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6984A -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46984A CN110946984A CN202010022123.0A CN202010022123A CN110946984A CN 110946984 A CN110946984 A CN 110946984A CN 202010022123 A CN202010022123 A CN 202010022123A CN 110946984 A CN110946984 A CN 1109469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medicament
- ichthyophthiriasis
- days
- f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0—Salicyl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14—Alkali metal chlorides; Alkaline earth metal chlori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1—Solanaceae (Potato family), e.g. tobacco, nightshade, tomato, belladonna, capsicum or jimsonw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8—Zingiber, e.g. garden ging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02—Antiprotozoals, e.g. for leishmaniasis, trichomoniasis, toxoplasm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其原料组成为:冰乙酸、水杨酸、干辣椒、生姜、氯化钠、余量为水。制备方法是将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混合到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制成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备用;将干辣椒、生姜匀浆粉碎制成膏状混合物加入上述预制水剂充分混合,室温放置后过滤得到的水剂即为本药剂。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还能正常摄食的鱼,在每天投喂饵料时朝鱼群处喷洒本药剂,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不聚群吃食的鱼,非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每天均匀喷洒本药剂;流水池塘从流水口处缓慢施放药物。该药剂对淡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好,成本低,药剂在泼洒期间对施药者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友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淡水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危害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其最佳繁殖温度是15-25摄氏度,在鱼的鳃、体表上大量增殖时,会刺激鱼长期大量分泌粘液,造成机体机械损伤和免疫低下,进而继发感染细菌和水霉病,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些鱼类如丽鱼科的罗非鱼等,通常寄生在鳃丝上,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鱼的窒息死亡。目前淡水小瓜虫病治疗效果普遍不佳,主要跟药物的搭配、使用方法不当、药物疗程把握不准有极大关系,从目前报道来看,各种化学药剂如甲醛、高锰酸钾、硫酸铜、生石灰、硫磺、冰醋酸双氧水合剂(过氧乙酸)、菊酯类药物,以及各种中药如辣椒、生姜、五倍子、青蒿等对淡水小瓜虫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应用生产效果却不显著,主要表现是用量大、成本高、对施药者危害大、杀虫效果不稳定等。例如甲醛、菊酯类、硫磺等化学药物虽然对体表和体外的小瓜虫都具有一定的驱杀效果,但是由于其对人呼吸、神经系统以及裸露的皮肤等危害严重,同时对环境不友好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等化学药物使用量大且效果不明显,使用量把握不准通常还会引起鱼类药物中毒死亡;而中草药类药物还未成熟,疗效目前还不是很稳定,且按照指导使用量通常价格十分昂贵,生产推广难度大。因而急需一种疗效稳定、对人和环境友好、廉价、使用方便、不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环保药物。
