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7651B - 细络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细络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7651B
CN111017651B CN201911160455.9A CN201911160455A CN111017651B CN 111017651 B CN111017651 B CN 111017651B CN 201911160455 A CN201911160455 A CN 201911160455A CN 111017651 B CN111017651 B CN 111017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track
rail
turn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0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7651A (zh
Inventor
高峰
陆宗毅
杜立新
于永彬
姚业冲
杜武洪
顾静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Lutha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Lutha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Lutha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0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7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7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7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7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7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1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supply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unwinding of roving from roving bobbins
    • D01H9/187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supply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unwinding of roving from roving bobbins on individual supports, e.g. pal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络联系统,包括组细纱机群及络筒机群,单组机群内设有支线输送轨道,若干组细纱机群之间与所述络筒机群之间再设置主输送轨道,通过主输送轨道将若干支线输送轨道连接在一起;所述主输送轨道、所述支线输送轨道均采用吊轨;所述吊轨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形成闭环;在每台细纱机或每台络筒机的进出料口,均设有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的顶部设有子轨道,所述子轨道通过分叉轨道组件与所述支线输送轨道相连通;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通过周转筐经所述吊轨来输送传递物料。本发明占地面积小,轨道系统采用吊轨不干扰车间通道使用;且系统配置、调整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细络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络联系统,属于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细络联,即为细纱机与络筒机相互之间的联接机械设备系统。受限于细纱机的工作效率,一般需要2台以上,甚至3~5台细纱机,才能对应并满足一台络筒机的工作效率。早期纱厂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工人收集细纱管纱,然后再搬运到相应的络筒机区域,供络筒用,这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登记、管理,以防止对应运输出错,影响生产。细纱产品规格涉及颜色、支数等参数,同一颜色的细纱产品,支数不同的产品,是很难通过肉眼来识别的,故为了防止出错,需要严格的进行编号,做好流转、储运记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储运过程中的物料混乱风险,故产生了专门的“细络联”设备,通过在多台细纱机与多台络筒机之间建立“细络联”。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细络联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846492A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608276U的一种细络联输送系统,其利用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AGV智能小车技术,在细纱机工作群与络筒机工作群之间设置若干AGV小车,利用无线遥控装置和无线调度装置,对AGV小车进行统筹控制。但这样的AGV小车智能运输系统,主要还是依赖于AGV控制技术的发展,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且AGV小车在地面移动,占用了车间地面空间,会对工人在车间内的日常维护工作造成影响。AGV小车还需要充电维护,需要超额配置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又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987402U的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301079A的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386506A的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396738A的细络联管纱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560088A的细络联管纱和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36242Y的细络联托盘运行装置,公开了一系列细络联解决方案,但更多的是对整体的连接方式、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介绍,对于具体的运输机构方案却没有涉及。
