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0757B -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纺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纺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0757B
CN111020757B CN201910950056.6A CN201910950056A CN111020757B CN 111020757 B CN111020757 B CN 111020757B CN 201910950056 A CN201910950056 A CN 201910950056A CN 111020757 B CN111020757 B CN 111020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pinning
axial
spinning roto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00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0757A (zh
Inventor
M·劳尔
M·库布勒
B·洛斯
安德里亚斯·约瑟夫·普罗尔
P·迪恩贝格尔
康斯坦汀·里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1020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0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0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0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08Rotor spinning, i.e. the running surface being provided by a rotor
    • D01H4/12Rotor bearings;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or stop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2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 D01H4/44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in rotor 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纺纱转杯(2)的组装状态的方法,针对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定义转杯轴(3)的轴肩(5)与前轴向挡止轴承(10)之间的第一距离(s0)。在启动纺纱转杯(2)之前,使纺纱转杯(2)沿轴向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轴向止挡,并检测纺纱转杯(2)在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轴向止挡之间的第一行程。将检测到的第一行程(s)与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并当s=s0时,启动纺纱转杯(2),而当s<s0时,阻止启动纺纱转杯(2)。相应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具有控制装置(15),该控制装置(15)配置用于执行所述方法。

Description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 纺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该纺纱转杯包括具有轴肩的转杯轴和以能断开的方式连接至转杯轴的转杯盘。纺纱转杯在前侧能用覆盖件封闭的自由端纺纱设备中支承于磁浮轴承结构中。磁浮轴承结构具有用于调节转杯轴的轴向位置的机构、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转杯轴的轴肩的前轴向挡止轴承。
背景技术
现代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转杯常以超过100,000l/min的高转速支承于磁浮轴承结构中。与纯机械轴承结构相比,这类磁浮轴承结构在极高转速度下的优点在于,它们的摩擦损耗极低,而且几乎不受磨损。它们既能设计为带永磁体的被动轴承,也能设计为带调控电磁体的主动轴承。只有使用被动轴承才能实现径向和轴向的非接触式支承。如果在自由端纺纱设备中使用被动式磁浮轴承结构,则通常将其用于径向支撑。与此同时,纺纱转杯在轴向方向上也保持预定的操作位置,被动式磁浮轴承具备对轴向位置的附加位置调控。但在主动调控的磁浮轴承结构中,纺纱转杯的径向位置和轴向位置均能被永久性检测并相对应调控。无论被动式磁浮轴承结构还是主动控制磁浮轴承结构中,位置调控都取决于常设的电源。因此,设置机械挡止轴承,以免在干扰情况下损伤磁浮轴承结构。本发明涉及两种类型的磁浮轴承结构。
例如,DE 10 2006 030 187 A1揭示了一种具有被动式磁浮轴承和用于轴向位置的位置调控(中央位置调控)的自由端纺纱设备。
这类磁浮轴承结构均包括前位和后位,其中具有磁性器件,即永磁体、可主动控制的电磁体或这两者的组合。这些磁性器件中的一部分环绕固定至纺纱转杯的转杯轴并与固定至纺纱转杯的轴承壳的固定磁性器件协作。因此,这类纺纱转杯的组装和拆装将耗费大量的工作。例如当磨损或更换批次时,为了快速置换转杯盘,转杯盘借助耦联装置以能断开的方式连接至转杯轴。
EP 2 832 903 B1揭示了一种具有耦联装置的纺纱转杯。该耦联装置设计为插接式耦联机构,其中转杯盘可插入转杯轴中或插到转杯轴上。在这类插接式耦联机构中,可能发生转杯盘未充分插到转杯轴上或插入转杯轴中,这样耦联长度就过短。这样错误的组装可能有损于纺纱转杯的运行性能和纺纱成果。另外,在技术安全方面,也必然要求纺纱转杯的正确组装状态,即转杯盘相对于转杯轴的正确轴向位置,因为转杯盘在操作中可能与转杯轴断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控制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相应的自由端纺纱设备。
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方法和自由端纺纱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其中,该纺纱转杯在前侧能用覆盖件封闭的自由端纺纱设备中支承于磁浮轴承结构中。纺纱转杯包括具有轴肩的转杯轴和以能断开的方式连接至转杯轴的转杯盘。磁浮轴承结构包括用于调节转杯轴的轴向位置的机构、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转杯轴的轴肩的前挡止轴承。
