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9938A - 折叠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9938A
CN110969938A CN201811138192.7A CN201811138192A CN110969938A CN 110969938 A CN110969938 A CN 110969938A CN 201811138192 A CN201811138192 A CN 201811138192A CN 110969938 A CN110969938 A CN 110969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wheel
display panel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81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9938B (zh
Inventor
林益生
叶佳俊
王星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 Ink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Ink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E Ink Holding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1381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9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9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9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9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9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其包含中央连接件、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缆线及显示面板。中央连接件具有抵接柱。第一支撑结构枢接于中央连接件,且包含第一凹槽、第一平板、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一弹性件。第二支撑结构枢接于中央连接件且与第一支撑结构分别位于中央连接件的相对两侧,且包含第二凹槽、第二平板、第二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二弹性件。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且抵接抵接柱的下方。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上,且另一部分固定于第二支撑结构上。上述折叠式显示装置可以避免显示面板遭受额外的应力。

Description

折叠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即使在可携式电子设备中,对于大屏幕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用可弯曲或可折叠的可挠性显示面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提供了可携的便利性,并且可作为显示大荧幕的显示单元。可折叠显示装置除了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可移动通讯终端、电子票据、电子书、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设备、超移动个人电脑(PC)、移动电话、智能型电话、平板电脑之外,可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电视和监视器。
现有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弯折部下方通常是悬空的,或者与支撑结构完全贴合。然而此二种结构皆会对显示面板产生不良影响。详细而言,在弯折具有悬空弯折部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时,应力会集中于悬空弯折部的边缘,而导致此处容易受损。另一方面,在闭合具有与支撑结构完全贴合的弯折部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时,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之间的内径差造成的压应力可能导致弯折部向内凸出而与支撑结构分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折叠式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其包含中央连接件、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缆线以及显示面板。中央连接件具有抵接柱。第一支撑结构枢接于中央连接件。第一支撑结构包含第一凹槽、第一平板、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一弹性件。第一凹槽位于中央连接件中。第一平板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一支撑件可移动地位于第一平板上。多个第一弹性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侧壁之间,其余的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一平板与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第二支撑结构枢接于中央连接件且与第一支撑结构分别位于中央连接件的相对两侧。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平板、第二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凹槽位于中央连接件中。第二平板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平板上。多个第二弹性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其余的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二平板与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且抵接抵接柱的下方。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上,且另一部分固定于第二支撑结构上。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凸出组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且非显示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孔洞。此凸出组件设置于孔洞内。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凸出组件为齿轮或金属柱。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分别具有相耦合的凸面与凹面。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折叠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框架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框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一铰链及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且第二铰链具有一第三末端和第四末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铰链及第二铰链各自包括多个铰链单元。各个铰链单元包括铰链本体及滚轮。滚轮设置于铰链本体内,且接触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框体接触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框体具有侧部,此侧部包含第一圆轮,且第一圆轮接触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结构具有侧部,此侧部包含第二圆轮,且第二圆轮接触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下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极,且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的其中一个包括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显示面板接触第一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折叠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轮轴组件设置于第一凹槽中。第一轮轴组件包含一第一轮及第二轮。第一轮与第二轮共轴,且第一轮的半径大于第二轮的半径。