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6911B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6911B
CN111826911B CN201910238010.1A CN201910238010A CN111826911B CN 111826911 B CN111826911 B CN 111826911B CN 201910238010 A CN201910238010 A CN 201910238010A CN 111826911 B CN111826911 B CN 111826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ontrolling
humidity
valu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80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6911A (zh
Inventor
左翼
高波
章松发
徐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80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6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6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6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6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6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根据湿度值和温度值,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其中,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外桶内后,排出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外桶内的第二气流路径,实现了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控制风门切换气流的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烘干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烘干效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衣机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尤其在黄梅天气和阴天等天气情况下,实现了根据人们的穿衣需求,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相关技术中,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普遍采用的是利用单一的外循环,即进入烘干桶内的气体会排出烘干桶,或者是利用单一的内循环,即进入烘干桶内的气体会回流至烘干桶,执行烘干程序,这种单一方式烘干效率较差。而目前也有采用外循环和内循环结合的方式执行烘干程序,而这种方式,烘干效率仍无法满足需求,干衣机的烘干效率仍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监测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关,以及控制风门对气流的第二气流路径和第一气流路径进行切换,及时排出湿气,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烘干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所述衣物衣物处理装置后,排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所述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所述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包括: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门切换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一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二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和所述湿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气流路径,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第一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停止执行所述烘干过程。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在执行烘干过程之前,还包括:
执行脱水过程;
获取待烘干衣物重量;
根据脱水后所述带烘干衣物重量,判断是否重复执行所述脱水过程。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所述新风进口通入经所述烘干通道进入所述外筒后,经出风口排出所述外桶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所述外桶排出的气流经烘干通道回流入所述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门切换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一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二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第一气流路径。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停止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停止执行所述烘干过程。
可选地,作为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脱水模块,用于执行脱水过程;获取待烘干衣物重量;根据脱水后所述带烘干衣物重量,判断是否重复执行所述脱水过程。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外桶,所述外桶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
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的两端与所述外桶连通,所述烘干通道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口;
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中的风机和烘干加热单元,所述风机用于使烘干通道中的气流流通,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流经所述烘干通道中的气流;
风门,用于打开所述新风进口并关闭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新风进口并打开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
与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和所述风门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根据湿度值和温度值,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其中,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衣物处理装置后,排出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实现了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的加热,并控制风门在气流的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进行切换,及时排出湿气,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烘干效率。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气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气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为烘干机、洗烘一体式滚筒洗衣机等,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含外桶,外桶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烘干通道,烘干通道的两端与外桶连通,烘干通道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口,以在烘干过程中使外界的冷空气进去外桶,实现对外桶中高温的水蒸气冷凝,利于排除外桶。设置在烘干通道中的风机和烘干加热单元,风机用于使烘干通道中的气流流通,烘干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流经烘干通道中的气流。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烘干过程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持续监测并获取可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以及表征外通内湿度的湿度值。其中,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为独立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也可以为集成了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理解的是,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可以是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获取的,也可以是在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通道内获取的,也可以是在出风口获取的,本实施例对于获取可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的方式不进行限定。
步骤102,根据湿度值和温度值,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衣物衣物处理装置后,再排出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干燥腔体的第二气流路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风门实现对气流路径的切换,通过控制风门打开新风进口并关闭烘干通道的一端与外桶的连通,即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或,关闭新风进口并打开烘干通道的一端与外桶的连通,即切换为第二气流路径。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3对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进行说明:
其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气流路径的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是风门在关闭状态时,气流进行流动的第二气流路径,如图2所示,关闭风门时,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排出的气流会再回流入外桶,通过内循环以使得外桶的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外桶内待烘干物体中水分的蒸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气流路径的示意图,图3中所示的是风门在打开状态时,气流进行流动的的第一气流路径,如图3所示,较冷的气流从新风进口通入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后,对外桶内湿度较高的气流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气流再从出风口排出,使得外桶内的湿度随冷凝后的气流排出外桶,实现了烘干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监测到的湿度值和温度值,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具体地,在一种场景下,当监测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了,当切换至第二气流路径时,通过第二气流路径对应的内循环升高外桶内的温度,使得外桶内的水分蒸发。当切换至第一气流路径对应的外循环时,外部较冷的气流对外桶内的湿度较高的气流冷凝,冷凝的气流排出外桶时将水分排出,实现了根据湿度和温度进行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的切换,使得衣物中的水分尽快排出,实现了衣物干燥的同时,提高了干燥的效率。其中,如何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对风门进行控制,下一实施例中会详细介绍。
在另一种场景下,当监测到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风门保持在打开状态,即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使得外桶内在低温模式下对衣物进行烘干,实现对衣物的保护,防止衣物中的水分过快和过多的蒸发,造成衣物发硬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大小,控制加热单元对通入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气体进行加热,或者是停止加热,实现了通过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保持衣物处理装置外桶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不损伤衣物。
具体地,在一种场景下,当获取到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单元加热,当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直至温度值升至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加热,实现了根据外桶内的温度值的大小,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保持外桶内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不损伤衣物。
在另一种场景下,当监测出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加热,在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直至温度值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单元恢复加热,实现了根据干燥腔体内的温度值的大小,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保持干燥腔体内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不损伤衣物。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根据湿度值和温度值,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其中,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衣物处理装置后,排出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实现了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的加热,并控制风门在气流的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进行切换,及时排出湿气,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烘干效率。
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说明了在湿度值较大时,如何根据温度值和湿度值,同时进行气流路径的切换和加热单元的控制,以提高烘干效率。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执行脱水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以洗烘一体式滚筒洗衣机为例,对衣物的烘干过程进行说明,其中,洗烘一体式滚筒洗衣机即洗衣机的烘干程序和洗涤程序是在同一个外桶中执行的。
具体地,在用户选择烘干程序后,滚筒洗衣机首先执行脱水程序,对衣物进行脱水,以降低衣物的含水量,同时降低外桶内的衣物的重量,以提高后续衣物烘干的效率。
步骤402,测量外桶内物体重量。
步骤403,判断脱水后外桶内物体的重量是否大于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1,若否,执行步骤404。
具体地,对衣物执行脱水过程后,测量外桶内衣物的重量,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洗衣机内置的传感器对外桶内的衣物进行称重,确定外桶内衣物的重量;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施加一定的电压给洗衣机内的电动机,计算电动机或内桶达到一定转速或一定位置时所用的时间,从而结合力学原理,计算出外桶内的衣物重量。根据测量得到的外桶内衣物脱水后的重量,判断衣物的重量是否大于阈值,若大于阈值,则说明外桶内衣物重量太大,还需要进一步脱水,以降低衣物的含水量,则返回执行步骤201,循环执行脱水和称重的过程,直至外桶内衣物的重量小于等于阈值,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404,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具体可参照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5,确定在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判断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6,若否,执行步骤407。
具体地,完成脱水过程后,衣物则开始执行烘干程序,在执行烘干的过程中,控制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并在执行烘干过程中,监测外桶内的温度和湿度值,确定监测到的湿度值是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例如第一湿度阈值为80%,则说明当前衣物湿度较大,即外通内湿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判断监测到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例如第一温度阈值为105摄氏度,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的大小,控制风门在第二气流路径和第一气流路径之间切换,以使得衣物中的水分在控制风门在第二气流路径和第一气流路径之间切换的过程中,从干燥腔体内排出,提高烘干的效率。
步骤406,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且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具体地,当监测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例如105度,则说明外桶内的温度已经较高,需要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以避免高温造成的衣物和外桶的损伤,同时外桶内因较高的温度,使得衣物中的水蒸气被蒸发,从而需要控制风门打开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在第一气流路径下,如图3所示,可将干燥腔体内在高温下蒸发出的水分,通过外部的干冷空气将湿度高的空气冷凝,并在风机的带动下,使得干燥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到干燥腔体外部,达到衣物干燥的目的。
步骤407,判断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9,若否,执行步骤408。
具体地,在执行烘干的过程中,在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若监测到的温度值不大于第一温度阈值,需要进一步监测温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例如,第二温度阈值为92摄氏度,若是,则执行下述的步骤409,否则,执行步骤408。
步骤408,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二气流路径,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具体地,若监测到的温度值不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外桶内当前的温度为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二气流路径,即如图2所示,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的状态,即当前加热单元处于加热状态,则继续加热,若当前加热单元处于停止加热状态,则继续停止加热,这是因为,在衣物处理装置处于第二气流路径时,气流排出外桶后会再回流至外桶内,而此时外桶内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也就是说外桶内的温度较高,所以,可以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也可以使得桶内的水分在较高的温度下实现水分的蒸发。
