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7098A -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7098A
CN111027098A CN201911247400.1A CN201911247400A CN111027098A CN 111027098 A CN111027098 A CN 111027098A CN 201911247400 A CN201911247400 A CN 201911247400A CN 111027098 A CN111027098 A CN 111027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ient
layer
managemen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74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7098B (zh
Inventor
刘家君
洪志权
伍卓萍
于崇刚
孙磊
王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tianw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tianw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tianw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tianw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74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7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7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7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7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的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安全以及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对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商品系统,用来展现商品的生产信息与物流链条等信息。
目前,大多数商品系统是以供应链管理和监管为立足点而建立的,本质是被动的、既定的数据追溯,无法对商品价值进行真实传递。
其次,此类商品系统,多是以行政命令或以某个企业/平台为核心所建立的链状系统,数据传递过程复杂,分支过于庞大。以一个商品的产品关联数据为例,商品生产后,由生产商增加生产数据后,传递给物流方,物流方需要在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物流数据,再将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打包发送给平台方,平台方在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平台数据,这样,数据的传递过程复杂,且数据经过的中间方过多,可能会存在被篡改的情况。虽然一些商品系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互通,但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包括:
所述支撑层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开放权限。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四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二数据模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验证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内,
若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若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拒绝信息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基于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五数据,并将所述第五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五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五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三数据模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需要应用数据的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设置于应用层,需要管理数据的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设置于管理层,第一客户端采集的第一数据,基于支撑层的第一预设规则直接分发至对应的第二客户端,由第二客户端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存储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再将第一客户端需要的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由第一客户端通过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数据的传输仅存在于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架构,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同时实现了去中心化,不以任何一层作为数据的起始点,数据在本申请的数据管理模型中一直流动,各方互联互通,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一个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二个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三个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四个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五个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六个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七个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八个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01、应用层;02、管理层;03、支撑层;04、第一客户端;05、第二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应用于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应用层01、管理层02、支撑层03、第一客户端04以及第二客户端05。
应用层01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04,管理层02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05;
应用层01、管理层02以及支撑层03之间两两互相连接。
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一个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为:
第一客户端04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支撑层03发送第一数据;
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一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
第一客户端04获取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根据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包括但不限于监管机构、企业以及消费者,第二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各地政府部门。
第一客户端04采集的第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数据、物流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海关数据。
第一客户端04采集了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后,在支撑层03根据预设规则将第一数据分发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例如,支撑层03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中包括广州数据中心以及深圳数据中心所需的数据,那么支撑层03将第一数据分发至管理层02中广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以及深圳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第二客户端05接收了第一数据后,将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存储以及管理第一数据,并将第二客户端05的第一数据模型结合第一数据进行更新。
第一客户端04将获取第二客户端05的第一数据模型中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为无需第一客户端04发送数据请求即可获取的数据,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将根据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例如若第二数据为物流数据,第二数据应用于物流更新应用组件中,使得直接在第一客户端04上显示物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可运用于存在多重主体、多元异构系统以及多元数据交换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可扩展性强,易于接入部署。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需要应用数据的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04设置于应用层01,需要管理数据的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05设置于管理层02,第一客户端04采集的第一数据,基于支撑层03的第一预设规则直接分发至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由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存储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再将第一客户端04需要的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一客户端04,由第一客户端04通过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数据的传输仅存在于应用层01、管理层02以及支撑层03之间,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架构,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同时实现了去中心化,不以任何一层作为数据的起始点,数据在本申请的数据管理模型中一直流动,各方互联互通,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二个流程图,基于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具体为:
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一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具体包括:
支撑层03对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
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第一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层03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还需要对第一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数据校验,只需要将校验通过的第一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三个流程图,基于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具体为:
第一客户端04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
第二客户端05根据第一客户端04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第一客户端04提供数据开放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04首先需要向第二客户端05发送权限申请请求,第二客户端05在通过了权限申请请求后,对第一客户端04提供数据开放权限,数据开放权限可以为全部数据开放,或是指定数据开放。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四个流程图,基于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具体为还包括:
第一客户端04向第二客户端05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
第二客户端05返回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第一客户端04;