再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560088A的细络联管纱和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877969U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和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公开了一些细络联设备的具体细节,但采用了相对复杂的单锭输送的方式,输送效率低下,且细纱机单锭产出间隔很短,需要细络联机器高频率的切换通道,才能满足整个系统的运行。
为了满足纱厂车间的生产需求,有必要对细纱机与络筒机之间的细络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突破细络联技术,特别是组对组群联的细络联系统,因为组对组群联方式的连接轨道使细纱机台与络筒机台之间形成了台台通,络筒机的产能可以全组通用,因而使得细纱机和络筒机每台锭数,可以合理选择而不致影响细络的产能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组对组群联的细络联系统,以期提高细纱机与络筒机之间物料输送的自动化,并降低设备造价,节约生产场地空间。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络联系统,一列若干台络筒机形成一个络筒机群,与所述络筒机群对应的,设置有细纱机群;
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机群的细纱进料口统一设置在一侧,并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所述细纱机群可以整列布置在一起,也可以分为若干列,每列所述细纱机群内部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若干组细纱机群之间与所述络筒机群之间再设置主输送轨道,通过主输送轨道将若干支线输送轨道连接在一起;
所述主输送轨道、所述支线输送轨道均采用吊轨,固定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的上方;所述吊轨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形成闭环;
在每台细纱机或每台络筒机的进出料口,均设有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的顶部设有子轨道,所述子轨道通过分叉轨道组件与所述支线输送轨道相连通;
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通过周转筐经所述吊轨来输送传递物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细纱满筐存储区,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紧靠所述络筒机群设置;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用来暂存满筐的细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置有空管满筐存储区,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靠近所述细纱机群设置;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用来暂存满筐的空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转筐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标签,每个周转筐上的身份识别标签不同;在所述分叉轨道组件的进入段设有身份识别标签读取装置;通过实时读取所述周转筐上设置的身份识别标签,来驱动所述分叉轨道组件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机构,运输吊架,翻板基台,及运输箱;
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在细纱机或络筒机进出料口附近;所述提升机构顶部设有运输吊架;所述提升机构内连接有可升降的翻板基台,所述翻板基台上放置有可移走的运输箱。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筐架,吊轨固定架,升降座,升降导杆,升降限位轮组,升降驱动平台,及升降驱动机构;
所述提升筐架的顶部设有吊轨固定架,所述吊轨固定架固定所述运输吊架内的吊轨,即子轨道;
在所述提升筐架内设有可竖直升降运动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用来固定所述翻板基台;
所述提升筐架内设置有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座内设有升降限位轮组,所述升降限位轮组与所述升降导杆相配合;
在所述提升筐架的上部设有升降驱动平台,所述升降驱动平台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通过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升降座相连;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升降座沿所述升降导杆实现高度可控的升降运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导杆为圆柱形导杆,并设置有4根;所述升降座为立方体形,其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升降限位轮组。
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电动机带动卷线轮通过钢丝绳所组成,其中钢丝绳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升降座上,钢丝绳缠绕在卷线轮上,通过电动机带动卷线轮进行收线,实现对所述升降座的提升。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提升筐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高度调节底脚。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吊架包括吊轨,及吊运架;所述吊运架安装在所述吊轨的下方;
