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8219A -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8219A
CN111048219A CN201911381234.4A CN201911381234A CN111048219A CN 111048219 A CN111048219 A CN 111048219A CN 201911381234 A CN201911381234 A CN 201911381234A CN 111048219 A CN111048219 A CN 111048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arc
rotating shaft
ring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12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8219B (zh
Inventor
饶琦琦
刘晓
许斌
罗英
张宏亮
宋丹戎
王留兵
陈训刚
李燕
胡雪飞
吴冰洁
蒋兴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13812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8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8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8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5/00Moderator or core structur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as moderator
    • G21C5/02Detail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3/00Pressure vessels; Containment vessels; Containment in general
    • G21C13/02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锁扣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螺旋弹簧及压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突出键;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插孔,还包括内槽;所述压环呈筒状,且压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C形槽,各C形槽由三个槽段组成:水平段,两段竖直段;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销;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压环中,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在安装时和反应堆运行时需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反应堆换料期间一起吊出反应堆压力容器。
压紧组件内安装有数十套为反应堆控制棒提供导向功能的导向组件,当需要更换导向组件时,需要将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分离开,以便于从压紧组件内取出导向组件,然后再将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重新连接。
由于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分离时位于堆内构件存放水池内数米深,且水池内的水有一定的辐照剂量,所以人员无法近距离进行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的分离操作,以及取出需更换的导向组件后,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的重新连接操作,需远距离进行分离松脱和重新连接操作,且由于该连接结构设置有多套,进行分离松脱和重新连接操作时需快速进行,以节省时间,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辐照剂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关于核反应堆中涉及的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的连接与分离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的锁扣件,还包括用于实现改变所述锁扣件锁扣状态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螺旋弹簧及压环;
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操作杆插孔用于完成旋转轴与操作杆的连接,以通过操作杆转动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下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侧面突出的突出键;
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旋转轴下端配合的插孔,还包括与所述插孔边缘相接的内槽,在旋转轴下端嵌入所述插孔后,所述突出键嵌入所述内槽中,通过突出键受剪,实现锁扣件与旋转轴之间的转矩传递;
所述压环呈筒状,且压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相对于压环轴线呈正对关系的C形槽,各C形槽由三个槽段组成:包括一段位于C形槽中部,且沿着压环周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段,包括两段位于C形槽端部,沿着压环轴线延伸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与水平段相接的一端为竖直段的下端,各C形槽在压环的内侧均具有槽口;
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沿着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定位销贯通旋转轴;
所述定位销其中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C形槽中,定位销的另一端嵌入另一个C形槽中;
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压环中,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
当定位销位于竖直段的顶端时,所述突出键由内槽中脱出;当定位销位于水平段时,所述突出键嵌入所述内槽中。
