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9114A - 轿内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轿内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9114A
CN111039114A CN201811182497.8A CN201811182497A CN111039114A CN 111039114 A CN111039114 A CN 111039114A CN 201811182497 A CN201811182497 A CN 201811182497A CN 111039114 A CN111039114 A CN 111039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ar
group
correlation sensors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24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9114B (zh
Inventor
梁佳杰
董德靖
张皓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24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9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9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9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9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内监测系统,其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处理器;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有阻光物时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Description

轿内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轿内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人在电梯轿厢内如晕倒或受伤,如果无法求救,可能会造成长期困人以致身命危险的事故。另外,幼童坐电梯的时候缺乏大人的陪伴,做出了在电梯里打闹、扒电梯门等不当的乘电梯行为,也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电梯事故。
家用电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不适合安装摄像头来对轿厢内情况进行监控,现有电梯中基本依靠摄像头或温度传感器。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包括有轿厢1,所述轿厢1内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2,轿厢1靠近轿门的距离轿底600~800mm和1100~1300mm的箱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4,轿厢1的箱壁上还安装有纵深距离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300~500mm的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当幼童进入时,因为幼童的身高一般介乎于700mm到1200mm之间,所以进入时只能遮挡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或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而不能同时遮挡纵深间距布设的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和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亦即是只触发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或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的情况,控制系统判断进入的为幼童,输出保护信号,开启幼童保护功能,轿门一直打开并鸣响。当少儿或成年人进入时,因为少儿或成年人的身高高于1200mm,进入时能触发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4,控制系统判断进入的为非幼童,不输出保护信号,控制系统内部的正常运行信号保持。当残疾人进入时,因为残疾人坐着轮椅,高度一般介乎于700mm到1200mm之间,但宽度较宽,进入时能同时遮挡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和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控制系统判断进入的为残疾人,不输出保护信号,并且主控制板内部的正常运行信号保持。
该种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仅使用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查轿内是否有人,准确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轿内监测系统,既能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又能准确检测轿厢内人员状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轿内监测系统,其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处理器;
每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包括一光束投射器及一光束接收器;
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
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无人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内异常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接收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定向光束,并且光束投射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散射光束。
较佳的,第一高度为150mm~250mm,第二高度为900mm~1100mm。
较佳的,轿内监测系统还包括称装置;
所述称装置设置在轿厢地板,用于检测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
所述处理器,当所述称装置检测的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增加大于设定重量,并且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均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较佳的,所述设定重量为30kg、35kg或45kg。
较佳的,电梯轿门两侧还设置有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
所述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当其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被阻断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间,则输出启动信号到所述处理器;当其光束接收器持续接收到其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超过第二设定时间,则输出等待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有人进入轿厢,输出有人进入轿厢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所有人都已退出轿厢,则输出全部离开轿厢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人员滞留,输出轿内滞留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没有人员,输出轿内无人信号。
较佳的,第一时间为1秒;
第二时间为1秒;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光束投射器发出的光束是红外光束。
较佳的,电梯轿厢内左侧壁及右侧壁对称设置有扶手;
所述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左侧壁及右侧壁的扶手中。
本发明的轿内监测系统,在电梯轿厢侧壁设置两组高度不同的光对射传感器,根据两组高度不同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是否被阻挡,判断判断为轿内对否有人员跌倒,该轿内监测系统不需要安装摄像头,便能对轿厢内情况进行监控,输出告警信号告知电梯控制系统轿厢内有人跌倒,既能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又能准确检测轿厢内人员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一种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轿内监测系统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轿内监测系统一实施例散射方式的光对射传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轿内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10、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20及处理器;
每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包括一光束投射器及一光束接收器;
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
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人跌倒,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无人,输出轿厢无人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异常情况,输出轿厢内异常信号。
较佳的,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人,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接收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从而使每组光对射传感器的范围覆盖整个轿厢。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定向光束,并且光束投射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散射光束,如图3所示。
较佳的,第一高度为150mm~250mm,第二高度为900mm~1100mm。
实施例一的轿内监测系统,在电梯轿厢侧壁设置两组高度不同的光对射传感器,根据两组高度不同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是否被阻挡,判断判断为轿内对否有人员跌倒,该轿内监测系统不需要安装摄像头,便能对轿厢内情况进行监控,输出告警信号告知电梯控制系统轿厢内有人跌倒,既能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又能准确检测轿厢内人员状况。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轿内监测系统还包括称装置;
所述称装置设置在轿厢地板,用于检测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
所述称装置设置在轿厢地板,用于检测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
所述处理器,当所述称装置检测的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增加大于设定重量,并且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均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所述设定重量可以为30kg、35kg、45kg等。
实施例二的轿内监测系统,通过在轿厢地板设置称装置,能进一步精确判断轿厢内是否有人。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轿内监测系统,电梯轿门两侧还设置有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
所述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当其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被阻断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间,则输出启动信号到所述处理器;当其光束接收器持续接收到其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超过第二设定时间,则输出等待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有人进入轿厢,输出有人进入轿厢信号。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所有人都已退出轿厢,则输出全部离开轿厢信号。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人员滞留,输出轿内滞留信号。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没有人员,输出轿内无人信号。
较佳的,第一时间为1秒。
较佳的,第二时间为1秒。
较佳的,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光束投射器发出的光束是红外光束。
实施例三的轿内监测系统,在电梯轿门两侧的设置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构建光幕,通过光幕的被遮挡情况,辅助判断轿厢内人员情况,进一步提高判断精度。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的轿内监测系统,电梯轿厢内左侧壁及右侧壁对称设置有扶手;
所述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左侧壁及右侧壁的扶手中,以保持轿壁的完整性,使得轿厢更加美观。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处理器;
每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包括一光束投射器及一光束接收器;
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
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无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内异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接收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定向光束,并且光束投射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散射光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高度为150mm~250mm,第二高度为900mm~1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轿内监测系统还包括称装置;
所述称装置设置在轿厢地板,用于检测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
所述处理器,当所述称装置检测的施加到轿厢地板上的重量增加大于设定重量,并且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均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重量为30kg、35kg或45kg。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梯轿门两侧还设置有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
所述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当其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被阻断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间,则输出启动信号到所述处理器;当其光束接收器持续接收到其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超过第二设定时间,则输出等待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有人进入轿厢,输出有人进入轿厢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启动信号,则判断所有人都已退出轿厢,则输出全部离开轿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有人员滞留,输出轿内滞留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并且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等待信号,则判断轿厢内没有人员,输出轿内无人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时间为1秒;
第二时间为1秒;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三组光对射传感器光束投射器发出的光束是红外光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梯轿厢内左侧壁及右侧壁对称设置有扶手;
所述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左侧壁及右侧壁的扶手中。
CN201811182497.8A 2018-10-11 2018-10-11 轿内监测系统 Active CN111039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2497.8A CN111039114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轿内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2497.8A CN111039114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轿内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9114A true CN111039114A (zh) 2020-04-21
CN111039114B CN111039114B (zh) 2021-08-03