缆线包含邻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缆线的第一部分连接第一支撑件的所述端并卷绕第一轮,且缆线的第二部分卷绕第二轮。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折叠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轮轴组件设置于第二凹槽中。第二轮轴组件包含第三轮及第四轮。第三轮与第四轮共轴,且第三轮的半径大于第四轮的半径。缆线还包含邻接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绕过且固定于抵接柱的下方并卷绕第四轮,且第三部分卷绕第三轮并连接第二撑件支撑件的尾端。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央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片板及第二片板。抵接柱连接第一片板及第二片板。第一片板具有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第二片板具有第三滑槽及第四滑槽。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结构具有一对第一凸出部,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与第三滑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第二支撑结构具有一对第二凸出部,分别设置于第二滑槽与第四滑槽内。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折叠式显示装置具有可在展开时伸出而弯折时内缩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这样的设计,显示面板的中央区域在展开时可由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支撑,且显示面板的中央区域在弯折时其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向下延伸,以避免显示面板遭受额外的应力。此外,折叠式显示装置仅固定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使显示面板在弯折时其另一部分可在第一支撑件结构移动,以避免损害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绘示了图1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的分解图。
图3A绘示了沿图1线段3A-3A的剖面图。
图3B绘示了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A绘示了图2的铰链单元的立体图。
图4B绘示了图4A的铰链单元的前视图。
图5绘示图3B的折叠式显示装置折叠后的局部剖面图。
图6绘示了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绘示了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
图9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
图10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
图11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10呈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绘示了图1的折叠式显示装置10呈展开状态时的分解图。请同时参照图1、图2,折叠式显示装置10包含中央连接件100、第一支撑结构200、第二支撑结构300以及显示面板500。中央连接件100具有抵接柱130。在多个实施方式中,中央连接件100还包括第一片板110以及第二片板120。更具体的说,第一片板110是与第二片板120相对设置,且抵接柱130连接第一片板110以及第二片板120。在多个示例中,抵接柱130可为一圆柱长杆。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连接件100可还包含多个子连接柱140用以固定第一片板110和第二片板120。在多个示例中,子连接柱140可为圆柱长杆或其他几何直角柱体。此外,第一片板110具有第一滑槽112及第二滑槽114,且第二片板120具有第三滑槽122及第四滑槽124。在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114、第三滑槽122及第四滑槽124可设计为弯曲形状。
图3A绘示了沿图1线段3A-3A的剖面图。图3B绘示了图3A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第一支撑结构200与第二支撑结构300枢接于中央连接件100,且第一支撑结构200与第二支撑结构300分别位于中央连接件100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撑结构200包含第一凹槽210、第一平板230、第一支撑件240以及多个第一弹性件220和250。具体来说,第一凹槽210位于中央连接件100中。第一平板230设置于第一凹槽210内。第一支撑件240可移动地位于第一平板230上。多个第一弹性件中的其中一个250位于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240T与第一凹槽210的侧壁之间,其余的第一弹性件220位于第一平板230与第一凹槽210的底面之间。相似地,第二支撑结构300包含第二凹槽310、第二平板330、第二支撑件340以及多个第二弹性件320和350。具体来说,第二凹槽310位于中央连接件100中。第二平板330设置于第二凹槽310内。第二支撑件340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平板330上。多个第二弹性件中的其中一个350位于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340T与第二凹槽310的侧壁之间,其余的第二弹性件320位于第二平板330与第二凹槽310的底面之间。
此外,第一弹性件2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平板230和第一凹槽210的底壁,且第一弹性件220的轴向平行第一平板230的法向量。第二弹性件3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平板330和第二凹槽310的底壁,且第二弹性件320的轴向平行第二平板330的法向量。这样的设计,当第一平板230与第二平板330受到向下的力时,第一弹性件220与第二弹性件320可被压缩,使得第一凹槽210与第二凹槽310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分别容纳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当此力被移除时,第一平板230则受到第一弹性件220的弹性恢复力而于第一凹槽210中复位,第二平板330则受到第二弹性件320的弹性恢复力而于第二凹槽310中复位。
此外,第一弹性件25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240T与第一凹槽210的侧壁。第二弹性件35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340T与第二凹槽310的侧壁。折叠式显示装置10包含缆线400。缆线40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240T与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340T,且抵接中央连接件100的抵接柱130的下方。也就是说,缆线400绕过抵接柱130的下缘而连接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呈折叠状态时(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受到缆线400的拉力而分别进入第一凹槽210与第二凹槽310中,此时,第一弹性件250与第二弹性件350被压缩。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从折叠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时(如图3B所示),第一弹性件250的弹性恢复力可将第一支撑件240的一部分推出第一凹槽210,且第二弹性件350的弹性恢复力可将第二支撑件340的一部分推出第二凹槽310,以支撑显示面板500。在多个示例中,第一弹性件220、250与第二弹性件320、350可以为弹簧,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其他可伸缩的弹性材料也可作为第一弹性件220、250与第二弹性件320、350,例如橡胶、硅胶或软质塑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240具有至少一部分240P位于第一平板230与第一凹槽210的顶面之间。第二支撑件340具有至少一部分340P位于第二平板330与第二凹槽310的顶面之间。在多个示例中,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具有不规则的外形。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位于第一平板230与第一凹槽210顶面之间的第一支撑件240的一部分240P可称之为尾部,远离尾部的部分可称之为头部,其中第一支撑件240的头部的厚度大于其尾部的厚度,且用于衔接头部与尾部之间的部分具有斜面。当第一支撑件240受到缆线400的拉力而进入第一凹槽210内时,上述第一支撑件240的斜面设计会使得第一支撑件240更容易进入第一凹槽210。相似地,位于第二平板330与第二凹槽310顶面之间的第二支撑件340的一部分340P可称之为尾部,远离尾部的部分可称之为头部,其中第二支撑件340的头部的厚度大于其尾部的厚度,且用于衔接头部与尾部之间的部分具有斜面。当第二支撑件340受到缆线400的拉力而进入第二凹槽310内时,上述第二支撑件340的斜面设计会使得第二支撑件340更容易进入第二凹槽310。
