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3196A -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3196A
CN111063196A CN201911200777.1A CN201911200777A CN111063196A CN 111063196 A CN111063196 A CN 111063196A CN 201911200777 A CN201911200777 A CN 201911200777A CN 111063196 A CN111063196 A CN 111063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information
early warning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anage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07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3196B (zh
Inventor
师文喜
赵学义
王德勇
刘海强
敖乃翔
朱占生
王宇琪
方俭
马磊
王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Lianhai Chuang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Lianhai Chuang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Lianhai Chuang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Lianhai Chuang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07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3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3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3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3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10Vehicle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lowing passage in one direction only
    • E01F13/105Vehicle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lowing passage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pressible by right-way traffic, e.g. pivotally; actuated by wrong-way traffic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方案不需要安检人员人工检查,在车辆进入安检车道之前就能够自动识别出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以便安检人员对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重点检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从而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安检任务。同时,基于安全信息开启道闸设备使进入安检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过,提高检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预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检查站是对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及其交通工具与随行物品等进行检查的关卡式机构。检查站在情报收集、提前预警、打击布控、事后追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检查站整体信息化手段使用较少,现有的安全检查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对通过的人和车辆逐个进行检查,从而造成检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提高检查效率。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置采集设备、道闸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和数据平台;
所述前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图像及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车辆的图像及所述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分析所述车辆的图像及所述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及所述人物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警信息控制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或,基于所述第一安全信息和所述第二安全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其中,所述道闸设备设置于安检车道中。
可选地,还包括:人车证核验设备;
所述人车证核验设备,用于采集进入所述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车上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所述身份证信息和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进行绑定。
可选地,所述人车证核验设备,包括:车道人脸抓拍设备;
所述车道人脸抓拍设备,用于采集通过所述前置预警卡口的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分析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对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预警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车辆信任信息库;
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用于存储预先录入的车辆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三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三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安全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
可选地,还包括:车底扫描设备;
所述车底扫描设备,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并将所述车辆底部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展示所述车辆底部图像。
可选地,还包括:三维人像建模设备;
所述三维人像建模设备,用于当检测到人员通过时,将所述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生成所述人员对应的三维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展示所述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分流大屏;
所述分流大屏,用于指示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
可选地,还包括:本地车辆数据库;
所述本地车辆数据库包括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和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大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大型车辆为本地大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确定所述车辆信息对应的车辆为非本地大型车辆;或者,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小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本地小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不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非本地小型车辆。
可选地,还包括:移动人脸识别设备;
所述移动人脸识别设备安装于本地大型车辆中,所述移动人脸识别设备,用于采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对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一致,生成第四预警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不一致,生成第四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四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四预警信息控制所述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基于所述第四安全信息控制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检查站的前置预警卡口设置有前置采集设备,通过该前置采集设备能够无感采集通过该卡口的车辆图像及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由综合管理平台分析采集到车辆图像及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再由数据平台车辆信息预警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同理,数据平台将人员信息的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据平台返回的第一预警信息或第二预警信息控制相应车辆所在安检车道的车道道闸报警设备产生报警信号,同时相应的道闸设备保持关闭状态。该方案不需要安检人员人工检查,在车辆进入安检车道之前就能够自动识别出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以便安检人员对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重点检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从而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安检任务。