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9299A -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9299A
CN110919299A CN201911095651.2A CN201911095651A CN110919299A CN 110919299 A CN110919299 A CN 110919299A CN 201911095651 A CN201911095651 A CN 201911095651A CN 110919299 A CN110919299 A CN 110919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pipe
carbon steel
welding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56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9299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Zhixia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hixia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hixia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hixia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56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9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9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9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9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9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进行收口加工;(2)然后通过铜铁扩散工艺进行表面处理:先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加热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3)在铜铁扩散工艺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焊接延长管和铜内衬管。本发明采用碳钢为基材,比不锈钢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金属罐体本体肩部的夹角可以扩大到150°,而且,由于本发明的抗腐蚀层不惧火焰高温,因此接口处的铜管无需预留5mm以上的焊接位,使得制作消音器或储液器时可以整体过炉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或制热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温度调节领域(例如空调)的消音器或储液器,包括壳体和焊接于壳体两端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壳体采用直径较大的管体,然后两端端口通过收口加工(例如旋压)收窄至与进气管、出气管较小的管径匹配。
由于空调的配管为铜管,因此传统的消音器或储液器的壳体1a均采用全铜材质(如图1所示),但是铜材价格高,因此该种产品成本高。
为此,业内将壳体改为铁材质,如图2所示,先将铁管两端进行收口冷加工(例如旋压),两头再焊接铜材质进气管、出气管2b(以便空调厂家日后与铜材质的空调配管焊接),然后再对消音器或储液器的壳体1b外表面涂油漆进行表面处理防腐蚀,涂油漆的区域为图中虚线框内区域。其中,消音器或储液器的铜材质进气管、出气管2b的外管口部分至少需要预留5mm范围内不能有油漆附着以进行后续与空调配管的火焰焊接连接,因此铜材质进气管、出气管2b露出壳体部分的长度一般都会大于10mm,如长度不够,后续的焊接过程会破坏铁材质壳体外表的油漆导致日后被锈蚀。但是,由于在高温下铜材质的晶粒度会长大,使铜管的强度及抗疲劳强度下降,铜材质进气管、出气管2b露出壳体部分露出越长,在日后压缩机长期运转过程中因配管振动而导致发生疲劳断裂风险越高,因此,该种结构的产品制备时,铁质壳体1b与铜材质进气管、出气管2b的焊接不能采用过炉焊,只能采用火焰焊。因此,采用该种结构和制作工艺成本高,工艺复杂,铁材质壳体内部也无法防锈。
为此,有人将壳体1c改用不锈钢,如图3所示,其整体为一种材质,因此加工不会分层,同时具有高防腐性(制冷行业一般要求盐雾试验≥500小时)。但是不锈钢材料较贵且不易加工。不锈钢一般为奥氏体,进行旋压收口时易开裂,开裂率2%以上(奥氏体通过加工后成为极其不稳定的组织,残留应力极大后续应力释放,当时不裂后期也会裂开比例高),而且由于易开裂,因此壳体肩部位置的角度α一般只能在60°左右,导致消音器或储液器的容积偏小,为保证一定容积只能增加壳体的长度而不能采用管径较大管材。在焊接组装过程中,由于不锈钢在普通过炉焊中容易变色,因此需要专用的还原性隧道炉,其复杂昂贵运行费用高。因此采用不锈钢壳体的成本较高,报废率较高,相同容积下需要不锈钢壳体的长度更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成本大幅下降,报废率低,基本杜绝了接口处的铜管发生断裂的风险,相同容积下壳体长度更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进行收口加工;(2)对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碳钢管件采用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得到金属罐体本体,其中所述的表面处理工艺为铜铁扩散工艺:先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加热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形成抗腐蚀层;(3)在步骤(2)的铜铁扩散工艺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步骤(2)的铜铁扩散工艺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两端口焊接延长管,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延长管采用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或是需要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的管件。
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然后将铜内衬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将两端口内设置有铜内衬管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完成后,再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
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然后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延长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整体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延长管或延长管与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在碳钢管件端口内设置有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延长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前,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组装或焊接延长管,然后进行步骤(2)的表面处理工艺,然后去除延长管外端口至少与铜内衬套配合部分的抗腐蚀层后或不去除,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焊接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延长管,然后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设置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通过高温炉完成金属罐体本体、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延长管外端口与铜内衬管的焊接和所述步骤(2)分别进行,然后将已经焊接好铜内衬管的延长管与已经表面处理好的金属罐体本体进行焊接;
