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1030B -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1030B
CN110991030B CN201911192626.6A CN201911192626A CN110991030B CN 110991030 B CN110991030 B CN 110991030B CN 201911192626 A CN201911192626 A CN 201911192626A CN 110991030 B CN110991030 B CN 110991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warhead
module
missile
fu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26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1030A (zh
Inventor
赵琦
李文平
时宇若
孔凡勋
苗立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11926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1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1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1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1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1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实现了只需使用者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的配置文件便可实现不同的引战系统设计与仿真。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引战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是武器系统研制的重要环节。由于弹目交会姿态复杂,相对速度很高且变化范围大,引信的地面试验很难复现真实的弹目遭遇情况,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效能只能通过少数珍贵的靶试飞行试验来验证,因此引战系统数学仿真在引战系统设计与效能评估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往的引战系统数学仿真主要依靠有限次数滑轨试验获取引信对特定目标的统计性启动特性,对战斗部的威力场描述仅局限于平均初速和飞散角度,并且通常局限于单一型号的引战系统设计和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以往引战系统数学仿真通用性不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进一步地,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利用目标的近场多散射中心模型和通用数字引信模型并根据弹目交会实时状态的变化计算目标回波。
进一步地,所述引战配合模块通过配置不同引战配合模型参数实现不同型号的引战配合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配置统一格式的战斗部静爆威力场文件,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
进一步地,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利用起爆点参数、战斗部威力场数据和目标易损性数据计算最终的杀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易损性模块首先对目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舱段进行分类、然后对战斗部的要害部件进行描述并建立不同毁伤级别的毁伤树。
进一步地,所述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根据遭遇段每个离散时刻发射坐标系内导弹的位置[xmi,ymi,zmi],目标位置[xti,yti,zti],导弹的速度[vmxi,vmyi,vmzi],目标的速度[vtxi,vtyi,vtzi]和导弹的姿态角,计算每个离散时刻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姿态/>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vmxvli,vmyvli,vmzvli]=EL2V[vmxi,vmyi,vmzi]′和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位置[xmvli,ymvli,zmvli]=EL2V[xmi,ymi,zmi]′,其中EL2V为发射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计算战斗部起爆时刻每一枚破片射线是否与目标体相交,并根据通用化格式的目标毁伤配置文件,计算命中破片对目标的洞穿、引燃和引爆等毁伤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毁伤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每枚破片的速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rand为随机数,V0i为每个区域内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初速度,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向角,即与弹体X轴正向的夹角,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设θ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位角,即在弹体YOZ平面上的方位角,范围为(-180°~180°),其中(-180°~0°)的取值利用θ(0°~180°)对称得出,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当战斗部为非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弹体Y轴正向位置,当战斗部为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增益区中心位置,根据静爆试验结果确定破片枚数和破片初速范围,即给定了该区域的破片密度和初速,仿真时根据破片枚数对破片的飞散方向和初速按均匀分布抽样即可,形成整个战斗部的静态飞散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构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实现简单,包括: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可供多个型号引战系统仿真和设计使用,可计算各种交会条件下不同引战系统对各种目标的蒙皮命中与易损性分析,可分析弹目遭遇过程中引信对目标探测的实时回波情况与弹目间相对位置关系与姿态变化。为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提供标准快捷的通用化仿真手段,可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仿真建模的正确性,减少人力资源和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适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特举多个实施例以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不同实现方式,其中,该多个实施例是列举式而非穷举式。此外,为了说明的简洁,前实施例中已提及的内容往往在后实施例中予以省略,因此,后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可相应参考前实施例。
