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8464A -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8464A
CN111008464A CN201911164263.5A CN201911164263A CN111008464A CN 111008464 A CN111008464 A CN 111008464A CN 201911164263 A CN201911164263 A CN 201911164263A CN 111008464 A CN111008464 A CN 111008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density
transverse
length
elon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42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勇
赵野
彭雄威
黄育龙
李建平
刘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fujian)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fujian)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fujian)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fujian)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42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8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8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8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多组飞织面料下机放置一天后,在样品上各选取5个测量点测出它们的横纵向密度、横纵向拉密,样品经过充分静置回缩后,分别进行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面料的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为:伸长率=(拉伸后长‑原长)/原长,弹性回复率=(拉伸后长‑回复后长)/(拉伸后长‑原长)。本发明通过数学建模,记录了不同机台在生产多款相同织物时的度目值,通过曲线拟合,找到其相关系数,从而快速批量调整机台的度目值达到快速生产不同品类的织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服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背景技术
过去飞织机要更换一款织物或者更换不同种类纱线飞织织物时,需要通过老师傅的经验去调整飞织机设备参数,考虑到不同机台的参数设定有偏差,即使相同型号的机台其参数的设定都不具有参考性,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记录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机台参数,达到快速调整批量机台响应快速生产尤为关键。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组飞织面料下机放置一天后,在样品上各选取5个测量点测出它们的横纵向密度、横纵向拉密,样品经过充分静置回缩后,分别进行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面料的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为:伸长率=(拉伸后长-原长)/原长,弹性回复率=(拉伸后长-回复后长)/(拉伸后长-原长);
步骤三:通过相关织物的测试参数,分别建立度目与坯布的横纵密、横纵拉密和坯布重量之间的相关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机台的数学模型;
步骤四:记录参数后,再上新款织物时,我们首先根据本织物参数确定其所在我们拟合曲线的位置,确定其相关参数的值,以此指导调节对应机台的度目值;
步骤五:将设备联网后,批量下达不同机台的度目值,不需要每台调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度目值表示的是线圈的大小,是弯纱深度的一种表示形式,控制产品的尺寸就是控制产品的密度,在生产中就是控制编织时的弯纱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曲线拟合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针织物的密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采用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来表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是利用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机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种拉密是将单位织物拉开到拉不开为止,再测量出其距离即得到拉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采集不同机台在不同度目值情况下针织织物的尺寸特性、弹性和延展性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通过拟合曲线发现不同机台的相关系数,以此通过设备联网来批量指导调整新款织物在不同机台的度目值,实现快速响应新产品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组飞织面料下机放置一天后,在样品上各选取5个测量点测出它们的横纵向密度、横纵向拉密,样品经过充分静置回缩后,分别进行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面料的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为:伸长率=(拉伸后长-原长)/原长,弹性回复率=(拉伸后长-回复后长)/(拉伸后长-原长);
步骤三:通过相关织物的测试参数,分别建立度目与坯布的横纵密、横纵拉密和坯布重量之间的相关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机台的数学模型;
步骤四:记录参数后,再上新款织物时,我们首先根据本织物参数确定其所在我们拟合曲线的位置,确定其相关参数的值,以此指导调节对应机台的度目值;
步骤五:将设备联网后,批量下达不同机台的度目值,不需要每台调试。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度目值表示的是线圈的大小,是弯纱深度的一种表示形式,控制产品的尺寸就是控制产品的密度,在生产中就是控制编织时的弯纱深度。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曲线拟合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针织物的密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采用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来表示。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是利用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机进行测试。
其中,所述步骤一种拉密是将单位织物拉开到拉不开为止,再测量出其距离即得到拉密。
实施例2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组飞织面料下机放置一天后,在样品上各选取5个测量点测出它们的横纵向密度、横纵向拉密,样品经过充分静置回缩后,分别进行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面料的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为:伸长率=(拉伸后长-原长)/原长,弹性回复率=(拉伸后长-回复后长)/(拉伸后长-原长);
步骤三:通过相关织物的测试参数,分别建立度目与坯布的横纵密、横纵拉密和坯布重量之间的相关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机台的数学模型;
步骤四:记录参数后,再上新款织物时,我们首先根据本织物参数确定其所在我们拟合曲线的位置,确定其相关参数的值,以此指导调节对应机台的度目值;
步骤五:将设备联网后,批量下达不同机台的度目值,不需要每台调试。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度目值表示的是线圈的大小,是弯纱深度的一种表示形式,控制产品的尺寸就是控制产品的密度,在生产中就是控制编织时的弯纱深度。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曲线拟合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针织物的密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采用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来表示,所述步骤三中依据拟合曲线可制作相应的比对参数表,确定不同参数时织物对于的度目值。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是利用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机进行测试。