步骤409,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二气流路径,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具体地,若监测到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例如,第二温度阈值为92度,则控制风门关闭,切换为第二气流路径,即如图2所示,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加热,在第二气流路径下,外桶内排出的气流会再回流入外桶,实现加热气流在外桶内的循环,使得气流持续被加热,以使外桶内的温度值回升,使得外桶内的衣物在较高的温度下,蒸发衣物中的较多水分,达到对衣物干燥的目的,提高烘干的效率。
步骤410,当监测到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时,停止执行烘干过程。
具体地,当监测到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时,例如,第二湿度阈值为60%,则认为衣物已经烘干,在停止烘干程序,使得衣物进行冷却,实现衣物干燥即停,避免能源浪费,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实现对衣物的保护,避免衣物发硬变形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开启进行烘干之前,先进行衣物脱水,以降低衣物的含水量,提高烘干的速度和效率,并在执行烘干的过程中,根据温度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控制干燥腔体内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并在烘干过程中,监测湿度值和温度值,当湿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风门在第二气流路径和第一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同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的控制,实现了对衣物的烘干,并提高了烘干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可能的实现方式,说明了在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外桶内的衣物的湿度较小时,通过持续打开风门处于第一气流路径,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的加热,以使得衣物在低温下烘干,以保护衣物,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1,执行脱水过程。
步骤502,测量外桶内物体重量。
步骤503,判断脱水后外桶内物体的重量是否大于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01,若否,执行步骤504。
具体地,步骤501-503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401-403,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4,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具体地,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5,确定在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
具体地,在确定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例如,第一湿度阈值为80%,则说明外桶内的衣物的湿度较小,直接通过第一循环路径将衣物的水分带出干燥腔体,可以保护衣物,这是因为,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较高的温度,会使得衣物的水分蒸发较快,导致衣物发硬,因此,在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持续打开风门处于第一气流路径,以使得衣物在低温下烘干,以保护衣物。
步骤506,判断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二湿度阈值,若是,执行508,若否,执行步骤507。
具体地,在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风门切换为第一气流路径,进而,继续监测湿度值,根据湿度值大小,进行烘干加热单元的控制,具体是判断监测到的湿度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例如,第二湿度阈值是60%,若湿度值是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即湿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8,若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7。
步骤507,停止执行烘干过程。
具体地,当监测到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下限时,例如,湿度阈值为60%,则认为衣物已经烘干,在停止烘干程序,使得衣物进行冷却,实现衣物干燥即停,避免能源浪费,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实现对衣物的保护,避免衣物发硬变形等。
步骤508,判断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09,若否,执行步骤510。
具体地,在湿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进一步进行温度监测,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的大小,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的加热。
步骤509,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具体地,若监测到的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例如,第一温度阈值为105摄氏度,则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这是因为,在衣物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如果再进行高温加热,蒸发衣物内的水分,容易使得烘干的衣物发硬,甚至损坏衣物的材质,因此,需要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在第一循环路径下逐渐进行低温烘干。
步骤510,判断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11,若否,执行步骤512。
步骤511,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具体地,若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即温度值是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在衣物处理装置处于第一循环路径的情况下,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的状态,即当前加热单元处于加热状态,则继续加热,若当前加热单元处于停止加热状态,则继续停止加热,这是因为,在衣物处理装置处于第一气流路径时,气流会直接排出外桶,而此时外桶内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也就是说外桶内的温度较高,所以,可以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也可以使得桶内的水分在较高的温度下实现水分的蒸发,同时在第一气流路径带来的外界的冷空气的作用下冷凝后排出外桶,实现烘干衣物,同时节约了能耗。
步骤512,控制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具体地,若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外桶内的温度较低,需要控制烘干加热单元的加热,以使得桶内的水分在较高的温度下实现水分的蒸发,同时在第一气流路径带来的外界的冷空气的作用下冷凝后排出外桶,实现烘干衣物。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即衣物的含水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得衣物处理装置处于第一循环路径,实现持续打开风门,低温烘干衣物,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保护了衣物,避免衣物发硬受损。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监测模块61和控制模块62。
监测模块61,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控制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所述衣物衣物处理装置后,排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所述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所述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脱水模块和停止模块。
脱水模块,用于执行脱水过程,获取待烘干衣物重量,根据脱水后所述带烘干衣物重量,判断是否重复执行所述脱水过程。
停止模块,用于当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时,停止执行烘干过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门切换气流路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一气流路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二气流路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第一气流路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时,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控制模块62,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中,在开启进行烘干之前,先进行衣物脱水,以降低衣物的含水量,提高烘干的速度和效率,并在执行烘干的过程中,根据温度控制加热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控制干燥腔体内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并在烘干过程中,监测湿度值和温度值,当湿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风门在第二气流路径和第一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同时控制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的控制,实现了对衣物的烘干,并提高了烘干效率,而在湿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即衣物的含水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得衣物处理装置处于第一循环路径,实现持续打开风门,低温烘干衣物,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保护了衣物,避免衣物发硬受损。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外桶,所述外桶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