所述吊轨的截面为“門”字形,其上部为固定安装槽,通过紧固件实现安装固定;其下部为导轨槽,其内吊装有所述吊运架;
所述吊运架,包括吊架座、吊钩、滑轮座、滑轮组;
所述吊架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吊钩,形成倒钩;所述吊架座的上部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座穿入所述吊轨的导轨槽内;所述滑轮座上固定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卡在所述吊轨槽内,并可沿所述吊轨的吊轨槽运动;
所述吊轨上间隔设置摩擦轮,通过摩擦轮来对吊运架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吊运架在吊轨上的移动。
再进一步的,每组吊运架包括起码2个滑轮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吊架座的两端。
再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箱包括周转筐,箱架、托架;
所述箱架将周转筐包裹并固定;在所述箱架的上部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分别固定在两侧,并向内收拢形成吊挂通道;
所述吊运架的吊钩部分可通过所述吊挂通道进入到所述运输箱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基台包括基座框台、翻转框台、翻转铰链、翻转驱动机构、及翻箱固定器;
所述基座框台固定在所述提升机构内的升降座上;
在所述基座框台的上方通过所述翻转铰链设置有翻转框台,所述翻转铰链固定在所述基座框台的外侧边缘;所述翻转框台可绕所述翻转铰链相对所述基座框台进行翻转运动;
在所述基座框台与所述翻转框台之间设置有翻转驱动机构;
所述翻转框台上设有翻箱固定器;所述运输箱的箱架的底部设有翻箱片;所述翻箱固定器与所述翻箱片相配合,使所述运输箱可快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为气动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缸体底部通过第一铰链轴固定在所述升降座内,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顶部通过第二铰链轴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内。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翻转框台绕所述翻转铰链相对所述基座框台进行翻转运动。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框台的四边还设有对准斜块,4个所述对准斜块均向内侧倾斜;4个所述对准斜块的内侧底边形成的矩形尺寸与所述运输箱的底部外边形成的矩形尺寸一致。
再进一步的,所述翻箱片为铁磁性的金属片,所述翻箱固定器为电磁铁。所述翻箱固定器的电磁铁通电,即可产生磁性,吸住所述翻箱片的金属片,将所述运输箱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上,并随所述翻转框台进行翻转运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翻箱片设有4个,分别位于所述运输箱的底部四角;所述翻箱固定器同样设有4个,分别位于所述翻转框台内侧的四角。
本发明的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运输吊架及运输箱配合,实现对所述运输箱的转移作业;如将所述提升机构内的运输箱转移到所述运输吊架上,步骤包括:
Ⅰ、所述提升机构将所述翻板基台升起,并将所述运输箱一直提升到顶部,此时所述运输吊架的吊运架位于所述提升机构外侧;
Ⅱ、所述运输吊架的吊运架运动到所述提升机构内,并使所述吊钩经所述吊挂通道进入到所述托架的下方;
Ⅲ、所述提升机构带动所述翻板基台下降,所述运输箱受重力下降,此时所述托架挂入所述吊钩,即所述运输箱挂在所述运输吊架的吊运架上,而所述翻板基台继续下降,使所述翻板基台与所述运输箱彻底分离;此时,所述运输吊架可带动所述运输箱沿吊轨移动,运向指定位置。
上述步骤Ⅰ~Ⅲ反向运作,即为将所述运输箱运输至所述提升机构内的过程。
本发明的所述翻板基台与所述运输箱相配合,实现翻转倾倒物料作业,具体过程如下:
所述运输箱落在所述翻板基台的翻转框台上,当需要翻转倾倒所述周转筐内的物料时,所述翻箱固定器与所述翻箱片动作,将所述运输箱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上;然后启动所述翻转气缸,使整个所述翻转框台连同暂时固定在其上的运输箱开始翻转,从而将其内存放的物料倒入指定设备内,即细纱倾倒进络筒机,或空管倾倒进细纱机。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系统设置,需要有诸多一分二的分叉轨道,即主轨道需要分叉到第一支轨道或第二支轨道,从而将运输箱转移到第一支轨道或第二支轨道;即在需要采用分叉轨道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叉轨道组件,在一分二的分叉轨道内设置有变轨组件;
所述变轨组件,包括直通轨道、S形弯轨,轨道安装板,组件固定板,及变轨驱动元件;
所述直通轨道、S形弯轨固定在所述轨道安装板上;所述轨道安装板通过所述变轨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上,所述组件固定板用来固定整个所述变轨组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变轨驱动元件是气动变轨驱动元件,包括变轨驱动气缸;所述变轨驱动气缸为扁平状气缸,其气缸体与所述轨道安装板相固定;所述变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变轨驱动元件还包括变轨导杆,变轨滑块;所述变轨导杆两端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上,其上套设有变轨滑块;所述变轨滑块固定在所述轨道安装板上;所述变轨导杆与所述变轨驱动气缸的伸缩活塞杆相平行。
本发明整个细络联系统的物料运输流程为,从细纱机生产出来的纱锭汇总在一个细纱机空筐队列中的第一个空筐中,当满筐后,由细纱机部分提升机构自动将该满筐的细纱锭连周转筐一起提升到顶部的子轨道上,顺子轨道,经分叉轨道组件进入到所在细纱机群的支线输送轨道,再经由分叉轨道组件进入到主输送轨道上,最终进入到络筒机群所在的支线输送轨道,并按照管理系统预定的关联对应关系,到达对应关系的络筒机所在的子轨道上,进入到该络筒机的提升机构内,由该提升机构将满筐的细纱锭降到指定高度,并自动倾倒入络筒机大进料斗内,空筐再回到子轨道上,再次进入到络筒机群所在的支线输送轨道;管理系统根据络筒机的工作情况,自动判断络筒机的空筐队列是否需要补充空筐,当需要补充空筐时,自动调整分叉轨道组件,使空筐最终进入到相应的络筒机的提升机构内,并最终下降放置到络筒机的空筐队列后部备筐区。