同时,基于安全信息开启道闸设备使进入安检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过,提高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检查站是对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及其交通工具与随行物品等进行检查的关卡式机构。检查站在情报收集、提前预警、打击布控、事后追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检查站整体信息化手段使用较少,现有的安全检查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对通过的人和车辆逐个进行检查,从而造成检查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方案不需要安检人员人工检查,在车辆进入安检车道之前就能够自动识别出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以便安检人员对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重点检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从而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安检任务。同时,基于安全信息开启道闸设备使进入安检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过,提高检查效率。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该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分流大屏101、前置采集设备102、人车证核验设备103、三维人像建模设备104、车底扫描设备105、道闸设备106。
在离安检站区域的预设距离处设置前置预警卡口107,并在前置预警卡口107处设置有前置采集设备102。
当车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107时,前置采集设备102采集该车辆的车辆信息。
其中,前置采集设备102可以是高速抓拍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抓拍机,前置采集设备102的类型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前置预警卡口107的采集该车辆的车辆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将该车辆的车辆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对该车辆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识别,若该车辆为嫌疑车辆,在该车辆进入检查站之前在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预警。
分流大屏101,用于指示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
人车证核验设备103包括车道人脸抓拍设备,车道人脸抓拍设备,用于采集通过前置预警卡口107的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
三维人像建模设备104,用于当检测到人员通过时,将该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生成该人员对应的三维人脸图像。
车底扫描设备105,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
车底扫描设备105可以选择性的部署在部分安检车道上,也可以每个安检车道上均部署车底扫描设备105,车底扫描设备105的具体部署方式本发明不做具体的限定。
每个安检车道上均设置一个道闸设备106,当道闸设备106开启后,车辆可以通行;当道闸设备106关闭时车辆无法通行。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在检查站的前置预警卡口设置有前置采集设备,通过该前置采集设备能够无感采集通过该卡口的车辆图像及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由综合管理平台分析采集到车辆图像及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再由数据平台车辆信息预警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同理,数据平台将人员信息的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据平台返回的第一预警信息或第二预警信息控制相应车辆所在安检车道的车道道闸报警设备产生报警信号,同时相应的道闸设备保持关闭状态。该方案不需要安检人员人工检查,在车辆进入安检车道之前就能够自动识别出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以便安检人员对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重点检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从而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安检任务。同时,基于安全信息开启道闸设备使进入安检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过,提高检查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详细工作过程:
请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前置采集设备201、综合管理平台202、数据平台203和道闸设备204。
前置采集设备201,用于采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图像及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车辆的图像及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型车辆的安检车道中部署适合大型车辆的高度的采集设备,确保大型车辆通过安检车道时能够采集到大型车辆中的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及车辆的图像。
图像的格式类型可以是jpg格式、bmp格式、png格式等,图像的格式类型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综合管理平台202,用于分析车辆的图像及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发送至数据平台203。
车辆信息可以包括车牌信息、车辆颜色、车标和车辆车型。
人物信息可以包括人脸信息和人物性别信息。
数据平台203,用于将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将第一预警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若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并将第一安全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预警车辆数据库中存储着警方布控的嫌疑车辆信息,该预警车辆数据库与警方的嫌疑车辆数据库相连接。
当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时,即车辆的车牌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车牌信息一致,车辆的车辆颜色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颜色一致,车辆车标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车标一致,车辆的车辆车型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车型一致,表明该车辆是警方布控的嫌疑车辆,生成第一预警信息。
检查站勤务人员根据第一预警信息对应的嫌疑车辆进行相关处置。
当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时,表明该车辆不是警方布控的嫌疑车辆,生成第一安全信息。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将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并将第二预警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若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并将第二安全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预警人物数据库中存储着警方布控的嫌疑人物信息,该预警人物数据库与警方的嫌疑人物数据库相连接。
当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时,即人物的人脸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一致,人物的人物性别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性别信息一致,表明该人物是警方布控的嫌疑人,生成第二预警信息。
检查站勤务人员根据第二预警信息对应的嫌疑人进行相关处置。
当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不一致时,表明该人物不是警方布控的嫌疑人,生成第二安全信息。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基于第一预警信息和第二预警信息控制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或,基于第一安全信息和第二安全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204开启。
其中,道闸设备204设置于安检车道中。
需要说明的是,报警信号可以是声音报警信号,光报警信号等,报警信号具体的类型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当进入检查站的车辆满足第一安全信息及该车辆上的人员满足第二安全信息时,综合管理平台202控制该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开启,使该车辆通过。
数据平台203接收到推送的预警信息后,将推送的信息与各车道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实时比对,若是前置采集设备201抓拍的信息为预警车辆,当车辆进入任意安检车道,前置采集设备201采集到预警车辆后,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综合管理平台202接收到正常车辆信息后,车辆通过前置采集设备抓拍留痕,若是前置采集设备201漏拍车辆进入,产生一般提示,提示检查站工作人员注意。
