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5498A -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5498A
CN111075498A CN202010042005.6A CN202010042005A CN111075498A CN 111075498 A CN111075498 A CN 111075498A CN 202010042005 A CN202010042005 A CN 202010042005A CN 111075498 A CN111075498 A CN 111075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od
rod
connecting rod
device mai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2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5498B (zh
Inventor
王明
张超
朱锴
田冬梅
陈记合
司俊鸿
王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420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5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5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5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5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5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21F5/02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by wetting or spraying
    • E21F5/04Spraying b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喷头,装置主体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熔接有一号定位杆,一号定位杆的上方设置有二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和一号定位杆之间安装有第一防护层、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二号定位杆的内部安装连接有第二防护层,二号定位杆的一侧焊连有拉手,通过一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之间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的分离操作,连带着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进行延展从而构成一定的防水层面,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避免了每次使用装置时均需要穿戴相应服装的麻烦,同时利用风扇和隔网的配合作用,在保证对泵体和蓄电池正常散热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煤尘进入装置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的获取需要到矿井内进行开采,矿井内部的环境十分恶劣,空气中布满粉尘,工人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损坏身体健康,机器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降低,所以现在工人在矿井下工作的时候都会佩戴口罩,但是这样只起到了有限的保护作用,现在的技术手段中,公告号:CN209838470U所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通过相应的构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依旧存在着不便,现有的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喷头的喷雾方式设计,容易使得后方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受到喷雾的影响,每次都需要穿戴对应的防水服进行工作,较为繁琐;同时对于装置内部的泵体和蓄电池没有较好的散热性,致使内部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挥散,降低了元件的工作性能;并且喷雾在空间中竖向区域内的扩散能力不佳,降低了对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具有方便使用以及具备更多应用效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喷头,装置主体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熔接有一号定位杆,一号定位杆的上方设置有二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和一号定位杆之间安装有第一防护层、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二号定位杆的内部安装连接有第二防护层,二号定位杆的一侧焊连有拉手,装置主体的前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翻盖,装置主体壁面内与翻盖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风扇,装置主体的底侧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与装置主体的底部表面相连接,装置主体和底板之间的四角位置处安装连接有衔接杆。
优选的,第二防护层和第一防护层均为聚乙烯制材料构件,二号定位杆和一号定位杆均为半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相背的端部分别与二号定位杆和一号定位杆相熔接,二号连杆内部开设有与一号连杆相匹配的通槽。
优选的,装置主体壁面内靠近风扇前侧的位置处嵌合有隔网,隔网为金属构件。
优选的,衔接杆共设置有两部分,内接部分的衔接杆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
优选的,一号连杆侧边壁面上与通槽内侧壁面上均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凸块。
优选的,底板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处安装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一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之间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的分离操作,连带着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进行延展从而构成一定的防水层面,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避免了每次使用装置时均需要穿戴相应服装的麻烦,同时利用风扇和隔网的配合作用,在保证对泵体和蓄电池正常散热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煤尘进入装置内部,通过气缸的动力作用配合衔接杆的支撑效果,令装置的喷雾口能够进行一定的竖直向移动,使得喷雾在空间区域内快速的扩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衔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号连杆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喷头;3、一号定位杆;4、二号定位杆;5、第一防护层;6、第二防护层;7、拉手;8、风扇;9、隔网;10、翻盖;11、衔接杆;12、气缸;13、底板;14、万向轮;15、一号连杆;16、二号连杆;17、限位块;18、凸块;1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以及喷头2,装置主体1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熔接有一号定位杆3,一号定位杆3的上方设置有二号定位杆4,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之间安装有第一防护层5、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二号定位杆4的内部安装连接有第二防护层6,二号定位杆4的一侧焊连有拉手7,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翻盖10,装置主体1壁面内与翻盖10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风扇8,装置主体1的底侧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有气缸12,气缸12的输出轴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表面相连接,装置主体1和底板13之间的四角位置处安装连接有衔接杆11,利用相应的连接组件和调节稳定组件,提高了对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的应用效果。
具体的,第二防护层6和第一防护层5均为聚乙烯制材料构件,且为透明状,使得工作人员的视野不会受到影响,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均为半圆弧形结构,保证了防护空间的正常形成,对工作人员有着较好的保护效果。
具体的,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相背的端部分别与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相熔接,二号连杆16内部开设有与一号连杆15相匹配的通槽19,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之间为插接结构,具有一定的竖直向相对移动能力,有着较好的调试效果。
具体的,装置主体1壁面内靠近风扇8前侧的位置处嵌合有隔网9,隔网9为金属构件,隔网9的存在能够有效防止煤尘进入装置内部,保证装置内部元件正常的运行工作。
具体的,衔接杆11共设置有两部分,内接部分的衔接杆11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的存在对于两个衔接杆11之间的滑动位移有着一定的限位效果,防止两者的滑脱。
具体的,一号连杆15侧边壁面上与通槽19内侧壁面上均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凸块18,凸块18为塑料构件且其端部为弧面结构,两部分的凸块18错开式的移动接触具有一定的摩擦定位效果,在保证对第一防护层5正常延展的同时也具备较好的位置稳固效果。
