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193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193B
CN110999193B CN201880052828.8A CN201880052828A CN110999193B CN 110999193 B CN110999193 B CN 110999193B CN 201880052828 A CN201880052828 A CN 201880052828A CN 110999193 B CN110999193 B CN 110999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terminal
adaptation
slot
bandwidth adap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8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193A (zh
Inventor
卢勋东
郭莹宇
李周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40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向基站(BS)发送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带宽适配命令,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适配终端的带宽。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在第四代通信(4G)系统商业化之后对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的需求,正在努力开发第五代通信(5G)(或新无线电(NR))系统或从4G系统升级的预5G(pre-5G)系统。这样,5G系统或预5G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系统或“后长期演进(后LTE)”系统。
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考虑在毫米波(mm 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施5G系统。为了减少路径损耗并增加mm Wave频带中无线电波的传播距离,用于5G系统的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大规模MIMO)、全尺寸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型天线技术正在讨论中。
为了增强系统网络,例如,正在开发用于5G系统的演进小小区、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合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干扰消除技术。
此外,正在开发用于5G系统的先进编码调制(ACM)技术(诸如混合频移键控(F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FQAM)以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先进接入技术(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以用作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作出确定,也没有作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整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以使得能够通过包括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个频带中的至少一些频带的带宽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
技术方案
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向基站(BS)发送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带宽适配命令,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适配终端的带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基于循环前缀(CP)-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单载波(SC)-频分多址(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区域相对应的时频资源区域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2、图3和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第五代通信(5G)系统的扩展帧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配给终端的带宽的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配给终端的带宽的图;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开始带宽转变之前预先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开始带宽转变之后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包括下行链路(DL)时隙和上行链路(UL)时隙的时隙结构中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非零功率(NZP)-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RS)来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零功率(ZP)-RS或保护时段(GP)来适配终端的频带的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OFDM符号来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适配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适配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基站(BS)执行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BS执行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和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BS的框图。
在整个附图中,应注意,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发明的最好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用于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以允许通过包括无线通信系统的全部频带中的至少一些频带的带宽在基站(BS)和终端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的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从描述中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所呈现的实施例而获知。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终端执行的适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基站(BS)发送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带宽适配命令,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适配终端的带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BS执行的适配用于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的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基于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确定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以及向终端发送带宽适配命令,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由BS确定的带宽的适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用于适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带宽。该终端包括:收发器,配置为向基站(BS)发送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并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以及处理器,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带宽适配命令,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适配终端的带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BS),其用于适配用于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的带宽。该BS包括:收发器,配置为接收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以及处理器,配置为基于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确定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其中,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用于请求对由BS确定的带宽的适配的带宽适配命令。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下面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发明的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它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具体细节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公知功能和配置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而是仅由发明人用来使对本公开的清楚和一致的理解成为可能。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提供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的“一”和“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因此,例如,提及“部件表面”包括提及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考虑到根据实施例获得的功能来选择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并且可以基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习惯、新技术的出现等将其替换为其他术语。因此,应注意,这些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来解释的。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在一串元件之前时,修饰整串元件而不修饰该串中的各个元件。
