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8425A -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车身结构节能偏转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车身结构节能偏转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8425A CN111038425A CN201910497192.4A CN201910497192A CN111038425A CN 111038425 A CN111038425 A CN 111038425A CN 201910497192 A CN201910497192 A CN 201910497192A CN 111038425 A CN111038425 A CN 1110384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or
- tower
- vehicle
- body structure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4—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 B60R19/16—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having deflecting members, e.g. rollers,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23—Offset coll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小重叠正面碰撞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包括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横向构件位于每个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之间。第一偏转器连接到第一减振塔,第二偏转器连接到第二减振塔。如果在车辆向前行进期间第一偏转器或第二偏转器中的一个与障碍物接触,则与障碍物碰撞的一部分能量通过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中的一个被传递,并通过横向构件进入另一个减振塔中。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引起车辆侧向位移以耗散部分碰撞能量。
Description
引言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小重叠正面碰撞载荷的机动车辆结构设计。
机动车辆进行碰撞测试,例如应用小重叠碰撞测试来确定车辆结构的完整性并确定传递到车辆乘员舱的碰撞载荷值。传统的车辆结构被设计成通过结构的垮塌和弯曲来吸收碰撞能量,然而,这可能会给乘员舱带来非常大的碰撞载荷。
因此,尽管当前的车身结构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一种新的且改进了的系统和方法用于通过车辆结构来管理车辆碰撞载荷是合乎希望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面,一种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包括车辆的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横向构件位于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之间。第一偏转器连接到第一减振塔。第一偏转器在车辆向前行进期间成角度地定向地与障碍物接触,通过第一减振塔传递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并通过横向构件传递到第二减振塔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引起了车辆侧向位移。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车辆位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包括与障碍物接触的定向为基本垂直于第一偏转器的纵向轴线的接触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包括与障碍物接触的接触面,该接触面相对于第一偏转器的纵向轴线以角度γ定向,该角度γ相对于纵向轴线的范围约为70度至120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包括纵向轴线,纵向轴线定向为与相对于一个贯穿第一减振塔中心的平面呈一个角度,第一减振塔定向为平行于该车辆的前进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包括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用于在第一端处安装并且固定第一偏转器至第一减振塔的外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进一步包括: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偏转器至第一结构构件;第三凸缘,限定了一个接合壁,该接合壁使第一偏转器在第一结构构件与第二结构构件之间过渡;以及第四凸缘,该第四凸缘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偏转器至第二结构构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横向构件的中心线与贯穿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的公共中心轴线同轴对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从贯穿第一减振塔中心和第二减振塔中心的公共中心轴线偏移。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第一减振塔与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第一偏转器处通过第一减振塔接收到的碰撞载荷且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传递到横向构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面,一种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包括车辆的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横向构件位于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的每一个之间。第一偏转器连接到第一减振塔,且第二偏转器连接到第二减振塔。在车辆向前行进期间,如果第一偏转器或第二偏转器中的一个与障碍物接触,一部分与障碍物碰撞的能量通过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中的一个被传递,通过横向构件进入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中的另一个。