现有技术中,水杨酸多见于防治水霉病,冰乙酸、氯化钠、辣椒、生姜这四种药物在淡水小瓜虫病的防治中已见有报道,通常为冰乙酸双氧水合剂、辣椒生姜合剂、氯化钠等用于治疗该病,这些药共同特点都是使用安全浓度非常广,对施药者、养殖周边环境友好,但单独使用效果不佳或成本极高。例如冰乙酸双氧水合剂或冰乙酸单独使用时,需要大量使用形成足够的水体药物浓度才有一定效果,长期大量使用易使水体变酸或与水体鱼类抢夺氧气破坏水体生态平衡造成鱼类应激反应加剧死亡;氯化钠使用量太大成本极高,仅多见于热带观赏鱼的小型养殖水体使用;辣椒生姜合剂也存在使用量大且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此外,这四种药物在流水环境中单独治疗淡水小瓜虫病时,效果极差或无效果。目前,未见有采用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辣椒、生姜的五联药物合剂用于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该药剂对淡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好,成本低,药剂在泼洒期间对施药者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友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按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
所述干辣椒的辣度在1万-3万个辣度单位,Scoville Units;所述生姜含水量在75~85%。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制备方法,按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准备原料,将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混合到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制成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备用;将干辣椒、生姜匀浆粉碎制成膏状混合物,放入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充分混合,室温放置2-5天,过滤除去固体沉淀物后留下的水剂即为本药剂。
本发明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使用方法,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还能正常摄食的鱼,在每天投喂饵料时朝鱼群处喷洒上述的药剂,一天喂2-4次每次喷洒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按鱼聚群面积计算投放量,每次每平方米聚群面积喷洒1-2kg药剂,根据水温制定使用疗程,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后镜检仍有虫,延长3-5天;
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不聚群吃食的鱼,非流水池塘,按每升水喷洒7.5-12mg药剂计每天全塘均匀喷洒上述的药剂1-2次;流水池塘从流水口处缓慢施放药物,按每升水加15-24mg药剂计每天施放上述的药剂1-2次,时间控制在2-5分钟;网箱养殖则采用帆布围住网箱四周后按每平方米使用1-2kg上述药剂的量进行泼洒,或者抬起网箱一侧底部让鱼聚群后按每平方米聚群面积使用1-2kg上述药剂的量进行泼洒;疗程依水温制定,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全塘泼洒或人工聚群泼洒用药期间发现大多数鱼开始恢复摄食,则按上述“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还能正常摄食的鱼”情形处理。
本发明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能够快速析出辣椒、生姜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并充分融入到预制水剂中,形成高效、廉价、药物来源方便、易于操作、对施药者和养殖周边环境友好的防治淡水小瓜虫病药剂。在该药剂中,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起到辣椒生姜有效物质的萃取、渗透皮肤及粘液、迅速触杀虫体、防止细菌和水霉继发感染等综合作用,并配合该复合药剂的使用方法,相比单独使用冰乙酸、冰乙酸双氧水合剂、氯化钠、辣椒生姜合剂来说,综合使用量要少很多,疗效极其显著稳定,且适用各种养殖水体环境。
