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3290A -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3290A
CN110973290A CN201911337667.XA CN201911337667A CN110973290A CN 110973290 A CN110973290 A CN 110973290A CN 201911337667 A CN201911337667 A CN 201911337667A CN 110973290 A CN110973290 A CN 110973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tea leaves
tea
conveying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76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晴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Jiamu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Jiamu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Jiamu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Jiamu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76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3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329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饼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其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的第一转移机构以及沿第一转移机构转移方向依次设置的蒸青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沿其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冷却装置;该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将茶叶压制成型后转移至第三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烘焙机构,烘焙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输送机构;本发明通过茶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经过蒸青、冷却、捣碎研磨、压制成型、烘焙等一系列工序自动完成茶饼的制作,实现了茶饼制作的自动化生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饼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茶饼制作流程大多用手工制作,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难于保证制作质量;在各个工序之间还存在搬运等情况,无法做到连续性的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在申请号为CN201711479753.5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茶饼制作装置,包括有机架、第一电机、传动装置、浮动捣碎机构、茶叶捣碎容器、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上压模、下压模,其中第一电机装设在机架的上部,茶叶捣碎容器装设在机架的下部,浮动捣碎机构装设在茶叶捣碎容器内,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浮动捣碎机构运动,第二电机装设在机架的下部,第二电机驱动茶叶捣碎容器旋转,第三电机装设在机架的下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旁侧,第三电机驱动上压模向下动作与下压模配合压出茶饼。
上述发明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只是将捣碎与制作合二为一,但在整个茶饼制作的工序中,还是需要人工将茶叶搬运至装置内,而且后续的烘焙需要将制成的茶饼搬运取走,而且在烘焙开始和结束时,需要人工进行看护和搬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通过茶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经过蒸青、冷却、捣碎研磨、压制成型、烘焙等一系列工序自动完成茶饼的制作,解决了传统茶饼制作需要人工进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茶饼制作的自动化生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的第一转移机构以及沿所述第一转移机构转移方向依次设置的蒸青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该第一转移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位置为接料工位,所述蒸青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的位置为蒸青工位,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的位置为出料工位;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沿其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冷却装置;该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移机构,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将茶叶压制成型后转移至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烘焙机构,所述烘焙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输送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
第一机架;
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
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圆周阵列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同步转动;
承载桶,所述承载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端部,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承载桶位于接料工位时,其接取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承载桶位于所述蒸青工位上时,所述蒸青机构对所述承载桶内的所述茶叶进行蒸青;当所述承载桶位于出料工位上时,所述承载桶转动将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一侧,其与所承载桶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承载桶同步转动;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由所述第一气缸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
第二机架;
研磨箱体,所述研磨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其接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所述茶叶,该研磨箱体对应的位置为研磨工位;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
压型件,所述压型件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动作,该压型件对应的位置为成型工位;
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
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同步转动;
