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506A -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506A
CN110967506A CN201811162956.6A CN201811162956A CN110967506A CN 110967506 A CN110967506 A CN 110967506A CN 201811162956 A CN201811162956 A CN 201811162956A CN 110967506 A CN110967506 A CN 110967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identifier
identification
sample rack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29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富强
张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Mindray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29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03Reinspection of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1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transfer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01N2035/0064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detecting malfunctions in conveying 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该样本转运系统包括:承载托盘,所述承载托盘具有放置腔;成列放置于所述放置腔的样本架,所述样本架用于承载样本容器;以及识别组件,包括第一识别件及第二识别件,所述第二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样本架,所述第一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所述样本架的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当所述样本架装载于所述承载托盘时,所述第一识别件和所述第二识别件能够使所述样本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所述承载托盘。这样,操作人员无需注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只需观看第一识别件与第二识别件即可,便于操作人员装载样本架,提高样本架的周转效率。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样本分析仪而言,样本架与提篮须配合使用。提篮一方面可以用于样本架批量周转,另一方面也作为仪器的一个模块,起到一定的功性能作用。样本架装入提篮时,需操作人员逐个放入提篮内。由于样本架中样本容器的一表面具有用于扫描的识别码。这就要求样本架在提篮中的方向正确,以使得样本容器的识别码能够被扫描识别。如果样本架放反,样本容器中的识别码不会被扫描,将影响仪器正常运行。
目前,样本架放入提篮时,仅依靠操作人员人为注意方向,并无特别醒目的方向提醒,容易导致放反,而且,操作人员需时刻注意样本架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的方向,影响样本架的周转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样本架容易放反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样本架放反且提高装载效率的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样本转运系统,包括:
承载托盘,所述承载托盘具有放置腔,所述承载托盘在所述放置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开口;
成列放置于所述放置腔的样本架,所述样本架排列方向朝向所述开口处延伸,所述样本架用于承载样本容器;以及
识别组件,包括第一识别件及第二识别件,所述第二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样本架,所述第一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
所述样本架的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当所述样本架装载于所述承载托盘时,所述第一识别件和所述第二识别件能够使所述样本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所述承载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样本架的端部,所述第一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与所述样本架端部相对应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托盘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识别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或者,所述第一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为一体结构;
或者,所述第一识别件通过胶粘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承载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架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识别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或者,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样本架为一体结构;
或者,所述第二识别件通过胶粘或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样本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识别件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所述第二识别件为与第一识别件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时,所述样本架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识别件包括第一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上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一承载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识别件包括第二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上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二承载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标识的与所述第一标识朝向一致且相互靠近时,所述样本架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识别件沿所述样本架排列方向邻接布置或间隔布置于所述承载托盘。
一种样本转运系统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样本架运动至承载托盘的放置腔上方;
识别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
识别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的朝向是否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
若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所述样本架可以向下运动,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所述承载托盘的放置腔中;
若所述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朝向相异,调整所述样本架的方向,使所述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朝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相匹配的步骤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识别件的形状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形状标识匹配;
