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3806B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3806B
CN110943806B CN201811109875.XA CN201811109875A CN110943806B CN 110943806 B CN110943806 B CN 110943806B CN 201811109875 A CN201811109875 A CN 201811109875A CN 110943806 B CN110943806 B CN 110943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transmission
pdcch
pucch
pdsch
ha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98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3806A (zh
Inventor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98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06B/zh
Priority to JP2021516493A priority patent/JP7185029B2/ja
Priority to KR1020217011135A priority patent/KR102628230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9/107029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639A1/zh
Priority to EP19862981.8A priority patent/EP3855655A4/en
Priority to US17/278,600 priority patent/US1132320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943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3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在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从而去掉了根据HARQ‑ACK反馈处理时延和/或UL grant确定的不能包含的下行传输的HARQ‑ACK,在保证终端和基站对HARQ‑ACK传输比特数理解一致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冗余的HARQ‑ACK反馈,提高系统效率和HARQ‑ACK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通信技术新无线接入技术(5G NR,fifth-generation 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支持半静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所谓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即总是按照固定大小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HARQ-ACK codebook),即HARQ-ACK反馈序列的大小不会随着调度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和终端对HARQ-ACK codebook大小的理解不一致问题。
现有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确定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预先配置的HARQ-ACK反馈时序集合以及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候选时域资源集合来确定一个传输HARQ-ACK的时隙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HARQ-ACK反馈时序,表达需要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所在时隙到传输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间隔,可以用一个K1集合来表达HARQ-ACK反馈时序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个值可以给出一个HARQ-ACK反馈时序,该集合中可以包含仅1个值或超过1个值。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一个表格,通常包含多行(例如16行),每行都至少包含起始符号位置、传输长度和调度时序K0,其中K0表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与被调度的PDSCH之间的时隙间隔,不同行的具体信息组合不同。调度PDSCH的PDCCH中的指示域可以指示其中的一行给终端,进而根据其包含的信息确定一个PDSCH传输时隙和时隙内的具体符号位置。
具体的,可以根据HARQ-ACK反馈时序集合确定一个时隙对应的下行传输时隙集合,例如HARQ-ACK在时隙n传输,则可以根据n-k确定对应的下行传输时隙集合,其中k∈K1。在下行传输时隙集合中的每个时隙,进一步根据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位置以及UE能力,确定每个时隙中是否包含有效的下行传输机会以及包含多少个有效的下行传输机会;其中,有效的机会是指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中存在至少一个时域位置与这个时隙中的上下行配比不冲突,对于任何一个时域位置都与这个时隙中的上下行配比相冲突的时隙,可以从下行传输时隙集合中去掉,例如根据n-k确定的是一个上行时隙,或者上行符号居多的时隙,其中没有或者具有不足够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中的任一个时域资源传输的符号集合,例如时域资源传输占用8个下行符号,但时隙中没有8个下行符号或灵活(Flexible)符号。其中,每个时隙中具体包含一个或多个下行传输,取决于UE能力。如果UE能力不支持在一个时隙中解析多个下行传输,则一个时隙中最多只存在一个下行传输;如果UE能力可以支持在一个时隙中解析多个下行传输,则一个时隙中可以存在超过一个下行传输。这里的下行传输包括需要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或SPS PDSCH释放。然后在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实际接收到的下行传输产生其HARQ-ACK并映射到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的对应位置,其中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大小总是根据上述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来确定,即不论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的某个时隙以及该时隙中的某个下行传输机会中是否收到需要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都需要对这个下行传输机会产生反馈信息,因此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不会随着实际调度了多少下行传输而变化。对于在上述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没有接收到下行传输或接收到下行传输但根据实际的K1指示并不在当前时隙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的位置产生NACK。
可以看出,现有的传输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方案,增加了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冗余信息,降低的HARQ-ACK传输效率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在终端和基站对HARQ-ACK传输比特数理解一致的基础上,减少冗余的HARQ-ACK反馈,提高HARQ-ACK传输效率和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在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去掉根据HARQ-ACK反馈处理时延和/或UL grant确定的不能包含的下行传输的HARQ-ACK,在保证终端和基站对HARQ-ACK传输比特数理解一致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冗余的HARQ-ACK反馈,提高系统效率和HARQ-ACK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HARQ-ACK反馈的一种示例;
图3为现有技术的HARQ-ACK反馈的另一种示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HARQ-ACK反馈的一种示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HARQ-ACK反馈的又一种示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HARQ-ACK反馈的又一种示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HARQ-ACK反馈的又一种示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ime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以及NR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1102.11(Wi-Fi)、IEEE 1102.16(WiMAX)、IEEE 11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请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基站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用户终端或UE(User Equipment),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基站12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基站12可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终端11通信,在各种示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或某些基站的一部分。一些基站可通过回程与核心网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些可以通过回程链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能同时在这多个载波上传送经调制信号。例如,每条通信链路可以是根据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每个已调信号可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数据等。
