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0682A -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0682A
CN110920682A CN201911221419.9A CN201911221419A CN110920682A CN 110920682 A CN110920682 A CN 110920682A CN 201911221419 A CN201911221419 A CN 201911221419A CN 110920682 A CN110920682 A CN 110920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turn
turnout
formation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14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0682B (zh
Inventor
张强
黄鼎慧
孙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14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0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0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0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vehicle trains
    • B61L23/08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vehicle train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in one direction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Description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协同编队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Intelligent Formation Operation,IFO)是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列车间的信息交互与感应,实现两列车或多列车编队运行系统,编队列车同时发车、巡航运行、进站作业,从而达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基于协同编队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仅支持单列车折返,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列车折返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列车折返前的路径1和折返后的路径2重叠的道岔为折返道岔(图中的道岔B)。单列车折返过程中对折返道岔的控制策略为:
1、列车折返前,向对象控制器申请折返道岔的独占锁,进行专属控制;
2、列车进入折返区域折返后,扳动道岔至所需位置后,将其转控为共享锁。
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列车折返前,折返道岔不能被其他列车占用;在此情况下,只有一辆列车能进入折返区域进行折返,折返效率低,不能满足协同编队技术中的编队列车共同折返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列车折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二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二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位于所述第一列车之后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二共享锁;
当所述第二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二共享锁。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三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独占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三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独占锁;
当所述第三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且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四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三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四列车为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新的列车编队为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的列车编队;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三共享锁,以供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以供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四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三共享锁。
进一步地,当所述列车编队中的队首车驶入预折返区域后表征所述列车编队进入折返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添加模块,用于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
释放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列车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列车折返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编队折返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协同编队列车间采用编队协同控制策略,高实时通信,列车间高精度测速定位,轨旁资源共享,统一协同运行编组作业,改善单车作业运行时追踪距离远、道岔轨旁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协同编队列车需要实现编队中所有列车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控制策略。
但是,现有的列车折返策略,在列车折返前,折返道岔不能被其他列车占用,在此情况下,只有一辆列车能进入折返区域进行折返,不能满足协同编队技术中的编队列车同折返的协同控制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旨在适应协同编队技术中的列车编队共同折返等协同控制技术,最终实现列车编队中的“主控车”和“跟随车”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一同进入折返区域,一同进行折返和后续的编队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原则为采用既有车车通信列控系统对道岔的控制原则,沿用独占锁、共享锁的概念,只对折返道岔控制逻辑进行重新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的关键点在于识别出折返道岔并对其进行分类控制,队首车将其当做普通道岔一样控制,申请共享锁,与其他列车一起共享该道岔资源,而队尾车则特殊控制,申请独占锁,保持至折返换端结束。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执行主体为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设备,也可以是轨旁设备中的一个模块,轨旁设备可以为对象控制器等。为了便于描述,下文统一使用简称“道岔控制装置”表征该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具体来说,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编队折返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车列编队1包含两列车,队首车为车1,队中车为车2,队尾车为车3。其中,车1为主控车,车2和车3为跟随车;主控车是协同编队的主大脑,负责协同编队管理,如编队、解编,编队成员信息管理;协同编队内,除主控车外的列车,都为跟随车。
另外,将折返道岔前一段预设范围,例如,500m的范围设置为预折返区域,这是为了提早进入协同编队折返状态,尽早的对折返道岔进行合理的控制。
车列编队中的队首车时刻检查自身是否进入预折返区域,当检查到自身进入预折返区域后:如果自身为主控车,则将队首车进入预折返区域的消息广播给编队中的跟随车,整个车列编队一起进入协同编队折返状态;如果自身为跟随车,则先将自身进入预折返区域的消息告知主控车,由主控车发起广播,通知编队中所有列车一同进入协同编队折返状态。
在车列编队进入折返状态之后,当队首车识别出路径中存在折返道岔,且自身不是队尾车时,队首车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道岔控制装置获取队首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
例如,图3中,在车列编队1进入折返状态之后,当车1识别出路径中存在折返道岔B时,车1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
步骤S202、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具体来说,道岔控制装置在接收到队首车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之后,对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
例如,图3中,道岔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车1针对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之后,对折返道岔B添加共享锁。
步骤S203、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具体来说,当对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之后,队首车就可以按照折返路径驶入折返区域了,当队首车通过折返道岔后,道岔控制装置将释放队首车申请的共享锁。而队首车则进入折返区域停稳,等待换端。
例如,图3中,当道岔控制装置对折返道岔B添加共享锁之后,车1就可以按照折返路径1驶入折返区域了,当车1通过折返道岔B后,道岔控制装置将释放车1申请的共享锁。而车1则进入折返区域停稳,等待换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二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二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位于所述第一列车之后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二共享锁;