为了检查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即确定转杯盘是否相对于转杯轴处于正确的轴向位置,针对纺纱转杯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定义转杯轴的轴肩与前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一距离。在启动纺纱转杯之前,使纺纱转杯沿轴向朝前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轴向止挡。检测纺纱转杯在正常轴向操作位置与轴向止挡之间的第一行程并将其与第一距离进行比较。当第一行程等于预先定义的第一距离时,启动纺纱转杯。而当所测定的行程小于预先定义的第一距离时,则阻止启动纺纱转杯。
前侧能用覆盖件封闭的相应自由端纺纱设备具有配置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纺纱转杯在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容纳于磁浮轴承结构中,当其呈现正确组装状态时,该纺纱转杯只能相对于前挡止轴承移行整个行程,即转杯轴的轴肩与前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一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转杯盘相对于转杯轴处于其正确的轴向位置,因此纺纱转杯可以从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朝前轴向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直至其抵接该前轴向挡止轴承。在这种情况下,就由前轴向挡止轴承形成限制纺纱转杯移行的轴向止挡。因此,纺纱转杯或转杯轴的行程也精确地对应于预先定义的转杯轴的轴肩与前挡止轴承之间的距离。
反之,如果纺纱转杯呈现错误的组装状态,即转杯盘未完全推动到转杯轴上或未完全插入转杯轴中,则纺纱转杯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此时,如果该纺纱转杯朝前轴向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则在转杯轴的轴肩到达前轴向挡止轴承之前,纺纱转杯因长度较长而以转杯盘的边缘碰触自由端纺纱设备的覆盖件。在这种情况下,不再由轴向挡止轴承,而是由覆盖件形成限制纺纱转杯行程的轴向止挡。因此,正常操作位置与轴向止挡之间的行程比正常操作位置与前轴向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一距离更短。
针对测定正常轴向操作位置与轴向止挡之间的行程,纺纱转杯是否从正常轴向操作位置移行至轴向止挡或相反从轴向止挡移行至正常轴向操作位置无关紧要。仅需将行程与预先定义的标准度量(即正常操作位置与前轴向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一距离)进行比较。
所述方法和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的优点在于,整个方法可以借助本来就是磁浮轴承结构或自由端纺纱设备一部分的组件来自动执行。不再需要额外的组件,因此所述方法和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也能相应采用成本低廉的设计。特殊优点还在于,所述方法能够完全自动执行。这样就以有利的方式防止启动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在启动纺纱转杯之前,首先将自由端纺纱设备的覆盖件关闭,并使纺纱转杯移行到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然后,才使纺纱转杯朝前轴向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轴向止挡。这就表明,在封闭自由端纺纱设备之后激活磁浮轴承结构,并将纺纱转杯带入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然后,借助用于调节转杯轴的轴向位置的机构使其从该位置开始朝前轴向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直至其到达轴向止挡。
与之相比,根据所述方法的替代实施方案,首先使纺纱转杯朝前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直至其到达轴向止挡,然后才将自由端纺纱设备的覆盖件关闭并使纺纱转杯移行到正常轴向操作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关闭自由端纺纱设备之前已经激活磁浮轴承结构,并使纺纱转杯移行到轴向止挡。如果再用覆盖件封闭自由端纺纱设备,则覆盖件使整个纺纱转杯沿轴向向后移位。这样,在纺纱转杯错误组装的情况下,覆盖件形成轴向止挡,而在纺纱转杯正确组装的情况下,前轴向挡止轴承形成轴向止挡。此时,如果在封闭自由端纺纱设备之后,使纺纱转杯从轴向止挡移行到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则进而可以从行程推断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
根据所述方法的改进方案,在启动纺纱转杯之前,额外使纺纱转杯朝后轴向挡止轴承的方向移行至其以后支承面抵接后轴向挡止轴承。在这种情况下,磁浮轴承结构具有后轴向挡止轴承,并且转杯轴具有用于抵接该后轴向挡止轴承的后支承面。根据后轴向挡止轴承与基准点(例如正常轴向操作位置或前轴向挡止轴承)之间的行程,可以获得更多关于自由端纺纱设备的操作准备状况的信息。例如,由此可以推断出轴承结构中的污垢或损伤。
优选地,针对纺纱转杯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定义转杯轴的后支承面与后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使纺纱转杯在正常轴向操作位置与后挡止轴承之间移行。在此情形下,检测纺纱转杯的第二行程。随后,将检测到的第二行程与正常轴向操作位置与后挡止轴承之间的第二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所测定的第二行程与所定义的第二距离的偏差,可以推断出后轴向挡止轴承的损伤和/或污垢。
另外有利的是,在第一行程偏离第一距离情况下和/或第二行程偏离第二距离情况下,由自由端纺纱设备输出信号。为此,自由端纺纱设备具有输出装置,该输出装置在这样偏离的情况下,能由控制装置触发该输出装置。操作人员由此能够快速识别出相关的自由端纺纱设备及其未投入运行的原因。
根据所述方法的有利改进方案,在每次启动纺纱转杯之前,进行测定第一行程和/或测定第二行程。由此,在自由端纺纱设备停机之后,也能可靠地检测成功首次启动之后发生的错误。但也可设想,基于正常的自动维护程序,停机后不再重新检查纺纱转杯。这类正常维护程序例如是断丝或精切后、清洁转杯或更换梭芯后的接纱。例如,也能各在一定数目的维护程序之后,或甚至限于变更批次之后的初次启动,循环进行测定第一行程和/或第二行程。
