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7971A -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7971A CN110977971A CN201911221683.2A CN201911221683A CN110977971A CN 110977971 A CN110977971 A CN 110977971A CN 201911221683 A CN201911221683 A CN 201911221683A CN 110977971 A CN110977971 A CN 1109779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certainty
- robot
- fuzzy set
- control
- del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35164 Tim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2 lightweigh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067 mathema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7 microelectron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9 statis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28—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 B25J9/163—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learning, adaptive, model based, rule based expert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选取表示机器人关节摩擦现象的非线性摩擦力模型;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出来,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的标称补偿环节;取正定对角矩阵设计控制器中的控制环节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与不确定性有关的项,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上界信息的函数并验证;基于所描述的不确定性信息设计二次性能指标,利用D‑运算和模糊运算求解最优控制参数;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带入不确定性控制项,得到最终优化控制输出,通过优化二次性能指标,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增益,适用于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的最优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Delta机器人作为目前最成功的并联机构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医学、智能 物流、3D打印等许多复杂领域。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并联机器人的所有优点,同时具有重量轻、运动速度快、效率高、有效载荷大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Delta机器人工作进 程中,存在着许多非线性因素,如关节非线性摩擦、随机载荷、外部干扰以及由轻质材料 的作用引起的残余振动等。这些非线性参数的信息无法准确确定,从而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因此,包括非线性和不确定参数在内的不确定性控制问题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动态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关键,目前主流的方法有两种: 集论模型和概率统计模型。相关的控制理论也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确定控制理论和随机 控制理论。确定控制理论无需知道系统不确定性元素的统计特征,仅假设系统不确定性元 素的部分信息是确定的,且取值范围在一个有界的集合内,该集合的边界是已知的,鲁棒 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都属于这一范畴。但确定控制理论考虑的是系统“最坏的情况”,得 到的控制器设计过于“保守”,使得系统常常不能工作在最优状态。随机方法将不确定因素 描述为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并利用概率论或统计学方法研究不确定性信息。然而,研究 人员包括随机控制理论的奠基人Kalman关于利用概率表述随机不确定性的正确与否也存 在着疑问。
另一种描述方式为模糊集理论,相比较于概率论来说,模糊集理论更适合表述工业过 程控制中的大部分随机现象。但目前研究人员大多将重心放在基于IF-THEN规则的逻辑 策略中,使得所设计的控制器缺乏系统性,该类控制方法通过专家系统对设计者的经验要 求较高,需要针对特别的应用系统进行设计。而且该类方法一般用于逻辑推理,无法准确 得到系统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方 法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步骤1)、建立Delta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取非线性摩擦力建立关于机器人关节摩擦 现象的非线性摩擦力模型;
步骤2)、将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分别得到并联机器人 系统的标称项和不确定项;
步骤3)、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用于对标称机 器人系统进行补偿的标称补偿控制项P1;
步骤4)、选取正定对角矩阵建立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 项P2;
步骤5)、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关于机器人初始状态与不确定性的模糊集合;