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将前置采集设备201采集的信息统一管理、展示,同时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接受其他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帮助检查站工作人员快捷、高效的管理部署在检查站的各感知系统建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在检查站的前置预警卡口设置有前置采集设备,通过该前置采集设备能够无感采集通过该卡口的车辆图像及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由综合管理平台分析采集到车辆图像及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再由数据平台车辆信息预警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同理,数据平台将人员信息的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若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据平台返回的第一预警信息或第二预警信息控制相应车辆所在安检车道的车道道闸报警设备产生报警信号,同时相应的道闸设备保持关闭状态。该方案不需要安检人员人工检查,在车辆进入安检车道之前就能够自动识别出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以便安检人员对预警车辆或预警人物重点检查,实现车辆与人员的精准检查,从而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安检任务。同时,基于安全信息开启道闸设备使进入安检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过,提高检查效率。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2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前置预警卡口107处的人车证核验设备301。
人车证核验设备301,用于采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车上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将车辆信息、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进行绑定。
人车证核验设备301作用是将车辆信息、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进行绑定,并验证车上人员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确定是否是同一个人。
需要说明的是,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比如该地区有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检查站加强安检力度,人车证核验设备采集车辆、人物、身份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绑定,当没有特殊情况时,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只需采集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
进一步的,人车证核验设备301,包括:车道人脸抓拍设备。
车道人脸抓拍设备,用于采集通过前置预警卡口107的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将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数据平台203。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分析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对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基于第三预警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进入检查站的车辆,根据提示车辆人员摇下车窗减速慢行,车道人脸抓拍设备抓拍到人脸后,将人脸图像上传到综合管理平台202和数据平台203,综合管理平台202将人脸信息在平台上展示,并将人脸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绑定,综合管理平台202将人脸信息和车辆信息发送给数据平台203,由数据平台203对人脸信息进行信息确认,若是产生预警,推送预警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车辆信息)到综合管理平台202,检查站工作人员根据预警车辆和预警人员信息进行处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通过采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车上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实现车上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核实,并对车上人员的身份证、车人人员的人物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绑定的目的。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3的基础上还包括:车辆信任信息库401。
车辆信任信息库401,用于存储预先录入的车辆信息。
车辆信任信息库401中的车辆信息为信任的车辆信息。
车辆根据使用人员的不同进行建库分类,比如政法或公安等公务车辆,可以将这类公务车辆录入至车辆信任信息库401中,信任的车辆信息可以是公务车辆信息、校园车辆信息等,信任的车辆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录入。
当车辆经过检查站时,通过前置采集设备201采集到该车辆信息,并将该车辆信息优先与车辆信任信息库401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道闸设备204开启,该车辆快速通过。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将车辆信息与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车辆信息与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三安全信息,并将第三安全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基于第三安全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204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平台将车辆信息与与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车辆信息与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三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于第三安全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开启,实现车辆快速通行的目的。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4的基础上还包括:车底扫描设备501。
车底扫描设备501,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并将车辆底部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其中,车底扫描设备501主要是针对车辆底部信息进行采集,即拍摄车辆底部高清图像。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展示车辆底部图像。
其中,综合管理平台202展示车辆底部图像,由检查站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车辆底部图像确认车辆底部是否存在违禁物品,若存在违禁物品,通知检查站勤务人员对车底有违禁品的车辆进行拦截处置。
违禁物品可以是管制刀具、枪具、易燃物品、易爆物品、易腐蚀物品等。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车底扫描设备获取车辆底部图像,并将车辆底部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展示车辆底部图像,检查站工作人员根据车辆底部图像判断车辆底部是否存在违禁物品,若存在违禁物品,通知检查站勤务人员对车底悬挂有违禁品的车辆进行拦截处置。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5的基础上还包括:三维人像建模设备601。
三维人像建模设备601,用于当检测到人员通过时,将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生成人员对应的三维人脸图像,并将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需要说明的是,当人员通过三维人像综合数据门时,三维人像建模设备601将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
其中,三维人像综合数据门安装于人员安检通道中,三维人像综合数据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三维人像综合数据门的数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将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数据平台203。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将三维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展示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当三维人像建模设备检测到人员通过时,将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生成人员对应的三维人脸图像,并将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将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将三维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展示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实现人员的精准检查的目的。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6的基础上还包括:分流大屏701。
分流大屏701,用于指示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
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如大型车辆进入大型车辆对应的安检车道,小型车辆进入小型车辆对应的安检车道。