模具,所述模具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端部,且其与所述第二承载件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模具位于研磨工位时,其接取所述研磨箱体内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模具位于成型工位时,所述压型件对所述模具内的所述茶叶压制成型,当所述模具指向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时,其将成型后的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一侧,其与所述模具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模具同步转动;
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二齿轮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第三气缸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研磨箱体包括:
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该出料口指向研磨工位上的所述模具;
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转动设置于所述研磨箱内;以及
第二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转动设置于所述的研磨箱内,且其与所述第一研磨辊相对向内转动对茶叶进行研磨。
作为改进,所述烘焙机构包括:
烘焙箱体;
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内,其位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出端;
第四机架,所述第四机架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内,其位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的输入端;
螺旋输送带,所述螺旋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三机架和所述第四机架的一侧,其输入端指向所述第三机架,其输出端指向所述第四机架;
第一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转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上,该第一转移组件接取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成型后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螺旋输送带的输入端;以及
第二转移组件,所述第二转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上,该第二转移组件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输出端上经过烘焙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
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上;
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三转动轴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螺旋输送带的输入端对齐时,所述螺旋输送带接取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茶饼;
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一顶出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其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螺旋输送带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顶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顶出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撑块,所述第一顶撑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顶出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顶出件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一转动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
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上;
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与所述第四转动轴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四转动轴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螺旋输送带的输出端对齐时,该第二凹槽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上的所述茶叶;
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二顶出件沿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其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上,其与所述第二转动辊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顶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顶出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撑块,所述第二顶撑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顶出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该第二顶出件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转动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饼制作工艺,其通过茶叶经过机械设备自动完成摊晾、蒸青、冷却、捣碎、压制成型和烘焙工序,取代了传统通过人工制作茶饼的繁琐操作,降低了人工劳动力,实现了茶饼制作的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饼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人工对新鲜茶叶进行采摘;
步骤二,摊晾,将新鲜茶叶在阴凉处进行摊晾;
步骤三,蒸青,将摊晾好的茶叶收集后搬运至第一输送机构上,通过第一转移机构将第一输送机构上的茶叶转移至蒸青机构内进行蒸青;
步骤四,冷却,第二输送机构在输送蒸青好的茶叶过程中,由冷却装置对第二输送机构上的茶叶进行冷却;
步骤五,捣碎,将冷却好的茶叶由第二输送机构输送至研磨箱体内进行研磨捣碎,并将捣碎好的茶叶输送至模具内;
步骤六,压制成型,由压型件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成茶饼;
步骤七,烘焙,压制成型之后的茶饼在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下进入烘焙箱体内进行烘焙;
