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140A -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140A
CN110999140A CN201880049394.6A CN201880049394A CN110999140A CN 110999140 A CN110999140 A CN 110999140A CN 201880049394 A CN201880049394 A CN 201880049394A CN 110999140 A CN110999140 A CN 110999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witching
mode
period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9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140B (zh
Inventor
李旻灿
孙亨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ode; Intra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91Synchronisation in a TDM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17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the synchronising signal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frequency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在采用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被操作的基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关于由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部分;在切换部分内生成切换信号;响应于切换信号,将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改变为第二模式;以及基于第二模式来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作为结果,可以防止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在可以执行上变频和下变频的采样率转换电路中重叠,并且可以减少用于改变信号的采样率的硬件资源。

Description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 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对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可以将经上变频的信号发送到终端。发送设备发送经上变频的信号,以便可以使用用于移除图像的低复杂度模拟滤波器,并且发送设备可以具有随着处理增益增加而改善信号功率噪声功率比(Signalpower-to-Noise power Ratio,SNR)和改善宽带信号的频率响应的效果。近年来,更宽的载波带宽、多载波的使用以及高功率放大器的使用使得有必要处理具有更高采样率的信号。
如上所述,为了基站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需要上变频器。另一方面,在基站从终端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为了基站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需要下变频器。由于在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不会同时发生,所以仅可以使用基站的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中的一个,并且可能不使用剩余的一个。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讨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能够执行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的采样率转换电路。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用于根据切换信号来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用于确定在其中生成切换信号的切换时段。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用于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值来确定切换时段。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在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基站的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响应于切换信号,将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以及基于第二模式,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采用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其中该控制器包括采样率转换电路。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来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响应于切换信号将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以及基于第二模式来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在适当的切换时段中控制能够执行上变频和下变频两者的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而防止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重叠,并减少用于改变信号的采样率的硬件资源。
从本公开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切换采样率的转换模式的基站的详细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采样率转换单元的配置。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与当切换发送/接收路径时的采样率转换单元的操作相关的配置。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与采样率转换单元相关的信号流。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将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和切换信号的配置。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将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和切换信号的配置。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的配置。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确定切换时段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生成切换信号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它们在上下文中明确地不同。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那些术语相同的含义。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同等的含义,并且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分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中清楚定义。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该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下文中,将基于硬件的方法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使用硬件和软件两者的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不排除软件的观点。
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信号的采样可以包括提高信号的采样率的上变频和降低信号的采样率的下变频。
下文中使用的指代控制信息的术语、指代网络实体的术语、指代控制信息或消息的术语、指代装置的组件的术语等是为了便于解释的说明性词语。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下面描述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此外,本公开将使用在一些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使用的术语来描述各种实施例,但是这仅仅是说明性示例。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也可以容易地被修改并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基站110和终端120。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
参考图1,基站110可以向终端120发送信号。换句话说,终端120可以从基站110接收信号。基站110可以对发送信号(即,下行链路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可以将经上变频的信号发送到终端120。另一方面,基站110可以接收由终端120上变频的信号(即,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可以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类似地,像基站110一样,终端120也可以执行信号的上变频和/或下变频。下文中,在本文档中,“上变频”表示提高信号的采样率的操作,并且“下变频”表示降低信号的采样率的操作。
基站110是向终端提供无线接入的网元(Network Element,NE)。基站110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eNodeB(eNB)”、“第五代(5G)节点”、“5G NodeB(NB)”、“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或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终端120是由用户使用的设备,并且经由无线信道与基站通信。终端120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站”、“用户站”、“远程终端”、“无线终端”、“电子设备”、“用户装置”、或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基站110和终端1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基站110可以包括Nt个发送天线,并且终端120可以包括Nr个接收天线。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其中基站110通过多个发送天线发送信号并且终端120通过多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系统可以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或者简单地被称为“MIMO”。在图1中,虽然基站110和终端120被示出为包括多个天线,但是这是说明性示例,并且基站110和终端120可以包括单个天线(Nt=1,2,3,…并且Nr=1,2,3,…)