分流大屏701可以设置成可选功能项,如文明标语牌、预警分流等,根据需求做定制化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分流大屏指示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实现引导不同类型车辆有序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的目的。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7的基础上还包括:本地车辆数据库801。
本地车辆数据库801包括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和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大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大型车辆为本地大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确定所述车辆信息对应的车辆为非本地大型车辆;或者,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小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本地小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不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非本地小型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实现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本地车辆进行数据建库,将不同类型的车辆信息直接从对应的本地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查找,从而提高了查找速度,缩短了车辆检查时间。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图8的基础上,还包括: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
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安装于本地大型车辆中,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用于采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安装于本地大型车辆中,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用于采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
其中,移动人脸识别设备901可以安装在本地大型车辆的上下车门口处。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数据平台203。
数据平台203,还用于对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一致,生成第四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若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不一致,生成第四安全信息,并将第四安全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202。综合管理平台202,还用于基于第四预警信息控制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基于第四安全信息控制本地大型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204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移动人脸识别设备采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将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分析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得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物信息,并对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第四预警信息或第四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于第四预警信息控制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或,基于第四安全信息控制本地大型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道闸设备开启,实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员的精准检查,提高检查效率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前置采集设备、道闸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和数据平台;
所述前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进入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图像及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车辆的图像及所述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分析所述车辆的图像及所述车上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辆信息及人物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及所述人物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车辆信息与预警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人物信息与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二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不一致,生成第二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警信息控制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或,基于所述第一安全信息和所述第二安全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其中,所述道闸设备设置于安检车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车证核验设备;
所述人车证核验设备,用于采集进入所述前置预警卡口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车上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所述身份证信息和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进行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证核验设备,包括:车道人脸抓拍设备;
所述车道人脸抓拍设备,用于采集通过所述前置预警卡口的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分析所述车上人员的人脸图像,得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并对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上人员的人物信息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物信息一致,生成第三预警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预警信息控制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信任信息库;
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用于存储预先录入的车辆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对比,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车辆信任信息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生成第三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三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安全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底扫描设备;
所述车底扫描设备,用于获取车辆底部图像,并将所述车辆底部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展示所述车辆底部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维人像建模设备;
所述三维人像建模设备,用于当检测到人员通过时,将所述人员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生成所述人员对应的三维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三维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展示所述识别出的人员身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大屏;
所述分流大屏,用于指示不同类型车辆进入各自对应的安检车道。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地车辆数据库;
所述本地车辆数据库包括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和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大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一致,确定所述大型车辆为本地大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不一致,确定所述车辆信息对应的车辆为非本地大型车辆;或者,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小型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本地小型车辆;若所述车辆信息与所述本地小型车辆数据不一致,确定所述小型车辆为非本地小型车辆。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人脸识别设备;
所述移动人脸识别设备安装于本地大型车辆中,所述移动人脸识别设备,用于采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将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