虽然该发明可以以多种形式的修改和替换来扩展,说明书中也列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图例并进行详细阐述。应当理解的是,发明者的出发点不是将该发明限于所阐述的特定实施例,正相反,发明者的出发点在于保护所有给予由本权利声明定义的精神或范围内进行的改进、等效替换和修改。同样的元器件号码可能被用于所有附图以代表相同的或类似的部分。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步骤S102,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利用目标的近场多散射中心模型和通用数字引信模型并根据弹目交会实时状态的变化计算目标回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战配合模块通过配置不同引战配合模型参数实现不同型号的引战配合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配置统一格式的战斗部静爆威力场文件,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利用起爆点参数、战斗部威力场数据和目标易损性数据计算最终的杀伤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易损性模块首先对目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舱段进行分类、然后对战斗部的要害部件进行描述并建立不同毁伤级别的毁伤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根据遭遇段每个离散时刻发射坐标系内导弹的位置[xmi,ymi,zmi],目标位置[xti,yti,zti],导弹的速度[vmxi,vmyi,vmzi],目标的速度[vtxi,vtyi,vtzi]和导弹的姿态角,计算每个离散时刻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姿态/>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vmxvli,vmyvli,vmzvli]=EL2V[vmxi,vmyi,vmzi]′和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位置[xmvli,ymvli,zmvli]=EL2V[xmi,ymi,zmi]′,其中EL2V为发射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计算战斗部起爆时刻每一枚破片射线是否与目标体相交,并根据通用化格式的目标毁伤配置文件,计算命中破片对目标的洞穿、引燃和引爆等毁伤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毁伤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每枚破片的速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rand为随机数,V0i为每个区域内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初速度,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向角,即与弹体X轴正向的夹角,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设θ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位角,即在弹体YOZ平面上的方位角,范围为(-180°~180°),其中(-180°~0°)的取值利用θ(0°~180°)对称得出,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当战斗部为非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弹体Y轴正向位置,当战斗部为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增益区中心位置,根据静爆试验结果确定破片枚数和破片初速范围,即给定了该区域的破片密度和初速,仿真时根据破片枚数对破片的飞散方向和初速按均匀分布抽样即可,形成整个战斗部的静态飞散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系统,包括:
建构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包括:
第一步 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方法的总体架构设计。
从功能划分和数据管理的角度出发,按照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整个仿真系统划分成目标近场雷达散射特性处理模块、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通用数字引信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等几个大的功能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第二步 根据总体架构设计,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参数配置。
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根据遭遇段每个离散时刻发射坐标系内导弹的位置[xmi,ymi,zmi],目标位置[xti,yti,zti],导弹的速度[vmxi,vmyi,vmzi],目标的速度[vtxi,vtyi,vtzi]和导弹的姿态角,计算每个离散时刻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姿态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vmxvli,vmyvli,vmzvli]=EL2V[vmxi,vmyi,vmzi]′和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位置[xmvli,ymvli,zmvli]=EL2V[xmi,ymi,zmi]′,其中EL2V为发射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利用目标的近场多散射中心模型和通用数字引信模型并根据弹目交会实时状态的变化计算目标回波。
通用数字引信模块包含通用天馈系统模块、通用发射机接收机模块和通用信号处理模块等。
引战配合模块通过配置不同引战配合模型参数实现不同型号的引战配合模型。
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配置统一格式的战斗部静爆威力场文件,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例如聚焦战斗部、大飞散角战斗部和定向战斗部等。