下文中,将参考图2至图11描述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或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用于基站110与发送设备120通信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10的配置。下文中,术语“-单元”、“-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图2中示出的基站110的配置可以包括基站110通过其从终端120接收信号的配置,以及基站110通过其向终端120发送信号的配置。
参考图2,基站11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10、控制器220和存储单元230。
通信单元210可以执行经由无线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通信单元210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和位序列之间的变换的功能。例如,在发送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信单元210可以通过编码和调制发送位序列来生成调制符号。在接收数据的情况下,通信单元210可以通过解调和解码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位序列。此外,通信单元210可以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频带信号,从而通过天线发送该RF频带信号,并且可以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根据实施例,通信单元210可以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例如,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解码器、解调器、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or,ADC)、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等。此外,在发送信号的情况下,通信单元210还可以包括编码器、调制器、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or,DAC)、发送滤波器等。
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通信单元210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相应天线接收多个流。此外,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通信单元2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通信单元2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中的每一个的相位和幅度,从而执行模拟波束成形。可替代地,通信单元210可以对数字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即数字波束成形。在硬件方面,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并且模拟单元可以根据操作功率、操作频率等包括多个子单元。
通信单元2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通信单元210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在以下描述中,经由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将被理解为包括由通信单元210执行上述过程。此外,根据实施例,通信单元210还可以包括提供用于与回程网络的通信的接口的回程通信单元。
控制器220控制基站11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20可以经由通信单元210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220可以向存储单元230写入数据或从存储单元230读取数据。此外,控制器22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需的协议栈的功能。为此,控制器2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被配置作为处理器的一部分。根据各种实施例,控制器220可以包括能够在多种转换模式下操作的采样率转换电路。控制器220可以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来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可以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并且可以响应于切换信号来切换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
存储单元230可以存储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用于基站110的操作的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230可以被配置作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组合。此外,存储单元230根据控制器220的请求来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在采用频分双工(F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110发送和接收信号可以在不同的频带中被同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基站110同时执行发送信号的上变频和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可能需要执行上变频的上变频器和执行下变频的下变频器两者。
另一方面,在采用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110发送和接收信号在不同时间被执行。换句话说,由于基站110不同时执行信号的发送和信号的接收,所以在特定时间仅执行上变频和下变频中的一个。因此,如果在采用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10中分开实施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则在特定时间仅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中的一个被使用,而剩余的一个处于空闲状态。例如,由于基站110在下行链路时段中仅发送信号而不接收信号,所以用于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的下变频器处于空闲状态。作为另一示例,由于基站110在上行链路时段中仅接收信号而不发送信号,所以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的上变频器处于空闲状态。
如上所述,在TDD系统中的基站110中分开实施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的情况下,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中的一个处于空闲状态,这可能导致在使用基站中的硬件(Hardware,HW)资源方面的低效率。如果要由基站110处理的数据量增加,则基站110所需的HW资源量也增加。因此,使用HW资源的低效率可能导致诸如数据处理速度降低和功耗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执行上变频和下变频两者的采样率转换电路(或采样率转换单元),以便解决由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的单独实施导致的低效率。采样率转换电路可以在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的“上变频模式”和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的“下变频模式”中的一种下操作,并且从一种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可以通过作为控制信号的切换信号来执行。可以在适当的切换时段中生成并提供切换信号,使得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响应于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可以包括基站发送信号的发送方向和基站接收信号的接收方向。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采用TDD的无线通信系统。换句话说,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采用TDD的任何通信系统,以及第四代(4G)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和/或第五代(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系统。
下文中,将参考图3至图10提供采样率转换电路的结构和操作该采样率转换电路的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切换采样率的转换模式的基站的详细配置。下文中,术语“-单元”、“-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参考图3,控制器220可以包括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和采样率转换单元320。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采样率转换电路可以指代包括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和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配置,或者可以仅指代采样率转换单元320。
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可以生成用于切换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的切换信号。为了生成切换信号,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可以基于关于帧配置的信息、无线电帧指示符和处理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切换时段。切换时段意味着要在其期间生成用于切换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的切换信号的时间段。
关于帧配置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被包括在帧中的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保护时段(Guard Period,GP)和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的每一个的长度(这意味着时间长度)和布置的信息。下行链路发送时段是帧中基站110在其期间向终端120发送信号的时段,并且可以包括特殊子帧(Special Subframe,SSF)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上行链路发送时段是帧中基站110在其期间从终端120接收信号的时段,并且可以包括SSF的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GP在帧中被提供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和随后的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之间,并且表示要改变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即,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段。另一方面,GP可能不被提供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和随后的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可以匹配随后的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帧可以包括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时段和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关于每个时段的布置的信息可以指示帧中的每个时段的序列和/或位置。例如,关于布置的信息可以指示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时段以“下行链路发送时段→GP→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顺序位于帧中。
