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0454A -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0454A
CN110920454A CN201911265199.XA CN201911265199A CN110920454A CN 110920454 A CN110920454 A CN 110920454A CN 201911265199 A CN201911265199 A CN 201911265199A CN 110920454 A CN110920454 A CN 110920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reset
overvoltage
overvoltage monitoring
monitor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51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0454B (zh
Inventor
梁潇
李玲
窦国伟
姜辛
牛胜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51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0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0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0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60L58/15Preventing over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过压监控模块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该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过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该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本发明通过监控充电过程中的实时充电参数值,可以有效预防过压情况的发生;并通过对监控系统自身所运行的硬件环境,以及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如今,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主流,尤其以电动汽车极具代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自放电率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动力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例如停车充电或者行车能量回收等场景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可能发生过压现象,并极易引发热失控,造成动力电池系统着火,甚至引发爆炸等危害。
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动力电池系统的过压情况进行诊断和监控,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过压监控模块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该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过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该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该运行状态包括该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时,按预设第一算法解析该充电请求,得到第一充电参数值;将该第一充电参数值发送给与该指定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设备;接收充电设备返回的实时充电参数值。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按预设第二算法解析该充电请求,得到第二充电参数值;判断该第二充电参数值与上述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指定充电模式为驻车充电模式,该充电设备为充电桩,该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如果该第二充电参数值与该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触发故障计数器计数;当该故障计数器的累计数值超过预设计数阈值时,或者,当该故障计数器的计数累计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该充电桩停止对该动力电池充电。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指定充电模式为行车能量回收模式,该充电设备为车载发电机,该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如果该第二充电参数值与该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按预设规则限制该车载发电机的输出扭矩;如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该差值持续大于该预设阈值,控制该车载发电机停止输出扭矩。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通过预设的应答机制与该过压监控模块进行交互,得到交互结果;根据该交互结果判断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如果该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不满足预设运行要求,控制该充电设备停止对动力电池充电。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如果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不满足预设的运行要求,检测该硬件环境中的故障部件;关断该故障部件,或者,重启该故障部件。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过压监控模块还包括: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用于对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各模块间的传输信号进行校验,以确定该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是,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过压监控模块还包括: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用于对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理性检验,以确定该信号的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过压监控模块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该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过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该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该运行状态包括该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通过监控充电过程中的实时充电参数值,可以有效预防过压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对监控系统自身所运行的硬件环境,以及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对充电过压的监控维持在有效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车充电模式下充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能量回收充电模式下充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各模块的主要故障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41-充电控制模块;42-过压监控模块;43-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1-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432-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动力电池系统在停车充电(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和行车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压的异常现象,参见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车充电模式下充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以及一种行车能量回收充电模式下充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其中,当处于停车充电模式时,采样模块将从动力电池系统采集的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电池系统总电流等信号输入至电池管理系统BMS,BMS根据输入信号计算充电请求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并发送至充电机。充电机收到后根据自身能力计算可输出电压、可输出电流并反馈至BMS。BMS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状态,并根据充电状态控制高压继电器的使能和关断。