在自由端纺纱设备中更有利的是,纺纱转杯的耦联装置包括锁止装置。由此,至少可以避免耦联装置在纺纱转杯正确组装之后、例如在操作过程中无意断开。
有利的是,锁止装置具有挡止区域,该挡止区域在纺纱转杯的组装期间确保纺纱转杯的正确组装状态。这就表明,在将转杯盘组装到转杯轴期间,一旦到达耦联装置的挡止区域,纺纱转杯就会自动滑入正确组装状态。这样就能避免与正确组装状态只有微小偏差的错误组装。这类错误组装与偏差较大的组装相比通常无法被操作人员肉眼测得,在其嵌入纺纱设备后也无法借助所述方法测得。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自由端纺纱设备的安全性。这种具有挡止区域的锁止装置例如可以采用轴向卡箍来实现。
为在仅有轻微错误的情况下也实现最大的安全性,有利的是,在轴肩抵贴前挡止轴承的情况下并且纺纱转杯处于正确组装状态下,纺纱转杯距覆盖件具有最小间隙,并且锁止装置的挡止区域大于该最小间隙。由此,对于纺纱转杯的所有错误组装状态,都能确保自由端纺纱设备的安全性,因为借助所述方法能够检测到较大的组装错误,而借由具有挡止区域的锁止装置能够避免较小的组装错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更多优点。图中:
图1示出具有磁浮轴承结构和纺纱转杯的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2a示出正确组装的纺纱转杯处于其正常操作位置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2b示出图2a中正确组装的纺纱转杯已抵接到前轴向挡止轴承之后;
图3a示出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在其正常操作位置中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3b示出图3a中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已抵接到纺纱设备的覆盖件之后;
图4a示出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之后且关闭覆盖件之前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4b示出图4a中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在覆盖件已关闭且纺纱转杯已移位之后;
图4c示出在正确组装的纺纱转杯在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之后且关闭覆盖件之前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5示出纺纱转杯在抵接后轴向挡止轴承之后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图6示出纺纱转杯的后支承面和后轴向挡止轴承的细节剖视图;
图7示出具有锁止装置的纺纱转杯的耦联装置的细节剖视图;以及
图8示出具有挡止区域的锁止装置的细节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各种实施方案或各图中相同或至少相当的特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某些特征仅在首次提及时或仅在结合相应附图时才予以阐述。若未结合其他附图再次单独解释这些特征,则它们的设计和/或作用方式对应于已描述的相同或相当特征的设计和作用方式。为清楚起见,图中存在多个相同的特征或部件情况下,通常仅标记这些相同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
图1示出自由端纺纱设备1的示意性剖视图。自由端纺纱设备1在前侧可用覆盖件7封闭。在自由端纺纱设备1中存在磁浮轴承结构6,纺纱转杯2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其中。纺纱转杯2由转杯盘4和转杯轴3两部分形成,它们通过耦联装置14连接。借助驱动器18,可以使纺纱转杯2发生转动并保持转动。采用常规方式,磁浮轴承结构6包括前径向轴承6a、后径向轴承6b以及本例中分立的轴向轴承6c。然而,轴向轴承c并非必然与径向轴承6a,6b分立形成。同样,轴向轴承也能由径向轴承的组件来实现。借助磁浮轴承结构6,使纺纱转杯2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保持悬浮状态,从而形成轴承间隙20,由此支承纺纱转杯2。磁浮轴承结构6可以设计为主动式磁浮轴承结构或被动式磁浮轴承结构。自由端纺纱设备1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15,借助该控制装置15可以驱动磁浮轴承结构6,并且根据磁浮轴承结构6的设计,该控制装置15与磁浮轴承结构6的至少部分组件处于控制连接(虚线)。这种磁浮轴承结构6的各种实施方案及其构型已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此外,本图示出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具有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16,该输出装置16同样与控制装置15处于控制连接(虚线)。
不管磁浮轴承结构6设计为主动式磁浮轴承结构还是被动式磁浮轴承结构,磁浮轴承结构6都具有用于调节纺纱转杯2或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8以及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在本例中,这些机构布置在纺纱转杯2的后端区域中,但根据磁浮轴承结构6的设计,也可设想其他布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用于检测纺纱转杯2的轴向位置的机构9包括传感线圈,该传感线圈报告检测到的控制装置15的轴向位置,并且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8包括可由控制装置15触发的电磁线圈。同样,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8以及主动式磁浮轴承结构6的一个或多个调控电磁体和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包括多个位置传感器。在此情形下,也可以在磁浮轴承结构6中形成用于检测纺纱转杯2的绝对位置的机构9。然而,机构9仅用于检测纺纱转杯2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就足以实施所述方法。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变化以及控制数据,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8就能推断出纺纱转杯2的实际位置。