此外,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呈展开状态时(如图3A所示),第一支撑件240第二支撑件340接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40朝向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340朝向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分别具有相耦合的凹面与凸面。也就是说,与第二支撑件340接合的第一支撑件240的表面240’为凹面,以利折叠式显示装置10在折叠时可以顺利的分离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40朝向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340朝向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亦可分别具有相耦合的凸面与凹面,将在图8中论述。
请回到图2,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结构200还具有一对第一凸出部P1。第二支撑结构300还具有一对第二凸出部P2。由于视角关系,在图2中仅绘示一个第一凸出部P1与一个第二凸出部P2。这对第一凸出部P1是分别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相对两侧壁凸出并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112与第三滑槽122内,且。相似地,这对第二凸出部P2是分别从第二支撑结构300的相对两侧壁凸出并分别设置于第二滑槽114与第四滑槽124内。
请参阅图3A及图3B,显示面板500的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100上,且另一部分固定于第二支撑结构200上。在多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 panel)或电泳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显示面板500包括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此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含具有用于显示影像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阵列,以及提供于可挠性基板上以保护像素阵列的覆盖件。在多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包含电子墨水层。
请回到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500包括显示区域510及围绕显示区域510的非显示区域520。请参阅图3A及图3B,在组装第一支撑结构200、第二支撑结构300和显示面板500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上表面200a可直接接触前述显示面板500的一部分,而第二支撑结构300则可通过粘着剂(图未示)粘附于前述显示面板500的另一部分。在此,须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结构200的上表面200a与显示面板500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着剂,且上表面200a与显示面板500的接触面是经过平坦化及抗摩擦处理,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0.01。在弯折折叠式显示装置10时,显示面板500可以较佳地在第一支撑结构200的上表面200a上滑动,进而解决先前技术中因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内径差而损害显示面板的问题。
在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2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凸出组件214,且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包括至少一个孔洞522。在组装第一支撑结构200与显示面板500后,前述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凸出组件214会设置于孔洞522内。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孔洞522的数量实质上等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凸出组件214的数量。在一示例中,此凸出组件214为齿轮。在另一示例中,此凸出组件214为金属柱,稍后将在图9中论述。更详细的说,在凸出组件214为齿轮的示例中,孔洞522的数量应与所有齿轮的总齿数匹配。应注意,如图2及图3B所示,孔洞522设计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孔洞522的长度W1约略大于齿宽W2,且任两相邻的孔洞522中心的距离W3约略等于齿轮中任两相邻的齿距W4。通过齿轮的设置可以限制显示面板500在折叠的状态下仅沿着水平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显示面板500的仅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自由度。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折叠式显示装置10还包含框架600设置于显示面板500上。更具体的说,此框架600是设置于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上。框架600包括第一框体610、第二框体620、第一铰链630及第二铰链640。详细的说,第一铰链630具有第一末端632以及第二末端634分别枢接于第一框体610和第二框体620。第二铰链640具有第三末端642以及第四末端644分别枢接于第一框体610和第二框体620。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600的第一框体610和第二框体620相对于第一铰链630和第二铰链640可呈对称设置。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在组装框架600与显示面板500后,第二框体620可通过粘着剂(图未示)直接粘附于显示面板500非显示区域520的上表面520a,而第一框体610则可直接接触显示面板500非显示区域520的上表面520a,如图3A所示。在此,须说明的是,第一框体610与显示面板500非显示区域520的上表面520a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着剂,且第一框体610与显示面板500的接触面是经过平坦化及抗摩擦处理,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0.01。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610具有侧部610S,且在组装框架600与显示面板500后,第一框体610的侧部610S与显示面板500间隔一个距离SP。这样的设计,由于第一框体610和第一支撑结构200与显示面板500之间并非为粘着状态,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在折叠状态时,显示面板500可自由地沿着水平方向滑动,且距离SP可以补偿显示面板500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内径差,进而避免损伤显示面板。在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铰链630及第二铰链640分别包括多个铰链单元630U及铰链单元640U,将于下面详细描述。
图4A绘示了图2的铰链单元630U或640U的立体图。图4B绘示了图4A的铰链单元630U或640U的前视图。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铰链单元630U与铰链单元640U皆包括铰链本体CH及滚轮WH。具体来说,铰链本体CH具有第一端CH1、第二端CH2以及连接第一端CH1和第二端CH2的中间部分,其中滚轮WH设置于铰链本体CH的中间部分内。铰链本体CH的第一端CH1具有凸部CHP沿Y方向凸出铰链本体CH,且铰链本体CH的第二端CH2具有凹部CHR沿Y方向凹陷铰链本体CH。这样的设计,当多个铰链单元630U彼此枢接时,某一个铰链单元630U的第一端CH1的凸部CHP会与另一个铰链单元630U的第二端CH2的凹部CHR配对并卡合。铰链本体CH的中间部分相对于第一端CH1和第二端CH2具有较大的厚度用以内埋滚轮WH。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视图中所显示的滚轮WH的一部分WH’会凸出铰链本体CH。铰链单元640U的结构同铰链单元630U,不重复赘述。
同时参阅图3B,在组装框架600与显示面板500后,上述铰链单元630U其凸出铰链本体CH的滚轮WH的一部分WH’会接触显示面板500。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呈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凸出铰链本体CH的滚轮WH的一部分WH’可以抵住显示面板500,以避免显示面板500翘曲。铰链单元640U其凸出铰链本体CH的滚轮WH的一部分WH’也会接触显示面板500,不重复赘述。
