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1155A -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1155A
CN110981155A CN201911323943.7A CN201911323943A CN110981155A CN 110981155 A CN110981155 A CN 110981155A CN 201911323943 A CN201911323943 A CN 201911323943A CN 110981155 A CN110981155 A CN 11098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onveyor belt
layer
drying system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39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1155B (zh
Inventor
屈治国
余建航
曾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239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1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1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02F11/13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ultrasonic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干燥装置中,第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入口以承接待干燥污泥,第一层传送带层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第一传送方向移动,第二层传送带层相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第二传送方向移动,其中,相邻的上下层传送带水平方向上错落布置使得下层传送带承接上层传送带落下的污泥,最后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出口以输出干燥后的污泥,多个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错落排列且每个导流板垂直交叉每层传送带以形成空气流路,导流板包括容纳每层传送带的水平槽,所述水平槽间隔相应传送带上表面预定距离,针电极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与网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移动。

Description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及排水管渠中沉积的固体和水的混合物或胶体物,是一种由有机物质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污泥排放总量越来越大。而目前,对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为污泥填埋、污泥堆肥、海洋弃置等方法,这都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低温干燥后的污泥体积能降低80%,便于储存及运输,同时,在低温环境下干燥,能够防止污泥中的可燃物及重金属污染物的挥发,方便污泥的后处理并避免污染空气。因此,一种高效的热干燥污泥方法变得十分重要。
在对污泥进行热干燥处理后,用于与污泥相接触的干热气流会夹带污泥中蒸发的水分,变成湿空气,排出污泥干燥室,湿空气中的水滴是影响干燥效率的重要因素,回收污泥干燥中湿空气中的水分显得尤为重要且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换热设备将湿空气中水分冷凝下来,或者经过洗涤塔,将湿空气中有害气体分离后直接排放存在设备复杂,不适合污泥去湿环境和回收效率低等缺点。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包括,
干燥室,其包括位于第一侧的污泥入口、位于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的污泥出口、位于邻接第二侧的第三侧的空气入口和位于相对于第三侧的第四侧的空气出口,
奇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一层传送带,所述第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入口以承接待干燥污泥,所述第一层传送带层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第一传送方向移动,
偶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二层传送带,所述第二层传送带层相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第二传送方向移动,其中,相邻的上下层传送带水平方向上错落布置使得下层传送带承接上层传送带落下的污泥,最后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出口以输出干燥后的污泥,
多个导流板,其在水平方向上错落排列且每个导流板垂直交叉每层传送带以形成空气流路,导流板包括容纳每层传送带的水平槽,所述水平槽间隔相应传送带上表面预定距离,
离子风模块,其设在所述第四侧,其包括,
高压电源,
网电极,其接地,其设在所述空气出口的外侧,
针电极,其连接所述高压电源,所述针电极设在所述空气出口的内侧,所述针电极的针尖垂直网电极的平面,所述针电极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与网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移动。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离子风模块包括设在网电极下方的用于收集液滴的收集腔。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多个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呈倒“弓”型排列。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0mm。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每层传送带包括含有多个微孔的网状结构,导流板和传送带嵌套连接,导流板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高压电源为正电压、负电压或者脉冲电压,针电极由多根均匀排布的钨针构成,所述网电极由金属编织网构成。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所述污泥入口设在所述干燥室的第一侧上部,污泥出口设在所述干燥室的第二侧下部,空气入口设在第三侧的靠近污泥出口的位置,空气出口设在所述第四侧靠近污泥入口的位置。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顶面高于第一层传送带的顶面,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底面低于最后一层传送带的底面。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中,所述污泥入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层传送带的宽度,污泥出口的宽度小于污泥入口最后一层传送带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一种所述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待干燥污泥经由污泥入口输入第一层传送带,在第一层传送带末端自由下落入第二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反方向运输,其中,奇数层传送带与偶数层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最终由最后一层传送带从污泥出口将干燥污泥输出;
热空气经空气入口进入干燥室,经由导流板与污泥形成交叉流动从空气出口排出;。
在空气出口处,针电极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与网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离子风高电压低功率的特点,促使空气在针电极电离促使水滴带电并形成电场,驱动并吸引带电液滴富集于网电极,收集效率比单纯的冷凝收集有极大提升,收集效率更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明白,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的程度,并且为了能够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以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的导流板、多层交错传输对流干燥的污泥干燥室的流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离子风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干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中,1-污泥入口;2-第一层传送带;3-中间层传送带;4-最后一层传送带;5-导流板;6-空气入口;7-空气出口;8-网电极;9-针电极;10-污泥出口;11-高压电源;12-接地导线;13-收集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4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包括中,
