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1276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1276A
CN110971276A CN201811145508.5A CN201811145508A CN110971276A CN 110971276 A CN110971276 A CN 110971276A CN 201811145508 A CN201811145508 A CN 201811145508A CN 110971276 A CN110971276 A CN 110971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vectors
modulation symbols
vector
deno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55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1276B (zh
Inventor
郭文婷
向铮铮
卢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55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12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501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8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1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1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0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并根据目标码本对信息进行编码,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可以实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侧链传输的信息的分集传输,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同一个调制符号的更多独立衰落信号,从而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通信。一种是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PC5方式,此时为侧链(side link,SL)传输;另一种是通过基站进行通信的空中接口Uu方式。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PC5方式中,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基于一个天线端口实现侧链传输。具体的,终端设备1将需要通过侧链发送至终端设备2的信息,由一个天线端口发送至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2通过该天线端口接收终端设备1通过侧链发送的信息。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并根据目标码本对信息进行编码,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可以实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侧链传输的信息的分集传输,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同一个调制符号的更多独立衰落信号,从而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可以实现相邻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可以将相位旋转90度,从而保证编码码本的正交性,接收端通过简单的线性译码就可以获得接收增益,实现线性接收机的最优性能。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这样每个天线端口对中均包含所有的调制符号,接收端只要接收到一个天线端口对的信息即可完成译码,这样编码码本有比较好的扩展性,且降低了信道状态较差端口带来的影响,使得接收端即使只收到部分端口的发送信息,也能实现正确译码。
另外,通过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可以进一步制造各个子载波发送数据的差异性,使得扩频增益增加。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2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这样每个天线端口对中均包含所有的调制符号,接收端只要接收到一个天线端口对的信息即可完成译码,这样编码码本有比较好的扩展性,且降低了信道状态较差端口带来的影响,使得接收端即使只收到部分端口的发送信息,也能实现正确译码。
另外,通过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可以进一步制造各个子载波发送数据的差异性,使得扩频增益增加。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上述方案中,通过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可以减少子载波间的相关性,提升译码可识别度。另外,通过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既能通过数据扩频减少频率选择性衰落带来的影响,又能通过稀疏的1/2扩频减少各个端口之间的干扰,同时减低译码复杂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并根据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可以实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侧链传输的信息的分集传输,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同一个调制符号的更多独立衰落信号,从而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4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5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源端,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6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6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6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71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7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73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上述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源端,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8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源端,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接收器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9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9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9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09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0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02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上述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源端,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处理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处理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架构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侧链SL传输。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包括4N个天线端口,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正整数,并且,该4N个天线端口均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侧链SL传输。
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s,MID)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互联网设备等。
现有技术中,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只通过一个天线端口实现基于SL的通信。具体的,终端设备1将需要通过侧链发送至终端设备2的信息,由一个天线端口发送至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2通过该天线端口接收终端设备1通过侧链发送的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
本步骤中,目标码本可以是网络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在一个确定的网络中若网络只配置一个码本或者预定义的码本只有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码本默认为当前网络的目标码本;若在一个确定的网络中配置了码本集合,该码本集合可以包括多个码本(大于1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提前向第二终端设备告知该码本集合中的目标码本,例如,可以通过侧链的控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目标码本。目标码本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的,若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码本,第一个终端设备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提前向第二终端设备告知其自行选择的码本,即目标码本,例如,通过侧链的控制信息相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的码本。
其中,所述目标码本与第一矩阵相关,具体的,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即,目标码本可以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且具体映射方式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
并且,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矩阵的秩等于2N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目标码本的正交性,使得每个天线端口发送的数据都相对独立,充分利用天线的空间分集作用。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均用于携带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可以理解为该两个第二向量可以根据该第一向量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向量确定两个第二向量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计。
考虑到减少子载波间的相关性,提升译码可识别度,可选的,假设,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这里通过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可以实现对于任意端口其频域占空比为1/2。这样既能通过数据扩频减少频率选择性衰落带来的影响,又能通过稀疏的1/2扩频减少各个端口之间的干扰,同时减低译码复杂度。
在实现第二矩阵携带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且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二矩阵可以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这里,通过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可以实现相邻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向量可以为行向量,也可以为列相同。当第一向量为行向量时,第二向量可以为行向量或列向量,即第二矩阵的一个行向量,可以对应第一矩阵的两个行向量或两个列向量。当第一向量为列向量时,第二向量可以为行向量或列向量,即第二矩阵的一个列向量,可以对应第一矩阵的两个行向量或两个列向量。
考虑到对调制符号取共轭,可以将相位旋转90度,从而保证编码码本的正交性,接收端通过简单的线性译码就可以获得接收增益,实现线性接收机的最优性能。可选的,第三矩阵中的元素可以包括2N个调制符号中至少一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以N等于2为例,可选的,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这里,通过取共轭可以将相位旋转90度,从而保证编码码本的正交性,接收端通过简单的线性译码就可以获得接收增益,实现线性接收机的最优性能。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这里,通过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可以实现每个天线端口对均可以传输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可以支持天线端口对数量的动态扩展。
