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6509A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6509A
CN111086509A CN201911402927.7A CN201911402927A CN111086509A CN 111086509 A CN111086509 A CN 111086509A CN 201911402927 A CN201911402927 A CN 201911402927A CN 111086509 A CN111086509 A CN 111086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ngle
speed
distan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2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6509B (zh
Inventor
万江淼
张云飞
李玉婷
高月
闫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29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6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6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6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6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6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8Active safety systems predicting or avoiding probable or impending collision or attempting to minimise its consequences
    • B60W30/09Taking automatic action to avoid collision, e.g. braking and ste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8Active safety systems predicting or avoiding probable or impending collision or attempting to minimise its consequences
    • B60W30/095Predicting travel path or likelihood of collision
    • B60W30/0956Predicting travel path or likelihood of collision the prediction being responsive to traffic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2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720/10Longitudinal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所述速度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速度行驶能够通过终端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终端不能调整车辆速度的问题,提供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例如手机可以控制车辆行驶。例将如手机通过数据线将手机与车辆控制处理单元相连,然后用户通过手机控制车辆驾驶,例如控制车辆启动、熄火、前行、倒退、转向。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例如车辆前行或者倒车的过程中,用户不能通过手机对车辆的速度进行调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例如车辆前行或者倒车的过程中,用户不能通过手机对车辆的速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所述速度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二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和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距离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所述转向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目标转向角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转向角度,所述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速度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所述速度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第一目标速度行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二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距离和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距离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转向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所述转向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目标转向角度行驶。
可选地,所述转向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转向角度,所述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若确定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能够实现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通过终端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终端不能调整车辆速度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跟据该距离调整车辆的速度,可以避免出现追尾或者触尾事件,降低驾驶难度,并且能够减少停靠用时。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APP界面操作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停靠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终端11以及车辆12。其中终端1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可移动终端。车辆12包括车载通信装置(Vehicular Communication Unit,VCU)121、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122、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ransmission ControlUnit,TCU)123和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lectronic Brake System,EBS)124。终端11与VCU121连接,VCU 121还分别与ECU 122、TCU 123以及EBS 124连接。
示例性地,终端11可以通过蓝牙与VCU 121进行通信,向VCU 121发送车辆控制指令。VCU 121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车辆控制指令后,根据该车辆控制指令控制ECU 122、TCU123或者EBS 124工作,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提供的车辆控制系统如何对车辆进行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车辆。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示例性地,先通过终端控制车辆启动。本实施例以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控制车辆启动前,需驾驶员将车辆的控制权限交由手机控制。具体地,驾驶员需在驾驶室内按下手机控制交换键,将车辆的控制权限交由手机。如果不按下手机控制交换键,不能通过手机控制车辆,驾驶员只可在驾驶室内控制车辆。
进一步地,按下手机控制交换按键后,VCU发送自动驻车信号给ECU,由ECU来控制EBS对车辆进行驻车制动,并将车辆的档位置于空档,松开驾驶室内手刹。此时,在通讯无故障、手机无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应用(Application,APP)来控制车辆启动。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APP界面操作示意图。
驾驶员可以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启动键,通过手机将车辆启动控制指令发送VCU,VCU接收到该车辆启动控制指令后,将该车辆启动控制指令发送给ECU,由ECU控制车辆启动。进一步地,驾驶员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启动键后,手机可以拦截一切信息和电话,保证在通过手机控制车辆的过程中,车辆的安全性。车辆启动后,VCU向手机返回车辆启动成功的结果信息。
