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4109A -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4109A
CN110924109A CN201911217288.7A CN201911217288A CN110924109A CN 110924109 A CN110924109 A CN 110924109A CN 201911217288 A CN201911217288 A CN 201911217288A CN 110924109 A CN110924109 A CN 110924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vice
heating
preset
heating power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72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72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4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4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4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加热功率小于第二加热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先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可以大大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干燥处理设备,例如干衣机,在烘干时由于使用恒定且较大的功率进行,功率甚至高达5400w,使得整个衣物干燥过程消耗的电能较大且非常耗电。
如何降低干衣机的能耗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体和用于对通入桶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先使加热装置以较小的功率(第一加热功率)工作,对空气进入加热,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之后使加热装置以较大的功率(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测试证明,先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可以大大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能耗(耗电量)。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间歇工作,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功率为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使用预设循环次数进行限定。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工作,在加热装置不工作期间,桶体内的湿气可以随通入桶体内的空气排出,从而有利于桶体内湿气的排出,一方面能够缩短加热装置的开启时长,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另一方面还能够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还包括:达到所述预设循环次数之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预设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一预设时长,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预热,使得衣物能够快速升温,为加热装置采用较大的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做好准备。
第一预设时长为E,E的优选范围为300s-600s,E可以为但不限于300s、450s或600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所述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功率为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根据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桶体内的温度维持预设温度范围,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设置主要用于对衣物进行处理,比如衣物干燥等,同时亦可以防止桶体内温度过高造成衣物被高温损伤,也避免桶体内温度过低导致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包括进风口的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具体包括:检测所述进风口的温度;所述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关闭;所述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桶体上设有进风口,经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桶体内,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进风口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将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防止桶体内温度过高造成衣物被高温损伤,也避免桶体内温度过低导致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或者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时长达到预设工作总时长。
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说明衣物中的含水率较小,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或者,当达到衣物处理设备的预设工作总时长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其中,负载为桶体中需要烘干的衣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三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三预设时长。
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第三加热功率优选为大于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二加热功率。
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维持开启状态第三预设时长,对衣物进行补时加热,确保衣物的干燥程度,避免对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误判时导致衣物不满足烘干要求,第三预设时长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上述有益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前且处于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直至达到第五预设时长。
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之后,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可以为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此时通入桶体的空气未经过加热,空气温度较低,可以去除桶体内的湿气,为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对衣物进行烘干做准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直至达到第五预设时长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所述第四加热功率优选为大于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二加热功率。
在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前,需要判断衣物是否需要烘干及桶体内是否有衣物。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的方法为: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检测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当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桶体内有衣物且衣物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参数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桶体内没有衣物或衣物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第四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时长,用于对桶内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在处理完毕后有利于确定桶内是否有负载,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优选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min,进一步地第四预设时长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5min、第四预设时长可以为但不限于1min、4min或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包括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
可以根据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后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判断桶体内是否有衣物及衣物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说明桶体内有含水率较高的衣物,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时,说明桶体内没有衣物或衣物含水率较低,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器,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开启的数量实现所述加热装置的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功率包括第一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第三加热功率及第四加热功率;或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个所述加热器,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功率档位实现加热装置的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功率包括第一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第三加热功率及第四加热功率。
加热器用于对流入桶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可以为加热丝或加热管。
当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控制较少数量的加热器工作,或者控制功率较小的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一加热功率。可以控制较多数量的加热器工作,或者控制功率较大的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二加热功率。
加热器的数量为一个,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功率档位实现所述第二加热功率和所述第一加热功率。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运行控制程序,该运行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其中,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00控制装置,402处理器,404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干衣机或洗烘一体机等对衣物具有烘干功能的设备。
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体和加热装置,桶体内用于放置衣物,桶体上设有进风口,空气经进风口进入桶体内。加热装置用于对进入进风口的空气进行加热,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可以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器,通过控制加热器开启的数量实现第二加热功率和第一加热功率。
示例性1:当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控制较少数量的加热器工作,或者控制功率较小的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一加热功率。可以控制较多数量的加热器工作,或者控制功率较大的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二加热功率。例如加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加热器的功率相等,控制一个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一加热功率,控制两个加热器工作实现第二加热功率,换言之,第一加热功率为第二加热功率的一半。
