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310A -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310A
CN110958310A CN201911166392.8A CN201911166392A CN110958310A CN 110958310 A CN110958310 A CN 110958310A CN 201911166392 A CN201911166392 A CN 201911166392A CN 110958310 A CN110958310 A CN 110958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onstruction
cloud
lock
us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63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310B (zh
Inventor
陈捷
吴志远
谢虎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no-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o-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1663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关锁请求信息;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本申请能够在施工现场对工程人员施工状况进行强制记录和自动跟踪,从而将现场准确信息及时更新到资源系统中。

Description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运营商目前通信依赖光纤网络,一线城市的运营商有几万条光缆,光缆中的纤芯数量从4到200根不等,纤芯数量非常巨大。需要准确知道哪些光纤在用,还有哪些可用,纤芯连接的ODF和光交箱端子目前使用的状况,称为光纤资源的管理。纤芯资源的使用和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实际使用时计算机系统根据纤芯以及相应的ODF和光交箱端子空余情况安排工程人员使用指定纤芯。但到现场由于各种情况指定纤芯无法使用,工程人员经常会使用其他纤芯,现场实际施工记录后续应该由指定的录入人员反馈给计算机系统,保证系统和现场状况的一致性。但实际中反馈步骤过于依靠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出现数据未能提交,导致计算机资源系统和现场不一致,长期导致整个纤芯资源管理的混乱和不准确。
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变化或无计划的应急维护施工完成后,经常遗忘将现场纤芯相应ODF和光交箱端子占用情况更新到系统中。现有光纤端子在施工反馈环节质量无法得到控制,施工中是否按原有方案使用ODN端子无有效手段进行确认,无法实现整个施工数据的闭环管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应用于云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关锁请求信息;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施工结束后的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包括: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发回未上传信息;检测所述图像数据的内容是否为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认定无效;将所述上传的所述图像数据与施工前记录的图像进行对比,若所述光交箱内的端口变化符合所述施工单的中施工要求,则认定有效;若否,则认定无效。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方可解除。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所述施工单包含施工点、及施工人员的信息;确认所述施工点是否包含所述光交箱;若是,则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和/或,确认所述施工人员于所述用户端上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对应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接收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信息;若存在非施工作业时所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则进行警报并显示最近与所述光交箱交互的施工人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交箱,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或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以进行开锁;在检测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将锁舌设定为锁死状态;接收锁舌收回指令解除所述锁舌的锁死状态以供正常关锁。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云端发送的对应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获取对应门开关状态和/或对应锁开关状态的门锁状态信息;发送所述门锁状态信息至所述云端发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以令所述光交箱开锁;或,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在确认无误后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上传包含对应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的图像数据的关锁请求信息,以令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可收回供正常关锁。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端提供用户信息,以供所述云端依据所述施工单确认其中的施工人员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云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云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所述通信器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用户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所述通信器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包括:供装载光纤网络端口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通信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信连接云端和/或用户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接在收到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后或所述智能门锁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后,以进行开锁。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的锁舌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方可解除。