当处于行车能量回收模式时,整车控制器VCU根据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输入的双路踏板开度信号以及动力电池的状态信息计算能量回收目标扭矩,并输出至电机控制器MCU。MCU根据目标扭矩及自身能力计算电机实际输出扭矩和实际转速,并反馈至VCU。BMS实时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过压监控,当出现过压等故障时,BMS控制电池包降低输出功率并上报故障码至VCU,VCU控制车辆退出能量回收模式。
如图3所示,其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各模块的主要故障关系示意图,由图3可见,其罗列了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本身、外部执行部件以及各模块交互信号传输路线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导致过压的故障,具体分为:
(1)控制器输入端故障,包括:
采样模块硬件发生短路、漂移、振荡等故障,导致无法正常采集电池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电池系统总电流等信号;
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的传感器或者线束发生故障,导致无法正常采集踏板开度信号。
(2)控制器本身故障,包括:
BMS本身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确计算充电电压请求、充电电流请求;
VCU本身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确计算能量回收目标扭矩。
(3)执行部件故障,包括:
车载充电机OBC、快充桩控制器及电机控制器MCU等发生故障,导致无法正确执行VCU和BMS发出的指令。
(4)交互信号传输故障,包括:
各模块交互信号在通过各路CAN线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篡改、延时、错序、丢失等故障。
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动力电池系统的过压情况进行诊断和监控,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较低。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4所示,其为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见,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41、过压监控模块42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
其中,该充电控制模块41,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这里,指定充电模式可以是驻车充电模式,也可以是行车能量回收模式。当指定充电模式为驻车充电模式时,相应的充电设备为充电桩,此时,充电控制模块41在接收到充电请求时,响应该充电请求,并控制充电桩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这里,该充电桩可以是直流充电桩,也可以是交流充电桩,其中,交流慢充模式下,由车载充电机与交流慢充桩交互进行充电;直流快充模式下,直流快充桩直接与车辆的快充接口连接进行充电。
另外,当指定充电模式为行车能量回收模式时,相应的充电设备为车载发电机,此时,充电控制模块41在接收到充电请求时,响应该充电请求,并控制车载发电机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充电控制模块41还用于,当接收到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时,按预设第一算法解析该充电请求,得到第一充电参数值,并将该第一充电参数值发送给与该指定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设备,然后接收充电设备返回的实时充电参数值。
这里,以驻车充电模式为例,其相应的充电设备为充电桩,当充电控制模块41接收到充电请求时,例如,采样模块将从动力电池采集的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电池系统总电流等信号发送给充电控制模块41,充电控制模块41根据输入信号,按预设的第一算法解析该充电请求,得到第一充电参数值:充电请求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并将计算得到的充电请求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发送给充电桩;充电桩收到充电控制模块41发送的信号后,根据自身当前能力计算可输出电压、可输出电流,也即实施充电参数值,并反馈至充电控制模块41。
在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上述过压监控模块42用于监控该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在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该过压监控模块42实时监控实时充电参数值,若其不满足预设充电要求,表明存在过压充电的风险或存在过压充电的情况,此时,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以防止过压充电的持续发生。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过压监控模块42可以通过下述步骤21-23实现对动力电池的过压监控:
(21)按预设第二算法解析该充电请求,得到第二充电参数值;
(22)判断该第二充电参数值与上述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23)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在该实施方式中,过压监控模块42对充电请求进行解析采用的第二算法,不同于充电控制模块41对充电请求进行解析所采用的第一算法,通过差异化的算法,在过压监控模块42以及充电控制模块41中分别对充电请求进行解析,可以避免算法发生故障时,因使用同一个算法而产生的共因失效问题。
这里,以驻车充电模式为例,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上述第二充电参数值与充电桩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触发故障计数器计数;并且,当该故障计数器的累计数值超过预设计数阈值时,或者,当该故障计数器的计数累计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该充电桩停止对该动力电池充电。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驻车充电模式下对动力电池的过压充电情况。
此外,以行车能量回收模式为例,如果上述第二充电参数值与车载发电机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按预设规则限制该车载发电机的输出扭矩;并且,如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该差值持续大于该预设阈值,控制该车载发电机停止输出扭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行车能量回收模式下对动力电池的过压充电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用于监控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该过压监控模块42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
这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包括该系统的各个模块所处的CPU,以及控制器中的其他单片机硬件模块,例如存储器、计时器、ADC数模转换模块和CAN通信模块等。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通过预设的应答机制与该过压监控模块42进行交互,得到交互结果;然后,根据该交互结果判断过压监控模块42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并且,如果该过压监控模块42的运行状态不满足预设运行要求,控制该充电设备停止对动力电池充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不满足预设的运行要求,检测该硬件环境中的故障部件;并且,关断该故障部件,或者,重启该故障部件。这样,当系统的硬件环境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将执行复位或关断操作,确保整个系统的失效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过压监控模块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该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过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该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该运行状态包括该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该系统通过监控充电过程中的实时充电参数值,可以有效预防过压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对监控系统自身所运行的硬件环境,以及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对充电过压的监控维持在有效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图4所示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参见图5,为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见,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41、过压监控模块42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并且,过压监控模块42还包括: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431,其中,该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431用于对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各模块间的传输信号进行校验,以确定该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是,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例如,当车辆处于驻车充电模式时,BMS需要对于采样模块输入的电池单体电压、单体温度和电池系统总电流等采样信号,以及车载充电机OBC、快充桩等执行部件反馈的实际充电电流、实际充电电压等信号,进行合理性校验。