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2489B - 一种笔帽滑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笔帽滑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2489B
CN110962489B CN201911332761.6A CN201911332761A CN110962489B CN 110962489 B CN110962489 B CN 110962489B CN 201911332761 A CN201911332761 A CN 201911332761A CN 110962489 B CN110962489 B CN 110962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holder
sliding
push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2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2489A (zh
Inventor
余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27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2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2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489A/zh
Priority to JP2020158112A priority patent/JP6818216B1/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2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4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means sliding in longitudinally-slotted casing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Clip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帽滑动笔,属于文具技术领域。一种笔帽滑动笔,包括前笔筒、笔杆和后笔筒盖,前笔筒位于笔杆的前侧并与笔杆螺纹连接,后笔筒盖位于笔杆的后侧并与笔杆相卡接,前笔筒和笔杆内放置有笔芯,还包括用于控制笔芯在笔杆内轴向相对滑动的笔夹,笔杆后部的外壁上开凿有可供笔夹在笔杆内轴向滑动的活动槽,可以通过推拉装置实现笔芯在笔杆内的轴向滑动,进而控制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和隐藏于前笔筒内,操作灵活,且较为便捷,节省了独立笔套的同时,使得外界作用力较小时,笔芯不易露出前笔筒外,既能保护笔芯不易受到外界压力而有所损坏,又能使外界物体不易沾染到笔油。

Description

一种笔帽滑动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帽滑动笔。
背景技术
对于广大学生和需要书写工作的人员来说,书写笔必不可少。目前使用的书写笔通常有按压式书写笔和带笔盖的书写笔等,带笔盖的书写笔为在笔杆上设螺纹,用笔头与螺纹连接,笔芯放在笔杆内。
其中带笔盖的书写笔在使用过程中长期用力过猛或笔使用过程中摔落容易导致笔头处的破裂,进而在用笔时笔芯容易晃动,影响正常的书写,同时当笔盖不小心掉落后,笔芯前端无笔盖容易导致笔油沾染到衣服或纸张等外界物体上,清洗较为麻烦,按压式的书写笔在使用过程中后笔盖不小心掉落时,其内的弹簧容易掉落,进而容易导致书写笔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换笔壳,导致资源的浪费,且按压笔在使用过程中,其内的弹簧位置有偏差时,按压时较为不灵活,需要多次按压才能实现用笔的操作,同时按压笔使用过程中,按压使笔芯露出或隐藏时的力度较小,导致包中携带按压笔过程中,包内物体不小心按到按压笔时,笔芯容易露出而使笔油沾染到物体上。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帽滑动笔,它可以通过推拉装置实现笔芯在笔杆内的轴向滑动,进而控制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和隐藏于前笔筒内,操作灵活,且较为便捷,节省了独立笔套的同时,使得外界作用力较小时,笔芯不易露出前笔筒外,既能保护笔芯不易受到外界压力而有所损坏,又能使外界物体不易沾染到笔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笔帽滑动笔,包括前笔筒、笔杆和后笔筒盖,所述前笔筒位于笔杆的前侧并与笔杆螺纹连接,所述后笔筒盖位于笔杆的后侧并与笔杆相卡接,所述前笔筒和笔杆内放置有笔芯,还包括用于控制笔芯在笔杆内轴向相对滑动的笔夹,所述笔杆后部的外壁上开凿有可供笔夹在笔杆内轴向滑动的活动槽;
所述笔夹位于笔杆内的一端固设有用于驱动笔芯在笔杆内轴向滑动的推拉装置,所述笔芯与推拉装置相卡接,所述推拉装置与后笔筒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推拉装置内固设有用于与笔杆卡接的限位卡件;
所述笔杆后部的内底壁上固设有可供限位卡件有限卡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推拉装置内部;
向后推动笔夹,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脱离固定结构,推拉装置在笔杆内轴向滑动至第一状态;
释放笔夹,推拉装置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在笔杆内轴向滑动至第二状态,限位卡件与固定结构相抵触,笔芯露出;
再一次向后推动笔夹,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脱离与固定结构的抵触状态而卡入固定结构内,笔芯隐藏。
