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742A -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742A
CN111009742A CN201911169693.6A CN201911169693A CN111009742A CN 111009742 A CN111009742 A CN 111009742A CN 201911169693 A CN201911169693 A CN 201911169693A CN 111009742 A CN111009742 A CN 11100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eer
sliding frame
spi
transmis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96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董豹
潘鲁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96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6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tip of screw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包括主设备壳体、第一滑槽、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端、信号线、第二连接端、从设备壳体、第二滑槽、第二连接板、第一滑块、第一滑框、第二滑块、压板、弹性橡胶板、弹簧、第二滑框和调节螺栓。该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保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便于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连通,提高通讯效率,便于使用,设置的压紧机构的作用下,便于将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连接处的信号线进行有序压紧,避免连接的信号线之间错乱排布,影响工作者进行辨别的情况,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具体是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属于壳体结构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的缩写。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如今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目前,公知的SPI总线传输只能由主设备发起,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提供的时钟进行收发数据,而一些信号线在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处辅助固定,可能会导致信号线错乱的情况,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包括主设备壳体、第一连接板、从设备壳体、第二连接板、滑动机构以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主设备壳体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主设备壳体右侧设有从设备壳体,所述从设备壳体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所述主设备壳体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从设备壳体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一滑框、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滑框,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框;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块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框;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弹簧、压板以及弹簧,且调节螺栓均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滑框以及第二滑框内;所述第一滑框以及第二滑框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板,且对应压板顶侧通过弹簧与第一滑框顶侧内壁或者第二滑框顶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压板底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主设备壳体顶侧表面的第一连接端通过信号线与从设备壳体顶侧的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主设备壳体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从设备壳体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一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框与第二滑块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第一滑框与第二滑框分别与接触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框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与第一滑框内滑动连接的压板顶侧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框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与第二滑框内滑动连接的压板顶侧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压板、弹性橡胶板以及信号线三者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保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便于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连通,提高通讯效率,便于使用。
2.在使用时,设置的压紧机构的作用下,便于将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连接处的信号线进行有序压紧,避免连接的信号线之间错乱排布,影响工作者进行辨别的情况,方便使用。
3.在使用时,设置的移动机构的作用下,便于工作者分别移动第一滑框以及第二滑框,方便将连接好的信号线分别固定夹持,避免在使用时,信号线之间的错乱,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设备壳体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设备壳体,101、第一滑槽,2、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端,4、信号线,5、第二连接端,6、从设备壳体,601、第二滑槽,7、第二连接板,8、第一滑块,9、第一滑框,10、第二滑块,11、压板,12、弹性橡胶板,13、弹簧,14、第二滑框,15、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包括主设备壳体1、第一连接板2、从设备壳体6、第二连接板7、滑动机构以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主设备壳体1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且第一连接板2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主设备壳体1右侧设有从设备壳体6,所述从设备壳体6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601;所述主设备壳体1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端3;所述从设备壳体6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5;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8、第一滑框9、第二滑块10以及第二滑框14,且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01内;所述第一滑块8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框9;所述第二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601内,且第二滑块10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框14;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栓15、弹簧13、压板11以及弹簧13,且调节螺栓15均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滑框9以及第二滑框14内;所述第一滑框9以及第二滑框14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板11,且对应压板11顶侧通过弹簧13与第一滑框9顶侧内壁或者第二滑框14顶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压板11底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板12。
