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5261A -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5261A
CN110985261A CN201911168556.0A CN201911168556A CN110985261A CN 110985261 A CN110985261 A CN 110985261A CN 201911168556 A CN201911168556 A CN 201911168556A CN 110985261 A CN110985261 A CN 110985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irculating water
heating
water path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85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泽鑫
张伟伟
王宏志
王亚娟
于小峰
邱鹏程
潘泽霖
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85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5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5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 F02N19/04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 F02N19/10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by heating of engine coo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 B60H1/06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directly from main radi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20Cooling circuit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part of engine or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该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包括水暖式加热器、暖风散热器、蓄电池、尿素系统、发动机和主燃油箱;水暖式加热器包括加热装置和水泵,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流过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流过的冷却液加热;水暖式加热器和暖风散热器串联形成第一循环水路,暖风散热器用于给驾驶室空调系统提供热量;水暖式加热器和蓄电池串联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水暖式加热器和尿素系统串联形成第三循环水路;水暖式加热器依次和主燃油箱、发动机以及暖风散热器形成第四循环水路。该系统的水暖式加热器可给暖风散热器、蓄电池、尿素系统、发动机和主燃油箱进行供热,功能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商用车品质的不断升级,以及驾驶员对驾驶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在寒冷地区运营的车辆一般都会配备如下两个加热的设备:其一是用于驾驶室取暖的气暖式独立暖风;其二是用于发动机预热的水暖式加热器,并且这两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气暖式独立暖风通过燃油燃烧所产生热量加热空气,然后将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到驾驶室内,用于在驻车状态时驾驶室内部的取暖。由于气暖式独立暖风的热空气输送通道是独立于原车的空调风道的,因此热空气出风口的位置分布不均匀,且风量较小,极容易造成驾驶室内部的温度不均匀,给车内人员造成不舒服的体验,影响驾驶员休息。
水暖式加热器并联在车辆冷却系统的水路中,通过燃油燃烧的所产生热量加热冷却液,并通过加热器自带的水泵将热量传递到发动机的整体水路中,实现在驻车状态下对发动机各部件的预热,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冷启动性能,减少发动机低温情况下的磨损,降低低温油耗,改善低温排放。但是由于水暖式加热器的功能单一,且价格较贵,所以普及率并不高,一般仅用于高寒地区车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暖式加热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该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包括:
水暖式加热器,包括加热装置和水泵,所述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流过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流过的冷却液加热;
暖风散热器,所述水暖式加热器和所述暖风散热器串联形成第一循环水路,所述暖风散热器用于给驾驶室空调系统提供热量;
蓄电池,所述水暖式加热器和所述蓄电池串联形成第二循环水路;
尿素系统,所述水暖式加热器和所述尿素系统串联形成第三循环水路;
发动机和主燃油箱,所述水暖式加热器依次和所述主燃油箱、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暖风散热器形成第四循环水路。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多通电磁阀,所述多通电磁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多通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水暖式加热器包括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入水口分别和所述暖风散热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尿素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尿素系统和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通过管路依次和发动机、所述主燃油箱和所述第五接口连接。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A1接口、A2接口和A3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B1接口、B2接口和B3接口,所述第三三通阀包括C1接口、C2接口和C3接口;
所述入水口和所述A1接口连接,所述A2接口和所述暖风散热器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和所述B1接口连接,所述B2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B3接口和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A3接口和所述C1接口连接,所述C2接口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C3接口和所述尿素系统连接。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车联网终端,所述车联网终端分别与所述水暖式加热器和所述多通电磁阀连接,且所述车联网终端能够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所述多通电磁阀中的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副燃料箱,所述副燃料箱与所述水暖式加热器连接,且用于给所述水暖式加热器供给燃料。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发动机停机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控制指令包括起车模式、临时停车模式和驻车模式;
若所述车联网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起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1进行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关闭。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若所述车联网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驻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2进行比较;若t<t2;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开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关闭。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若所述车联网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临时停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获取冷却液的实时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加热装置关闭,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开启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作为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动机启动后,所述车联网终端获取冷却液的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关闭;