步骤八,穿孔打包,烘焙好的茶饼由第四输送机构在输出,人工对茶饼进行穿孔并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茶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经过蒸青、冷却、捣碎研磨、压制成型、烘焙等一系列工序自动完成茶饼的制作,实现了茶饼制作的自动化生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通过间断转动的第一转移机构使得一个承载桶在接料工位接料的同时,蒸青工位和出料工位上的承载桶同时完成蒸青工序和出料,使得多个工位同时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通过螺旋式输送带自上而下输送茶饼的同时,在烘焙箱体内对茶饼进行烘焙,当一个茶饼烘焙完成自第二转移组件内转移走后,总会有下一个茶饼自第一转移组件内进入螺旋式输送带上进行烘焙,使得茶饼能够实现连续式自动化烘焙,代替了传统烘焙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减轻了人工劳动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研磨箱体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烘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转移组件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转移组件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和4所示,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第一转移机构2以及沿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转移方向依次设置的蒸青机构3和第二输送机构4,该第一转移机构2对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位置为接料工位10,所述蒸青机构3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的位置为蒸青工位10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的位置为出料工位10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沿其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冷却装置;该第二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移机构5,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将茶叶压制成型后转移至第三输送机构6,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设置有烘焙机构7,所述烘焙机构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输送机构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移机构将承载桶转移至蒸青机构内的锅上,锅内烧水至沸腾,产生大量蒸汽,由蒸汽对承载桶内的茶叶进行蒸青。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和第四输送机构均为传送带输送方式;同时,冷却装置包括套设在第二输送机构外的冷却罩以及设置在冷却罩上的风扇;蒸青好的茶叶采用风冷的形式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如图2和3所示,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包括:
第一机架21;
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21上;
第一承载件23,所述第一承载件23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圆周阵列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22同步转动;
承载桶24,所述承载桶24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端部,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23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接料工位10时,其接取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上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所述蒸青工位101上时,所述蒸青机构3对所述承载桶24内的所述茶叶进行蒸青;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出料工位102上时,所述承载桶24转动将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
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的一侧,其与所承载桶24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承载桶24同步转动;
第一气缸26,所述第一气缸26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齿条27,所述第一齿条27由所述第一气缸26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包括:
第二机架51;
研磨箱体52,所述研磨箱体52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其接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的所述茶叶,该研磨箱体52对应的位置为研磨工位103;
第二气缸53,所述第二气缸5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
压型件54,所述压型件54由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动作,该压型件54对应的位置为成型工位104;
第二转动轴55,所述第二转动轴55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
第二承载件56,所述第二承载件56沿所述第二转动轴55的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5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55同步转动;
模具57,所述模具57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端部,且其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6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模具57位于研磨工位103时,其接取所述研磨箱体52内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模具57位于成型工位104时,所述压型件54对所述模具57内的所述茶叶压制成型,当所述模具57指向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时,其将成型后的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上;
第二齿轮58,所述第二齿轮58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一侧,其与所述模具56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模具57同步转动;
第三气缸59,所述第三气缸59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齿条50,所述第二齿条50通过所述第三气缸59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研磨箱体52包括:
研磨箱521,所述研磨箱52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211,该出料口5211指向研磨工位103上的所述模具57;
第一研磨辊522,所述第一研磨辊522转动设置于所述研磨箱521内;以及
第二研磨辊523,所述第二研磨辊523转动设置于所述的研磨箱521内,且其与所述第一研磨辊522相对配合向内转动对茶叶进行研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转移机构为定量转移茶叶,从而第二输送机构也为定量将茶叶转移至研磨箱体内,每次转移的茶叶量正好为制作一个茶饼的量。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通过外部驱动设备进行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烘焙机构7包括:
烘焙箱体71;
第三机架72,所述第三机架72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71内,其位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
第四机架73,所述第四机架73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71内,其位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的输入端;
螺旋输送带74,所述螺旋输送带74位于所述第三机架72和所述第四机架73的一侧,其输入端指向所述第三机架72,其输出端指向所述第四机架73;