请回到图2,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折叠式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含底座900。底座900包含第一底板910和第二底板920,其中第一底板910的边缘的相对两端具有一对第一槽座912,且第二底板920的边缘的相对两端具有一对第二槽座922。第一支撑结构200还具有一对第三凸出部P3。第二支撑结构300还具有一对第四凸出部P4。由于视角关系,在图2中仅绘示一个第三凸出部P3与一个第四凸出部P4。第三凸出部P3与第一凸出部P1对称设置。第四凸出部P4与第二凸出部P2对称设置。在组装中央连接件100、第一支撑结构200、第二支撑结构300和底座900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第三凸出部P3大致对准并置放于第一底板910的第一槽座912;第二支撑结构300的第四凸出部P4大致对准并置放于第二底板920的第二槽座922;以及第一底板910和第二底板920是彼此并排且固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槽座912和第二槽座922的形状是配合第三凸出部P3和第四凸出部P4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底座900和框架600后,请参阅图3A,可通过连接件D将底座900和框架600接触的部分固定。在多个示例中,连接件D可例如为螺钉,但不以此为限。
应了解到,已叙述过的元件连接关系与材料将不再重复赘述,合先叙明。在以下叙述中,将说明折叠式显示装置10使用时的不同状态。
图5绘示图3B的折叠式显示装置10折叠后的局部剖面图。如图所示,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从展开状态转换成折叠状态时,第一铰链630及第二铰链640的滚轮WH会抵住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520,使得显示面板500可以维持所期望的曲率半径。同时,第一支撑件240被缆线400拉入第一凹槽210内,且第二支撑件340被缆线400拉入第二凹槽310内。更具体的说,如前文所述,由于第一支撑件240头部的厚度大于其尾部的厚度,当第一支撑件240的头部进入第一凹槽210时,会使得第一平板230受到向下的压力,进而压缩第一弹性件220。同样地,由于第二支撑件340头部的厚度大于其尾部的厚度,当第二支撑件340的头部进入第二凹槽310时,会使得第二平板330受到向下的压力,进而压缩第二弹性件320。当折叠式显示装置10为折叠状态时,显示面板500的中央部分(即弯折区)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向下延伸,以避免显示面板500遭受额外的应力。
图6及图7均绘示了图5的局部放大图。请先参阅图6,折叠式显示装置10还包含第一轮轴组件700设置于第一凹槽210中。第一轮轴组件700包含第一轮710及第二轮720。第一轮710与第二轮720共轴,且第一轮710的半径大于第二轮720的半径。更具体的说,缆线400包含邻接的第一部分410及第二部分420,其中第一部分410连接第一支撑件240的末端240T并卷绕于第一轮710上,且缆线400的第二部分420卷绕于第二轮720上。接着,请参阅图7,折叠式显示装置10还包含第二轮轴组件800设置于第二凹槽310中。第二轮轴组件800包含第三轮810及第四轮820。第三轮810与第四轮820共轴,且第三轮810的半径大于第四轮820的半径。更具体的说,缆线400还包含邻接第二部分420的第三部分430。缆线400的第二部分420绕过且固定于抵接柱130的下方并卷绕于第四轮820上,且缆线400的第三部分430卷绕于第三轮810上并连接至第二支撑件340的末端340T。
图8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20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与图3A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折叠式显示装置20的第一支撑件24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340的一端分别具有相耦合的凸面与凹面。也就是说,在折叠式显示装置20中,与第二支撑件340接合的第一支撑件240的表面240’为凸面,以利折叠式显示装置20在折叠时可以顺利的分离第一支撑件240与第二支撑件340。
图9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30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与图3A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折叠式显示装置30的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凸出组件214为金属柱。在组装第一支撑结构200与显示面板500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凸出组件214会设置于孔洞522内。可以理解的是,孔洞522的数量应与金属柱的数量匹配。如前文所述,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的孔洞522设计为一长方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椭圆形。这样的设计,可以限制显示面板500在折叠的状态下仅沿着水平方向滑动。孔洞522在线段3A-3A剖面下所显示的长度W1需约略大于金属柱的长度W5。这样的设计,当折叠式显示装置30在折叠时,可以让显示面板500沿着水平方向滑动,以补偿显示面板500与第一支撑结构200的内径差,进而避免损伤显示面板。
图10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40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与图3A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折叠式显示装置40的显示面板5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极530,且第一支撑件240及第二支撑件340分别包括第二电极242与第二电极34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240及第二支撑件340可仅其中一个具有第二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530与第二电极242、342重叠。第一电极530和第二电极242、342可电性连接至电源(图未示),用以产生电场或磁场。更具体的说,当折叠式显示装置40呈展开状态时,第一电极530和第二电极242之间及第一电极530和第二电极342之间可产生异极电荷(例如,第一电极530产生正电荷且第二电极242、342产生负电荷),使得显示面板500可以更平贴于第一支撑件240及第二支撑件340上。当折叠式显示装置40在弯折的瞬间,第一电极530和第二电极242、342可产生同极电荷(例如,第一电极530和第二电极242、342同时产生正电荷或负电荷),使得将显示面板500可轻易脱离第一支撑件240和第二支撑件340,因此折叠式显示装置40可以更容易地弯折。
图11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显示装置50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3A相同。与图3A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折叠式显示装置50的框架600的第一框体610的侧部610S可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圆轮614,例如数对第一圆轮614。此第一圆轮614会接触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的上表面520a。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与第一框体6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折叠式显示装置50在弯折或展开时,其中的显示面板500可以顺利地沿着水平方向滑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结构200还具有位置对应于第一框体610侧部610S的侧部200S,且侧部200S可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圆轮224,例如数对第二圆轮224。此第二圆轮224接触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的下表面520b。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20与第一支撑结构20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折叠式显示装置50在弯折或展开时,其中的显示面板500可以顺利地沿着水平方向滑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具有可在展开时伸出而弯折时内缩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这样的设计,显示面板的中央区域在展开时可由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支撑,且显示面板的中央区域在弯折时其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向下延伸,以避免显示面板遭受额外的应力。此外,折叠式显示装置仅固定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使显示面板在弯折时其另一部分可在第一支撑件结构移动,以避免损害显示面板。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连接件,具有抵接柱;