基站12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天线与终端11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可以为各自相应的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基站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诸如蜂窝或WLAN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接入网或运营商部署相关联。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相同或不同无线电技术的覆盖区域、或属于相同或不同接入网的覆盖区域)可以交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链路可包括用于承载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例如,从终端11到基站12)的上行链路,或用于承载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例如,从基站12到用户设备11)的终端。UL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而DL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类似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有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由于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给出的是所有可能的需要在一个反馈时隙中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的位置集合,但按照实际调度和传输需求,对于上述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可能部分下行传输位置上的下行传输由于不满足处理时延,例如不满足下行传输(如PDSCH)解析的时间和/或准备相应的HARQ-ACK传输的时间的要求,是无法在对应的时隙中进行HARQ-ACK反馈的,例如根据K1={0,1,2,3,4},并且假设每个时隙中都存在一个下行传输机会,则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时隙n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即时隙n-4到时隙n范围内每个时隙中有一个PDSCH传输机会,但由于时隙n中的下行传输与对应的HARQ-ACK传输位置过于接近,则时隙n中的PDSCH可能由于还没有完成处理(例如没有完成PDSCH解析和/或相应的HARQ-ACK准备)而不能在时隙n中进行相应的HARQ-ACK反馈,目前规定对于一个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不满足处理时延的下行传输,在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对应这些下行传输的反馈比特位置产生NACK作为反馈信息。
此外,当终端在某个时隙中同时存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和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传输时,承载UCI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和PUSCH的时域资源可能存在重叠,此时,当终端不支持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时,需要将承载PUCCH上的UCI转移到PUSCH上传输,从而避免多种信道并行传输。当PUSCH具有对应的PDCCH(即由UL grant调度)且PDCCH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0_1时,在配置使用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时,DCI格式0_1中包含1比特下行分配索引(DAI,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通常称为UL DAI,用于指示HARQ-ACK在PUSCH上是否存在。这是因为,如果DCI格式0_1中没有DAI指示,当终端在PUSCH所在的时隙中的semi-staticHARQ-ACK codebook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没有接收到任何下行传输时,UE会确定PUSCH上不存在HARQ-ACK传输,此时如果终端存在下行传输丢包,将造成终端和基站对PUSCH上是否存在HARQ-ACK传输的理解不一致。如果HARQ-ACK采用速率匹配方式在PUSCH上传输,是否存在HARQ-ACK会影响数据在PUSCH上的编码和速率匹配(即影响数据的码率)以及实际映射资源位置,如果基站(如gNB)对是否存在HARQ-ACK的认知与UE的实际传输不一致,将导基站对PUSCH的错误译码,导致PUSCH接收失败,同时也会增加基站对HARQ-ACK反馈信息的解析错误概率。
调度PUSCH的PDCCH中的1比特DAI只能根据不晚于其传输位置发生的下行调度进行统计,而无法预测其后发生的下行传输,因此,目前规定当HARQ-ACK在PUSCH上传输且配置使用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时,对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对应由在调度该PUSCH的PDCCH之后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或SPS PDSCH释放(SPS PDSCH释放是用于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的位置产生NACK,即在该PUSCH上不能对这些由晚于ULgrant的PDCCH调度的PDSCH传输其对应的HARQ-ACK,但为了保证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的稳定不变,需要NACK作为占位。即如图3所示,由于调度时隙n中的PUSCH的PDCCH在时隙n-2中传输,时隙n-1中的PDSCH是时隙n-1中的PDCCH调度的,时隙n中的PDSCH是时隙n中的PDCCH调度的,该PDCCH晚于调度时隙n中的PUSCH的PDCCH,因此,时隙n-1以及时隙n中的PDSCH不能在时隙n中的PUSCH中传输HARQ-ACK,在时隙n对应的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对应时隙n-1和时隙n中的下行传输的位置产生NACK作为反馈信息。
对于图2来说,如果根据处理能力确定时隙n中的下行传输不满足处理时延,合理情况下基站在进行调度时是不会配置时隙n中的下行传输在时隙n进行HARQ-ACK反馈的,这是因为最小处理时延是基站和终端都能够确定的,此时基站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时隙n中的PDSCH对应的K1设置为1或者比1更大的值,则时隙n中的PDSCH会在时隙n+1或者更靠后的时隙进行HARQ-ACK反馈,而这个进行HARQ-ACK反馈的时隙应当是可以满足处理时延的时隙,否则即使基站调度了时隙n中的PDSCH,但如果配置其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则永远也不会得到这个PDSCH真实的HARQ-ACK信息,因此,这样的调度是基站应当避免的,时隙n对应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则总是不会包含这些不满足处理时延的下行传输的HARQ-ACK,对这些下行传输设置NACK作为反馈信息实际上是冗余的传输。
特别是,当存在载波聚合时,K1集合是多个下行载波的共享集合,K1中包含的可能是多个载波分别需求的K1值的并集,因此对一个下行载波而言,K1集合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不能用于这个载波的K1值,例如载波1需要K1={0,1,2},载波2需要K1={3,4,5},而实际配置给终端的K1集合为K1={01,2,3,4,5},则对于载波2,K1集合中的{0,1,2}是不会被这个载波上的传输所使用的K1值,但现有技术中在计算载波2的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大小时,总是按照K1集合为{01,2,3,4,5}来确定codebook,从而存在多比特冗余。
对于图3来说,由于调度信息是基站发送的,基站在确定其要在时隙n-2中发送一个PDCCH调度在时隙n中进行PUSCH传输时,按照上述“由在调度PUSCH的PDCCH之后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下行传输不能在该PUSCH上进行HARQ-ACK反馈”的规则,为了避免基站调度了一个下行传输,却不能得到其对应的HARQ-ACK,基站应对由时隙n-2之后的PDCCH调度的PDSCH设置相应的反馈时序,避免其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例如对时隙n-1中的PDSCH设置K1=2或者更大值,使其在时隙n之后进行HARQ-ACK反馈,从而避免终端没有对这个PDSCH传输真实的HARQ-ACK。因此,时隙n对应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则总是不会包含这些由在调度PUSCH的PDCCH之后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下行传输的HARQ-ACK,对这些下行传输设置NACK作为反馈信息实际上是冗余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HARQ-ACK冗余传输,提高HARQ-ACK传输效率。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
步骤401,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这里,第一下行传输是未能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下行传输,具体的,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可以包括以下传输中的一种或多种:由PDCCH调度的PDSCH、半持续调度(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可以包括以下传输中的一种或多种: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
其中,所述SPS PDSCH为没有对应PDCCH的PDSCH,即没有PDCCH调度的PDSCH。
其中,所述SPS PDSCH释放为用于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这里,所述SPSPDCCH释放与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是等价的。当第二下行传输为指示下行SPS资源释放的PDCCH或SPS PDCCH释放时,HARQ-ACK反馈是针对这个指示SPS资源释放的PDCCH本身的。当第二下行传输为PDSCH时,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为由第二PDCCH调度的PDSCH,当第二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为由第二PDCCH指示的SPS PDSCH释放。
本文中,某个PDCCH相对应的下行传输(或PDSCH),可以是指该PDCCH所调度的下行传输(或PDSCH)。类似的,某个下行传输(或PDSCH)所对应的PDCCH,可以是指调度该下行传输(或PDSCH)的PDCCH。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配置使用半静态HARQ-ACK码本时,在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冗余反馈信息,提高HARQ-ACK传输效率,改善系统传输性能。