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使用起爆点参数、战斗部威力场数据和目标易损性数据计算最终的杀伤效果。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包括:
第一步 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方法的总体架构设计
本方法根据设计需求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便可达到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达到设计聚焦、大飞散角与定向等多种战斗部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合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
第二步 根据总体架构设计,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参数配置。
通用数字引信模块通过读取目标的多散射中心配置文件来计算目标回波,目标多散射中心配置文件由目标的各散射中心的方向图组成,此方法提前计算好了目标的近场散射特性并形成了相应的数据文件,在仿真过程中,只需查表读取各个散射中心在每次信号处理时刻与引信天线所对应的角度范围内的RCS值即可。
建立引信的数学模型核心是对引信的重要部件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与数字信号处理部分进行数学建模从而描述引信整机的特性。天线可用仿真计算或者实测的方向图表示,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可以按照引信实物的处理模型与算法进行描述。
对引信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首先分析其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依据其数学模型对每一个器件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器件模块搭建各部分模型,最后联合各部分模型,完成对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系统建模。
随机二相编码的脉冲多普勒体制引信的回波信号模型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Ai为回波信号幅度;Cn∈{1,-1}为伪随机二相位编码调相因子;N为伪随机编码长度;Tr为雷达发射脉冲重复周期;Tp为发射脉冲宽度;fdi为第i个散射中心的多普勒频移;为载波信号初始相位;
式中c=3×108m/s为电磁波传播速度;τi为电磁波由引信到目标的第i点的往返传播时间;Li为第i点起始时刻导弹与脱靶点的距离;ρi为第i点脱靶量;Vri为第i个散射中心相对速度。
使用多散射中心模型计算目标回波,Xtj,Ytj,Ztj为目标第j个散射点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则散射点在以引信为原点的相对速度坐标系中坐标位置Xrj,Yrj,Zrj为:
其中,[Xr Yr Zr]为每个采样时刻引信的位置。通过目标近场多散射中心数据库可以获得第j个散射点的散射截面为σj,对在每个时间t采样点计算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相对幅值:
其中G(θj,δ)为天线方向图,为引信接收到的目标上第j个散射点射频信号的相位:
Rj为第j个散射点在t时刻离引信的距离;Rs为对1m2的点目标额定作用距离,λ为引信波长。Sj为引信灵敏度随距离Rj变化关系。
目标信号加噪声后得到总的引信多普勒输出:
Ud(t)=Uds(t)+Un(t)
Un(t)为噪声输出。
建立通用化的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场数学模型实现战斗部威力场特性通用化描述。
此模块的设计出发点是从通用化的角度出发考虑,为了能够仿真大飞散角、聚焦与定向等多种战斗部,充分利用了战斗部的静爆试验数据。使用者只需选择不同类型的战斗部,或按照规定的格式自定义设计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仿真平台便会自动加载计算与不同的引战形成不同的引战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与效能评估。
战斗部威力场模块建模方法是通过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每枚破片的速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rand为随机数,V0i为每个区域内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初速度,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向角,即与弹体X轴正向的夹角,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设θ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位角,即在弹体YOZ平面上的方位角,范围为(-180°~180°),其中(-180°~0°)的取值利用θ(0°~180°)对称得出,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当战斗部为非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弹体Y轴正向位置,当战斗部为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增益区中心位置。根据静爆试验结果确定破片枚数和破片初速范围,即给定了该区域的破片密度和初速,仿真时可根据破片枚数对破片的飞散方向和初速按均匀分布抽样即可,形成整个战斗部的静态飞散场。
目标毁伤配置文件是基于对目标易损性的研究形成的。首先对目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舱段进行分类、然后对战斗部的要害部件进行描述并建立不同毁伤级别的毁伤树,并给出计算毁伤概率的公式。
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命中点检测模型计算战斗部起爆时刻每一枚破片射线是否与目标体相交;毁伤效果评估模块根据通用化格式的目标毁伤配置文件,计算命中破片对目标的洞穿、引燃和引爆等毁伤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毁伤程度。
目标的毁伤计算针对典型目标建立不同毁伤级别的毁伤树,并给出计算毁伤概率的公式。例如:
P=1-(1-P1)(1-P2)(1-P3)(1-P4)(1-P5)
式中:P1=1-(1-P11)(1-P12)(1-P13*P14)(1-P15*P16*P17*P18)
P2=1-(1-P21)(1-P22*P23)(1-P24*P25*P26*P27*P28)
P3=1-(1-P31)(1-P32*P33*P34*P35)
P4=[1-(1-P411)(1-P412)(1-P413)(1-P414)(1-P415)(1-P416)]*[1-(1-P421)(1-P422)(1-P423)(1-P424)(1-P425)(1-P426)]