可以通过推拉装置实现笔芯在笔杆内的轴向滑动,进而控制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和隐藏于前笔筒内,操作灵活,且较为便捷,节省了独立笔套的同时,使得外界作用力较小时,笔芯不易露出前笔筒外,既能保护笔芯不易受到外界压力而有所损坏,又能使外界物体不易沾染到笔油。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滑筒和推压筒,所述滑筒位于推压筒的前侧,所述滑筒与笔夹相固定,且滑筒与笔杆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其中一端位于推压筒内部,且另一端与后笔筒盖相接触,所述滑筒前部的内壁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滑筒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笔槽,所述笔芯卡接于笔槽内,当笔芯处于隐藏状态时,向后推笔夹,笔夹带动滑筒和推压筒在笔杆轴向上向后滑动,推压筒挤压复位弹簧,同时限位卡件逐渐脱离固定结构,松开笔夹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压筒和滑筒带动笔芯在笔杆内轴向上向前滑动,进而使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同时限位卡件再次与固定结构相抵触,对露出前笔筒外的笔芯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后部的内壁与笔夹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向后推动笔夹至靠近活动槽后部的内壁之前,复位弹簧刚达到或已达到弹性最大限度,不易发生笔夹推动至最大限度,而复位弹簧的压缩力度较小(进而回弹力较小)导致笔芯不能够很好的被弹出前笔筒外,同时推压筒未与后笔筒盖相抵触或刚好与后笔筒盖相抵触,使得初始状态(即笔芯隐藏)时,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来使笔夹带动推压筒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件固设于限位块的后部,所述限位卡件下端的后侧部设有滑动面,所述限位卡件下端的前侧部设有子定位面,所述滑动面与子定位面之间形成钩合体,所述钩合体与固定结构相卡接,笔芯处于隐藏状态下时,钩合体卡接于固定结构中,笔芯处于露出前笔筒外状态下时,固定结构对位置发生改变后的钩合体起到阻挡作用,使钩合体不易在笔杆内滑动,进而对笔芯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笔杆后部的内底壁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块上开凿的卡槽,所述固定块位于滑筒内部,所述钩合体与卡槽钩合卡接,所述卡槽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母第一定位面和导向面,所述滑动面与导向面相抵触,所述子定位面与母第一定位面相抵触,所述固定块前部设有用于抵触限位卡件的母第二定位面,向后推笔夹使限位卡件逐渐脱离固定结构的过程中,限位卡件沿导向面逐渐向上移动直至限位卡件所在的导向面位置高于母第二定位面位置,松开笔夹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卡件脱离卡槽并在笔杆内向前移动,当复位弹簧达到最大弹性限度即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后,限位卡件在惯性力作用下会向后缓冲小段距离,直至限位卡件撞上导向面,此时限位卡件与母第二定位面相抵触,对限位卡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的表面积大于母第二定位面的表面积,且母第二定位面与导向面的倾斜的坡度相等,使限位卡件向后移动脱离卡槽的过程中,导向面表面有足够限位卡件产生位移的距离,进而使限位卡件在导向面上可移动至高于母第二定位面上端位置所在的平面,使限位卡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所在的平面在笔杆内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截面长度大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大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被推压筒挤压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限位卡件还未脱离导向面,进而使推压筒挤压复位弹簧的过程中,限位卡件不易脱离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母第二定位面的后侧端部与笔杆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已达到或刚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限位卡件在导向面上移动的垂直距离高于或等于母第二定位面母第二定位面的后侧端部与笔杆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而使得松开笔夹后,限位卡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后端部所在的平面而使笔芯露出前笔筒外。
进一步的,所述后笔筒盖位于笔杆内的表面固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复位弹簧的内侧,当向后推动笔夹而压缩复位弹簧的过程中,使得复位弹簧不易发生扭曲而产生滑出推压筒外的可能性,或松开笔夹后,复位弹簧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不易弹出推压筒外,进而使得笔芯的露出和隐藏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推拉装置实现笔芯在笔杆内的轴向滑动,进而控制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和隐藏于前笔筒内,操作灵活,且较为便捷,节省了独立笔套的同时,使得外界作用力较小时,笔芯不易露出前笔筒外,既能保护笔芯不易受到外界压力而有所损坏,又能使外界物体不易沾染到笔油。
(2)推拉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滑筒和推压筒,滑筒位于推压筒的前侧,滑筒与笔夹相固定,且滑筒与笔杆滑动连接,复位弹簧其中一端位于推压筒内部,且另一端与后笔筒盖相接触,滑筒前部的内壁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滑筒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笔槽,笔芯卡接于笔槽内,当笔芯处于隐藏状态时,向后推笔夹,笔夹带动滑筒和推压筒在笔杆轴向上向后滑动,推压筒挤压复位弹簧,同时限位卡件逐渐脱离固定结构,松开笔夹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压筒和滑筒带动笔芯在笔杆内轴向上向前滑动,进而使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同时限位卡件再次与固定结构相抵触,对露出前笔筒外的笔芯进行固定。