进一步地,终端接收到该车辆启动成功的结果信息后,手机APP界面的前进键和倒车键显示为黄色,提示驾驶员车辆已经成功启动,车辆进入前行或者倒车的准备工作状态。驾驶员可以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前进键或者倒车键,即可通过手机将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或者倒车控制指令发送给VCU。VCU接收到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或者该倒车控制指令后,先确定车辆的制动是否开启以及车辆发动机的状态是否正常。若确定车辆的制动开启以及车辆发动机的状态正常,向手机返回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或者该倒车控制指令接收成功的结果信息。手机接收到该结果信息后,该手机APP界面上的前进键或者该倒车键有黄色变为绿色,提示驾驶员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或者该倒车控制指令发送成功。
示例性地,车辆启动后,若驾驶员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前进键,即可通过手机向VCU发送车辆前行控制指令。VCU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车辆前行控制指令后,将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发送给TCU和离合控制单元(Clutch Control Unit,CCU),以便TCU控制变速箱挂上前进档,CCU控制离合结合,使车辆起步向前行驶。车辆起步向前行驶后,VCU可以向手机返回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执行成功的结果,以便手机在接收到该结果后将该前进键由绿色变成每间隔一秒的绿色闪烁,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在向前行驶过程中。
示例性地,车辆在向前行驶过程中,还可以接收手机发送的倒车控制指令。此时,驾驶员可以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倒车键,即可通过手机向VCU发送倒车控制指令。VCU接收到手机发送的倒车控制指令后,根据该倒车控制指令向ECU发送制动信号,以便ECU控制EBS使车辆制动。当车速变为0后,VCU将该倒车控制指令发给TCU和CCU,以便TCU控制变速箱挂上倒档、CCU控制离合结合,使车辆起步倒车行驶。车辆起步倒车行驶后,VCU可以向手机返回该倒车控制指令执行成功的结果,以便手机在接收到该结果后将该倒车键由绿色变成每间隔一秒的绿色闪烁,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在倒车行驶过程中。
同样地,车辆启动后,若驾驶员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倒车键,即可通过手机向VCU发送倒车控制指令。VCU接收到手机发送的倒车控制指令后,将该倒车控制指令发给TCU和CCU,以便TCU控制变速箱挂上倒档,CCU控制离合结合,使车辆起步倒车行驶。车辆起步倒车行驶后,VCU可以向手机返回该倒车控制指令执行成功的结果,以便手机在接收到该结果后将该倒车键由绿色变成每间隔一秒的绿色闪烁,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在倒车行驶过程中。
示例性地,车辆在倒车行驶过程中,还可以接收手机发送的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此时,驾驶员可以在手机APP界面上按下前进键,即可通过手机向VCU发送车辆前行控制指令。VCU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车辆前行控制指令后,根据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向ECU发送制动信号,以便ECU控制EBS使车辆制动。当车速变为0后,VCU将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发给TCU和CCU,以便TCU控制变速箱挂上前进档、CCU控制离合的结合,使车辆起步向前行驶。车辆起步向前行驶后,VCU可以向手机返回该车辆前行控制指令执行成功的结果,以便手机在接收到该结果后将该前进键由绿色变成每间隔一秒的绿色闪烁,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在向前行驶过程中。
进一步地,车辆在向前行驶过程或者倒车行驶过程中,还可以接收手机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以控制该车辆向前行驶过程或者倒车行驶过程中车辆的速度。示例性地,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手机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S202、若确定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该第一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S203、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车辆上设置的雷达检测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并确定该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后,根据可以第一角度确定该的第一目标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并将该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其中,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地,结合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的侧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驾驶员将手机横置拿在手上时,可以通过相对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旋转手机调整该车辆的速度。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手机上的陀螺仪采集该手机旋转后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示例性地,若车辆在向前行驶过程中,该第一角度跟第一目标速度成负相关的对应关系。结合图4,将手机前倾,即将手机从位置1旋转到位置2,手机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减小,第一目标速度增大,车辆的行驶速度会增大。将手机从位置1旋转到位置3,手机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增大,第一目标速度减小,车辆的行驶速度会减小。
示例性地,若车辆在倒车行驶过程中,该第一角度跟第一目标速度成正相关的对应关系。结合图4,将手机后倾,即将手机从位置1旋转到位置3,手机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增大,第一目标速度增大,车辆的行驶速度会增大。将手机前倾,即将手机从位置1旋转到位置2,手机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减小,第一目标速度减小,车辆的行驶速度会减小。
示例性地,控制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后,VCU可以将该第一目标速度发送给手机,以便手机将该第一目标速度显示在如图3所示的手机APP界面上的速度显示区,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当前的行驶速度。
通过手机向车辆发送速度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速度,可以将驾驶员从驾驶室里解放出来,使得驾驶员可以站在车外用手机就可以控制车辆,在倒车时能够实现车辆的精准停靠。
S204、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S205、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
在本实施例中,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该距离和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距离对应的速度,并将该距离对应的速度作为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其中,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距离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地,该距离与速度成正相关的对应关系。即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越近,该第二目标速度就越小,车辆的行驶速度就越小。
示例性地,控制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后,VCU可以将该第一目标速度发送给手机,以便手机将该第一目标速度显示在如图3所示的手机APP界面上的速度显示区,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当前的行驶速度。
示例性地,结合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停靠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往车辆上装货卸货时,需要将车辆停靠在离车厢板平齐卸货台B很近的位置,要求车尾与卸货台B间的间距C尽可能小。因此对驾驶员的操作要求非常高,且工作效率低下,安全性低。
在本公开中,通过倒车雷达检测车辆A与车厢板平齐卸货台B的距离C。若确定该距离C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则通过该距离确定倒车的速度,并且该距离越小,倒车速度就越小。这样,可以不用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去倒车,可以保证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C很小时,不会出现触尾事件,降低驾驶难度、减少停靠用时、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VCU检测到失去手机蓝牙信号或者检测到手机蓝牙信号较弱,与手机通信出现不稳时,会发送制动控制信号给ECU,以便ECU控制EBS对车辆进行制动,同时降低发动机扭矩输出到怠速,使车辆停止行驶。