P为整体毁伤概率;Pi为事件i发生某级毁伤的概率;Pij为单枚破片对要害部件毁伤的概率。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实现简单,包括: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可供多个型号引战系统仿真和设计使用,可计算各种交会条件下不同引战系统对各种目标的蒙皮命中与易损性分析,可分析弹目遭遇过程中引信对目标探测的实时回波情况与弹目间相对位置关系与姿态变化。为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提供标准快捷的通用化仿真手段,可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仿真建模的正确性,减少人力资源和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来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其中,所述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Ai为回波信号幅度;Cn∈{1,-1}为伪随机二相位编码调相因子;N为伪随机编码长度;Tr为雷达发射脉冲重复周期;Tp为发射脉冲宽度;fdi为第i个散射中心的多普勒频移;为载波信号初始相位;/>式中c=3×108m/s为电磁波传播速度;τi为电磁波由引信到目标的第i点的往返传播时间;Li为第i点起始时刻导弹与脱靶点的距离;ρi为第i点脱靶量;Vri为第i个散射中心相对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利用目标的近场多散射中心模型和通用数字引信模型并根据弹目交会实时状态的变化计算目标回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战配合模块通过配置不同引战配合模型参数实现不同型号的引战配合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配置统一格式的战斗部静爆威力场文件,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利用起爆点参数、战斗部威力场数据和目标易损性数据计算最终的杀伤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易损性模块首先对目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舱段进行分类、然后对战斗部的要害部件进行描述并建立不同毁伤级别的毁伤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根据遭遇段每个离散时刻发射坐标系内导弹的位置[xmi,ymi,zmi],目标位置[xti,yti,zti],导弹的速度[vmxi,vmyi,vmzi],目标的速度[vtxi,vtyi,vtzi]和导弹的姿态角,计算每个离散时刻导弹在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姿态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速度[vmxvli,vmyvli,vmzvli]=EL2V[vmxi,vmyi,vmzi]′和相对速度坐标系内的导弹位置[xmvli,ymvli,zmvli]=EL2V[xmi,ymi,zmi]′,其中EL2V为发射坐标系到相对速度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计算战斗部起爆时刻每一枚破片射线是否与目标体相交,并根据通用化格式的目标毁伤配置文件,计算命中破片对目标的洞穿、引燃和引爆对目标造成的毁伤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威力场模块通过计算每一枚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轨迹,来仿真战斗部威力场,每枚破片的速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rand为随机数,V0i为每个区域内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初速度,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向角,即与弹体X轴正向的夹角,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设θ为破片静态飞散的方位角,即在弹体YOZ平面上的方位角,范围为(-180°~180°),其中(-180°~0°)的取值利用θ(0°~180°)对称得出,并确定范围与角度间隔Δθ,当战斗部为非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弹体Y轴正向位置,当战斗部为定向战斗部时,θ=0°为增益区中心位置,根据静爆试验结果确定破片枚数和破片初速范围,即给定了该区域的破片密度和初速,仿真时根据破片枚数对破片的飞散方向和初速按均匀分布抽样即可,形成整个战斗部的静态飞散场。
10.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构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型号引战系统的特点,确定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总体架构,包括:弹目交会参数处理模块、引战配合模块、战斗部威力场模块、目标易损性模块、命中点检测与毁伤效果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总体架构,选择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引信灵敏度曲线配置文件,设置引信波长、信号处理周期、采样点位置与采样数量以设计不同类型引信;按照给定格式设置相关参数形成战斗部配置文件,以设计多种战斗部;通过选择不同的弹道与目标库中的目标类型,利用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引战系统在各种交会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目标的毁伤情况,以进行引战系统仿真;
其中,所述相应的引战配合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Ai为回波信号幅度;Cn∈{1,-1}为伪随机二相位编码调相因子;N为伪随机编码长度;Tr为雷达发射脉冲重复周期;Tp为发射脉冲宽度;fdi为第i个散射中心的多普勒频移;为载波信号初始相位;/>式中c=3×108m/s为电磁波传播速度;τi为电磁波由引信到目标的第i点的往返传播时间;Li为第i点起始时刻导弹与脱靶点的距离;ρi为第i点脱靶量;Vri为第i个散射中心相对速度。
CN201911192626.6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991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2626.6A CN110991030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2626.6A CN110991030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1030A CN110991030A (zh) 2020-04-10
CN110991030B true CN110991030B (zh) 2023-10-13

Family

ID=7008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2626.6A Active CN110991030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1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2046A (zh) * 2021-01-06 2021-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3部队 一种典型武器弹药毁伤效能评估软件系统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223A (en) * 1992-10-06 1993-12-14 Ems-Patvag Piezoelectric fuse system with safe and arm device for ammunition
