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2795B -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2795B
CN111082795B CN201911375541.1A CN201911375541A CN111082795B CN 111082795 B CN111082795 B CN 111082795B CN 201911375541 A CN201911375541 A CN 201911375541A CN 111082795 B CN111082795 B CN 111082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yer
sensing
electrod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5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2795A (zh
Inventor
杨岳峰
金鸿杰
陈柏林
黄彦衡
薛乃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55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2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2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按键结构,包括面板、感应层以及背光源。面板覆盖于感应层上,面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触碰区域,触碰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图案显示区域。感应层界定触碰区域。感应层与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感应层其余部分的厚度为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到达面板,并于图案显示区域处透过面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触控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上述触控按键结构,通过对感应层的厚度进行设计,提高感应层与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使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后于图案显示区域形成的按键标识发光图案更明显。

Description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控按键结构,通常在面板的遮光层开设按键标识图形,并在触控按键结构内部设置背光源。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感应层到达面板,并在设有按键标识图形的区域透过面板,以形成按键标识发光图案,使按键区域更清晰美观。但是传统的触控按键结构,为保证感应层的感应效果,感应层一般较厚,使感应层的透光率较低,进而使透过感应层的光线较少,形成的按键标识发光图案不明显,影响触控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触控按键结构形成的按键标识发光图案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一种触控按键结构,包括面板、感应层和背光源,所述面板覆盖于所述感应层上,所述面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触碰区域,所述触碰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图案显示区域,所述感应层与界定所述触碰区域,所述感应层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感应层其余部分的厚度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感应层到达所述面板,并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处透过所述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为所述第二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朝向所述面板的表面上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坑,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凹坑底部的部分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基板,所述感应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面板的表面,所述感应层包括导电电极,所述凹坑形成于所述导电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感应层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电极,并填充所述凹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与所述触碰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层能感应所述触碰区域中与所述感应区域位置相对的区域内的导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上形成有多个触碰区域,一个所述触碰区域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感应区域位置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以及沿与Y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交,所述感应区域涵盖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界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菱形导电块,所述第一菱形导电块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二菱形导电块,所述第二菱形导电块之间依次通过第二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菱形导电块及所述第二菱形导电块上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互相间隔的通光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透光层和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透光层朝向所述感应层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光孔,一个所述入光孔形成对应的一个所述图案显示区域。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执行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
上述触控按键结构,通过对所述感应层的厚度进行设计,使所述感应层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所述感应层其余部分的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进而提高所述感应层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使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感应层后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形成的按键标识发光图案更明显。而所述感应层的其余部分厚度不便,不会影响触控感应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按键结构中面板背离感应层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按键结构中感应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按键结构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按键结构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示意图。
其中,
触控按键结构 100
面板 110
触碰区域 111
图案显示区域 112
透光层 113
遮光层 114
入光孔 115
感应层 120
第一电极 121
第二电极 122
感应区域 123
第一菱形导电块 124
第一导体 125
第二菱形导电块 126
第二导体 127
通光孔 128
凹坑 129
绝缘层 130
引线 131
导电电极 132
基板 140
背光源 150
处理器 160
光学胶 170
保护壳 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一种触控按键结构100,包括面板110、感应层120、背光源150以及处理器160。面板110覆盖于感应层120上,面板11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触碰区域111,触碰区域111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图案显示区域112。感应层120采用透光材料制成,感应层120与面板110相对设置,并界定触碰区域111,感应层120能感应触碰区域111内的导体。感应层120通过引线131与处理器160电性连接,将感应层120的感应结果输入处理器160中进行分析处理。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120到达面板110,并于图案显示区域112处透过面板11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于图案显示区域112处透过面板110后,会在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一侧形成发光图案。具体地,在一些实例中,面板110包括透光层113和遮光层114。遮光层114设置于透光层113朝向感应层120的一侧,遮光层114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光孔115,一个入光孔115形成对应的一个图案显示区域112。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于入光孔115处透过透光层113,在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一侧形成发光图案。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的投影与入光孔115于面板110朝向感应层120的表面上的投影图案相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根据各触碰区域111触控功能的不同,对入光孔115的形状进行设计,使该触碰区域111内的图案显示区域112所形成的发光图案能体现该触碰区域111的触控功能,以作为触控按键结构100的按键标识的发光图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某个触碰区域111的触控功能为控制开关,则可将与该触碰区域111相对的入光孔115的截面形状设计为表示控制开关的图案。