当所述第二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二共享锁。
具体来说,针对编队中的中间车,在道岔控制装置释放其前一辆列车申请的共享锁之后,当中间车识别出路径中存在折返道岔,中间车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道岔控制装置获取中间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之后,对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
当道岔控制装置对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之后,中间车就可以按照折返路径驶入折返区域了,当中间车通过折返道岔后,道岔控制装置将释放中间车申请的共享锁。而中间车则进入折返区域停稳,等待换端。
例如,图3中,当道岔控制装置释放车1针对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后,车2识别出路径中存在折返道岔B,车2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
道岔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车2针对折返道岔B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之后,对折返道岔B添加共享锁。
当道岔控制装置对折返道岔B添加共享锁之后,车2就可以按照折返路径1驶入折返区域了,当车2通过折返道岔B后,道岔控制装置将释放车2申请的共享锁。而车2则进入折返区域停稳,等待换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三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独占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三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独占锁;
当所述第三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且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
具体来说,当所有的非队尾车都通过折返道岔,道岔控制装置释放共享锁之后,队尾车列车识别出路径中存在折返道岔,则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的独占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的独占锁。
道岔控制装置获取队尾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独占锁申请信息后,对折返道岔添加独占锁。
当对折返道岔添加独占锁之后,队尾车就可以按照折返路径驶入折返区域了,当队尾车通过折返道岔后,道岔控制装置将不释放队尾车申请的独占锁。而队尾车则进入折返区域停稳,等待换端。
当队尾车进入折返区域并停稳之后,主控车检查所有列车是否都处于折返区域并停稳。
在主控车确认所有列车都处于折返区域并停稳之后,主控车广播换端命令,列车编队中的所有列车一起换端。
当列车编队中的所有列车都完成换端操作之后,将组成新的列车编队,新的列车编队中的列车的顺序是原编队的倒序,即,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首车是原编队中的队尾车,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是原编队中的队首车。
此时,由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首车,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将折返道岔由反位调整至正位。
道岔控制装置接收到请求后,将折返道岔由反位调整至正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
具体来说,在道岔控制装置将折返道岔由反位调整至正位后,道岔控制装置将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便于后面的列车申请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四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三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四列车为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新的列车编队为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的列车编队;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三共享锁,以供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
具体来说,在道岔控制装置将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之后,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向道岔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以向道岔控制装置申请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道岔控制装置接收到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针对折返道岔的共享锁申请信息之后,对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
然后,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当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通过折返道岔后,道岔控制装置释放共享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添加模块402和释放模块403,其中: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添加模块402用于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释放模块403用于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列车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列车编队中不同位置的列车对折返道岔进行分类控制,攻克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下列车编队不能协同折返的技术难题,实现列车编队协同进站、协同出站、协同折返等功能,提高了编队列车运行的运营效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02、存储器(memory)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01可以调用存储器5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包括:
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一共享锁;
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二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二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位于所述第一列车之后的非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二共享锁;
当所述第二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二共享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所述第一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三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独占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三列车为所述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独占锁;
当所述第三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且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折返道岔置于正位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独占锁变更为共享锁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四列车发送的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第三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四列车为新的列车编队中的队尾车;新的列车编队为所述列车编队完成换端操作之后的列车编队;
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第三共享锁,以供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以供新的列车编队同时折返出站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四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三共享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列车编队中的队首车驶入预折返区域后表征所述列车编队进入折返状态。
8.一种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列车发送的针对折返道岔的第一共享锁申请信息;所述第一列车为进入折返状态的列车编队中的非队尾车;
添加模块,用于对所述折返道岔添加共享锁;
释放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列车通过所述折返道岔后,释放所述第一列车针对所述折返道岔的共享锁。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21419.9A 2019-12-03 2019-12-03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20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1419.9A CN110920682B (zh) 2019-12-03 2019-12-03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1419.9A CN110920682B (zh) 2019-12-03 2019-12-03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682A true CN110920682A (zh) 2020-03-27