步骤6)、根据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上界信息函数, 基于上界信息函数,选取参数建立带有死区和泄露项的自适应律,根据自适应律 得到不确定性的上界信息;
步骤7)、根据上界信息函数和自适应律建立不确定性控制项P3,对系统中 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
步骤8)、利用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信息对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控制器 增益进行优化,即二次性能指标优化,利用D-运算优化计算参数;
步骤9)、取二次性能指标中的权重参数,对二次性能指标求取偏微分,求 解得到最优控制参数γopt;
步骤10)、将最优控制参数γopt带入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得到优化后的自适 应鲁棒控制器输出为:τ=P1+P2+P3。
进一步的,建立具有非线性主动关节摩擦力的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为:
σ∈Σ∈Rp为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向量,σ为不确定参数,不确定参数向 量包括时变的动力学参数、外部负载和关节正向压力;Σ∈Rp为不确定参数的紧集,代表 不确定性的界;M(q,σ,t)为机器人系统惯性矩阵,为系统的科氏力/离心力项, G(q,σ,t)为系统的重力项,为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为非线性关节 摩擦力矩,τ(t)为系统输入力矩;M(·)、C(·)、G(·)、F(·)与Ff(·)均连续或关于时间t勒贝 格可测;其中M(·)、C(·)、G(·)表达式为:
其中,I为单位矩阵,J为三自由度机器人的Jacobian矩阵。
进一步的,将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具体步骤为:将式(1) 中的M(·)、C(·)、G(·)与F(·)分解为:
进一步的,当Delta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和摩擦力时,有:
其中,惯性矩阵满足:惯性矩阵M(q,σ,t)为正定矩阵,即对任意的q∈R3,存在一个常数σ>0使得:
M(q,σ,t)>σI (12)
对任意的q∈R3,存在常数γj,j=0,1,2,且γ0>0,γ1,2≥0,使得:
||M(q,σ,t)||<γ0+γ1||q||+γ2||q||2 (13)
Delta机器人的关节均为转动关节,因此,式(13)中的γ1=γ2=0,则
||M(q,σ,t)||<γ0 (14)。
进一步的,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用于对标称 机器人系统进行补偿的标称补偿控制项P1:
系统的轨迹跟踪误差为:
e:=q-qd (15)
系统的速度跟踪误差与加速度跟踪误差可以表示为:
则标称补偿控制矩阵P1为:
进一步的,选取正定对角矩阵建立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项P2:
其中,正定对角矩阵Kp=diag[kpi]3×3且kpi>0,Kv=diag[kvi]3×3且kvi>0, i=1,2,3。
进一步的,步骤5)中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关于机器人初始状态与不确定性的模糊集 合:具体步骤如下:
(2)不确定性中的任意变量σi均勒贝格可测,i=1,2,…n;
(3)对于任意的σi,i=1,2,…n,存在一个属于论域Σi∈R的模糊集合Ni满足:
进一步的,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的上界信息函数Γ(·),满足:
(0,∞)k×R3×R3×R→R+和一个未知的向量α∈(0,∞)k,使得:
其中:
式(23)中,正定矩阵S=diag[si]3×3,si>0,ks=λmin(5),i=1,2,3;
对于自适应参数α的任意变量αi,存在一个属于论域Ai∈R的模糊集合Bi满足:
其中,γ∈R,γ>0。
进一步的,利用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信息对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控制器增益进行优化对于任意的t≥t0时刻二次性能指标:
其中,β1,β2,β3为权重;
其中,对于任意的κ,t0,当t→∞时,η(γ,t,t0)→0;
η(γ,t,t0)根据初始状态模糊集合取值,η∞(γ)根据不确定性参数的模糊集合取值;
D[·]表示D-运算,对于任意的函数f:N→R,取D-运算定义如下:
根据D-运算的定义,有
对(67)进行D-运算:
对(64)进行D-运算:
将式(68)和式(69)带入式(65)中,得到
求二次性能指标最小:
为求解此问题,使性能指标J(γ,t0)对控制增益γ求一阶导数为:
2β3γ4-[(2β1ω3+2βzω6)+γ(β1ωz+βzω5)] (72)
将最优解γopt替换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参数γ,即可得到最优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输 出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Delta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选取可以表示机器人关节摩擦现象的非线性摩擦力模型;将Delta机 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出来,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 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的标称补偿控制项P1;选取正定对角矩阵设计控制器中的P.D 控制项P2,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对于不确定性项,基于模糊集理论对系 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与不确定性有关的 项,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上界信息的函数并验证;选取参数,建立带有死区和泄 露项的自适应律;基于所描述的不确定性信息设计二次性能指标;选取权重参数, 利用D-运算和模糊运算求解最优控制参数;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带入不确定性控 制项P3,得到最终优化控制输出力矩τ,通过优化二次性能指标,解模糊化操作, 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增益,适用于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的最优控制。