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NB-IOT、Wifi、及蓝牙中任意一或多种组合。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还设有检测门开关状态的第一传感器和/或检测锁开关状态的第二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云端、如上所述的用户端、及如上所述的光交箱;通过所述云端、用户端、及光交箱之间的交互实现对光交箱的控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在施工现场对工程人员施工状况进行强制记录和自动跟踪,从而将现场准确信息及时更新到资源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控制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云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光交箱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用户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为了明确说明本申请,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部件与另一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当说某部件在另一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部件。当对照地说某部件“直接”在另一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部件。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描述。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申请。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表示“下”、“上”等相对空间的术语可以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附图中图示的一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的关系而使用。这种术语是指,不仅是在附图中所指的意义,还包括使用中的装置的其它意义或作业。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装置,曾说明为在其它部件“下”的某部件则说明为在其它部件“上”。因此,所谓“下”的示例性术语,全部包括上与下方。装置可以旋转90°或其它角度,代表相对空间的术语也据此来解释。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本申请可对施工现场对工程人员施工状况进行强制记录和自动分析,将现场准确信息及时更新到资源系统中,以保证数据的闭环处理。
如图1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控制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系统主要包括:云端110、用户端120、及光交箱130。
于本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场景通过所述云端110、用户端120、及光交箱130之间的交互实现对光交箱的控制。
其中,所述云端110可以是云服务平台或云服务器;所述用户端1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业PAD等移动端。本申请所述光交箱130用于装载光纤网络端口,其多使用于户外。
简单来说,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常常对施工变化或无计划的应急维护施工完成后,经常遗忘将现场光交箱端子占用情况更新到系统中。现有光纤端子在施工反馈环节质量无法得到控制,本申请通过三者的通信交互,可以了解光交箱130的现场有人进行施工以及离开的情况,并通过需上传针对现场端子的图像数据才能正常关锁的设定,可以确保现获知最新且准确的现场端子情况,以供更新到系统中,实现整个施工数据的闭环管理。
如图2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云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的使用者为施工人员。首先,施工人员根据施工任务方案对应的施工单到现场找到对应光交箱,其中,所述施工单包含施工点、及施工人员的信息。在施工人员到达任务地点并找到相应光交箱后,通过用户端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举例来说,可以是在APP上查询到分配给自己的施工单信息,然后生成开锁请求信息后再发送。而云端则会接收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
步骤S202: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
承上所述,在接收端到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后,云端对所述施工单进行确认。具体来说,可对施工单中的施工点、及施工人员分别进行确认。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2具体还包括:
A、所述施工单包含施工点、及施工人员的信息;确认所述施工点是否包含所述光交箱;若是,则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
和/或,
B、确认所述施工人员于所述用户端上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
于本实施例中,针对施工点的确认主要是确认该施工点是否设有光交箱;当该施工点包含多个光交箱时还可以对需要施工的光交箱进行确认,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性。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工人员所适用的用户端(或者是APP)上提前预设有施工人员的信息,当施工单的上的施工人员与发送开锁请求的用户端上预设的人员信息相符时,才能得到确认。以避免无关人员的恶意开锁请求。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后确认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至所述用户端,以令所述光交箱开锁。
于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后确认无误后,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以供开锁请求的施工人员在APP上或所述光交箱的门锁上输入动态开锁密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云端会针对各光交箱保存有静态开锁密码,所述静态开锁密码可以由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更改,或者,所述云端会针对各光交箱动态生成开锁密码。
步骤S203: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关锁请求信息。
于本实施例中,在光交箱远程协助打开后,施工人员可进行施工,当完成施工任务后,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关锁。
