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7453A - 一种珩磨连接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珩磨连接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7453A
CN111037453A CN201911367136.5A CN201911367136A CN111037453A CN 111037453 A CN111037453 A CN 111037453A CN 201911367136 A CN201911367136 A CN 201911367136A CN 111037453 A CN111037453 A CN 111037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ing
end plug
connecting rod
rod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71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惠林
常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neng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neng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neng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neng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71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7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7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3/00Hon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3/02Hon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designed for working internal surfaces of revolution, e.g. of cylindrical or conical sh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3/00Hon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3/10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前端的第一端塞、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后端的第二端塞、固定连接在第二端塞上的对接件、顶推杆,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流道具有多个,各流道的入口开设于第二端塞上,各流道的出口开设于第一端塞上,每个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杆本体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这样就解决了难题,珩磨杆的重量大,且喷油压力不足的问题,使用效果特佳,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珩磨连接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连接杆。
背景技术
在对较深的深孔进行珩磨加工时,一般的珩磨刀具由于长度的限制,无法加工较深的深孔,在进行深孔的珩磨加工时,通常需要在珩磨刀具上加装连接杆,进而加长其可加工的深度,满足深孔加工时,对刀具的长度要求,连接杆在径向和轴向都会受力,连接杆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因此,其制作要求很高,以前设计的珩磨连接杆最大外径只有∅85mm,那么要珩磨孔∅800-∅1000mm时,珩磨连接杆刚度和强度已明显不足;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大连接杆直径的方法来解决珩磨连接杆刚度和强度不足的问题。然而,连接杆的直径加大后,杆内注入的珩磨冷却油液又增加了200多公斤,大大增加了珩磨杆的重量,且杆内喷油压力大大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珩磨连接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前端的第一端塞、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后端的第二端塞、固定连接在第二端塞上的对接件、顶推杆,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流道具有多个,各流道的入口开设于第二端塞上,各流道的出口开设于第一端塞上,每个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杆本体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
优选地,第一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出口连通的第一孔,第二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入口连通的第二孔,每个对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通过输油管连通,相连通的第一孔、输油管及第二孔构成流道。
优选地,各输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头与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对接。
优选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转动的套接在第二端塞外周的连接套,连接套上开设有与外部冷却油液连通的接油孔;且接油孔与各第二孔均能够连通。
优选地,第二端塞的外周开设有环状槽,各流道的出口均位于环状槽的槽底部,接油孔在珩磨刀具的长度方向上与环状槽对齐。
优选地,连接套的内周开设有位于接油孔两侧的密封槽。
优选地,杆本体的外径为135mm~145mm,内径为110mm~125mm;杆本体的长度为4900mm~5100mm。
优选地,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对接件均由45#调质钢构成。
优选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用于对各输油管进行稳定支撑的垫枕组件。