按照全塘泼洒的方法(以非流水池塘为例,流水池塘药剂用量加倍),本发明单次复合药剂使用量为7.5-12mg/L,约为冰乙酸双氧水合剂(含量在5%-10%)使用量(3.5-5mg/L)的两倍,与冰乙酸使用量10mg/L(10%-15%的冰乙酸溶液)使用量、氯化钠使用量大致相当,低于辣椒生姜合剂水提物(20%-30%)20mg/L的使用量,价格成本(仅从2016-2019年平均原料成本计算,加工成本不计)大致与冰乙酸成本相当、为冰乙酸双氧水合剂和氯化钠的三分之一、为辣椒生姜合剂水提物的七分之一,但在不摄食重度感染情况下治愈率能达到70%,远高于其他单独使用冰乙酸、冰乙酸双氧水合剂、辣椒生姜合剂的治愈率(50%以下);而氯化钠多见于3%药物浸洗,全塘泼洒效果不佳几乎无效。
按照聚群摄食鱼类泼洒复合药剂的方法,水体面积越大,相对其他药物全塘泼洒药物使用量来说,使用量就越少。以5亩、20亩、100亩平均2米水深池塘(放养鱼1500斤/亩)一次使用冰乙酸双氧水合剂的量为例,据估算5亩、20亩、100亩池塘一次使用冰乙酸双氧水合剂的量分别为33.3kg、133.2kg、666kg,按照聚群摄食鱼类面积5亩、20亩、100亩池塘一次使用本发明复合药剂的量分别为12.56kg、28.26kg、78.5kg,本发明复合药剂在相同池塘情况下,5亩、20亩、100亩平均2米水深池塘,放养鱼1500斤/亩的一次使用量分别是冰乙酸双氧水合剂的37.72%、21.22%、11.79%。在绝大多数鱼类仍能摄食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方法使用复合药剂治愈率在80%-95%之间,高于冰乙酸双氧水合剂70%左右的治愈率。由于淡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时间相对其他鱼病时间要久(通常需要5-15天,以水温和实际观察治疗效果来定),结合本发明复合药剂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药物使用量和成本相对其他药物治疗来说要少很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按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
所述干辣椒的辣度在1万-3万个辣度单位,Scoville Units;所述生姜含水量在75~85%。
实施例2: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制备方法,按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准备原料,将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混合到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制成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备用;将干辣椒、生姜匀浆粉碎制成膏状混合物,放入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充分混合,室温(25℃)放置2-3天(如室温过低,则延长浸泡时间或通过加温的方式提高药效),用3层80目纱布过滤除去固体沉淀物后留下的水剂即为本药剂。药剂有较强的刺激性酸辣味,易溶于水,颜色呈橙红色,略微浑浊,静置后可能会有少许沉淀(为水杨酸析出物、辣椒生姜提取物)但不影响使用效果;对鱼刺激较温和,按照指导使用量喷洒到鱼群中无强烈应激反应;此外,该药剂在泼洒期间对施药者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友好。
实施例3: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使用方法,
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在早中期阶段还能正常摄食的鱼(小瓜虫病后期不喜摄食的主要原因是鳃部、体表大量增殖的小瓜虫滋养体严重阻碍呼吸和长期刺激体表分泌黏液后鱼体质急速下降所致),在每天投喂饵料时朝鱼群处喷洒如实施例1所述的药剂,利用早中期感染淡水小瓜虫的绝大多数鱼类或感染后期部分体质健壮的鱼类仍能条件反射聚群吃食的特性,一天喂2-4次每次喷洒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按鱼聚群面积计算投放量,每次每平方米聚群面积喷洒1-2kg药剂,根据水温制定使用疗程,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后镜检仍有虫,延长3-5天;
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不聚群吃食的鱼,可采取每亩池塘(按1米水深计算)每天全塘均匀泼洒5-8kg(相当于7.5-12mg/L的使用量)实施例1所述复合药剂1次,病情严重的一天泼2次,流水池塘使用量加倍(从流水口处缓慢施放药物,时间控制在2-5分钟);网箱养殖则采用帆布围住网箱四周后按每平方米使用1-2kg的量(1-2L/m2)进行泼洒,或者抬起网箱一侧底部让鱼聚群后按每平方米聚群面积使用1-1.5kg的量(1-2L/m2)进行泼洒,效果较帆布围网发要好。疗程依水温制定,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全塘泼洒或人工聚群泼洒用药期间发现大多数鱼开始恢复摄食,则立即采用投喂饵料时泼洒药物的方法,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和减轻施药工作强度,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乙酸造成水体理化指标变化,如酸碱度、溶解氧等致鱼体应激或产生急性毒性中毒死亡。