为了减少或避免目标下行传输的冗余反馈信息,提高传输效率,在传输所述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终端可以先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并将所述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的目标下行传输去除,得到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然后,根据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生成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的过程中,去除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从而直接得到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然后,根据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生成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进而根据该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确定对应的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然后,确定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及其在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的对应位置,并将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对应反馈信息从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去除,从而得到最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在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第一下行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发送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需要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下行传输的多种确定方式,如: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例如按照下行第一预设条件中的T1和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中的最大值进行相应的判断,得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分别进行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的判断,将满足任何一个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例如按照下行第一预设条件中的T1和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中的最小值进行相应的判断,得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分别进行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的判断,将同时满足第一和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第一下行传输)。
下面将对第一、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说明。
1)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这里,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3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3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和/或,
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这里,如果仅存在一个PUCCH,则PUC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即为这个PUC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如果存在多个重叠的PUCCH,则PUC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包含每个重叠的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理解为先在多个PUC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取一个最小的或者可以得到最大T1值的子载波间隔,再与其他信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间进行选择。
这里,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一种情况是可以重用与下行传输为PDSCH时相同的T公式,此时只需要对SPS PDSCH释放约定d1,1=0,从而可以达到使用统一的T公式的目的;另一种情况,也可以对SPS PDSCH释放定义独立的T公式进行计算,例如,直接去掉上述公式中的d1,1参数,即得到以下公式: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4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42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即采样时间间隔);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2)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上述其他信息可以是例如其他上行控制信息、承载在PUSCH上的上行数据(UL-SCH)等信息。
这里,如果下行传输为PDSCH,则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为调度PDSCH的PDCCH,如果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则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
这里,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5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5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预定的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5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2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4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5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166
其中,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这里,如果仅存在一个PUCCH和PUSCH,则PUCCH以及PUS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即为这个PUCCH和这个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如果存在多个重叠的PUCCH和PUSCH,则PUCCH以及PUS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包含每个重叠的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理解为先在多个PUCCH和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取一个最小的或者可以得到最大T1值的子载波间隔,再与其他信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间进行选择。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的PUCCH资源相同。
以上介绍了终端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下面将进一步介绍网络侧的行为。
请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在应用于基站侧时,包括:
步骤501,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这里,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501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基站还可以确定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进而在步骤501中根据所确定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接收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可以采用与终端侧相同的对HARQ-ACK传输比特数理解,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从而可以减少冗余的HARQ-ACK反馈,提高系统效率和HARQ-ACK传输性能。
与终端侧相类似的,在接收所述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基站可以先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以及确定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并将所述下行传输机会集合中的目标下行传输去除,得到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然后,根据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生成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的过程中,去除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从而直接得到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然后,根据最终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生成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机会集合,进而根据该下行传输机会集合确定对应的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然后,确定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及其在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的对应位置,并将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对应反馈信息从第一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去除,从而得到最终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