此外,采用公知方式,自由端纺纱设备1具有前轴向挡止轴承10和后轴向挡止轴承12,它们在停电或发生振动情况下防止磁浮轴承结构6的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相触。纺纱转杯2相应具有轴肩5,该轴肩5与前轴向挡止轴承10相互协作。为了与后轴向挡止轴承12相互协作,纺纱转杯2具有后支承面13,在本例中,该后支承面13由转杯轴3的后端形成。在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参见图2至图5),纺纱转杯2通常处于两个挡止轴承10、12之间的中间位置,该挡止轴承由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和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8保持。
现将参照图2a、图2b、图3a和图3b说明检查纺纱转杯2的组装状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关闭自由端纺纱设备1的覆盖件7,然后才使纺纱转杯2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
图2a示出纺纱转杯2处于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其中转杯轴3的轴肩5距前轴向挡止轴承10具有第一距离s0。同样,后支承面13距后轴向挡止轴承12具有第二距离h0。本图示出的纺纱转杯2处于正确组装状态,其中转杯盘4完全插接到转杯轴3上。如果纺纱转杯2处于正确组装状态并处于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则如图所示,它距自由端纺纱设备1的覆盖件7具有规则的间隙k0。覆盖件7可以包括通道板或可用于这种通道板的通道板适配器。此时,在启动纺纱转杯2之前,激活磁浮轴承结构6并使纺纱转杯2进入悬浮。此外,通过用于调节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8,使纺纱转杯2或转杯轴3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动,直至其到达轴向止挡。
图2b示出纺纱转杯2已向前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动并已到达轴向止挡。通过用于检测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9,检测或测定纺纱转杯2行经的第一行程s。由于纺纱转杯2处于正确组装状态,转杯轴3的轴肩5能够行进到抵靠轴向挡止轴承10。即使抵接之后,纺纱转杯2仍具有距覆盖件7的最小间隙km。这样,当纺纱转杯2正确组装时,由前轴向挡止轴承10形成轴向止挡。通过控制装置15(参见图1),将第一行程s与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在正确组装状态下,纺纱转杯2可以行进到抵挡在前轴向挡止轴承10上,因此所测定的第一行程s对应于轴肩5在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中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第一距离s0。自由端纺纱设备1就能投入运行,并且可以启动纺纱转杯2。
相比之下,图3a示出纺纱转杯2处于错误组装状态,其中转杯盘4未完全推动到转杯轴3上或者耦联装置14未完全接合。图中还示出纺纱转杯2处于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在该位置11中,轴肩5距前轴向挡止轴承10具有第一距离s0。但是,纺纱转杯2由于错误组装状态而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因此与正常间隙k0相比,纺纱转杯2(更确切为纺纱转杯2的转杯盘4的开口边缘)与覆盖件7之间的间隙k减小。
此时,如果通过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8使纺纱转杯2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动,则在轴肩5到达前轴向挡止轴承10之前,纺纱转杯2以转杯盘4碰触到覆盖件7。图3b示出纺纱转杯2已向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动并已抵接覆盖件7。这样,在纺纱转杯2的错误组装状态下,覆盖件7形成轴向止挡。继而通过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测定纺纱转杯2从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行进至到达轴向止挡(这里为覆盖件7的第一行程s,并将其与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此时,第一行程s小于第一距离s0,因此可以推断出纺纱转杯2的错误组装状态,并出于安全原因而阻止启动纺纱转杯2。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检测到转杯盘4的轴向错位,则优选借助输出装置16(图1)来指示这一点。
下面参照图4a、图4b和图4c说明所述方法的第二实施方案。在该方法中,首先激活磁浮轴承结构6,并且使纺纱转杯2向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然后才关闭覆盖件7。
图4a示出覆盖件7仍然打开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中,纺纱转杯2已行进抵达前轴向挡止轴承10并抵靠于其上。在这种方法中,就由前轴向挡止轴承10形成轴向止挡。本图示出的纺纱转杯2处于纺纱转杯2具有更长轴向长度的错误组装状态。纺纱转杯2(更确切为纺纱转杯2的轴肩5)距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在本图中仅由短划线表示)又具有第一距离s0。此时,如果关闭覆盖件7,则该覆盖件7接触到错误组装的纺纱转杯,并将该纺纱转杯朝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的方向推回,如双点划线所示。
如图4b所示,在关闭覆盖件7之后,纺纱转杯2从挪移位置(实线)转移到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虚线)。继而检测行经的第一行程s,并将其与预定的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然而,由于纺纱转杯2在被覆盖件7推移之前的错误组装状态,在本例中,第一行程s小于第一距离s0或甚至可能为负值,即,当纺纱转杯2超过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朝后轴向挡止轴承12移位时。根据过小的行程s,就能推断出纺纱转杯2的错误组装状态。