优选地,垫枕组件包括套设于顶推杆外周的第一环形垫块、内接于杆本体内周的第二环形垫块。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这样就解决了难题,珩磨杆的重量大,且喷油压力不足的问题,使用效果特佳,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整体重量大大减轻,冷却油液能够通过流到直喷到珩磨刀具,从珩磨刀具的喷出孔喷出,不仅提高了喷油压力,且从喷油孔喷出,浇注到珩磨内孔壁上,瞬间起到降低磨削温度和冲走磨屑的作用,从而提高珩磨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珩磨质量;可以避免采用外喷冷却油液的方式,避免油液飞溅造成的工况赃污不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杆本体;100、输油管;11、第一端塞;110、第一孔;12、第二端塞;120、第二孔;121、环状槽;13、对接件;14、顶推杆;15、连接套;150、接油孔;151、密封槽;21、第一环形垫块;22、第二环形垫块;3、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10、固定连接在杆本体10前端的第一端塞11、固定连接在杆本体10后端的第二端塞12、固定连接在第二端塞12上的对接件13(与机床主轴对接)、顶推杆14,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塞11、杆本体10、第二端塞12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流道具有多个,各流道的入口开设于第二端塞12上,各流道的出口开设于第一端塞11上,每个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杆本体10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流道的占用体积小,不会像冷却油液完全浸没珩磨连接杆内部空腔那样,造成整体质量过重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端塞11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出口连通的第一孔110,第二端塞12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入口连通的第二孔120,每个对应的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之间通过输油管100连通,相连通的第一孔110、输油管100及第二孔120构成流道。各输油管100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头3与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连通对接。输油管100的两端部内周、第一孔110内周、第二孔120内周均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头3的两端则设置有外螺纹,即连接头3与输油管100、第一孔110、第二孔120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在输油管100与第一孔110或第二孔120连接之后,再将第一端塞11或第二端塞12固定到杆本体10上并焊接。
进一步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转动的套接在第二端塞12外周的连接套15,连接套15上开设有与外部冷却油液连通的接油孔150,且接油孔150与各第二孔120均能够连通,接油孔150有且仅开设有一个。此外,第二端塞12的外周开设有环状槽121,各流道的出口均位于环状槽121的槽底部,接油孔150在珩磨刀具的长度方向上与环状槽121对齐。加工工件时,珩磨连接杆中的第一端塞11、杆本体10、第二端塞12、对接件13及输油管100等都是绕自身轴心转动的,为了外部的冷却油液能够输入其内部的流道中,采用连接套15绕第二端塞12转动的方式,并将外部的油管连接到连接套15的接油孔150上;这样在加工工件时,各部件转动,连接套15则与第二端塞12相对产生转动,即可以让连接套15并不发生实际转动,就可以保证外部的冷却油液能够进入连接套15的接油孔150中,进入接油孔150中之后,因环状槽121虽然在转动,但仍能保证时刻与接油孔150连通,因此冷却油液可以进入环状槽121中,之后便可以分布到各第二孔120中,在进入输油管100,最后从第一孔110中喷出进入珩磨刀具内。
本例中,连接套15的内周开设有位于接油孔150两侧的密封槽151,密封槽151内设置密封圈,避免冷却油液渗漏。
进一步地,杆本体10的外径为140mm,内径为118mm;杆本体10的长度为5000mm,且第一端塞11、杆本体10、第二端塞12、对接件13均由45#调质钢构成,保证珩磨连接杆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珩磨连接杆还包括用于对各输油管100进行稳定支撑的垫枕组件。垫枕组件包括套设于顶推杆14外周的第一环形垫块21、内接于杆本体10内周的第二环形垫块22。第一环形垫块21和第二环形垫块22可以设置多组,且第一环形垫块21和第二环形垫块22分别从输油管100的内侧和外侧进行抵挡支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这样就解决了难题,珩磨杆的重量大,且喷油压力不足的问题,使用效果特佳,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整体重量大大减轻,冷却油液能够通过流到直喷到珩磨刀具,从珩磨刀具的喷出孔喷出,不仅提高了喷油压力,且从喷油孔喷出,浇注到珩磨内孔壁上,瞬间起到降低磨削温度和冲走磨屑的作用,从而提高珩磨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珩磨质量;可以避免采用外喷冷却油液的方式,避免油液飞溅造成的工况赃污不洁。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杆本体前端的第一端塞、固定连接在所述杆本体后端的第二端塞、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塞上的对接件、顶推杆,所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具有多个,各所述流道的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端塞上,各所述流道的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端塞上,每个所述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所述杆本体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出口连通的第一孔,所述第二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入口连通的第二孔,每个对应的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通过输油管连通,相连通的所述第一孔、输油管及第二孔构成所述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头与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转动的套接在所述第二端塞外周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与外部冷却油液连通的接油孔;且所述接油孔与各所述第二孔均能够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塞的外周开设有环状槽,各所述流道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环状槽的槽底部,所述接油孔在珩磨刀具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环状槽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内周开设有位于所述接油孔两侧的密封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本体的外径为135mm~145mm,内径为110mm~125mm;所述杆本体的长度为4900mm~5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对接件均由45#调质钢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用于对各所述输油管进行稳定支撑的垫枕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珩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顶推杆外周的第一环形垫块、内接于所述杆本体内周的第二环形垫块。