所述数据平台,还用于对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一致,生成第四预警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若所述本地大型车辆中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警人物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不一致,生成第四安全信息,并将所述第四安全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第四预警信息控制所述车道道闸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基于所述第四安全信息控制所述本地大型车辆所在的安检车道对应的所述道闸设备开启。
CN201911200777.1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Active CN111063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777.1A CN11106319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777.1A CN11106319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3196A true CN111063196A (zh) 2020-04-24
CN111063196B CN111063196B (zh) 2021-06-15

Family

ID=7029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0777.1A Active CN11106319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319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361A (zh) * 2020-05-15 2020-09-22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一种远端安检核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41997A (zh) * 2020-11-10 2021-03-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及系统
CN114446031A (zh) * 2022-02-21 2022-05-06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检查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582118A (zh) * 2021-12-10 2022-06-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行策略的公安检查站车辆智能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14743298A (zh) * 2022-04-26 2022-07-12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
CN114446031B (zh) * 2022-02-21 2024-05-28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检查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21811U (zh) * 2015-11-13 2016-03-30 陕西公众仕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恐安全检测系统
CN109584566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北京品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安信息的公安检查站车辆安检系统
CN109658710A (zh) * 2019-01-10 2019-04-19 宁波力度警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站
CN109785615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合肥品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安检查站的预警分流子系统
US20190180125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Gatekeeper Security, Inc. Detection, count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nts in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21811U (zh) * 2015-11-13 2016-03-30 陕西公众仕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恐安全检测系统
US20190180125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Gatekeeper Security, Inc. Detection, count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nts in vehicles
CN109584566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北京品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安信息的公安检查站车辆安检系统
CN109785615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合肥品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安检查站的预警分流子系统
CN109658710A (zh) * 2019-01-10 2019-04-19 宁波力度警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站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361A (zh) * 2020-05-15 2020-09-22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一种远端安检核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96361B (zh) * 2020-05-15 2021-11-23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一种远端安检核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41997A (zh) * 2020-11-10 2021-03-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及系统
CN114582118A (zh) * 2021-12-10 2022-06-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行策略的公安检查站车辆智能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14446031A (zh) * 2022-02-21 2022-05-06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检查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446031B (zh) * 2022-02-21 2024-05-28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检查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743298A (zh) * 2022-04-26 2022-07-12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
CN114743298B (zh) * 2022-04-26 2023-11-10 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3196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3196B (zh)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US11792370B2 (en)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triggering a recording
CN109214274B (zh) 一种机场安保管理系统
US8089340B2 (en) Real-time screening interface for a vehicle screening system
WO2019153193A1 (zh) 一种出租车运营监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系统
EP2390845A1 (en) Check-point apparatus to manage the access to restricted-acces areas
CN103440485A (zh) 一种车辆出入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196505A (zh) 出入口安检终端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安检方法
CN109410347A (zh) 一种高铁闸机通行方法及系统
CN110619277A (zh) 一种多社区智慧布控方法以及系统
CN209765602U (zh) 一种人员身份信息无感快速核验通道
CN106875525A (zh) 一种应用于反恐安防领域的智能通道系统及通行方法
JP202109687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2258365A (zh) 一种公共安全、卫生智能快速查验系统
CN109584566A (zh) 一种基于公安信息的公安检查站车辆安检系统
CN109658710A (zh) 一种检查站
CN107067730A (zh) 基于卡口设备的网约车人车不一致监测方法
CN105448105A (zh) 一种基于巡逻警车的监控系统
KR101521947B1 (ko) 출입 및 관리 시스템
CN111404874A (zh) 出租车嫌疑车辆甄别分析体系架构
US201900805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ass Control Using an Automated Installation Entry Device
CN107170051A (zh) 一种智能安全检票系统
CN109960993A (zh)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EP23908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anage the access to restricted-acces areas
EP1760678A2 (en) Securit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