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引起车辆侧向位移以耗散部分碰撞能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横向构件分别直接连接到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的每一个,并具有分别与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的中心同轴对准的纵向轴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被成角度地定向,并且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各自包括纵向轴线,该纵向轴线定向为相对于贯穿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其中之一的中心的一个平面呈一个角度,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其中之一被定向为平行于该车辆的前进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连接构件被连接在第一减振塔和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第一偏转器处通过第一减振塔接收的碰撞载荷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传递到横向构件中。第二连接构件连接在第二减振塔和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第二偏转器处接收的碰撞载荷,所述碰撞载荷通过第二减振塔并且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传递到横向构件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各自包括凸起的中心区域,凸起的中心区域大体上在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提供纵向和横向加强以通过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传递碰撞载荷。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偏转器和第二偏转器各自连接到平面的第一结构构件和平面的第二结构构件,并且各自包括限定了接合壁的凸缘,连接壁在高度上在第一结构构件及第二结构构件之间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面,一种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包括车辆的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横向构件位于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的每一个之间。第一偏转器连接到第一减振塔,第二偏转器连接到第二减振塔。在车辆向前行进期间,如果第一偏转器或第二偏转器中的一个与障碍物接触,则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通过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中的一个被传递,并通过横向构件传递到第一减振塔或第二减振塔中的另一个。与障碍物碰撞的部分能量产生了相当于至少19%的车辆宽度的车辆侧向位移,以耗散部分碰撞能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从贯穿第一减振塔中心和第二减振塔中心的公共中心轴线偏移。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第一减振塔和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第一偏转器处通过第一减振塔接收到的碰撞载荷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传递到横向构件中。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一偏转器同轴对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从贯穿第一减振塔中心和第二减振塔中心的公共中心轴线偏移。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第一减振塔和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第一偏转器处通过第一减振塔接收到的碰撞载荷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传递到横向构件中。第一连接构件不与第一偏转器同轴对准。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它领域的适用性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为说明书和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为目的。
图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具有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的车辆的前部俯视图;
图2是类似于图1的与障碍物接触时的俯视图;
图3是类似于图2的俯视图,示出了车辆与障碍物接触之后的进一步位移;
图4是图1中区域4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区域5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另一方面具有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区域7的左上方透视图;
图8是根据另一方面具有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9描述了与传统车辆相比具有图1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的车辆随时间推移的侧向位移的曲线图;以及
图10描述了与传统车辆相比具有图1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的车辆随时间推移的侧向速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使用。
参考图1,提供了用于机动车辆12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10。车辆12被设计为在当在前进方向16上以大约64公里每小时(km/h)的速度行驶时,与诸如刚性障碍物14的物体发生小重叠碰撞。障碍物14最初接触与结构构件20相连的结构构件外侧的缓冲器结构18,使得缓冲器结构18和结构构件20发生弯曲和偏转,进一步使得刚性障碍物14接触且偏离为左轮24和右轮24'提供支撑的前舱结构22。在与障碍物14碰撞的事件中能最小化对车辆12的乘客舱26的碰撞载荷是合乎希望的。
取代前舱结构22发生垮塌并吸收障碍物14的全部碰撞能量或允许碰撞能量消散至乘客舱26中这一设计,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10包含连接到第一减振塔30的第一偏转器28。第一减振塔30通过横向构件32刚性地连接到邻近右轮24'的第二减振塔34上。第一偏转器28成角度地定向为与障碍物14接触,并将与障碍物14碰撞的部分能量先通过减振塔30的结构,再通过横向构件32传递到第二减振塔34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偏转器(在该视图中未示出,但可参考图5和图6所示和描述)也设置有与第一偏转器28相对的第二减振塔34,但是第二偏转器和第一偏转器具有类似的设计和连接,因此第一偏转器28的以下讨论同样适用于第二偏转器。