本发明药效证明试验
试验过程使用的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按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冰乙酸5wt%、水杨酸0.2 wt%,干辣椒2 wt%,生姜2 wt%,氯化钠1 wt%,余量为水。
一、实验室药效测试试验
1、试验鱼准备:本实验在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渔业水质与病害防治实验室进行,水温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23±0.5℃)。试验鱼放养在0.5m*0.8*0.5m水族箱中,分静水养殖和自动抽水底部海绵过滤两种饲养模式,分别饲养感染人工传代多子小瓜虫的斑马鱼(3.24±0.37cm)、麦穗鱼(5.67±0.92cm)、高体鳑鲏(3.67±0.21cm)、锦鲤(9.83±2.62cm)、金鱼(6.35±0.28cm)、罗非鱼(10.96±1.56cm)、野鲮(8.56±0.97cm)、黄颡鱼(8.77±0.81cm)等8种淡水鱼类各20尾,其中,斑马鱼、麦穗鱼、高体鳑鲏3种小型鱼类采用合养的模式,其他较为大型的鱼类则采用单养的模式。在小型鱼类鱼缸设计一喂食漏斗,较大型鱼类鱼缸设计固定浮式聚食框,保证投喂饲料在水中不扩散,让试验鱼形成聚群吃食条件反射。试验期间每天正常喂料,静水养殖组每天定期吸底污一次、排出五分之一的水,并补充已曝气自来水至原来水位,抽水自动过滤养殖组则不换水。鱼缸内放入若干扎把的轮叶黑藻作为模拟离体小瓜虫附着场所,并在每个试验鱼缸设置1盏70W金属卤素灯模拟日光每天持续照射鱼缸8小时。
2、药效测试:药效测试试验30d,每天投喂2次商品锦鲤膨化饲料或小型热带鱼饲料(惠州市寸金饲料有限公司生产),黄颡鱼投喂冰冻红虫。按照投喂饲料时喷洒本发明复合药剂的方法,即按鱼聚食集群评估面积来评估复合药剂使用量(参考1-2L/m2),评估鱼群聚集为0.02m2左右,因此每次复合药剂使用量为20-40mL,用2mL吸管吸取药物后往鱼群聚食处(喂食漏斗、固定浮式聚食框)喷药,边喂食边喷药,时间控制在1-3分钟左右。5天为一个疗程。如果观察鱼体表尚有白点或鱼有刮擦鱼缸内壁现象的,再延长使用3天。试验期间,每隔10天统计死亡率情况。试验分别设空白对照一组(空白对照组饲养条件与本发明相同,只是未喷洒本发明药剂),最后统计结果。
3、药效测试结果:根据表1结果显示,本发明复合药剂在两种实验室饲养方法测试中,过滤饲养组30d成活率最高,达100%;静水饲养组30d成活率也在90%以上,仅为斑马鱼、高体鳑鲏这两种小型鱼类出现有死亡现象。说明复合药剂对8种感染小瓜虫尚能吃食的鱼类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达到90%以上成活率。
表1、本发明复合药剂在两种实验室饲养方法(静水、过滤)中对8种寄生小瓜虫鱼类的药效测试结果一览表
二、本发明复合药剂对斑马鱼、麦穗鱼、高体鳑鲏、锦鲤、金鱼、罗非鱼、野鲮、黄颡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鱼准备:本实验在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渔业水质与病害防治实验室进行,水温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23±0.5℃)。每组试验鱼(斑马鱼、麦穗鱼、高体鳑鲏3种小型鱼类合养的各放20尾共60尾,其他大型鱼单养放20尾)放养在75L圆形塑料水族桶中(水体体积50L)。试验鱼规格如下斑马鱼(3.26±0.48cm)、麦穗鱼(5.34±1.21cm)、高体鳑鲏(3.42±0.37cm)、锦鲤(10.26±3.12cm)、金鱼(6.55±0.76cm)、罗非鱼(10.88±2.21cm)、野鲮(8.44±1.23cm)、黄颡鱼(9.12±2.04cm),试验前暂养一周,选择健康无疾病的鱼作为试验鱼。本试验设2个平行组,1个空白组。正式试验前,确定复合药剂对各品种的96h全活浓度、24h全死浓度,并根据96h全活、24h全死浓度按照等对数间距设计5个浓度梯度(合养组以3个品种的24h全死、96h全活浓度设计梯度)。试验期间,记录24h,48h,96h不同品种的急性毒性反应、死亡率情况。数据处理采用采用改良寇氏法(Karber)估算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安全质量浓度(SC),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log LC50 =Xm-i(∑p-0.5),
SC=48h LC50×0.3/(24h LC50/48h LC50)2,
式中:Xm为最大剂量的对数,i为相邻剂量组比值的对数,p为死亡率。