与终端侧相类似的,在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第一下行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在接收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需要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下行传输的多种确定方式,如: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关于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参考上文的说明,为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通过两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的行为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示例1:以FDD单载波为例,每个时隙都存在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简单起见,假设每个时隙中只存在一个PDSCH传输(当然一个时隙中也可以存在多个TDM的PDSCH,不同时隙中的PDSCH个数也可以不同,取决于UE能力以及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的配置,图6中的PDSCH在每个时隙中的时域传输位置仅为示意,不同时隙中的传输位置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可以为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假设每个时隙中都存在一个PDCCHmonitoring occasion(当然一个时隙中也可以有多个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不同时隙中也可以有不同个数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图6中的PDCCH monitoringoccasion在每个时隙中的时域传输位置仅为示意,不同时隙中的传输位置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取决于预先配置),用于发送调度PDSCH的PDCCH或指示发送SPS PDSCH释放的PDCCH;简单起见,以K0=0为例,即时隙n中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一个在时隙n+K0(即时隙n)中传输的PDSCH,并且这个调度PDSCH的PDCCH中还通知一个K1值,用于确定这个PD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传输所在的时隙为n+K0+K1;假设每个PDSCH都对应1比特HARQ-ACK(例如每个PDSCH都被配置了单TB传输),假设预先配置的K1集合中包含5个值{0,1,2,3,4},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方式如下:
终端侧:
1)先根据K1集合、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以及时隙中的半静态的上下行资源分配(如果配置了半静态的上下行资源分配,则使用,如果没有配置,则不考虑这个因素,则认为每个时隙中都可以被调度),可以确定时隙n中传输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对应的PDSCH传输机会集合M,即时隙n-4到时隙n且每个时隙中都可以存在一个PDSCH传输;
2)根据调度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确定时隙n中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
3)根据时隙n中的PUCCH的第一个符号的起始位置向前T时间,找到一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例如第一个满足T时间的符号或下行符号或Flexible符号,终端和基站预先约定或协议中预先定义好其中一种确定方式即可),并确定结束时刻(即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结束位置)晚于这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例如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如图6所示,则可以确定时隙n-1和时隙n中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从而将这两个时隙中的候选PDSCH传输机会从M集合中去掉,得到最终的M集合,即最终用于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M集合为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传输机会;此处,也可以与第一个步骤合并在一起,即先确定参考点或参考符号,然后再根据第一个步骤中的描述确定M,确定M的过程中直接将不满足参考点或参考符号的传输机会去掉,从而得到最终的M集合;根据最终的M集合,可以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为3比特,第1比特对应时隙n-4中的PDSCH,第2比特对应时隙n-3中的PDSCH,第3比特对应时隙n-2中的PDSCH;当然,另一种方式可以为先根据基于原始K1确定的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为5个,确定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包含5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中的一个PDSCH,然后基于T得到的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确定结束位置晚于这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从而从确定好的5比特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去掉最后2比特,最终剩余3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
4)按照3比特HARQ-ACK在PUCCH上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基站侧:
1)按照与上述终端侧一致的方式确定哪些PDSCH传输机会不会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从而确定终端实际传输的时隙n中的semi-staticHARQ-ACK codebook仅包含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
2)按照3比特HARQ-ACK在PUCCH上接收HARQ-ACK反馈信息,从而得到对应PD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
3)较为合理的基站调度,不会对时隙n-1中的PDSCH配置K1=1,可能会配置比1大的值,例如K1=2,也不会对时隙n中的PDSCH配置K1=0,可能会配置比0大的值,例如K1=1,则基站还是可以在时隙n-1和n中进行下行调度,从而保证下行传输效率,当然,基站如果错误调度,也可能对时隙n-1中的PDSCH配置K1=1,对时隙n中的PDSCH配置K1=0,此时,如果UE判断无法完成处理,也是不能对这些PDSCH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因此,不论基站是否调度这些位置的PDSCH在时隙n进行HARQ-ACK反馈,这些PDSCH的真实HARQ-ACK总是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的,因此,时隙n中的semi-staticHARQ-ACK codebook只需要根据能够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传输机会来确定即可,不需要对那些不能够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传输机会进行NACK占位,从而降低HARQ-ACK传输的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效率和性能。此时,基站和终端根据相同的T和PUCCH起始时刻来确定参考点或参考符号,得到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大小是一致的,不存在理解歧义。
示例2:以FDD单载波为例,每个时隙都存在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简单起见,假设每个时隙中存在1个PDSCH传输(当然一个时隙中也可以存在多个TDM的PDSCH,不同时隙中的PDSCH个数也可以不同,取决于UE能力以及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的配置,图7中的PDSCH在每个时隙中的时域传输位置仅为示意,不同时隙中的传输位置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可以为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假设每个时隙中都存在1个PDCCHmonitoring occasion(当然一个时隙中也可以有多个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不同时隙中也可以有不同个数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图7中的PDCCH monitoringoccasion在每个时隙中的时域传输位置仅为示意,不同时隙中的传输位置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取决于预先配置),用于发送调度PDSCH的PDCCH或指示发送SPS PDSCH释放的PDCCH;简单起见,以K0=0为例,即时隙n中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一个在时隙n+K0(即时隙n)中传输的PDSCH,并且这个调度PDSCH的PDCCH中还通知一个K1值,用于确定这个PD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传输所在的时隙为n+K0+K1;假设每个PDSCH都对应1比特HARQ-ACK(例如每个PDSCH都被配置了单TB传输),假设预先配置的K1集合中包含5个值{0,1,2,3,4};假设在时隙n-1中发送了一个PDCCH调度在时隙n中进行PUSCH传输,其中K2=1为PUSCH调度时序,表示时隙n-1中的PDCCH调度时隙n-1+K2中的PUSCH传输,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方式如下:
终端侧:
1)先根据K1集合、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以及时隙中的半静态的上下行资源分配(如果配置了半静态的上下行资源分配,则使用,如果没有配置,则不考虑这个因素,则认为每个时隙中都可以被调度),可以确定时隙n中传输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对应的PDSCH传输机会集合M,即时隙n-4到时隙n且每个时隙中都可以存在一个PDSCH传输;
