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1600A -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1600A
CN111061600A CN201911303123.1A CN201911303123A CN111061600A CN 111061600 A CN111061600 A CN 111061600A CN 201911303123 A CN201911303123 A CN 201911303123A CN 111061600 A CN111061600 A CN 111061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ore
core board
board
i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3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光华
蒋辉艳
刘晋
彭维
谢甲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q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q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31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1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1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1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核心板,将核心板固定安装在开发板上;S2:检测项目选择,根据不同的核心板,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S3:将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保存,同时传输出检测结果;S4:将核心板拆卸下开发板,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的核心板;本申请采用多层次检测手段对核心板进行检测,首先进行初步筛查,获得详细的检测数据,将这些检测数据打包生成一个串联码传输至服务器内,于此同时生成一个检测报告,实际操作中,当不清楚手上这块核心板是否经过测试时,获取串联码后,可在服务器上查询相关数据,在检测漏测及测试不通过的把关上有着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核心板被广泛应用到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安防监控、广告机等领域。目前,开发者通常需要将产品的定义功能预先在开发板上进行移植并测试,随后评估核心板的状态,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但是在进行测试的时候,不可能对核心板所应用的各种情景都进行测试,只能测试一些较为通用的方面,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因此对于核心板的生产厂家来说,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就需要对核心板进行不同方面的检测,但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漏测及测试不通过的核心板混入以测好的核心板中,这样会导致后续工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核心板生产厂家来说,解决大批次中混入漏测未测核心板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有些客户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需求,而有的客户就没有,但是如果事先就全部进行检测,会增加生产厂家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能够针对生产厂家生产出的核心板进行快速筛查分类,通过多层次检测,最终得到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板,提高管理及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生产厂家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核心板,将核心板固定安装在开发板上;
S2:检测项目选择,根据不同的核心板,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
S3:将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保存,同时传输出检测结果;
S4:将核心板拆卸下开发板,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处理;
最终得到的核心板,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出现问题的项目进行重新检修与检测,通过检测的核心板进行下一步处理。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2之间,还包括型号确认步骤,针对不同的核心板,采用不同的测试程序,所述测试程序在核心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步骤S2。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程序的录入包括烧制录入和云端传输录入两种方式,所述烧制录入为人工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人工选择对应的测试程序,将测试程序输入到开发板上,对核心板进行测试;所述云端传输为系统自动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在服务器中选择通用的测试程序,对核心板进行测试。
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检测项目具有多个,包括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耳机模块、USB串口、OTG模块、SIM/TF模块、传感器模块、音频模块、GPIO扩展模块。
作为优选,在步骤S3中,当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中时,将所有检测结果生成一个具有唯一标识的串联码,所述串联码中包含检测的项目和检测的结果,所述串联码在检测结果输出时也同时被输出。
作为优选,在步骤S4后,还包括二次自检步骤,在二次自检步骤中,首先通过输入实际需求数据,从服务器中针对检测结果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比,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
作为优选,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后,选取对应的核心板;针对这些核心板进行第二次筛选,如果实际需求的检测项目的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对该核心板进行重制处理,如果都符合标准,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作为优选,如果经过二次筛选的核心板缺少对应的检测项目,则需另外进行加检,对缺少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选择出适合的核心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采用多层次检测手段对核心板进行检测,首先进行初步筛查,对于核心板的一些通用、必要项目进行检测,例如对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耳机模块、USB串口、OTG模块、 SIM/TF模块、传感器模块、音频模块、GPIO扩展模块这些模块的检测,对这些模块进行检测时,获得详细的检测数据,将这些检测数据打包生成一个串联码传输至服务器内,于此同时生成一个检测报告;当客户具有特殊需求时,首先输入客户需求从服务器上查阅相关数据,将符合要求的核心板进行筛选出来,然后进行第二次检测,防止存放时间过久可能导致核心板出现问题,最终使得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位本发明的核心板夹具结构图。
附图说明:
1、上壳体 2、下壳体
3、盖板 11、连接杆
12、拨动板 13、卡勾
21、凹槽 22、连接块
23、缺口 24、钢轴