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控制所述水泵开启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该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包括:水暖式加热器、暖风散热器、蓄电池、尿素系统、发动机和主燃油箱;水暖式加热器包括加热装置和水泵,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流过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流过的冷却液加热;水暖式加热器和暖风散热器串联形成第一循环水路,暖风散热器用于给驾驶室空调系统提供热量;水暖式加热器和蓄电池串联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水暖式加热器和尿素系统串联形成第三循环水路;水暖式加热器依次和主燃油箱、发动机以及暖风散热器形成第四循环水路。该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水暖式加热器可给暖风散热器、蓄电池、尿素系统、发动机和主燃油箱进行供热,功能多样化,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暖式加热器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发动机停机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若车联网终端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起车模式;则车联网终端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1进行比较;若t<t1;则车联网终端控制水泵和加热装置均开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开启,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关闭。此时,水暖式加热器的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冷却液,一部分沿第三循环水路给尿素系统加热,另一部分沿第四循环水路依次给暖风散热器、发动机和主燃油箱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起车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驻车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临时停车模式时(T≥T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发动机启动后(T≥T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暖式加热器;11、出水口;12、入水口;2、暖风散热器;3、蓄电池;4、尿素系统;5、发动机;6、主燃油箱;
7、多通电磁阀;71、第一接口;72、第二接口;73、第三接口;74、第四接口;75、第五接口;
8、车联网终端;
9、第一三通阀;91、A1接口;92、A2接口;93、A3接口;
10、第二三通阀;101、B1接口;102、B2接口;103、B3接口;
20、第三三通阀;201、C1接口;202、C2接口;203、C3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该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包括水暖式加热器1、暖风散热器2、蓄电池3、尿素系统4、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水暖式加热器1包括加热装置和水泵,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流过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流过的冷却液加热,水暖式加热器1和暖风散热器2串联形成第一循环水路,暖风散热器2用于给驾驶室空调系统提供热量,进而可通过驾驶室空调系统给驾驶室提供热量,并且可通过驾驶室空调系统对通过驾驶室的各个出风口的风速和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驾驶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水暖式加热器1和蓄电池3串联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可通过水暖式加热器1给蓄电池3提供热量,以对蓄电池3进行加热和保温,可延长蓄电池3在低温下的使用时间。水暖式加热器1和尿素系统4串联形成第三循环水路,通过水暖式加热器1给尿素系统4提供热量,当发动机5启动时且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保证尾气后处理系统能够正常启动,保证尾气排放达标,其中,尿素系统4包括尿素箱、尿素喷嘴,以及计量单元等,上述各个部件均通过第三循环水路供热。水暖式加热器1依次和主燃油箱6、发动机5以及暖风散热器2形成第四循环水路。水暖式加热器1给发动机5以及主燃油箱6提供热量,能够保证发动机5快速启动,并可降低发动机5冷启动时的磨损,降低低温油耗。本实施例提供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可选择性的将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第三循环水路以及第四循环水路开启或关闭,从而使该暖式加热器的功能多样化,有利于水暖式加热器1的普及。
可以理解的是,蓄电池3、尿素系统4、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上均设有水套,蓄电池3、尿素系统4、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上的水套和水暖式加热器1上的水路接口连接,已形成相应地循环水路。
可选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副燃料箱,副燃料箱与水暖式加热器1连接,且用于给水暖式加热器1供给燃料。燃料在加热装置中燃烧以对流经燃油加热装置的冷却液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燃料为燃油,相对而言,副燃料箱可以存储低品号燃油,主燃油箱6可储存高品号燃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燃料还可以为天然气等可燃气体。
可选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多通电磁阀7,多通电磁阀7包括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第三接口73、第四接口74和第五接口75,多通电磁阀7能够控制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第三接口73、第四接口74和第五接口75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水暖式加热器1包括出水口11和入水口12,水泵分别与出水口11和入水口12连接,出水口11连接第一接口71,入水口12分别和暖风散热器2、蓄电池3和尿素系统4发动机5连接,暖风散热器2和第二接口72通过管路连接,蓄电池3和第三接口73通过管路连接,尿素系统4和第四接口74通过管路连接,暖风散热器2通过管路依次和发动机5、主燃油箱6和第五接口75连接。第一循环水路对应第一接口71和第二接口72,第二循环水路对应第一接口71和第三接口73、第三循环水路对应第一接口71和第四接口74,第四循环水路对应第一接口71和第五接口75。从而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第三循环水路以及第四循环水路开启或关闭,仅需通过多通电磁阀7控制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第三接口73、第四接口74和第五接口75中与各个循环水路中对应的接口的开启或关闭即可实现。
可选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车联网终端8,车联网终端8分别与水暖式加热器1和多通电磁阀7连接,且车联网终端8能够控制水泵开启或关闭,加热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多通电磁阀7中的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第三接口73、第四接口74和第五接口75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中,车联网终端8与控制终端可无线通信连接,控制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中的APP,也可以为车辆上的控制面板。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8,控制指令包括起车模式、临时停车模式和驻车模式,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控制多通电磁阀7各个接口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水暖式加热器1的水泵和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和第三三通阀20,第一三通阀9包括A1接口91、A2接口92和A3接口93,第二三通阀10包括B1接口101、B2接口102和B3接口103,第三三通阀20包括C1接口201、C2接口202和C3接口203;入水口12和A1接口91连接,A2接口92和暖风散热器2连接,暖风散热器2和B1接口101连接,B2接口102和第二接口72连接,B3接口103和发动机5连接,A3接口93和C1接口201连接,C2接口202和蓄电池3连接,C3接口203和尿素系统4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起车模式控制方法、驻车模式控制方法、临时停车模式控制方法和发动机5启动时的控制方法。
1)、起车模式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当发动机5停机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8;
若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起车模式;
则车联网终端8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1进行比较;
若t<t1;
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和加热装置均开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开启,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关闭。
此时,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装置以最大功率输出,经加热后的冷却液,一部分沿第三循环水路给尿素系统4加热,另一部分沿第四循环水路依次给暖风散热器2、发动机5主燃油箱6加热。