CN201911367136.5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珩磨连接杆 Pending CN111037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7136.5A CN111037453A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珩磨连接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7136.5A CN111037453A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珩磨连接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7453A true CN111037453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7136.5A Pending CN111037453A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珩磨连接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745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4756A (ja) * 1995-10-03 1997-04-08 Shimadzu Corp 切削装置
JPH09300206A (ja) * 1996-05-10 1997-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ーニング加工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同冷却装置ならびにホーニングヘッド
JPH09300205A (ja) * 1996-05-14 1997-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ーニング加工状態検出方法及び同方法に使用するホーニング盤並びにホーニングツール、マスターリング
RU2128573C1 (ru) * 1997-11-24 1999-04-10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итович Попов Хонинговальная головка
CN2424874Y (zh) * 2000-06-02 2001-03-28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WO2012013425A1 (de) * 2010-07-28 2012-02-02 Gehring Technologies Gmbh Werkzeug zum positionshonen
CN203438056U (zh) * 2013-08-16 2014-02-19 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冷却液自动输送卧式深孔珩磨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4756A (ja) * 1995-10-03 1997-04-08 Shimadzu Corp 切削装置
JPH09300206A (ja) * 1996-05-10 1997-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ーニング加工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同冷却装置ならびにホーニングヘッド
JPH09300205A (ja) * 1996-05-14 1997-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ホーニング加工状態検出方法及び同方法に使用するホーニング盤並びにホーニングツール、マスターリング
RU2128573C1 (ru) * 1997-11-24 1999-04-10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итович Попов Хонинговальная головка
CN2424874Y (zh) * 2000-06-02 2001-03-28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WO2012013425A1 (de) * 2010-07-28 2012-02-02 Gehring Technologies Gmbh Werkzeug zum positionshonen
CN203438056U (zh) * 2013-08-16 2014-02-19 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冷却液自动输送卧式深孔珩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509B (zh) 阶梯深孔加工方法及加工刀具
CN202291424U (zh) 热过盈锁紧套结构
CN108436124B (zh) 一种对称的三点式可胀心轴夹具
CN103991029A (zh) 一种磨削电主轴
CN111037453A (zh) 一种珩磨连接杆
JP2007069331A (ja) ホーニングヘッド
CN102962766A (zh) 一种用于磨削小直径深孔的超高速精密电主轴结构
CN107511725B (zh) 精密活动顶尖装置
CN210587258U (zh) 一种双吸泵泵体泵盖镗孔用内径自补偿工装
JP3907900B2 (ja) ボーリング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07511755B (zh) 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
CN109578434B (zh) 一种用于长轴中间支撑的减振滑动轴承
CN102357536B (zh) 内循环稀油润滑鼓形齿式联轴器
CN210209423U (zh) 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
CN103056445B (zh) 用于车床的拉刀组件
CN202097413U (zh) 一种机床主轴
CN212945510U (zh) 一种偏心内圈滚针轴承
CN114934945A (zh) 高耐磨性锥形销轴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53081B (zh) 励磁机与发电机的靠背轮铰孔方法
TWI598520B (zh) Spindle unit with hydrodynamic bearing unit
KR100706518B1 (ko) 정밀 내경 가공을 위한 밸브 바디의 플로팅 지그
CN110919523A (zh) 一种精密自定心内喷油珩磨刀具
CN110681928A (zh) 一种零件磨削快换夹具及磨削方法
CN202639866U (zh) 膨胀变径工艺堵组件
CN204784196U (zh) 动压止推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