与一般关锁方式不同的是,本申请所述光交箱的关锁也需要远程协助或发送远程关锁指令才能完成。在实际场景中,即需要施工人员在手机端或APP上发送对应该光交箱的关锁请求信息。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施工人员的施工情况,如施工完成时间,以便日后责任追溯;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目的,需要施工人员拍摄现场端子情况的照片,以作为请求关锁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强制性的获取端子现场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现场反馈的端子情况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识别可以更新各端子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新到资源系统中,这样便能够使计算机资源系统和现场保持一致,避免整个纤芯资源管理的混乱和不准确。往常实际中反馈步骤过于依靠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出现数据未能提交的情况。
步骤S204: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关锁请求信息后,需要检测其是否上传有效图像数据,只有在上传后,所述云端才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施工结束后的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包括:
A、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发回未上传信息;
B、检测所述图像数据的内容是否为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认定无效;
C、将所述上传的所述图像数据与施工前记录的图像进行对比,若所述光交箱内的端口变化符合所述施工单的中施工要求,则认定有效;若否,则认定无效。
于一或多个可实现的实施例中,首先检测是否上传有图像数据,其次,检测所上传的图像数据内容是否为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最后,在通过与施工前记录的图像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光交箱内的端口变化是否符合所述施工单的中施工要求。
其中,云端可以针对上传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用来检测目标内容是否为预设端子环境,以及通过与施工前记录的图像进行对比识别出端口变化的情况,或者是未变化的情况,具体是根据施工单中的是施工要求而定,从而在云端实现检测是否上传图像以及检测图像是否有效的工作,不仅能够强制性要求施工人员上传施工完成后的端子照片,还能够对施工是否完成及完成要求作出判断,能够及时了解施工实际执行情况。
另外,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光交箱设计门锁打开后锁舌锁死的装置,来实现施工人员关锁必须需要云端执行的情况。具体为,所述智能门锁的锁舌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方可解除。
在所述锁舌通过云端发送的锁舌收回指令收回后,该光交箱的门锁可以正常关闭。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各光交箱状态监控的方法,具体为:
A、发送对应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
B、接收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信息;
C、若存在非施工作业时所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则进行警报并显示最近与所述光交箱交互的施工人员。
于本实施例中,在各所述光交箱中还设有一或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控门的开关状态或所的开关状态。通过云端的获取指令,以获取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信息,依据这些门锁状态信息实现对各光交箱的监控。例如,通过用户端发送的开锁请求信息或关锁请求信息可以确定各所述光交箱是否处于施工作业,当在非施工作业时监控到有光交箱的门锁状态为打开时,那么可以确定该光交箱的门锁未锁好,云端则可以进行警报,进一步地,还可以追溯最近进行施工的相关施工人员。
如图3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光交箱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或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以进行开锁。
于本实施例中,对应步骤S202的两种开锁方式,本步骤一方面可以接收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另一方面还可以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以进行开锁。
举例来说,在接收到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后,光交箱的门锁系统会打开锁;另外,光交箱的门锁系统还可以是密码锁,通过使用者输入密码进行开锁。
步骤S302:在检测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将锁舌设定为锁死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的锁舌与普通门锁不同,普通门锁通过手柄转动可将锁舌其收回,但本申请中的锁舌无法自动收回,以阻止通过人工转动手柄将门关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光交箱可设置对应锁带锁状态和门状态两个传感器,在检测到门打开后,可自动将锁舌转为锁死状态,以阻止光交箱的门直接进行关闭。
步骤S303:接收锁舌收回指令解除所述锁舌的锁死状态以供正常关锁。
于本实施例中,阻止施工人员直接关闭光交箱门的目的在于,需要使用人员提供现场关于端子情况的图片。具体来说,关闭光交箱的门需要通过用户端或APP申请识别系统进行关锁请求。此时系统检查是否有用户端或APP上传的拍摄图像,如果没有用户端或APP提示拍摄图像上传,则进行提示,直到收到有效的上传图片,识别系统才远程控制锁舌收回,施工人员可以正常关闭锁,以正常关闭光交箱门。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A、接收平台发送的对应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
B、获取对应门开关状态和/或对应锁开关状态的门锁状态信息;
C、发送所述门锁状态信息至所述平台发送。
对应云端发送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所述光交箱根据获取指令,采集相应的门锁状态信心。具体地,包括门开关状态和/或对应锁开关状态信息,采集后反馈回云端。
如图4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用户端的光交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以令所述光交箱开锁;或,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在确认无误后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密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对应步骤S202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后,云端直接发送开锁指令至光交箱以打开门锁;另一种是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后,会在云端确认无误后接收到其发送的开锁密码,然后由施工人员自行在所述光交箱上使用用户端或APP发送开锁密码至光交箱以进行开锁。