(3)活动槽后部的内壁与笔夹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向后推动笔夹至靠近活动槽后部的内壁之前,复位弹簧刚达到或已达到弹性最大限度,不易发生笔夹推动至最大限度,而复位弹簧的压缩力度较小(进而回弹力较小)导致笔芯不能够很好的被弹出前笔筒外,同时推压筒未与后笔筒盖相抵触或刚好与后笔筒盖相抵触,使得初始状态(即笔芯隐藏)时,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来使笔夹带动推压筒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
(4)限位卡件固设于限位块的后部,限位卡件下端的后侧部设有滑动面,限位卡件下端的前侧部设有子定位面,滑动面与子定位面之间形成钩合体,钩合体与固定结构相卡接,笔芯处于隐藏状态下时,钩合体卡接于固定结构中,笔芯处于露出前笔筒外状态下时,固定结构对位置发生改变后的钩合体起到阻挡作用,使钩合体不易在笔杆内滑动,进而对笔芯位置进行固定。
(5)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笔杆后部的内底壁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块上开凿的卡槽,固定块位于滑筒内部,钩合体与卡槽钩合卡接,卡槽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母第一定位面和导向面,滑动面与导向面相抵触,子定位面与母第一定位面相抵触,固定块前部设有用于抵触限位卡件的母第二定位面,向后推笔夹使限位卡件逐渐脱离固定结构的过程中,限位卡件沿导向面逐渐向上移动直至限位卡件所在的导向面位置高于母第二定位面位置,松开笔夹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卡件脱离卡槽并在笔杆内向前移动,当复位弹簧达到最大弹性限度即笔芯露出前笔筒外后,限位卡件在惯性力作用下会向后缓冲小段距离,直至限位卡件撞上导向面,此时限位卡件与母第二定位面相抵触,对限位卡件进行限位。
(6)导向面的表面积大于母第二定位面的表面积,且母第二定位面与导向面的倾斜的坡度相等,使限位卡件向后移动脱离卡槽的过程中,导向面表面有足够限位卡件产生位移的距离,进而使限位卡件在导向面上可移动至高于母第二定位面上端位置所在的平面,使限位卡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所在的平面在笔杆内向前移动。
(7)导向面截面长度大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大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被推压筒挤压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限位卡件还未脱离导向面,进而使推压筒挤压复位弹簧的过程中,限位卡件不易脱离卡槽。
(8)母第二定位面的后侧端部与笔杆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复位弹簧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与后笔筒盖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已达到或刚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限位卡件在导向面上移动的垂直距离高于或等于母第二定位面母第二定位面的后侧端部与笔杆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而使得松开笔夹后,限位卡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后端部所在的平面而使笔芯露出前笔筒外。
(9)后笔筒盖位于笔杆内的表面固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位于复位弹簧的内侧,当向后推动笔夹而压缩复位弹簧的过程中,使得复位弹簧不易发生扭曲而产生滑出推压筒外的可能性,或松开笔夹后,复位弹簧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不易弹出推压筒外,进而使得笔芯的露出和隐藏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笔芯未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笔夹和推拉装置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笔夹和推拉装置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笔夹和推拉装置部分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笔杆和固定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前笔筒、2笔杆、3笔夹、31滑筒、32推压筒、33限位块、4活动槽、5复位弹簧、6定位凸起、7限位卡件、71滑动面、72子定位面、8笔芯、9固定块、91母第二定位面、92导向面、93母第一定位面、10后笔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一种笔帽滑动笔,它包括前笔筒1、笔杆2和后笔筒盖10,前笔筒1位于笔杆2的前侧并与笔杆2螺纹连接,后笔筒盖10位于笔杆2的后侧并与笔杆2相卡接,后笔筒盖10位于笔杆2内的表面固设有定位凸起6,定位凸起6位于复位弹簧5的内侧,当向后推动笔夹3而压缩复位弹簧5的过程中,使得复位弹簧5不易发生扭曲而产生滑出推压筒32外的可能性,或松开笔夹3后,复位弹簧5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不易弹出推压筒32外,进而使得笔芯8的露出和隐藏操作能够正常进行,前笔筒1和笔杆2内放置有笔芯8。对于本发明而言,本发明的上述笔帽滑动笔还包括用于控制笔芯8在笔杆2内轴向相对滑动的笔夹3,笔杆2后部的外壁上开凿有可供笔夹3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的活动槽4,活动槽4呈条形,笔夹3与笔杆2内联的连接部可在在条形的活动槽4上滑动,即活动槽4的长度方向即轴向。