另外,通过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可以进一步制造各个子载波发送数据的差异性,使得扩频增益增加。
或者,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3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可选的,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假设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进一步制造各个子载波发送数据的差异性,使得扩频增益增加;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由于第二矩阵包括的2N个第一向量,与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这里,通过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可以实现每个天线端口对均可以传输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可以支持天线端口对数量的动态扩展。这样每个天线端口对中均包含所有的调制符号,接收端只要接收到一个天线端口对的信息即可完成译码,这样编码码本有比较好的扩展性,且降低了信道状态较差端口带来的影响,使得接收端即使只收到部分端口的发送信息,也能实现正确译码。
可选的,在N等于2时,第四矩阵具体可以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4,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任意4×4矩阵。进一步可选的,在N等于2时,所述第四矩阵可以为由四个向量集合中每个向量集合中的任取一个元素作为行向量生成的矩阵。其中,四个向量集合分别可以表示为Set1、Set2、Set3和Set4;并且,Set1:{[1 1 1 1]};Set2:{[1 -1 -1 1],[-1 1 1 -1]};Set3:{[1 1 -1 -1],[-1 -1 1 1]};Set4:{[1 -1 1 -1],[-1 1 -1 1]}。这里,通过第四矩阵包括上述中的任意一种,可以实现相邻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满足第二矩阵携带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且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条件的用于生成第二矩阵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N=2,天线端口对的数目等于8,第三矩阵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41
第四矩阵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42
为例:
1)、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可以得到第六矩阵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43
2)、对第六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第五矩阵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44
3)、对第五矩阵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得到的第二矩阵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45
并且,以第一向量为列向量为例,第二矩阵的第一列对应天线端口对0,第二矩阵的第二列对应天线端口对1,第二矩阵的第三列对应天线端口对2,第二矩阵的第四列对应天线端口对3。
4)、当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均为列向量时,第一矩阵例如可以为: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51
在4)中得到的第一矩阵的基础上,第一矩阵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列向量可以对应天线端口对0的两个天线端口,第一矩阵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列向量可以对应天线端口对1的两个天线端口,第一矩阵的第五列和第六列列向量可以对应天线端口对2的两个天线端口,第一矩阵的第七列和第八列列向量可以对应天线端口对3的两个天线端口。
步骤2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本步骤中,可以对需要通过侧链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得到对应的调制符号。进一步的,对于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可以采用目标码本进行编码。具体的,可以对该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输出的调制符号进行分块,每个数据块可以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每个数据块可以通过目标码本一起进行编码,编码输出可以对应映射在各天线端口的用于侧链传输的频域资源的2N个RE上。
这里,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第一终端设备需要通过侧链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编码,可以实现传输信息在侧链上的分集传输,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同一个调制符号的更多独立衰落信号,从而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步骤203,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
本步骤中,目标码本可以是网络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在一个确定的网络中若网络只配置一个码本或者预定义的码本只有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码本默认为当前网络的目标码本;若在一个确定的网络中配置了码本集合,该码本集合可以包括多个码本(大于1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提前向第二终端设备告知该码本集合中的目标码本,例如,可以通过侧链的控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目标码本。目标码本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的,若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码本,第一个终端设备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提前向第二终端设备告知其自行选择的码本,即目标码本,例如,通过侧链的控制信息相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自行选择的码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关于目标码本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步骤2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并根据目标码本对信息进行编码,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并根据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可以实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侧链传输的信息的分集传输,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同一个调制符号的更多独立衰落信号,从而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301和发送单元302。其中,
处理单元301,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发送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6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图2所示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第二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确定单元401和解调单元402。其中,
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解调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7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7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7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81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8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83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图2所示实施例第二通信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501和发送器502。其中,
处理器501,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发送器5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5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19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图2所示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第二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601和接收器602。其中,
处理器601,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处理器601,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接收器602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0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02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03
其中,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0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11
Figure BDA0001816719100000212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设计中,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图2所示实施例第二通信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芯片包括: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702;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702,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处理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芯片包括: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第二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802;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802,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处理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第二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11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12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13