而图4c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方法用于正确组装的纺纱转杯2。如参照图4a所述,纺纱转杯2在关闭覆盖件7之前移行至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10。此时关闭覆盖件7(双点划线)。纺纱转杯2由于正确组装状态而具有正确的轴向长度,因此它不会被覆盖件7推移。此时,如果关闭覆盖件7之后,纺纱转杯2从轴向止挡(这里为前挡止轴承10)移行到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则第一行程s精确地对应于预定的第一距离s0。
图5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方法和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方法中都能执行的另一步骤。这里,通过用于调节纺纱转杯2或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8使纺纱转杯2从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虚线)沿轴向方向朝后轴向挡止轴承12移行至其抵接该后轴向挡止轴承12(实线)。通过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检测第二行程h,并将其与预定的第二距离h0进行比较。如果第二行程h小于第二距离h0,则例如可以由此推断出接合后轴向挡止轴承12。朝后轴向挡止轴承12移行是在朝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之前还是在此之后则无关紧要。此外,当然也可设想使纺纱转杯2直接从纺纱转杯2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10或抵接覆盖件7的前止挡位置移行至后轴向挡止轴承12,反之亦然。
图6再次详细示出转杯轴3的后端和后轴向挡止轴承12。可以看出,由于后轴向挡止轴承12的污垢21,纺纱转杯2或转杯轴3无法移行完整的第二距离h0,而是在更短的第二行程h之后就到达污垢21。在第二行程h与第二距离h0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优选地,继而由输出装置16(图1)输出信号。
借助所述方法,能够检测到纺纱转杯2的绝大多数错误组装状态。但从图2b可以看出,即使在正确组装状态下,纺纱转杯2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10时,该纺纱转杯2仍与覆盖件7具有最小间隙km。因此,通过所述方法不能检测到转杯盘4的轴向位置偏差小于最小间隙km的错误组装状态。尽管组装稍有错误,纺纱转杯2却能移行至抵接前轴向挡止轴承10。
因此,纺纱转杯2的耦联装置14优选具有带挡止区域23的锁止装置17。图7和图8示出这种锁止装置17在本例中,锁止装置17采用轴向卡箍19形式的构造。图7示出耦联装置14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而图8示出带有挡止区域23的锁止装置17的侧面细节剖视图。轴向卡箍19可以设计为例如锁紧涨圈或O形圈的形式,其与相应的凹口22或凹槽相互协作。挡止区域23描绘到正确耦联位置的距离,在该位置中,转杯盘4刚好扣入正确耦联的轴向位置。该挡止区域23优选大于最小间隙km,此时在转杯盘4与正确轴向位置仅有很小偏差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错误组装状态。
本发明不局限于图中显示和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同样可能涵盖不同实施例中表示并描述的特征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 自由端纺纱设备
2 纺纱转杯
3 转杯轴
4 转杯盘
5 轴肩
6 磁浮轴承结构
6a 前径向轴承
6b 后径向轴承
6c 轴向轴承
7 覆盖件
8 用于调节轴向位置的机构
9 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
10 前轴向挡止轴承
11 正常轴向操作位置
12 后轴向挡止轴承
13 后支承面
14 耦联装置
15 控制装置
16 输出装置
17 锁止装置
18 驱动器
19 轴向卡箍
20 轴承间隙
21 污垢
22 凹口
s0 第一距离
s 第一行程
h0 第二距离
h 第二行程
k0 正常间隙
km 最小间隙
k 间隙
23 挡止区域

Claims (16)

1.一种检查纺纱转杯(2)的组装状态的方法,所述纺纱转杯(2)包括具有轴肩(5)的转杯轴(3)和以能断开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转杯轴(3)的转杯盘(4),并且所述纺纱转杯(2)在前侧能用覆盖件(7)封闭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中支承于磁浮轴承结构(6)中,其中,所述磁浮轴承结构(6)具有用于调节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转杯轴(3)的轴肩(5)的前轴向挡止轴承(10),
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定义所述转杯轴(3)的轴肩(5)与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之间的第一距离s0;
在启动所述纺纱转杯(2)之前,使所述纺纱转杯(2)沿轴向朝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轴向止挡,检测所述纺纱转杯(2)在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轴向止挡之间的第一行程s并将其与所述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并且
当s=s0时,启动所述纺纱转杯(2),而当s<s0时,阻止启动所述纺纱转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1)的覆盖件(7)关闭,并使所述纺纱转杯(2)移行到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然后使所述纺纱转杯(2)沿轴向朝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所述轴向止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使所述纺纱转杯(2)朝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的方向移行至其到达所述轴向止挡,然后将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1)的覆盖件(7)关闭并使所述纺纱转杯(2)移行至其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纺纱转杯(2)之前,使所述纺纱转杯(2)朝后轴向挡止轴承(12)的方向移行至其以后支承面(13)抵接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定义所述转杯轴(3)的后支承面(13)与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之间的第二距离h0;