车联网终端8可通过设置在水暖式加热器1的出水口11或入水口12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却液的实时温度,当冷却液的实时温度不小于设定的起车阀值温度时,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功率调整至预设起车功率,此时,可将整个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冷却液温度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以对冷却液进行保温。起车阀值温度和预设起车功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实时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时,发动机5启动困难或者无法启动,当实时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时,发动机5可正常启动,实时环境温度可通过与车联网终端8连接的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可以理解的是,车联网终端8获取的取实时环境温度t不小于t1,则表明外界环境温度不会影响发动机5的正常起车,此时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装置无需启动,且控制水泵开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开启,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关闭,此时发动机5能够正常起车。
2)、驻车模式控制方法
如图3所示,当发动机5停机时,若驾驶室内人员有取暖需求,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8;
若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驻车模式;
则车联网终端8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2进行比较;
若t<t2;
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和加热装置均开启,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开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关闭。
此时,经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冷却液,一部分沿第一循环水路给暖风散热器2加热,为驾驶室的取暖提供热量,另一部分沿第二循环水路给蓄电池3加热,以延长蓄电池3在低温情况下的使用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模式下,加热装置以变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具体地,车联网终端8可通过设置在驾驶室中的驾驶室温度传感器获取驾驶室的实时温度,当驾驶室的实时温度小于设定的取暖阀值温度时,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功率调整至第一功率,如最大功率,此时可使驾驶室内快速升温;当驾驶室的实时温度不小于设定的取暖阀值温度时,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功率调整至第二功率,以使驾驶室温度保持恒温。
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时,表明此时驾驶室需要进行供暖,当环境温度不低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时,表明此时驾驶室无需供暖。可以理解的是,当t≥t2时,可以将水泵以及加热装置均关闭。
3)、临时停车模式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当发动机5停机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8;
若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临时停车模式;
则车联网终端8获取冷却液的实时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开启、加热装置关闭,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此时,冷却液的实时温度较高,无需开启加热装置,仅需开启水泵,促进冷却液在四个循环水路中流动,以对各个部件进行保温,充分利用了发动机5余热,可降低能源消耗。
若T<T1;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开启和加热装置均开启,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此时,表明发动机5内冷却液温度已经降低,无法起到保温功能,从而将加热装置开启,经水暖式加热器1的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冷却液,一部分沿第一循环水路给暖风散热器2加热,为驾驶室的取暖提供热量,一部分沿第二循环水路给蓄电池3加热,以延长蓄电池3在低温情况下的使用时间,一部分沿第三循环水路给尿素系统4加热,另一部分沿第四循环水路依次给暖风散热器2、发动机5主燃油箱6加热。也就是说,此时四条循环水路全开,以防止临时停车时间段内蓄电池3、尿素系统4、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的温度降低,影响再次起车。同时也给暖风散热器2加热,以保证驾驶室温度适宜。
4)、发动机5启动后的控制方法
如图5所示,发动机5启动后,车联网终端8获取冷却液的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和加热装置均关闭;此时,依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即可驱动高温的冷却液流经暖风散热器2、蓄电池3、尿素系统4、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等部件,并能够提供热量。
若T<T1;表明此时可能车辆的功能异常,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保温,则车联网终端8控制水泵开启和加热装置均开启,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第三循环水路和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暖式加热器(1),包括加热装置和水泵,所述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液流过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流过的冷却液加热;
暖风散热器(2),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和所述暖风散热器(2)串联形成第一循环水路,所述暖风散热器(2)用于给驾驶室空调系统提供热量;
蓄电池(3),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和所述蓄电池(3)串联形成第二循环水路;
尿素系统(4),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和所述尿素系统(4)串联形成第三循环水路;
发动机(5)和主燃油箱(6),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依次和所述主燃油箱(6)、所述发动机(5)以及所述暖风散热器(2)形成第四循环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多通电磁阀(7),所述多通电磁阀(7)包括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第三接口(73)、第四接口(74)和第五接口(75),所述多通电磁阀(7)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接口(71)、所述第二接口(72)、所述第三接口(73)、所述第四接口(74)和所述第五接口(75)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包括出水口(11)和入水口(12),所述出水口(11)连接所述第一接口(71),所述入水口(12)分别和所述暖风散热器(2)、所述蓄电池(3)和所述尿素系统(4)所述发动机(5)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2)和所述第二接口(7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蓄电池(3)和所述第三接口(73)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尿素系统(4)和所述第四接口(7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2)通过管路依次和发动机(5)、所述主燃油箱(6)和所述第五接口(7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和第三三通阀(20),所述第一三通阀(9)包括A1接口(91)、A2接口(92)和A3接口(93),所述第二三通阀(10)包括B1接口(101)、B2接口(102)和B3接口(103),所述第三三通阀(20)包括C1接口(201)、C2接口(202)和C3接口(203);
所述入水口(12)和所述A1接口(91)连接,所述A2接口(92)和所述暖风散热器(2)连接,所述暖风散热器(2)和所述B1接口(101)连接,所述B2接口(102)和所述第二接口(72)连接,所述B3接口(103)和所述发动机(5)连接,所述A3接口(93)和所述C1接口(201)连接,所述C2接口(202)和所述蓄电池(3)连接,所述C3接口(203)和所述尿素系统(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车联网终端(8),所述车联网终端(8)分别与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和所述多通电磁阀(7)连接,且所述车联网终端(8)能够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所述多通电磁阀(7)中的所述第一接口(71)、所述第二接口(72)、所述第三接口(73)、所述第四接口(74)和所述第五接口(75)中的任意一个的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还包括副燃料箱,所述副燃料箱与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连接,且用于给所述水暖式加热器(1)供给燃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发动机(5)停机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终端选择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车联网终端(8),控制指令包括起车模式、临时停车模式和驻车模式;