请参阅图2和图4,笔夹3位于笔杆2内的一端固设有用于驱动笔芯8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的推拉装置,推拉装置处于笔杆2内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上述笔芯8与推拉装置前部相接,推拉装置与后笔筒盖1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推拉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滑筒31和推压筒32,滑筒31位于推压筒32的前侧,滑筒31与笔夹3相的连接部固定连为一体,且滑筒31与笔杆2滑动连接。复位弹簧5其中一端位于推压筒32内部,且另一端与后笔筒盖10相接触,滑筒31前部的内壁固设有限位块33,限位块33与滑筒31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笔槽,笔芯8卡接于笔槽内。当笔芯处于隐藏状态时,操作者只要向后推笔夹3,笔夹3带动滑筒31和推压筒32在笔杆2轴向上向后滑动,推压筒32挤压复位弹簧5,同时限位卡件7逐渐脱离固定结构。松开笔夹3后,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推压筒32和滑筒31带动笔芯8在笔杆2内轴向上向前滑动,进而使笔芯8露出前笔筒1外,同时限位卡件7再次与固定结构相抵触,对露出前笔筒1外的笔芯8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2,活动槽4后部的内壁与笔夹3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复位弹簧5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的距离,使向后推动笔夹3至靠近活动槽4后部的内壁之前,复位弹簧5刚达到或已达到弹性最大限度,不易发生笔夹3推动至最大限度,而复位弹簧5的压缩力度较小(进而回弹力较小)导致笔芯8不能够很好的被弹出前笔筒1外,同时推压筒32未与后笔筒盖10相抵触或刚好与后笔筒盖10相抵触,使得初始状态(即笔芯8隐藏)时,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来使笔夹3带动推压筒32对复位弹簧5进行压缩。
请参阅图5-6,推拉装置内固设有用于与笔杆2卡接的限位卡件7,限位卡件7固设于限位块33的后部,限位卡件7下端的后侧部设有滑动面71,限位卡件7下端的前侧部设有子定位面72,滑动面71与子定位面72之间形成钩合体,钩合体与固定结构相卡接,笔芯8处于隐藏状态下时,钩合体卡接于固定结构中,笔芯8处于露出前笔筒1外状态下时,固定结构对位置发生改变后的钩合体起到阻挡作用,使钩合体不易在笔杆2内滑动,进而对笔芯8位置进行固定。上述限位卡件7是塑料塑形的部件,在材料上它具有一定的形变和恢复能力,普通塑料即可完成制造。
请参阅图7-8,笔杆2后部的内底壁上固设有可供限位卡件7有限卡接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位于推拉装置内部,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笔杆2后部的内底壁上的固定块9以及固定块9上开凿的卡槽,固定块9位于滑筒31内部,钩合体与卡槽钩合卡接,卡槽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母第一定位面93和导向面92,滑动面71与导向面92均是向匹配的斜面并相抵触,驱动滑动面71低压导向面92相向运动能在限位状态下,促使限位卡件7弹性形变。上述子定位面72与母第一定位面93相抵触,固定块9前部设有用于抵触限位卡件7的母第二定位面91,向后推笔夹3使限位卡件7逐渐脱离固定结构的过程中,滑动面71沿导向面92逐渐向上移动直至滑动面71所在的导向面92位置高于母第二定位面91位置。松开笔夹3后,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卡件7脱离卡槽并在笔杆2内向前移动,当复位弹簧5达到最大弹性限度即笔芯8露出前笔筒1外后,限位卡件7在惯性力作用下会向后缓冲小段距离,直至限位卡件7撞上导向面92,此时滑动面71与母第二定位面91相抵触,对限位卡件7进行限位。
导向面92的表面积大于母第二定位面91的表面积,且母第二定位面91与导向面92的倾斜的坡度相等,使限位卡件7向后移动脱离卡槽的过程中,导向面92表面有足够滑动面71产生位移的距离,进而使滑动面71在导向面92上可移动至高于母第二定位面91上端位置所在的平面,使限位卡件7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91所在的平面在笔杆2内向前移动。
导向面92截面长度大于复位弹簧5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大于或等于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5被推压筒32挤压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滑动面71还未脱离导向面92,进而使推压筒32挤压复位弹簧5的过程中,限位卡件7不易脱离卡槽。
母第二定位面91的后侧端部与笔杆2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复位弹簧5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的距离,使复位弹簧5已达到或刚达到最大弹性限度时,滑动面71在导向面92上移动的垂直距离高于或等于母第二定位面91母第二定位面91的后侧端部与笔杆2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而使得松开笔夹3后,限位卡件7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脱离卡槽后能够越过母第二定位面91后端部所在的平面而使笔芯8露出前笔筒1外。
初始状态下,笔芯8隐藏于笔杆2和前笔筒1内,用笔时,使用者向后推动笔夹3,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7脱离固定结构,推拉装置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至第一状态,即笔夹3带动滑筒31和推压筒32在笔杆2内轴向向后滑动,滑筒31挤压复位弹簧5,滑动面71在导向面92上斜向上移动至逐渐脱离卡槽。