参考图2再参考图1,第一偏转器28的端面36与障碍物14之间的初始撞击点被描述为在前进方向16上移动的车辆12。与障碍物14碰撞后,前舱结构22发生弯曲,且左轮24在向后方向38上发生了移位和垮塌,然而,此时车辆12基本上没有由于与障碍物14的碰撞而在方向40上发生侧向移位。
参考图3再参考图1和图2,在与障碍物14碰撞之后,前舱结构22已经基本上垮塌了并且左轮24也基本上垮塌了并已在向后方向38上移位。当车辆12继续在前进方向16上移动时,并且在障碍物14接触第一偏转器28的端面36之后,如上所述,一部分碰撞能量由第一偏转器28传递,先通过减振塔30的结构,再通过横向构件32传递到第二减振塔34。该能量传递引起车辆12在大致垂直于前进方向16的方向40上的侧向位移。通过车辆位移耗散与障碍物14接触的能量,减小了传递到乘客舱26中的碰撞能量。
在障碍物14和第一偏转器28碰撞期间,第一偏转器28以及附近的第一减振塔30可以弯曲并且在逆时针方向42上旋转直到第一偏转器28被定向成大致平行于所示横向构件32的初始方向。当车辆12在方向40上移位时,第一减振塔30及其与横向构件32的连接还可以在向后方向38上偏转来进一步吸收障碍物14的一部分碰撞能量。
参考图4并再参考图1至图3,在安装好的预碰撞构造中,第一偏转器28通过诸如焊接、紧固、粘接或类似工艺或组合工艺固定到第一减振塔30。横向构件32还通过诸如紧固或焊接固定至第一减振塔30。第一偏转器28成角度地定向,使得第一偏转器28的纵向轴线44相对于贯穿第一减振塔30的中心的平面46成角度β定向,第一减振塔30被定向为与前进方向16平行。根据多个方面,角度β大约为45度,然而,角度β可以在大约20度到大约80度的范围之间,以适应车辆12的可用的几何结构。
参考图5再参考图1至图4,在标称状态下,第一偏转器28的端面36相对于纵向轴线44基本为垂直定向。根据进一步的各个方面,端面36最初相对于纵向轴线44以角度γ为定向,角度γ为大约70度到大约120度的范围之间。角度γ可以根据纵向轴线44的方向以及车辆12前舱中的其他部件和结构的配置而变化。
参考图6再参考图1至图5,根据多个方面,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48是基于车辆50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10进行的改进,并且提供了与第二减振塔56结构连通的第一减振塔54。第一减振塔54和第二减振塔56位于贯穿第一减振塔54的第一中心60和第二减振塔56的第二中心62的公共中心轴线58上。公共中心轴线58从将第一减振塔54连接到第二减振塔56的横向构件66的纵向轴线64上以位移尺寸63发生空间偏移,因此第一减振塔54和第二减振塔56不都直接与横向构件66连接。
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48提供了第一偏转器68,其固定于车辆50左前轮侧上的第一结构构件70和第二结构构件72的每一个。根据多个方面,第一结构构件70被抬高到第二结构构件72上方,因此第一偏转器68被配置为使用以下参考图7中讨论的不同的被抬高了的凸缘去接触第一结构构件70和第二结构构件72的每一个。因为横向构件66的纵向轴线64不与公共轴线58同轴对准,第一连接构件74连接在第一减振塔54和横向构件66之间,以承载在第一偏转器68处通过第一减振塔54接收到的碰撞载荷并传递到横向构件66中。根据多个方面,第一偏转器68的纵向轴线76与第一连接构件74的纵向轴线78同轴对准。
根据几个方面,第二偏转器80类似地连接到第三结构构件82和第四结构构件84的每一个,并且连接到车辆50的右前轮侧上的第二减振塔56。第二连接构件86固定到第二减振塔56和横向构件66的每一个,与第二偏转器80同轴对准,因此其功能类似于第一连接构件74,以承载在第二偏转器80处通过第二减振塔56接收的碰撞载荷并传递到横向构件66中。
参考图7再参考图6,以下对第二偏转器80和第二连接构件86的讨论同样适用于第一偏转器68和第一连接构件74。第二偏转器80包括第一凸缘88,该第一凸缘88用于在第一端将第二偏转器80安装和固定(例如通过焊接、紧固、粘接或这些方式的组合)到第二减振塔56的外壁90。第二凸缘92用于将第二偏转器80安装和固定到第三结构部件82上,第三结构部件82可以如图所示为平面的。第三凸缘94限定了连接壁,该连接壁使第二偏转器80在高度上在较高的抬高的第三结构部件82和较低的抬高的第四结构部件84之间过渡。第四凸缘96用于将第二偏转器80安装和固定到第四结构部件84,第四结构部件84也可以如图所示为平面的。具有类似第一偏转器28的端面36的功能的第五凸缘98用于在第二端或远端将第二偏转器80安装和固定到第四结构构件84的外壁100。当与障碍物14接触时,第五凸缘98执行参考图2中描述的第一偏转器28的端面36的相同功能。第二偏转器80进一步包括凸起的中心区域102,该中心区域大体上在位于在第五凸缘98和第一凸缘88之间的第二偏转器8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提供纵向和侧向的加强以通过第二偏转器80传递碰撞载荷。
第二连接构件86包括第一端部凸缘106,该第一端部凸缘106用于在第一端处将第二连接构件86安装和固定(例如通过焊接、紧固、粘接或这些方式的组合)到第二减振塔56的外壁90。第二连接构件86进一步包括第二端部凸缘108,该第二端部凸缘108用于在第二端处将第二连接构件86安装和固定到横向构件66的外壁。
参考图8再参考图6和图7,主体结构偏转器系统48还可以被改进为提供不与其各自的偏转器同轴对准的多个连接构件。例如,连接到第一减振塔54和横向构件66的第一连接构件110不与第一偏转器68同轴对准。类似地,连接到第二减振塔56和横向构件66的第二连接构件112不与第二偏转器80同轴对准。因为穿过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110,112到横向构件66的载荷路径不同于穿过第一连接构件74和第二连接构件86的载荷路径,所以与第一连接构件74和第二连接构件86相比,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110,112可以额外地在结构上得到加强,例如采用增加的材料壁厚,更大的宽度,额外的加固特征等。
参考图9再参考图1,曲线图114提供了车辆侧向位移,比较了在一定时间118(单位:毫秒)内,以毫米为单位的车辆侧向位移116。将具有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10的偏转器的车辆的侧向位移曲线120与没有本发明的偏转器的传统车辆的侧向位移曲线122进行比较。显然,对于缺少偏转器的传统车辆结构设计,侧向位移曲线122表明车辆侧向位移在120ms时大约不超过270mm,使得在乘客舱26中出现碰撞载荷。在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偏转器的车辆的侧向位移曲线120的点124处,当车辆经过障碍物14时,约为19%的车辆宽度的侧向位移发生在间隙尺寸126处,这足以减轻对乘客舱26的碰撞载荷。
参考图10再参考图1和图9,曲线图128提供了车辆横向速度,比较了在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132内,以km/h为单位的车辆侧向速度130。将具有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10的偏转器的车辆的侧向速度曲线134与没有本发明偏转器的传统车辆的侧向速度曲线136进行比较。显然,缺少偏转器的传统车辆结构设计的侧向速度曲线136表示,车辆侧向速度在大约85ms时达到最大值约11km/h。在代表具有本发明偏转器的车辆的侧向速度曲线134的点138处,侧向速度达到大约13.5km/h后,超过13.5km/h的最低侧向速度140的该车辆经过障碍物14,该障碍物14使得车辆充分地移动以减轻对乘客舱26的碰撞载荷。