现在将描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从基站(BS)接收广播信息的技术。本公开涉及用于将物联网(IoT)技术与从第四代通信(4G)系统改进的第五代通信(5G)系统集成以实现更高数据速率的通信技术,以及使用该通信技术的系统。本公开适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贸易、安全保护和安全服务)。
如这里所使用的,为了便于解释,作为示例提供了指定广播信息的术语、指定控制信息的术语、指定覆盖范围的术语、指定状态变化(例如,事件)的术语、指定网络实体的术语、指定消息的术语、指定装置的组件的术语等。因此,本公开不受以下描述的术语的限制,并且也可以使用具有技术上等同含义的其他术语。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解释,可以使用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定义的一些术语和名称。但是,本公开不受这些术语和名称的限制,并且同样适用于根据其他标准的系统。
根据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先进LTE(LTE-A)、3GPP的LTE-Pro、3GPP2的高速分组数据(HRPD)和超移动宽带(UMB)、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802.16e的通信标准,提供基于语音的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正被开发为提供高速和高质量分组数据服务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LTE系统对下行链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且对上行链路采用单载波(SC)-频分多址(FDMA)。上行链路(UL)是指用于从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E)或移动台(MS))向BS(或演进节点B(eN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DL)是指用于从BS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上述多址方案通常通过为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分配时频资源以不互相重叠,即在它们之间建立正交性,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作为后LTE系统,5G(或新无线电(NR))系统需要支持能够反映和满足用户、服务提供商等的各种要求的服务。针对5G系统考虑的服务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RLLC)服务。
与LTE、LTE-A或LTE-Pro支持的数据速率相比,eMBB服务旨在提供增强的数据速率。例如,考虑到单个BS,5G系统中的eMBB服务需要为DL提供20吉比特每秒(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并为UL提供10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同时,需要提供增加的用户感知数据速率。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包括增强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增强的收发技术。5G系统所需的数据速率可以通过在3至6吉赫兹(GHz)或超过6GHz的频带(代替当前用于LTE的2GHz频带)中使用比20兆赫兹(MHz)宽的频带宽来满足。
同时,5G系统中的mMTC服务被考虑支持诸如IoT的应用服务。例如,需要mMTC服务支持小区内的大量用户访问,增强终端覆盖范围,增加电池时间,以及减少用户费用,从而有效地提供IoT服务。IoT服务通过使用附接到各种设备的各种传感器来提供通信功能,因此需要支持小区内的大量终端(例如,1,000,000个终端/km2)。另外,由于服务特性,支持mMTC的终端可能位于阴影区域,例如建筑物的地下室,因此与5G系统提供的其他服务相比,mMTC服务需要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支持mMTC的终端需要价格低廉,不能频繁更换电池,因此需要很长的电池寿命。
最后,URLLC服务是关键任务基于蜂窝的无线通信服务,用于对机器人或机械、工业自动化、无人机、远程医疗保健、紧急警报等进行远程控制,并且需要提供超低时延和超可靠的通信。例如,URLLC服务需要满足小于0.5毫秒(ms)的空中接口时延,并且同时需要等于或小于10-5的分组错误率。因此,对于URLLC服务,与其他服务相比,5G系统需要提供更小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同时需要在频带中分配较宽的资源。
5G系统考虑的上述服务需要基于单框架进行集成和提供。也就是说,为了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控制,服务可能不会独立运行,可能会由单个系统进行整体控制和提供。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LTE、LTE-A和5G系统的帧结构,然后将描述设计5G系统的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基于循环前缀(CP)-OFDM或SC-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区域相对应的时频资源区域的基本结构的图。
在本文中,基于CP-OFDM或SC-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LTE、LTE-A和5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然而,上述系统仅是示例,并且基于CP-OFDM或SC-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不限于此。
参考图1,在时频资源区域中,水平轴表示时域,竖直轴表示频域。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将数据或控制信号从终端发送到BS的无线链路将被描述为UL,用于将数据或控制信号从BS发送到终端的无线链路将被描述为DL。
LTE、LTE-A和5G系统的时域中的最小传输单位是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并且Nsymb个符号105可以配置时隙115。在LTE和LTE-A系统中,每个包括七个符号的两个时隙可以配置子帧140。
5G系统可以支持两个时隙结构,例如,时隙结构和微时隙(或非时隙)结构。在5G系统的时隙结构中,Nsymb可以设置为7和14之一。在5G系统的微时隙结构中,Nsymb可以设置为1、2、3、4、5、6和7中的一个。
在LTE和LTE-A系统中,时隙的长度被固定为0.5ms,并且子帧140的长度被固定为1.0ms。但是,在5G系统中,时隙或微时隙结构的长度可以根据子载波间隔灵活地变化。在LTE和LTE-A系统中,无线帧135是包括10个子帧的时域单元。LTE和LTE-A系统的频域中的最小传输单位是15千赫(kHz)子载波(子载波间隔=15kHz),并且系统的整个传输频带的带宽可以对应于NBW个子载波110的全部。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4详细描述5G系统的灵活扩展帧结构。
时频域中的资源的基本单位是资源元素(RE)130,并且RE 130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SC-FDMA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中的至少一个来指示。资源块(RB)(或物理资源块(PRB))120可以在时域中被定义为Nsymb个符号105(例如,Nsymb个OFDM符号或Nsymb个SC-FDMA符号),并且在频域中被定义为NRB个连续的子载波125。因此,RB 120可以包括Nsymb×NRB个RE130。
可以基于添加到每个符号的CP的长度来确定与OFDM符号的数量相对应的Nsymb,以防止符号间干扰。例如,在使用普通CP的情况下Nsymb可以被确定为7,或者在使用扩展CP的情况下Nsymb可以被确定为6。为了保持符号之间的正交性,与普通CP相比,扩展CP可以用于具有长传播距离的系统。
子载波间隔、CP长度等是用于OFDM收发的必要信息,并且仅当BS和终端获得该信息作为公共值时才可以执行适当的收发。
LTE和LTE-A系统的上述帧结构在考虑一般语音或数据通信的情况下被设计,并且可能不容易被扩展以满足5G系统的各种服务和要求。因此,对于5G系统,考虑到各种服务和要求,需要灵活地定义和使用帧结构。
图2至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描述5G系统的扩展帧结构的图。
在将来引入5G系统的早期阶段,5G系统和现有LTE/LTE-A系统的共存或双模运行被预期。这样,现有的LTE/LTE-A系统可以用于提供稳定的系统操作,而5G系统可以用于提供增强的服务。因此,5G系统的扩展帧结构需要至少包括LTE/LTE-A系统的帧结构或参数集。
参照图2至图4,将描述子载波间隔、CP长度和时隙长度作为用于定义扩展帧结构的必要参数的示例。5G系统中用于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可以是时隙。但是,时隙仅是示例,并且用于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可以根据设置而变化。
图2示出了5G系统的帧结构或参数集,其等于LTE/LTE-A系统的帧结构或参数集。参照图2,在帧结构类型A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14个符号可以配置1ms时隙,并且12个子载波(=180kHz=12Х15kHz)可以配置PRB。