释放笔夹3,推拉装置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至第二状态,限位卡件7与固定结构相抵触,即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滑筒31和推压筒32在笔杆2内轴向向前移动,限位卡件7完全脱离固定块9上的卡槽并越过母第二定位面91后侧上部所在的水平面,笔芯8露出,同时滑动面71与母第二定位面91相抵触,对露出前笔筒1外的笔芯8位置进行固定。
再一次向后推动笔夹3,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7脱离与固定结构的抵触状态而卡入固定结构内,即滑动面71沿母第二定位面91斜向上移动至逐渐脱离母第二定位面91,脱离母第二定位面91后,在笔夹3的推动作用下,限位卡件7顺势卡入卡槽内,此时滑动面71与导向面92相抵触,子定位面72与母第一定位面93相抵触,笔芯8隐藏。
可以通过推拉装置实现笔芯8在笔杆2内的轴向滑动,进而控制笔芯8露出前笔筒1外和隐藏于前笔筒1内,操作灵活,且较为便捷,节省了独立笔套的同时,使得外界作用力较小时,笔芯8不易露出前笔筒1外,既能保护笔芯8不易受到外界压力而有所损坏,又能使外界物体不易沾染到笔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笔帽滑动笔,包括前笔筒(1)、笔杆(2)和后笔筒盖(10),所述前笔筒(1)位于笔杆(2)的前侧并与笔杆(2)螺纹连接,所述后笔筒盖(10)位于笔杆(2)的后侧并与笔杆(2)相卡接,所述前笔筒(1)和笔杆(2)内放置有笔芯(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笔芯(8)在笔杆(2)内轴向相对滑动的笔夹(3),所述笔杆(2)后部的外壁上开凿有可供笔夹(3)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的活动槽(4);
所述笔夹(3)位于笔杆(2)内的一端固设有用于驱动笔芯(8)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的推拉装置,所述笔芯(8)与推拉装置相卡接,所述推拉装置与后笔筒盖(1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
所述推拉装置内固设有用于与笔杆(2)卡接的限位卡件(7);
所述笔杆(2)后部的内底壁上固设有可供限位卡件(7)有限卡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推拉装置内部;
向后推动笔夹(3),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7)脱离固定结构,推拉装置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至第一状态;
释放笔夹(3),推拉装置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在笔杆(2)内轴向滑动至第二状态,限位卡件(7)与固定结构相抵触,笔芯(8)露出;
再一次向后推动笔夹(3),推拉装置驱动限位卡件(7)脱离与固定结构的抵触状态而卡入固定结构内,笔芯(8)隐藏;
所述推拉装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滑筒(31)和推压筒(32),所述滑筒(31)位于推压筒(32)的前侧,所述滑筒(31)与笔夹(3)相固定,且滑筒(31)与笔杆(2)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其中一端位于推压筒(32)内部,且另一端与后笔筒盖(10)相接触,所述滑筒(31)前部的内壁固设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与滑筒(31)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笔槽,所述笔芯(8)卡接于笔槽内;
所述限位卡件(7)固设于限位块(33)的后部,所述限位卡件(7)下端的后侧部设有滑动面(71),所述限位卡件(7)下端的前侧部设有子定位面(72),所述滑动面(71)与子定位面(72)之间形成钩合体,所述钩合体与固定结构相卡接;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设于笔杆(2)后部的内底壁上的固定块(9)以及固定块(9)上开凿的卡槽,所述固定块(9)位于滑筒(31)内部,所述钩合体与卡槽钩合卡接,所述卡槽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母第一定位面(93)和导向面(92),所述滑动面(71)与导向面(92)相抵触,所述子定位面(72)与母第一定位面(93)相抵触,所述固定块(9)前部设有用于抵触限位卡件(7)的母第二定位面(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帽滑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4)后部的内壁与笔夹(3)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复位弹簧(5)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帽滑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92)的表面积大于母第二定位面(91)的表面积,且母第二定位面(91)与导向面(92)的倾斜的坡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帽滑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第二定位面(91)的后侧端部与笔杆(2)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复位弹簧(5)的最大弹性位移,且小于或等于推压筒(32)与后笔筒盖(10)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帽滑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笔筒盖(10)位于笔杆(2)内的表面固设有定位凸起(6),所述定位凸起(6)位于复位弹簧(5)的内侧。