如此,该触碰区域111内的图案显示区域112所形成的发光图案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的投影即为表示控制开关的图案。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层113采用如玻璃、亚克力等透光材料制成,既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对触控按键结构100的内部零件起保护作用,也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以便光线于图案显示区域112处透过透光层113形成发光图案。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114可采用不透光的油墨材料制成,遮光层114中入光孔115以外的部分能对光线起遮挡作用,同时对触控按键结构100内部的零件及线路起遮蔽作用。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面板110上可形成有多个具有不同触控功能的触碰区域111。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10上形成有一个触控功能为升温的触碰区域111,则可理解为,当触控功能为升温的触碰区域111内出现导体时,感应层120感应该导体的出现并将感应结果传输到处理器160中。处理器160对该感应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升温指令传输给后端升温模块,以此实现触控按键结构100的触控感应功能。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触碰区域111内既可形成有一个图案显示区域112,也可形成有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若一个触碰区域111内形成有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且每个图案显示区域112所形成的发光图案不同,则该触碰区域111的触控功能可用该触碰区域111内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所形成的发光图案的组合进行显示,使按键标识的发光图案更美观。需要注意的是,当触控按键结构100用于实现人体手指的触控感应功能时,触碰区域111所感应的导体主要为人体手指。
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面板110上形成有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时,在感应层120背离面板的一侧可设置一个背光源150,一个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于分别于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处透过面板110,形成发光图案。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背离面板的一侧还可设置有多个背光源150,一个背光源150与对应的一个图案显示区域112位置相对,一个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于对应的一个图案显示区域112处透过面板110,形成发光图案。通过设置多个背光源150,能使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的亮度更均匀。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源150可采用LED光源。
另外,在本申请中,感应层120采用电容感应方式进行触控感应,即可理解为,当触碰区域111内出现导体时,会引起感应层120与该触碰区域111相对的位置产生电容变化,感应层120将产生电容变化的位置信息传输给处理器160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实现触控感应功能。因而,可以理解的是,触碰区域111并不局限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当导体出现在触碰区域111内与面板110相间隔的位置时,感应层120也能产生相应的电容变化。可以理解的是,当导体在触碰区域111内出现的位置越靠近面板110,对应的感应层120产生的电容变化越明显,触控感应越灵敏。而当导体在触碰区域111内碰触面板110的表面时,触控感应最为灵敏。进一步地,由于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于入光孔115处透过面板110的透光层113后,会向远离面板110的方向传播一定距离,因而图案显示区域112也不局限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在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一侧能形成发光图案的区域均可视为图案显示区域112。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当描述某图案显示区域112位于对应的某触碰区域111内时,可理解为该图案显示区域112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上的投影落在该触碰区域111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感应层120采用电容感应方式进行触控感应,感应层120的厚度越大,阻抗越小,因触碰区域111出现导体而产生的电容变化越大,触控感应越灵敏。因此,为满足触控感应的灵敏度要求,感应层120需具有一定的厚度。而感应层120的厚度越大,感应层120的透光率越小,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120后于图案显示区域112所成的发光图案越不明显。参考图1和图3所示,为使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120后能够于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较清晰的发光图案,同时保证感应层120有较高的触控感应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感应层120的其余部分的厚度为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厚度为第二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厚度为第二厚度的三分之二。此时,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能够比感应层120其余部分的透光率提高3%左右,使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更明显。同时由于感应层120与触碰区域111相对的其余部分的厚度不变,也能保证感应层12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A区域即为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而B区域表示感应层120与触碰区域111相对的部分,感应层120中位于A区域的部分的厚度为位于B区域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的三分之二。可以理解的是,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厚度比感应层120其余部分的厚度越小,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就越大,进而使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越明显。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厚度为第二厚度的二分之一。此时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比感应层120其余部分的透光率提高约8%,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更明显。
更具体地,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朝向面板110的表面上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形成与向内凹陷的凹坑129。感应层120位于凹坑129底部的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一个触碰区域111内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且一个触碰区域111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的投影面积应大于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图案显示区域112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的投影面积,即感应层120与触碰区域111相对的部分中,厚度较小的部分所占面积应当小于厚度较大的部分所占的面积,以保证感应层120的感应灵敏度。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触碰区域111内的图案显示区域112能形成明显的发光图案的前提下,感应层120与触碰区域111相对的部分中,厚度较小的部分占比应当尽可能小,以免影响感应层120的感应灵敏度。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按键结构100还包括基板140,感应层120设置于基板140上,基板140对感应层120起保护和支撑作用。感应层120中设置有导电电极132,凹坑129形成于导电电极132上。触控按键结构100还包括绝缘层130,绝缘层130设置于感应层120朝向面板110的一侧并覆盖导电电极132。更具体地,感应层120中,导电电极132包括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绝缘层130覆盖感应层120中的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以及连接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和处理器160的部分引线131,对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和引线131起保护作用。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均采用导电材料,第一电极121及第二电极122与触碰区域111相对的部分能根据触碰区域111的导体出现而产生电容变化,以实现触控感应功能。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的材料可选用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EDOT)、碳纳米管(CNT)或氧化铟锡(ITO)等导电材料。