第一支撑结构,枢接于所述中央连接件,且包括:
第一凹槽,位于所述中央连接件中;
第一平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一支撑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平板上;以及
多个第一弹性件,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之间,其余的所述多个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
第二支撑结构,枢接于所述中央连接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中央连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
第二凹槽,位于所述中央连接件中;
第二平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平板上;以及
多个第二弹性件,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其余的所述多个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
缆线,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且抵接所述抵接柱的下方;以及
显示面板,其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且另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凸出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孔洞,所述凸出组件设置于所述孔洞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组件为齿轮或金属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分别具有相耦合的凸面与凹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一铰链及第二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所述第二铰链具有第三末端和第四末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及所述第二铰链各自包括多个铰链单元,各所述铰链单元包括铰链本体及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铰链本体内,且接触所述显示面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具有侧部,所述侧部包含第一圆轮,且所述第一圆轮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具有侧部,所述侧部包含第二圆轮,且所述第二圆轮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接触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轮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轮轴组件包含第一轮及第二轮,所述第一轮与所述第二轮共轴,且所述第一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轮的半径,其中所述缆线包含邻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缆线的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尾端并卷绕所述第一轮,且所述缆线的所述第二部分卷绕所述第二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轮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轮轴组件包含第三轮及第四轮,所述第三轮与所述第四轮共轴,且所述第三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轮的半径,其中所述缆线还包含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绕过且固定所述抵接柱的下方并卷绕所述第四轮,且所述第三部分卷绕所述第三轮并连接所述第二撑件支撑件的尾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片板及第二片板,所述抵接柱连接所述第一片板及所述第二片板,且所述第一片板具有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片板具有第三滑槽及第四滑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具有一对第一凸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内。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具有一对第二凸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四滑槽内。
CN201811138192.7A 2018-09-28 2018-09-28 折叠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969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8192.7A CN11096993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折叠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8192.7A CN11096993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折叠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9938A true CN110969938A (zh) 2020-04-07
CN110969938B CN110969938B (zh) 2021-09-21

Family

ID=7002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8192.7A Active CN11096993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折叠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993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202A (zh) * 2020-06-30 2020-09-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65162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2102728A (zh) * 2020-09-29 2020-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的支撑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35274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33604A (zh) * 2022-02-21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设备
US11599159B2 (en) 2021-05-25 2023-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liding double-pivot hinge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677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系统
CN10377885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4796504A (zh) * 2015-04-20 2015-07-22 张跃 折叠式多屏机