其中,所述用户端还需要提供用户信息,即用户端的使用者或用户端上装载的APP上,需要提供或注册用户信息,以供所述云端依据所述施工单确认其中的施工人员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402:上传包含对应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的图像数据的关锁请求信息,以令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可收回供正常关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需要用户端上传有效图像数据再发送关锁请求信息。当然,必然会有施工人员会遗忘上传有效图像,那么相应的,会接收到云端发送的上传有效照片的提醒信息。而且,当施工人员熟悉该步骤之后,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是较为合理的。
因为,光交箱的锁舌的特殊设计,会在门打开后进行锁死,因此,在需要关闭光交箱门锁前,需要通过强制性的上传有效图像数据,才能使得云端发送至光交箱的锁舌收回指令,以令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可收回供正常关锁。
举例来说,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单到现场施工找到光交箱,在施工现场需要打开光交箱的门。光交箱安装有智能门锁,对于智能门锁需要施工人员通过手机APP去登陆获取密码进行开锁后开门。门开后,此时光交箱门状态传感器感知门开或施工人员申请开锁,确定现场有人进行施工。
现场施工完成,施工人员需要关闭光交箱的门,现场门锁需要云端控制操作才能允许正常关门。此时云端检查有没上传的现场施工端子环境,如果没有图像,施工人员无法正常关门,云端会给予提示,并要求提供现场施工端子环境。
施工人员利用APP,按APP界面指导,对光交箱施工现场端子环境进行拍摄,并上传图像到云端,系统经确认后控制锁舌收起,门可以被正常关闭。
针对现场施工的物联网感知设置,用于提醒云端有施工发生和施工完成,此时云端会检查有没现场图片发送过来。如果没有图片上传执行完成,云端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和限制,使现场施工环境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保证现场人员必须完成施工图片上传后可安全恢复现场。
如图5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分别适用于上述所述的云端、及用户端。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云端可以是云端或云服务器。所述用户端可以智能手机、PAD、智能手表、车载终端、便携式笔记本等。
如图所示,所述电子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器503;所述存储器501用于存储有相应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502运行计算机指令分别实现云端、及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所述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500中的所述存储器501的数量均可以是一或多个,所述处理器502的数量均可以是一或多个,所述通信器503的数量均可以是一或多个,而图5中均以一个为例。
所述存储器501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存储器501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所述处理器5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所述通信器503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器503可包含一组或多组不同通信方式的模块,例如,与CAN总线通信连接的CAN通信模块。所述通信连接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有线/无线通讯方式及其组合。通信方式包括:互联网、CAN、内联网、广域网(WAN)、局域网(LAN)、无线网络、数字用户线(DSL)网络、帧中继网络、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虚拟专用网络(VPN)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通信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例如:WIFI、蓝牙、NFC、GPRS、GSM、及以太网中任意一种及多种组合。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5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出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除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成为总线系统。
如图6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的场景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光交箱为市面常见的结构,因其多放在室外,所说箱体通常较大,多分为上下层,上层为光纤集束装置,还设有控制器、安全开关等电源器件。下层多为供电单元或内空,起防潮作用等。
如图7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光交箱700包括:供装载光纤网络端口箱体710;所述箱体710设有智能门锁720;所述智能门锁720包括通信单元721、及控制单元722。
本申请所述光交箱700用于装载光纤网络端口,用于户外。
所述智能门锁720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考图7所示。
所述通信单元721用于通信连接云端和/或用户端。
简单来说,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常常对施工变化或无计划的应急维护施工完成后,经常遗忘将现场端子情况更新到系统中。现有光纤端子在施工反馈环节质量无法得到控制,本申请通过光交箱700的通信单元721实现与云端和/或用户端的通信交互,可以了解光交箱700的现场有人进行施工以及离开的情况,并通过需上传针对现场端子的图像数据才能正常关锁的设定,可以确保现获知最新且准确的现场端子情况,以供更新到系统中,实现整个施工数据的闭环管理。
所述控制单元722包括如图5中所述的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图2中所述的方法。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所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720在接收到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后或所述智能门锁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后,以进行开锁。
于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可以接收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另一方面还可以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以进行开锁。
举例来说,在接收到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后,光交箱的门锁系统会打开锁;另外,光交箱的门锁系统还可以是密码锁,通过使用者输入密码进行开锁。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720的锁舌723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方可解除。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的锁舌723与普通门锁不同,普通门锁通过手柄转动可将锁舌其收回,但本申请中的锁舌723无法自动收回,以阻止通过人工转动手柄将门关上