通过标称补偿控制项P1、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项P2以及不确定 性控制项P3级联,能够使机器人系统中不存在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时,控制器 中单独的标称补偿控制项P1可使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误差达到一致渐近稳定性 的性能;并且能够确保机器人系统中仅存在初始位置误差时,控制器中标称补偿控 制项P1加P2控制环节即可使机器人系统满足控制性能指标;同时满足机器人系统中 同时存在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时,所设计的自适应率可以在线估计不确定性的 上界,加上控制器中的不确定性控制项P3可补偿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关节摩 擦力,使系统满足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的控制方法,使用模糊集理论描述机 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包括未知的参数,外部干扰和非线性摩擦力。提出了 具有死区和泄漏项的自适应率,对于所提出的优化问题,设计优化系统二次性能指 标,并通过解模糊化操作,求解最优控制增益,得到最终的优化自适应鲁棒控制方 法。与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相比,本专利所提出的控制方法非基于IF-THEN规则, 本申请控制方法中,若机器人系统中不存在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时,控制器中 单独的标称补偿环节可使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误差达到一致渐近稳定性的性能。 若机器人系统中仅存在初始位置误差时,控制器中标称补偿环节加P2控制环节即 可使机器人系统满足控制性能指标。若机器人系统中同时存在初始位置误差、不确 定性时,加上控制器中的不确定性补偿环节与自适应率可补偿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与 非线性关节摩擦力,使系统满足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性能指标。使用模糊集理 论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为求解优化问题,通过解模糊化操作证明此优化 设计问题的全局解总是存在且唯一。
附图说明
图1为Delta机器人的空间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Delta机器人的控制器设计流程图;
图3为Delta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仿真结果图;
图4为Delta机器人控制输入力矩仿真结果图;
图9是Delta机器人在不同控制输入下末端执行器运行轨迹结果图;
图10是Delta机器人在不同控制增益下轨迹跟踪误差‖e‖结果图;
图12是Delta机器人在不同控制增益下控制输入力矩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较优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所示的是Delta机器人在工作平面内的结构示意简图以及在工作空间内建立的直 角坐标系。
其中,O-A1A2A3为静平台,O′-C1C2C3为动平台,静平台与动平台均为等边三角 形。O-XYZ为静平台系(基坐标系),O′-x′y′z′为动平台系,O、O′分别位于静、动平 台系几何中心,Z、z′轴向上方向设为正方向。A1、A2、A3位于电机轴与主动臂轴线的三 个交点,称之为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B1、B2、B3位于主动臂轴线和从动臂轴线的三 个交点,C1、C2、C3位于从动臂轴线和动平台的三个交点。
定义机器人主动臂的长度AiBi为la,从动臂的长度BiCi为lb,动平台的外接圆半径为r, 静平台的外接圆半径为R;θ1、θ2、θ3分别为主动臂对静平台三个方位张角,q1、q2、q3为主动关节在三个方位上的转角。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的最优控制方法,该 方法包括的步骤是:
步骤1,建立Delta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选取可以表示机器人关节摩擦现象的非 线性摩擦力模型;
步骤3,根据Delta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的标称补偿控制 部分P1,用于对标称机器人系统进行补偿;
步骤4,选取正定对角矩阵Kp=diag[kpi]3×3,Kv=diag[kvi]3×3,基于P.D.控制理论建立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项P2,具体是建立用于控制器中的补偿控 制环节矩阵;
步骤5,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关于机器人初始状态与不确定性的模糊集合;
步骤7,根据上界信息函数和自适应律建立不确定性控制项P3,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
步骤8,利用模糊不确定性信息对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控制器增益进行优化,即二次性能指标优化,利用D-运算优化计算参数;
步骤9,基于实际需求,选取性能指标表达式中的权重参数β1,β2,β3,对二次性能指标求取偏微分,求解最优控制参数γopt;
步骤10,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γopt带入不确定性控制项P3,得到所设计的最优自适 应鲁棒控制器τ=P1+P2+P3。
以下是各个步骤的详细实施内容:
具体的:建立具有非线性主动关节摩擦力的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为:
σ∈Σ∈Rp为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向量,σ为不确定参数,不确定参数向 量包括时变的动力学参数、外部负载和关节正向压力,不确定参数向量上界信息未知。Σ∈Rp为不确定参数的紧集,代表不确定性的界;M(q,σ,t)为机器人系统惯性矩阵,为系统的科氏力/离心力项,为斜对称矩阵,G(q,σ,t)为 系统的重力项,为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为非线性关节摩擦力矩, τ(t)为系统输入力矩;M(·)、C(·)、G(·)、F(·)与Ff(·)均连续或关于时间t勒贝格可测;其 中M(·)、C(·)、G(·)表达式为:
其中,I为单位矩阵,J为三自由度机器人的Jacobian矩阵。
Stribeck摩擦力可以对摩擦力在两接触表面从相对静止到相对运动过程中的非线性特 性进行描述,主动关节的Stribeck摩擦力矩为
Fc=udFn,Fs=usFn (6)
其中,Ff为Stribeck摩擦力矩,Fs为静摩擦力,Fc为库伦摩擦力,vs表示Stribeck速度,uv为粘性摩擦系数,ud为库伦摩擦系数,us为静摩擦系数,Fn是接触面正压力的大 小,ra为主动关节半径。
将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具体步骤为:将式(1)中的M(·)、 C(·)、G(·)与F(·)分解为:
当Delta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和摩擦力时,有:
其中,惯性矩阵满足:
惯性矩阵M(q,σ,t)为正定矩阵,即对任意的q∈R3,存在一个常数σ>0使得: M(q,σ,t)>σI(12)
对任意的q∈R3,总存在常数γj,j=0,1,2,且γ0>0,γ1,2≥0,使得:
||M(q,σ,t)||<γ0+γ1||q||+γ2||q||2 (13)
对于由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的串、并联机器人,其惯性矩阵M(q,σ,t)仅与质量惯性 参数、滑动关节和转动关节的位置相关。因此,总存在一组常数γj,令串、并联机器人质量惯性矩阵的欧式范数满足式(13)。由于Delta机器人的关节均为转动关节,因此,式 (13)中的γ1=γ2=0,则
||M(q,σ,t)||<γ0 (14)
步骤3)中,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用于对标 称机器人系统进行补偿的补偿控制矩阵P1,即建立标称补偿控制矩阵P1;
系统的轨迹跟踪误差为:
e:=q-qd (15)
系统的速度跟踪误差与加速度跟踪误差可以表示为:
则标称补偿控制矩阵P1为:
步骤4:选取正定对角矩阵建立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项P2, 即建立补偿控制环节矩阵,能够使得机器人存在初始误差时,能够控制末端执行器从偏 差位置快速走到目标轨迹上;
其中,正定对角矩阵Kp=diag[kpi]3×3且kpi>0,Kv=diag[kvi]3×3且kvi>0, i=1,2,3。
步骤5)中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关于不确定性项的模糊集理论模型具体步骤如下:(1) 设Delta并联机器人的初始状态为q0为初始状态变量,对于任意的X0i,i=1,2,…2n,存在一个属于论域Ξ0i∈R的模糊集合满足:
(2)不确定性中的任意变量σi均勒贝格可测,i=1,2,…n。
步骤6: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的上界信息函数Γ(·),满足:
(0,∞)k×R3×R3×R→R+和一个未知的向量α∈(0,∞)k,使得:
式(23)中,正定矩阵S=diag[si]3×3,si>0,ks=λmin(S),i=1,2,3;
对于自适应参数α的任意变量αi,存在一个属于论域Ai∈R的模糊集合Bi满足:
基于所提出的上界函数Γ(·),设计带死区的自适应律为:
其中,γ∈R,γ>0。
此时可得到未进行优化设计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输出为τ(t):
(1)一致有界性:对于任意给定的r>0,且‖δ(t0)‖<r,当t>t0时,存在一个正 实数d(r):0<d(r)<∞,使得‖δ(t)‖<d(r)成立。
以下给出证明过程如下: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为:
为证明所构造的V是一个合格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我们需要证明V是(全局)正定且递减 函数。根据假设1,我们有:
式(31)中,参数kvi、si、kpi和σ均为大于零的实数,顺序主子式均大于零,则V为 正定矩阵。由假设2:
对于不等式右边第一项,
由公式(33)和(34)得:
李雅普诺夫函数V的导数为:
分析式(37)中第一项:
根据式(18):
式(37)中:
将式(27)带入式(37)中:
根据假设4,有
将式(40)-(42)带入式(37):
将自适应率(26)带入式(43)中,有:
对于式(47),当‖δ‖满足:
其中:
根据一直最终有界性的公式可知,当控制增益γ越大时,系统方程解的一致最终有界 性的范围d越小,系统性能越优异,但γ越大,这就意味着系统控制成本越高,也就是说, γ的取值决定着系统性能优劣和控制成本大小间的权衡,因此,步骤8~10对系统控制增 益进行优化。
在以上稳定性分析中,李雅普诺夫函数导数的通式为:
上式为一个微分不等式,为了进一步分析需要,现给出关于微分不等式的几个定理。
ψ(t)为上式不等式的解。
如果w(·)满足李普希茨连续条件,即对某些常数L>0,所有(v1,t),(v2,t)∈ G满足:|w(v1,t)-w(v2,t)|≤L|v1-v2|. (58)
微分不等式的解一般不唯一,上述定理给出了一种利用比较的原理求解微分不等式上 界的方法,代替了微分不等式的求解过程。
根据以上定理和定义,我们重新审视所推导的不等式,不等式可以改写为:
上式不等式的右侧满足李普希茨连续条件,其解为:
因此,根据定理2,V(t)满足
V(t)≤r(t), (61)
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定义可知,公式(62)的右侧提供了V(t)的上界,因此,公式(62)也同样给出了‖δ(t)‖的上界信息。对于任意的t≥t0,令
其中,对于任意的κ,t0,当t→∞时,η(γ,t,t0)→0。
η(γ,t,t0)根据初始状态模糊集合取值,η∞(γ)根据不确定性参数的模糊集合取值。
针对模糊Delta并联机器人系统,进行优化二次性能指标:对于任意的t时刻,
其中,β1,β2,β3为权重,二次性能指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J1(γ,t0)为从t0时刻 开始的系统瞬态性能之和,通过积分的形式实现;第二部分J2(γ)解释为平均化的稳态性 能;第三部分J3(γ)源于系统的控制成本。
其中,D[·]表示D-运算,其定义为:考虑模糊集N={(v,μN(v))|v∈N}。对于任意的函数f:N→R,取D-运算定义如下:
根据D-运算的定义,有
对(67)进行D-运算:
对式(64)进行D-运算:
将(68)和(69)带入(65)中,得到
经过去模糊运算后,我们所提出的优化问题可以转换为选取合适的控制增益γ,使得 二次性能指标最小:
为求解此问题,使二次性能指标J(γ,t0)对控制增益γ求一阶导数为:
2β3γ4-[(2β1ω3+2β2ω6)+γ(β1ω2+β2ω5)] (72)
将所计算出的γopt带入系统控制项P3中,即可得到最优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输出为:
式(74)中,控制器分为三个部分,若机器人系统中存在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时, 令τ=P1+P2+P3,可使t→∞时,轨迹跟踪误差向量和自适应参数满 足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当系统中仅存在初始位置误差时,ΔM≡0、ΔC≡0、 ΔG≡0和ΔF≡0,可以选取函数使得P3=0,此时τ=P1+P2,能使 t→∞时,‖δ‖→0。若系统无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存在时,令τ=P1,当t>t0时, ‖δ‖=0恒成立。其控制器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动力学模型仿真:在MATLAB软件中,利用ode15i函数对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与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假设并联机器人受到的不确定因素为动平台的质量参数外部负载: 和 其中, 和为标称项,ΔmO′、ΔF1、ΔF2、ΔF3、ΔFn1、ΔFn2和ΔFn3为随时间变 化的不确定项。不确定参数向量定义为:σ=[ΔmO′,ΔF1,ΔF2,ΔF3,ΔFn1,ΔFn2, ΔFn3]T。设Delta并联机器人工作平台需要跟踪的目标轨迹为:
其中,α=max{α1,α2,α3}。
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如下:
主动臂的长度la=200mm,静平台的外接圆半径R=180mm,动平台的外接圆半径 r=100mm,机器人的质量参数如下:主动臂质量ma=0.2kg,从动臂质量mb=0.2kg, 动平台质量mO′=0.3kg。
自适应参数不确定部分描述为“接近于0.6”,其所属的隶属度函数为:
设定仿真的初始值位置为:q0=[0.3322 0.3322 0.3322]T 选取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如下:Kv=diag[1,1,1],Kp=diag[1,1,1], S=diag[5,5,5],ε=0.01,k1=2,k2=0.5,k3=0.1。则ρ=0.059,κ=29.66。 根据模糊运算与D-运算,得到ω1=35.32,ω2=339.32,ω3=814.99,ω4=3.06, ω5=25.94,ω6=54.96。
选取不同的性能权重,计算相对应的最优控制增益参数γopt和最小性能指标,其结果 如下表所示:
表1权重/最优控制增益/最小性能指标
为了仿真验证,选取不确定参数如下:ΔmO′=0.8sin(t),ΔFi=0.8sin(t), ΔFni=0.8cos(2t),i=1,2,3。仿真结果如图3-10所示。
其中,图3为在所设计控制输入下(γopt=6.78时)系统轨迹跟踪误差‖e‖和的仿真 结果,轨迹跟踪误差‖e‖和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经过1s后进入并保持在0m附近范围内 (因此,对于所有的t>0s一直有界,t≤1s一直最终有界)。图4为自适应参数仿真结果,随着轨迹跟踪误差的减小,由于泄露项的存在,呈递减趋势。从而证明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图5为控制输入扭矩。
令Δf=maxt|Δmo′(t)|,Δfn=maxt|ΔFn(t)|,Δf=maxt|ΔF(t)|表示不确定性Δmo′,ΔFn,ΔF的上界。图6-图8描述了Delta并联机器人在Δm,Δfn和Δf的作用下与自适应 参数的最大值的关系;
当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系统受到初始位置误差、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关节摩擦力 影响时,分别令τ=P1+P2、τ=P1+P2+P3为控制输入对比控制效果。图9中,可以看 出,只有τ=P1+P2+P3即所提出的控制器作为控制输入时,末端执行器轨迹可以高品质 的跟踪目标轨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建立Delta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取非线性摩擦力建立关于机器人关节摩擦现象的非线性摩擦力模型;
步骤2)、将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性的项分离,分别得到并联机器人系统的标称项和不确定项;
步骤3)、根据Delta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标称项建立控制器中用于对标称机器人系统进行补偿的标称补偿控制项P1;
步骤4)、选取正定对角矩阵建立用于对初始位置误差进行补偿的P.D控制项P2;
步骤5)、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关于机器人初始状态与不确定性的模糊集合;
步骤6)、根据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构造代表系统不确定项上界信息函数,基于上界信息函数,选取参数建立带有死区和泄露项的自适应律,根据自适应律得到不确定性的上界信息;
步骤7)、根据上界信息函数和自适应律建立不确定性控制项P3,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
步骤8)、利用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信息对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控制器增益进行优化,即二次性能指标优化,利用D-运算优化计算参数;
步骤9)、取二次性能指标中的权重参数,对二次性能指标求取偏微分,求解得到最优控制参数γopt;
步骤10)、将最优控制参数γopt带入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得到优化后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输出为:τ=P1+P2+P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具有非线性主动关节摩擦力的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为:
σ∈Σ∈Rp为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向量,σ为不确定参数,不确定参数向量包括时变的动力学参数、外部负载和关节正向压力;Σ∈Rp为不确定参数的紧集,代表不确定性的界;M(q,σ,t)为机器人系统惯性矩阵,为系统的科氏力/离心力项,G(q,σ,t)为系统的重力项,为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为非线性关节摩擦力矩,τ(t)为系统输入力矩;M(·)、C(·)、G(·)、F(·)与Ff(·)均连续或关于时间t勒贝格可测;其中M(·)、C(·)、G(·)表达式为:
其中,I为单位矩阵,J为三自由度机器人的Jacobian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模糊集合的模糊不确定性信息对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控制器增益进行优化对于任意的t≥t0时刻二次性能指标:
其中,β1,β2,β3为权重;
其中,对于任意的k,t0,当t→∞时,η(γ,t,t0)→0;
η(γ,t,t0)根据初始状态模糊集合取值,η∞(γ)根据不确定性参数的模糊集合取值;
D[·]表示D-运算,对于任意的函数f:N→R,取D-运算定义如下:
根据D-运算的定义,有
对(67)进行D-运算:
对(64)进行D-运算:
将式(68)和式(69)带入式(65)中,得到
求二次性能指标最小:
为求解此问题,使性能指标J(γ,t0)对控制增益γ求一阶导数为:
2β3γ4-[(2β1ω3+2β2ω6)+γ(β1ω2+β2ω5)] (72)
将最优解γopt替换不确定性控制项P3中的参数γ,即可得到最优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输出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1683.2A CN110977971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1683.2A CN110977971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7971A true CN110977971A (zh) | 2020-04-10 |
CN110977971B CN110977971B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0089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216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77971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797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79332A (zh) * | 2023-03-01 | 2023-03-31 | 北京千种幻影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模拟器运动平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215249A (zh) * | 2023-11-01 | 2023-12-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可重入制造系统的动态调控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8672142A (zh) * | 2024-08-23 | 2024-09-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一种可重入制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90131A1 (en) * | 2011-05-09 | 2012-11-15 |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
CN106527129A (zh) * | 2016-10-18 | 2017-03-22 | 长安大学 | 一种并联机器人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 |
CN108673513A (zh) * | 2018-08-09 | 2018-10-19 | 四川大学 | 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运行姿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062039A (zh) * | 2018-07-25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
CN109048995A (zh) * | 2018-07-25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关节摩擦力补偿方法 |
-
2019
- 2019-12-03 CN CN201911221683.2A patent/CN1109779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90131A1 (en) * | 2011-05-09 | 2012-11-15 |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
CN106527129A (zh) * | 2016-10-18 | 2017-03-22 | 长安大学 | 一种并联机器人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 |
CN109062039A (zh) * | 2018-07-25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
CN109048995A (zh) * | 2018-07-25 | 2018-12-21 | 长安大学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关节摩擦力补偿方法 |