其中,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1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21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22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1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2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5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3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2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2N个第一向量,所述2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4N个第二向量,所述4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4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侧链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编码后的信息。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4N个天线端口,所述4N个天线端口被分为2N个天线端口对,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通过侧链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时,获取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是根据第一矩阵得到的码本,所述第一矩阵是根据第二矩阵得到的用于将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为秩等于N的2N×2N矩阵,所述第二矩阵包括N个第一向量,所述N个第一向量与所述N个天线端口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矩阵包括2N个第二向量,所述2N个第二向量与所述2N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向量包括2N个元素,且每两个第二向量对应一个第一向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码本对所述接收器通过侧链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根据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得到的矩阵;
所述第三矩阵为根据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确定的2N×2N矩阵;
所述第四矩阵为由1和-1组成的秩为2N,且任意两个行向量均是正交向量的2N×2N矩阵。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列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列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1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2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3
其中,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4
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表示取共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行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行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的任两行向量的元素为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任意两个调制符号,所述第三矩阵的另两行向量的元素为所述连续的4个调制符号中的其它两个调制符号的共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2,所述第三矩阵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5
Figure FDA0001816719090000056
其中,E=[1 1 1 1],s4i、s4i+1、s4i+2和s4i+3表示4个连续的调制符号,i取从1开始的自然数,*表示取共轭。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为对第五矩阵中的列向量中的元素进行位置调整后的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每行及每列均包含连续的2N个调制符号;
其中,第三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1ij,第四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2ij,则第五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3ij且M3ij=M1ij×M2ij,或者,第六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M4ij且M4ij=M1ij×M2ij,所述第五矩阵为对所述第六矩阵中任意两列取共轭后得到的矩阵;i和j均取1至2N的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19-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1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2m,与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向量的第m个元素表示为V3m,m取1至2N的整数,则当m取1至2N的第一子集时,V2m=V1m且V3m=0,当m取1至2N的第二子集时,V2m=0且V3m=V1m;其中,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的交集为空集,所述第一子集与所述第二子集并集为1至2N的整数,且所述第一向量对应的两个第二向量的非0元素的个数均等于N。
CN201811145508.5A 2018-09-29 2018-09-29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71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5508.5A CN110971276B (zh) 2018-09-29 2018-09-29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108501 WO2020063843A1 (zh) 2018-09-29 2019-09-27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5508.5A CN110971276B (zh) 2018-09-29 2018-09-29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276A true CN110971276A (zh) 2020-04-07
CN110971276B CN110971276B (zh) 2021-12-10

Family

ID=6995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5508.5A Active CN110971276B (zh) 2018-09-29 2018-09-29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1276B (zh)
WO (1) WO20200638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29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01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Yuan Zhu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CN105519029A (zh) * 2013-12-31 2016-04-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fdm通信系统及信号收发方法与装置
US20160352401A1 (en) * 2013-06-17 2016-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7105503A (zh) * 2016-02-19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系统
CN107211033A (zh) * 2014-12-31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31686A (zh) * 2015-03-05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和中继设备
CN108199754A (zh) * 2017-12-21 2018-06-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4379B2 (en) * 2013-01-21 2016-08-09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ecoder determination
CN104244265B (zh) * 2013-06-13 2018-01-09 北京邮电大学 多天线场景下d2d通信与蜂窝通信共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US10708015B2 (en) * 2014-02-10 2020-07-07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80092067A1 (en) * 2016-09-28 2018-03-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2401A1 (en) * 2013-06-17 2016-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5519029A (zh) * 2013-12-31 2016-04-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fdm通信系统及信号收发方法与装置
US2015021501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Yuan Zhu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CN107211033A (zh) * 2014-12-31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31686A (zh) * 2015-03-05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和中继设备
CN107105503A (zh) * 2016-02-19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系统
CN108199754A (zh) * 2017-12-21 2018-06-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基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29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276B (zh) 2021-12-10
WO2020063843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956B (zh) 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设备、无线通信装置
KR20100087360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RU267387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ороны передач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ороны приема
KR101096309B1 (ko) 코드 블록 자원 요소 경계를 유지하기 위한 레이트 매칭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148669A (zh) 使用低编码速率空间复用的发送分集
KR20020012560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CN108242972B (zh)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72875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JP7301168B2 (ja) コーディングおよび変調方法、復調および復号方法、装置、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JP2022515268A (ja) データ伝送方式及び通信デバイス
WO2017017883A1 (ja) 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097127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070000631A (ko) 채널 환경에 따라 차등적인 품질을 갖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장치
CN104065462A (zh) 中继干扰信道下具有分集增益的信号传输处理方法
US9590716B2 (en) Transmission, reception and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CN1098424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8310951B2 (en) Network coding method and system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channel state difference of receivers
CN109660325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702174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87733B (zh) 一种双向中继方案自适应选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566100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KR20150131521A (ko) 인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024346B (zh)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KR20200110520A (ko) 인체 통신 송신 장치 및 인체 통신 수신 장치
JP6016607B2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符号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