使所述纺纱转杯(2)在所述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之间移行,其中,检测所述纺纱转杯(2)的第二行程h;并且
将检测到的第二行程h与所述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之间的第二距离h0进行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行程s偏离所述第一距离s0情况下和/或所述第二行程h偏离所述第二距离h0情况下,由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1)输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启动所述纺纱转杯(2)之前进行测定所述第一行程s和/或测定所述第二行程h。
8.一种前侧能用覆盖件(7)封闭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包括:支承于磁浮轴承结构(6)中的纺纱转杯(2),所述纺纱转杯(2)包括具有轴肩(5)的转杯轴(3)以及借助耦联装置(14)以能断开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转杯轴(3)的转杯盘(4),其中,所述磁浮轴承结构(6)具有用于调节转杯轴(3)的轴向位置的机构(8)、用于检测轴向位置的机构(9)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转杯轴(3)的轴肩(5)的前轴向挡止轴承(10);以及控制装置(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15)配置用于执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设置轴向止挡,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15)中,针对所述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定义所述转杯轴(3)的轴肩(5)与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之间的第一距离s0,并且检测所述纺纱转杯(2)在所述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所述轴向止挡之间的第一行程s并与所述第一距离s0进行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轴承结构(6)具有后轴向挡止轴承(12),并且所述转杯轴(3)具有用于抵接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的后支承面(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15)中,针对所述纺纱转杯(2)的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定义所述转杯轴(3)的后支承面(13)与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之间的第二距离h0;检测所述纺纱转杯(2)在所述正常轴向操作位置(11)与所述后轴向挡止轴承(12)之间的第二行程h并与所述第二距离h0进行比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1)包括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16),在所述第一行程s偏离所述第一距离s0情况下,能由所述控制装置(15)触发所述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纺纱设备(1)包括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16),在所述第二行程h偏离所述第二距离h0情况下,能由所述控制装置(15)触发所述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装置(14)包括锁止装置(1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7)具有挡止区域(23),所述挡止区域(23)在所述纺纱转杯(2)的组装期间确保所述纺纱转杯(2)的正确组装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7)包括轴向卡箍(19)。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肩(5)抵贴所述前轴向挡止轴承(10)情况下并且所述纺纱转杯(2)处于正确组装状态下,所述纺纱转杯(2)距所述覆盖件(7)具有最小间隙km;并且所述锁止装置的挡止区域(23)大于所述最小间隙km。
CN201910950056.6A 2018-10-10 2019-10-08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纺纱设备 Active CN111020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4947.0 2018-10-10
DE102018124947.0A DE102018124947A1 (de) 2018-10-10 2018-10-10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eines Montagezustands eines Spinnrotors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sowi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0757A CN111020757A (zh) 2020-04-17
CN111020757B true CN111020757B (zh) 2022-11-08

Family

ID=6824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0056.6A Active CN111020757B (zh) 2018-10-10 2019-10-08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纺纱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36811B1 (zh)
CN (1) CN111020757B (zh)