无线电帧指示符可以指示帧的开始时间。可以基于关于帧的开始时间的信息和关于帧配置的信息来确定下行链路发送时段、GP和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此外,可以基于帧的开始点和关于帧配置的信息来确定帧中的特定位置的时间。由于每个时段的开始点和/或结束点与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被改变的时间相关,所以必须考虑关于每个时段的开始点和/或结束点的信息,以便确定切换时段。
处理时间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用于由采样率转换单元320执行上变频或下变频的转换处理时段(Tc)、用于在发送信号被上变频之后并且在通过天线发送该发送信号之前处理发送信号的发送处理时段(Td)以及用于在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之后并且在对该信号进行下变频之前(即,在信号被输入到采样率转换单元320之前)处理接收信号的接收处理时段(Tu)的信息。例如,发送处理时段可以指示在发送信号被上变频之后并且在通过天线发送该发送信号之前,由数模(Digital-to-Analog,D/A)转换器和下行链路的模拟电路执行的操作所需的时间。此外,接收处理时段可以指示在通过天线接收到接收信号之后并且在对该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之前,由上行链路的模拟电路以及模数(Analog-to-Digital,A/D)转换器执行的操作所需的时间。由于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被改变的时间因为以上处理时间而可能不同于信号实际被输入到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时间,所以必须考虑处理时间信息,以便确定切换时段。
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为了确定切换时段,可以进一步考虑定时提前(TA)值以及关于帧配置的信息、无线电帧指示符和处理时间信息。TA值旨在控制从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并且可以由基站确定。使用TA,终端可以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之前开始发送信号,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之前终止信号的发送。换句话说,如果给定了TA值,则终端120可以在比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早TA值的时间开始发送信号,并且可以在比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早TA值的时间终止信号的发送。下文中,终端在比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早TA值的时间开始发送信号并在比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早TA值的时间终止信号的发送的操作将被称为“TA发送”。由于终端的TA发送可能影响信号被输入到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时间,所以还必须考虑TA,以便确定切换时段。
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可以根据转换模式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或者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例如,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在上变频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上变频,从而输出经上变频的发送信号。作为另一示例,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在下变频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可以对输入信号下变频,从而输出经下变频的接收信号。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可以基于来自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的切换信号而切换。换句话说,通过切换信号,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可以从上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下变频模式(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处于上变频模式的情况下)或者可以从下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上变频模式(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处于下变频模式的情况下)。
下面将参考图4更详细地描述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详细电路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采样率转换单元的配置。下文中,术语“-单元”、“-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参考图4,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可以包括多个转换电路430-1、430-2、430-3、440-1、440-2和440-3,多个开关420-1、420-2、420-3、420-4和420-5以及多个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图4中示出的转换电路、开关和数字滤波器的数量仅仅是说明性示例,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可以根据采样率转换比(M/N,其中M是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输出信号的采样率,并且N是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输入信号的采样率)包括各种数量的组件。
转换电路430-1、430-2和430-3对输入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例如,转换电路430-1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提高P倍,并且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1 420-1。转换电路430-2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提高Q倍,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2 420-2。转换电路430-3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提高K倍,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3 420-3。
转换电路440-1、440-2和440-3对输入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例如,转换电路440-1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降低Q倍,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1 420-1。转换电路440-2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降低K倍,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2 420-2。转换电路440-3将输入信号的采样率降低了P倍,并将其输出提供给开关5 420-5。
开关420-1、420-2、420-3、420-4和420-5中的每一个选择多个输入端口(开关420-1、420-2和420-3具有三个端口,并且开关420-4和420-5具有两个端口)中的一个,并输出通过所选择的输入端口接收的信号。相应开关420-4和420-5的输出以及通过相应开关中的输入端口接收的信号在下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BDA0002378089670000101
开关420-1、420-2和420-3可以基于从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接收的2位切换信号来选择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入端口。例如,开关420-1、420-2和420-3中的输入端口的选择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在下表2中示出。
[表2]
2位切换信号 所选择的输出
“00” 输入端口0
“01” 输入端口1
“10” “0”(=输入端口2)
“11” “0”(=输入端口2)
来自开关420-1、420-2和420-3的与所选择的输入端口相对应的输出作为输入被分别提供给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
开关420-4和420-5可以基于2位切换信号中的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Bit,LSB)来选择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入端口。例如,开关420-4和420-5中的输入端口的选择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在下表3中示出。
[表3]
2位切换信号中的LSB 所选择的输出
“0” 输入端口0
“1” 输入端口1
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分别接收开关420-1、420-2和420-3的输出作为输入,并对所接收的输入执行滤波操作,从而输出滤波操作的结果。滤波操作可以包括用于从相应的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的信号输入移除频域的信号图像的操作。相应的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可以包括存储器以执行滤波操作。
在开关420-1、420-2、420-3、420-4和420-5的输入端口0通过切换信号而选择的情况下,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在上变频模式下进行操作,并且其信号流如下。
上变频模式下的信号流:发送信号输入(采样率:N)→转换电路430-1→开关1420-1→数字滤波器410-1→转换电路430-2→开关2 420-2→数字滤波器410-2→转换电路430-3→开关3 420-3→数字滤波器410-3→开关4 420-4→发送信号输出(采样率:M)
可替代地,在开关420-1、420-2、420-3、420-4和420-5的输入端口1通过切换信号而选择的情况下,采样率转换单元320在下变频模式下进行操作,并且其信号流如下。
下变频模式下的信号流:接收信号输入(采样率:M)→开关3 420-3→数字滤波器410-3→转换电路420-2→开关2 420-2→数字滤波器410-2→转换电路440-1→开关1 420-1→转换电路440-3→开关5 420-5→接收信号输出(采样率:N)。