络筒机生产完毕的空纱管收集到空筐内,由提升机构提升并经过子轨道、支线输送轨道、主输送轨道送到对应的细纱机,倾倒在细纱机的空管收集斗内。
本发明中子轨道、支线输送轨道、主输送轨道均采用架空的吊轨,并在细纱机和络筒机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的运行状态,轨道上采用摩擦轮传动方式驱动吊运架移动,吊运架下方挂载运输箱,运输箱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标签,如条形码;身份识别标签作为运输箱的唯一身份识别依据,结合数据库内的关联关系形成以整套的运行判断逻辑关系,同时作为判断倾倒位置、吊挂位置、下架位置的依据。系统内还设置有缓冲存储区,用来作为细纱机或络筒机生产富裕量的暂存和空筐的暂存补充用,可以考虑分区分功能存储,以达到快递供料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改进和优点;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根据客户原有物料周转箱来定制运输箱,以适应系统的运行快捷地脱钩或吊载方式;
(2)细纱机和络筒机的关联关系可以快速设定,自由指定的细纱机对应某一台络筒机的关联关系,系统自动在运行到工单设定的落纱数量后,暂停呼叫人工检查清盘,以适应快速切换生产品种;破除了一对一产能对接的限制,使各络筒机之间产能余缺调剂成为可能,实现了细纱机组与络筒机组全产能的匹配;
(3)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组装方式,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轨道架空运行的优势,根据细纱机和络筒机的工作状态,灵活配置,安装简便;
(4)系统采用网络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模块之间采用高速工业总线,上位机管理充分利用云平台优势,数据集中管理,安全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细络联的实施方式之一的整体参考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提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发明的提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发明的提升系统移除运输箱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6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7为本发明的运输吊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运输吊架的组装状态正投影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运输吊架的分离状态正投影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运输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11为本发明的运输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12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Ⅰ整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Ⅰ正投影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Ⅱ整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Ⅱ正投影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Ⅲ整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状态Ⅲ正投影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翻板基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翻板基台的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翻板基台的翻转工作状态整体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翻板基台的翻转工作状态正投影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分叉轨道的工作状态Ⅰ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分叉轨道的工作状态Ⅱ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分叉轨道的零部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细络联系统
如图1所示,为一种细络联系统实施方式的整体系统参考图;根据车间配置,一列若干台络筒机形成一个络筒机群,所述络筒机群的细纱进料口统一设置在一侧,并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与所述络筒机群对应的,设置有细纱机群,根据车间配置,所述细纱机群可以整列布置在一起,也可以分为若干列,即分为细纱机群a、细纱机群b等;每组所述细纱机群内部与所述络筒机群一样,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若干组细纱机群之间与所述络筒机群之间再设置主输送轨道,通过主输送轨道将若干支线输送轨道连接在一起。
本系统中,所述主输送轨道、所述支线输送轨道均采用吊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的上方,不占用地面空间。
所述细纱机群内细纱机生产好的细纱,先输送到位于所述细纱机端部的周转筐内,待周转筐装满后,由提升系统I将周转筐升起,并由输送吊架将周转筐转移到所述支线输送轨道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周转筐经由若干分叉轨道Ⅱ,最终抵达所述主输送轨道,向所述络筒机群方向进行输送。
所述络筒机群内的所述支线输送轨道上同样设有若干分叉轨道Ⅱ,根据系统要求,将相应的盛满细纱的周转筐转移到相应的络筒机端部,并由提升系统Ⅰ将周转筐降至络筒机的进料口,并倾倒给络筒机,完成供料作业。
络筒机完成络筒后输出的空管又回到空的周转筐内,并由提升系统Ⅰ转移到所述络筒机群内的所述支线输送轨道上,并最终回到所述主输送轨道的空管输送轨道上,将空管输送回相应的细纱机,用作细纱机的作业。
本系统中,还设置有细纱满筐存储区,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紧靠所述络筒机群设置,当络筒机的待料区较满时,可以将盛满细纱的周转筐暂存在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内。
