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1281A -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1281A
CN111011281A CN201911414082.3A CN201911414082A CN111011281A CN 111011281 A CN111011281 A CN 111011281A CN 201911414082 A CN201911414082 A CN 201911414082A CN 111011281 A CN111011281 A CN 111011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gg
shrimps
red
female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4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剑
黄志鹏
李强
张露
柯红雨
刘超
肖宇
苏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quacultur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quacultur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quacultur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quacultur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4140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1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放养于繁殖池中;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经过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本发明有效减少了收集虾苗、躲避不及时等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本发明通过人为操作的方式,可减少多余的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澳洲淡水小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其形态与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相似。红螯螯虾与小龙虾相比具有较多优势,例如生长速度快、可食用率高、养殖周期短、市场价值高等特点。我国从1992年开始就将该虾引入国内进行养殖试验,养殖面积只有几百亩。随着不断扩大的淡水虾类市场需求,红螯螯虾已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该虾一经推向市场便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养殖前景。
我国在红螯螯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已有多种养殖模式取得成功并进行了推广,但是其产量相对较低。其中红螯螯虾工厂化繁育技术,普遍存在着虾苗孵化率低、母虾蚕食出膜仔虾、出膜仔虾出膜个体差异较大、孵化同步率差等原因,显著地制约了工厂化红螯螯虾人工繁育规模的发展。因此,经过多年红螯螯虾工厂化育苗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工繁育技术,其具有高效性、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红螯螯虾工厂化繁育技术主要以车间池塘孵化为主、辅以抱卵母虾放置密度、光照、水温等环境条件控制的人工红螯螯虾工厂化繁育技术。该技术的缺点是:第一,在室内水泥池孵化红螯螯虾,日常卵发育周期观察较为不利,无法科学管理抱卵母虾的孵化时间。第二,由于抱卵母虾可在池塘中自由活动,对其他抱卵母虾的虾苗孵化有明显的影响。第三,孵化完毕的母虾会一定程度的残食出膜仔虾,很大程度上影响虾苗成活率。第四,出膜虾苗的躲避物一般采用瓦片、pvc管、塑料管等,日常管理极为不便,操作繁琐并且费时费力。第五,目前人工孵化上,并无操作方便且高效的红螯螯虾人工繁育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放养于繁殖池中;
步骤2、根据红螯螯虾交配后卵发育的时期不同,受精卵的颜色会呈不同的颜色;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3、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步骤4、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透明塑料盒六面有若干个小孔,以便于出膜仔虾及时离开孵化盒;
步骤5、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
所述步骤1中的雌雄红螯螯虾亲虾的放养比例为1:1~1:3;放养密度为5~10尾/㎡。
所述步骤1中的繁殖池底面积以20~30㎡为宜;繁殖池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控制在20~40cm/s;控制水温在23~25℃;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
所述步骤3中的孵化池水温设置25~28℃;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所述步骤4中的透明塑料盒的规格为21.0cm×14.0cm×7.0cm。
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的条件为:25~28℃的恒温、流速为20~40cm/s的微水流环境。
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的结构为标粗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遮蔽物;遮蔽物采用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视生产情况,可按需设置长度,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5~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根据其繁殖期间可操控性上的改进以期在人工规模化繁育红螯螯虾技术上取得创新。首次从红螯螯虾繁殖方面,本发明主要根据红螯螯虾受精卵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人为操作将抱卵母虾进行分类,满足其同步孵化的要求。为了获得最大化繁殖率,避免抱卵母虾对虾苗的残杀和虾苗之间的自相残杀,本发明首次利用了可重复使用的透明塑料盒将抱卵母虾分隔放置进行孵化。并且,本发明首次使用孵化盒直接放入虾苗标粗池中进行最后的孵化,可直接使出膜仔虾进入遮蔽物中躲藏,有效减少了收集虾苗、躲避不及时等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本发明通过人为操作的方式,可减少多余的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为红螯螯虾高效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提供可推广、易复制的实用性技术。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遮蔽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孵化盒对孵化率的影响;
图3是本发明遮蔽刷对存活率的影响;