本方案中,本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核反应堆中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的连接,所述锁扣件即为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的直接连接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改变锁扣件的锁扣状态:使得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获得相互约束或约束关系移除的状态。本方案中,所述螺旋弹簧及压环作为旋转轴与锁扣件的定距部件:如初始状态为:定位销位于任意竖直段的上端,此时螺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突出键位于内槽的正上方,通过向所述操作杆插孔中插入操作杆,通过操作杆下压旋转轴,此时定位销由竖直段的顶端移动至竖直段的底端,此过程中突出键嵌入内槽中,而后旋转操作杆,使得定位销随旋转轴向另一竖直段所在侧转动,此过程中突出键受剪,为锁扣件提供随旋转轴旋转的驱动力,此过程中,通过锁扣件转动,锁扣件作为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即可达到改变锁扣件约束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连接状态状态的目的。同时,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只需要具有脱开或连接的两个状态,利用旋转轴的旋转行程与实现以上两个状态切换进行匹配,即可使得在定位销滑动至两个竖直段的底端时,对应锁扣件改变以上两个状态的旋转止点位置,在螺旋弹簧的回弹下,定位销回退至竖直段的顶点,此时旋转轴失去对锁扣件转动的驱动能力。
综上,本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利用所述C形槽的结构设计,具有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关系可通过旋转轴是否能够继续转动来直接判断,锁扣件旋转到位后,定位销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通过自动回退,即可移除旋转轴与锁扣件的配合关系,故本方案还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采用操作杆操作旋转轴,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远距离实际上仅用于凸显对连接结构的操作不需要操作人员与连接结构具有直接接触,在空间中,实际操作位置与连接结构具有距离即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以上C形槽成对设置的方式旨在使得定位销的两端均具有C形槽对其进行约束,以保证旋转轴在工作时的旋转精度,以方便操作者准确、便捷的完成操作,考虑到旋转轴与压环的装配,如为判断定位销在各C形槽中的位置、保证定位销与压环具有可靠的配合关系,设置为:所述C形槽均贯通压环的侧壁,所述定位销通过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轴孔穿过旋转轴,且定位销与旋转轴焊接连接。本方案中,所述C形槽的设置不仅便于穿设定位销,同时可利用C形槽作为观察定位销与压环配合状态的观察窗。
作为一种螺旋弹簧位置稳定性好、同时方便螺旋弹簧装配、同时利于利用定位销,限定旋转轴上端位置,以方便完成旋转轴转动驱动的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为相对于下侧轴段膨大的膨大部,所述定位销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膨大部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上部套设在旋转轴膨大部下侧的轴段上,螺旋弹簧的上端与膨大部的下端接触。
作为一种可增大突出键与内槽接触面积、利于突出键与内槽配合精度的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突出键及内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突出键与内槽的数量相等,各突出键均匹配有一个内槽。
为方便完成压环在压紧筒组件上的位置定位,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实现压环在压紧筒组件上位置固定的上螺纹环,所述上螺纹环呈筒状,且上螺纹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压环为下侧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裙边的筒状结构;
所述上螺纹环的中心孔用于压环穿过上螺纹环,且上螺纹环通过向所述环形裙边的上侧施加压力实现压环在压紧筒组件上的位置固定。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以上压环的形状设计可提供压紧筒组件上与压环外形匹配的调节孔将压环支撑于压紧筒组件上,而后,通过所述上螺纹环为所述环形裙边施加压力,即可达到将压环约束在压紧筒组件上的目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运用时,考虑到锁扣件需要转动,由于需要通过旋转轴驱动锁扣件,故锁扣件上的插孔需要位于旋转轴的正下方,故在压紧筒组件上设置相应台阶孔时,需要考虑所述环形裙边的下端并不直接压持在锁扣件上:通过压紧筒组件上台阶孔上的台阶面支撑环形裙边的下端即可,锁扣件位于环形裙边下端的台阶孔孔段内。
作为锁扣件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锁扣件包括起吊工字杆及工字形套筒,所述起吊工字杆呈阶梯轴状,且由起吊工字杆的上端至下端,起吊工字杆的直径逐级增大,所述工字形套筒呈筒状;
所述插孔设置于起吊工字杆的上端;
所述起吊工字杆的下端还设置有相对于起吊工字杆下端侧壁外凸的弧形外齿,所述工字形套筒的内孔上还设置有弧形内齿;
在工字形套筒旋转时,所述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发生位置变换:弧形外齿由与弧形内齿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转换为位于弧形内齿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弧形外齿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弧形内齿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转换为与弧形内齿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通过在压紧组件及压紧筒组件上设置台阶孔,利用压紧筒组件上的台阶孔完成工字形套筒的支撑、利用压紧组件上的台阶孔完成工字形套筒上端位置的限定,同时设置为工字形套筒相对于压紧组件固定连接,这样,在通过旋转轴驱动起吊工字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弧形外齿在工字形套筒周向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可达到改变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相对位置以及配合状态的目的:弧形外齿由与弧形内齿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转换为位于弧形内齿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弧形外齿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弧形内齿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转换为与弧形内齿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在具体运用时,所述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的配合面可为具有弧度的斜面亦可为为平面的斜面。优选设置为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均呈绕起吊工字杆或工字形套筒周向方向延伸,且在起吊工字杆或工字形套筒轴线方向亦具有延伸的螺旋线段状。