2、结果显示,本发明复合药剂对斑马鱼、麦穗鱼、高体鳑鲏、锦鲤、金鱼、罗非鱼、野鲮、黄颡鱼的96h半致死浓度在33.105~90.158mg/L之间,安全质量浓度在7.459~23.751mg/L之间(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黄颡鱼对本复合药剂耐受能力最弱,安全质量浓度为7.459mg/L,要显著低于其他淡水鱼类(P<0.005),黄颡鱼为无鳞鱼,说明无鳞鱼相对其他有鳞鱼类来说,使用本复合药剂时,应当要低于7.459mg/L。而由于本复合药剂的指导药物浓度在7.5-12mg/L,淡水有鳞鱼类大多数安全质量浓度稍高于指导药物浓度,使用本复合药剂是相对安全的。但无鳞鱼的安全质量浓度与最低指导药物浓度差不多,因此本复合药剂对无鳞鱼来说要谨慎使用,应当按最低指导药物浓度进行施药。
表2 复合药剂对斑马鱼、麦穗鱼、高体鳑鲏、锦鲤、金鱼、罗非鱼、野鲮、黄颡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一览表
三、生产治疗实例
1、池塘养殖:某池塘2017年4月中旬从外地引进40万尾规格在8-12cm的斑点叉尾鮰,放养到40亩池塘中。4月底镜检发现爆发多子小瓜虫,此时监测水温在15-18℃,每天死亡500-1000尾,其他水质除氨氮在0.1-0.3mg/L,亚硝酸盐0.5-1mg/L较为严重外,其他常规水质指标正常,死亡持续时间5d,期间鱼摄食正常。采用本发明本复合药剂在鱼摄食期间泼洒鱼群(按鱼聚群面积估算投放量,通常每次每平方米聚群面积喷洒1-2kg左右)第5天后,每天死亡鱼的数量开始减少到100-300尾左右,用药第7天后镜检发现还有少量虫在鳃部,体表已观察无明显白点,随机抽样镜检鱼鳍很少检出虫体。然后继续使用复合药物3天后停药,随机抽样鱼已极少有虫检出,第10天每天死亡鱼数量锐减到10-30尾,之后有持续零星死亡情况但再无大量死亡情况发生。
成本核算,10天使用390kg左右本发明复合药剂,按复合药剂每公斤0.95元计算,成本在370元左右。与目前治疗小瓜虫效果最好的甲醛(10%-15%含量)、冰乙酸双氧水合剂(5%-10%含量)、冰乙酸(10%-15%含量)、辣椒生姜合剂(20%-30%水提物)使用相比,甲醛、冰乙酸、冰乙酸双氧水合剂、辣椒生姜合剂10天全塘泼洒治疗使用量理论上分别需要12000kg、5328kg、1867kg、10670kg,成本分别为4.32万元、0.48万元、0.62万元、0.48万元,远高于本发明复合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成本。由于甲醛、冰乙酸双氧水合剂刺激性大,在鱼群聚食后泼洒易引起鱼恐慌不摄食,固不适合聚群摄食泼洒法,生产治疗上多见于药物浸泡法和全塘泼洒法,但这两种药物在池塘无法实现浸泡法,而全塘泼洒法会因水体面积太大造成药物使用量大、成本高;另外相同浓度的冰乙酸溶液(4%)可以用于聚群摄食法,使用量跟本发明复合药剂相当但疗效相差较大(4%冰乙酸聚群泼洒法在生产上治愈率低于50%),而全塘泼洒10%冰乙酸疗效较好但因累计使用量太大可能会造成水体酸化而引起鱼类的应激死亡;辣椒生姜合剂采用聚群摄食法泼洒无效,药物浸洗法效果不佳,仅适合全塘泼洒法,但用量极大,效果一般,水面低于10亩并且是高密度养殖的,比较适合该方法。因此在大水面池塘养殖过程中,采用聚群摄食法泼洒本发明复合药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2、网箱养殖:某养殖户养殖大规格草鱼1-3斤10万尾左右,2018年4月初发现鱼摄食突然减少并每天有3-20尾鱼死亡,死亡鱼体表粗糙粘液少,并有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现象,此时水温在20℃左右。随即镜检确诊感染多子小瓜虫,并开始使用复合药剂进行治疗。根据每个网箱病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吃食较为正常的网箱,采用鱼摄食期间泼洒鱼群的方法(按鱼聚群面积估算投放量,通常每次每平方米聚群面积喷洒1-2kg左右),对于吃食不正常的网箱,每天白天采用拉起网箱两角让鱼聚群按每平方米聚群面积使用1-2kg的量(1-2L/m2)进行泼洒,每天2-4次,白天保持网箱拉起让鱼聚群状态而晚上则恢复网箱原状。复合药剂使用5天后,镜检发现虫体减少,鱼每天死亡量在5尾左右,吃食不正常网箱开始聚群吃食。然后继续使用复合药剂5天,观察到恢复吃食的网箱立即采用摄食期间泼洒复合药剂的方法进行巩固用药5天。第10天后观察所有网箱吃食均正常,鱼每天有零星死亡但不超过5尾(多为细菌性烂鳃),镜检观察鳃部仍有少量多子小瓜虫寄生,继续使用复合药剂3天。第15天后观察鱼再无死亡情况并吃食正常。
对于网箱养殖来说,聚群泼洒法可使用药物很多,包括甲醛、硫酸铜、高锰酸钾、冰乙酸、冰乙酸双氧水合剂、食盐等,在治疗效果上,甲醛、冰乙酸双氧水合剂、本发明复合药剂效果相当均优于其他药物,对于感染程度较轻的治愈率均有85%以上,感染程度较重的治愈率也能在40-70%左右,而且价格成本相差不大。但由于长期使用甲醛对药物使用者来说具有潜在的健康安全威胁隐患尤其是对呼吸道的破坏,而冰乙酸双氧水合剂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分解失效,药效极不稳定,因此本发明复合药剂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更具有高效稳定、对人和环境友好的优势。