示例性2: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通过控制加热器的功率档位实现第二加热功率和第一加热功率。当加热器处于较低的功率档位时实现第一加热功率,当加热器处于较高的功率档位时实现第二加热功率。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2,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S104,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加热功率小于第二加热功率。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先使加热装置以较小的功率(第一加热功率)工作,对空气进入加热,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之后使加热装置以较大的功率(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测试证明,先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可以大大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能耗。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2,控制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
步骤S204,判断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步骤S206,确定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并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直至达到第五预设时长。
在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前,需要判断桶体内是否有衣物及衣物是否需要烘干。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的方法为: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检测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当湿度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桶体内有衣物且衣物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参数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桶体内没有衣物或衣物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第四加热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为大于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二加热功率。
第四预设时长优选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min,进一步地第四预设时长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5min、第四预设时长可以为但不限于1min、4min或10min。
在控制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之后,在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可以为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此时通入桶体的空气未经过加热,空气温度较低,可以去除桶体内的湿气,为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对衣物进行烘干做准备。
第五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时长,第五预设时长的设置可以将桶内的湿气排出,并且第五预设时长越大,湿气排出的越多,假设其为A,所述A的范围优选为1min-30min,A可以为但不限于1min、15min或30min。
步骤S208,当湿度参数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桶体内没有衣物或桶体内有衣物但衣物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加热装置关闭。
进一步地,步骤S204中,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包括桶体内负载的湿度,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
可以根据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后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判断桶体内是否有衣物及衣物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说明桶体内有含水率较高的衣物,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时,说明桶体内没有衣物或衣物含水率较低,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可以在桶体上设置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桶体内负载的湿度,以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值信号表征湿度的大小,第二预设湿度对应的湿度点的范围可以为1400-1600,第二预设湿度对应的湿度点可以为但不限于1400、1500或1600。
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其中,具体包括:
步骤S210,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工作,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其中,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功率为第一加热功率。
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工作,在加热装置不工作期间,流入桶体中的空气未经加热,空气温度较低,桶体内的湿气可以随较低温度的空气排出,从而有利于桶体内湿气的排出,一方面能够缩短加热装置的开启时长,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另一方面还能够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工作,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具体包括: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以第一加热功率持续维持开启状态第一指定时长,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并维持加热装置的关闭状态第二指定时长,返回步骤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以第一加热功率持续维持开启状态第一指定时长,如此循环,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指定时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指定时长为B、第二指定时长为C、预设循环次数为D,则B的优选范围为50s至100s,C的优选范围为100s至300s,D的优选取值范围为3-10次。进一步地,B可以为但不限于50s、75s或100s,C可以为但不限于100s、200s或300s,D可以为但不限于3次、6次或10次。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大于等于第一指定时长。
进一步地,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还包括:
步骤S212,达到预设循环次数之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预设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一预设时长,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预热,使得衣物能够快速升温,为加热装置采用较大的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做好准备。
第一预设时长为E,E的范围优选为300s-600s,E可以为但不限于300s、450s或600s。
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S214,根据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其中,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功率为第二加热功率;
步骤S21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返回步骤S214。
根据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桶体内的温度维持预设温度范围,防止桶体内温度过高造成衣物被高温损伤,也避免桶体内温度过低导致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差。
进一步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包括进风口的温度,例如在进风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进风口的温度,根据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加热装置开闭,具体包括:
检测进风口的温度;
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关闭;
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桶体上设有进风口,经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桶体内,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进风口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将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防止桶体内温度过高造成衣物被高温损伤,也避免桶体内温度过低导致对衣物的烘干效果差。
当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关闭加热装置,当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加热装置,以将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第一预设温度为I、第二预设温度为H,则20℃<H<45℃,35℃<I<50℃,且I>H。H可以为但不限于20℃、38℃或45℃,I可以为但不限于35℃、45℃或50℃。
可以理解,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除进风口温度外,还可以是桶体内的温度,换言之,步骤S214中,可以根据桶体内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或者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总时长达到预设工作时长。
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说明衣物中的含水率较小,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或者,当达到衣物处理设备的预设工作总时长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
可以在桶体上设置湿度传感器以检测桶体内的负载的湿度,以湿度传感器的数值信号表征湿度的大小,第一预设湿度对应的湿度点为J,1400<J<1600,J可以为但不限于1400、1500或1600,当J为1500时,其代表的衣物含水率为2%。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优选为5s至25s,例如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但不限于5s、10s或25s。预设工作总时长F为衣物处理设备总的处理时间,F的范围优选为1至3h,F可以为但不限于1h、2h或3h。
进一步地,预设工作总时长F与桶体内衣物的量和/或衣物的种类有关。可以是用户设置预设工作总时长,也可以是衣物处理设备检测桶体内的衣物的量和/或种类,确定预设工作总时长。
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18,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三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三预设时长。
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并维持开启状态第三预设时长,对衣物进行补时加热,确保衣物的干燥程度,避免对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误判时导致衣物不满足烘干要求。
其中第三加热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为大于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等于第二加热功率。
以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当“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时,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湿度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判,导致加热装置提前关闭。在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三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三预设时长,对衣物再次进行加热,可以确保衣物的干燥度。
第三预设时长的范围优选为1min-5min,第三预设时长可以为但不限于1min、3min或5min。
实施例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功率相同的加热器,第一加热功率为第二加热功率的一半。在第一加热功率(半功率)时仅需打开一个加热器即可,在第二加热功率(全功率)加热的情况下同时打开两个加热器。桶体上设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桶体内负载的湿度,进风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风口的温度。