本系统中,还设置有空管满筐存储区,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靠近所述细纱机群设置,当所述细纱机的待料区较满时,可以将盛满空管的周转筐暂存在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内。
所述周转筐上设置有专门的身份标签,如条形码、二维码,或RFID卡等,在所述主输送轨道或所述支线输送轨道上设有若干读取装置,通过读取经过的所述周转筐上的身份标签,然后调整邻近的所述分叉轨道儿的状态,然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继续向前运动,最终到达指定的工作位。通过采用身份标签,可实现所述周转筐及其内物料相互之间的一一区分,有效节约了系统的存储记忆量。
二、提升系统
如图2~4所示,为本系统中所采用到的提升系统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提升机构1,运输吊架3,翻板基台4,及运输箱5。
所述提升机构1布置在细纱机或络筒机边;所述提升机构1顶部设有运输吊架3;所述提升机构1内连接有可升降的翻板基台4,所述翻板基台4上放置有可移走的运输箱5。
2.1提升机构
如图5、图6所示,为本系统中的所述提升机构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提升筐架11,吊轨固定架12,升降座13,升降导杆14,升降限位轮组15,升降驱动平台16,升降驱动机构17,高度调节底脚18。
所述提升筐架11可以采用铝型材拼接而成,或采用钢材等材料焊接、组装而成;所述提升筐架11的顶部设有吊轨固定架12,所述吊轨固定架12用来固定安装所述运输吊架3内的吊轨31。
在所述提升筐架11内设有可竖直升降运动的升降座13,所述升降座13用来固定所述翻板基台4。
所述提升筐架11内设置有升降导杆14,所述升降座13内设有升降限位轮组15,所述升降限位轮组15与所述升降导杆14相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提升筐架11的上部设有升降驱动平台16,所述升降驱动平台16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17,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7通过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升降座13相连;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7的驱动下,所述升降座13沿所述升降导杆14实现高度可控的升降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导杆14为圆柱形导杆,并设置有4根;所述升降座13为立方体形,其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升降限位轮组15。
当然,所述升降导杆14与所述升降限位轮组15的升降限位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直线导轨副,如方形滚珠直线导轨与滑块组合,圆柱形导轨与直线轴承组合等,其主要起到所述升降座13竖直升降运动过程中的限位、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7为电动机带动卷线轮通过钢丝绳所组成,其中钢丝绳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升降座13上,钢丝绳缠绕在卷线轮上,通过电动机带动卷线轮进行收线,实现对所述升降座13的提升;当所述升降座13需要下降时,所述电动机反转或者送来制动器,所述升降座13及其固定在其上的翻板基台4、运输箱5及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行下降。
当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7,还可以采用其他直线驱动机构,如丝杠螺母驱动机构、链轮链条驱动机构、同步带轮同步带驱动机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等。
在所述提升筐架1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高度调节底脚18,通过调节所述高度调节底脚18的高度,可以实现对整个提升机构1在现场的调平调直,方便现场调试。
2.2运输吊架及运输箱
所述运输吊架3设置在本系统的上方,包括吊轨系统及吊运架;所述吊轨系统,采用吊轨在本系统的上方架设形成所述主输送轨道、所述支线输送轨道,以及通向具体提升系统Ⅰ的子轨道;所述吊轨系统内分布有吊运架,所述吊运架用来运输所述运输箱5,沿指定线路达到指定位置。
如图7~图9所示,为本系统中的所述运输吊架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吊轨31,及吊运架;所述吊运架,包括吊架座32、吊钩33、滑轮座34、滑轮组35。
所述吊轨31的截面为“門”字形,其上部为固定安装槽,通过紧固件实现安装固定,如固定在上述吊轨固定架12上;其下部为导轨槽,用来导向。
所述吊架座32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吊钩33,形成倒钩;所述吊架座32的上部设有滑轮座34,所述滑轮座34穿入所述吊轨31的导轨槽内;所述滑轮座34上固定有滑轮组35,所述滑轮组35卡在所述吊轨槽内,并可沿所述吊轨31的吊轨槽运动。
每组吊运架包括起码2个滑轮座34,分别固定在所述吊架座32的两端,所述滑轮组35内的滑轮直径尺寸较小;采用本设计后,当所述吊轨31内存在圆弧吊轨时,前后2个滑轮座34能够在圆弧形吊轨31内运动,并沿圆弧形转向,不会发生卡滞。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轨31及滑轮座34、滑轮组35构成了吊运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吊运结构,如“工”字形轨道的吊装,“C”字形轨道的单边吊装等。
所述运输箱5基于常规采用的周转筐利用型材组装而成,其内周转筐用来盛装不同的物料,如细纱、空管等;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周转筐选用不同尺寸的型材组装,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的周转筐。
如图10、图11所示,为所述运输箱5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周转筐51,箱架52、托架53、吊挂通道54、翻箱片55。
所述箱架52采用型材组装而成,将周转筐51包裹并固定;在所述箱架52的上部设有托架53,所述托架53分别固定在两侧,并向内收拢形成吊挂通道54。
