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1095B -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1095B
CN111011095B CN202010010039.7A CN202010010039A CN111011095B CN 111011095 B CN111011095 B CN 111011095B CN 202010010039 A CN202010010039 A CN 202010010039A CN 111011095 B CN111011095 B CN 111011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mangrove
lagoons
cofferdam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0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1095A (zh
Inventor
魏小辉
李世峰
张向营
程鹏
李承柱
袁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Guangzhou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Guangzhou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Guangzhou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Guangzhou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00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1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涉及树木红树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收集和汇总种植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及环境资料,计算平均水面水位;围堰:围堰并回填种植土,形成连续性种植滩面,临水侧低靠岸侧高,坡度为1:150‑1:100,根据水文资料将平均种植泥面填到潟湖内平均水面水位以上0.2‑0.5m;试种:在种植泥面试种红树植物,调整和确定红树林种植工艺参数和种植品种;种植:根据试种确定的种植工艺参数布局苗木,封林养护。本发明的方法红树植物能够在潟湖中成功营造红树林,红树植物的存活率高,烂根率低。

Description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树林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潟湖沿岸受围垦养殖、晒盐、人为排污等影响,以及以硬质为主的堤岸工程建设影响,海岸植被和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改变,水文环境的变化加速了海岸植物群落向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演替,固化的驳岸使得湾道与湾畔植被的水气循环受阻,这就不仅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场所,同时海域水体环境恶化、底泥污染,使海洋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红树林具有维护生态平衡,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的功能,能够防止潟湖中原生珊瑚群萎缩白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恢复海陆交界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增加澙湖生物多样性,最终可形成优良的亲水空间环境及生态景观。红树林的营造将对热带、亚热带潟湖生态环境改善有极大裨益。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及深度不断增大,潟湖中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沉淀堆积,种植红树林对环境可起一定的净化改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成功在潟湖营造红树林的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能够在潟湖中成功营造红树林,红树植物的存活率高,烂根率低。
一种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资料:收集和汇总种植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及环境资料,计算平均水面水位;
围堰:围堰并回填种植土,形成连续性种植滩面,所述滩面临水侧低靠岸侧高,坡度为1:150-1:100,根据水文资料将平均种植泥面填到潟湖内平均水面水位以上0.2-0.5m;围堰填土高度也可由试种确定,以防止植株浸水时间过长烂根,同时又避免植株浸水时间过短导致植株缺水;
试种:在种植泥面试种红树植物,根据试种结果调整和确定红树林种植工艺参数和种植品种;
种植:按照上述种植工艺参数和种植品种布局苗木,封林养护,采集种植地波浪玫瑰图数据,若全年平均波高≤1.5m则无需采取防苗木倒伏措施,若全年平均波高>1.5m则采取防苗木倒伏措施。