图3示出了帧结构类型B。参照图3,在帧结构类型B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30kHz,14个符号可以配置0.5ms时隙,并且12个子载波(=360kHz=12Х30kHz)可以配置PRB。帧结构类型B的子载波间隔和PRB大小可以是帧结构类型A的子载波间隔和PRB大小的两倍,并且帧结构类型B的时隙长度和符号长度可以两倍地小于帧结构类型A的时隙长度和符号长度。
图4示出了帧结构类型C。参照图4,在帧结构类型C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60kHz,14个符号可以配置0.25ms时隙,并且12个子载波(=720kHz=12Х60kHz)可以配置PRB。帧结构类型C的子载波间隔和PRB大小可以是帧结构类型A的子载波间隔和PRB大小的四倍,并且帧结构类型C的时隙长度和符号长度可以四倍地小于帧结构类型A的时隙长度和符号长度。
即,以上参照图2至图4描述的帧结构类型可以如下所述地概括。根据实施例的5G系统可以通过将帧结构类型的必要参数集中包括的子载波间隔、CP长度、时隙长度等确定为大于或小于其他帧结构类型的那些的整数倍来提供高扩展性。
另外,可以定义具有1ms的固定长度的子帧以表示参考时间单位,而不管帧结构类型如何。这样,子帧包括帧结构类型A中的一个时隙,包括帧结构类型B中的两个时隙,并且包括帧结构类型C中的四个时隙。
上述帧结构类型A、B和C仅是用于描述可用的扩展帧结构的示例,并且根据实施例的可用的扩展帧结构不限于此。根据另一示例,帧结构的子载波间隔可以被设置为120kHz或240kHz。
上述帧结构类型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考虑到小区大小,由于更长的CP长度可以支持更大的小区,所以与帧结构类型B和C相比,帧结构类型A可以支持更大的小区。考虑到工作频带,由于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对于高频带的相位噪声的恢复是更有利的,所以与帧结构类型A和B相比,帧结构类型C可以支持更高的工作频率。考虑到服务,由于较短的子帧长度更有利于支持诸如URLLC的超低时延服务,所以与帧结构类型A和B相比,帧结构类型C可以更适合URLLC服务。
上述多种帧结构类型可以在系统中整体地操作。
在LTE和LTE-A系统中,终端可以通过如表1所示定义的E-UTRA信道带宽来报告由终端支持的E-UTRA频带。这意味着LTE和LTE-A终端需要支持由终端报告的E-UTRA频带所支持的所有信道带宽。
[表1]
E-UTRA信道带宽(在3GPP TS36.101中)
Figure BDA0002384087680000091
Figure BDA0002384087680000101
在LTE系统中,终端可以基于在系统带宽中周期性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来执行自适应增益控制(AGC)并适当地适配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范围。此外,在LTE系统中,由于终端需要支持在终端支持的频带中可设置的整个系统带宽,并且系统带宽中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分配给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因此终端不需要在设置的系统带宽内执行射频(RF)重新调谐。
如上所述,在5G系统中,为了实现几Gbp的超高速数据服务,考虑在几十到几百MHz或几GHz的超宽带宽中收发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功耗与收发带宽成比例地增加,因此需要通过适配收发带宽来有效地管理终端或BS的功耗。特别地,终端具有有限的电池容量,因此对于其有效的功耗管理是必要的。
因此,如果终端被迫支持在如LTE和LTE-A系统中的给定频带内可设置的整体系统带宽,则可能会给在5G系统中操作的终端带来沉重负担。这样,为了使终端在5G系统中高效运行,需要适配终端的带宽以仅支持比整个系统带宽窄的带宽部分(BWP)。
由于CRS(其在整个系统中定期发送)带宽不存在于5G系统中,因此终端的AGC和RF重新调谐的标准可能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公开的终端带宽适配方法和装置可以提供用于执行终端的AGC和RF重新调谐中的至少一个的标准。现在将提供其详细描述。
考虑到终端的不同能力,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每个终端设置整个系统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BWP,以减少终端的功耗。这里,可以将一个或更多个BWP中的激活的BWP分配给PDSCH。在这种情况下,终端需要基于设置或激活的BWP执行AGC或RF重新调谐。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带宽适配方法,该带宽适配方法用于在具有如上关于图2至图4所述的各种帧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终端的AGC和RF重新调谐。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分配给终端的带宽的图。
参照图5,BS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置至少一个BWP 510,该BWP510包括整个系统频带(或全部载波)500中的一些。在这种情况下,BS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层1(L1)信令将所述至少一个BWP 510中的一个设置为终端的激活的BWP。这里,当设置的带宽总是与激活的BWP相同时,可以省略BWP设置过程和BWP激活过程之一。
当BWP被激活时,终端可能不需要通过除激活的BWP之外的其他频带的发送或接收。例如,当BS激活用于终端的整个系统频带(或全部载波)500中的至少一个BWP 510时,终端在除了被激活的至少一个BWP 510之外的频带中的信号的接收或发送可以不被假定。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分配给终端的带宽的图。
参照图6,BS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置多个BWP 610和620,所述多个BWP 610和620的每个包括整个系统频带(或全部载波)600中的一些。例如,BS可以为终端设置多个BWP 610和6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BWP 610和620包括具有较宽带宽的BWP#1和具有较窄带宽的BWP#2。
另外,BS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LI信令将多个BWP 610和620之一设置为激活的BWP。如以上关于图5所描述的,终端可能不需要通过除激活的BWP以外的频带的发送或接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设置的BWP 610和620对应于不同的频带,因此,在必要时,BS和终端可以通过在给定时间内适配可用于监视或收发的频带来减少其功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由BS和终端执行的、有效地执行AGC或RF重新调谐用于在5G系统中进行带宽适配的方法。现在将详细描述有效地执行AGC或RF重新调谐用于进行带宽适配的方法。
<实施例1:基于转变时间的终端带宽适配>
由于DL和UL传输频带由BS确定,因此BS可以预先准备以转变传输频带。但是,终端可能在BS指示转变传输频带之前不知道传输频带的转变,并因此需要执行一些预操作用于从传输频带的转变被指示时直到传输频带实际被转变的收发频带适配。
预操作之一是RF重新调谐。当暂时限制RF设备的频带以减少RF设备的功耗时,或者当使用低价RF设备时,终端可能不会一次接收或发送整个频带的信号。这样,当频带被适配于超出当前设置的可收发频带的范围时,终端可以通过调节振荡器来转变可收发频带。
另外,根据实施例,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执行RF重新调谐,并且终端在RF重新调谐时间期间可能不发送或接收信号,因此当BS分配资源时,可以考虑此情况。
所述预操作中的另一个是终端AGC。现在将参考图7提供对其的描述。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7,假设RF重新调谐花费的时间为0并且时隙结构仅包括DL时隙。在图7的实施例中,还假设时隙#1 710和时隙#2 715作为带宽的窄带A 700操作,时隙#3 720和时隙#4725至时隙#k-1 730作为带宽的宽带B 705操作,并且时隙#k 735和时隙#k+1 740作为带宽的窄带A 700操作。
参照图7,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第一部分中发送DL控制信道755,并且可以在第一部分之后的第二部分中发送DL数据信道760。在这种情况下,当RE具有相同的发送功率值时,在与带宽的窄带A 700相对应的时隙710、715、735和740以及与带宽的宽带B 705相对应的时隙720、725和730中由终端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值可以被确定为与每个频带中包括的RE的数量成比例。
当BS通过不同带宽将具有不同功率值的信号发送到终端时,终端可以接收信号作为模拟信号。终端可以通过使用ADC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终端可以对转变后的数字信号执行后续的信号处理,例如数据解码。
由于终端的ADC具有有限动态范围,因此需要根据接收信号的功率值重新适配动态范围。例如,当接收信号具有平均功率值1时,可以将终端的ADC的动态范围适配为{0~2}。当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值更改为10时,需要根据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值将终端的ADC的动态范围适配为{0~20}。当终端的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值改变,但终端的ADC的动态范围保持为{0~2}时,接收功率值大于2的所有接收信号都可能被视为2。这样,可能会发生量化误差,由此可能降低终端的接收性能。
不仅在终端的频带从窄带转变为宽带的情况下(例如745),而且在终端的频带从宽带转变为窄带的情况下(例如750),都可能需要终端的ADC的动态范围的适配。
带宽适配对终端的影响可以根据带宽适配被执行的定时而变化。现在将参考图8和图9提供对其的描述。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带宽转变开始之前预先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8,时隙可以包括DL控制信道830、DL数据信道835和保护时段(GP)840。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在其中带宽A 800被转变的时隙#k+1 815之前的时隙#k 810的控制信道中接收带宽适配命令820。然而,时隙#k 810仅是示例,并且其中带宽适配命令820被接收的时隙的位置不限于此。根据另一示例,终端可以在远离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815一定的时间的时隙的控制信道中接收带宽适配命令820。根据又一示例,终端可以通过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CE)信令的高层信令来接收带宽适配命令820。