所述主设备壳体1顶侧表面的第一连接端3通过信号线4与从设备壳体6顶侧的第二连接端5电性连接,便于信号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2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位于主设备壳体1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保障第一连接板2放置在主设备壳体1相对侧;所述第二连接板7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7位于从设备壳体6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保障第二连接板7在从设备壳体6两侧放置紧凑;所述第一滑槽101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101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一滑块8,便于第一滑块8滑动;所述第二滑槽601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二滑槽601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二滑块10,便于第二滑块10沿着第二滑槽601滑动;所述第一滑框9与第二滑块10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第一滑框9与第二滑框14分别与接触的第一连接板2以及第二连接板7滑动连接,便于使用;所述第一滑框9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15与第一滑框9内滑动连接的压板11顶侧紧密贴合,便于信号线4一端的压住;所述第二滑框14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15与第二滑框14内滑动连接的压板11顶侧紧密贴合,便于信号线4另一端压住;所述压板11、弹性橡胶板12以及信号线4三者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保障压板11、弹性橡胶板12以及信号线4三者放置紧凑,便于使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转动调节螺栓15,调节通过弹簧13的作用下,第一滑框9内的压板11以及第二滑框14内的压板11分别靠近第一滑框9和第二滑框14顶部内壁,然后第一滑框9通过第一滑块8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滑槽101移动至第一连接端3左侧,同时第二滑框14通过第二滑块10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滑槽101移动至第二连接端5右侧,然后将信号线4分别与主设备壳体1以及从设备壳体6表面的对应第一连接端3、第二连接端5电性连接,然后再次移动第一滑框9以及第二滑框14,通过调节螺栓15使弹性压板11分别将信号线4进行稳定压住,进而保障信号线4稳定放置,从而便于使用。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设备壳体(1)、第一连接板(2)、从设备壳体(6)、第二连接板(7)、滑动机构以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主设备壳体(1)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且第一连接板(2)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主设备壳体(1)右侧设有从设备壳体(6),所述从设备壳体(6)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601);所述主设备壳体(1)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端(3);所述从设备壳体(6)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5);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8)、第一滑框(9)、第二滑块(10)以及第二滑框(14),且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01)内;所述第一滑块(8)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框(9);所述第二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601)内,且第二滑块(10)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框(14);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调节螺栓(15)、弹簧(13)、压板(11)以及弹簧(13),且调节螺栓(15)均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滑框(9)以及第二滑框(14)内;所述第一滑框(9)以及第二滑框(14)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板(11),且对应压板(11)顶侧通过弹簧(13)与第一滑框(9)顶侧内壁或者第二滑框(14)顶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压板(11)底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壳体(1)顶侧表面的第一连接端(3)通过信号线(4)与从设备壳体(6)顶侧的第二连接端(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位于主设备壳体(1)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7)位于从设备壳体(6)相对侧表面平行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1)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101)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一滑块(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601)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二滑槽(601)内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第二滑块(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框(9)与第二滑块(10)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第一滑框(9)与第二滑框(14)分别与接触的第一连接板(2)以及第二连接板(7)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框(9)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15)与第一滑框(9)内滑动连接的压板(11)顶侧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框(14)表面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15)与第二滑框(14)内滑动连接的压板(11)顶侧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弹性橡胶板(12)以及信号线(4)三者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
CN201911169693.6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Pending CN111009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693.6A CN111009742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693.6A CN111009742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742A true CN111009742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9693.6A Pending CN111009742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74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849A (zh) * 2017-07-26 2017-10-10 黄石昌达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过程用保护套
CN206657042U (zh) * 2017-04-26 2017-11-21 南京鹏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
CN209329264U (zh) * 2019-03-11 2019-08-30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可更换外连接壳的电子连接线
CN209434464U (zh) * 2018-01-15 2019-09-24 洛阳航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板矩形电连接器
CN209496999U (zh) * 2019-03-12 2019-10-15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低压电器压线板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57042U (zh) * 2017-04-26 2017-11-21 南京鹏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
CN107240849A (zh) * 2017-07-26 2017-10-10 黄石昌达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过程用保护套
CN209434464U (zh) * 2018-01-15 2019-09-24 洛阳航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板矩形电连接器
CN209329264U (zh) * 2019-03-11 2019-08-30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可更换外连接壳的电子连接线
CN209496999U (zh) * 2019-03-12 2019-10-15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低压电器压线板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9742A (zh) 一种基于spi的对等双向传输模块的壳体结构
CN202383672U (zh) 一种新型的pci-e扩展电路
CN105680235A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208314624U (zh) 转接器及电子设备
WO2017088543A1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插座
CN205609861U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6449301B (zh) 一种热插拔开关及电源列柜
CN212572620U (zh) 一种基于4g网络平台的物联网平台
CN206541967U (zh) 一种具有电能传输及灵活取电功能的母排
CN20137440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7838300U (zh) 无线通讯电子积木
CN207965875U (zh) 一种用于总线切换的连接器
CN211556319U (zh)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CN201341242Y (zh) 无线互联网控制装置
CN109902049A (zh) Pci扩展装置
CN209298834U (zh) 一种铝合金母线槽
CN211702550U (zh) 一种用于优化agv电气布局的电路板
CN212849199U (zh) 一种电脑排线连接器
CN107982934A (zh) 无线通讯电子积木
CN10831288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14706170U (zh) 一种高效能汇流排的电池导通装置
CN216215530U (zh) 一种汽车线束车架的固定装置
CN215416511U (zh) 多接口安全型嵌入式主板
CN210897708U (zh) 一种可以跳线序的ffc排线连接结构
CN209016384U (zh) 一种dvp转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