进一步的,所述箱架52的底部设有翻箱片55,其与所述翻板基台4相配合。
2.3提升机构与运输吊架的配合工作
如图12~图17所示,为所述提升机构1与所述运输吊架3及运输箱5配合进行工作。
如图12、图13所示,为工作状态Ⅰ,所述提升机构1将所述翻板基台4升起,并将所述运输箱5一直提升到顶部,此时所述运输吊架3的吊运架位于所述提升机构1外侧。
如图14、图15所示,为工作状态Ⅱ,所述运输吊架3的吊运架运动到所述提升机构1内,并使所述吊钩33经所述吊挂通道54进入到所述托架53的下方。
如图16、图17所示,为工作状态Ⅲ,所述提升机构1带动所述翻板基台4下降,所述运输箱5受重力下降,此时所述托架53挂入所述吊钩33,即所述运输箱5挂在所述运输吊架3的吊运架上,而所述翻板基台4继续下降,使所述翻板基台4与所述运输箱5彻底分离。此时,所述运输吊架3可带动所述运输箱5沿吊轨移动,运向指定位置。
上述工作状态Ⅰ至工作状态Ⅲ,展示的是通过所述吊运架将所述运输箱5从所述提升机构1内运走的过程。反之,则为将所述运输箱5运输至所述提升机构1内的过程。
2.4翻板基台
所述翻板基台4固定在所述升降座13上,用来承托所述运输箱5。
如图18、图19所示,为所述翻板基台4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座框台41、翻转框台42、翻转铰链43、翻转气缸44、第一铰链轴45、第二铰链轴46、对准斜块47、翻箱固定器48。
所述基座框台41固定在所述升降座13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升降座13的顶部;所述基座框台41呈水平状态。
在所述基座框台41的上方通过所述翻转铰链43设置有翻转框台42,所述翻转铰链43固定在所述基座框台41的外侧边缘;所述翻转框台42可绕所述翻转铰链43相对所述基座框台41进行翻转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框台42由所述翻转气缸44进行驱动,实现翻转运动;所述翻转气缸44的缸体底部通过第一铰链轴45固定在所述升降座13内,所述翻转气缸44的活塞杆顶部通过第二铰链轴46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42内;所述翻转气缸44的活塞杆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翻转框台42绕所述翻转铰链43相对所述基座框台41进行翻转运动。
该翻转运动,还可以由其他驱动方式进行实现,如翻转减速电动机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转框台42的四边还设有对准斜块47,4个所述对准斜块47均向内侧倾斜,方便所述运输箱5落入并定位到所述翻转框台42上;4个所述对准斜块47的内侧底边形成的矩形尺寸与所述运输箱5的底部外边形成的矩形尺寸一致。
再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框台42上设有翻箱固定器48。所述翻箱固定器48与所述运输箱5底部的翻箱片55相配合,使所述运输箱5可快速自动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4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箱片55为铁磁性的金属片,如铁片;而所述翻箱固定器48为电磁铁;所述翻箱固定器48的电磁铁通电,即可产生磁性,吸住所述翻箱片55的金属片,将所述运输箱5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42上,并随所述翻转框台42进行翻转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箱片55设有4个,分别位于所述运输箱5的底部四角;所述翻箱固定器48同样设有4个,分别位于所述翻转框台42内侧的四角。
所述翻箱固定器48与所述翻箱片55所构成的快速自动拆卸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机构,如插拔销机构、翻转钩爪机构等。
2.5翻板基台与运输箱的配合工作
如图20、图21所示,为所述翻板基台4与所述运输箱5相配合实现翻转倾倒物料工作状态示意图。
所述运输箱5落在所述翻板基台4的翻转框台42上,当需要翻转倾倒所述周转筐51内的物料时,所述翻箱固定器48与所述翻箱片55动作,将所述运输箱5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42上,然后启动所述翻转气缸44,使整个所述翻转框台42连同暂时固定在其上的运输箱5开始翻转,从而将其内存放的物料倒入指定设备内,即细纱倾倒进络筒机,或空管倾倒进细纱机。
三、分叉轨道组件
如图22~图24所示,为本系统的分叉轨道Ⅱ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轨道系统设置,需要有诸多一分二的分叉轨道,如图中所示,主轨道201需要分叉到第一支轨道202及第二支轨道203;在主轨道201与两个分叉轨道(即第一支轨道202及第二支轨道203)之间,需要设置变轨组件。
所述变轨组件,包括直通轨道211、S形弯轨212,轨道安装板213,组件固定板214,及变轨驱动元件。
所述直通轨道211、S形弯轨212固定在所述轨道安装板213上;所述轨道安装板213通过所述变轨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214上,所述组件固定板214用来固定整个所述变轨组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轨驱动元件是气动变轨驱动元件,包括变轨驱动气缸215;所述变轨驱动气缸215为扁平状气缸,其气缸体与所述轨道安装板213相固定;所述变轨驱动气缸215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214上。通过驱动所述变轨驱动气缸215可实现轨道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变轨驱动元件还可以包括变轨导杆216,变轨滑块217。所述变轨导杆216两端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214上,其上套设有变轨滑块217,所述变轨滑块217固定在所述轨道安装板213上,通过设置所述变轨导杆216及变轨滑块217,可以是变轨切换过程更加顺畅、平稳。
所述变轨驱动元件还可以采用诸如直线电动缸、连杆机构等驱动系统。
本系统中,吊运架上不设置行走驱动机构,而是在吊轨上间隔设置摩擦轮,通过摩擦轮来对吊运架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吊运架在吊轨上的移动。具体可参照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0482554C的摩擦驱动式吊运输送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0467361C的混合驱动式输送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80324U的双摩擦驱动装置等现有技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细络联系统,一列若干台络筒机形成一个络筒机群,与所述络筒机群对应的,设置有细纱机群;