终端可以在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815开始之前预先执行带宽适配。例如,终端可以在时隙#k+1 815开始之前,在时隙#k 810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825。
在图8的实施例中,当终端在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815之前预先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时,终端可以从时隙#k+1 815的第一符号接收转变后的频带的所有信号。但是,当在时隙#k 810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825时,终端可能不接收时隙#k 810的一些符号,并且可能不容易预测或测量时隙#k+1815的接收功率值。
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带宽转变开始之后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9,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在其中带宽A 900被转变的时隙#k+1 915之前的时隙#k 910的控制信道中接收带宽适配命令920。然而,时隙#k 910仅是示例,并且其中接收带宽适配命令920的时隙的位置不限于此。根据另一示例,终端可以在远离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915一定的时间的时隙的控制信道中接收带宽适配命令920。根据又一个示例,终端可以通过诸如RRC信令或MAC CE信令的高层信令来接收带宽适配命令920。
终端可以在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915开始之后执行带宽适配。例如,在时隙#k+1 915开始之后,终端可以在时隙#k+1 915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925。
在图9的实施例中,当在带宽的转变开始之后终端在时隙#k+1 915中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时,终端可以接收到时隙#k 910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所有信号,并且可以通过接收频带被转变时被转变的信号而执行带宽适配)。然而,在执行带宽适配的时段期间,终端可能不接收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915的一些初始符号。另外,在时隙#k+1915的一些初始符号的特定RE中可能发生失真。
如以上关于图8和图9所述,由于取决于终端的频带适配定时而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BS可以取决于频带适配定时而基于不同方法来支持频带适配。
在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已经在假设包括DL时隙(其中每个DL时隙包括DL控制信道和DL数据信道)的时隙结构的情况下描述了终端的频带适配方法。然而,包括DL时隙的时隙结构仅是示例,并且终端的上述带宽适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包括UL时隙和DL时隙两者的时隙结构。现在将参考图10提供对其的描述。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在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的时隙结构中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10,时隙可以包括DL控制信道1035、DL数据信道1040、保护时段(GP)1045和UL控制信道1050。然而,上述组成部分仅是示例,并且时隙的结构不限于此。根据另一个示例,时隙可以进一步包括UL数据信道(未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在时隙#k 1010的DL控制信道1035中或者在其先前时隙的某个符号的位置处接收带宽适配命令1020。根据另一示例,终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接收带宽适配命令1020。
上面关于图8和图9描述的带宽适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的时隙结构。例如,在第一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在带宽A 1000转变成如同时隙#k+1 1015中的带宽B1005之前,在时隙#k 1010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1025处适配带宽A 1000。根据另一个示例,在第二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在时隙#k+1 1015中在带宽转变开始之后,在至少一个符号位置1030处适配带宽A 1000。
<实施例2:基于非零功率(NZP)-参考信号(RS)的终端带宽适配>
在当前实施例中,将描述在以上实施例1中描述的各种情况下基于NZP-RS支持用于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一个的带宽适配的方法。
为了支持终端的AGC,根据实施例的BS可以在频带适配定时之前或之后向终端提供在要转变的频带中或在包括要转变的频带的较宽频带中发送的RS。这里,被发送以支持AGC的RS可以包括已知的RS,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RS、物理广播信道(PBCH)-解调参考信号(DMRS)、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DMRS或PDSCH-DMRS。根据另一示例,可以使用为AGC新定义的RS。为了便于说明,将用于支持AGC的RS称为AGC-RS。
CSI-RS是NZP-RS中最适合用作AGC-RS的一个。CSI-RS可以具有可变的传输带宽。例如,宽带CSI-RS可以具有诸如终端一次可接收的全频带的频带,并且部分频带CSI-RS可以具有BWP的带宽。这样,CSI-RS可以有效地支持终端的带宽适配。
另外,由于CSI-RS具有规则的RE模式,因此当测量用于AGC的接收功率值时,可以降低终端的配置复杂度。例如,CSI-RS的RE模式可以在PRB内具有相同的RE间隔,或者在设定频带内具有相同的RE间隔或RE组间隔。为了准确地执行AGC,可以假设用于AGC-RS传输的天线端口的功率值与用于PD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功率值相同。根据另一示例,当AGC-RS天线端口的功率值与用于PD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功率值不同时,BS可以向终端通知它们之间的差异或比率。
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可以以隐式方式和显式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确定AGC-RS的存在。现在将参考图8、图9和图11提供其详细描述。
-隐式方式:当基于带宽适配命令适配的带宽大于或小于先前的带宽时,终端可以假设在预设位置和端口号存在AGC-RS。这里,预设位置和端口号可以取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定时(其在上面的实施例1中进行了描述)而具有不同的值。例如,当终端如图8所示在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 815开始之前预先执行带宽适配时,假设在带宽转变之前的时隙#k 810的最后可用AGC-RS OFDM符号位置处的单个端口,可以通过要转变的带宽B 805发送AGC-RS。
AGC-RS可以是NZP-CSI-RS。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NZP-CSI-RS 1125的适配带宽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11,时隙可以包括DL控制信道1130和DL数据信道1135。当终端在其中带宽A1100被转变的时隙#k+1 1115开始之前根据带宽适配命令1120预先执行带宽适配时,假设在带宽转变之前的时隙#k 1110的最后AGC-RS OFDM符号位置处的单个端口,可以通过要转变的带宽B1105发送NZP-CSI-RS 1125。
在此,当将NZP-CSI-RS 1125用作AGC-RS时,其模式的示例可以类似于图11所示的模式。
作为另一示例,如以上关于图9所描述的,当终端在其中带宽被转变的时隙#k+1915或时隙#k+1 1115开始之后执行诸如RF重新调谐或AGC的带宽适配时,假设频带被转变的时隙#k+1 915或时隙#k+1 1115的第一可用AGC-RS OFDM符号位置处的单个端口,可以通过要转变的带宽B 905或带宽1105发送AGC-RS。当AGC-RS是NZP-CSI-RS时,并且当在图9的实施例中NZP-CSI-RS在例如时隙#k+1 915的DL控制信道930的OFDM符号位置处是可发送的时,可以将NZP-CSI-RS设置为在OFDM符号位置处被发送。如果NZP-CSI-RS通过带宽B 905被发送从而仅在其中频带被转变的时隙#k+1 915的DL数据信道935中被发送,则假设在时隙#k+1 915的DL数据信道935的第一可用CSI-RS OFDM符号处的单个端口,BS可以通过要转变的带宽B 905发送NZP-CSI-RS。
-显式方式1:当预测到终端需要适配带宽并且预测由于带宽适配而需要重置终端的AGC时,BS可以设置从更高层用信号通知的AGC-RS或设置通过L1信令被触发的非周期性(Ap)-AGC-RS。
当终端使用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的周期性(P)-CSI-RS或半永久性(SP)-CSI-RS时,可以仅在自AGC-RS被发送时起的一定时间内执行高于一定水平的终端带宽适配。在这种情况下,当高于一定水平的终端带宽适配被指示时,终端可以假设来自带宽转变定时的最新AGC-RS正在要转变的带宽上被发送。备选地,当高于一定水平的终端带宽适配被指示时,可以假设来自带宽转变定时的最新AGC-RS是宽带CSI-RS。
当终端使用通过L1信令触发的Ap-CSI-RS作为AGC-RS时,由于可以在所有时隙中触发Ap-CSI-RS,因此与将P-CSI-RS或SP-CSI-RS用作AGC-RS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终端的带宽适配定时的限制。当同时触发Ap-CSI-RS和频带转变时,或者当在紧接在终端的频带转变之前或之后的时隙中触发Ap-CSI-RS时,终端可以假设Ap-CSI-RS可用作AGC-RS。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忽略最初设置的类似于上述示例的CSI-RS OFDM符号位置值,BS和终端可以假设用于AGC的Ap-CSI-RS在最接近频带被转变的时隙的可用CSI-RS OFDM符号处被发送。在此,可以基于时隙的UL-DL配置确定可用的CSI-RS OFDM符号。