通常通过上下限值、数据方向、振荡幅度等方面对信号进行合理性判断,若BMS诊断出该信号不在合理范围内,则将该信号值标记为无效值输出,并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此外,还可以通过仪表以图标和声音的方式提醒用户。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BMS还实时监控车载充电机OBC或者快充桩等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其中,当工作状态信号出现故障时,BMS控制充电请求电流降为0A,充电请求电压降为0V,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且仪表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
当车辆处于行车能量回收模式时,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自身对采集的双路冗余踏板信号的电压值分别进行合理性校验;当检测到踏板信号的电压值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时,该踏板信号被判定为无效;当检测到踏板信号出现悬空,或者线束断开的故障时,需要将该踏板信号的电压值设计为不在有效范围内。
此外,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将判定合理的踏板电压信号,并通过算法转换成踏板开度信号后发送至VCU,VCU再对输入的双路踏板开度信号值分别进行上下限的合理性校验,然后根据校验结果对两路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其中,若两个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均不在合理范围内,则默认加速踏板开度为0,报红灯报警级别的故障码,VCU将车辆状态切换到跛行模式;若两个制动踏板开度信号均不在合理范围内,则VCU控制关闭能量回收功能,报黄灯报警级别的故障码;若两种踏板的开度信号中各只有一个在合理范围内,则默认使用合理信号的物理值并进行滤波处理,上报黄灯级别故障码;若两种踏板的开度信号均在合理范围内,则取两者之中较小值者参与运算。
此外,VCU还可以对电机控制器MCU反馈的电机实际转速、实际扭矩和工作状态等信号进行合理性校验,具体如下,当检测到电机实际转速信号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时,VCU放弃使用该转速,且仪表应有图标和声音提醒;当检测到实际转矩信号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或者检测到电机控制器MCU的工作状态信号出现故障时,VCU控制能量回收目标扭矩降为0Nm,退出能量回收模式,且仪表应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实现了对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各模块输入输出的交互信号进行独立的解读和校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图4所示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参见图6,为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见,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41、过压监控模块42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43,并且,过压监控模块42还包括: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432,其中,该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432用于对该充电过压监控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理性检验,以确定该信号的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为确保BMS和VCU等控制器内部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控制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合理性校验。
其中,当车辆处于驻车充电模式时,BMS需要对于采样模块输入的电池单体电压、单体温度和电池系统总电流等采样信号以及车载充电机OBC、快充桩等执行部件反馈的实际充电电流、实际充电电压等信号进行合理性校验。一般可以通过上下限值、数据方向、振荡幅度等方面对信号进行合理性判断,若BMS诊断出该信号不在合理范围内,则将该信号值标记为无效值输出,并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且仪表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
此外,BMS还可以实时监控车载充电机OBC或者快充桩等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当工作状态信号出现故障时,BMS控制充电请求电流降为0A,充电请求电压降为0V,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且仪表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当车辆处于行车能量回收模式时,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内部对采集的双路冗余踏板信号的电压值分别进行合理性校验;当检测到踏板信号的电压值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时,该踏板信号被判定为无效;当检测到踏板信号出现悬空或者线束断开的故障时,需要将该踏板信号的电压值设计为不在有效范围内。
此外,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将判定合理的踏板电压信号,并通过算法转换成踏板开度信号后,再发送至VCU,VCU再对输入的双路踏板开度信号值分别进行上下限的合理性校验,然后根据校验结果对两路信号进行比较判断:若两个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均不在合理范围内,则默认加速踏板开度为0,报红灯报警级别的故障码,VCU将车辆状态切换到跛行模式;若两个制动踏板开度信号均不在合理范围内,则VCU控制关闭能量回收功能,报黄灯报警级别的故障码;若两种踏板的开度信号中各只有一个在合理范围内,则默认使用合理信号的物理值并进行滤波处理,上报黄灯级别故障码;若两种踏板的开度信号均在合理范围内,则取两者之中较小值者参与运算。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VCU还可以对电机控制器MCU反馈的电机实际转速、实际扭矩和工作状态等信号进行合理性校验:当检测到电机实际转速信号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时,VCU放弃使用该转速,且仪表应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当检测到实际转矩信号出现超限、数据方向错误等故障或者检测到电机控制器MCU的工作状态信号出现故障时,VCU控制能量回收目标扭矩降为0Nm,退出能量回收模式,且仪表应有图标和声音提醒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实现了对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对信号进行基于逻辑关系的有效性、合理性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控制模块、过压监控模块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块;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控制相应的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过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充电设备输出的实时充电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充电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所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运行要求,如果否,执行预设的系统安全措施;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所述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所述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接收到指定充电模式下的充电请求时,按预设第一算法解析所述充电请求,得到第一充电参数值;
将所述第一充电参数值发送给与所述指定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设备;
接收所述充电设备返回的实时充电参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