通常来说,红树林具有抗风浪能力差的特点,在本发明之前,并没有人将红树林用在这里,但是本发明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发现,潟湖具有与外海相分离、具有天然屏障的特点,因此可以将红树林种植与潟湖形态配合,采用上述方法,利用潟湖内风浪较小的特点,减小了风浪对苗木的冲刷和侵害,并且在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潮位涨落及全球海平面上升等因素,抬高种植高度,控制红树林根部的浸水时间,且种植区域呈特定坡度,不易积水,有效防止红树林因淹水时间过长而导致烂根死亡,极大地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资料步骤中,水文地质资料及环境资料包括: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平均海平面、土质pH值和年平均气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种植高度合适的标准表征为:苗木根部每天浸水时间≤5个小时,低潮苗木根部露出,泥面以下30cm湿润,表层无干裂。苗木每天浸水时间大于5小时,容易导致烂根。泥面以下30cm湿润可以保证根系水分供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堰步骤中,围堰采用充砂袋模式,每层袋体厚0.5-0.7m,顶层袋体每隔60-120m留空作流水通道用,通道宽0.5-1.5m,通道高30-50cm,通道两侧预备袋装土,根据每日潮汐变化利用袋体封堵通道,控制红树林浸水时间,当日预报潮汐显示水位过高,可能导致红树林浸水时间过高时用袋体封堵,当水位过低时撤掉封堵袋体。设置流水通道,既能保证海水流动,又方便控制红树林浸水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堰步骤中,回填土选取含沙量≤30%的腐质沉积土。含沙量大于30%会导致红树林生长过程中营养缺乏。腐质沉积土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以为苗木提供大量营养物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堰步骤后还设置有设置围网步骤:在围堰边界外3~5m设置围网,阻挡垃圾和杂物进入种植场地,清理围网内杂物,杂物包括海藻、垃圾等。优选地,围网可以选用尼龙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网用膨胀钩锚挂于围堰临海侧边线外3-5m的揽木桩上,网孔大小为(6-10)cm×(6-10)cm,网绳粗3-5mm。优选地,网孔大小为8cm×8cm,网绳粗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种步骤具体为:在不同种植高度分块试种不同的红树品种,观察记录各红树品种的生长状况,调整种植深度、定根浇水次数,确定种植工艺参数及种植品种。确定合适的种植工艺参数及种植品种时,参照的标准为:一个月内存活率≥70%为试种合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步骤中,种苗均选50-80cm高的2年龄左右健壮幼苗,根部配置可降解营养袋,幼苗要求全枝,去除坏死枝叶,种植后浇淡水定根。幼苗在种植前,应进行适当的消毒灭菌和杀虫处理,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培育健壮的苗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步骤中,封林养护的时间为2-4个月,在养护期间,若种苗被大潮风浪卷走,及时补苗。优选地,封林养护的时间为3个月。种植区内禁止人类及中大型动物活动,养护期间泥滩底质较软的地段,种苗种植一星期后可能被大潮风浪卷走,及时补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潟湖与外海相分离、具有天然的屏障的特性,减小了风浪对苗木的冲刷和侵害,并且在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潮位涨落及全球海平面上升等因素,抬高种植高度,控制红树林根部的浸水时间,且种植区域呈特定的坡度,不易积水,有效防止红树林因淹水时间过长而导致烂根死亡,极大地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给出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广东某潟湖红树林造林工程实例
1前期准备
1.1收集当地水文数据及环境资料
集取种植当地近3年的潮位数据并求取平均水面(项目实施地平均水面1m),种植高度需高于该面0.2-0.5m;同时了解波浪玫瑰图,即了解当地波浪特性,根据全年平均波高确定种植时是否需采取防倒伏措施;当地年平均气温22.5℃,海水盐度约在6‰左右,适宜种植的红树品种备选项有桐花、秋茄、木榄、拉关木、白骨壤等。
1.2造地前清场
围堰施工前将作业区内的直径过大的孤石、蚝桩、渔网等杂物清除,裸露出原始泥面。
2构筑围堰
2.1按设计要求放样定标,确定围堰边线。
2.2加工充填砂袋袋体,袋体采用聚丙烯编织物,单位重量为280g/㎡,搭接处采用锦纶线缝制,拼接处折叠3层,宽度5-10cm,缝线3道,袋体规格可采用9000mm×400mm、7000mm×400mm、4500mm×500mm、2000mm×500mm等。
2.3根据定标铺设底层袋体,泵吸砂源处入袋,充填砂含泥量不宜大于10%,砂袋充填饱和度不低于70%,若达不到设计充填标高,可二次充填。
2.4装砂入袋时每个袋不要充填满,充填至2/3即可,将在水中的砂袋边充填砂边用人力推运至铺筑位置,按各类型围堰设计,用人工铺筑,围堰应分层施工,每层接口位置错开,并观测沙袋的沉降和移位,施工加荷控制标准在垂直沉降<10mm/d,平移位<5mm/d。
2.5排泥管线是泥浆泵输送砂到袋体内的管道线路,采用水上吹砂管线(浮管)施工。
2.6水上浮筒管线承受水流、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所以管段间的卡接必须十分牢固可靠,管线布置要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浮筒管线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富余长度,保证泥浆泵在前移一定距离的过程中不必拆换。水上浮管线要用管线锚加以固定。
2.7根据步骤2.3依次充填后续袋体,形成堰体,顶层袋体每隔100m留空作流水通道用,通道宽1m,高30cm,通道两侧预备袋装土;项目实施地围堰成型后长800m,宽30m,高1.5m,流水通道处高1.2m。
3堰体内填土
在当地取含沙量不过30%的腐质沉积土或淤泥土回填堰体内部空间,种植滩面形成1:100的坡度,靠岸侧填土高度1.5m,临水侧填土高度1.2m,保证种植区域内不积水且潮汐水流自然出入。