-显式方式2:显式设置AGC-RS的另一个示例是使用CSI设置。5G(或NR)系统可以支持“RS设置”、“CSI报告设置”和“测量设置”以报告CSI。BS可以为终端设置一个或更多个“RS设置”、“CSI报告设置”和“测量设置”。RS设置可以包括用于测量CSI的RS设置,CSI报告设置可以包括关于报告所生成的CSI的方法的设置,并且测量设置可以包括关于一个或更多个RS设置与CSI报告设置之间的关系(关联)的信息。
当特定RS用作AGC-RS时,BS可以不将CSI报告设置连接到RS。这样,终端可以确定RS不用于信道状态报告,而是用于AGC。
在当前实施例中,为了设置AGC-RS,上述显式和隐式方式可以不互斥,并且可以组合使用。AGC-RS的频带的设置或终端的假设通常适用于显式和隐式方式。
<实施例3:基于零功率(ZP)-RS或GP的终端频带(宽度)适配>
在当前实施例中,将参考图12描述基于ZP-RS或GP来适配终端的频带的方法。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ZP-RS或GP来适配终端的频带的方法的图。如以上在实施例1和2中所描述的,当终端的带宽被转变高于一定水平时,终端可以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
参照图12,时隙可以包括DL控制信道1230和DL数据信道1235。当终端的带宽被类似地保持但是终端的频带被转变时,因为带宽转变之前的时隙和带宽转变之后的时隙具有相似的接收功率值,所以终端可以执行RF重新调谐而不执行AGC。例如,在图12中,由于在带宽A 1200的根据带宽适配命令1220的带宽转变之前的时隙#k 1210和在带宽转变之后的时隙#k+11215具有相似的接收功率值,因此不需要执行AGC,但是可能需要终端的RF重新调谐。在这种情况下,BS可以通过执行以下描述的操作来确保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
第一种方法是在位于紧接在带宽转变之前的时隙#k 1210的末端处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设置ZP-RS的方法。ZP-RS是用于指定PDSCH的速率匹配的RS,并且可以与NZP-CSI-RS共享RE模式。然而,上述ZP RE模式仅是示例,并且可以根据另一示例来定义新的ZPRE模式。
在任何时隙结构中,可以将至少一个OFDM符号设置为仅包括ZP-RS。在基于P-ZP-RS或半永久性(SP)-ZP-RS的操作中,终端的频带适配可以在包括P-ZP-RS或SP-ZP-RS的时隙中执行。在基于Ap-ZP-RS的操作中,终端可以在其中频带被转变的时隙#k 1210的末端处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设置并触发ZP-RS 1225。在上述两种情况中,都可以为ZP-RS 1225设置ZP-RS OFDM符号中的所有RE,以确保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UL-DL时隙结构来确保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的方法。BS可以将GP或UL相关部分(例如,UL控制信道或UL数据信道)设置为比紧接在频带(宽度)转变之前的时隙#k 1210中的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更长。终端可以在设置时间内执行RF重新调谐。终端可以在时隙#k 1210的GP或UL相关部分结束之后并且直到其后续时隙(即时隙#k+11215)的UL相关部分开始,执行UL RF重新调谐。
第三种方法是以如下方式指定在频带(宽度)转变之前的时隙#k 1210的末端部的方法:在频带(宽度)转变之前的时隙#k 1210的末端部与其后续时隙(即时隙#k+1 1215)之间的距离比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长。随后的过程可以对应于上述基于UL-DL时隙结构来确保终端的RF重新调谐时间的方法的过程。
<实施例4:基于PDCCH OFDM符号的数量的适配的终端带宽适配>
如果终端如图9所示在频带转变定时之后在至少一个符号位置处执行带宽适配,则终端可以通过使用PDCCH OFDM符号来适配终端的带宽。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通过使用PDCCH OFDM符号来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图。
在当前实施例中,假设时隙#k 1310具有带宽A 1300,并且时隙#k+1 1315具有带宽B1305。
参照图13,时隙可以包括DL控制信道1335和DL数据信道1340。时隙#k 1310的其中终端的频带与其之前的时隙相比没有被转变的DL控制信道1335可以包括任意数量(例如1、2或3个)的PDCCH OFDM符号#1 1325。然而,在其中带宽根据带宽适配命令1320而转变的时隙#k+1 1315中,因为1或2个初始OFDM符号被用于适配终端的带宽,所以可以将PDCCH OFDM符号#2 1330的数量限制为2或3。在这种情况下,不用于适配终端的带宽的PDCCH OFDM符号#2 1330可以不包括在终端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内。在用于适配终端的带宽的PDCCHOFDM符号处发送的终端的CCE可以被设置为在带宽转变之前仅通过包括在带宽A 1300中的频域被发送。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适配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4,在操作1410中,终端将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发送到BS。这里,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终端可设置的频带或带宽范围、振荡器的可调RF范围、ADC的接收输入范围等的信息。但是,信息的上述类型仅是示例,并且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不限于此。
在操作1420中,终端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例如,终端可以通过L1重新调谐或高层信令从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
根据另一实施例,终端可以从BS接收时隙格式控制信息以及带宽适配命令。时隙格式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时隙长度的信息和指示时隙结构是否包括UL时隙和DL时隙两者的信息。
在操作1430中,终端基于接收到的带宽适配命令,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适配终端的带宽。这里,单位时间段可以是时隙或微时隙。然而,时隙和微时隙仅是示例,并且单位时间段不限于此。
例如,终端可以在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执行RF重新调谐和AGC中的至少之一。随着带宽适配完成,终端可以在已适配的带宽内向BS发送信号和从BS接收信号。
在其中终端的带宽被适配的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可以对应于以上关于图7至图13描述的带宽适配时间段之一。
根据另一实施例,在BS检测到终端并且带宽被适配之后,当带宽将被再次适配时,可以省略操作1410。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适配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5,在操作1505中,终端可以发送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例如,终端可以通过终端能力信令将关于其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发送到BS。
操作1505可以对应于以上关于图14描述的操作1410。
在操作1510中,终端可以接收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
根据另一示例,终端可以仅接收带宽适配命令。
在操作1515中,当从BS接收到带宽适配命令时,终端可以向BS发送带宽适配命令响应。这里,终端可以发送带宽适配命令响应以通知BS带宽适配命令被接收。
在操作1520中,终端可以基于时隙格式控制信息来确定时隙结构是否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
在操作1525中,在确定时隙结构不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时,终端可以基于时隙格式控制信息来检查时隙长度。在此,时隙结构不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时的情况可以表示时隙结构仅包括DL时隙或仅包括UL时隙时的情况。基于时隙长度,时隙格式可以被划分为时隙结构和微时隙结构。时隙结构可以包括7或14个OFDM符号,并且微时隙(或非时隙)结构可以包括1、2、3、4、5、6或7个OFDM符号。可以基于时隙格式来确定带宽适配时间。
在操作1530中,终端可以在基于不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的时隙结构的时隙格式而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内完成带宽适配。
在操作1535中,终端可以在基于不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的微时隙结构的时隙格式而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内完成带宽适配。这里,带宽适配时间可以被确定为是以上操作1530中描述的带宽适配时间的两倍。然而,上述带宽适配时间仅是示例,并且带宽适配时间不限于此。
在操作1540中,在确定时隙结构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时,终端可以基于时隙格式控制信息来检查时隙长度。
在操作1545中,终端可以在基于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的时隙结构的时隙格式而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内完成带宽适配。
在操作1550中,终端可以在基于包括DL时隙和UL时隙两者的微时隙结构的时隙格式而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内完成带宽适配。这里,带宽适配时间可以被确定为是以上操作1545中描述的带宽适配时间的两倍。然而,上述带宽适配时间仅是示例,并且带宽适配时间不限于此。