所述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或延长管的焊接条件是温度为800-1082℃的高温炉中过炉1分钟以上,所述铜铁相互扩散的工艺条件是≥600℃的高温炉过炉1分钟以上,当焊接与铜铁相互扩散同时进行时,采用焊接条件。
所述金属罐体本体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碳钢层、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至少包括一层相互扩散层;或者,所述金属罐体本体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抗腐蚀层、碳钢层、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至少包括一层相互扩散层。
所述的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的厚度为不小于5μm,相互扩散层厚度不小于0.5μm。
所述金属罐体本体包括壳身和两端口,壳身与端口之间为肩部,所述肩部的夹角为30°-150°。
所述的铜内衬管的外管口翻边覆盖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翻边厚度为0.1mm-5mm;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0.1mm-5mm。
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有30°-120°翻边,翻边与铜内衬管内径管壁交接处设有倒角或不设置倒角;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不设置翻边,外管口边缘倒角或外管口扩口;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壁为台阶孔,小台阶孔和大台阶孔从内而外依次排列;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孔径从内而外从小到大。
所述的铜内衬管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或延长管外端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
所述的铜内衬管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或延长管外端口之间的焊接区域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拉丝处理。
所述的金属罐体为制冷或制热用的储液器或消音器的壳体。
本发明为针对现有结构和工艺的不足点,对消音器或储液器进行了改善。采用碳钢为基材,价格较低,且由于碳钢为铁素体,因此比不锈钢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例如进行旋压加工),开裂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消音器或储液器肩部的夹角可以扩大到130°,因此在同等长度情况下容积更大(或者是同等容积下需要的材料更少),经过处理后金属罐体本体表面形成抗腐蚀层,而且,由于本发明的抗腐蚀层不惧火焰高温而产生铜脱皮,因此接口处的铜管无需预留5mm以上的焊接位,可抗高温再次焊接,基本杜绝了接口处的铜管发生断裂的风险,使得制作消音器或储液器时可以整体过炉焊接。
附图说明
图1-图3分别是现有技术中3种消音器或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壳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5的铜内衬管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11壳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进行收口加工。收口加工一般可采用冷加工,例如旋压进行收口。优选的,采用低碳钢管件。
(2)对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碳钢管件采用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至少保证外表面的防锈防腐蚀),得到金属罐体本体,所述的金属罐体本体可以作为制冷或制热用的储液器或消音器的壳体本体。其中所述的表面处理工艺为铜铁扩散工艺:先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加热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形成抗腐蚀层。表面处理工艺必须在收口加工步骤后进行,否则抗腐蚀层会在冷加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3)在步骤(2)的铜铁相互扩散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步骤(2)的铜铁相互扩散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两端口焊接延长管,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延长管采用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或是需要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的管件。优选的,在在步骤(2)的铜铁相互扩散过程进行中,完成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是完成碳钢管件、延长管和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此最为节省时间和节能。优选的,所述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或延长管的焊接条件是温度为800-1082℃(此温度为炉内产品表面实际温度)的高温炉中过炉1分钟以上(更优选3分钟以上)。所述铜铁相互扩散的工艺条件是≥600℃(此温度为炉内产品表面实际温度)的高温炉过炉1分钟以上(更优选3分钟以上);当焊接与铜铁相互扩散同时进行时,采用焊接条件。
铜铁扩散工艺是先通过镀铜工艺在工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高温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工件表面相互扩散的工艺。镀铜时,铜镀层和碳钢管件间的结合仅为范德华力结合,抗高温性一般。再让铜镀层和碳钢管件处于在一定的高温场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由于铜和铁的分子热运动强烈,该分子运动会突破范德华力的约束,此时铜、铁原子会很活跃从而发生原子间迁移,铜、铁间晶格会再次排列,铁会向铜中扩散,同时铜也会适量的向铁中扩散,使铜铁交界面形成一个过渡的铜铁相互扩散层,这样的结果是将范德华力的结合变为原子交互结合,大大提高了铜在铁表面的附着力,而且高温下铜再次结晶,除去了铜晶格在电镀时的应力,从而解决了铜层掉皮的问题,优化了抗腐蚀性。铜铁扩散工艺的目的就是是提高铁与铜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抗腐蚀性。
金属罐体还包括在两端口内焊接固定的铜内衬管,以便后续与铜材质配管焊接或者是与具有铜材质焊接部位的复合管材焊接。后续与铜材质空调配管焊接一般用磷铜焊料,焊接温度720℃以上,故铜内衬管与金属罐体本体1焊接优选采用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在前述步骤(2)进行中或进行后进行焊接均可,优选的方法为: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及焊料,然后将铜内衬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将两端口内设置有铜内衬管及焊料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完成后,再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