干燥室,其包括位于第一侧的污泥入口1、位于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的污泥出口10、位于邻接第二侧的第三侧的空气入口6和位于相对于第三侧的第四侧的空气出口7,
奇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一层传送带2,所述第一层传送带2连通所述污泥入口1以承接待干燥污泥,所述第一层传送带2层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第一传送方向移动,
偶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二层传送带,所述第二层传送带层相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第二传送方向移动,其中,相邻的上下层传送带水平方向上错落布置使得下层传送带承接上层传送带落下的污泥,最后一层传送带4连通所述污泥出口10以输出干燥后的污泥,
多个导流板5,其在水平方向上错落排列且每个导流板5垂直交叉每层传送带以形成空气流路,导流板5包括容纳每层传送带的水平槽,所述水平槽间隔相应传送带上表面预定距离,
离子风模块,其设在所述第四侧,其包括,
高压电源11,
网电极8,其接地,其设在所述空气出口7的外侧,
针电极9,其连接所述高压电源11,所述针电极9设在所述空气出口7的内侧,所述针电极9的针尖垂直网电极8的平面,所述针电极9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9与网电极8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8移动。
本发明利用直流高压电源11在大曲率电极与极板间产生的强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针电极9向网电极8做定向移动,与空气中的液滴发生碰撞并使得液滴带电,进而使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网电极8运动并被捕集,大大提高了收水效率。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离子风模块包括设在网电极8下方的用于收集液滴的收集腔13。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导流板5在水平方向上呈倒“弓”型排列。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0mm。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每层传送带包括含有多个微孔的网状结构,导流板5和传送带嵌套连接,导流板5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高压电源11为正电压、负电压或者脉冲电压,针电极9由多根均匀排布的钨针构成,所述网电极8由金属编织网构成。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入口1设在所述干燥室3的第一侧上部,污泥出口10设在所述干燥室3的第二侧下部,空气入口6设在第三侧的靠近污泥出口10的位置,空气出口7设在所述第四侧靠近污泥入口1的位置。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入口6和空气出口7的顶面高于第一层传送带2的顶面,所述空气入口6和空气出口7的底面低于最后一层传送带4的底面。
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入口1的宽度小于第一层传送带2的宽度,污泥出口10的宽度小于污泥入口1最后一层传送带4的宽度。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装置包括用于输入热空气的空气进口6、用于输入待干燥污泥的污泥进口1、排出热空气的空气出口7、排出干燥污泥的污泥出口10、导流板5和交叉传送带2、3、4。
离子风收水模块包括:
高压电源11,用以为收水装置提供高压电,
针电极9,其连接所述高压电源11,一方面,针电极9尖端在高压下电离周围的空气分子并产生离子;另一方面,带高压的针电极9与接地的网电极8之间形成电场,使得产生的离子在电场中运动,与液滴发生碰撞并使液滴带电,随后带电液滴在电场的驱动下向网电极8移动。并且,在过饱和空气中,带电的小液滴可以充当凝结核的作用,凝结周围的小液滴,形成大液滴,更容易被网捕获,
网电极8,其线接地12,用以与针电极形成电场吸引带电水粒子吸附于网电极上,
收集腔13,所述收集腔位于网电极12之下,用以收集和储存蒸发水。
图2是根据本发明系统的安放有空气导流板、多层交错传输对流干燥的污泥干燥室的流路示意图,所述新型污泥干燥室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多层传送带2、4和垂直传送带的多个导流板5,其中,多层传送带间在水平方向上相错一定距离,其中,奇数层传送带与偶数层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用于引导热空气干燥的导流板5在所述污泥干燥室中呈倒“弓”型排列,用于对流干燥的热空气从空气进口6进入,在污泥干燥室内经由导流板5呈倒“弓”型流动,最终从空气出口7排出,待干燥污泥经由污泥进口1输入第一层传送带2,在第一层传送带2末端自由下落入中间层传送带,中间层传送带3反方向运输,最终由最后一层传送带4从污泥出口10排出。所述导流板5下端距传送带上表面大致10mm以控制污泥厚度,所述传送带包括网状结构,含有多个微孔,以增大污泥与空气接触面积,强化换热,导流板5和传送带嵌套连接,导流板5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
图3是根据本发明系统的离子风模块示意图。即将离子风收水装置置于新型污泥干燥室空气出口处,针电极9与高压电源11相连,与网电极8组成针网式离子风模块,网电极8经由接地导线12接地,使空气在针电极9表面形成的电晕区电离其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针电极9向网电极8做定向移动,与空气中的液滴发生碰撞并使得液滴带电,在电场作用下,向网电极8移动,并最终在网电极8上聚集,滴落于收集腔13内用于储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安放有空气导流板的多层传送带交错传输直接接触对流干燥方式,传送带交错排布有利于污泥的脱落防止了污泥的粘结;导流板可以对空气流道进行设计,同时可以对污泥的厚度进行限制,保证污泥厚度保持为10mm,处在最佳干燥厚度。以上设计最大限度增加热空气与污泥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高效的对污泥进行干燥。同时,污泥干燥室空气出口处的离子风收水装置大大的提高收水效率,进一步节约水资源,可广泛应用于污泥干燥领域。
如图4所示,一种所述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待干燥污泥经由污泥入口1输入第一层传送带2,在第一层传送带2末端自由下落入第二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反方向运输,其中,奇数层传送带与偶数层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最终由最后一层传送带4从污泥出口10将干燥污泥输出;
热空气经空气入口6进入干燥室3,经由导流板5与污泥形成交叉流动从空气出口7排出;。
在空气出口7处,针电极9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9与网电极8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8移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可以在污泥干燥领域制造并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包括,
干燥室,其包括位于第一侧的污泥入口、位于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的污泥出口、位于邻接第二侧的第三侧的空气入口和位于相对于第三侧的第四侧的空气出口,
奇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一层传送带,所述第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入口以承接待干燥污泥,所述第一层传送带层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第一传送方向移动,
偶数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第二层传送带,所述第二层传送带层相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第二传送方向移动,其中,相邻的上下层传送带水平方向上错落布置使得下层传送带承接上层传送带落下的污泥,最后一层传送带连通所述污泥出口以输出干燥后的污泥,