在操作1555中,终端可以在已适配的带宽内发送和接收信号。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BS执行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6,在操作1610中,BS接收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例如,BS可以通过终端能力信令来接收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
在操作1620中,BS基于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来确定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BS可以确定在整个系统频带内终端可适配的至少一个BWP当中要激活的BWP。
在操作1630中,BS将用于请求对所确定的带宽的适配的带宽适配命令发送到终端。在此,带宽适配命令可以包括关于所确定的带宽的信息。BS可以将时隙格式控制信息与关于所确定的带宽的信息一起发送到终端。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BS执行的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7,在操作1710中,BS可以获得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例如,BS可以通过终端能力信令来接收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根据另一示例,当预先存储关于至少一个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时,BS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关于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来获得关于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
在操作1720中,BS可以向终端发送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然而,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的发送仅是示例,并且BS可以如上关于图16所述的仅将带宽适配命令发送到终端。
在操作1730中,BS可以从终端获得带宽适配命令响应。当终端接收带宽适配命令时,BS可以从终端接收带宽适配命令响应。
在操作1740中,BS可以在已适配的带宽内执行调度。另外,BS可以基于调度在已适配的带宽内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1800的框图。
参照图18,终端1800可以包括收发器1810、处理器1820和存储器1830。终端1800的收发器1810、处理器1820和存储器1830可以基于在以上的先前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的带宽适配方法来操作。然而,根据实施例的终端1800的组件不限于上述组件。根据另一实施例,与上述组件相比,终端18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组件。在一些情况下,收发器1810、处理器1820和存储器1830可以被配置为单个芯片。
收发器1810可以向BS发送信号和从BS接收信号。这里,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1810可以包括:RF发送器,被配置为上转换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频率;RF接收器,被配置为低噪声放大所接收的信号以及下转换所接收的信号的频率,等等。然而,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仅是示例,并且收发器1810的组件不限于此。
收发器1810可以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到处理器1820,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从处理器1820输出的信号。
处理器1820可以根据前述实施例控制一系列过程以操作终端1800。例如,当通过收发器1810从BS接收到至少一个带宽适配命令时,处理器1820可以执行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带宽适配方法。然后,收发器1810可以通过已适配的频带来发送信号。
存储器1830可以存储由终端1800获得的信号中包括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并且具有用于存储处理器1820的控制操作所需的或由于处理器1820的控制操作而生成的数据的区域。存储器1830可以以各种形式配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或/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和硬盘或/和光盘-ROM(CD-ROM)或/和数字多功能光盘(DVD)。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BS 1900的框图。
参照图19,BS 1900可以包括收发器1910、处理器1920和存储器1930。收发器1910、处理器1920和存储器1930可以基于在上文的先前实施例中描述的BS的带宽适配方法而操作。然而,根据实施例的BS 1900的组件不限于上述组件。根据另一实施例,与上述组件相比,BS 19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组件。在一些情况下,收发器1910、处理器1920和存储器1930可以被配置为单个芯片。
收发器1910可以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这里,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1910可以包括:RF发送器,被配置为上转换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频率;RF接收器,被配置为低噪声放大所接收的信号以及下转换所接收的信号的频率,等等。然而,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仅是示例,并且收发器1910的组件不限于此。
收发器1910可以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到处理器1920,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从处理器1920输出的信号。
处理器1920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前述实施例控制一系列过程以操作BS1900。例如,处理器1920可以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带宽适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然后,收发器1910可以通过已适配的频带将信号发送到终端。
存储器1930可以存储由BS 1900获得的信号中包括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并且具有用于存储处理器1920的控制操作所需的或由于存储处理器1920的控制操作而生成的数据的区域。存储器1930可以以各种形式配置,例如ROM或/和RAM或/和硬盘或/和CD-ROM或/和DVD。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到终端的不同能力,通过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个终端设置整个系统频带的至少一个BWP,可以执行带宽适配以有效地利用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资源。
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应仅在描述性意义上考虑,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实施例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为了便于解释,实施例被划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被组合。例如,实施例1至4的部分可以被组合以操作BS和终端。
尽管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由终端执行的适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带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基站(BS)发送关于所述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
从所述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
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控制信息,确定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上的带宽适配时间;和
在所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中适配所述终端的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带宽的适配包括:
基于在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处接收到的参考信号(RS),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BS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
基于所述接收功率值转变所述终端的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宽的适配包括:基于所述带宽适配命令,将预先设置以在所述终端与所述BS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一频带转变为第二频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被包括在从所述BS发送的信号的带宽被转变为确定的带宽之前的所述单位时间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被包括在其中从所述BS发送的信号的带宽被转变为确定的带宽的单位时间段中。
6.一种由基站(BS)执行的适配带宽的方法,该带宽用于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该方法包括:
接收关于所述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