示例性地,结合图3所示,手机APP上还设置紧急制动按键。当驾驶员观察到车辆周围存在紧急情况时,可以按下紧急制动按键。按下紧急制动按键后,手机会发送紧急制动控制指令给VCU,VCU接收到该紧急制动控制指令后,根据该紧急制动控制指令控制车辆刹车和降低发动机扭矩输出,使得车辆进入紧急制动状态。
示例性地,若要解除车辆的紧急制动状态,驾驶员可以持续再次按下紧急制动键超过5秒,即可通过手机向VCU发送制动解除控制指令。VCU接收到该制动解除控制指令后,根据该制动解除控制指令解除车辆的紧急制动状态。车辆的紧急制动状态解除后,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对车辆发送启动控制指令,控制车辆启动。车辆启动后,再通过手机向车辆发送其他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若确定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能够实现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通过终端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终端不能调整车辆速度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跟据该距离调整车辆的速度,可以避免出现追尾或者触尾事件,降低驾驶难度,并且能够减少停靠用时。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还可以控制车辆的转向角度。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如何控制车辆转向进行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该转向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示例性地,在车辆向前行驶或者倒车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接收手机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该转向控制指令包括该手机上的陀螺仪采集的在预设时长内手机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示例性地,结合图7所示,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手机的平面示意图。若采集到手机在预设时间在水平面上转动了第二角度,则根据该第二角度向车辆发送转向能够控制指令。
S602、根据该第二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S603、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目标转向角度行驶。
示例性地,根据该第二角度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角度对应的转向角度。其中,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该车辆的转向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第二角度对应的该车辆的转向角度作为该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示例性地,若该第二角度为手机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的角度,则控制车辆向左转该第二角度对应的目标转向角度。若该第二角度为手机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的角度,则控制车辆向右转该第二角度对应的目标转向角度。
进一步地,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目标转向角度行驶后,VCU可以将该目标转向角度发送给手机,以便手机将该目标转向角度显示在如图3所示的手机APP界面上的车轮转向角度显示区,以提示驾驶员车辆当前的转向角度。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该转向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根据该第二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目标转向角度行驶,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随时通过手机调整车辆的转向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80包括:
速度控制指令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802,用于若确定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该第一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第一目标速度行驶模块803,用于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该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802用于:
根据该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该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可选地,图9是根据图8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80还包括:
第二目标速度确定模块804,用于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
可选地,该第二目标速度确定模块804用于:
根据该距离和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距离对应的速度,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距离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该距离对应的速度作为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可选地,该装置80还包括:
转向控制指令接收模块805,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该转向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该第二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目标转向角度行驶。
可选地,该转向控制指令接收模块805用于:
根据该第二角度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角度对应的转向角度,该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该车辆的转向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该第二角度对应的该车辆的转向角度作为该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采用上述装置,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该速度控制指令包括该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若确定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该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一目标速度行驶;若确定该车辆与该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距离,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控制该车辆按照该第二目标速度行驶,能够实现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通过终端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终端不能调整车辆速度的问题,提供了用户体验。在该车辆与该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跟据该距离调整车辆的速度,可以避免出现追尾或者触尾事件,降低驾驶难度,并且能够减少停靠用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2至图7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图8和图9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所述速度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二目标速度行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和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距离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距离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二目标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转向控制指令,所述转向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目标转向角度行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角度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转向角度,所述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二角度对应的所述车辆的转向角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度。