按预设第二算法解析所述充电请求,得到第二充电参数值;
判断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值与所述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充电模式为驻车充电模式,所述充电设备为充电桩,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值与所述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触发故障计数器计数;
当所述故障计数器的累计数值超过预设计数阈值时,或者,当所述故障计数器的计数累计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桩停止对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充电模式为行车能量回收模式,所述充电设备为车载发电机,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值与所述实时充电参数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按预设规则限制所述车载发电机的输出扭矩;
如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差值持续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控制所述车载发电机停止输出扭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
通过预设的应答机制与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进行交互,得到交互结果;
根据所述交互结果判断所述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运行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过压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运行要求,控制所述充电设备停止对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
如果运行所述充电过压监控系统的硬件环境的状态不满足预设的运行要求,检测所述硬件环境中的故障部件;
关断所述故障部件,或者,重启所述故障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还包括:
端对端信号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充电过压监控系统中各模块间的传输信号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是,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过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监控模块还包括:
信号合理性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充电过压监控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理性检验,以确定所述信号的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否,执行预设的充电过压保护措施。
CN201911265199.XA 2019-12-04 2019-12-04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Active CN110920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5199.XA CN110920454B (zh) 2019-12-04 2019-12-04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5199.XA CN110920454B (zh) 2019-12-04 2019-12-04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454A true CN110920454A (zh) 2020-03-27
CN110920454B CN110920454B (zh) 2021-08-10

Family

ID=6985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5199.XA Active CN110920454B (zh) 2019-12-04 2019-12-04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04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0175A (ja) * 2009-08-27 2011-03-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CN103825752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DE102014227020A1 (de) * 2014-07-28 2016-01-28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bordladegeräts eines umweltfreundlichen fahrzeugs
CN105667326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防护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06208220A (zh) * 2016-08-10 2016-12-07 深圳市昂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0175A (ja) * 2009-08-27 2011-03-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CN103825752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DE102014227020A1 (de) * 2014-07-28 2016-01-28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bordladegeräts eines umweltfreundlichen fahrzeugs
CN105667326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防护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06208220A (zh) * 2016-08-10 2016-12-07 深圳市昂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454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1435B1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탑재한 전기자동차
JP5459660B2 (ja) 二次電池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06654403B (zh) 一种防止电池故障误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9187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CN102667513A (zh) 电池组的异常检测装置
JP4171449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KR20200107813A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진단 방법
US2019021786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KR20150132129A (ko) 이상 진단 장치
CN110834541B (zh) 安全监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516551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204626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620304A (zh) 电池组热失稳监测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10346726A (zh) 电池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US2022021670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attery system
CN108931686A (zh) 一种电池系统总电压欠压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JP6174146B2 (ja) 電池システム監視装置
CN1069505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电池故障检测系统
CN114475252A (zh) 车辆电池的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83488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电压信号处理方法
CN110920454B (zh) 充电过压监控系统
CN104316812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中温度采集故障诊断方法
KR100836297B1 (ko) 듀얼 프로세서를 이용한 차량 고장 감시 시스템
CN113799611B (zh) 电动汽车电池诊断及控制方法、车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35026B (zh) 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制单元芯片及芯片异常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