CN108673513A (zh) * | 2018-08-09 | 2018-10-19 | 四川大学 | 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运行姿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79332A (zh) * | 2023-03-01 | 2023-03-31 | 北京千种幻影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模拟器运动平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215249A (zh) * | 2023-11-01 | 2023-12-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可重入制造系统的动态调控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7215249B (zh) * | 2023-11-01 | 2024-02-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可重入制造系统的动态调控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8672142A (zh) * | 2024-08-23 | 2024-09-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一种可重入制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7971B (zh) | 2021-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77971B (zh) | 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lta机器人控制方法 | |
CN108942924B (zh) | 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模型不确定性机械臂运动控制方法 | |
Wang | Stable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s with application to inverted pendulum tracking | |
Bingül et al. |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tuned with PSO for 2 DOF robot trajectory control | |
CN109807902B (zh) | 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双机械臂力/位模糊混合控制方法 | |
Lin et al. | Direct adaptive interval type-2 fuzzy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nonlinear systems | |
Chaoui et al. |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 of a flexible-joint manipulator | |
Liu et al. | Adaptive control of manipulator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 |
CN108972560B (zh) | 一种基于模糊优化的欠驱动机械臂分层滑模控制方法 | |
Keighobadi et al. | From nonlinear to fuzzy approaches i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wheeled mobile robots | |
CN106826807A (zh) | 一种三自由度腕部结构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 |
CN109062039B (zh)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 |
CN108693776B (zh)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鲁棒控制方法 | |
Lu et al. |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tuned with PSO for delta robot trajectory control | |
CN107608217A (zh) | 基于复合学习的mems陀螺仪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 |
Swadi et al. | Fuzzy-backstepping controller based o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of wheeled mobile robot | |
Leottau et al. | A simple approach for designing a type-2 fuzzy controller for a mobile robot application | |
CN109048995B (zh) | 一种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关节摩擦力补偿方法 | |
Deng et al. | Data-efficient Gaussian process online learning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multi-DoF robotic arms | |
CN114003002B (zh) | 一种六自由度液压机械手有限时间跟踪控制方法 | |
Wan et al. |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 based on second order approximation accuracy and decomposed fuzzy compensator | |
Khac et al. | Adaptive Optimal Control of Four-Wheel Omni Robot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
Karam et al. | Design nonlinear model reference with fuzzy controller for nonlinear SISO second order systems | |
Lan-yong et al. | Multivariable fuzzy genetic controller for stabilized platform | |
Ren et al. | Discrete-time parallel robot motion control using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subtractive cluste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