31、射频校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一种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核心板,将核心板固定安装在开发板上;S2:检测项目选择,根据不同的核心板,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S3:将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保存,同时传输出检测结果;S4:将核心板拆卸下开发板,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的核心板,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出现问题的项目进行重新检修与检测,通过检测的核心板进行下一步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因为厂家在生产核心板时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都进行测试,这样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只有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从生产的核心板中去挑选符合要求的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减少厂家的检测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步骤S1和S2之间,还包括型号确认步骤,针对不同的核心板,采用不同的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在核心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步骤S2;测试程序的录入包括烧制录入和云端传输录入两种方式,烧制录入为人工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人工选择对应的测试程序,将测试程序输入到开发板上,对核心板进行测试;云端传输为系统自动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在服务器中选择通用的测试程序,对核心板进行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核心板进行测试时,包括两种不同的测试程序的获取方式,进行人工烧纸录入时,会更加适配于整个核心板类型,从而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但是测试效率慢;采用云端传输录入,即在测试前系统在服务器上下载测试程序,从而对核心板进行检测,测试效果没有烧纸录入准确,但测试效率快;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测试,最终都会得到一个测试结果,这里提到的通用测试程序,是指代是市面上常规的测试项的测试程序,针对不同的核心板,对于某些程序的测试都是有必要的,例如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等,对于另外的一些核心板,例如需要检测音频模块,就需要进行人工烧制录入。测试的结果就包括对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耳机模块、USB串口、OTG模块、SIM/TF模块、传感器模块、音频模块、GPIO扩展模块这些项目的最终结果。
更为具体的是,在步骤S3中,当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中时,将所有检测结果生成一个具有唯一标识的串联码,串联码中包含检测的项目和检测的结果,串联码在检测结果输出时也同时被输出,每一个核心板都具有唯一的串联码存在与服务器中,这些串联码和服务器中的数据是相对应的,这样可通过串联码找到相对应的核心板。
在步骤S4后,还包括二次自检步骤,在二次自检步骤中,首先通过输入实际需求数据,从服务器中针对检测结果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比,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后,选取对应的核心板;针对这些核心板进行第二次筛选,如果实际需求的检测项目的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对该核心板进行重制处理,如果都符合标准,则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经过二次筛选的核心板缺少对应的检测项目,则需另外进行加检,对缺少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选择出适合的核心板。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厂家在生产时会一次性生产大量的核心板,这些核心板会进行检测,获得对应的数据,但是当客户有着特殊需求,例如电源模块需要达到某一个数值时,此时将这一数据信息进行录入,服务器就会进行筛选,将电源模块满足这一数值的串联码显现出来,根据这些串联码,就能从仓库中找到这些核心板,然后对这些核心板进行第二次筛选,看看是否满足客户的其他需求或者用于存放过久造成核心板的可能损坏;当客户有着其他方面的检测需求时,则通过人工烧制录入的方式,将对应的检测程序写入开发板内进行检测,从而满足检测需求;最终,厂家能根据核心板的不同以及客户的不同需求,将最合适的核心板提供给客户,同时能减少大量的检测工作,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以具体的事实例来阐述本申请,当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做出的适应性改变,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都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检测型号为MT6765、MT6753和MT6755为例说明,首先,本申请采用快速安装式核心板检测夹具,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端采用插销式结构进行固定连接,下壳体2的一端设有凸起的连接块21,连接块21上设有通孔;上壳体1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块21配合的连接杆 11,连接杆11上设有连接孔,连接杆11卡入连接块21之间,采用插销贯穿连接孔和通孔,从而将上、下壳体固定在一起。上壳体1的另一端为“凹”型结构,“凹”型结构的凹槽位置设有扣件开关,扣件开关与上壳体1采用扭转弹簧进行连接,扣件开关的上端设有拨动板12,下端设有卡勾13;下壳体2的一侧也为“凹”型结构,“凹”型结构内设有钢轴24,钢轴24的两端固定在下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壳体的一端采用轴销进行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扭转弹簧进行连接,这样利用卡勾和钢轴的配合从而实现扣合,保证了上、下壳体连接更加稳定,在锁止时,按压拨动板,使得卡勾脱离钢轴,放入核心板,松手后在扭转弹簧的带动下复位,卡勾扣合在钢轴上,实现上、下壳体的固定。
凹槽21旁设有缺口23,缺口23从凹槽21延伸至下壳体2边缘,低于凹槽21所处的平面。盖板3上设有射频校准孔31,射频校准孔 31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盖板3的边缘位置,与上壳体1抵接在一起,盖板3为可拆卸结构,盖板3朝向凹槽21一侧设有多个接触角,这样与安装在凹槽内的核心板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快速检测,将型号为MT6765、MT6753和MT6755分别安装在凹槽内进行常规检测,检测的范围为功能是否与需求匹配、检测的功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例如软件版本是否显示正确、摄像头检测是否可以正常显示预览界面、音频检测是否能够输入和输出声音,同时检测是否可以正确的上传报告至服务器,服务器端是否能正确的查询到实测报告,如果出现检测项目不合格的,进行二次检测,根据二次检测结果定位是否为单机现象,若是单机现象则标注出来,作为不良品寻找问题根源,若为量产现象,则将问题放大,优先级反馈至相关技术人员解决,将这些核心板中的进行检测后,进行收纳整理。
更为具体的是,对核心板型号为MT6765、MT6735和MT6580的 LCD mipi功能进行检测时,不同的核心板具有不同的引脚,例如其中一个盖板的第14至23引脚为LCD mipi测试引脚,但是针对不同的核心板,其引脚对应是不一致的没有办法能实现完全的检测,因此只能利用该盖板对型号为MT6735和MT6755进行检测,对型号为 MT6580需要其他的盖板进行检测,对于UART DEBUG或者以太网SPI 来说,都可以采用同一个盖板进行检测,为了大大缩短检测过程所带来的损耗,前期就采用同一个盖板对所有的核心板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第一轮结果;当有客户需求时,采用其他盖板进行第二轮特异性检测,从而筛选出符合需求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检测后,后台服务器中记录了对应的核心板的测试结果,例如型号MT6765,软件版本3.0,摄像头和音频均正常;MT6580软件版本为1.0版本,摄像头和音频均正常,MT6755软件版本为5.0版本,摄像头和音频均正常;当对这些核心板有着需求时,首先从服务器中查阅符合需求的核心板,例如需求软件版本在1.0以上,那么就能直接从服务器中筛选出型号为MT6765和MT6755的核心板,如果还需要额外的检测,例如GPS测试,则将GPS测试程序人工烧录盖板内,然后将MT6765和MT6755两种核心板均进行检测,最终得到符合需求的核心板。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核心板,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2)针对生产厂家,减小了检测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明确了测试需求与步骤,优化了后续管理,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核心板,将核心板固定安装在开发板上;
S2:检测项目选择,根据不同的核心板,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