DE (1) DE102018124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4644A (zh) * 2023-10-11 2024-01-12 陕西京泰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用电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2184A1 (de) * 2005-07-09 2007-01-18 Saur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omotorischen Antriebs
DE102006030187A1 (de) * 2006-06-30 2008-01-1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Lagereinrichtung für einen Spinnrotor
DE102013108199A1 (de) * 2013-07-31 2015-02-05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ffenend-Spinnrotor mit einer Rotortasse, einem Rotorschaft sowie einer Kupplungsvorrichtung
DE102014001627B4 (de) * 2014-02-07 2022-03-24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Offenend-Rotorspin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Offenend-Rotorspinnvorrichtung
DE102015111673A1 (de) * 2015-07-17 2017-01-19 Rieter Cz S.R.O. Verfahren zum sicheren Starten und/oder Stoppen eines Rotors einer Rotorspinnmaschine und Rotorspinnmaschine
DE102015016055A1 (de) * 2015-12-11 2017-06-14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Antrieb und Offenend-Spinneinrichtung mit dem elektrischen Antrieb
DE102016122595A1 (de) * 2016-11-23 2018-05-2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Rotortasse und Offenend-Spinnrotor mit einer Rotortasse
DE102017103622A1 (de) * 2017-02-22 2018-08-23 Rieter Cz S.R.O. Verfahren zur Lagerung eines Spinnrotors sowie Lagerung, Spinnrotor und Stützl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0757A (zh) 2020-04-17
EP3636811B1 (de) 2021-03-17
EP3636811A1 (de) 2020-04-15
EP3636811A9 (de) 2020-06-17
DE102018124947A1 (de)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4068B (zh) 用于起动具有磁支承转子的电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20757B (zh) 检查自由端纺纱设备的纺纱转杯的组装状态的方法及自由端纺纱设备
US6009700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EP3620567B1 (en) Top load drum washing machine and positioning device thereof
EP1979640A1 (en) Bearing anti creep device&amp;method
JP2009532005A (ja) ビルトインモータ、特にビルトイントルクモータ
US20210262533A1 (en) Clutch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Drive Train, and Motor Vehicle Drive Train
US20180106302A1 (en) Generator disconnect couplings
JP2019005827A (ja)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
US90337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chining shafts
CN106868647B (zh) 电驱动器和具有电驱动器的自由端纺纱机
KR20200140741A (ko) 액추에이터, 바람직하게는 클러치 액추에이터 또는 변속기 액추에이터의 기계 장치의 수명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220005463A (ko) 전압 공급의 중단 후에 액추에이터의 위치를 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4375157B (zh) 用于控制旋转挤奶厅布置的系统和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非易失性数据载体
JPH0361775B2 (zh)
KR101526387B1 (ko) 클러치 액추에이터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CN106838032A (zh) 联轴器
WO2020174272A1 (en) Electrospindle comprising a proximity sensor for its traction shaft
KR101143120B1 (ko) 차량 클러치용 컨트롤 스톱
JP2002126910A (ja) 主軸装置
CN217551881U (zh) 一种转滑分离式刀具传动机构
KR860002413Y1 (ko) 섬유기계용 스위치
JP4529694B2 (ja) 回転機械のオイルリフターの故障検出装置
US20230146995A1 (en) System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otary milking parlor arrange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312079A (zh) 故障滚柱轴承外座圈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