基于关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的所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和
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由所述BS确定的带宽的适配;
其中,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上的带宽适配时间是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而确定;并且
在所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中执行所述带宽的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通过由所述BS确定的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参考信号(RS),
其中,基于所述RS的接收功率值来转变所述终端的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范围。
8.一种用于适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带宽的终端,该终端包括:
收发器,配置为:
向基站(BS)发送关于所述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以及
从所述BS接收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的适配;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的所述信息;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控制信息,确定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上的带宽适配时间并在所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中适配所述终端的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在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处接收到的参考信号(RS),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BS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以及
基于所述接收功率值转变所述终端的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带宽适配命令,将被预先设置以在所述终端与所述BS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第一频带转变为第二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被包括在从所述BS发送的信号的带宽被转变为确定的带宽之前的单位时间段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被包括在其中从所述BS发送的信号的带宽被转变为确定的带宽的单位时间段中。
13.一种用于适配带宽的基站(BS),该带宽用于向终端发送信号和从所述终端接收信号,该BS包括:
收发器,配置为接收关于所述终端的带宽适配能力的信息;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的所述信息;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基于关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的所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的所述带宽适配能力相对应的带宽,
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适配命令和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该带宽适配命令用于请求对由所述BS确定的带宽的适配;以及
其中,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上的带宽适配时间是基于所述时隙格式控制信息而确定,并且
在所确定的带宽适配时间中执行所述带宽的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BS,
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的单位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中,通过由所述BS确定的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参考信号(RS),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RS的接收功率值来转变所述终端的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范围。
15.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上记录有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880052828.8A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999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4007.8A CN115334673A (zh)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03726 2017-08-16
KR1020170103726A KR102409304B1 (ko) 2017-08-16 2017-08-16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대역폭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8/009383 WO2019035656A1 (en) 2017-08-16 2018-08-16 TERMINAL BANDWIDTH ADAP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4007.8A Division CN115334673A (zh)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193A CN110999193A (zh) 2020-04-10
CN110999193B true CN110999193B (zh) 2022-09-02

Family

ID=6536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4007.8A Pending CN115334673A (zh)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80052828.8A Active CN110999193B (zh)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4007.8A Pending CN115334673A (zh) 2017-08-16 2018-08-16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6091B2 (zh)
EP (1) EP3646521B1 (zh)
KR (1) KR102409304B1 (zh)
CN (2) CN115334673A (zh)
WO (1) WO20190356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493627T3 (pl) * 2017-09-14 2021-03-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a aktywacji części szerokości pasma (bwp) i produktu pokrewnego
WO2019153202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00118185A (ko) 2018-02-08 2020-10-1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자원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10868646B1 (en) * 2019-06-07 2020-12-15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ng subcarrier spacing based on traffic type
US10951255B1 (en) * 2020-05-14 2021-03-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ssignment of the user equipment transmitt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US11812465B2 (en) * 2021-02-05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xed mode operation in low power frequency hopping
US11916608B2 (en) * 2021-06-29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parameters adaptation
WO2023010432A1 (zh) * 2021-08-05 2023-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配置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916851B2 (en) * 2021-12-22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reference signal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9004A1 (en) * 2005-12-14 2007-06-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for terminals having different bandwidth capa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0051209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EP2312895A1 (en) * 2008-08-04 2011-04-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terminal, 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downlink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919880A (zh) * 2013-01-16 2015-09-16 索尼公司 用于基于信道条件的测量为机器类型通信选择虚拟载波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和方法