3.1材料:采用淤泥土。
3.2理坡采取自上游向下游分段顺序进行,由人工配合机械进行理坡,顺序向下游推进直至完成理坡。
4设拦网及清表
4.1在围堰边界外4m设置围网,围网高程为3m,阻挡垃圾和杂物进入种植场地。
4.2清理种植滩面,去除海藻、垃圾等杂物。
5试种
5.1由于淤泥强度本身较低加上经过水中挖、运、填的扰动和潮水作用,一般呈流状或流塑状。故种植时,无法承担人员的踩压荷载,种植时采用塑料泡沫荆巴、木筏、小型气垫筏等设施。
5.2于4-5月进行试种,将备选品种(桐花、秋茄、木榄、拉关木、白骨壤)顺坡度按不同种植深度成行种植,种植行垂直于围堰轴线,以使得各试种品种在1.2-1.5m的高度区间内均有试种植株,种植行距0.5m×0.5m,每种品种种植两行约120棵左右。
5.3试种苗木均选50-80cm高的2年龄健壮幼苗,根部配置可降解营养袋,幼苗要求全枝,去除坏死枝叶;在起苗、运输及种植时,尽量减少根部损伤,种植后浇淡水定根。
5.4用一个月的时间观测试种植株生长情况,根据生长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施肥、是否需要防倒伏、定根水次数是否足够及最佳种植深度等种植工艺参数。
6全面种植
经试种,确定桐花、秋茄能够在本地环境下存活,种植深度宜为10-15cm,定根水需一周两次,无需施肥和防倒伏,根据试种所得参数进行全面种植;秋茄适宜4-6月种植,桐花适宜6-8月种植。
6.1种植方式
种植穴深度10-15cm,根部配置可降解营养袋,种植时采用塑料泡沫荆巴、木筏、小型气垫筏等设施承担人员踩压荷载。
6.2苗木要求
苗木均选50-80cm高的2年龄健壮幼苗,根部配置可降解营养袋,幼苗要求全枝,去除坏死枝叶;在起苗、运输及种植时,尽量减少根部损伤,种植后浇淡水定根。
7封林养护
封林养护3个月,种植区内禁止人类及中大型动物活动,养护期间泥滩底质较软的地段,种苗种植一星期后可能被大潮风浪卷走,需及时补苗。
8种植效果
该方法种植红树林效果良好,红树林存活情况、烂根情况、平均株高及胸径统计如表1所示:
表1红树林生长状况调查
Figure BDA000235680501000005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红树林效果良好,红树植物在短期和长期来看,其存活率高达90%,烂根率低于7%,而且红树植物的生长稳定,说明红树林生长状况良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资料:收集和汇总种植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及环境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环境资料包括: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平均海平面、土质pH值和年平均气温,计算平均水面水位;
围堰:围堰并回填种植土,形成连续性种植滩面,所述滩面临水侧低靠岸侧高,坡度为1:150-1:100,根据水文资料将平均种植泥面填到潟湖平均水面水位以上0.2-0.5m;围堰采用充砂袋模式,每层袋体厚0.5-0.7m,顶层袋体每隔60-120m留空作流水通道用,通道宽0.5-1.5m,通道高30-50cm,通道两侧预备袋装土,根据每日潮汐变化利用袋体封堵通道,控制红树林浸水时间;
试种:在不同种植高度分块试种不同的红树品种,观察记录各红树品种的生长状况,调整种植深度、定根浇水次数,确定种植工艺参数及品种;种植高度合适的标准为:苗木根部每天浸水时间≤5个小时,低潮苗木根部露出,泥面以下30cm湿润,表层无干裂;
种植:按照上述种植工艺参数和种植品种布局苗木,封林养护,采集种植地波浪玫瑰图数据,若全年平均波高≤1.5m则无需采取防苗木倒伏措施,若全年平均波高>1.5m则采取防苗木倒伏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步骤中,回填土选取含沙量≤30%的腐质沉积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步骤后还设置有设置围网步骤:在围堰边界外3-5m设置围网,清理围网内杂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网用膨胀钩锚挂于围堰临海侧边线外3-5m的揽木桩上,网孔大小为(6-10)cm×(6-10)cm,网绳粗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步骤中,种苗均选50-80cm高的2年龄健壮幼苗,根部配置可降解营养袋,幼苗要求全枝,去除坏死枝叶,种植后浇淡水定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步骤中,封林养护的时间为2-4个月,在养护期间,若种苗被大潮风浪卷走,及时补苗。
CN202010010039.7A 2020-01-06 2020-01-06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Active CN111011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0039.7A CN1110110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0039.7A CN1110110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1095A CN111011095A (zh) 2020-04-17
CN111011095B true CN111011095B (zh) 2021-12-17

Family

ID=7019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0039.7A Active CN111011095B (zh) 2020-01-06 2020-01-06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1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301B (zh) * 2020-05-08 2022-04-1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在深水裸滩种植红树林的方法