Family

ID=7022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2497.8A Active CN111039114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轿内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91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4129A (zh) * 2017-01-11 2017-05-31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
CN113830639A (zh) * 2021-10-29 2021-12-24 杭州赛翔科技有限公司 别墅电梯乘客自动识别救援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349A (zh) * 2010-05-12 2011-11-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内异常通报系统
JP2014097874A (ja) * 2012-11-15 2014-05-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検知システム
CN203903715U (zh) * 2014-06-20 2014-10-29 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梯内的报警装置
CN206172750U (zh) * 2016-11-23 2017-05-17 孙张惟 一种求救装置及轿厢
CN207759857U (zh) * 2017-12-26 2018-08-24 林子涵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349A (zh) * 2010-05-12 2011-11-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内异常通报系统
JP2014097874A (ja) * 2012-11-15 2014-05-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検知システム
CN203903715U (zh) * 2014-06-20 2014-10-29 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梯内的报警装置
CN206172750U (zh) * 2016-11-23 2017-05-17 孙张惟 一种求救装置及轿厢
CN207759857U (zh) * 2017-12-26 2018-08-24 林子涵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电梯内乘客安全状态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4129A (zh) * 2017-01-11 2017-05-31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
CN113830639A (zh) * 2021-10-29 2021-12-24 杭州赛翔科技有限公司 别墅电梯乘客自动识别救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9114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9114B (zh) 轿内监测系统
GB2391936A (en) Intruder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220058939A1 (en) Smoke Detector Availability Test
KR20180134978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KR101857461B1 (ko) 휠체어 고정상태 판단시스템
US20110094832A1 (en) Elevator Safety Systems
JP3647791B2 (ja) 動く歩道制御システム
CN109153532B (zh) 电梯的防范运转控制装置及防范运转控制方法
CN106744129A (zh) 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
WO2018139844A1 (ko) 방범용 펜스
CN111689327A (zh) 电梯轿厢控制系统
CN106809717A (zh) 一种自动扶梯配套安全装置
KR101324093B1 (ko) 엘리베이터 출입구의 보호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206088720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自动扶梯
CN110536854A (zh) 电梯的防范运转装置
JP6305206B2 (ja) 紐状物体検知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206384674U (zh) 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
CN110723614A (zh) 一种用于电梯门的保护装置、电梯及保护方法
JP2000118896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監視装置
JP2004210470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内の乗客検出装置
JPS6214468B2 (zh)
KR20070001097U (ko) 위험지역 출입인원 확인 및 경보장치
JPH10297865A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安全装置
JP4737812B2 (ja) エスカレータ運転制御装置
CN212222132U (zh) 具有倚靠安全报警功能的自动扶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