和/或,所述第一识别件的颜色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颜色标识匹配;
和/或,所述第一识别件的图案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图案标识匹配。
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分析系统、样本传送系统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
所述样本转运系统装载样本架后安装于所述样本传送系统中,所述样本传送系统可将所述样本转运系统中的所述样本架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系统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将样本架按照成列排布的方式装载于承载托盘时,若样本架的第二识别件与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对应匹配,表明样本架在承载托盘上的方向正确。若样本架端部没有第二识别件与第一识别件匹配对应,则表明样本架在承载托盘上的方向不正确,此时需要调整样本架的方向,使得样本架端部的第二识别件与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这样,通过第一识别件与第二识别件的匹配对应,起到防呆作用,有效的解决目前样本架容易放反的问题,保证样本架准确装载于承载托盘中。这样,操作人员无需注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只需观看第一识别件与第二识别件即可,便于操作人员装载样本架,提高样本架的周转效率。
本发明的样本分析仪采用上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后,可以保证样本容器放入的方向准确,保证样本分析仪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本转运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样本转运系统的立体图,其中,样本架未安装于承载托盘;
图3为图1所示的样本转运系统中承载托盘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样本转运系统中样本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样本架与第二识别件相分离的立体图。
其中:
100-样本转运系统;
110-承载托盘;
111-承载底板;
112-承载侧板;
113-放置腔;
114-承载挡板;
115-开口;
120-样本架;
130-识别组件;
131-第一识别件;
132-第二识别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识别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识别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转运系统100。该样本转运系统100用于将具有样本容器的样本架120转移到样本分析仪的样本传送系统,再由样本传送系统将样本转运系统100中的样本架120输送至样本分析系统。样本分析系统检测后的样本架120有样本传送系统输送至样本转运系统100中,再将样本转运系统100从样本传送系统中取出。这样可以实现批量的向样本传送系统中装载样本架120以及将检测后的样本架120取出,提高样本架120的装卸载效率,使得样本分析仪自动连续运行,提高检测效率。
样本架120用于承载具有待测样本的样本容器。可以理解的是,待测的样本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的样本包括固体样本或者液体样本。对液体样本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液体样本置于样本容器如试管或量杯等容器中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液体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而且,每个样本架120上可以放置多个样本容器。可选的,样本架120具有一个用于放置样本容器的放置位。也就是说,样本架120上可以只承载一个样本容器。当然,样本架120也可具有多个用于放置样本容器的放置位。也就是说,样本架120可以承载多个样本容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示例的,样本容器具有十个放置位,用于承载十个样本容器。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样本转运系统100包括承载托盘110、样本架120以及识别组件130。承载托盘110具有放置腔113,承载托盘110在放置腔113的一侧具有与放置腔113连通的开口115。样本架120成列放置于放置腔113,样本架120排列方向朝向开口115处延伸,样本架120用于承载样本容器。
具体的,承载托盘110包括承载底板111及围设于承载底板111三侧的承载板,承载底板111与承载板围设成上述的放置腔113。其中,相对的两个承载板记为承载侧板112,两个承载侧板112之间形成上述的开口115,开口115与两个承载侧板112之间的承载板记为承载挡板114相对设置。该开口115用于向承载托盘110中装载反应容器或者从承载托盘110中取出样本容器。
可以理解的是,该开口115为样本分析仪运行过程中,样本架120从承载托盘110进出的入口与出口。具体的,用户将样本存储区的样本架120通过该开口115按照上述排列方式放置于承载托盘110。待承载托盘110装满或装载预定数量的样本架120后,用户将样本转运系统100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样本传送系统中。样本分析仪运行时,样本架120可以从该开口115被送出承载托盘110并经样本传送系统输送至样本分析系统。样本分析系统检测后的样本架120经样本传送系统回收到样本转运系统100中。样本分析仪运行时,检测后的样本架120通过该开口115进入承载托盘110,将承载托盘110从样本分析仪的样本传送系统中取下并放置到回收处,将检测后的样本架120从该开口115移出承载托盘110。
多个样本架120在放置腔113中沿承载挡板114与开口115的连线方向排布,通过两侧相对的承载侧板112限制样本架120的位置,避免样本架120朝向承载侧板112的外侧窜动,以将样本架120可靠的限位于承载托盘110中。而且,与开口115相对设置的承载挡板114也能够限制样本架120的位置,使得装载的样本架120最多只能和承载挡板114抵接,避免样本架120向承载挡板114的外侧运动。
由于各个待检测的样本之间存在差异,要进行的检测也存在差异,所以样本容器的外侧需设置识别码。可以理解的是,识别码可以为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其他类型便于识别的信息。通过扫描识别码即可识别待测的样本的身份及其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具体的,样本架120被输送至样本分析系统后,样本分析系统内的扫描部件就会扫描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条码。若样本架120以错误的方向如反向等方式被输送到样本分析系统后,扫描部件会存在扫描不到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条码的情况,影响待检测的样本的识别。
这就要求样本架120以正确的方向被样本传送系统输送至样本分析系统中。进而需要保证样本架120以正确的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中。这样,样本架120从承载托盘110被送出时,经样本传送系统送入到样本分析系统后,能够保证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正好对应扫描部件。
样本架120装载至承载托盘110的过程中,若直接将样本架120放置到承载托盘110的放置腔113中,可能会存在样本架120放反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承载托盘110中,则表明样本架120放正,这里的样本架120放反是指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朝向正好与样本架120放正的方向相反。这就要求用户装载样本架120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观察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识别码的朝向,保证样本架120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这样会增加用户的作业强度,降低样本架120的装载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样本转运系统100通过识别组件130识别样本架120的正反方向,保证样本架120的安装方向正确,提高样本架120的装载效率,同时降低用户的作业强度。
具体的,识别组件130包括第一识别件131及第二识别件132,第二识别件132设置于样本架120,第一识别件131设置于承载托盘110。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当样本架120装载于承载托盘110时,第一识别件131和第二识别件132能够使样本架120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当用户向承载托盘110内装载样本架120时,先将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的位置对应到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再将样本架120直接安装到承载托盘110中。此时,可以保证样本架120在承载托盘110中的位置正确,便于后续扫描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