图4是本发明遮蔽刷的设置方法对存活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雌雄虾放置于配对池中,配对1个月时间,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水温设置25~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步骤2、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步骤3、将期不同,受精卵的颜色会呈不同的颜色;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4、挑选出受精卵发育长出眼点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规格为21.0cm×14.0cm×7.0cm的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透明塑料盒六面有若干个小孔,以便于出膜仔虾及时离开孵化盒。
步骤5、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等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期间进行恒温(25~28℃)、微水流(20~40cm/s)等环境设置。
在生产实践中,红螯螯虾受精卵发育时期主要由受精卵颜色来分辨,由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组成,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后开始组织分化,首先会长出黑色眼点,随后长出附肢。当受精卵发育长出眼点后,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盒中孵化。当受精卵发育到该时期,受精卵附着在附肢上不易脱落,抱卵母虾不摄食也不会影响其存活,并且放入孵化盒中便于观察受精卵发育情况,可对虾苗出苗时间有准确把握,方便及时进行虾苗标粗准备。
经过长期车间内红螯螯虾虾苗孵化生产实践,每只抱卵母虾抱卵的平均数量在200尾左右,根据每个标粗池最适虾苗放置密度为500尾/㎡,因此繁育方法可有效控制每个标粗池虾苗的出苗量,避免后期调整每个标粗池密度时,人为收集虾苗对幼苗的伤害。此外,根据受精卵发育的阶段不同,我们可以将相同发育时期的受精卵放置在同一孵化池中,确保虾苗出膜时间相同,以此保证虾苗规格的均一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大虾吃小虾的自相残杀现象。
其中,标粗池中主要结构以加热装置、遮蔽物等为主。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虾苗之间的自相残杀,遮蔽以扩大水体中的重叠空间为前提,发明一种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长度为100cm左右,主要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10cm左右的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标粗池主要由遮蔽刷、架设遮蔽刷铁丝以及车间室内养殖中常用增氧气石、加热管组成。遮蔽刷主要通过铁丝连接在标粗池内,加热装置主要通过304材质不锈钢管内通热水,加热管呈u型布置于孵化池底部,由热水循环加热孵化池中的养殖水水温。
如图1所示,刷状遮蔽物主要由304不锈钢铁丝、生物过滤网为材料组成,将生物过滤网修剪为长度相同的条状(5~10cm左右),密集地绞合在304不锈钢铁丝主干上,使遮蔽物呈毛刷状。刷状遮蔽物可根据标粗池的水位深度调整长度(20~100cm均可),将其垂直悬挂于标粗池内,可有效增加标粗池的立体空间面积。
虾苗标粗池的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5~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实施例1
步骤1、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按照1:2的雌雄比例,8尾/㎡的放置密度置于繁殖池中;繁殖池底面积以25㎡为宜。
步骤2、繁殖池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控制在30cm/s;控制水温在24℃;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
步骤3、根据红螯螯虾交配后卵发育的时期不同,受精卵的颜色会呈不同的颜色。一般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4、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水温设置26℃;设置微流水,流速在3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步骤5、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规格为21.0cm×14.0cm×7.0cm的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透明塑料盒六面有若干个小孔,以便于出膜仔虾及时离开孵化盒。
步骤6、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等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期间进行恒温(26℃)、微水流(30cm/s)等环境设置。
步骤7、标粗池中主要结构以加热装置、遮蔽物等为主。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虾苗之间的自相残杀,遮蔽以扩大水体中的重叠空间为前提,发明一种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长度为100cm左右,主要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20cm左右的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步骤8、虾苗标粗池的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6℃,设置微流水,流速在3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实施例2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按照1:1的雌雄比例,10尾/㎡的放置密度置于繁殖池中;繁殖池底面积以20㎡为宜;
其中,繁殖池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控制在40cm/s;控制水温在23℃;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
步骤2、根据红螯螯虾交配后卵发育的时期不同,受精卵的颜色会呈不同的颜色;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3、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水温设置25℃;设置微流水,流速在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步骤4、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规格为21.0cm×14.0cm×7.0cm的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透明塑料盒六面有若干个小孔,以便于出膜仔虾及时离开孵化盒。
步骤5、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等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期间进行恒温(25℃)、微水流(40cm/s)等环境设置。