于本实施例中,阻止施工人员直接关闭光交箱门的目的在于,需要使用人员提供现场关于端子情况的图片。具体来说,关闭光交箱的门需要通过用户端或APP申请识别系统进行关锁请求。此时系统检查是否有上传的拍摄图像,如果没有APP提示拍摄图像上传,则进行提示,直到收到有效的上传图片,识别系统才远程控制锁舌收回,施工人员可以正常关闭锁,以正常关闭光交箱门。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721包括:NB-IOT、Wifi、及蓝牙中任意一或多种组合。举例来说,可以通过NB-IOT与云端进行通信,或者,通过Wifi或及蓝牙与用户端通信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720还包括有线供电单元或无线供电单元。
于本实施例中,因考虑到配置内部电池有使用寿命,万一没电或电量过低无法正常开锁,有线供电方式因为光交箱在户外,日晒雨淋,接头处容易氧化,导致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供电,所述智能门锁720可以通过无线供电。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720还设有检测门开关状态的第一传感器724和/或检测锁开关状态的第二传感器725。
例如,通过第一传感器724检测门的开关状态,通过第二传感器725检测锁的开关状态,如果不正常关好门,通过系统可以直接追溯开门施工人员的责任。
如图9所示,展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光交箱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光交箱控制系统900,包括: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所指代的云端901、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所指代的用户端902、及如图7所述的光交箱903;通过所述云端901、用户端902、及光交箱903之间的交互实现对光交箱的控制。
所述光交箱控制系统900包含了各参与光交箱控制交互的各端设备,从整体上以及光交箱控制交互的硬件框架层面对本申请进行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本申请可对施工现场对工程人员施工状况进行强制记录和自动分析,将现场准确信息及时更新到资源系统中,以保证数据的闭环处理。
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包含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
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关锁请求信息;
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施工结束后的图像数据;若上传且认定有效,则向所述光交箱发送锁舌收回指令以供正常关锁,包括:
检测用户端是否上传图像数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发回未上传信息;
检测所述图像数据的内容是否为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若是,则进行下一步;若否,则认定无效;
将所述上传的所述图像数据与施工前记录的图像进行对比,若所述光交箱内的端口变化符合所述施工单的中施工要求,则认定有效;若否,则认定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可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所述施工单无误后向所述光交箱发送开锁指令或发送开锁密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所述施工单包含施工点、及施工人员的信息;
确认所述施工点是否包含所述光交箱;若是,则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
和/或,
确认所述施工人员于所述用户端上的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确认无误,否则,确认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对应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
接收各所述光交箱的门锁状态信息;
若存在非施工作业时所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则进行警报并显示最近与所述光交箱交互的施工人员。
6.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交箱,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或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以进行开锁;
在检测到门锁状态为打开时将锁舌设定为锁死状态;
接收锁舌收回指令解除所述锁舌的锁死状态以供正常关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云端发送的对应的门锁状态的获取指令;
获取对应门开关状态和/或对应锁开关状态的门锁状态信息;
发送所述门锁状态信息至所述云端发送。
8.一种光交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以令所述光交箱开锁;或,发送含有施工单的开锁请求信息至云端,在确认无误后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密码;
上传包含对应所述光交箱内光纤网络端口环境的图像数据的关锁请求信息,以令所述光交箱的锁舌可收回供正常关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端提供用户信息,以供所述云端依据所述施工单确认其中的施工人员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10.一种云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通信器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11.一种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通信器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12.一种光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装载光纤网络端口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智能门锁;
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通信单元、及控制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信连接云端和/或用户端;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接在收到所述云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后或所述智能门锁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开锁密码后,以进行开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的锁舌在门锁打开后设定为锁死状态;该锁死状态仅在接收到云端的锁舌收回指令后方可解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NB-IOT、Wifi、及蓝牙中任意一或多种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设有检测门开关状态的第一传感器和/或检测锁开关状态的第二传感器。
17.一种光交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云端、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端、及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交箱;通过所述云端、用户端、及光交箱之间的交互实现对光交箱的控制。。