3、池塘流水养殖:2018年1月,某罗非鱼越冬流水养殖池塘6亩(2.5-3米水深),高密度放养5万尾规格在0.8-1.5斤/尾的罗非鱼。水温16℃左右,鳃丝镜检发现有多子小瓜虫、斜管虫、车轮虫,但以小瓜虫、斜管虫寄生为主,每天死亡100-300尾,部分吃食正常。因混合感染斜管虫,第1天和第2天采用使池水形成1.2mg/L浓度的硫酸铜+本发明复合药剂90kg全池泼洒1次,期间封堵流水口,约半小时左右鱼开始出现浮头现象,逐步放入流水。第3-5天采用同样方法单独使用复合药剂90kg/天。第3天开始罗非鱼死亡减少到30-50尾,并且镜检很少或无斜管虫和车轮虫,但仍有少量多子小瓜虫寄生,此时大部分开始正常吃料。第5天后,开始使用鱼摄食期间泼洒鱼群的方法继续治疗5天,第7天开始每天死亡量降低至10尾以下。第10天每天仅有零星死亡或无死亡,镜检无小瓜虫检出。
同样在流水养殖中,通常药物使用量要加倍。由于有些药物例如辣椒姜合剂、高锰酸钾、生石灰、硫酸铜、食盐等药物在小瓜虫治疗过程需要长期保持一定药物浓度,流水养殖效果通常不佳。而通过药物触杀刺激小瓜虫脱落和杀死体表浅部虫体的药物例如甲醛、冰乙酸、冰乙酸双氧水合剂等在全塘泼洒药物时,治疗效果与本发明复合药剂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量上,由于本发明复合药剂可以采用聚群摄食时泼洒药物的方法,药物使用量极大的降低(1、池塘养殖生产治疗实例),因此流水养殖中同样适用本复合药剂使用。
综上,本发明复合药剂结合相应的使用方法在水产养殖治疗淡水小瓜虫病中具有适用性广、用量低、高效稳定、对人和环境友好等特点,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Claims (4)
1.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辣椒的辣度在1万-3万个辣度单位,Scoville Units;所述生姜含水量在75~85%。
3.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冰乙酸4~6 wt%、水杨酸0.2~0.4 wt%,干辣椒2~3 wt%,生姜2~3 wt%,氯化钠 1~2 wt%,余量为水准备原料,将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混合到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制成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备用;将干辣椒、生姜匀浆粉碎制成膏状混合物,放入冰乙酸-水杨酸-氯化钠预制水剂充分混合,室温放置2-5天,过滤除去固体沉淀物后留下的水剂即为本药剂。
4.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还能正常摄食的鱼,在每天投喂饵料时朝鱼群处喷洒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一天喂2-4次每次喷洒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按鱼聚群面积计算投放量,每次每平方米聚群面积喷洒1-2kg药剂,根据水温制定使用疗程,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后镜检仍有虫,延长3-5天;
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不聚群吃食的鱼,非流水池塘,按每升水喷洒7.5-12mg药剂计每天全塘均匀喷洒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1-2次;流水池塘从流水口处缓慢施放药物,按每升水加15-24mg药剂计每天施放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1-2次,时间控制在2-5分钟;网箱养殖则采用帆布围住网箱四周后按每平方米使用1-2kg药剂的量进行泼洒,或者抬起网箱一侧底部让鱼聚群后按每平方米聚群面积使用1-2kg药剂的量进行泼洒;疗程依水温制定,水温低于10℃以下10天一个疗程,水温10-15℃的7-10天一个疗程,水温15-20℃的5-7天一个疗程,水温20℃以上的5天一个疗程;如全塘泼洒或人工聚群泼洒用药期间发现大多数鱼开始恢复摄食,则按上述“对于感染淡水小瓜虫病还能正常摄食的鱼”情形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22123.0A CN110946984B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22123.0A CN110946984B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46984A true CN110946984A (zh) | 2020-04-03 |
CN110946984B CN110946984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6998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22123.0A Active CN110946984B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4698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3025A (zh) * | 2014-03-20 | 2014-07-23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网箱养殖防治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使用方法 |