根据相应的转换模式下的信号流,在不同的转换模式下使用相同的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因此,如果转换模式被改变,则用于执行与改变之前的转换模式相关的操作的数据可以保留在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的存储器中。由于保留在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的存储器中的数据会影响在转换模式被改变之后在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中执行的操作,所以在操作由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执行之前,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必须被重置。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的存储器基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而实施的情况下,开关420-1、420-2和420-3的输入端口2可以通过切换信号(例如,“10”或“11”)而选择,以便重置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在选择了输入端口2的情况下,开关420-1、420-2和420-3可以输出通过输入端口2接收的空值,并且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可以分别从开关420-1、420-2和420-3接收空值,从而重置开关420-1、420-2和420-3的存储器。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的存储器基于可重置触发器而实施的情况下,与切换信号(例如,“10”或“11”)的最高有效位(例如,“1”)相对应的信号可以用作存储器设备的重置输入,从而重置存储器。
虽然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在图4中被示出为与转换电路430-1、430-2、430-3、440-1、440-2和440-3分开的组件,但这是说明性示例,并且数字滤波器410-1、410-2和410-3以及转换电路430-1、430-2、430-3、440-1、440-2和440-3可以通过操作的集成被实施为单个组件。
下文中,将参考图5至图6描述为了确定切换时段而要考虑的因素和确定切换时段的方法。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与当切换发送/接收路径时的采样率转换单元的操作相关的配置。下文中,术语“-单元”、“-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参考图5a,通信单元210和/或控制器220可以包括采样率转换单元510、D/A和模拟处理电路520、A/D和模拟处理电路530、以及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
采样率转换单元510是采样转换电路,并且与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相同。在图5a中示出了发送信号被输入到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位置①,并且接收信号被输入到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位置③。
D/A和模拟处理电路520可以将由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上变频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此外,D/A和模拟处理电路520可以执行通过天线发送经转换的模拟信号的过程。例如,D/A和模拟处理电路520可以包括模拟滤波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和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中的至少一个,以处理模拟信号。
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可以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例如,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可以连接到D/A和模拟处理电路520以执行控制,使得基站110发送信号。作为另一示例,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可以连接到A/D和模拟处理电路530以执行控制,使得基站110接收信号。在图5a中,位置②指示紧接着通过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的发送信号通过天线被发送之前的状态和紧接着通过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通过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之前的状态。
A/D和模拟处理电路530可以处理通过天线接收的模拟信号,从而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例如,A/D和模拟处理电路530可以包括模拟滤波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和锁相环(PLL)中的至少一个,以处理模拟信号。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与采样率转换单元相关的信号流。假设在图5b中没有使用TA。换句话说,在图5b中假设终端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处开始发送信号,并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处终止信号的发送。
波形550-1示出了无线电帧指示符的生成。无线电帧指示符可以指示帧的开始点。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假设帧的开始点与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同步。在这种情况下,生成无线电帧指示符的时间可以与帧的开始点和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相同。
波形550-2示出了在图5a的位置①处测量的信号的波形。更具体地,波形550-2包括在第一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发送的发送信号560-1的波形和在第二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发送的发送信号560-2的波形。
波形550-3示出了在图5a的位置②处测量的信号的波形。更具体地,波形550-3包括在第一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和第二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之间的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的发送信号560-1的波形、发送信号560-2的波形和接收信号570-1的波形。与位置①处的发送信号560-1和发送信号560-2相比,位置②处的发送信号560-1和发送信号560-2被延迟发送处理时段(Td)。虽然未示出,但是在进一步考虑转换处理时段(Tc)的情况下,与位置①处的发送信号560-1和发送信号560-2相比,位置②处的发送信号560-1和发送信号560-2被延迟发送处理时段(Td)和转换处理时段(Tc)的总和。此外,在时间580切换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并且从时间580通过天线接收到接收信号570-1。发送/接收转换开关540可以基于发送处理时段(Td)、转换处理时段(Tc)和关于帧配置的信息来确定时间580。
波形550-4示出了在图5a的位置③处测量的信号的波形。更具体地,波形550-4包括接收信号570-1的波形。如图所示,与位置②处的接收信号570-1相比,位置③处的接收信号570-1被延迟接收处理时段(Tu)。
波形550-5指示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测量的信号的波形。例如,波形550-5可以是表示在位置①处测量的信号和在位置③处测量的信号的总和的波形。如图所示,由于由发送处理时段(Td)、接收处理时段(Tu)和转换处理时段(Tc)导致的延迟,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的接收信号570-1可能与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之后立即开始的第二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的发送信号560-2重叠。由于与位置①处的接收信号570-1相比,位置③处的接收信号570-1被延迟发送处理时段(Td)、接收处理时段(Tu)和转换处理时段(Tc)的总和(Td+Tu+Tc),因此接收信号570-1和发送信号560-2彼此重叠的重叠时段可以被定义为与Td+Tu+Tc相对应的长度(这意味着时间长度)。下文中,关于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的接收信号生成的延迟(=Td+Tu+Tc)将被称为“接收信号延迟”。
如果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从发送方向被改变为接收方向(即,如果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由于GP被提供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和随后的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之间,所以尽管有接收信号延迟,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可能不重叠。然而,如上所述,如果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从接收方向被改变为发送方向(即,如果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由于没有单独的GP并且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结束之后立即开始,所以由于接收信号延迟,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可能重叠。在重叠发生的情况下,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数据中的一些可以不被处理,而不管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切换的时间(即,不管转换模式是在重叠时段中还是在非重叠时段中切换)。
当终端执行TA发送时,这个问题可以被解决。在终端执行TA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在终端完成信号发送之后并且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之前存在与TA值相对应的间隔,所以尽管有接收信号延迟,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可能不重叠。因此,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可以使用TA值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的适当的切换时段。
为了防止当采样率转换单元510将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时信号在输入端子处重叠,必须满足下面的等式1。
[等式1]
TA>Tc+Td+Tu+Tc+Trefresh
这里,TA是定时提前值,Tc是转换处理时段,Td是发送处理时段,并且Tu是接收处理时段。Trefresh表示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所需的时间。等式1意味着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的接收信号的延迟{接收信号延迟(Tc+Td+Tu)}、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所需的时间{转换处理时段(Tc)}和在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之后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所需的时间(Trefresh)的总和小于TA值(=在终端完成信号的发送之后并且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开始之前的间隔)。