CN201911166392.8A 2019-11-25 2019-11-25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Active CN110958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6392.8A CN11095831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6392.8A CN11095831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310A true CN110958310A (zh) 2020-04-03
CN110958310B CN110958310B (zh) 2022-08-16

Family

ID=6997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6392.8A Active CN11095831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3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354A (zh) * 2021-06-07 2021-08-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设备的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73462A (zh) * 2022-06-02 2022-08-30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交箱的智能开关及管理方法
CN115457685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交箱控制方法、光交箱远程监管系统及光交箱监控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701A (zh) * 2015-01-19 2015-05-20 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交箱智能管理平台
CN106911685A (zh) * 2017-02-20 2017-06-30 安徽航跃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光交箱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08183968A (zh) * 2018-01-17 2018-06-19 武汉佰睿创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无动力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EP3438382A1 (de) * 2017-08-01 2019-02-06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Fallenanordnung eines schloss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701A (zh) * 2015-01-19 2015-05-20 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交箱智能管理平台
CN106911685A (zh) * 2017-02-20 2017-06-30 安徽航跃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光交箱的智能控制系统
EP3438382A1 (de) * 2017-08-01 2019-02-06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Fallenanordnung eines schlosses
CN108183968A (zh) * 2018-01-17 2018-06-19 武汉佰睿创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无动力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354A (zh) * 2021-06-07 2021-08-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设备的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73462A (zh) * 2022-06-02 2022-08-30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交箱的智能开关及管理方法
CN115457685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交箱控制方法、光交箱远程监管系统及光交箱监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310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8310B (zh) 光交箱控制方法、及云端、用户端、光交箱和系统
KR102659972B1 (ko) 물리적 공간으로의 액세스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0026249B2 (en) Bi-directional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9509719B2 (en) Self-provisioning access control
KR100663956B1 (ko) 스카다 기능의 원격소장치를 갖는 변전소 내집중감시제어반의 원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용방법
CN111986355A (zh) 配电房门禁验证系统
CN104462172B (zh) 由分布式系统中的装置执行的方法及在分布式系统中的装置
CN115248873B (zh)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电缆隧道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2489400B1 (ko) 효율적인 건설 공사 관리를 위한 스마트 감리 및 건설사업관리시스템
CN108899998A (zh) 一种智能配电柜、智能配电柜控制平台及控制方法
US20170345277A1 (en) Translating building automation events into mobile notifications
CN104468690A (zh) 由分布式系统中的装置执行的方法及分布式系统的装置
CN104346165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US201202361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entral station video alarm verification using an on site user video system
CN112863009B (zh) 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20110693A (ko) 모바일 환경으로 확장 가능한 통합형 원방감시제어시스템
CN111082856B (zh) Odf架控制方法、及云端、终端、odf架和系统
JP2017123084A (ja) 入退出管理システム
TWI509424B (zh) 圖控主機、系統與運作方法
CN104462171A (zh) 加入分布式数据库
US9860473B1 (en) Electronic monitoring security device synchronization
KR20200082241A (ko) 시설물의 출입구 개폐시스템 및 개폐방법
JP5775492B2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4197328A (ja) データセンタ入退室管理方法
KR20110135780A (ko) 근태관리용 출입문 통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