为保证工字形套筒在压紧组件上固定的稳定性,设置为:所述工字形套筒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对工字形套筒在压紧组件上实现防转约束的锁定键。
为优化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的配合精度,设置为:弧形外齿与弧形内齿两者中,至少有一者呈组设置:呈组设置的一者为两个,且组成该者的各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弧形外齿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下,呈组设置的一者将另一者夹持在两个之间。
为优化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为利于单个弧形外齿或弧形内齿的受力,以进一步保证所述可靠性,设置为:在弧形外齿支撑弧形内齿的状态下,起吊工字杆与工字形套筒具有多个配合工位,各配合工位具有相互配合的弧形外齿及弧形内齿,且配合工位相对于起吊工字杆及工字形套筒均环形均布。
作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实现工字形套筒在压紧组件上位置固定的下螺纹环,所述工字形套筒的外形呈阶梯轴状,且由工字形套筒的上端至下端,工字形套筒的直径逐级增大;
所述下螺纹环为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结构,所述下螺纹环的上端用于支撑工字形套筒的下端。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工字形套筒的外形呈阶梯轴状,即可利用工字形套筒的某一筒段,如工字形套筒的上端,实现工字形套筒在压紧组件上的准确定位。通过下螺纹环,将工字形套筒的上端推挤至与压紧组件上的轴肩接触,同时在压紧组件上设置与所述锁定键间配合的槽体,锁定键嵌入所述槽体中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本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核反应堆中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的连接,所述锁扣件即为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的直接连接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改变锁扣件的锁扣状态:使得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获得相互约束或约束关系移除的状态。本方案中,所述螺旋弹簧及压环作为旋转轴与锁扣件的定距部件:如初始状态为:定位销位于任意竖直段的上端,此时螺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突出键位于内槽的正上方,通过向所述操作杆插孔中插入操作杆,通过操作杆下压旋转轴,此时定位销由竖直段的顶端移动至竖直段的底端,此过程中突出键嵌入内槽中,而后旋转操作杆,使得定位销随旋转轴向另一竖直段所在侧转动,此过程中突出键受剪,为锁扣件提供随旋转轴旋转的驱动力,此过程中,通过锁扣件转动,锁扣件作为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即可达到改变锁扣件约束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连接状态状态的目的。同时,压紧组件与压紧筒组件只需要具有脱开或连接的两个状态,利用旋转轴的旋转行程与实现以上两个状态切换进行匹配,即可使得在定位销滑动至两个竖直段的底端时,对应锁扣件改变以上两个状态的旋转止点位置,在螺旋弹簧的回弹下,定位销回退至竖直段的顶点,此时旋转轴失去对锁扣件转动的驱动能力。
综上,本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利用所述C形槽的结构设计,具有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关系可通过旋转轴是否能够继续转动来直接判断,锁扣件旋转到位后,定位销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通过自动回退,即可移除旋转轴与锁扣件的配合关系,故本方案还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采用操作杆操作旋转轴,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以实现:在压紧筒组件上方,远距离将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进行简单快速的分离松脱操作,以吊走压紧筒组件,在压紧组件内的导向组件等设备更换或维修完毕后,将压紧筒组件吊回并复装在压紧组件上方,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在压紧筒组件上方,远距离将压紧筒组件和压紧组件进行简单快速的重新连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用于连接压紧筒组件、压紧组件一个具体运用的装配图;
图2为图1装配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用于反映旋转轴及其上相应附件的结构以及相应连接关系;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用于反映起吊工字杆及其上相应附件的结构以及相应连接关系;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反映起吊工字杆与旋转轴的配合关系;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反映压环的结构以及压环与定位销的配合关系;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运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如何操作旋转轴,其中,操作杆为下端设置有用于内六角孔配合的杆段的外六角长杆工具,所述操作杆插孔为内六角孔;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状态图,用于反映定位销位于C形槽中其中一个竖直段的上端时,弧形内齿的位置状态;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状态图,用于反映定位销位于C形槽中的水平段,弧形内齿的位置状态;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状态图,用于反映定位销位于C形槽中另一个竖直段的上端时,弧形内齿的位置状态;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反映工字形套筒的结构;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的视口位于工字形套筒的上方,用于与图8对应,反映起吊工字杆支撑工字形套筒时的状态,剖面线形式部分为起吊工字杆;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的视口位于工字形套筒的上方,用于与图9对应,反映起吊工字杆与工字形套筒脱扣的过程状态,剖面线形式部分为起吊工字杆;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的视口位于工字形套筒的上方,用于与图10对应,反映起吊工字杆未支撑工字形套筒时的状态,剖面线形式部分为起吊工字杆;