具体的,底板13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处安装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存在配合把手的推动作用,能够对装置主体1进行方便快捷的移动操作,便于运输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位于装置主体1的一侧位置处,手握拉手7的部分将二号定位杆4向上提拉合适的位置处,在此过程中,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产生一定的相对滑动,而原先堆叠的第一防护层5也进行竖向展开延伸,配合第二防护层6共同构成一定的防护区域,将工作人员较好的罩在其内,形成相应的保护件,然后手推装置主体1边侧的把手部分即可对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在装置主体1内元件与喷头2的作用下进行正常的喷雾操作,此时,启动气缸12,在输出轴的动力传输效果下,使喷头2的竖向位置产生变化,从而更快的对空间中进行充分喷雾处理,将翻盖10向外侧翻开,启动风扇8,即可对装置主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挥散,保证内部各元件的正常工作,使得煤矿井下移动喷雾降尘操作正常高效的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以及喷头(2),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熔接有一号定位杆(3),一号定位杆(3)的上方设置有二号定位杆(4),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之间安装有第一防护层(5)、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二号定位杆(4)的内部安装连接有第二防护层(6),二号定位杆(4)的一侧焊连有拉手(7),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翻盖(10),装置主体(1)壁面内与翻盖(10)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风扇(8),装置主体(1)的底侧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有气缸(12),气缸(12)的输出轴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表面相连接,装置主体(1)和底板(13)之间的四角位置处安装连接有衔接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层(6)和第一防护层(5)均为聚乙烯制材料构件,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均为半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连杆(15)和二号连杆(16)相背的端部分别与二号定位杆(4)和一号定位杆(3)相熔接,二号连杆(16)内部开设有与一号连杆(15)相匹配的通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壁面内靠近风扇(8)前侧的位置处嵌合有隔网(9),隔网(9)为金属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衔接杆(11)共设置有两部分,内接部分的衔接杆(11)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连杆(15)侧边壁面上与通槽(19)内侧壁面上均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凸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3)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处安装有万向轮(14)。
CN202010042005.6A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75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2005.6A CN111075498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2005.6A CN111075498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5498A true CN111075498A (zh) 2020-04-28
CN111075498B CN111075498B (zh) 2021-10-26

Family

ID=7032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20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75498B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54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636A (zh) * 2006-04-30 2006-11-22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升降式移动防风网装置
US20170130109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Ecolab Usa Inc.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Dust
CN206402568U (zh) * 2016-12-07 2017-08-11 宋振祥 一种带暖风空调装置的多路阀分配器单手柄控制器装盒
CN206507114U (zh) * 2017-02-28 2017-09-22 四川农业大学 防护型喷雾器
CN207583420U (zh) * 2017-10-10 2018-07-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用除尘加湿装置
CN208546167U (zh) * 2018-08-08 2019-02-26 仝建鑫 一种采煤机喷雾降尘装置
CN208702450U (zh) * 2018-08-30 2019-04-05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除尘车
CN209324405U (zh) * 2018-12-25 2019-08-30 常熟市通防电器有限公司 矿井智能化喷雾降尘装置
CN209818101U (zh) * 2019-04-24 2019-12-20 刘子平 一种煤矿开采用降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636A (zh) * 2006-04-30 2006-11-22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升降式移动防风网装置
US20170130109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Ecolab Usa Inc.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Dust
CN206402568U (zh) * 2016-12-07 2017-08-11 宋振祥 一种带暖风空调装置的多路阀分配器单手柄控制器装盒
CN206507114U (zh) * 2017-02-28 2017-09-22 四川农业大学 防护型喷雾器
CN207583420U (zh) * 2017-10-10 2018-07-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用除尘加湿装置
CN208546167U (zh) * 2018-08-08 2019-02-26 仝建鑫 一种采煤机喷雾降尘装置
CN208702450U (zh) * 2018-08-30 2019-04-05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除尘车
CN209324405U (zh) * 2018-12-25 2019-08-30 常熟市通防电器有限公司 矿井智能化喷雾降尘装置
CN209818101U (zh) * 2019-04-24 2019-12-20 刘子平 一种煤矿开采用降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5498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8409U (zh) 一种可调式煤矿井下移动喷雾降尘装置
CN209468101U (zh) 一种装修用升降设备
CN111075498B (zh) 一种煤矿井下可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CN203996535U (zh)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
CN207841344U (zh) 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巡逻机器人
CN211397626U (zh) 一种煤矿掘进回采用的支护装置
CN21222659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煤矿机械用支撑平台
CN2112865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5088369U (zh) 一种活塞表面喷钼装置
CN111773852A (zh)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喷淋降尘装置
CN208486273U (zh) 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16580768U (zh) 一种用于勘探救援的跨障碍机器人
CN211549733U (zh) 一种矿山采掘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2968725U (zh) 一种煤矿通风安全供电装置
CN206085718U (zh) 一种热熔机的取料机构
CN215408138U (zh) 一种玻璃自动上片机
CN2144159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的防尘装置
CN210564360U (zh) 一种适用于矿山钻机的支撑装置
CN203403903U (zh) 悬臂式掘进机临时支护装置
CN211171695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
CN213446096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物品坠落防护装置
CN213574172U (zh)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台
CN213004700U (zh) 一种水切割式生命信号探测机器人
CN217839871U (zh) 一种可调节推雪铲
CN212867564U (zh) 微型智能矿山全自动液压履带行走混凝土喷射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