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机群的细纱进料口统一设置在一侧,并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所述细纱机群整列布置在一起,或分为若干列,每列所述细纱机群内部通过支线输送轨道相连;若干组细纱机群之间与所述络筒机群之间再设置主输送轨道,通过主输送轨道将若干支线输送轨道连接在一起;
所述主输送轨道、所述支线输送轨道均采用吊轨,固定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的上方;所述吊轨在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形成闭环;
在每台细纱机或每台络筒机的进出料口,均设有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的顶部设有子轨道,所述子轨道通过分叉轨道组件与所述支线输送轨道相连通;
所述络筒机群与所述细纱机群之间通过周转筐经所述吊轨来输送传递物料;
所述周转筐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标签,每个周转筐上的身份识别标签不同;在所述分叉轨道组件的进入段设有身份识别标签读取装置;通过实时读取所述周转筐上设置的身份识别标签,来驱动所述分叉轨道组件的状态;
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机构,运输吊架,翻板基台,及运输箱;
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在细纱机或络筒机进出料口附近;所述提升机构顶部设有运输吊架;所述提升机构内连接有可升降的翻板基台,所述翻板基台上放置有可移走的运输箱;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筐架,吊轨固定架,升降座,升降导杆,升降限位轮组,升降驱动平台,及升降驱动机构;
所述提升筐架的顶部设有吊轨固定架,所述吊轨固定架固定所述运输吊架内的吊轨,即子轨道;
在所述提升筐架内设有可竖直升降运动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用来固定所述翻板基台;
所述提升筐架内设置有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座内设有升降限位轮组,所述升降限位轮组与所述升降导杆相配合;
在所述提升筐架的上部设有升降驱动平台,所述升降驱动平台上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通过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升降座相连;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升降座沿所述升降导杆实现高度可控的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细纱满筐存储区,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紧靠所述络筒机群设置;所述细纱满筐存储区用来暂存满筐的细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空管满筐存储区,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靠近所述细纱机群设置;所述空管满筐存储区用来暂存满筐的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吊架包括吊轨,及吊运架;所述吊运架安装在所述吊轨的下方;
所述吊轨的截面为“門”字形,其上部为固定安装槽,通过紧固件实现安装固定;其下部为导轨槽,其内吊装有所述吊运架;
所述吊运架,包括吊架座、吊钩、滑轮座、滑轮组;
所述吊架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吊钩,形成倒钩;所述吊架座的上部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座穿入所述吊轨的导轨槽内;所述滑轮座上固定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卡在所述吊轨槽内,并可沿所述吊轨的吊轨槽运动;
所述吊轨上间隔设置摩擦轮,通过摩擦轮来对吊运架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吊运架在吊轨上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包括周转筐,箱架、托架;
所述箱架将周转筐包裹并固定;在所述箱架的上部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分别固定在两侧,并向内收拢形成吊挂通道;
所述吊运架的吊钩部分可通过所述吊挂通道进入到所述运输箱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基台包括基座框台、翻转框台、翻转铰链、翻转驱动机构、及翻箱固定器;
所述基座框台固定在所述提升机构内的升降座上;
在所述基座框台的上方通过所述翻转铰链设置有翻转框台,所述翻转铰链固定在所述基座框台的外侧边缘;所述翻转框台可绕所述翻转铰链相对所述基座框台进行翻转运动;
在所述基座框台与所述翻转框台之间设置有翻转驱动机构;
所述翻转框台上设有翻箱固定器;所述运输箱的箱架的底部设有翻箱片;所述翻箱固定器与所述翻箱片相配合,使所述运输箱可快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翻转框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络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轨道组件,在一分二的分叉轨道内设置有变轨组件;
所述变轨组件,包括直通轨道、S形弯轨,轨道安装板,组件固定板,及变轨驱动元件;
所述直通轨道、S形弯轨固定在所述轨道安装板上;所述轨道安装板通过所述变轨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组件固定板上,所述组件固定板用来固定整个所述变轨组件。
CN201911160455.9A 2019-11-23 2019-11-23 细络联系统 Active CN111017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0455.9A CN111017651B (zh) 2019-11-23 2019-11-23 细络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0455.9A CN111017651B (zh) 2019-11-23 2019-11-23 细络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7651A CN111017651A (zh) 2020-04-17