其中,标粗池中主要结构以加热装置、遮蔽物等为主。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虾苗之间的自相残杀,遮蔽以扩大水体中的重叠空间为前提,发明一种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长度为100cm左右,主要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20cm左右的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虾苗标粗池的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5℃,设置微流水,流速在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实施例3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按照1:3的雌雄比例,5尾/㎡的放置密度置于繁殖池中;繁殖池底面积以30㎡为宜;
其中,繁殖池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控制在20~40cm/s;控制水温在25℃;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
步骤2、根据红螯螯虾交配后卵发育的时期不同,受精卵的颜色会呈不同的颜色;红螯螯虾受精卵颜色变化顺序为豆黄色、深褐色、橙色、深橙红色,选择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3、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水温设置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步骤4、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每只单独放进规格为21.0cm×14.0cm×7.0cm的透明塑料盒中,并且封闭塑料盒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透明塑料盒六面有若干个小孔,以便于出膜仔虾及时离开孵化盒。
步骤5、将已放入孵化盒的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等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期间进行恒温(28℃)、微水流(20cm/s)等环境设置。
其中,标粗池中主要结构以加热装置、遮蔽物等为主。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虾苗之间的自相残杀,遮蔽以扩大水体中的重叠空间为前提,发明一种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长度为100cm左右,主要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20cm左右的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虾苗标粗池的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因此,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运用抱卵母虾活动范围较低、出膜仔虾喜爱寻找暗环境遮蔽物等生物学特性,通过对避免抱卵母虾残食虾苗、区分卵发育时期、出膜仔虾自相残杀等技术研究,借用市场上较为常见并且廉价的材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此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红螯螯虾人工繁育方法,大大提高虾苗的存活率。
2)本发明在红螯螯虾繁殖工作中,收集已抱卵的母虾,并且将卵相同发育时期的母虾放于一个池子中,以满足虾苗的同步孵化率。
3)本发明利用红螯螯虾受精卵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观特点,区分受精卵不同发育时期。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抱卵母虾活动能力较差的特点。首次使用无毒、透明的塑料盒,将具有虾苗快出膜表形的抱卵母虾,单独放进塑料盒中孵化。其中塑料盒的六面均做出若干小孔,可自动快速地将母虾和出膜仔虾分离。本发明首次使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塑料盒,例如无毒餐盒、pvc盒等,具有廉价,易操作,可推广等优点,相对于让抱卵母虾在孵化池中自然孵化,将母虾成批次、单独的分隔开,再进行人工孵化,可极大程度的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育红螯螯虾重要的一个环节。
4)本发明为红螯螯虾刚出膜仔虾降低自相残杀率、方便收集提供专门的技术流程,可在虾苗标粗池中创造多重重叠空间,同时兼顾方便收集等优点。极大程度降低虾苗间的自相残杀现象,为虾苗短期多次蜕壳提供遮蔽保障,是红螯螯虾高效工厂化繁育方法关键的一个环节。
实施例4遮蔽刷对存活率的影响
采用本发明方法设置利用孵化盒(实验组)和无孵化盒(对照组)对红螯螯虾进行繁育;设置利用遮蔽刷(实验组)和无遮蔽刷(对照组)对红螯螯虾进行繁育;设置遮蔽刷于池底、四周和悬挂的方式对红螯螯虾进行繁育。
用以研究对孵化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无孵化盒(对照组)的孵化率为54%,孵化盒(实验组)的孵化率为82%。其原理主要因为将受精卵发育到长出眼点时期的抱卵母虾置于透明孵化盒孵化,有效避免了频繁用捞网捕捞抱卵母虾可能造成的脱卵和母虾死亡现象,此外便于观察和移动,只需翻转孵化盒即可观察抱卵母虾受精卵的发育情况,根据不同受精卵发育的情况不同,可方便将同一发育时期的受精卵置于相同孵化池内,保证虾苗出膜时间一致,避免自相残杀。在实际操作中,用捞网抽样捕捉池中抱卵母虾观察受精卵发育情况,极易造成抱卵母虾脱卵,平均脱卵在20~40粒每次,因此除人工操作上避免脱卵外,将抱卵母虾关入孵化盒内,可有效保证每只抱卵母虾的孵化率提高20%以上。并且,生产实验证明,每个透明孵化盒仅适合装入一只抱卵母虾,当两只抱卵母虾一同装入孵化盒后,会造成两只母虾相互攻击,影响其存活率以及虾苗孵化率。
由图3可知,遮蔽刷(实验组)的存活率高达65%,而无遮蔽刷(对照组)的存活率仅为22%。其主要原因为虾苗遮蔽物选择刷状遮蔽物(刷状遮蔽物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100cm长),将刷状物垂直悬挂于标粗池中,数量20~40个/㎡。可有效增大标粗池中重叠空间面积,最大程度上为虾苗提供躲避空间和躲避自相残杀的环境,可显著有效提高虾苗在标粗池中的存活率。并且,用黑色无毒无味的生物过滤网为原材料制作,不会对虾苗的生长存活造成影响,具有安全、易推广等显著优势。
由图4可知,遮蔽物布置于养殖池底部、养殖池四周以及垂直悬挂于养殖池中三种方式,比较其养殖效果来看,布置于养殖池底部或者四周的虾苗存活率为55%左右,均小于垂直悬挂方式的存活率(87%)。因此,刷状遮蔽物对刚出膜仔虾躲避自相残杀,提高存活率具有显著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雌雄红螯螯虾亲虾,放养于繁殖池中;
步骤2、经过自然交配,收集抱卵母虾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步骤3、选择红螯螯虾交配后受精卵发育到深橙红色的抱卵母虾,将其单独放置,进行分隔操作;
步骤4、将挑选出的受精卵处特定发育时期的抱卵母虾,置于孵化盒中限制抱卵母虾的活动;
步骤5、将抱卵母虾进一步细分,根据其怀卵量、卵发育成熟度条件,在每个标粗池中放入合适密度的抱卵母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雌雄红螯螯虾亲虾的放养比例为1:1~1:3;放养密度为5~10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繁殖池底面积以20~30㎡为宜;繁殖池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控制在20~40cm/s;控制水温在23~25℃;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孵化池水温设置25~28℃;设置微流水环境,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的条件为:25~28℃的恒温、流速为20~40cm/s的微水流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的结构为标粗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遮蔽物;遮蔽物采用刷状遮蔽物供虾苗躲避,遮蔽刷长度为100cm,以生物过滤网为材料,修剪成20cm的长条状,不锈钢铁丝为主干,密集地将生物过滤网绞合在铁丝上;将制作完成的遮蔽刷若干放入标粗池中供虾苗躲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标粗池水环境维持水温在25~28℃,设置微流水,流速在20~40cm/s;pH值7.5~8.0之间;溶解氧>7.0mg/L为宜;并且注意光照,满足每天12h的光照时间,不足12h需用灯光进行补足。
