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9861U -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9861U
CN205609861U CN201620255923.6U CN201620255923U CN205609861U CN 205609861 U CN205609861 U CN 205609861U CN 201620255923 U CN201620255923 U CN 201620255923U CN 205609861 U CN205609861 U CN 20560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tal
conducting metal
button
pressing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559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小坡
尹波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op Electric Intellig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op Electric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op Electric Intellig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op Electric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559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98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第一插线口组、第二插线口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分别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配合形成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接线和脱线,于绝缘壳体底部设有可令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通电连接的导电连接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导电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设置的第一插孔组和第二插孔组,导电连接板的两侧或前端或后端设有防装反安装方向的防装反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插接式接线、且接线和脱线均通过按压按钮实现一对导线接入,多对导线接出的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子元件、电器等的连接组件,能起到接线及通电的效果,实现接线通电的良好接驳功能,是一种电器连接及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重要接线部件。但是现有接线端子的结构多种多样,接线时未能达到一步到位,往往需要拆开接线端子,用螺栓,铆钉等实现导线接线在接线端子上,安装和生产连接极其繁琐复杂及费力,增加接线的工序和降低接线的效率,增加劳动强度。而接线端子在安装有导线,需要把导线从接线端子内脱线,又需要重新拆开接线端子,松开螺栓等固定件,使导线与接线端子的导电片分离,十分不便。尤其是现有的电器或电子元件的接线需要通过至少两个接线端子的配合实现硬线与软线或不同股数的接线连接时,这两个接线端子不能一次性连接就相当麻烦,当工程量很大的施工现场需要接线,这些繁琐的接线工序就耗费了相当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劳动强度的降低。
虽然,现在已有人开发了可一次性接线的接线端子等连接部件,但这些接线端子基本都存在着结构复杂的缺点,加工生产也不方便,成本也较高;而且接线的效果都是不够理想,容易接线不稳固造成意外脱线的后果,更没有快速接线效果,在使用寿命上也不长。尤其是可适用于软线和硬件均可接线实现两个接线端子能够快速相互连接,或通过一个接线端子直接与电器等快速接线的接线端子结构未曾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该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采用插接式接线、且接线和脱线均通过按压按钮实现一对导线接入,多对导线接出的结构,可实现多对软导线或硬导线的输入,一对软导线或硬导线输出等,即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两端都可以接软导线和硬导线;在接线和脱线时,按压要接线的按压按钮,按压按钮的按压端向下压向弹性金属片令弹性金属片与金属框架形成一定的间隙,然后导线从插线口插入至间隙内,松下按压按钮,弹性金属片回位后与金属框架形成压紧导线的状态,完成接线,接线后十分牢固稳定,并且所有的接线步骤无需拆开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实现一次性接线,简易方便,接线工作简便而施工效率高;脱线时,也是通过按压按钮的按压即可实现轻松脱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绝缘壳体内安装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绝缘壳体内设有固定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固定组件和固定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固定组件,绝缘壳体的前部设有对应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插线口组,绝缘壳体的后部设有对应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插线口组;绝缘壳体的顶部设有穿过绝缘壳体并对应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置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分别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配合形成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接线和脱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设有至少两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一组,于绝缘壳体底部设有可令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通电连接的导电连接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导电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设置的第一插孔组和第二插孔组,导电连接板的两侧或前端或后端设有防装反安装方向的防装反结构。
进一步的,防装反结构为作为第一插孔组与第二插孔组之间连接的防反连接板,防反连接板的两侧为不同形状结构以达到防反的目的。
进一步的,防反连接板的一侧为倾斜边,另一侧为直角边。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组成,第一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一金属框架对应第一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一金属框架内与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一弹性金属片,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一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一弹性金属片的第一缺口;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组成,第二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二金属框架对应第二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二金属框架内与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二弹性金属片,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二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二弹性金属片的第二缺口;第一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一金属框架组的第一插脚,每个第一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一插脚,第一插脚与第一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二金属框架组的第二插脚,每个第二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二插脚,第二插脚与第二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绝缘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导电连接板、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下壳体内,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设于上壳体上并与上壳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与绝缘壳体结合成具有弹性的自带按钮结构;第一固定组件由分别设于两侧并各自竖立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两块第一卡板、从两侧第一卡板之间逐渐向中心靠拢并依次间隔交错设置的矩形卡槽块和第二卡板组成,两个矩形卡槽块和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卡板把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所述的第二固定组件由三块竖立的挡板组成并能把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
或者是,绝缘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导电连接板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前壳体内,第一固定组件设于后壳体上;第一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一通槽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一隔板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一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一按钮安装槽,第一按压按钮穿过第一按钮安装槽和第一通槽可按压第一金属框架;第二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二通槽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二隔板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二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二按钮安装槽,第二按压按钮穿过第二按钮安装槽和第二通槽可按压第二金属框架;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可与上壳体形成独立分离或安装的独立按钮,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倒U型且设有两个向下的按压端。