CN204576991U (zh) * 2014-12-24 2015-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US20150233162A1 (en) * 2014-02-17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device an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6205385A (zh) * 2014-12-31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205384A (zh) * 2014-12-30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601130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7424518A (zh) * 2017-05-31 2017-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7093569U (zh) * 2017-05-27 2018-03-13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CN207195430U (zh) * 2017-07-10 2018-04-0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US20180124931A1 (en) * 2016-11-03 2018-05-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8028029A (zh) * 2015-09-24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柔性器件
CN108109527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CN108196718A (zh) * 2018-01-18 2018-06-22 曹磊 一种电子设备扇形拉伸使用柔性屏幕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CN10853820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677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系统
CN10377885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US20150233162A1 (en) * 2014-02-17 2015-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device an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4576991U (zh) * 2014-12-24 2015-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6205384A (zh) * 2014-12-30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205385A (zh) * 2014-12-31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4796504A (zh) * 2015-04-20 2015-07-22 张跃 折叠式多屏机
CN108028029A (zh) * 2015-09-24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柔性器件
US20180124931A1 (en) * 2016-11-03 2018-05-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8109527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CN106601130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207093569U (zh) * 2017-05-27 2018-03-13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CN107424518A (zh) * 2017-05-31 2017-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7195430U (zh) * 2017-07-10 2018-04-0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8196718A (zh) * 2018-01-18 2018-06-22 曹磊 一种电子设备扇形拉伸使用柔性屏幕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CN10853820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162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WO2022001335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1653202A (zh) * 2020-06-30 2020-09-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53202B (zh) * 2020-06-30 2022-03-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02728A (zh) * 2020-09-29 2020-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的支撑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35274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35274B (zh) * 2020-12-30 2024-0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US11599159B2 (en) 2021-05-25 2023-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liding double-pivot hinge
CN114333604A (zh) * 2022-02-21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9938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9938B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TWI670696B (zh) 折疊式顯示裝置
CN109979324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和框架装置
US8813312B2 (en) Hinge for display device
US9668550B2 (en) Wearable device
KR102178724B1 (ko) 힌지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접을 수 있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9064431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olding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ink members
KR102573562B1 (ko) 디텐트 구조물이 배치된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접이식 전자 장치
US8986029B2 (en) Dock connector with compliance mechanism
CN10750597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1452868B1 (ko) 접철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83608A (ko)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091273A (ko) 접철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62275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27625A (ko)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2485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BR122021018938A2 (pt) Módulo de articulação incluindo estrutura de retenção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dobrável incluindo o módulo de articulação
US201401188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nkage mechanism thereof
KR20140091271A (ko) 접철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23016B2 (en) Hinged device and associated input device
KR20220075847A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20230193947A1 (en) Link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7882862B (zh) 铰链装置及使用此铰链装置的显示装置
KR20210009476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커버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401748B (zh) 一种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