2)根据调度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确定时隙n中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
3)假设确定该PUCCH与时隙n中的PUSCH在时域上存在资源重叠,则确定需要将时隙n中PUCCH上传输的HARQ-ACK转移到PUSCH上传输,而不传输PUCCH;
4)确定最终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
方案a:如图7所示,确定将上述M集合中包含的,由在UL grant(调度PUSCH的PDCCH)之后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的下行传输从M集合中去掉,即由于时隙n中的PDSCH由UL grant之后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则不包含时隙n中的PDSCH,得到最终的M集合,即其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或者,也可以这里直接与第一个步骤相结合,即在确定M集合时,同时考虑M集合中不包含由在UL grant(调度PUSCH的PDCCH)之后的PDCCH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的下行传输,从而得到最终的M集合;根据最终的M集合,可以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为4比特,第1比特对应时隙n-4中的PDSCH,第2比特对应时隙n-3中的PDSCH,第3比特对应时隙n-2中的PDSCH,第4比特对应时隙n-1中的PDSCH;当然,另一种方式可以为先根据基于原始K1确定的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为5个,确定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包含5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中的一个PDSCH,然后再去掉其中的由在UL grant之后的PDCCH monitoringoccasion中传输的PDCCH调度的下行传输,从而从确定好的5比特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去掉最后1比特,最终剩余4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1中的4个PDSCH;
方案b:如图8所示,根据时隙n中的PU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起始位置向前T时间(当然,如果约定好,也可以根据PUCCH的第一个符号的起始位置向前T时间),找到一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例如第一个满足T时间的符号或下行符号或Flexible符号,终端和基站预先约定或协议中预先定义好其中一种确定方式即可),并确定结束时刻(即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结束位置)晚于这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例如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如图8所示,则可以确定时隙n-1和时隙n中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从而将这几个时隙中的候选PDSCH传输机会从M集合中去掉,得到最终的M集合,即最终用于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M集合为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传输机会;此处,也可以与第一个步骤合并在一起,即先确定参考点或参考符号,然后再根据第一个步骤中的描述确定M,确定M的过程中直接将不满足参考点或参考符号的传输机会去掉,从而得到最终的M集合;根据最终的M集合,可以确定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为3比特,第1比特对应时隙n-4中的PDSCH,第2比特对应时隙n-3中的PDSCH,第3比特对应时隙n-2中的PDSCH;当然,另一种方式可以为先根据基于原始K1确定的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为5个,确定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包含5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中的一个PDSCH,然后基于T得到的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确定结束位置晚于这个参考点或者参考符号的PDSCH的HARQ-ACK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从而从确定好的5比特semi-static HARQ-ACKcodebook中去掉最后2比特,最终剩余3比特HARQ-ACK,分别对应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
方案c:同时根据T和UL grant来确定,如图9所示,则相当于去掉的上述按照方式1和放方式2确定的不能包含的PDSCH的并集,因此最终的M集合仅包含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PDSCH,因此最终传输3比特HARQ-ACK;
5)按照上述最终确定的比特数的HARQ-ACK在PUSCH上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
基站侧:
1)按照与上述终端侧一致的方式确定哪些PDSCH传输机会不会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从而确定终端实际传输的时隙n中的semi-staticHARQ-ACK codebook仅包含时隙n-4到时隙n-2中的3个PDSCH;
2)按照3比特HARQ-ACK在PUSCH上接收HARQ-ACK反馈信息,从而得到对应PD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
这里,较为合理的基站调度,例如不会对时隙n中的PDSCH配置K1=0,可能会配置比0大的值,例如K1=1,则基站还是可以在时隙n中进行下行调度,从而保证下行传输效率,当然,基站如果错误调度,也可能对时隙n中的PDSCH配置K1=0,此时,UE判断这些下行传输发生在UL grant之后,因UL grant中的DAI无法包含这些传输,故而也是不能对这些PDSCH在时隙n中进行HARQ-ACK反馈;因此,不论基站是否调度这些位置的PDSCH在时隙n进行HARQ-ACK反馈,这些PDSCH的真实HARQ-ACK总是不能包含在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的,因此,时隙n中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只需要根据能够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传输机会来确定即可,不需要对那些不能够进行HARQ-ACK反馈的PDSCH传输机会进行NACK占位,从而降低HARQ-ACK传输的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效率和性能。此时,基站和终端都根据相同的规则(例如都根据UL grant,或都根据T,或都同时考虑ULgrant和T)来确定哪些下行传输不能包含在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中,得到的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的大小是一致的,不存在理解歧义。
需要说明的,上述示例中,将上述所有或任意PDSCH替换为SPS PDSCH release(即指示SPS资源释放的PDCCH)同样适用,所不同的是这个SPS PDSCH release本身就是PDCCH,需要在每个时隙中的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中传输,不再需要其他PDCCH调度这个传输,将上述所有或任意PDSCH替换为SPS PDSCH同样适用。上述示例中仅以FDD为例,如果为TDD同样适用,唯一不同的就是不一定每个时隙中都有下行符号可用于PDSCH或SPS PDSCHrelease传输,因此M集合中确定的传输机会不一定是连续时隙中的,可能由于某些时隙不存在下行传输资源或者下行传输资源不足以支持候选的PDSCH时域资源大小,而将这些时隙排除。上述示例中,如果存在多个载波聚合,则每个载波上根据该载波对应的PDSCH候选时域资源集合、K1集合、以及该载波的时隙结构(如果配置了)确定其对应的M集合,其余方式同上,得到每个载波对应的HARQ-ACK codebook之后,将多个载波的HARQ-ACK codebook按照载波编号从小到大顺序级联在一起,构成最终在PUCCH上传输的HARQ-ACK codebook。
上述示例1中,仅以时隙n中承载HARQ-ACK的PUCCH与其他PUCCH不存在冲突为例,如果承载HARQ-ACK的PUCCH与其他PUCCH(例如承载CSI和/或SR的PUCCH)在时域上存在重叠,则上述过程同样适用,可能的不同是T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承载HARQ-ACK的PUCCH与其他PUCCH不存在冲突时T按照第一预设条件中的下述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51
承载HARQ-ACK的PUCCH与其他PUCCH存在冲突时T按照第一预设条件中的下述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52
或者按照第二预设条件中的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53
或者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54
或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定义T为T1和T2的最大值,即T=max(T1,T2),例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55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1
则T可以是: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2
或者同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例如定义T为T1和T2的最小值,即T=min(T1,T2),例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4
则T可以是: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5
上述示例2中,如果时隙n中的PUSCH为没有承载A-CSI的PUSCH,T值可为第一预设条件中的T1值,例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6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7
T也可以是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值,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8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9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10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1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12