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的两端与所述外桶连通,所述烘干通道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口;
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中的风机和烘干加热单元,所述风机用于使烘干通道中的气流流通,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流经所述烘干通道中的气流;
风门,用于打开所述新风进口并关闭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新风进口并打开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
与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和所述风门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外部通入所述衣物衣物处理装置后,排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所述外桶排出的气流回流入所述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包括: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门切换气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一气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在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之间切换,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为所述第二气流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和所述湿度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气流路径,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控制所述风门切换第一气流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或,
确定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维持当前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所述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停止执行所述烘干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执行烘干过程之前,还包括:
执行脱水过程;
获取待烘干衣物重量;
根据脱水后所述待烘干衣物重量,判断是否重复执行所述脱水过程。
1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在执行烘干过程中,获取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湿度的湿度值和表征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桶内的温度的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湿度值和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切换气流路径,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气流从新风进口通入经烘干通道进入所述外桶 后,经出风口排出所述外桶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从所述外桶排出的气流经烘干通道回流入所述外桶的第二气流路径。
13.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桶,所述外桶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
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的两端与所述外桶连通,所述烘干通道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口;
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中的风机和烘干加热单元,所述风机用于使烘干通道中的气流流通,所述烘干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流经所述烘干通道中的气流;
风门,用于打开所述新风进口并关闭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新风进口并打开所述烘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桶的连通;
与所述烘干加热单元和所述风门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910238010.1A 2019-03-27 2019-03-27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826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8010.1A CN111826911B (zh) 2019-03-27 2019-03-27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8010.1A CN111826911B (zh) 2019-03-27 2019-03-27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6911A CN111826911A (zh) 2020-10-27
CN111826911B true CN111826911B (zh) 2022-09-27

Family

ID=7291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8010.1A Active CN111826911B (zh) 2019-03-27 2019-03-27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6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3328A1 (zh) * 2021-11-12 2023-05-19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干衣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8727A (zh) * 2014-11-13 2016-06-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烘干方法
CN106498683A (zh) * 2015-09-07 2017-03-1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8727A (zh) * 2014-11-13 2016-06-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烘干方法
CN106498683A (zh) * 2015-09-07 2017-03-1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6911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33141B1 (en) Clothes dryer
AU20142533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of a laundry dryer
CN106350978B (zh) 热泵式干衣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
CN111101356B (zh) 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070033829A1 (en) Dryer control method and dryer using the same
EP2116647B1 (en) Laundry dryer or washing/drying machine
CN108004738B (zh) 干衣机及其蒸汽熨烫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29207B (zh)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0331568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016161B (zh) 尤其用于干燥衣物的家用电器
US10876249B2 (en)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11021019A (zh) 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EP2927365B1 (en) Laundry dr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110924109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1826911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1851016B (zh) 一种烘干装置、干衣机、洗干一体机和烘干方法
CN113062094B (zh) 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059342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using operation state information
CN111826913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1648106A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3338013B (zh)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干衣机
CN111764139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411152A (zh) 烘干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2501887B (zh) 烘干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1041775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