当然,电极材料还可有其他选择,只要制成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实现感应层120的触控感应功能即可。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除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外,还可能填充有绝缘材料以保护电极。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上形成有感应区域123,触碰区域111形成于面板110上与感应区域123相对的位置,感应层120能够感应触碰区域111中与感应区域123位置相对的区域内的导体。并且,第一电极121沿X方向延伸,第二电极122沿Y方向延伸,感应区域123涵盖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界处。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1设置有多条,多条第一电极121相互间隔,第二电极122设置有多条,多条第二电极122相互间隔,且多条第一电极121与多条第二电极122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状结构。多条第一电极121与多条第二电极122的交界处被多个感应区域123所涵盖,如图4中的C区域和D区域即可理解为其中部分感应区域123。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感应区域123涵盖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界处,可理解为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界的区域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形成感应区域12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导体(如人的手指)仅需部分落入触碰区域111内与第一电极121及第二电极122的交界处位置相对的区域内,即可使感应层120产生感应,因而感应区域123的面积比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界处面积大。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触碰区域111与对应的一个感应区域123位置相对。此时,在某个触碰区域111的导体会引起对应的一个感应区域123的电容发生改变,处理器160通过分析发生电容改变的感应区域123的位置,进而获取出现导体的触碰区域111的位置,并根据该触碰区域111的触控功能进行相应的动作。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在C区域对应的触碰区域111内存在导体,导体会引起C区域的电容变化,即引起于C区域交叉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电容发生变化,电容变化使该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上产生电信号,该第一电极121产生的电信号通过E引线传输到处理器160中,该第二电极122产生的电信号通过F引线传输到处理器160中,处理器160通过分析两个电信号对应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位置,即可获得发生电容变化的C区域的位置,进而获得出现导体的触碰区域111的位置。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触碰区域111与对应的多个感应区域123位置相对。例如,某个触碰区域111与C区域及D区域位置相对,此时,在该个触碰区域的导体会引起与C区域与D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区域的电容发生改变,而在C区域和D区域内产生的电信号均被处理器160判断为该触碰区域111引起的感应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由于导体(如人的手指)中的一部分落在触碰区域111内与感应区域123相对的位置,即可使感应层120产生感应,触控时导体并不需要全部落在触碰区域111内与感应区域123相对的位置。因而,可认为触碰区域111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与该触碰区域111所对应的感应区域123的面积。特别地,当一个触碰区域111与对应的多个感应区域123位置相对时,该多个感应区域123之间的间隔应当小于导体于面板110背离感应层120的表面的投影的长度尺寸,以使导体在该触碰区域111内的任意位置出现均能引起与该触碰区域111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域123产生电容变化。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层120中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均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成,电极原料通过印刷烧结等工艺流程于基板140的表面形成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进一步地,在丝网印刷制备第一电极121及第二电极122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电极原料的厚度,使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位置的电极原料的厚度为其余位置的电极原料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进而使制成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中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其余部分的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以使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更明显。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图案并不局限于条形,还可设计为其他电极图案,例如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可包括方块形导电块、菱形导电块或其他任意适用形状的导电块。具体地,请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1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菱形导电块124,第一菱形导电块124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导体125电性连接。第二电极122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二菱形导电块126,第二菱形导电块126之间依次通过第二导体127电性连接。第一菱形导电块124与第二菱形导电块126相交界的区域向外延伸形成感应区域123。在感应层120中采用菱形导电块,寄生电容较小,有利于提高触控感应的准确性。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25可以为导电块,第一导体125在第一菱形导电块124之间搭桥,使第一菱形导电块124之间电性连接,第二导体127可以为导线,且第一导体125与第二导体127之间通过绝缘材料相隔离。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图5中的G区域为其中一个第一菱形导电块124及第二菱形导电块126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在该部分设置多个互相间隔的通光孔128。如此,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更容易于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透过感应层120,进一步使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发光图案更明显。当然,在实现通光功能的前提下,通光孔128的孔径需尽可能的小,通光孔128的数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感应层120的触控感应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10、感应层120、基板140以及背光源150之间均可通过光学胶170相互连接。而触控按键结构100还可包括一单侧开口的保护壳180,面板110覆盖保护壳180的开口一侧,感应层120及背光源150均设置于保护壳180内,面板110及保护壳180对感应层120及背光源150起保护作用。
一种电子设备(图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100。电子设备可以为风扇、音箱、电视、电话、显示器等带有触控感应功能的电子设备。并且,在电子设备中,可仅设有一个触控按键结构100,该触控按键结构100形成有多个触碰区域111,每个触碰区域111对应不同的触控功能。当然,在电子设备中,也可设置有多个触控按键结构100,每个触控按键结构10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触碰区域。另外,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有壳体以及执行件,触控按键结构100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对触控按键结构100起保护作用。执行件对触控按键结构100产生的感应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形成相应的指令使电子设备的其它模块产生与感应结果相对应的响应动作,以实现触控按键结构100的触控感应功能。
上述触控按键结构100,通过对感应层120的厚度进行设计,使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感应层120其余部分的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进而提高感应层120与图案显示区域112相对的部分的透光率,使背光源150发出的光线透过感应层120后于图案显示区域112形成的表示按键标识的发光图案更明显。而感应层120的其余部分厚度不便,不会影响触控感应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感应层和背光源,所述面板覆盖于所述感应层上,所述面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触碰区域,所述触碰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图案显示区域,所述感应层界定所述触碰区域,所述感应层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感应层其余部分的厚度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感应层到达所述面板,并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处透过所述面板;