T还可以是第一预设条件中T1和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例如T=max(T1,T2),例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61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1
则T可以是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2
,又例如T=min(T1,T2),例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4
则T可以是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5
如果时隙n中的PUSCH为承载A-CSI的PUSCH,T值可为第一预设条件中的T1值,具体同上;T也可以是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值,如: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6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77
T还可以是第一预设条件中T1和第二预设条件中的T2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具体同上类似,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T值的定义仅为示例,不排除其他方式的T值定义,例如上述出现的各种时间参数的其他组合方式得到的T值公式。
上述实施例中,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和在PUSCH上传输时,可以使用上述相同或者不同的方式进行判断。
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基于以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上述方法的设备。
请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包括:处理器1001、收发机1002、存储器1003、用户接口10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1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003上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1002,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这里,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0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3可以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这里,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在发送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这里,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9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29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
这里,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0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0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这里,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1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2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3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4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5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6
Figure GDA0002882144950000317
其中,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这里,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请参照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110,包括:
发送单元111,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优选的,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优选的,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关于上述第一、第二预设条件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120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201、收发机1202、存储器12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12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203上并可在处理器12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1202,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这里,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2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3可以存储处理器1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接收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还用于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还用于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则在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中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关于上述第一、第二预设条件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140的另一种结构,如图13所示,该基站140包括:
接收单元141,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优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
具体的,上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关于上述第一、第二预设条件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1)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2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2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3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3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2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3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4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5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6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47
其中,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10.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7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7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8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8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2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3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4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5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6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097
其中,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在发送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2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2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3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3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2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3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4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5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6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47