7.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速度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速度控制指令,所述速度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终端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平面的第一角度;
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角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第一目标速度行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速度行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速度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角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速度作为所述车辆的第一目标速度。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
CN201911402927.7A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Active CN111086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2927.7A CN111086509B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2927.7A CN111086509B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6509A true CN111086509A (zh) 2020-05-01
CN111086509B CN111086509B (zh) 2021-09-17

Family

ID=7039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2927.7A Active CN111086509B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650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0956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Woo Jin Chung Car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trailer and backward mo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217984A (zh) * 2013-04-22 2013-07-24 杨建军 基于手持终端的无人飞行器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426282A (zh) * 2013-07-31 2013-12-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方法及终端
CN106800023A (zh) * 2016-12-13 2017-06-06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656685A (zh) * 2017-10-19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虚拟目标运动的方法和终端
CN107826109A (zh) * 2017-09-28 2018-03-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道保持方法和装置
CN10950186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原地转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0023148A (zh) * 2016-12-19 2019-07-16 歌乐株式会社 终端、以及终端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0956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Woo Jin Chung Car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trailer and backward mo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217984A (zh) * 2013-04-22 2013-07-24 杨建军 基于手持终端的无人飞行器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426282A (zh) * 2013-07-31 2013-12-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方法及终端
CN106800023A (zh) * 2016-12-13 2017-06-06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0023148A (zh) * 2016-12-19 2019-07-16 歌乐株式会社 终端、以及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50186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原地转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7826109A (zh) * 2017-09-28 2018-03-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道保持方法和装置
CN107656685A (zh) * 2017-10-19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虚拟目标运动的方法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6509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2388B2 (en) Automatic parking device
WO2019119957A1 (zh) 电子驻车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10684773B2 (en) Mobile device interface for trailer backup-assist
US10976733B2 (en) Interfaces for remote trailer maneuver assist
JP2007334765A (ja) 遠隔操作装置
JP7156008B2 (ja) 駐車支援装置
CN111661035A (zh) 自动泊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JP2015113803A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111086509B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JP2022041514A (ja) 車両制御装置
US20220009481A1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JP2021507432A (ja) ガレージモード制御ユニット、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20210245734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 using same
EP4166399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US10994723B2 (en) Parking control device, parking control method, vehicle, and computer readabl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CN112644463B (zh) 驻车辅助装置
CN113942428B (zh) 车辆控制装置
CN116767184A (zh) 泊车辅助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14572006A (zh) 电子驻车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KR100622490B1 (ko) 자동차의 주차관리방법
US20230174081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CN114928634B (zh) 泊车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61367B (zh) 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US20230102751A1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US2024000192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Assignee: Beijing Zhike chelia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825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013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