本发明的样本转运系统100在装载样本架120时,将样本架120按照成列排布的方式装载于承载托盘110,若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对应匹配,表明样本架120在承载托盘110上的方向正确。若样本架120端部没有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匹配对应,则表明样本架120在承载托盘110上的方向不正确,此时需要调整样本架120的方向,使得样本架120端部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这样,通过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的匹配对应,使得样本架120的放置方向准确,有效的解决目前样本架120容易放反的问题,保证样本架120准确装载于承载托盘110中。这样,操作人员无需注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只需观看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即可,便于操作人员装载样本架120,提高样本架120的周转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件131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也就是说,第一识别件131为形状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形状标识。第一识别件131为颜色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或相匹配的颜色标识,比如渐变色等。第一识别件131为图案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图案标识。
当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均为颜色标识时,颜色标识可以为醒目的颜色,如黄色、橙色、绿色等。当然,颜色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颜色,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当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为形状标识时,形状标识可以为凸起、凹进、曲面等。当然,形状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形状,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当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为图案标识时,图案标识可以为多边形、星星等。当然,图案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图案,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
而且,形状标识、颜色标识及图案标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如形状标识与图案标识组合,形状标识与颜色标识组合,颜色标识与图案标识组合,还可以为形状标识、颜色标识与图案标识的组合。可以理解的,形状标识的形状原则上不受限制,颜色标识的颜色原则上不受限制,图案标识的图案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保证第一识别件131与第二识别件132相一致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设置于样本架120的端部,第一识别件131设置于承载托盘110与样本架120端部相对应的侧面。也就是说,第二识别件132设置在样本架120靠近承载侧板112的一个端部上,第一识别件131位于对应的承载侧板112上。这样,用户将样本架120装载于承载托盘110时,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的第二识别件132朝向一致,且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靠近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以保证样本架120以正确的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朝向一致是指,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朝向承载侧板112具有第一识别件131的一侧。即第二识别件132的位置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相对应。若样本架120的另一端不具有第一识别件131,当样本架120的另一端朝向第一识别件131时,即第二识别件132的位置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不对应,表明样本架120的方向放反了,用户需要将样本架120旋转,使得第二识别件132的位置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可以保证样本架120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中。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识别件131也可设置于承载挡板114上,第二识别件132相应的设置在样本架120朝向承载挡板114的一侧。这样也可以识别样本架120的安装方向,使样本架120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中。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托盘110上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识别件131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可以理解的,第一识别件131可以为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其他结构等等。第一识别件131通过过盈或间隙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当然,第一识别件131也可通过卡固件等卡设于第一安装槽,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识别件131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件131与承载托盘110为一体结构。可以理解的,第一识别件131与承载托盘110可以采用一体双料成型方式加工成型。当然,第一识别件131也可采用印刷方式固定于承载托盘110。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一识别件131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件131通过胶粘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承载托盘110。可以理解的,第一识别件131为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等时,第一识别件131可以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承载托盘110,当然,也可通过固定件如螺纹件等固定在承载托盘110。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一识别件131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在一实施例中,样本架120上具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识别件13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可以理解的,第二识别件132可以为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其他结构等等。第二识别件132通过过盈或间隙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当然,第二识别件132也可通过卡固件等卡设于第二安装槽,这样可以实现第二识别件132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与样本架120为一体结构。可以理解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可以采用一体双料成型方式加工成型。当然,第二识别件132也可采用印刷方式固定于样本架120。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二识别件132安装于样本架1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通过胶粘或固定件固定于样本架120。可以理解的,第二识别件132为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等时,第二识别件132可以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样本架120,当然,也可通过固定件如螺纹件等固定在样本架120。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二识别件132安装于样本架120。