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调用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三数据进行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04除了被动接收第二客户端05发送的第二数据以外,还可以通过向第二客户端05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来申请获取第三数据。在获取了第三数据后,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调用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三数据进行相关应用。例如,第一客户端04的第一用户申请获取某产品的产品关联数据,第一客户端04将向保存了该产品关联数据的第二客户端05均发送数据请求指令,在第二客户端05返回了该产品的产品关联数据后,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调用支撑层03的数据查询应用组件将产品关联数据整理并显示于第一客户端04的界面上。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五个流程图,基于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具体为:
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调用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三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生成第四数据,并将第四数据反馈至支撑层03;
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四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二数据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在应用了第三数据后,将产生相应的第四数据。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可以将第四数据反馈回支撑层03中,由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四数据分发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并由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更新第二客户端05的第二数据模型。其中,由于第四数据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那么第二数据模型和第一数据模型也可能相同,可能不同,整个数据管理模型的数据模型更新一直存在,可以由采集的第一数据进行更新,也可以由反馈的第四数据进行更新。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六个流程图,基于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具体为:
第二客户端05返回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第一客户端04之前还包括:
第二客户端05验证第三数据是否存在于第二客户端05向第一客户端04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内,
若存在,第二客户端05返回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第一客户端04,
若不存在,第二客户端05返回拒绝信息至第一客户端04。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客户端04可以主动向第二客户端05发送数据请求指令,但可能第一客户端04没有第二客户端05的相关数据开放权限,因此需要在返回第三数据之前,由第二客户端05对第一客户端04的数据开放权限进行验证。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七个流程图,基于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具体为:
第一客户端04获取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具体包括:
第一客户端04基于第二客户端05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获取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客户端04被动接收第二客户端05发送第二数据,但可能第一客户端04没有第二客户端05的相关数据开放权限,因此需要在发送第二数据之前,由第二客户端05对第一客户端04的数据开放权限进行验证。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八个流程图,基于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具体为:
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根据支撑层03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生成第五数据,并将第五数据反馈至支撑层03;
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五数据传输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
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五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三数据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在应用了第二数据后,将产生相应的第五数据。第一客户端04的业务系统可以将第五数据反馈回支撑层03中,由支撑层03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第五数据分发至管理层02中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并由第二客户端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五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更新第二客户端05的第三数据模型。其中,由于第五数据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客户端05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那么第三数据模型和第一数据模型也可能相同,可能不同,整个数据管理模型的数据模型更新一直存在,可以由采集的第一数据进行更新,也可以由反馈的第五数据进行更新。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
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包括:
所述支撑层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开放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四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二数据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验证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内,
若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若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拒绝信息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基于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五数据,并将所述第五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五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五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三数据模型。
CN201911247400.1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Active CN111027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400.1A CN111027098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400.1A CN111027098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7098A true CN111027098A (zh) 2020-04-17
CN111027098B CN111027098B (zh) 2022-03-18

Family

ID=7020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7400.1A Active CN111027098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709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209A (zh) * 2014-11-20 2015-03-04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能源管理的实时库数据传输方法
US20150199270A1 (en) * 2011-09-02 2015-07-16 John Day-Rich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ata Management in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S20150331919A1 (en) * 2013-01-31 2015-11-19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Populating property values of event objects of an object-centric data model using image metadata
CN107016031A (zh) * 2016-12-20 2017-08-04 常州市善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中间件系统
CN107172164A (zh) * 2017-05-25 2017-09-15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安全校验的主数据传输及共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99270A1 (en) * 2011-09-02 2015-07-16 John Day-Rich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ata Management in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S20150331919A1 (en) * 2013-01-31 2015-11-19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Populating property values of event objects of an object-centric data model using image metadata
CN104394209A (zh) * 2014-11-20 2015-03-04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能源管理的实时库数据传输方法
CN107016031A (zh) * 2016-12-20 2017-08-04 常州市善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中间件系统
CN107172164A (zh) * 2017-05-25 2017-09-15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安全校验的主数据传输及共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7098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7265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服务器
CN108256721A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2713881A (zh) 多个服务实例的聚合
CN109784870A (zh) 合同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7668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ooling activities
CN107730314A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3581A (zh) 合同签署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Yang et al. Blockchain for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CN109299901A (zh) 一种确定商品配送门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05208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22706A (zh) 电子合约主体以及相关执行过程信息的全息呈现系统
US201602672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d Tracking Medical and Legalized Marijuana
CN106408319A (zh) 一种分销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2103427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on a decentralized resource network
CN110532796A (zh) 文件加密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63257B (zh) 一种用户界面数据刷新方法和设备
CN111027098B (zh)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CN107977825A (zh) 一种分发服务事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98564A (zh) 一种实时知识交易系统中用户需求的推送方法
CN112215566A (zh) 银行卡的制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9284A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共享模型构建方法以及数据共享方法
CN111712849A (zh) 基于知识产权的工程投标及企业评选系统
CN115357766A (zh) 数据匹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600250A (zh) 业务系统故障通知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98792A (zh) 一种应用于店铺管理的主数据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