下文中,将参考图6a和图6b描述确定切换时段的详细方法。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将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和切换信号的配置。图6a示出了与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从发送方向被改变为接收方向的情况相关的帧区域610、切换信号的配置620、以及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630。
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2确定切换时段630的开始点和结束点。
[等式2]
(切换时段630的开始点)=(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Tc,
(切换时段630的结束点)=(GP的结束点)-TA+Tc+Td+Tu。
在等式2中,GP的结束点与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相同。等式2意味着切换时段630可以被配置为:从在基站110完成信号的发送(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之后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所需的时间{转换处理时段(Tc)}到在终端开始发送信号(GP的结束点-TA)之后来自终端的接收信号在其期间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被延迟的时间{接收信号延迟(Tc+Td+Tu)}。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可以生成切换信号,并且可以在切换时段630内将所生成的切换信号提供给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以便采样率转换单元510可以在切换时段630内将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
根据切换信号的配置620,切换信号可以包括用于将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位序列“01”。此外,切换信号可以包括用于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控制信号(位序列“10”)。在切换信号的配置620中,与控制信号(位序列“10”)相对应的时间可以是Trefresh。虽然未在等式2中示出,但是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必须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这对应于Trefresh),然后必须生成用于在切换时段630内改变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的切换信号。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将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和切换信号的配置。图6b示出了与信号的发送/接收方向从接收方向被改变为发送方向的情况相关的帧区域640、切换信号的配置650、以及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660。
可以由下面的等式3确定切换时段660的开始点和结束点。
[等式3]
(切换时段660的开始点)=(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TA+2x Tc+Td+Tu
(切换时段660的结束点)=(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
在等式3中,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与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相同。等式3意味着切换时段660可以被配置为:从与在终端120完成信号的发送(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TA)之后来自终端的接收信号在其期间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被延迟的时间{接收信号延迟(Tc+Td+Tu)}和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所需的时间{转换处理时段(Tc)}的总和相对应的时间到基站110开始发送信号的时间(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根据等式3,切换时段660的长度可以被确定为TA-(2Tc+Td+Tu)。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可以生成切换信号,并且可以在切换时段660内将所生成的切换信号提供给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以便采样率转换单元510可以在切换时段630内将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
切换信号的配置650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切换信号将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位序列“00”。此外,切换信号可以包括用于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控制信号(位序列“10”)。在切换信号的配置620中,与控制信号(位序列“10”)相对应的时间可以是Trefresh。虽然未在等式3中示出,但是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必须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51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这花费与Trefresh相对应的时间),然后必须生成用于在切换时段660内改变采样率转换510的转换模式的切换信号。
下文中,将参考图7描述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的结构和用于确定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在切换时段中生成切换信号的时间的算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的配置。下文中,术语“-单元”、“-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参考图7,切换信号生成单元310包括计数值发生器710、无线电帧计数器720和信号发生器730。
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确定与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切换时段可以包括用于将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时段和用于将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时段。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基于关于帧配置的信息和处理时间信息来确定帧中切换时段的位置。虽然未示出,但是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进一步考虑TA值以确定帧中切换时段的位置。更具体地,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使用等式2和等式3确定帧中切换时段的位置。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基于切换时段的位置和时钟频率来确定与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此外,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确定与用于在切换时段内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中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时间(或时段)相对应的计数值。计数值发生器710可以将至少一个所生成的计数值提供给信号发生器730。
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根据时钟频率来生成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无线电帧计数器720可以在由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的帧的开始点处将计数值设置为零,并且可以生成从零开始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因此,特定时间处的计数值可以指示从帧的开始点到特定时间所花费的时间。无线电帧指示符可以重置计数值。换句话说,在后一帧的开始点由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的情况下,无线电帧计数器720可以从零增加计数值。无线电帧计数器720可以将所生成的计数值提供给信号发生器730。
信号发生器730可以基于从计数值发生器710提供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和从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提供的计数器值来生成切换信号。更具体地,如果从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提供的计数器值匹配从计数值发生器710提供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则信号发生器730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是切换时段内的时间,并且可以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例如,如果从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提供的计数器值匹配与用于将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则切换信号发生器730可以生成包括位序列“01”的切换信号。作为另一示例,如果从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提供的计数器值匹配与用于将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则切换信号发生器730可以生成包括位序列“00”的切换信号。作为另一示例,如果从无线电帧计数器720提供的计数器值匹配与用于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320中的至少一个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时间(或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则切换信号发生器730可以生成包括位序列“10”或“11”的切换信号。切换信号发生器730可以将所生成的切换信号提供给采样率转换单元320,从而切换采样率转换单元320的转换模式。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8,在步骤810中,基站110基于关于从终端120发送的信号的TA值来确定切换时段。基站110可以基于从终端120发送的信号的TA值来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虽然未示出,但是基站110可以使用关于帧配置的信息、处理时间信息和无线电帧指示符以及TA值来确定切换时段。例如,基站110可以根据等式2或等式3来确定切换时段。