第一转移组件75,所述第一转移组件75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该第一转移组件75接取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上成型后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以及
第二转移组件76,所述第二转移组件76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该第二转移组件76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74输出端上经过烘焙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上。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转移组件75包括:
第三转动轴751,所述第三转动轴75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
第一转动辊752,所述第一转动辊752与所述第三转动轴751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三转动轴751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752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521,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一凹槽7521与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对齐时,所述螺旋输送带74接取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的茶饼;
第一顶出件753,所述第一顶出件753沿所述第一转动辊752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且其与所述第一凹槽7521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凸轮754,所述第一凸轮754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752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754抵触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撑块7531,所述第一顶撑块753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7532,该第一顶出件753外套设有第一弹簧7533,所述第一弹簧7533连接所述第一凸块7532和所述第一转动辊752。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凹槽与第三输送机构对齐时,有且仅唯一茶饼从第三输送机构输送至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转移组件76包括:
第四转动轴761,所述第四转动轴76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
第二转动辊762,所述第二转动辊762与所述第四转动轴761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四转动轴761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762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7621,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二凹槽7621与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出端对齐时,该第二凹槽7621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74上的所述茶叶;
第二顶出件763,所述第二顶出件763沿所述第二转动辊762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7621内,且其与所述第二凹槽7621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凸轮764,所述第二凸轮764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其与所述第二转动辊762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764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撑块7631,所述第二顶撑块763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7621内;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7632,该第二顶出件763外套设有第二弹簧7633,所述第二弹簧7633连接所述第二凸块7632和所述第二转动辊76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螺旋输送带的输出端与第二凹槽对齐时,有且仅唯一茶饼从螺旋输送带的输出端进入第二凹槽内。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为间断转动形式,当在接料工位上的承载桶接料的同时,蒸青工位和出料工位上的承载桶同时完成蒸青工序和出料;第二转移机构中的一个模具在研磨箱体下方接取捣碎后的茶叶时,成型工位上的模具通过压型件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成型,同时,指向第三输送机构的模具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配合下将茶饼倒置第三输送机构上,多个工位同时完成各个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连续式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工艺。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人工对新鲜茶叶进行采摘;
步骤二,摊晾,将新鲜茶叶在阴凉处进行摊晾;
步骤三,蒸青,将摊晾好的茶叶收集后搬运至第一输送机构1上,通过第一转移机构2将第一输送机构1上的茶叶转移至蒸青机构3内进行蒸青;
步骤四,冷却,第二输送机构4在输送蒸青好的茶叶过程中,由冷却装置对第二输送机构4上的茶叶进行冷却;
步骤五,捣碎,将冷却好的茶叶由第二输送机构4输送至研磨箱体52内进行研磨捣碎,并将捣碎好的茶叶输送至模具57内;
步骤六,压制成型,由压型件54对模具57内的茶叶进行压制成茶饼;
步骤七,烘焙,压制成型之后的茶饼在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送下进入烘焙箱体71内进行烘焙;
步骤八,穿孔打包,烘焙好的茶饼由第四输送机构8在输出,人工对茶饼进行穿孔并包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三中,蒸青的时间为3-5分钟,同时,第一转移机构转动的间隔的时间按照蒸青的时间设置;
在步骤五中,研磨箱体对茶叶进行捣碎至米粒状大小,在研磨箱体内设置有漏网,网孔大小即为米粒状;同时,研磨箱体内为定量出料的形式,使得每次落至模具内的量一定。
在步骤七中,烘焙的时间为24小时,设置一个茶饼在螺旋输送带从输入端输送至输出端的时间即为24小时。
工作过程:
人工对新鲜茶叶进行采摘,采摘好后放在阴凉处进行摊晾,摊晾好后的茶叶搬运至第一输送机构1上,由第一输送机构1将茶叶输送至在接料工位处的承载桶24,第一转动轴22转动,使得接取茶叶的承载桶24转移至蒸青机构3内进行蒸青,同时,在接料工位处的承载桶24继续接取茶叶,蒸青3-5分钟之后,第一转动轴22转动,使得蒸青好的承载桶24转动至出料工位,第一气缸26动作,带动第一齿条27移动,第一齿轮25与第一齿条27啮合设置,承载桶24转动,使得茶叶落至第二输送机构4上,接料工位、蒸青工位和出料工位同时工作;在第二输送机构4输送茶叶的同时,由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4输送路径上的冷却装置对蒸青好的茶叶进行冷却;第二输送机构4将茶叶输送至研磨箱体52内,由研磨箱体52对茶叶进行研磨捣碎,捣碎至米粒状大小,并定量出料至研磨箱体52下方的模具57内,第二转动轴55转动,使得模具57位于成型工位上,第二气缸53动作,带动压型件54对模具57内的茶叶进行压制成茶饼,第二转动轴55继续转动,使得模具57指向第三输送机构6,第三气缸59动作,带动第二齿条50移动,由于第二齿条50与第二齿轮58为啮合设置,模具57转动,将茶饼倒置与第三输送机构6上,由第三输送机构6输送至第一转动辊752上的第一凹槽7521内,当第一凹槽7521与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对齐时,第一顶出件753在于第一凸轮754的抵触设置下降茶饼顶出至螺旋输送带74上,茶饼随着螺旋输送带74的输送路径输送的过程中再烘焙箱体71内进行烘焙,当螺旋输送