合路平台
CN204362308U (zh) * 2015-01-20 2015-05-2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 高效多系统合路平台
CN10826012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装置和地铁通信系统
CN108400789A (zh) * 2017-02-06 2018-08-14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多系统合路平台及提高多系统合路平台互调的方法
CN207443137U (zh) * 2017-10-23 2018-06-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信号中转装置及poi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6137A (zh) * 2023-09-06 2023-10-13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极化漏缆mimo通信系统
CN116886137B (zh) * 2023-09-06 2023-11-24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极化漏缆mimo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635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0584B1 (ko) 중계기 확장 시스템
CN206332853U (zh) 移动通信分布覆盖系统
CN105813100B (zh) 移频合分路模块、同频分裂扩容方法及运营商共享资源方法
CN110022173B (zh) 中继器系统和方法
CN107295532B (zh) 一种光纤分布系统及通信方法
CN201797604U (zh) 一种基站子系统
CN111092635B (zh) 多系统接入平台和基于多系统接入平台的接入方法
WO2015077938A1 (zh) 同频段合分路器和多系统合路平台
CN101772896A (zh) 无线基站装置
CN201323657Y (zh) 一种多系统合路平台分缆设备
CN105406924A (zh) 多频段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
CN209949102U (zh) 低互调的多系统合路装置
CN110557175B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下载速率的方法
CN103118425B (zh) 支持td-lte双通道传输的实现方法及有源微功率分布系统
CN207443137U (zh) 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信号中转装置及poi设备
CN114567354A (zh) 减少多网络互调干扰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58401A (zh) 一种用于mimo系统的lte多系统合路平台
CN110324064B (zh) 低互调的多系统合路装置
CN218217361U (zh) 一种支持5g mimo的多系统合路装置
CN210693928U (zh) Poi设备
CN205828616U (zh) 一种用于mimo系统的lte多系统合路平台
CN117156448B (zh) 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221010110U (zh) 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5472750B (zh) 一种基于单天线地铁覆盖场景下的lte频率资源复用方法
CN103237366B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