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一个具体运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起吊工字杆与工字形套筒脱扣后,压紧筒组件相对于压紧组件分离的状态。
图中标记分别为:1、连接结构,2、压紧筒组件,3、压紧组件,4、旋转轴,5、定位销,6、压环,7、上螺纹环,8、螺旋弹簧,9、起吊工字杆,10、工字形套筒,11、下螺纹环,12、内六角孔,13、突出键,14、内槽,15、弧形外齿,16、C形槽,17、外六角长杆工具,18、弧形内齿,19、锁定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实现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连接的锁扣件,还包括用于实现改变所述锁扣件锁扣状态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4、螺旋弹簧8及压环6;
所述旋转轴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操作杆插孔用于完成旋转轴4与操作杆的连接,以通过操作杆转动旋转轴4;
所述旋转轴4下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侧面突出的突出键13;
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旋转轴4下端配合的插孔,还包括与所述插孔边缘相接的内槽14,在旋转轴4下端嵌入所述插孔后,所述突出键13嵌入所述内槽14中,通过突出键13受剪,实现锁扣件与旋转轴4之间的转矩传递;
所述压环6呈筒状,且压环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相对于压环6轴线呈正对关系的C形槽16,各C形槽16由三个槽段组成:包括一段位于C形槽16中部,且沿着压环6周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段,包括两段位于C形槽16端部,沿着压环6轴线延伸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与水平段相接的一端为竖直段的下端,各C形槽16在压环6的内侧均具有槽口;
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4上的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沿着旋转轴4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定位销5贯通旋转轴4;
所述定位销5其中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C形槽16中,定位销5的另一端嵌入另一个C形槽16中;
所述螺旋弹簧8设置在压环6中,且螺旋弹簧8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8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
当定位销5位于竖直段的顶端时,所述突出键13由内槽14中脱出;当定位销5位于水平段时,所述突出键13嵌入所述内槽14中。
本方案中,本连接结构1用于实现核反应堆中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的连接,所述锁扣件即为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的直接连接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改变锁扣件的锁扣状态:使得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获得相互约束或约束关系移除的状态。本方案中,所述螺旋弹簧8及压环6作为旋转轴4与锁扣件的定距部件:如初始状态为:定位销5位于任意竖直段的上端,此时螺旋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突出键13位于内槽14的正上方,通过向所述操作杆插孔中插入操作杆,通过操作杆下压旋转轴4,此时定位销5由竖直段的顶端移动至竖直段的底端,此过程中突出键13嵌入内槽14中,而后旋转操作杆,使得定位销5随旋转轴4向另一竖直段所在侧转动,此过程中突出键13受剪,为锁扣件提供随旋转轴4旋转的驱动力,此过程中,通过锁扣件转动,锁扣件作为压紧组件3与压紧筒组件2之间的中间连接件,即可达到改变锁扣件约束压紧组件3与压紧筒组件2连接状态状态的目的。同时,压紧组件3与压紧筒组件2只需要具有脱开或连接的两个状态,利用旋转轴4的旋转行程与实现以上两个状态切换进行匹配,即可使得在定位销5滑动至两个竖直段的底端时,对应锁扣件改变以上两个状态的旋转止点位置,在螺旋弹簧8的回弹下,定位销5回退至竖直段的顶点,此时旋转轴4失去对锁扣件转动的驱动能力。
综上,本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利用所述C形槽16的结构设计,具有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连接关系可通过旋转轴4是否能够继续转动来直接判断,锁扣件旋转到位后,定位销5在螺旋弹簧8的作用下通过自动回退,即可移除旋转轴4与锁扣件的配合关系,故本方案还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本连接结构1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2的上方采用操作杆操作旋转轴4,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连接状态的目的。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远距离实际上仅用于凸显对连接结构1的操作不需要操作人员与连接结构1具有直接接触,在空间中,实际操作位置与连接结构1具有距离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15所示,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以上C形槽16成对设置的方式旨在使得定位销5的两端均具有C形槽16对其进行约束,以保证旋转轴4在工作时的旋转精度,以方便操作者准确、便捷的完成操作,考虑到旋转轴4与压环6的装配,如为判断定位销5在各C形槽16中的位置、保证定位销5与压环6具有可靠的配合关系,设置为:所述C形槽16均贯通压环6的侧壁,所述定位销5通过设置在旋转轴4上的轴孔穿过旋转轴4,且定位销5与旋转轴4焊接连接。本方案中,所述C形槽16的设置不仅便于穿设定位销5,同时可利用C形槽16作为观察定位销5与压环6配合状态的观察窗。
作为一种螺旋弹簧8位置稳定性好、同时方便螺旋弹簧8装配、同时利于利用定位销5,限定旋转轴4上端位置,以方便完成旋转轴4转动驱动的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旋转轴4的上端为相对于下侧轴段膨大的膨大部,所述定位销5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膨大部上,所述螺旋弹簧8的上部套设在旋转轴4膨大部下侧的轴段上,螺旋弹簧8的上端与膨大部的下端接触。
作为一种可增大突出键13与内槽14接触面积、利于突出键13与内槽14配合精度的实现方案,设置为:所述突出键13及内槽1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突出键13与内槽14的数量相等,各突出键13均匹配有一个内槽14。