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提供了若干优点。包括碰撞能量载荷路径的开发,使得减振塔构件能够早期接合并促进减振塔内部位移及随后的车辆侧向速度。车辆侧向偏转在小重叠碰撞期间得到改善,从而减少了需要由结构管理的能量,使得实现质量减轻和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变化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变化不应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包括:
车辆的第一减振塔和第二减振塔;
定位在所述第一减振塔与所述第二减振塔之间的横向构件;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减振塔的第一偏转器;
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在车辆前向行进过程中成角度地定向为由障碍物接触,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减振塔传递一部分与所述障碍物碰撞的能量,并且通过横向构件将所述与障碍物碰撞的一部分能量传递到所述第二减振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与所述障碍物碰撞的所述部分能量引起车辆侧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车辆侧向位移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包括与所述障碍物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基本上定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偏转器的纵向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包括与所述障碍物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偏转器的纵向轴线以角度γ定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角度γ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在约70度到约120度的范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包括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减振塔的中心的平面成角度地定向,所述第一减振塔以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定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用于在第一端处将所述第一偏转器安装并固定到所述第一减振塔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第一偏转器安装并固定到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二凸缘;
限定结合壁的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使所述第一偏转器在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第二结构构件之间过渡;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一偏转器安装并固定至所述第二结构构件的第四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偏转器系统,进一步包括:
从贯穿所述第一减振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减振塔的中心而延伸的公共中心轴线偏离的所述横向构件的纵向轴线;以及
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减振塔和所述横向构件之间以承载在所述第一偏转器处接收的碰撞载荷,所述碰撞载荷通过所述第一减振塔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传递到所述横向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158781 | 2018-10-12 | ||
US16/158,781 US10618484B1 (en) | 2018-10-12 | 2018-10-12 | Body structure energy efficient deflector for small overlap impac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8425A true CN111038425A (zh) | 2020-04-21 |
CN111038425B CN111038425B (zh) | 2022-12-27 |
Family
ID=6995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97192.4A Active CN111038425B (zh) | 2018-10-12 | 2019-06-10 |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车身结构节能偏转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18484B1 (zh) |
CN (1) | CN111038425B (zh) |
DE (1) | DE10201911504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4542A (zh) * | 2020-06-25 | 2021-12-28 | 瑞伟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轮偏转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53924B2 (en) * | 2019-07-17 | 2021-03-2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Bolted casting to casting flexible body variant shock tower system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7118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结构 |
US20070215402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JP2012206639A (ja) * | 2011-03-30 | 2012-10-25 | Fuji Heavy Ind Ltd | 車体前部構造 |
CN203402258U (zh) * | 2013-07-25 | 2014-01-22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防撞结构及汽车 |