其中,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28.根据权利要求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2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3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SPS 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包括由PDCCH调度的PDSCH以及SPS PDSCH释放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接收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之前,确定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长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中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时,进一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或者,
将同时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下行传输,确定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一参考符号,所述第一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灵活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一参考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1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1时间;
其中,所述T1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1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1为下行传输进行HARQ-ACK反馈的最小处理时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T1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7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7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1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1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1为根据μ1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d1,1为与下行传输的传输长度、映射类型和终端能力相关的值;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晚于第二参考符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符号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下行符号或第一个Flexible符号;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晚于第二参考时刻,所述第二参考时刻为: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的开始位置之前T2时间的时刻;或者,
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的结束符号或结束时刻与承载HARQ-ACK的上行信道的起始符号或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于T2时间;
其中,所述T2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所述T2为根据配置确定的值;或者,所述T2为一个下行传输的HARQ-ACK与其他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最小处理时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C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8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82
其中,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承载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上行信道为PUSCH时,所述T2按照以下任一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1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2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3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4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5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6
Figure FDA0003076112160000197
其中,在下行传输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1,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1,2=0;N2为根据μ2以及终端能力确定的值;
当下行传输为由PDCCH调度的PDSCH时,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调度PDSCH的PDCCH、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 PDSCH释放时,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和/或,当下行传输为SPSPDSCH时,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2为SPS PDSCH、以及PUC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3为下行传输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4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以及PUSCH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或μ5为下行传输和/或PUSCH对应的PDCCH、PUCCH、PUSCH以及与PUSCH所对应的PDCCH相对应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CSI-RS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中可以得到最大的T2值的子载波间隔的编号;
在PUSCH的第一个符号仅包含DMRS时,d2,1=0,否则d2,1=1;
在PUSCH所对应的PDCCH触发了带宽部分BWP切换时,d2,2为BWP切换所需时间,否则d2,2=0;
Z为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A-CSI对应的时延;
d为PDCCH和被调度的PDSCH之间重叠的符号数;
Tc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本时间单元;
κ为LTE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与NR系统的基本时间单元之间的比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0~3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PUCCH上传输时,如果存在多个下行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需要同时在同一个PUCCH上传输,则在调度所述多个下行传输的PDCCH中的PUCCH资源指示域中指示相同的PUCCH资源。
4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半静态HARQ-ACK码本,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不包含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包括以下传输的至少一种:
不满足处理时延要求的第一下行传输;
与第一PDCCH之后的第二PDCCH相对应的第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半静态HARQ-ACK码本在所述第一PDCCH调度的PUSCH上传输。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
CN201811109875.XA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943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875.XA CN110943806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21516493A JP7185029B2 (ja) 2018-09-21 2019-09-20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確認コードブックの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KR1020217011135A KR102628230B1 (ko) 2018-09-21 2019-09-20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구-확인 응답 코드북 전송 방법 및 기기
PCT/CN2019/107029 WO2020057639A1 (zh) 2018-09-21 2019-09-20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19862981.8A EP3855655A4 (en) 2018-09-21 2019-09-20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BOOK OF ACKNOWLEDGMENT CODES OF AN AUTOMATIC HYBRID REPEAT REQUEST
US17/278,600 US11323208B2 (en) 2018-09-21 2019-09-20 Method of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acknowledgment codebook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875.XA CN110943806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3806A CN110943806A (zh) 2020-03-31
CN110943806B true CN110943806B (zh) 2021-10-26

Family

ID=6988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9875.XA Active CN110943806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3208B2 (zh)