本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通过可拆卸安装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样本架120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磨损情况,导致第二识别件132的磨损,不便于用户识别。此时,可以将磨损的第二识别件132取下,更换上易于识别的第二识别件132。当然,可以重新印刷等设置第二识别件132。
可以理解的,若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反时,样本架120也可安装到承载托盘110中。此时,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的方向朝向反向。当样本架120被输送到样本分析系统后,扫描部件无法扫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
因此,当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同时,样本架120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承载托盘110中。用户向承载托盘110内装载样本架120时,若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同,则表明第二识别件132的位置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对应。此时,样本架120安装到承载托盘110后,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的方向正确。这样便于样本分析系统中扫描部件扫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件131包括第一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承载本体上的第一标识。第一承载本体为块状结构、片状结构等,第一标识为便于用户识别的醒目标识,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标识识别样本架120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一承载本体。也就是说,第一标识与第一承载本体分体设置。使用时可以将需要的第一标识安装在载体即第一承载本体上,再将第一承载本体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包括第二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承载本体上的第二标识。第二承载本体为块状结构、片状结构等,第二标识为便于用户识别的醒目标识,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标识识别样本架120的安装方向。进一步地,第二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二承载本体。也就是说,第二标识与第二承载本体分体设置。使用时可以将需要的第二标识安装在载体即第二承载本体上,再将第二承载本体安装于样本架120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也就是说,第一标识为形状标识时,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一致的形状标识。第一标识为颜色标识时,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一致的颜色标识。第一标识为图案标识时,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一致的图案标识。
当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均为颜色标识时,颜色标识可以为醒目的颜色,如黄色、橙色、绿色等。当然,颜色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颜色,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当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为形状标识时,形状标识可以为凸起、凹进、曲面等。当然,形状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形状,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当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为图案标识时,图案标识可以为多边形、星星等。当然,图案标识还可为其他醒目图案,只要能够便于用户认出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并将二者进行匹配对应即可。
而且,形状标识、颜色标识及图案标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如形状标识与图案标识组合,形状标识与颜色标识组合,颜色标识与图案标识组合,还可以为形状标识、颜色标识与图案标识的组合。可以理解的,形状标识的形状原则上不受限制,颜色标识的颜色原则上不受限制,图案标识的图案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保证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相一致即可。
当第二标识的与第一标识朝向一致且相互靠近时,样本架120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承载托盘110中。用户向承载托盘110内装载样本架120时,若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朝向相同,即表明第二标识的位置与第一标识的位置对应。此时,样本架120安装到承载托盘110后,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的方向正确。这样便于样本分析系统中扫描部件扫描样本容器的识别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件131的数量多个,多个第一识别件131沿样本架120排列方向邻接布置或间隔布置于承载托盘110。也就是说,多个第一识别件131设置于承载侧板112上,并沿承载挡板114与开口115的连线方向排布,这样便于用户将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匹配对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识别件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识别件131间隔设置于同一承载侧板112上。
本实施例中,仅以形状标识匹配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样本架120右上端为第二识别件132,第二识别件132可拆卸的安装于样本架120的端部。如图5所示,第二识别件132与样本架120相分离。与第二识别件132的形状标识相匹配的第一识别件131设置于承载托盘110上,如图3所示。
当样本架120安装于承载托盘110时,若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相对应时,如图2所示,样本架120可以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中,使得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朝向正确。若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不对应,也就是说,样本架120的没有第二识别件132的一端朝向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此时,需要将样本架120旋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相对应,再将样本架120安装于承载托盘110中。样本架120安装完成后,如图1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识别组件130还包括第三识别件以及第四识别件,第四识别件设置于样本架120另一端的端部,第三识别件设置于承载托盘110与样本架120另一端端部相对应的侧面,第三识别件与第四识别件匹配对应,第三识别件与第一识别件131相异。也就是说,也可以在样本架120没有第一识别件131的一端设置第三识别件,在承载托盘110没有第二识别件132的承载侧板112上设置第四识别件。通过两组识别标识样本架120的装载操作,保证样本架120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识别件为与第四识别件相一致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并且还要与第一识别件131相异,这样可以避免样本架120装反。而且,第三识别件的结构及设置形式、第四识别件的结构及设置形式与第一识别件131、第二识别件132的结构及设置形式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转运系统100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样本架120运动至承载托盘110的放置腔113上方;