进一步的,导电连接板为串联通电连接或并联通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三组、六组或九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一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该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采用插接式接线、且接线和脱线均通过按压按钮实现一对导线接入,多对导线接出的结构,可实现多对软导线或硬导线的输入,一对软导线或硬导线输出等,即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两端都可以接软导线和硬导线;在接线和脱线时,按压要接线的按压按钮,按压按钮的按压端向下压向弹性金属片令弹性金属片与金属框架形成一定的间隙,然后导线从插线口插入至间隙内,松下按压按钮,弹性金属片回位后与金属框架形成压紧导线的状态,完成接线,接线后十分牢固稳定,并且所有的接线步骤无需拆开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实现一次性接线,简易方便,接线工作简便而施工效率高;脱线时,也是通过按压按钮的按压即可实现轻松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右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壳体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壳体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电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电连接板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电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后的纵向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前壳体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壳体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独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独立按钮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与导线接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为具有自带按钮的三位结构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为具有独立按钮的三位结构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为具有自带按钮的九位结构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为具有独立按钮的九位结构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所示,包括绝缘壳体1及绝缘壳体内安装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2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3,绝缘壳体内设有固定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固定组件4和固定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固定组件5,绝缘壳体的前部设有对应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插线口组6,绝缘壳体的后部设有对应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插线口组7;绝缘壳体的顶部设有穿过绝缘壳体并对应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置的第一按压按钮8和第二按压按钮9,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分别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配合形成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与导线37的接线和脱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设有六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一组,于绝缘壳体底部设有可令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通电连接的导电连接板10,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插脚组11和第二插脚组12,导电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设置的第一插孔组13和第二插孔组14,导电连接板的两侧设有防装反安装方向的防装反结构15。
该防装反结构为作为第一插孔组与第二插孔组之间连接的防反连接板16,防反连接板的两侧为不同形状结构以达到防反的目的。
该防反连接板的一侧为倾斜边,另一侧为直角边。
该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17组成,第一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一金属框架对应第一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一金属框架内与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一弹性金属片18,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一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一弹性金属片的第一缺口19;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20组成,第二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二金属框架对应第二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二金属框架内与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二弹性金属片21,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二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二弹性金属片的第二缺口22;第一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一金属框架组的第一插脚23,每个第一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一插脚,第一插脚与第一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二金属框架组的第二插脚24,每个第二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二插脚,第二插脚与第二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
该绝缘壳体由上壳体25和下壳体26组成,导电连接板、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下壳体内,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设于上壳体上并与上壳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与绝缘壳体结合成具有弹性的自带按钮结构;第一固定组件由分别设于两侧并各自竖立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两块第一卡板27、从两侧第一卡板之间逐渐向中心靠拢并依次间隔交错设置的矩形卡槽块28和第二卡板29组成,两个矩形卡槽块和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卡板把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第二固定组件由三块竖立的挡板30组成并能把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
该导电连接板为串联通电连接或并联通电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具体是绝缘壳体、第一按钮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等的结构不同,具体如下:
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和图31所示,该绝缘壳体由前壳体31和后壳体32组成,导电连接板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前壳体内,第一固定组件设于后壳体上;第一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一通槽33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一隔板34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一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一按钮安装槽35,第一按压按钮穿过第一按钮安装槽和第一通槽可按压第一金属框架;第二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二通槽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二隔板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二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二按钮安装槽36,第二按压按钮穿过第二按钮安装槽和第二通槽可按压第二金属框架;所述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可与上壳体形成独立分离或安装的独立按钮38,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倒U型且设有两个向下的按压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具体是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等相关部件的组数不同,具体如下:
如图32和图33所示,该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组数为三组,对应的第一插线口组和绝缘外壳结构有所不同,即为三位结构的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分别具有自带按钮和独立按钮的结构。