为方便完成压环6在压紧筒组件2上的位置定位,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实现压环6在压紧筒组件2上位置固定的上螺纹环7,所述上螺纹环7呈筒状,且上螺纹环7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压环6为下侧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裙边的筒状结构;
所述上螺纹环7的中心孔用于压环6穿过上螺纹环7,且上螺纹环7通过向所述环形裙边的上侧施加压力实现压环6在压紧筒组件2上的位置固定。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以上压环6的形状设计可提供压紧筒组件2上与压环6外形匹配的调节孔将压环6支撑于压紧筒组件2上,而后,通过所述上螺纹环7为所述环形裙边施加压力,即可达到将压环6约束在压紧筒组件2上的目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运用时,考虑到锁扣件需要转动,由于需要通过旋转轴4驱动锁扣件,故锁扣件上的插孔需要位于旋转轴4的正下方,故在压紧筒组件2上设置相应台阶孔时,需要考虑所述环形裙边的下端并不直接压持在锁扣件上:通过压紧筒组件2上台阶孔上的台阶面支撑环形裙边的下端即可,锁扣件位于环形裙边下端的台阶孔孔段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15所示,作为锁扣件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锁扣件包括起吊工字杆9及工字形套筒10,所述起吊工字杆9呈阶梯轴状,且由起吊工字杆9的上端至下端,起吊工字杆9的直径逐级增大,所述工字形套筒10呈筒状;
所述插孔设置于起吊工字杆9的上端;
所述起吊工字杆9的下端还设置有相对于起吊工字杆9下端侧壁外凸的弧形外齿15,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内孔上还设置有弧形内齿18;
在工字形套筒10旋转时,所述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发生位置变换:弧形外齿15由与弧形内齿18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转换为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弧形外齿15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转换为与弧形内齿18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通过在压紧组件3及压紧筒组件2上设置台阶孔,利用压紧筒组件2上的台阶孔完成工字形套筒10的支撑、利用压紧组件3上的台阶孔完成工字形套筒10上端位置的限定,同时设置为工字形套筒10相对于压紧组件3固定连接,这样,在通过旋转轴4驱动起吊工字杆9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弧形外齿15在工字形套筒10周向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可达到改变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相对位置以及配合状态的目的:弧形外齿15由与弧形内齿18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转换为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弧形外齿15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转换为与弧形内齿18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在具体运用时,所述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的配合面可为具有弧度的斜面亦可为为平面的斜面。优选设置为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均呈绕起吊工字杆9或工字形套筒10周向方向延伸,且在起吊工字杆9或工字形套筒10轴线方向亦具有延伸的螺旋线段状。
为保证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固定的稳定性,设置为: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对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实现防转约束的锁定键19。
为优化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的配合精度,设置为: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两者中,至少有一者呈组设置:呈组设置的一者为两个,且组成该者的各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弧形外齿15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下,呈组设置的一者将另一者夹持在两个之间。
为优化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为利于单个弧形外齿15或弧形内齿18的受力,以进一步保证所述可靠性,设置为:在弧形外齿15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下,起吊工字杆9与工字形套筒10具有多个配合工位,各配合工位具有相互配合的弧形外齿15及弧形内齿18,且配合工位相对于起吊工字杆9及工字形套筒10均环形均布。
作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实现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位置固定的下螺纹环11,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外形呈阶梯轴状,且由工字形套筒10的上端至下端,工字形套筒10的直径逐级增大;
所述下螺纹环11为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结构,所述下螺纹环11的上端用于支撑工字形套筒10的下端。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外形呈阶梯轴状,即可利用工字形套筒10的某一筒段,如工字形套筒10的上端,实现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的准确定位。通过下螺纹环11,将工字形套筒10的上端推挤至与压紧组件3上的轴肩接触,同时在压紧组件3上设置与所述锁定键19间配合的槽体,锁定键19嵌入所述槽体中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实现压紧筒组件(2)与压紧组件(3)连接的锁扣件,还包括用于实现改变所述锁扣件锁扣状态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4)、螺旋弹簧(8)及压环(6);
所述旋转轴(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操作杆插孔用于完成旋转轴(4)与操作杆的连接,以通过操作杆转动旋转轴(4);
所述旋转轴(4)下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侧面突出的突出键(13);