CN201911414082.3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Pending CN111011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082.3A CN1110112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082.3A CN1110112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1281A true CN111011281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7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4082.3A Pending CN1110112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12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339A (zh) * 2020-08-27 2020-11-24 陈孝喜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稚虾快速分离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9254A (zh) * 2010-09-02 2012-03-2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红螯光壳螯虾可控化同步抱卵繁育方法
CN107279002A (zh) * 2017-07-03 2017-10-24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良种苗繁育方法
CN109105310A (zh) * 2018-08-16 2019-01-01 珠海鸿泽澳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龙虾苗种孵化场建设及孵化方法
CN109197711A (zh) * 2018-07-09 2019-01-15 岳西县悠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9287539A (zh) * 2018-10-08 2019-02-01 林振烔 一种红螯螯虾的育苗方法
CN110292017A (zh) * 2019-08-09 2019-10-01 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繁育系统及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9254A (zh) * 2010-09-02 2012-03-2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红螯光壳螯虾可控化同步抱卵繁育方法
CN107279002A (zh) * 2017-07-03 2017-10-24 安徽嘉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氏沼虾良种苗繁育方法
CN109197711A (zh) * 2018-07-09 2019-01-15 岳西县悠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9105310A (zh) * 2018-08-16 2019-01-01 珠海鸿泽澳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龙虾苗种孵化场建设及孵化方法
CN109287539A (zh) * 2018-10-08 2019-02-01 林振烔 一种红螯螯虾的育苗方法
CN110292017A (zh) * 2019-08-09 2019-10-01 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繁育系统及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早保 等: "澳洲淡水龙虾工厂化繁育技术", 《江西水产科技》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339A (zh) * 2020-08-27 2020-11-24 陈孝喜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稚虾快速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004B (zh)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Mao et al. Bivalve production in China
CN102550457B (zh)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7361001B (zh) 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
CN107484720B (zh) 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2626057B (zh)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3518653B (zh)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CN101664005A (zh) 奥尼罗非鱼工厂化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4770315A (zh) 一种方斑东风螺幼苗防干露方法
CN106719185A (zh) 一种利用高温期进行岩牡蛎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11011281A (zh) 一种红螯螯虾的工厂化繁育方法
CN101161065A (zh) 毛蚶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4957055B (zh) 一种耐低盐刺参苗种的选育方法
WO2013120322A1 (zh)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CN102090357B (zh) 古蚶贝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8902059B (zh) 海蟑螂的规模化分级培养方法
CN113349117A (zh) 一种脉红螺池塘生态育苗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45868B (zh) 一种提高池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方法
CN202760008U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CN110140680A (zh) 一种合浦珠母贝底播养殖方法
CN210929166U (zh) 原塘直放抱卵虾繁育青虾虾苗的网箱装置
KR102094038B1 (ko) 개량된 와류시설을 이용한 바지락 자연채묘 및 중간육성방법
KR102094037B1 (ko) 바지락 유생 및 치패 중간육성장치
CN107736283A (zh) 蓝礼服海胆的节能减排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