如图34和图35所示,该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组数为九组,对应的第一插线口组和绝缘外壳结构有所不同,即为九位结构的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分别具有自带按钮和独立按钮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绝缘壳体内安装的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绝缘壳体内设有固定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固定组件和固定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固定组件,绝缘壳体的前部设有对应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一插线口组,绝缘壳体的后部设有对应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第二插线口组;绝缘壳体的顶部设有穿过绝缘壳体并对应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置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分别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配合形成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的接线和脱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设有至少两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一组,其特征在于,于绝缘壳体底部设有可令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通电连接的导电连接板,第一导电金属组件和第二导电金属组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导电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第一插脚组和第二插脚组设置的第一插孔组和第二插孔组,导电连接板的两侧或前端或后端设有防装反安装方向的防装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装反结构为作为第一插孔组与第二插孔组之间连接的防反连接板,防反连接板的两侧为不同形状结构以达到防反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反连接板的一侧为倾斜边,另一侧为直角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组成,第一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一金属框架对应第一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一金属框架内与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一弹性金属片,第一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一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一弹性金属片的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由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组成,第二金属框架为中空框架结构,第二金属框架对应第二插线口组的一端设有从底部翘起并翻入第二金属框架内与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贴紧的第二弹性金属片,第二金属框架顶部设有容许第二按压按钮的按压端穿过并可下压第二弹性金属片的第二缺口;第一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一金属框架组的第一插脚,每个第一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一插脚,第一插脚与第一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插脚组为各自设于两个第二金属框架组的第二插脚,每个第二金属框架组底部设置两个第二插脚,第二插脚与第二金属框架组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导电连接板、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下壳体内,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设于上壳体上并与上壳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与绝缘壳体结合成具有弹性的自带按钮结构;第一固定组件由分别设于两侧并各自竖立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两块第一卡板、从两侧第一卡板之间逐渐向中心靠拢并依次间隔交错设置的矩形卡槽块和第二卡板组成,两个矩形卡槽块和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卡板把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第二固定组件由三块竖立的挡板组成并能把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分隔形成不直接接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导电连接板和第二固定组件设于前壳体内,第一固定组件设于后壳体上;第一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一通槽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一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一隔板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一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一按钮安装槽,第一按压按钮穿过第一按钮安装槽和第一通槽可按压第一金属框架;第二固定组件由上部的第二通槽和下部能隔开两个并排对称的第二金属框架形成不直接接触的第二隔板组成,上壳体上设有对应第二通槽位置设置的第二按钮安装槽,第二按压按钮穿过第二按钮安装槽和第二通槽可按压第二金属框架;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可与上壳体形成独立分离或安装的独立按钮,第一按压按钮和第二按压按钮均为倒U型且设有两个向下的按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连接板为串联通电连接或并联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三组、六组或九组,第二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一组。
CN201620255923.6U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0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5923.6U CN205609861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5923.6U CN205609861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9861U true CN205609861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5592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09861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98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0235A (zh) * 2016-03-30 2016-06-15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8075307A (zh) * 2016-11-17 2018-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0235A (zh) * 2016-03-30 2016-06-15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8075307A (zh) * 2016-11-17 2018-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108075307B (zh) * 2016-11-17 2024-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9050U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4993310B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203674472U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103956603A (zh) 一种插销式接线端子
CN105449384A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结构
CN205609861U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5680235A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5226419A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1950869A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CN103855529A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01113110Y (zh) 可供同时插接两种协定接头的转接装置
CN203850482U (zh) 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CN102832467A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
CN209497033U (zh) 一种方形插座
CN208433547U (zh)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CN203119147U (zh) 一种单插口多路输出高压连接器
CN206322905U (zh) 一种插拔电能表不断电的转换器组件
CN206412298U (zh) 接线端子与断路器的桥接结构
CN216872424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排插
CN204885627U (zh) 一种双接口数据线
CN20783477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滑槽式插座
CN105390851B (zh) 一种组合转换端子及汽车继电器
CN204464538U (zh) 插接组件及底座模组
CN203812818U (zh) 微型断路器水平相对插入进线结构
CN202839999U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