EP (1) EP3855655A4 (zh)
JP (1) JP7185029B2 (zh)
KR (1) KR102628230B1 (zh)
CN (1) CN110943806B (zh)
WO (1) WO20200576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4866B (zh) * 2018-01-12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馈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43806B (zh) * 2018-09-21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258546B2 (en) * 2018-11-30 2022-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903435A4 (en) * 2018-12-28 2022-08-0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HARQ-AC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1726204B (zh) * 2019-03-22 2023-07-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数据的harq-ack反馈的方法、ue、基站、设备及介质
CN111770572B (zh) * 2019-03-30 2023-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243297B (zh) * 2019-07-18 2023-11-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及基站
CN114009113A (zh) * 2019-09-29 2022-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Harq反馈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518449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671995B2 (en) * 2020-04-17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based HARQ-ACK feedback generation
CN113747588B (zh) * 2020-05-28 2024-0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028410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半静态反馈码本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50238B2 (en) * 2020-09-10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 delay-imposed HARQ-ACK/NACK reporting
CN115225222A (zh) * 2021-04-19 2022-10-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333670B (zh) * 2021-05-11 2024-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动态harq-ack码本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11320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反馈码本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174A (zh) * 2012-07-27 2015-03-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带间时分双工(tdd)载波聚合(ca)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生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75609B1 (ko) * 2010-09-26 2018-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41790A2 (en) * 2012-03-19 2013-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ing harq-ack codebooks for multi-flow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JP6101311B2 (ja) * 2015-06-26 2017-03-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500164B2 (ja) * 2015-08-10 2019-04-1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EP3654562A1 (en) 2015-11-05 2020-05-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511925B1 (ko) 2015-11-06 2023-03-20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7347002B (zh) 2016-05-06 2021-11-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88834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6405165A (zh) * 2017-01-09 2023-07-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138514B (zh) * 2018-02-08 2020-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和终端
CN112385293B (zh) * 2018-05-11 2024-03-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218357A1 (en) * 2018-05-18 2019-11-2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ack payload reduction for 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 determination
CN110943806B (zh) * 2018-09-21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349609B2 (en) * 2018-11-05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US11705993B2 (en) * 2019-03-29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 enhancements for NR-U
EP3847774B1 (en) * 2019-07-03 2023-11-22 Ofinno,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determination
US11848781B2 (en) * 2020-01-06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determination with different 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 bitwidth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174A (zh) * 2012-07-27 2015-03-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带间时分双工(tdd)载波聚合(ca)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码本生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5655A1 (en) 2021-07-28
KR102628230B1 (ko) 2024-01-23
KR20210046083A (ko) 2021-04-27
JP2022500961A (ja) 2022-01-04
EP3855655A4 (en) 2021-11-17
JP7185029B2 (ja) 2022-12-06
WO2020057639A1 (zh) 2020-03-26
US20210314095A1 (en) 2021-10-07
US11323208B2 (en) 2022-05-03
CN110943806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806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944147B1 (en)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mode
WO2019082247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80338306A1 (en)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70571A (zh) 用于低延迟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12787764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EP3687242A1 (en)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68402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109797A1 (e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88806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WO2019211916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11434166B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AU2021319714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WO2019073966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175542B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EP3684117B1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203185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14257353B (zh) 信道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22028570A1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JP2023546875A (ja)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