CN111802160B (zh) * 2020-07-21 2022-08-26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海河岸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CN111771597A (zh) * 2020-07-24 2020-10-16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强风化凝灰岩地质且高程较高潮间带的红树林造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147A (zh) * 2009-02-20 2009-07-15 厦门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的水上栽培方法
CN102619192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提高滩涂高程形成红树林宜林地的方法
CN104186273A (zh) * 2014-06-23 2014-12-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CN108633585A (zh) * 2018-04-24 2018-10-12 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鸟红树林的营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147A (zh) * 2009-02-20 2009-07-15 厦门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的水上栽培方法
CN102619192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提高滩涂高程形成红树林宜林地的方法
CN104186273A (zh) * 2014-06-23 2014-12-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CN108633585A (zh) * 2018-04-24 2018-10-12 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鸟红树林的营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试述广东水东湾废弃基围鱼塘红树林的恢复;李玫;《防护林科技》;20160531(第05期);第69页的1 水东湾红树林恢复工程-第70页的2 关键性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1095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1095B (zh) 潟湖中营造红树林的方法
CN102926351B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河湖边坡生态三段治理方法
CN106242064B (zh) 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
Jayan et al. Overview of farming practices in the water-logged areas of Kerala, India
WO2020220671A1 (zh) 一种海岸岩滩的红树造林方法与结构
CN110790386A (zh) 浅水型湖泊底泥受污染湖泊陡立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
JP5460778B2 (ja) 人工ヨシ原
CN108978579B (zh)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CN104787891A (zh) 一种基于微地形改造的藻类水华生态控制系统、控制藻类水华的生态方法及应用
JP3907044B2 (ja) 自然分解性植物材料利用の沿岸湿地育成方法及び沿岸湿地
CN113367014A (zh) 一种利用红树林植物进行硬质化河岸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6856918A (zh) 在南方潮汐湿地种植芦苇的方法
Wolanski et al. Water circulation in mangrov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oome et al. Shoreline erosion control using marsh vegetation and low-cost structures
CN114223449B (zh) 困难立地红树林生态修复方法
KR20070059509A (ko) 방조제 담수호의 생태적 복원용 감조하천 조성방법
CN203361090U (zh) 一种用于河湖边坡生态治理的生态袋系统
JP5153977B2 (ja) 人工ヨシ原およびその造成方法
KR101582443B1 (ko) 어소가 구비된 친환경 게비온
Islam Embankment erosion control: towards cheap and simple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Bangladesh
CN115669297A (zh) 一种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的修复方法
Broome et al. Tidal salt marsh restoration, creation, and mitigation
Shaler Preliminary report on sea-coast swamps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CN106922345A (zh) 在潮汐湿地应用羽状刚毛藨草开展生态修复的方法
JP2002330652A (ja) 藻場造成方法と藻草育成プラ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