其中,所述步骤一种拉密是将单位织物拉开到拉不开为止,再测量出其距离即得到拉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对不同类型机台、不同型体织物的尺寸特性、弹性、延展性等数据的采集和计算,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掌握尺寸变化规律,指导操作员快速批量调整飞织机参数,生产出产品一致性更接近的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组飞织面料下机放置一天后,在样品上各选取5个测量点测出它们的横纵向密度、横纵向拉密,样品经过充分静置回缩后,分别进行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面料的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伸长率及弹性回复率计算公式为:伸长率=(拉伸后长-原长)/原长,弹性回复率=(拉伸后长-回复后长)/(拉伸后长-原长);
步骤三:通过相关织物的测试参数,分别建立度目与坯布的横纵密、横纵拉密和坯布重量之间的相关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机台的数学模型;
步骤四:记录参数后,再上新款织物时,我们首先根据本织物参数确定其所在我们拟合曲线的位置,确定其相关参数的值,以此指导调节对应机台的度目值;
步骤五:将设备联网后,批量下达不同机台的度目值,不需要每台调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度目值表示的是线圈的大小,是弯纱深度的一种表示形式,控制产品的尺寸就是控制产品的密度,在生产中就是控制编织时的弯纱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曲线拟合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的密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采用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来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纵向弹性变形和横向弹性变形实验是利用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机进行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种拉密是将单位织物拉开到拉不开为止,再测量出其距离即得到拉密。
CN201911164263.5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Pending CN111008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263.5A CN111008464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263.5A CN111008464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8464A true CN111008464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3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4263.5A Pending CN111008464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84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925A (zh) * 1999-11-30 2001-07-11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控制能调节纬纱机械张力的电动纬纱制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3471A (zh) * 2013-05-23 2013-08-14 杭州鼎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的可变密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02169A (zh) * 2014-06-16 2014-10-15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机控设备及控制系统、控制及驱动装置、通讯方法
US20190003089A1 (en) * 2015-12-30 2019-01-03 Btsr International S.P.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motely managing sensors and/or devices for feeding textile and/or metallic yarns installed on one or more textile machines, and system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925A (zh) * 1999-11-30 2001-07-11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控制能调节纬纱机械张力的电动纬纱制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3471A (zh) * 2013-05-23 2013-08-14 杭州鼎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的可变密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02169A (zh) * 2014-06-16 2014-10-15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机控设备及控制系统、控制及驱动装置、通讯方法
US20190003089A1 (en) * 2015-12-30 2019-01-03 Btsr International S.P.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motely managing sensors and/or devices for feeding textile and/or metallic yarns installed on one or more textile machines, and system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宾鸿赞: "《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 先进制造技术》", 31 August 2013 *
谢焕 等: "电脑横机度目值对织物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毛纺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9993A (zh) 一种流程工业过程在线自适应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
AU682537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knitted articles
CN108244732B (zh) 一种智能3d假发制备方法与设备
CN107407030A (zh) 缝纫机的缝纫品质管理
CN108152153B (zh)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机织物延伸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WO2001067193A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ingabe von maschinenparametern und zur simulation und beobachtung
CN111008464A (zh) 一种基于飞织机的数字化建模
EP1006225A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wertung der Wirkung von Garneigenschaften auf das Aussehen textiler Flächengebilde
WO2020201507A1 (de) Vorrichtung zur fertigung eines individuell konfigurierten kleidungsstücks
CN109086979A (zh) 一种基于最大熵有序加权平均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方法
CN111350022A (zh) 电脑横机恒张力控制方法
CN108534681A (zh) 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Rolich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for prediction of fabrics’ extensibility
CN113337955B (zh) 基于定量标记激光测长的纬编针织物密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DE102022127260A1 (de) Prozesskennzahlermittlung
CN108038310B (zh) 一种拉幅热定型机干布热定型实时温度估算方法
CN108827775B (zh) 一种高密度纺织品物性检测方法
Fernando et al. Measurement of seam puckering and influence of its causes
CN106757556A (zh) 一种具备染色功能的梳理机及梳理方法
Abd-Ellatif Optimizing sliver quality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ring spinning
KR100611303B1 (ko) 트리코트 경편물의 설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DE102020204715A1 (de) Hybrides Trainingsverfahren für selbstlernende Algorithmen
CN106245220B (zh) 一种多梳经编机花梳送经控制实现方法
CN205893555U (zh) 一种特殊织物的引纬机构装置
CN109825944A (zh) 一种基于线激光的织物织造在线疵点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