其中,所述感应层朝向所述面板的表面上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坑,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凹坑底部的部分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所述第二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侧开口的保护壳,所述面板覆盖所述保护壳的开口一侧,所述感应层及所述背光源均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和基板,所述感应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面板的表面,所述感应层包括导电电极,所述凹坑形成于所述导电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感应层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电极,并填充所述凹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与所述触碰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层能感应所述触碰区域中与所述感应区域位置相对的区域内的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形成有多个触碰区域,一个所述触碰区域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感应区域位置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以及沿与Y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交,所述感应区域涵盖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界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菱形导电块,所述第一菱形导电块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于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二菱形导电块,所述第二菱形导电块之间依次通过第二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菱形导电块及所述第二菱形导电块上与所述图案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互相间隔的通光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透光层和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透光层朝向所述感应层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光孔,一个所述入光孔形成对应的一个所述图案显示区域。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件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按键结构。
CN201911375541.1A 2019-12-27 2019-12-27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082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541.1A CN111082795B (zh) 2019-12-27 2019-12-27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541.1A CN111082795B (zh) 2019-12-27 2019-12-27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795A CN111082795A (zh) 2020-04-28
CN111082795B true CN111082795B (zh) 2022-09-20

Family

ID=7031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541.1A Active CN111082795B (zh) 2019-12-27 2019-12-27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2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7454A (zh) * 2020-07-24 2020-11-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WO2022052977A1 (zh) * 2020-09-10 2022-03-17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55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触控板
CN103472941A (zh) * 2013-05-16 2013-12-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203480458U (zh) * 2013-08-22 2014-03-12 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JP2014107077A (ja) * 2012-11-27 2014-06-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スイッチ部材及びタッチスイッチ装置
CN104679333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按键用触控面板
CN105022474A (zh) * 2014-04-17 2015-11-0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板以及触控装置
CN205507728U (zh) * 2016-03-01 2016-08-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4057A (ko) * 2016-04-29 2017-1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55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触控板
JP2014107077A (ja) * 2012-11-27 2014-06-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スイッチ部材及びタッチスイッチ装置
CN103472941A (zh) * 2013-05-16 2013-12-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203480458U (zh) * 2013-08-22 2014-03-12 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CN105022474A (zh) * 2014-04-17 2015-11-0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板以及触控装置
CN104679333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按键用触控面板
CN205507728U (zh) * 2016-03-01 2016-08-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断发展的触摸屏技术;Hal Philipp;《世界电子元器件》;20080415(第04期);313-3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795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5575B2 (en) Temperature-compensated electrode sheet capable of detecting pressure and touch input device
US10551657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21929B1 (ko) 지문 인식을 갖는 터치 패널
US20170220175A1 (en) Smartphone
CN10664819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80026597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80323017A1 (en) Touch window having improved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TW201435670A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6662942A (zh)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9062429B (zh) 触控模组及显示屏
KR10258195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50069950A (ko) 터치 패널
US9958972B2 (en) Touch panel and cover plate structure and sens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11082795B (zh) 触控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2017024254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70060308A1 (en) Touch sensor of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typ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CN10318627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I470495B (zh) 觸控基板、顯示面板以及圖案化遮光層
TWM495570U (zh) 觸控電極結構及應用其的觸控面板
CN106201036B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屏模组
CN103324350B (zh) 触控面板
CN106155385B (zh) 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TWM425339U (en) Direct-patterned window typ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KR101518706B1 (ko) 터치패널센서의 제조방법
CN110502137B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