CN111017651B true CN111017651B (zh) 2024-05-07

Family

ID=7020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0455.9A Active CN111017651B (zh) 2019-11-23 2019-11-23 细络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76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768B (zh) * 2021-02-08 2022-09-27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联型细络联的托盘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13638088A (zh) * 2021-08-19 2021-11-12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细纱与络筒工序间物料自动流转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692A (zh) * 2010-05-26 2010-09-29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凸盘
CN101956263A (zh) * 2010-09-27 2011-01-26 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 细纱运输车
CN102965776A (zh) * 2012-11-29 2013-03-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体落纱全自动理落管自动翻转倒管装置
JP2013067916A (ja) * 2011-09-22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巻取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04651993A (zh) * 2015-03-02 2015-05-27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精确控制落管装置
CN104846492A (zh) * 2015-05-12 2015-08-19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细络联输送系统
CN106283297A (zh) * 2016-10-10 2017-01-04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细纱机筒管输送装置
CN211569747U (zh) * 2019-11-23 2020-09-25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细络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692A (zh) * 2010-05-26 2010-09-29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凸盘
CN101956263A (zh) * 2010-09-27 2011-01-26 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 细纱运输车
JP2013067916A (ja) * 2011-09-22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巻取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02965776A (zh) * 2012-11-29 2013-03-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体落纱全自动理落管自动翻转倒管装置
CN104651993A (zh) * 2015-03-02 2015-05-27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精确控制落管装置
CN104846492A (zh) * 2015-05-12 2015-08-19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细络联输送系统
CN106283297A (zh) * 2016-10-10 2017-01-04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细纱机筒管输送装置
CN211569747U (zh) * 2019-11-23 2020-09-25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细络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7651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654A (zh) 物料提升传输系统
CN111996627B (zh) 用于捻线机的自动化上纱系统
CN211569748U (zh) 物料升降及倾倒装置
CN111017651B (zh) 细络联系统
CN211569747U (zh) 细络联系统
CN212476995U (zh) 自动化上纱纱架
CN211920758U (zh) 物料提升传输系统
CN114671303A (zh) 一种全自动下纱换管的智能纺织系统
CN110817595A (zh) 一种丝饼自动收料、分拣系统及其方法
CN211569749U (zh) 变轨组件
JPS6117743B2 (zh)
CN109168985B (zh) 一种食用菌装框机
CN219008978U (zh) 纱线输送车组
CN114150406B (zh) 适合自动化上纱的纱架
CN115610930A (zh) 全流程自动化上下料及物流系统
CN204369303U (zh) 络筒机上的输送装置
CN213621886U (zh) 细络联装置
CN205397224U (zh) 一种布卷升降输送装置
CN115028022A (zh) 一种智能化化纤丝筒转移和化纤纸管转移机构
CN116692601B (zh) 一种精梳棉卷柔性输送系统
CN219008979U (zh) 全流程轨道输送装置
CN220810762U (zh) 一种筒纱单通道跨楼层输送系统
CN113860008B (zh) 一种筒纱自动转运装置
CN220166354U (zh) 一种连续落纱装置
CN112340411B (zh) 细络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