识别样本架120上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
识别样本架120上的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是否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同:
若样本架120上的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同,样本架120可以向下运动,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的放置腔113中;
若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与第一识别件131的朝向相异,调整样本架120的方向,使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与第一识别件131的朝向相同。
将样本架120移到承载托盘110的放置腔113后,先识别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是否与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是指第二识别件132是否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若相匹配,则可以进行后续操作。若不匹配,则需要更换样本架120或更换样本架120上第二识别件132,使样本架120的第二识别件132与承载托盘110的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
然后,识别样本架120上的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朝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明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相对应,样本架120可以向下运动,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承载托盘110的放置腔113中。若不相同,则表明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的位置不对应,此时,需要调整样本架120的角度,使得样本架120上的第二识别件132的朝向与承载托盘110上的第一识别件131朝向相同,再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132与第一识别件131相匹配的步骤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识别件131的形状标识与第二识别件132的形状标识匹配;
和/或,第一识别件131的颜色标识与第二识别件132的颜色标识匹配;
和/或,第一识别件131的图案标识与第二识别件132的图案标识匹配。
第一识别件131为形状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形状标识。第一识别件131为颜色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颜色标识。第一识别件131为图案标识时,第二识别件132为与第一识别件131相一致的图案标识。形状标识、颜色标识及图案标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这一点已经在上文详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分析系统、样本传送系统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样本转运系统100。样本转运系统100装载样本架120后安装于样本传送系统中,样本传送系统可将样本转运系统100中的样本架120传输至样本分析系统中。样本传送系统用于将待检测的样本架120输送至样本分析系统,以及回收样本分析系统检测后的样本架120。样本分析系统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得到样本的检测结果。样本分析仪运行时,将样本转运系统100放置于样本传送系统上,样本传送系统将样本转运系统100中待检测的样本架120传送到样本分析系统中,样本分析系统检测完成后,再由样本传送系统回收至样本转运系统100。通过样本转运系统100实现样本架120的装卸载,提高装卸载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样本架120中样本容器的识别码以正确的方向对准样本分析系统的扫描部件,便于扫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托盘,所述承载托盘具有放置腔,所述承载托盘在所述放置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开口;
成列放置于所述放置腔的样本架,所述样本架排列方向朝向所述开口处延伸,所述样本架用于承载样本容器;以及
识别组件,包括第一识别件及第二识别件,所述第二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样本架,所述第一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
所述样本架的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当所述样本架装载于所述承载托盘时,所述第一识别件和所述第二识别件能够使所述样本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所述承载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样本架的端部,所述第一识别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与所述样本架端部相对应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盘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识别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或者,所述第一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为一体结构;
或者,所述第一识别件通过胶粘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承载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架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识别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或者,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样本架为一体结构;
或者,所述第二识别件通过胶粘或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样本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件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所述第二识别件为与第一识别件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时,所述样本架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件包括第一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上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一承载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件包括第二承载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上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通过胶粘方式、印刷方式或固定件固定于第二承载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为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形状标识和/或颜色标识和/或图案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标识的与所述第一标识朝向一致且相互靠近时,所述样本架能够以正确方向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识别件沿所述样本架排列方向邻接布置或间隔布置于所述承载托盘。