带74与第二凹槽7621对齐时,茶饼进入第二凹槽7621内,第四转动轴761转动,当第二凹槽7621与第四输送机构8的输入端对齐时,第二顶出件763将茶饼顶出至第四输送机构8上,然后再进行穿孔包装,实现了茶饼的连续式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第一转移机构(2)以及沿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转移方向依次设置的蒸青机构(3)和第二输送机构(4),该第一转移机构(2)对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位置为接料工位(10),所述蒸青机构(3)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的位置为蒸青工位(10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对应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的位置为出料工位(10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沿其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冷却装置;该第二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移机构(5),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将茶叶压制成型后转移至第三输送机构(6),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设置有烘焙机构(7),所述烘焙机构(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输送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包括:
第一机架(21);
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21)上;
第一承载件(23),所述第一承载件(23)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圆周阵列设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22)同步转动;
承载桶(24),所述承载桶(24)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端部,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23)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接料工位(10)时,其接取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上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所述蒸青工位(101)上时,所述蒸青机构(3)对所述承载桶(24)内的所述茶叶进行蒸青;当所述承载桶(24)位于出料工位(102)上时,所述承载桶(24)转动将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
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的一侧,其与所承载桶(24)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承载桶(24)同步转动;
第一气缸(26),所述第一气缸(26)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3)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齿条(27),所述第一齿条(27)由所述第一气缸(26)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25)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机构(5)包括:
第二机架(51);
研磨箱体(52),所述研磨箱体(52)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其接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上的所述茶叶,该研磨箱体(52)对应的位置为研磨工位(103);
第二气缸(53),所述第二气缸(5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
压型件(54),所述压型件(54)由所述第二气缸(53)驱动动作,该压型件(54)对应的位置为成型工位(104);
第二转动轴(55),所述第二转动轴(55)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51)上;
第二承载件(56),所述第二承载件(56)沿所述第二转动轴(55)的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5)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55)同步转动;
模具(57),所述模具(57)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端部,且其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6)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模具(57)位于研磨工位(103)时,其接取所述研磨箱体(52)内的所述茶叶;当所述模具(57)位于成型工位(104)时,所述压型件(54)对所述模具(57)内的所述茶叶压制成型,当所述模具(57)指向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时,其将成型后的所述茶叶转移至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上;
第二齿轮(58),所述第二齿轮(58)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一侧,其与所述模具(56)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模具(57)同步转动;
第三气缸(59),所述第三气缸(59)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56)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同侧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齿条(50),所述第二齿条(50)通过所述第三气缸(59)带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58)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体(52)包括:
研磨箱(521),所述研磨箱(52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211),该出料口(5211)指向研磨工位(103)上的所述模具(57);
第一研磨辊(522),所述第一研磨辊(522)转动设置于所述研磨箱(521)内;以及
第二研磨辊(523),所述第二研磨辊(523)转动设置于所述的研磨箱(521)内,且其与所述第一研磨辊(522)相对配合向内转动对茶叶进行研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机构(7)包括:
烘焙箱体(71);
第三机架(72),所述第三机架(72)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71)内,其位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
第四机架(73),所述第四机架(73)设置于所述烘焙箱体(71)内,其位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的输入端;
螺旋输送带(74),所述螺旋输送带(74)位于所述第三机架(72)和所述第四机架(73)的一侧,其输入端指向所述第三机架(72),其输出端指向所述第四机架(73);
第一转移组件(75),所述第一转移组件(75)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该第一转移组件(75)接取所述第三输送机构(6)上成型后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以及
第二转移组件(76),所述第二转移组件(76)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该第二转移组件(76)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74)输出端上经过烘焙的所述茶叶后转移至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75)包括:
第三转动轴(751),所述第三转动轴(75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
第一转动辊(752),所述第一转动辊(752)与所述第三转动轴(751)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三转动轴(751)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752)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521),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一凹槽(7521)与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对齐时,所述螺旋输送带(74)接取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的茶饼;
第一顶出件(753),所述第一顶出件(753)沿所述第一转动辊(752)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且其与所述第一凹槽(7521)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凸轮(754),所述第一凸轮(754)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72)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752)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754)抵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撑块(7531),所述第一顶撑块(753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7521)内;所述第一顶出件(75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7532),该第一顶出件(753)外套设有第一弹簧(7533),所述第一弹簧(7533)连接所述第一凸块(7532)和所述第一转动辊(75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组件(76)包括:
第四转动轴(761),所述第四转动轴(76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
第二转动辊(762),所述第二转动辊(762)与所述第四转动轴(761)同轴设置,其跟随所述第四转动轴(761)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762)沿其圆周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7621),且其中部呈中空设置;当任一所述第二凹槽(7621)与所述螺旋输送带(74)的输出端对齐时,该第二凹槽(7621)接取所述螺旋输送带(74)上的所述茶叶;
第二顶出件(763),所述第二顶出件(763)沿所述第二转动辊(762)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7621)内,且其与所述第二凹槽(7621)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二凸轮(764),所述第二凸轮(764)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73)上,其与所述第二转动辊(762)同轴设置,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第四输送机构(8)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764)抵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撑块(7631),所述第二顶撑块(763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7621)内;所述第二顶出件(763)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7632),该第二顶出件(763)外套设有第二弹簧(7633),所述第二弹簧(7633)连接所述第二凸块(7632)和所述第二转动辊(762)。
10.一种茶饼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人工对新鲜茶叶进行采摘;
步骤二,摊晾,将新鲜茶叶在阴凉处进行摊晾;
步骤三,蒸青,将摊晾好的茶叶收集后搬运至第一输送机构(1)上,通过第一转移机构(2)将第一输送机构(1)上的茶叶转移至蒸青机构(3)内进行蒸青;
步骤四,冷却,第二输送机构(4)在输送蒸青好的茶叶过程中,由冷却装置对第二输送机构(4)上的茶叶进行冷却;
步骤五,捣碎,将冷却好的茶叶由第二输送机构(4)输送至研磨箱体(52)内进行研磨捣碎,并将捣碎好的茶叶输送至模具(57)内;
步骤六,压制成型,由压型件(54)对模具(57)内的茶叶进行压制成茶饼;
步骤七,烘焙,压制成型之后的茶饼在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送下进入烘焙箱体(71)内进行烘焙;
步骤八,穿孔打包,烘焙好的茶饼由第四输送机构(8)在输出,人工对茶饼进行穿孔并包装。
CN201911337667.XA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Withdrawn CN110973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7667.XA CN110973290A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7667.XA CN110973290A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3290A true CN110973290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7667.XA Withdrawn CN110973290A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32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333A (zh) * 2020-12-22 2021-03-1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研膏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333A (zh) * 2020-12-22 2021-03-1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研膏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9638B (zh)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
CN112790208B (zh) 一种批量生产用蛋挞自动成型设备
CN103875831B (zh) 自动精密秤重压茶机
CN110973290A (zh) 一种茶饼制作生产线及其工艺
CN111637721A (zh) 一种面饼生产用装模烘干装置
CN216567967U (zh) 一种馕饼整形机
CN210017698U (zh) 一种青砖茶自动蒸茶装置
CN102461680B (zh) 一种乌龙茶自动生产线
CN108703171A (zh) 一种饼干压缩成型装置
CN204707911U (zh) 一种智能化乌龙茶加工生产线
CN214547021U (zh) 一种用于河粉成型设备
CN211140559U (zh) 一种黑茶冷却输送机
CN212566750U (zh) 全自动开放式高效茶叶烘干机
CN108859232B (zh) 一种方便卸料的定厚茶籽压饼机构
CN204217785U (zh) 一种自动化紧压式茶叶机
CN107813316A (zh) 一种医疗中药药丸制作专用高效率加工机器人
CN208697687U (zh) 一种具有进出模自动循环变向功能的滚压成型生产线
CN220750707U (zh) 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的原料干燥装置
CN111838337A (zh) 一种茶叶粉碎压饼一体机
CN110973296A (zh) 一种全自动手筑茯砖茶生产设备
CN220088474U (zh) 一种茶叶揉捻器
CN220670097U (zh) 一种桂花茶烘干设备
CN218831826U (zh) 一种茶叶快速成型压饼装置
CN218097097U (zh) 一种营养蒸谷米干燥用循环烘干部件
CN213376872U (zh) 一种岩板加工用连续辊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