若所述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起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1进行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驻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获取实时环境温度t并将其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2进行比较;若t<t2;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开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联网终端(8)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临时停车模式;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获取冷却液的实时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加热装置关闭,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开启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动机(5)启动后,所述车联网终端(8)获取冷却液的温度T并将其与预设加热温度T1比较,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关闭;
若T<T1;
则所述车联网终端(8)控制所述水泵开启和所述加热装置均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三循环水路和所述第四循环水路均开启。
CN201911168556.0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985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8556.0A CN110985261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8556.0A CN110985261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5261A true CN110985261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8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8556.0A Pending CN110985261A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52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7865A (zh) * 2021-01-04 2021-05-07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
CN112963283A (zh) * 2021-03-09 2021-06-1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发动机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WO2022048190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作模式机车的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24404A1 (en) * 1997-12-22 1999-06-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combustion heater
US20100326127A1 (en) * 2009-06-26 2010-12-3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with heat pump cycle
CN203548002U (zh) * 2013-10-17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燃油加热系统
CN107120222A (zh) * 2017-07-13 2017-09-0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87986U (zh) * 2017-07-10 2018-02-09 赵幸芝 一种水循环分体加热柴油箱及供油热循环系统
CN209025782U (zh) * 2018-10-30 2019-06-25 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低温启动系统
CN110356187A (zh) * 2018-03-26 2019-10-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暖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24404A1 (en) * 1997-12-22 1999-06-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combustion heater
US20100326127A1 (en) * 2009-06-26 2010-12-3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with heat pump cycle
CN203548002U (zh) * 2013-10-17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燃油加热系统
CN206987986U (zh) * 2017-07-10 2018-02-09 赵幸芝 一种水循环分体加热柴油箱及供油热循环系统
CN107120222A (zh) * 2017-07-13 2017-09-0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56187A (zh) * 2018-03-26 2019-10-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暖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025782U (zh) * 2018-10-30 2019-06-25 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低温启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190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作模式机车的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57865A (zh) * 2021-01-04 2021-05-07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
CN112963283A (zh) * 2021-03-09 2021-06-1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发动机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5261A (zh) 一种商用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534571B2 (en) Switchable radiator bypass valve set point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JP4064822B2 (ja) ディーゼル燃料の蒸気放出を低減するためのディーゼル燃料再循環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EP1471226A2 (en) Engine cooling device
CN110356188A (zh) 车辆的加热系统
US20090229649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improved engine operation
JP7253898B2 (ja) 車両用冷却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381815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0356187A (zh) 空调暖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114739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KR20180130044A (ko) 차량의 공조시스템
KR101610150B1 (ko)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211524942U (zh) 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
CN212642855U (zh) 一种phev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192768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燃油加热系统
CN207942906U (zh) 车用取暖系统及车辆
CN114670595B (zh) 车辆暖风控制方法、装置、暖风系统以及车辆
CN210239775U (zh) 一种发动机低温启动辅助装置及发动机总成
CN112440655B (zh) 车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8534610U (zh) 一种发动机供热系统及汽车
KR101481179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난방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20622055U (zh) 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系统及车辆
CN214647455U (zh) 温度调节系统及车辆
CN220865206U (zh) 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13685886B (zh) 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