CN110920682B CN110920682B (zh) 2021-09-10

Family

ID=6984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1419.9A Active CN110920682B (zh) 2019-12-03 2019-12-03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068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5155A (zh) * 2020-09-24 2021-01-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同编队业务通信环境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184016A (zh) * 2021-05-17 2021-07-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车通信的虚拟编组列车道岔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212495A (zh) * 2021-05-17 2021-08-0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编组列车的道岔资源控制方法及道岔管理设备
CN113562019A (zh) * 2021-07-05 2021-10-2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组列车折返换端方法及列车控制系统
CN113844494A (zh) * 2021-08-25 2021-12-2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道岔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24000A (zh) * 2022-02-23 2022-05-24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连挂解编场景下的自主资源管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8871A1 (de) * 2014-11-17 2016-05-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s automatischen zugverkehrs und zugverkehrssystem zum durchführen eines automatischen zugverkehrs
CN105809950A (zh) * 2016-03-28 2016-07-2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车辆编队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94611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6672017A (zh) * 2016-12-14 2017-05-17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道岔遥控系统及方法
CN107571889A (zh) * 2017-09-11 2018-01-12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资源控制器
CN109774747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资源的控制方法、智能车载控制器和对象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8871A1 (de) * 2014-11-17 2016-05-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s automatischen zugverkehrs und zugverkehrssystem zum durchführen eines automatischen zugverkehrs
CN105809950A (zh) * 2016-03-28 2016-07-2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车辆编队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94611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6672017A (zh) * 2016-12-14 2017-05-17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轨道交通道岔遥控系统及方法
CN107571889A (zh) * 2017-09-11 2018-01-12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资源控制器
CN109774747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资源的控制方法、智能车载控制器和对象控制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5155A (zh) * 2020-09-24 2021-01-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同编队业务通信环境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35155B (zh) * 2020-09-24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同编队业务通信环境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184016A (zh) * 2021-05-17 2021-07-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车通信的虚拟编组列车道岔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212495A (zh) * 2021-05-17 2021-08-0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编组列车的道岔资源控制方法及道岔管理设备
CN113562019A (zh) * 2021-07-05 2021-10-2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组列车折返换端方法及列车控制系统
CN113562019B (zh) * 2021-07-05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组列车折返换端方法及列车控制系统
CN113844494A (zh) * 2021-08-25 2021-12-2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道岔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24000A (zh) * 2022-02-23 2022-05-24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连挂解编场景下的自主资源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682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0682B (zh) 适用于协同编队折返策略的道岔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437343B1 (de) Verfahren, vorrichtung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m initiieren oder durchführen eines kooperativen fahrmanövers
JP5817777B2 (ja) 隊列走行システム
CN113232697B (zh) 一种虚拟编组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9308832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railbound vehicles
CN113184016B (zh) 基于车车通信的虚拟编组列车道岔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991846A (zh)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高速公路车辆强制换道控制方法
CN108238068B (zh) 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行车许可生成方法
EP2644440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anagement von Ladestationen für Elektrofahrzeuge
CN102019944A (zh)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列车自动防护系统、ctcs-3控制单元
CN113212495B (zh) 虚拟编组列车的道岔资源控制方法及道岔管理设备
CN111688763A (zh) 一种列车的虚拟联挂方法及装置
CN102184642A (zh) 一种交通工具的临时限速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092113A1 (en) Decentralized interlocking
DE102017219665A1 (de) Verfahren zum Bilden und zum Koordinieren von mindestens einem Fahrzeugverbund
CN114954581A (zh) 轨道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964419A1 (de)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einem spurgebundenen fahrzeug und einer landseitigen einrichtung
CN114132364A (zh) 虚拟联挂列车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202549A (zh) 一种公交车载设备录音录像备份的方法
WO2023097821A1 (zh) 一种列车虚拟编组网络系统
CN114162173B (zh) 一种wltbn的主角色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2180B (zh) 一种列车骨干网通信的建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39717A (zh) 一种列车虚拟编组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DE102018215028A1 (de) Eine erste fahrzeugseitige Steuereinheit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rsten fahrzeugseitigen Steuereinheit
CN111845861B (zh) 一种基于单元列车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