12.一种样本转运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样本架运动至承载托盘的放置腔上方;
识别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相匹配;
识别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的朝向是否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
若所述样本架上的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承载托盘上的第一识别件朝向相同,所述样本架可以向下运动,并以正确方向安装于所述承载托盘的放置腔中;
若所述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朝向相异,调整所述样本架的方向,使所述第二识别件的朝向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的朝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件与所述第一识别件相匹配的步骤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识别件的形状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形状标识匹配;
和/或,所述第一识别件的颜色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颜色标识匹配;
和/或,所述第一识别件的图案标识与所述第二识别件的图案标识匹配。
14.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分析系统、样本传送系统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转运系统;
所述样本转运系统装载样本架后安装于所述样本传送系统中,所述样本传送系统可将所述样本转运系统中的所述样本架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系统中。
CN201811162956.6A 2018-09-30 2018-09-30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0967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956.6A CN110967506A (zh) 2018-09-30 2018-09-30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2956.6A CN110967506A (zh) 2018-09-30 2018-09-30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506A true CN110967506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2956.6A Pending CN110967506A (zh) 2018-09-30 2018-09-30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5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7028A (ja) * 2001-07-05 2003-01-17 Yoshifusa Hishitani 乾電池電源装置
CN102246048A (zh) * 2008-12-11 2011-11-16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支架托盘、支架和支架传送系统
CN106028947A (zh) * 2015-05-07 2016-10-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血流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300624A (zh) * 2016-04-15 2017-10-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设备及其样本架运输装置
CN206618766U (zh) * 2017-03-20 2017-11-07 上海德孚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试管装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7028A (ja) * 2001-07-05 2003-01-17 Yoshifusa Hishitani 乾電池電源装置
CN102246048A (zh) * 2008-12-11 2011-11-16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支架托盘、支架和支架传送系统
CN106028947A (zh) * 2015-05-07 2016-10-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血流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300624A (zh) * 2016-04-15 2017-10-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设备及其样本架运输装置
CN206618766U (zh) * 2017-03-20 2017-11-07 上海德孚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试管装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YOCIN: "《PCBA上电子元件极性识别》", 21 June 2018, pages: 5 - 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6853B2 (en) Sample rack
EP2959432B1 (en) Rack orientation detection with multiple tags
KR100270137B1 (ko) Ic 수납용 트레이수용장치 및 이 트레이수용장치의 장착대
US72783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ample holders
US7988933B2 (e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 clinical sample container
US20110158850A1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bench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ck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an automation installation
CN108430636B (zh) 自动取样机的样本及样本架识别系统
JP2000142652A (ja) ラベルシステムとラベル整列および配置方法
US20100303331A1 (en) Specim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pecimen processing method
CN115155685A (zh) 取向识别标签、试剂容器载架结构、分析装置和读取器模块
US10041963B2 (en) System for adjusting automatic analysis, method for adjusting automatic analysis
EP3542302B1 (en) Interference-reducing rfid reader
JPWO2017029731A1 (ja) ノズル洗浄装置およびノズルステーション設置装置
CN110967506A (zh) 样本分析仪、样本转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JP5991003B2 (ja) 容器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US11420210B2 (en) Stackable consumable carrier with locking device and handling interfaces
CN110724626B (zh) 一种生物芯片的集成检测装置
US20230258671A1 (en) Laboratory system
CN209387672U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转运系统
US11097277B2 (en) Cover member with orientation indicia
US20210053050A1 (en) Specimen processing apparatus, specim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pecimen
US20130119596A1 (en) System for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US8034305B2 (en) Container segment assembly
JP2002181810A (ja) 病理組織切片の処理システム
CN217562055U (zh) 物品查验登记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