或者,为配合空调厂家的要求,可以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口焊接有延长管3,延长管3外端口31内焊接有铜内衬管2。同样的,铜内衬管2与延长管3焊接优选采用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延长管3采用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或是需要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的管件。金属罐体本体1、延长管3和铜内衬管2三者的组装顺序多样,焊接可以在步骤(2)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完成,根据实际设计,优选的方法可以为: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延长管及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及焊料,然后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延长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整体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延长管或延长管与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此温度为炉内产品表面实际温度)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在碳钢管件端口内设置有延长管及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及焊料,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延长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前,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或组装延长管(组装同时填入焊料),然后进行步骤(2)的表面处理工艺,然后去除延长管外端口至少与铜内衬套配合部分的抗腐蚀层后或不去除,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焊接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延长管,然后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设置延长管及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及焊料,通过高温炉完成金属罐体本体、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延长管外端口与铜内衬管的焊接和所述步骤(2)分别进行,然后将已经焊接好铜内衬管的延长管与已经表面处理好的金属罐体本体进行焊接。
前述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可以为:不锈钢管、不锈铁管、邦迪管、具有铜镀层的钢管、具有镍镀层的钢管、或表面覆有铜铁相互扩散层、渗铬层、碳铬共渗层、渗钼层、碳钼共渗层、渗氮层或氮碳共渗层的碳钢管或铁管,其在步骤(2)的表面处理工艺过程中或前或后与金属罐体本体1完成焊接均可。
前述需要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的管件,可以为铁管、碳钢管等,放置于碳钢管件两端管口内在步骤(2)的表面处理工艺处理过程与碳钢管件一起形成抗腐蚀层。
根据具体的表面处理工艺不同,抗腐蚀层12可能只覆盖金属罐体本体1的外表面,金属罐体本体1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碳钢层11、抗腐蚀层12,所述抗腐蚀层12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或者,抗腐蚀层12也可能覆盖金属罐体本体1的内、外表面,此为最佳,如图5所示,所述金属罐体本体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抗腐蚀层12、碳钢层11、抗腐蚀层12,即金属罐体本体的内外表面均形成有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当铜镀层全部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则抗腐蚀层12含有一层相互扩散层,当铜镀层是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当镀铜层较厚而加热扩散时间较短时),则抗腐蚀层12由一层相互扩散层和相互扩散层表面的未与碳钢层相互扩散的铜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的厚度为不小于5μm。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为5-50μm。优选的,铜铁相互扩散层的厚度不小于0.5μm,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2-30μm。
优选的,所述金属罐体本体1包括壳身和两端口,壳身与端口之间为肩部,由于采用碳钢为基材,比不锈钢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开裂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肩部的夹角β范围可以增大到30°-150°,突破不锈钢壳体60°的极限。
优选的,为利于进行后续与铜材质空调配管的火焰焊接连接,在与铜材质空调配管焊接的位置尽量不能有碳钢材质,因此所述的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设有翻边21覆盖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翻边厚度为0.1mm-5mm;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突出的长度A为0.1mm-5mm。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前述翻边厚度越薄或外管口突出的长度越短则发生疲劳断裂风险越低。
优选的,为利于进行后续与铜材质空调配管的装配,所述的铜内衬管2外管口设有30°-120°翻边21,角度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的角度匹配能够覆盖端口边缘即可,翻边21与铜内衬管2内径管壁交接处设有倒角或不设置倒角;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不设置翻边,外管口边缘倒角或外管口扩口;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壁为台阶孔,小台阶孔和大台阶孔从内而外依次排列;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孔径从内而外从小到大。
优选的,所述的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或延长管3外端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的长度B为3mm,构成焊接区域,以保证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端口或延长管3外端口的焊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或延长管3外端口之间的焊接区域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拉丝处理,使铜内衬管外表面和/或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或延长管3外端口的端口内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凹槽,在高温焊接时通过毛细作用让熔融的焊料均匀填充整个焊接区域。所述的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或延长管3外端口最好为过盈配合。