S3:将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保存,同时传输出检测结果;
S4:将核心板拆卸下开发板,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处理;
最终得到的核心板,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出现问题的项目进行重新检修与检测,通过检测的核心板进行下一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2之间,还包括型号确认步骤,针对不同的核心板,采用不同的测试程序,所述测试程序在核心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步骤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程序的录入包括烧制录入和云端传输录入两种方式,所述烧制录入为人工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人工选择对应的测试程序,将测试程序输入到开发板上,对核心板进行测试;所述云端传输为系统自动录入,根据核心板的类型,在服务器中选择常规的测试程序,对核心板进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检测项目具有多个,包括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耳机模块、USB串口、OTG模块、SIM/TF模块、传感器模块、音频模块、GPIO扩展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检测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中时,将所有检测结果生成一个具有唯一标识的串联码,所述串联码中包含检测的项目和检测的结果,所述串联码在检测结果输出时也同时被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后,还包括二次自检步骤,在二次自检步骤中,首先通过输入实际需求数据,从服务器中针对检测结果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比,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初步筛选串联码后,选取对应的核心板;针对这些核心板进行第二次筛选,如果实际需求的检测项目的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对该核心板进行重制处理,如果都符合标准,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对核心板的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经过二次筛选的核心板缺少对应的检测项目,则需另外进行加检,对缺少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选择出适合的核心板。
CN201911303123.1A 2019-12-17 2019-12-17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Pending CN111061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3123.1A CN111061600A (zh) 2019-12-17 2019-12-17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3123.1A CN111061600A (zh) 2019-12-17 2019-12-17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1600A true CN111061600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3123.1A Pending CN111061600A (zh) 2019-12-17 2019-12-17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160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396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快速获取测试程序以测试主板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WO2016141613A1 (zh) * 2015-03-12 2016-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引脚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27613A (zh) * 2016-11-09 2017-03-22 百望金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服务器和税控核心板的连接方法及通用服务器
CN106771967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市科陆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板测试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396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快速获取测试程序以测试主板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WO2016141613A1 (zh) * 2015-03-12 2016-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引脚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27613A (zh) * 2016-11-09 2017-03-22 百望金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服务器和税控核心板的连接方法及通用服务器
CN106771967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市科陆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板测试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9587C (zh) 一种手机单板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TW201417002A (zh) 行動化建置產品履歷系統及產線作業之管控方法
CN108170447A (zh) 芯片在线自动烧录方法和系统
US9529069B2 (en) Test system for testing electrostatic test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656873A (zh) 基于Linux车载软件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344562A (zh) 电路印刷板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3029223A (zh) 基于网络通信的批量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KR101873311B1 (ko) 현장의 이상 발생 여부를 판정하는 클라우드형 품질관리시스템
CN111061600A (zh) 多层次检测分类方法
CN204517822U (zh) 一种带wifi的结果可追溯蓝牙自动检测工装
CN109581188B (zh) 一种主板上端子的功能检测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3379A (zh) 一种电路板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8725B (zh) 一种硬件产品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07926B (zh) 一种待集成产品的检测方法和集成方法
CN102479149A (zh) Aoi数据处理方法
CN100530129C (zh) 主机板功能测试板
WO2019109284A1 (zh) 调试器以及芯片调试方法
CN111291105B (zh) 一种pcb板检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079601B (zh) 一种显示程序信息和生产信息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家电
CN109541426A (zh) 一种晶圆测试中测试仪自动读取参数的方法
CN112213582B (zh) 电子模块的检测系统、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26521B (zh) 一种生产过程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7925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方法和demura集成方法
CN100530128C (zh) 主机板功能测试板
CN212459955U (zh) 检测电动尾门线路板性能的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