CN204567534U (zh) * | 2013-12-10 | 2015-08-19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车辆的小型重叠碰撞偏转器装置及撞击吸收组件 |
WO2016207843A1 (en) * | 2015-06-24 | 2016-12-29 | Tres Srl | Crash attenua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e damages to a motor vehicle in case of a frontal collision of the small overlap typ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57902B2 (en) * | 2012-03-26 | 2014-10-14 | Honda Motor Co., Ltd.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JP6300024B2 (ja) * | 2014-08-01 | 2018-03-2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2018
- 2018-10-12 US US16/158,781 patent/US10618484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04 DE DE102019115047.7A patent/DE102019115047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06-10 CN CN201910497192.4A patent/CN111038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7118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结构 |
US20070215402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JP2012206639A (ja) * | 2011-03-30 | 2012-10-25 | Fuji Heavy Ind Ltd | 車体前部構造 |
CN203402258U (zh) * | 2013-07-25 | 2014-01-22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防撞结构及汽车 |
CN204567534U (zh) * | 2013-12-10 | 2015-08-19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车辆的小型重叠碰撞偏转器装置及撞击吸收组件 |
WO2016207843A1 (en) * | 2015-06-24 | 2016-12-29 | Tres Srl | Crash attenua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e damages to a motor vehicle in case of a frontal collision of the small overlap typ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4542A (zh) * | 2020-06-25 | 2021-12-28 | 瑞伟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轮偏转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18484B1 (en) | 2020-04-14 |
CN111038425B (zh) | 2022-12-27 |
US20200114849A1 (en) | 2020-04-16 |
DE102019115047A1 (de)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54080B2 (en) | Bumper beam with load transferring section | |
EP3233608B1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for absorbing small offset impact forces | |
US7954884B2 (en) | Structure of vehicle end section | |
US9296427B1 (en) | Vehicles including targeted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s | |
US10464609B2 (en) | Small overlap impact countermeasure for vehicle | |
US11975577B2 (en) | Trailer coupling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1038425B (zh) | 用于小重叠碰撞的车身结构节能偏转器 | |
JP2016537253A (ja) | 車体 | |
CN113165697B (zh) | 用于汽车车身的前舱结构总成 | |
CN111791819B (zh) | 一件式载荷分配装置 | |
US10850773B2 (en) | Chassis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0962936B (zh) | 横梁结构和车架 | |
KR101399334B1 (ko) |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 |
US20190225170A1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9358941B1 (en) | Bumpers including a reinforcement patch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JP5918092B2 (ja) | 車両用バンパビーム | |
CN111051089B (zh) | 包括在后部碰撞时具有受控纵向位移的后车桥的车辆 | |
US10787138B2 (en) | Front bumper arrangement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 |
CN112236354B (zh) | 机动车辆的底盘 | |
CN220924287U (zh) |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734499U (zh) |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
CN112918412B (zh) | 车辆的防撞梁 | |
EP3415396B1 (en) | Rail vehicle body and rail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set of non- deformable obstacle-removing rams | |
CN115140181A (zh) | 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 | |
CN117597287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面结构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