多个导流板,其在水平方向上错落排列且每个导流板垂直交叉每层传送带以形成空气流路,导流板包括容纳每层传送带的水平槽,所述水平槽间隔相应传送带上表面预定距离,
离子风模块,其设在所述第四侧,其包括,
高压电源,
网电极,其接地,其设在所述空气出口的外侧,
针电极,其连接所述高压电源,所述针电极设在所述空气出口的内侧,所述针电极的针尖垂直网电极的平面,所述针电极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与网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优选的,离子风模块包括设在网电极下方的用于收集液滴的收集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多个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呈倒“弓”型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每层传送带包括含有多个微孔的网状结构,导流板和传送带嵌套连接,导流板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高压电源为正电压、负电压或者脉冲电压,针电极由多根均匀排布的钨针构成,所述网电极由金属编织网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污泥入口设在所述干燥室的第一侧上部,污泥出口设在所述干燥室的第二侧下部,空气入口设在第三侧的靠近污泥出口的位置,空气出口设在所述第四侧靠近污泥入口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顶面高于第一层传送带的顶面,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底面低于最后一层传送带的底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污泥入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层传送带的宽度,污泥出口的宽度小于污泥入口最后一层传送带的宽度。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的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待干燥污泥经由污泥入口输入第一层传送带,在第一层传送带末端自由下落入第二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反方向运输,其中,奇数层传送带与偶数层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最终由最后一层传送带从污泥出口将干燥污泥输出;
热空气经空气入口进入干燥室,经由导流板与污泥形成交叉流动从空气出口排出;
在空气出口处,针电极针尖产生离子,针电极与网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与所述离子碰撞以带电的液滴在所述电场中朝网电极移动。
CN201911323943.7A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Active CN110981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3943.7A CN110981155B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3943.7A CN110981155B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155A true CN110981155A (zh) 2020-04-10
CN110981155B CN110981155B (zh) 2021-04-13

Family

ID=7007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3943.7A Active CN110981155B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11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306A (zh) * 2021-07-28 2021-11-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脉冲电源驱动磁场耦合高压电场干燥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7704A (zh) * 2016-09-20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高压电辅助的太阳能干燥装置与方法
CN108178485A (zh) * 2018-02-09 2018-06-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太阳池式太阳能污泥干燥系统及其污泥干燥方法
CN109708439A (zh) * 2019-01-18 2019-05-0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离子风复合膜全热换热器的干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7704A (zh) * 2016-09-20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高压电辅助的太阳能干燥装置与方法
CN108178485A (zh) * 2018-02-09 2018-06-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太阳池式太阳能污泥干燥系统及其污泥干燥方法
CN109708439A (zh) * 2019-01-18 2019-05-0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离子风复合膜全热换热器的干燥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306A (zh) * 2021-07-28 2021-11-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脉冲电源驱动磁场耦合高压电场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155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21007636A2 (pt) método e sistema de tratamento de gás de exaustão
WO2020083132A1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除尘系统及方法
CA2882898C (en) Method for collecting fine particles from flue gases, and a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arrangement
CN110981155B (zh) 基于离子风的污泥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N110981154B (zh) 污泥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CN107243410B (zh) 一种新型极板电除尘装置
CN102000633B (zh) 纵横板线组合式静电场除尘设备
CN106955786A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WO2020187305A1 (zh) 低比电阻物质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07096643A (zh) 一种电除尘电场结构及净化器
CN103551250A (zh) 一种电除尘器及其振打方法
CN203565195U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203842702U (zh) 一种油烟捕集装置及油烟机
CN109967242B (zh) 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CN210544103U (zh) 一种脉冲等离子体烟尘净化装置
CN106824538B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CN115259264B (zh) 一种热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RU2288021C2 (ru) Способ конденсации пара из газ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0449263B (zh) 一种带有槽型过滤组件的电除尘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9622228B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CN215140941U (zh) 平板雾滴捕集装置
CN110115904A (zh) 脉冲等离子体烟尘净化装置
CN114798175A (zh) 一种超低排放电除尘器
CN113058745A (zh) 静电装置
CN107321504A (zh) 一种用于高压脉冲供电的电除尘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