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旋转轴(4)下端配合的插孔,还包括与所述插孔边缘相接的内槽(14),在旋转轴(4)下端嵌入所述插孔后,所述突出键(13)嵌入所述内槽(14)中,通过突出键(13)受剪,实现锁扣件与旋转轴(4)之间的转矩传递;
所述压环(6)呈筒状,且压环(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相对于压环(6)轴线呈正对关系的C形槽(16),各C形槽(16)由三个槽段组成:包括一段位于C形槽(16)中部,且沿着压环(6)周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段,包括两段位于C形槽(16)端部,沿着压环(6)轴线延伸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与水平段相接的一端为竖直段的下端,各C形槽(16)在压环(6)的内侧均具有槽口;
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4)上的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沿着旋转轴(4)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定位销(5)贯通旋转轴(4);
所述定位销(4)其中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C形槽(16)中,定位销(4)的另一端嵌入另一个C形槽(16)中;
所述螺旋弹簧(8)设置在压环(6)中,且螺旋弹簧(8)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8)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4)上;
当定位销(5)位于竖直段的顶端时,所述突出键(13)由内槽(14)中脱出;当定位销(5)位于水平段时,所述突出键(13)嵌入所述内槽(1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槽(16)均贯通压环(6)的侧壁,所述定位销(5)通过设置在旋转轴(4)上的轴孔穿过旋转轴(4),且定位销(5)与旋转轴(4)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的上端为相对于下侧轴段膨大的膨大部,所述定位销(5)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膨大部上,所述螺旋弹簧(8)的上部套设在旋转轴(4)膨大部下侧的轴段上,螺旋弹簧(8)的上端与膨大部的下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键(13)及内槽(1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突出键(13)与内槽(14)的数量相等,各突出键(13)均匹配有一个内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现压环(6)在压紧筒组件(2)上位置固定的上螺纹环(7),所述上螺纹环(7)呈筒状,且上螺纹环(7)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压环(6)为下侧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裙边的筒状结构;
所述上螺纹环(7)的中心孔用于压环(6)穿过上螺纹环(7),且上螺纹环(7)通过向所述环形裙边的上侧施加压力实现压环(6)在压紧筒组件(2)上的位置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包括起吊工字杆(9)及工字形套筒(10),所述起吊工字杆(9)呈阶梯轴状,且由起吊工字杆(9)的上端至下端,起吊工字杆(9)的直径逐级增大,所述工字形套筒(10)呈筒状;
所述插孔设置于起吊工字杆(9)的上端;
所述起吊工字杆(9)的下端还设置有相对于起吊工字杆(9)下端侧壁外凸的弧形外齿(15),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内孔上还设置有弧形内齿(18);
在工字形套筒旋转时,所述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发生位置变换:弧形外齿(15)由与弧形内齿(18)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转换为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弧形外齿(15)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弧形内齿(18)的下方并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转换为与弧形内齿(18)相互错开的位置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对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实现防转约束的锁定键(1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外齿(15)与弧形内齿(18)两者中,至少有一者呈组设置:呈组设置的一者为两个,且组成该者的各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弧形外齿(15)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下,呈组设置的一者将另一者夹持在两个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弧形外齿(15)支撑弧形内齿(18)的状态下,起吊工字杆(9)与工字形套筒(10)具有多个配合工位,各配合工位具有相互配合的弧形外齿(15)及弧形内齿(18),且配合工位相对于起吊工字杆(9)及工字形套筒(10)均环形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现工字形套筒(10)在压紧组件(3)上位置固定的下螺纹环(11),所述工字形套筒(10)的外形呈阶梯轴状,且由工字形套筒(10)的上端至下端,工字形套筒(10)的直径逐级增大;
所述下螺纹环(11)为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结构,所述下螺纹环(11)的上端用于支撑工字形套筒(10)的下端。
CN201911381234.4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111048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34.4A CN111048219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34.4A CN111048219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219A true CN111048219A (zh) 2020-04-21
CN111048219B CN111048219B (zh) 2021-12-21

Family

ID=7024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1234.4A Active CN111048219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82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7775A (zh) * 2021-10-21 2022-01-25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核反应堆本体抗震比例模型定位键/槽加工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796A (zh) * 2002-05-07 2004-01-28 吴承根 送气软管连接构件