在步骤820中,基站110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基站110可以基于计数值来确定当前时间是切换时段内的时间,并且可以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下面将参考图10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的详细算法。
在步骤830中,基站110响应于切换信号将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基站110可以响应于切换信号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这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可以是用于提高发送信号的采样率的上变频模式,而剩余的一个可以是用于降低接收信号的采样率的下变频模式。
在步骤840中,基站110基于第二模式来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例如,在第二模式是上变频模式的情况下,基站110可以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在第二模式是下变频模式的情况下,基站110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确定切换时段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步骤910中,基站110确定是否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改变为下变频模式。例如,在基站110当前正在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的情况下,基站110可以确定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以便在下一个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作为另一示例,在基站110当前正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的情况下,基站110可以确定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以便在下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时段中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
如果确定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要从上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下变频模式,则基站110可以在步骤920中确定如等式2所示的切换时段。换句话说,基站110可以将用于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配置为:从在基站110完成信号的发送(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之后对发送信号进行上变频所需的时间{转换处理时段(Tc)}直到在终端120开始发送信号(GP的结束点-TA)之后来自终端的接收信号在其期间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被延迟的时间{接收信号延迟(Tc+Td+Tu)}的间隔。
如果确定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不从上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下变频模式,即,如果确定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要从下变频模式被切换到上变频模式,则基站110可以在步骤930中确定如等式3所示的切换时段。换句话说,如等式3所示,基站110可以将用于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时段配置为:从与在终端120完成信号的发送(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TA)之后来自终端的接收信号在其期间在采样率转换单元510的输入端子处被延迟的时间{接收信号延迟(Tc+Td+Tu)}和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所需的时间{转换处理时段(Tc)}的总和相对应的时间到基站110开始发送信号的时间(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的间隔。
图10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生成切换信号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在步骤1010中,基站110根据时钟频率来生成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基站110可以在由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的帧的开始点处将计数值设置为零,并且可以生成从零开始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因此,特定时间处的计数值可以指示从帧的开始点到特定时间所花费的时间。无线电帧指示符可以重置计数值。换句话说,在下一帧的开始点由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的情况下,基站110可以从零增加计数值。
在步骤1020中,基站110可以确定与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基站110可以基于关于帧配置的信息、处理时间信息和TA值来确定帧中切换时段的位置。此外,基站110可以基于切换时段的位置和时钟频率来确定与帧中的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基站110可以确定与用于在切换时段内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时间(或时段)相对应的计数值。
在步骤1030中,当计数值彼此匹配时,基站110生成切换信号。如果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中的至少一个匹配与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则基站110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是切换时段内的时间,并且可以在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例如,如果计数值彼此匹配,同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当前转换模式是上变频模式,则基站110可以生成用于在切换时段内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上变频模式切换到下变频模式的切换信号(例如,位序列“01”)。作为另一示例,如果计数值彼此匹配,同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当前转换模式是下变频模式,则基站110生成用于在切换时段内将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从下变频模式切换到上变频模式的切换信号(例如,位序列“00”)。作为另一示例,如果与用于重置被包括在采样率转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时间(或时段)相对应的计数值匹配在切换时段内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器值,则基站110可以生成用于重置的控制信号(例如,序列“10”或“11”)。
根据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中陈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而实施。
当方法由软件实施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用于由电子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根据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和/或本文公开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设备、光盘ROM(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类型的光学存储设备、或磁带。可替代地,其一些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这样的存储器。
此外,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可附接的存储设备中,其中该存储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诸如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LAN)和存储区域网(SAN)、或者它们的组合)访问电子设备。这样的存储设备可以经由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设备。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设备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在本公开中包括的组件以单数或复数表达。然而,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是为了便于描述适合于所呈现的情况,并且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其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此外,描述中表达的多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元件,或者描述中的单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多个元件。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限定为限于实施例,而是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在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确定用于控制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
在所述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
响应于所述切换信号,将所述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切换时段包括基于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处理时间以及关于通过其发送和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帧的配置的信息来确定所述切换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切换信号包括:
根据时钟频率来生成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
基于所述时钟频率、所述TA、所述处理时间和所述关于帧的配置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与所述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以及
当所述计数值中的至少一个匹配所述至少一个计数值时,生成所述切换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计数值由无线电帧指示符重置,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所述帧的开始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样率转换电路包括:
滤波器;
第一转换电路,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进行操作;以及
第二转换电路,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操作,