GB9519361D0 (en) * 1995-09-13 1995-11-22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Guided missile
CN1024018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近场目标对称极化rcs测试方法
CN10423786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引信接收机的有效多普勒带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596370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叶松 芯片化的毫米波收发系统及其在定距空炸引信上的用途
CN104713428A (zh) * 2013-12-11 2015-06-17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定向引战全系统的地面联合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5403881A (zh) * 2015-12-14 2016-03-16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基于大面元模型的引信多普勒频率获取方法
CN105468833A (zh) * 2015-11-19 2016-04-06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无线电引信电磁环境模拟仿真系统
CN105486180A (zh) * 2015-12-15 2016-04-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波束分解和局部照射的激光引信近场回波功率计算
CN105716480A (zh) * 2016-02-04 2016-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射频捷变收发器的雷达引信及其设计方法
CN105737695A (zh) * 2016-01-25 2016-07-06 北京宏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涡轮发电机作为传感器的超宽带引信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5929376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速度拖引的灵巧干扰噪声信号设计方法
CN106353751A (zh) * 2016-08-05 2017-01-25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高分辨率引信目标检测方法
CN106646399A (zh) * 2016-08-12 2017-05-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引信体目标回波模拟半实物仿真装置
CN10756050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南京理工大学 对地无线电引信全弹道仿真系统
CN107577869A (zh) * 2017-09-04 2018-01-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matlab的引信靶场干扰试验仿真方法
CN207365828U (zh) * 2017-10-27 2018-05-15 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距离和姿态信息的低成本复合激光近炸引信装置
CN108344335A (zh) * 2017-12-13 2018-07-3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通用仪器测试脉冲多普勒引信启动特性的方法
WO2018146457A1 (en) * 2017-02-09 2018-08-16 Bae Systems Plc Fuze system
CN108563893A (zh) * 2018-04-24 2018-09-21 南京理工大学 杀爆类战斗部破片流密度计算方法
CN108917501A (zh) * 2018-05-02 2018-11-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电引信半实物仿真测试装置
CN108920743A (zh) * 2018-05-14 2018-11-3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炸点空间位置的目标毁伤计算方法
CN108961407A (zh) * 2018-03-23 2018-12-07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用于定角引信启动的体目标触发点设计方法
CN108981512A (zh) * 2018-08-02 2018-12-11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高动态交汇定向近炸起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984808A (zh) * 2017-06-04 2018-12-11 南京理工大学 引战配合仿真交会破片命中点参数计算方法
CN109520383A (zh) * 2017-09-20 2019-03-2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matlab的体目标回波模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223A (en) * 1992-10-06 1993-12-14 Ems-Patvag Piezoelectric fuse system with safe and arm device for ammunition
GB9519361D0 (en) * 1995-09-13 1995-11-22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Guided missile
CN1024018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近场目标对称极化rcs测试方法
CN104713428A (zh) * 2013-12-11 2015-06-17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定向引战全系统的地面联合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423786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引信接收机的有效多普勒带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596370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叶松 芯片化的毫米波收发系统及其在定距空炸引信上的用途
CN105468833A (zh) * 2015-11-19 2016-04-06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无线电引信电磁环境模拟仿真系统
CN105403881A (zh) * 2015-12-14 2016-03-16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基于大面元模型的引信多普勒频率获取方法