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金属罐体,应用于空调领域的储液器或消音器。
实施例1(镀铜—焊接和铜铁相互扩散同步)
如图4所示,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形成壳身和两端口,壳身与端口之间为肩部,肩部的夹角β为120°;然后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内、外表面形成10μm以上的铜镀层;然后在已镀铜好的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进行铜铁相互扩散处理:整体共同置于温度为800-1082℃(此温度为炉内产品表面实际温度,以下同。此时一般表显温度为800-1150℃)的高温炉中过炉3分钟以上,铜镀层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且铜内衬管完成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的焊接。碳钢管件内、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12,抗腐蚀层12为一层相互扩散层,厚度不小于1μm(如图5)。制得的金属罐体可用于储液器或消音器。
在本实施例中,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设有约为90°的翻边21,覆盖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翻边21厚度为1mm。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为过盈配合,铜内衬管2外表面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焊接的区域进行拉丝处理。
实施例2(镀铜—预扩散---焊接和铜铁相互扩散同步)
如图6所示,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形成壳身和两端口,壳身与端口之间为肩部,肩部的夹角β为120°;然后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内、外表面形成铜镀层;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不设置铜内衬管,先单独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此步骤时间不限,因后续焊接可以继续进行铜铁相互扩散);然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进行铜铁相互扩散处理:整体共同置于温度为800-1082℃的高温炉中过炉3分钟以上,铜镀层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且铜内衬管完成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的焊接。碳钢管件内、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12。抗腐蚀层12为一层相互扩散层,抗腐蚀层12的厚度不小于1μm。
在本实施例中,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1.5mm,且外管口设置扩口22。扩口22的区域从外管口边缘起往内大于0.5mm即可。
实施例3(镀铜—-铜铁相互扩散---焊接和铜铁相互扩散同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先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再通过铜铁相互扩散(≥600℃的高温炉过炉,1分钟以上)使铜镀层部分或全部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形成相互扩散层。最后在已经完成表面处理的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进行焊接,焊接方式为过炉焊,过炉焊的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2mm,且外管口设置扩口22。扩口22的区域从对应金属罐体本体1端口边缘的位置到外管口边缘,此时扩口22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定铜内衬管2插入金属罐体本体1端口的深度。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焊接—-镀铜---铜铁相互扩散)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进行焊接,焊接方式为过炉焊,过炉焊的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1分钟以上。然后将已经焊接好铜内衬管的碳钢管件整体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再通过铜铁相互扩散(≥600℃的高温炉过炉3分钟以上)使铜镀层部分或全部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形成至少一层相互扩散层。
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而是在外管口的内边缘设置倒角23,如图8所示。
其他同实施例2。
实施例5(组装—-镀铜---铜铁相互扩散和焊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然后将组装好铜内衬管的碳钢管件整体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再通过过炉焊,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使铜镀层部分或全部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形成至少一层相互扩散层,同时完成铜内衬管和碳钢管件的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铜内衬管2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边缘1mm,外管口内壁为台阶孔24,小台阶孔和大台阶孔从内而外依次排,如图9所示。小台阶孔的深度C最好大于等于0.5mm。铜内衬管2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铜内衬管2外表面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焊接的区域进行拉丝处理。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延长管+铜内衬管组装-镀铜-铜铁相互扩散和焊接同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在两端口内放置延长管3及焊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碳钢管),在延长管外端口31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然后整体进行镀铜,再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0所示。铜镀层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碳钢管件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12。抗腐蚀层12由内而外含有一层相互扩散层121和一层未与铁层相互扩散的铜层122,如图11所示。
延长管3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铜内衬管2的外管口设有约为90°的翻边21,覆盖延长管外端口31的端口边缘,翻边21厚度为1mm。铜内衬管2与延长管外端口31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铜内衬管2与延长管外端口31为过盈配合,铜内衬管2外表面与延长管外端口31焊接的区域进行拉丝处理。延长管的另一端与金属罐体本体1的端口焊接连接,其两者焊接的区域的其中一个表面也可以进行拉丝处理。优选的,延长管3具有扩口结构,外端口31的内径大于与金属罐体本体1焊接的另一端的内径。