其中,所述滤波器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所述滤波器之间的第一连接接收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或者通过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和所述滤波器之间的第二连接接收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对所接收的输出执行滤波操作,以及输出所述滤波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输出是基于所述滤波操作的结果而确定的,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切换信号,所述第一连接被释放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被建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信号包括用于重置所述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控制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是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删除与所述第一模式相关的数据以便在所述滤波器中执行与所述第二模式相对应的操作的信号。
6.一种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采样率转换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关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定时提前(TA)值来确定用于控制所述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转换模式的切换时段,在所述切换时段内生成切换信号,响应于所述切换信号将所述转换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模式来改变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采样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处理时间以及关于通过其发送和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帧的配置的信息来确定所述切换时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钟频率来生成每个时钟增加的计数值,基于所述时钟频率、所述TA、所述处理时间和关于所述帧的配置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与所述切换时段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计数值,以及当所述计数值中的至少一个匹配所述至少一个计数值时,生成所述切换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计数值由无线电帧指示符重置,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电帧指示符指示所述帧的开始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采样率转换电路包括:
滤波器;
第一转换电路,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进行操作;以及
第二转换电路,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操作,
其中,所述滤波器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所述滤波器之间的第一连接接收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或者通过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和所述滤波器之间的第二连接接收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对所接收的输出执行滤波操作,以及输出所述滤波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采样率转换电路的输出是基于所述滤波操作的结果而确定的,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切换信号,所述第一连接被释放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被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切换信号包括用于重置所述滤波器的存储器的控制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是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删除与所述第一模式相关的数据以便在所述滤波器中执行与所述第二模式相对应的操作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是用于提高所述发送信号的采样率的上变频模式,并且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剩余的一个是用于降低所述接收信号的采样率的下变频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时间包括用于改变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采样率的转换处理时段、用于在所述发送信号的采样率被改变之后处理所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处理时段、以及用于在改变所述接收信号的采样率之前处理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处理时段,并且
其中,关于所述帧的配置的信息包括关于上行链路发送时段、下行链路发送时段和保护时段(GP)中的相应各个的长度和布置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其中,从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开始于比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早所述TA,并且结束于比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晚所述TA。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时段开始于比所述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晚所述转换处理时段,并且结束于与比所述GP的结束点早所述TA的时间相比晚了与所述转换处理时段、所述接收处理时段和所述发送处理时段的总和相对应的时段,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用于提高所发送的信号的采样率的上变频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模式是用于降低所述接收信号的采样率的下变频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时段开始于与比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时段的结束点早所述TA的时间相比晚了与所述转换处理时段的两倍、所述接收处理时段和所述发送处理时段的总和相对应的时段,并且结束于所述下行链路发送时段的开始点,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用于降低所述接收信号的采样率的下变频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模式是用于提高所发送的信号的采样率的上变频模式。
CN201880049394.6A 2017-07-25 2018-07-04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0999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93989 2017-07-25
KR1020170093989A KR102333690B1 (ko) 2017-07-25 2017-07-25 시분할 방식을 채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샘플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8/007558 WO2019022401A1 (ko) 2017-07-25 2018-07-04 시분할 방식을 채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샘플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140A true CN110999140A (zh) 2020-04-10
CN110999140B CN110999140B (zh) 2021-09-21

Family

ID=6503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9394.6A Active CN110999140B (zh) 2017-07-25 2018-07-04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3917B2 (zh)
EP (1) EP3654553A4 (zh)
KR (1) KR102333690B1 (zh)
CN (1) CN110999140B (zh)
WO (1) WO20190224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6668B (zh) * 2022-09-28 2023-02-28 奉加微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模数转换电路和模数转换方法
CN117170053A (zh) * 2023-09-28 2023-12-05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有源线缆
CN117220780B (zh) * 2023-09-28 2024-02-09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对有源线缆的通信模式进行切换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5667A (zh) * 2002-01-21 2005-05-11 西门子移动通讯公司 分时隙系统中进行初始小区搜索的方法和移动台
CN102648599A (zh) * 2009-12-08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多载波启用/禁用
CN101146314B (zh) * 2007-10-22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驻波比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929388A (zh) * 2014-04-23 2014-07-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50358930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Parallel Wireless, Inc. Frequency and Phase Synchronization Using Full Duplex Radio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7010A (en) 1997-05-15 1999-11-1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DD and TDD modes of oper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385602B (en) * 1998-05-26 2000-03-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channel encoder and decoder