CN201911332761.6A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笔帽滑动笔 Active CN110962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2761.6A CN110962489B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笔帽滑动笔
JP2020158112A JP6818216B1 (ja) 2019-12-22 2020-09-23 キャップスライドペ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2761.6A CN110962489B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笔帽滑动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2489A CN110962489A (zh) 2020-04-07
CN110962489B true CN110962489B (zh) 2020-10-27

Family

ID=7003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2761.6A Active CN110962489B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笔帽滑动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18216B1 (zh)
CN (1) CN110962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3251B (zh) * 2020-12-19 2021-09-03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百六十度触发结构和采用该结构的笔
CN113400839B (zh) * 2021-07-22 2024-05-28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按动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文具用品
CN116968466A (zh) * 2022-04-22 2023-10-31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按压式书写文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989A (zh) * 2002-08-19 2004-02-25 斑马株式会社 书写用具
KR20070033401A (ko) * 2007-03-06 2007-03-26 박선영 뚜껑 볼펜
CN101010206A (zh) * 2004-08-26 2007-08-01 法国比克公司 包括笔芯架的书写工具
JP2016016581A (ja) * 2014-07-08 2016-02-01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出没式筆記具
CN105667125A (zh) * 2016-01-07 2016-06-15 天津大学 具有旋转笔芯库的笔孔偏心的多功能笔
CN110356144A (zh) * 2019-07-19 2019-10-22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摁压伸缩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989A (zh) * 2002-08-19 2004-02-25 斑马株式会社 书写用具
CN101010206A (zh) * 2004-08-26 2007-08-01 法国比克公司 包括笔芯架的书写工具
KR20070033401A (ko) * 2007-03-06 2007-03-26 박선영 뚜껑 볼펜
JP2016016581A (ja) * 2014-07-08 2016-02-01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出没式筆記具
CN105667125A (zh) * 2016-01-07 2016-06-15 天津大学 具有旋转笔芯库的笔孔偏心的多功能笔
CN110356144A (zh) * 2019-07-19 2019-10-22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摁压伸缩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18216B1 (ja) 2021-01-20
JP2021098355A (ja) 2021-07-01
CN110962489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2489B (zh) 一种笔帽滑动笔
CN110936755B (zh) 一种可拆滑动笔
CN110962491B (zh) 一种按压滑动笔
CN110936754B (zh) 一种凸位按压拔笔
US4711592A (en) Capless retractable marking pen
US20120118509A1 (en) Coating Film Transfer Tool
CN110962490B (zh) 一种按压自锁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按压笔
CN111942061A (zh) 书写工具和用于制造书写工具的方法
CN110614867B (zh) 一种按压改式拔笔
CN210416001U (zh) 一种旁揿式跳动中性笔
CN210643976U (zh) 便携式粘毛器
CN109605984B (zh) 一种按压释放笔
JP6038097B2 (ja) 筆記具
CN216796800U (zh) 一种文具盒
CN218594022U (zh) 一种按压笔
CN215474146U (zh) 多功能文具
CN217753304U (zh) 一种新型按跳式钢笔
CN209955598U (zh) 一种二次按压笔
CN209972002U (zh) 一种超薄夹式橡皮擦
CN203888442U (zh) 一种活动铅笔的笔尖套组件
CN22109032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笔尖的多笔触勾线笔、插拔装置及收纳盒
CN218197660U (zh) 一种自动铅笔
JP2011173339A (ja) 消しゴム
CN211684319U (zh) 一种带有笔尖密封结构的马克笔
JPS611101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