CN109699534A (zh) * | 2019-02-28 | 2019-05-03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泥鳅苗种养殖的方法 |
-
2020
- 2020-01-09 CN CN202010022123.0A patent/CN1109469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3025A (zh) * | 2014-03-20 | 2014-07-23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网箱养殖防治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使用方法 |
CN109699534A (zh) * | 2019-02-28 | 2019-05-03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泥鳅苗种养殖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素芳主编: "《鱼病防治诊疗新技术规范与鱼类综合养殖新技术》", 31 October 2007, 农业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46984B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59097A (zh) | 一种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7372231B (zh) | 一种提高池塘主养草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方法 | |
CN105123570A (zh) | 一种规模化池塘混养鱼的养殖方法 | |
CN112075551A (zh) | 一种用于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成活率的添加剂及其应用 | |
CN102342283A (zh) | 一种灭杀虾蟹塘中野杂鱼的组合制剂 | |
CN106665426A (zh) | 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 |
CN106259096A (zh) | 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 |
CN101779605B (zh) | 一种抚仙金线鲃的人工受精方法 | |
CN109601435A (zh) | 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 | |
CN110946984B (zh) | 一种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药剂和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
WO2016063105A1 (es) | Composición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ctoparasitosis y la promoción del crecimiento en acuicultura | |
CN113598095B (zh) | 一种横带髭鲷快速养成技术 | |
CN111467412B (zh) | 一种鲮鱼虫害防治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9169453A (zh) | 一种中草药龙虾喂养的方法 | |
CN101167481A (zh) | 清除虾蟹池野杂鱼的方法及药饵 | |
CN103301241B (zh) | 一种治疗水生动物水蛭病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0281568A (ja) | 寄生虫症予防治療剤 | |
CN103891636A (zh) | 一种鱼病防治的方法 | |
CN106069908A (zh) | 稻田河虾的养殖方法 | |
JP3366991B2 (ja) | 魚類の抗寄生虫抗微生物剤 | |
CN113080115B (zh) | 一种清除七彩神仙鱼体表指环虫的生态方法 | |
CN108834952A (zh) | 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 |
KR100373147B1 (ko) | 스쿠치카충 감염증의 치료제 | |
CN108184737A (zh) | 一种小龙虾鱼种池塘轮养方法 | |
CN107912334A (zh) | 一种黑鱼的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