US7209494B1 (en) 2000-10-24 2007-04-24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Digital revers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training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96276A (en) 2002-12-10 2004-06-16 Ttp Com Ltd A receiver using different sampling rates for 2G and 3G signals
DE60328726D1 (de) 2003-11-06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Verbesserte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geteilten Übertragungsmediums basierend auf einem TDMA/TDD Schema
KR100590486B1 (ko) * 2004-07-29 2006-06-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Tdd 방식과 ofdm 변조 방식을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망의 광중계기에서 전송 신호를 분리하는 스위칭타이밍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036309A (zh) * 2004-08-12 2007-09-12 希尔德技术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通信装置
KR100621887B1 (ko) * 2005-09-29 2006-09-14 (주) 기산텔레콤 시분할 다중 방식 시스템의 동기신호 조정 장치
US8073398B2 (en) 2006-03-24 2011-12-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hannel utilisation
KR101413724B1 (ko) 2007-08-28 2014-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접채널 간섭을 고려한 수신기 동작방법 및 장치
WO2009084925A1 (en) 2008-01-03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Frame for flexibly supporting heterogeneous modes and tdd/fdd mode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KR101461953B1 (ko) 2008-01-03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 모드 및 tdd/fdd 지원에 유연한 프레임 및 이를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484277B1 (ko) 2008-02-20 2015-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Tdd 트랜시버에서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908792B2 (en) 2009-06-23 2014-12-0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an efficient Golay correlator running at 1.5 the sampling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T1398534B1 (it) * 2010-02-25 2013-03-01 Wisytech S R L Apparecchiatura per sistema di telecomunicazione a femtocelle.
WO2012124924A2 (ko) * 2011-03-11 2012-09-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기법이 적용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720504B1 (en) 2011-06-14 2016-0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9215039B2 (en) 2012-03-22 2015-12-1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enabling 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EP3544221A1 (en) 2013-01-17 2019-09-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uplink (ul) and downlink (dl) frame resources for a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transmission
JP2014160974A (ja) * 2013-02-20 2014-09-04 Fujitsu Ltd 受信品質測定装置及び受信品質測定方法
WO2014186993A1 (en) 2013-05-21 2014-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use in bs (re)configuring ue to switch from fixed ul-dl tdd configuration to flexible ul-dl tdd configuration, and bs
US9344264B2 (en) * 2013-11-04 2016-05-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versible radio architecture betwe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unc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98962B2 (en) 2014-05-13 2017-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vance techniques for large cells
KR101457558B1 (ko) 2014-06-13 2014-11-04 주식회사 앨엔비 기지국용 기준신호 공급 장치
US10158473B2 (en) 2014-10-03 2018-12-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s using channels in an unlicensed shared medium
JP2020057830A (ja) * 2017-02-03 2020-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5667A (zh) * 2002-01-21 2005-05-11 西门子移动通讯公司 分时隙系统中进行初始小区搜索的方法和移动台
CN101146314B (zh) * 2007-10-22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驻波比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648599A (zh) * 2009-12-08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多载波启用/禁用
CN103929388A (zh) * 2014-04-23 2014-07-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50358930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Parallel Wireless, Inc. Frequency and Phase Synchronization Using Full Duplex Radio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54553A4 (en) 2020-07-15
US20200162231A1 (en) 2020-05-21
US11133917B2 (en) 2021-09-28
EP3654553A1 (en) 2020-05-20
KR102333690B1 (ko) 2021-12-01
KR20190011438A (ko) 2019-02-07
CN110999140B (zh) 2021-09-21
WO2019022401A1 (ko)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4990B2 (en) Control signaling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US91440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IMO and beamform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10959212B2 (en) Indication of TDD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s
US10779360B2 (en) Control signaling for fifth gene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xCSI-RS)
US10129010B2 (en) Dual-mode radio system having a full-duplex mode and a half-duplex mode
US20140179235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0999140B (zh) 用于在采用时分双工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采样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13454939B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JP6600101B2 (ja) 非対称的な順方向リンクおよび逆方向リンクのサブフレーム分割
CN11399459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射频子系统
US11050504B2 (en) Enhanced overlai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US9749100B2 (en) Multiband Ethernet over Coax system
CN114039636B (zh) 网络设备、波束成形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7852293B (zh) 用于fd-mimo系统的灵活csi-rs配置
US20130260751A1 (en) Base station scanning using multiple receive paths
JP2000165272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
US116327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084346A1 (en)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grated circuit
US20230378943A1 (en) Frequency multiplier equipped with adaptive voltage control block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625019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ont-Bach et 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 real-time mobile WiMAX testbed featuring MIMO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