WO2016169843A1 (en) * 2015-04-20 2016-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dc subcarrier in narrow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1233A (en) * 1997-09-12 2000-03-21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global variable data rate connectivity in a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735176B1 (en) * 1998-03-26 2004-05-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and rerouting
US7889761B2 (en) * 2002-09-17 2011-02-1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sharing i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TWI446817B (zh) * 2006-02-23 2014-07-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用於無線網路中延展範圍及調整頻寬之方法及系統
WO2011025334A2 (ko) * 2009-08-28 2011-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CN102577555B (zh) * 2009-10-02 2015-09-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
KR20150082451A (ko) 2012-12-03 2015-07-15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머신-타입 통신의 자원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405278B2 (en) * 2014-10-3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scheduling
EP3446433B1 (en) * 2016-05-19 2020-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calable frame structure
US10595283B2 (en) * 2016-11-22 2020-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f terminal
KR20180057463A (ko) 2016-11-22 2018-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대역폭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12509A1 (en) * 2017-05-15 2018-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23434B1 (ko) * 2017-11-17 2023-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45643B1 (ko) * 2018-05-21 2024-03-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기준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9004A1 (en) * 2005-12-14 2007-06-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for terminals having different bandwidth capa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312895A1 (en) * 2008-08-04 2011-04-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terminal, 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downlink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0051209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CN104919880A (zh) * 2013-01-16 2015-09-16 索尼公司 用于基于信道条件的测量为机器类型通信选择虚拟载波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和方法
WO2016169843A1 (en) * 2015-04-20 2016-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dc subcarrier in narrow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2953 On bandwidth parts";Ericsson;《3GPP》;20170810;全文 *
"R1-1713964 Wider BW for NR";NTT DOCOMO 等;《3GPP》;20170810;全文 *
"R2-1708087 Power saving for wideband carrier in NR";Samsung;《3GPP 》;20170811;全文 *
R1-1704445 "Efficient wider bandwidth operations for NR";MediaTek Inc.;《3GPP》;20170325;第2-3部分,图3-6 *
R1-1708998 "Bandwidth adaptation in NR";InterDigital Inc.;《3GPP》;201705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6521A4 (en) 2020-06-17
EP3646521B1 (en) 2023-05-17
CN115334673A (zh) 2022-11-11
US10736091B2 (en) 2020-08-04
EP3646521A1 (en) 2020-05-06
KR20190018943A (ko) 2019-02-26
CN110999193A (zh) 2020-04-10
WO2019035656A1 (en) 2019-02-21
US20190059078A1 (en) 2019-02-21
KR102409304B1 (ko)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19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配终端的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US112527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common control
US11336348B2 (en) Reference signal for receive beam refine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KR102573662B1 (ko) 5g 다음 무선 시스템을 위한 제어 자원 세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6637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波束指示的装置和方法
JP6584522B2 (ja) 動作帯域幅拡張のための波形設計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99341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に装置
US201903564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503446A (zh) 用于多个接收天线的srs天线切换
KR10221041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부분에 할당되는 자원 영역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61319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204896B (zh) 经由多个经波束成形信道的经聚集时隙的传输
US11153781B2 (en) Variable cyclic prefix (CP) within a transmission slot in millimeter wave band
KR201900164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4731250A (zh) 具有双模式半双工时分双工和全双工频分双工能力的用户设备
CN114830586A (zh) 用于上行链路波束激活的信令
TW202123760A (zh) 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實體上行鏈路共享信道排程的技術
CN114616906A (zh) 配置的授权信道占用时间共享过程
CN114830585A (zh) 用于激活上行链路触发状态的信令
US11128426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constraint mitigation
US20230105787A1 (en) Dynam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22183422A1 (en) Techniques for sub-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s
JP2023529711A (ja) 1つ以上のcoresetに対する2つ以上のtci状態のアクティブ化
KR20220140602A (ko) V2x 통신에서 사이드 링크 측정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및 방법
JP2022532574A (ja) 2段階rachリソース構成のための基準座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