如图3所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02-步骤S316。
步骤S302:进行桶体内有无负载及负载是否需要烘干处理的判断,控制加热器全功率持续加热T时间,T的范围优选为0-10min,进一步地,T的范围优选为0-5min,例如T可以为4min。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当检测到桶体内的湿度点H1>Z时,判断为有负载,且负载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执行步骤S304,当湿度点H1小于或等于Z时,判断为空桶或负载已干,直接进行步骤S316冷却结束,加热装置关闭,进行冷却处理。其中,Z为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值信号,例如Z可以为但不限于1500。
步骤S304:冷却A时长,A的取值范围可以优选为1min-30min,以便去除桶体内的湿气。
步骤S306:加热装置半功率加热循环:控制加热装置半功率加热B时长,然后冷却处理C时长,如此循环D次,其中,B、C、D的取值范围为:B优选为50s至100s,C优选为100s至300s,D优选为3至10次,例如B为75s,C为200s,D为6次。
步骤S308,半功率加热E秒,E的范围优选为300-600s。
步骤S310,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测温,在进风口的温度为H时,加热器全功率开启,在进风口的温度为I时加热器关闭。H、I可以预先设置,一般H的取值范围优选为20℃至45℃,I的取值范围优选为35℃至50℃,其中I>H,例如H为38℃,I为45℃。
步骤S312:判断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时长是否达到预设工作总时长F,F的取值范围优选为1h-3h,或者,判断在运行Y时长内桶体内负载的湿度点H2≤J是否成立,若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时长达到预设工作总时长F或H2≤J成立,说明负载已经烘干,反之继续烘干,一般1400<J<1600,Y可以为但不限于10s。
步骤S314:补时加热CF时间,CF的范围优选为1-5min,其中,CF时间内加热器处于全功率持续开启状态。
步骤S316: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
如图5所示,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半功率间歇加热循环6次。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400。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402执行时实现如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截止(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402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402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404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404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体和用于对通入所述桶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间歇工作,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功率为所述第一加热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还包括:
达到所述预设循环次数之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以使所述桶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功率为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包括进风口的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进风口的温度;
所述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关闭;
所述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小于第一预设湿度,或者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时长达到预设工作总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三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三预设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直至达到第五预设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衣物进行冷却处理直至达到第五预设时长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四加热功率持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
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确定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湿度参数包括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桶体内负载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器,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开启的数量实现所述加热装置的不同加热功率;或者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功率档位实现所述加热装置的不同加热功率。
CN201911217288.7A 2019-12-03 2019-12-03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924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7288.7A CN110924109A (zh) 2019-12-03 2019-12-03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7288.7A CN110924109A (zh) 2019-12-03 2019-12-03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4109A true CN110924109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4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7288.7A Pending CN110924109A (zh) 2019-12-03 2019-12-03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41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002A (zh) * 2020-09-21 2021-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干机的烘干方法及装置
CN112760957A (zh) * 2020-12-11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烘干机、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WO2021208425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315979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 烘干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烘干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756A (zh) * 2010-02-03 2011-08-0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自动烘干衣物的方法
CN103184673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71917A (zh) * 2016-03-21 2016-06-15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012411A (zh) * 2016-06-30 2016-10-1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烘干控制方法和洗衣机
CN107663761A (zh) * 2017-08-29 2018-0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判断方法和装置
KR20180038332A (ko) * 2016-10-06 2018-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756A (zh) * 2010-02-03 2011-08-0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自动烘干衣物的方法
CN103184673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71917A (zh) * 2016-03-21 2016-06-15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012411A (zh) * 2016-06-30 2016-10-1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烘干控制方法和洗衣机
KR20180038332A (ko) * 2016-10-06 2018-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7663761A (zh) * 2017-08-29 2018-0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判断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8425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52002A (zh) * 2020-09-21 2021-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干机的烘干方法及装置
CN112252002B (zh) * 2020-09-21 2021-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干机的烘干方法及装置
CN112760957A (zh) * 2020-12-11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烘干机、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WO202315979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 烘干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4109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070995B (zh) 热泵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洗衣机
CN110438780B (zh)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US8991068B2 (en) Energy efficient cycle for clothes dryer
CN110345731B (zh) 双系统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98678A (zh) 干衣机控制方法
CN108149440B (zh) 洗衣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60957B (zh) 烘干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烘干机、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5332233A (zh) 洗干一体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和烘干控制系统
CN112832000A (zh) 衣物护理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0190A (zh) 一种干衣控制方法
CN111809340B (zh) 烘干控制方法及装置、烘干设备
CN109736058A (zh) 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洗干一体机
CN112900039A (zh) 一种加热烘干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13062094B (zh) 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8106B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3622146A (zh) 干衣机的烘干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干衣机
CN114232283B (zh) 一种蒸汽护理烘干方法、存储介质及其洗干机
CN111826911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0522385A (zh) 洗碗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洗碗机
CN210886688U (zh) 一种衣物护理机烘干系统及其衣物护理机
CN114438727A (zh) 洗衣机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介质、控制设备和洗衣机
CN106149325A (zh) 干衣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和烘干控制装置
CN109082863A (zh)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以及干衣机
CN112411152A (zh) 烘干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