US20040021316A1 (en) * 2002-01-23 2004-02-05 Werner Rogg Coupling for charging and venting operations of hydraulic systems
CN1653272A (zh) * 2002-05-14 2005-08-10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液压系统
CN101196262A (zh) * 2007-02-13 2008-06-11 伊奎埃尔公司 轮胎充气气门的卡盘
US20100133457A1 (en) * 2007-04-18 2010-06-03 Bo Erik Nyberg Coaxial coupling with by-pass valve and coupling mechanism with bayonette form
CN10211766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密封塞及其操作工具
CN103406754A (zh) * 2013-07-30 2013-11-27 宁波北仑宁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后视镜轴套自动安装机构
CN103700413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堆芯内上部构件与组件卡涩的分离装置
CN204176210U (zh) * 2014-09-26 2015-02-25 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对接式的水下多路液压/电气快速接头
CN104538065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限位式上管座与导向管的连接结构
WO201702015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尚平 转轴装置和翻转灯
US20190270619A1 (en) * 2016-09-01 2019-09-05 Framatome Gmbh Gripper with damping system for gripping a fuel 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1316A1 (en) * 2002-01-23 2004-02-05 Werner Rogg Coupling for charging and venting operations of hydraulic systems
CN1470796A (zh) * 2002-05-07 2004-01-28 吴承根 送气软管连接构件
CN1653272A (zh) * 2002-05-14 2005-08-10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液压系统
CN101196262A (zh) * 2007-02-13 2008-06-11 伊奎埃尔公司 轮胎充气气门的卡盘
US20100133457A1 (en) * 2007-04-18 2010-06-03 Bo Erik Nyberg Coaxial coupling with by-pass valve and coupling mechanism with bayonette form
CN10211766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密封塞及其操作工具
CN103406754A (zh) * 2013-07-30 2013-11-27 宁波北仑宁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后视镜轴套自动安装机构
CN103700413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堆芯内上部构件与组件卡涩的分离装置
CN204176210U (zh) * 2014-09-26 2015-02-25 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对接式的水下多路液压/电气快速接头
CN104538065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限位式上管座与导向管的连接结构
WO201702015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尚平 转轴装置和翻转灯
US20190270619A1 (en) * 2016-09-01 2019-09-05 Framatome Gmbh Gripper with damping system for gripping a fuel eleme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7775A (zh) * 2021-10-21 2022-01-25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核反应堆本体抗震比例模型定位键/槽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219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8219B (zh) 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
CN106711637A (zh) 新型楔形电力线夹
CN111997539A (zh) 矿用正反转全机器装卸钻杆
CN113967818B (zh) 大长径比筒体与带内套封头的焊接定位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5990809B (zh) 一种楔形线夹
CN105826713B (zh) 具有双重夹紧效果的电力金具
CN106099803A (zh) 楔形电力线夹
CN205282983U (zh) 便携式接地线装置
CN211604947U (zh) 一种耐用型绝缘棒
CN109038435B (zh) 自动夹紧式楔形耐张线夹
CN208432471U (zh) 一种硅芯管拉伸试验夹具
CN105742843A (zh) 一种楔形电力线夹
CN108747948B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筒形线圈涨紧可旋转机构
CN105680392A (zh) 一种楔形线夹
CN106058767A (zh) 一种高压楔形电力线夹
CN105990810A (zh) 一种楔形电力线夹
CN218407339U (zh) 一种碳纤维抽油杆活动接头
CN218770217U (zh) 一种连接器pin针
CN113967899B (zh) 外丝杠升降式节杆支架
CN213124770U (zh) 一种验电接地环装置
CN220138709U (zh) 线缆端头连接装置
CN111354481A (zh) 一种实现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装置
CN219811736U (zh) 一种散热防松脱线缆连接接头
CN217035154U (zh) 一种拉杆机构及拉棒机
CN219797933U (zh) 一种炉盖锁紧结构及气压烧结氮化硅绝缘环用烧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