CN105486180A (zh) * 2015-12-15 2016-04-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波束分解和局部照射的激光引信近场回波功率计算
CN105737695A (zh) * 2016-01-25 2016-07-06 北京宏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涡轮发电机作为传感器的超宽带引信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5716480A (zh) * 2016-02-04 2016-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射频捷变收发器的雷达引信及其设计方法
CN105929376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速度拖引的灵巧干扰噪声信号设计方法
CN10756050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南京理工大学 对地无线电引信全弹道仿真系统
CN106353751A (zh) * 2016-08-05 2017-01-25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高分辨率引信目标检测方法
CN106646399A (zh) * 2016-08-12 2017-05-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引信体目标回波模拟半实物仿真装置
WO2018146457A1 (en) * 2017-02-09 2018-08-16 Bae Systems Plc Fuze system
CN108984808A (zh) * 2017-06-04 2018-12-11 南京理工大学 引战配合仿真交会破片命中点参数计算方法
CN107577869A (zh) * 2017-09-04 2018-01-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matlab的引信靶场干扰试验仿真方法
CN109520383A (zh) * 2017-09-20 2019-03-2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matlab的体目标回波模拟方法
CN207365828U (zh) * 2017-10-27 2018-05-15 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距离和姿态信息的低成本复合激光近炸引信装置
CN108344335A (zh) * 2017-12-13 2018-07-3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通用仪器测试脉冲多普勒引信启动特性的方法
CN108961407A (zh) * 2018-03-23 2018-12-07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用于定角引信启动的体目标触发点设计方法
CN108563893A (zh) * 2018-04-24 2018-09-21 南京理工大学 杀爆类战斗部破片流密度计算方法
CN108917501A (zh) * 2018-05-02 2018-11-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电引信半实物仿真测试装置
CN108920743A (zh) * 2018-05-14 2018-11-3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炸点空间位置的目标毁伤计算方法
CN108981512A (zh) * 2018-08-02 2018-12-11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高动态交汇定向近炸起爆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1030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8175B (zh) 基于动态情况驱动的军事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5929376B (zh) 基于速度拖引的灵巧干扰噪声信号设计方法
CN105486180B (zh) 基于波束分解和局部照射的激光引信近场回波功率计算方法
CN113219417B (zh)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载雷达干扰类型识别方法
CN110850376A (zh) 箔条干扰模拟方法及箔条干扰模拟器
CN109283497B (zh) 双基地fda-mimo雷达距离欺骗干扰识别方法
CN110991030B (zh) 一种通用复杂引战系统仿真的方法及系统
CN208921859U (zh) 一种电子干扰装置、无人机及其自卫防护装置
CN107577869B (zh) 基于matlab的引信靶场干扰试验仿真方法
CN108614261A (zh) 一种组网雷达系统多目标跟踪下的辐射参数控制方法
CN109597035A (zh) 一种角度欺骗干扰回波的模拟方法
CN107560506A (zh) 对地无线电引信全弹道仿真系统
CN111624557A (zh) 一种分布式组网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91031B (zh) 一种多支路引信目标探测建模的方法
CN111880438B (zh) 一种基于双/多基sar成像的半实物仿真系统
Robinson ODIN-an underwater warfar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N112396288B (zh) 一种装备体系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025242B (zh) 一种基于光栅尺定位的平台外诱饵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
Townsend et al. Simulator for velocity gate pull-off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techniques
Perotoni et al. 3D electromagnetic evaluation of a chaff cloud
Zhao et al. Simulation design of fuze warhead system of air defense missile at very low altitude
Gao et al.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 on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Wang et al.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Radar Detection Model in Complex CGF Air Combat Environment
Zywek et al. A signal and plot simulator for passive bistatic radar
Vogelsang A Comparison of Two Stochastic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Techniq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