实施例7(镀铜-延长管+铜内衬管组装--铜铁相互扩散和焊接同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进行镀铜;然后在两端口内放置延长管3及焊料(本实施例中采用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表面覆有渗铬层的铁管:在延长管外端口31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再整体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8(延长管+铜内衬管焊接-镀铜--铜铁相互扩散)
采用碳钢管件(本实施例采用具有镍镀层的钢管),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在两端口内放置延长管3及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31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然后整体进行电镀;再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条件参数为于温度≥600℃3分钟以上。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9(延长管组装或焊接-镀铜--预扩散-铜铁相互扩散+铜内衬管焊接同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或插入延长管3(本实施例采用铁管,插入时填入焊料),然后进行镀铜,再置于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条件参数为于温度≥600℃(时间不限),然后去除延长管外端口31至少与铜内衬套2配合部分的抗腐蚀层后,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10(镀铜-铜铁相互扩散-延长管+铜内衬管焊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进行镀铜;再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条件参数为于温度≥600℃3分钟以上;在金属罐体本体1两端管口内设置延长管3(本实施例采用邦迪管)及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31内设置铜内衬管2及焊料,通过高温炉完成金属罐体本体1、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11(镀铜-铜铁相互扩散-延长管+铜内衬管焊接分别进行-延长管与罐体焊接)
延长管(本实施例采用具有铜镀层的钢管)外端口31与铜内衬管2进行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此时铜镀层中的铜也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进行镀铜,再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条件参数为于温度≥600℃3分钟以上;然后将已经焊接好铜内衬管2的延长管3与已经表面处理好的金属罐体本体1进行焊接,此时为铜-铜焊接,焊接条件按现有技术即可。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12(碳钢管件镀铜--延长管镀铜-组装或焊接-铜铁相互扩散+铜内衬管焊接同步)
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通过旋压进行收口,然后进行镀铜;对延长管3(本实施例采用铁管或碳钢管)进行镀铜;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或插入延长管3(插入时填入焊料),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2以及焊料温度不低于800℃的焊料,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3与铜内衬管2三者的焊接,焊接参数为于800-1082℃温度中3分钟以上。
其他同实施例6。
实施例13(镀铜—焊接和铜铁相互扩散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碳钢管件内、外表面均形成抗腐蚀层12,抗腐蚀层12由内而外含有一层相互扩散层121和一层未与铁层相互扩散的铜层122。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镀铜-延长管+铜内衬管组装--铜铁相互扩散和焊接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铜镀层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相互扩散,碳钢管件内、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12。抗腐蚀层12由内而外含有一层相互扩散层121和一层未与铁层相互扩散的铜层122。
其他同实施例7。

Claims (10)

1.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碳钢管件,两端口进行收口加工;(2)对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碳钢管件采用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得到金属罐体本体,其中所述的表面处理工艺为铜铁扩散工艺:先通过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加热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碳钢管件的表面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形成抗腐蚀层;(3)在步骤(2)的铜铁扩散工艺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步骤(2)的铜铁扩散工艺过程进行中或进行前或进行后,在碳钢管件两端口焊接延长管,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延长管采用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管件或是需要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至少外表面形成抗腐蚀层的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然后将铜内衬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将两端口内设置有铜内衬管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完成后,再将铜内衬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
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设置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然后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碳钢管件、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所述步骤(2)中进行镀铜前或后,先将铜内衬管、延长管焊接固定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然后再将铜内衬管、延长管与表面形成有铜镀层的碳钢管件整体进行铜铁相互扩散;或者,将表面形成铜镀层的碳钢管件两端口内设置或不设置延长管或延长管与铜内衬管,先置入温度≥600℃的高温炉中进行预扩散,然后在碳钢管件端口内设置有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共同置于高温炉中,完成铜铁相互扩散和铜内衬管、延长管与碳钢管件的焊接;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前,在碳钢管件的两端口内组装或焊接延长管,然后进行步骤(2)的表面处理工艺,然后去除延长管外端口至少与铜内衬套配合部分的抗腐蚀层后或不去除,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焊接本身具有抗腐蚀表面的延长管,然后在延长管外端口内焊接铜内衬管;或者,在所述步骤(2)进行后,在金属罐体本体两端管口内设置延长管,在延长管外端口内设置铜内衬管,通过高温炉完成金属罐体本体、延长管与铜内衬管三者的焊接;或者,延长管外端口与铜内衬管的焊接和所述步骤(2)分别进行,然后将已经焊接好铜内衬管的延长管与已经表面处理好的金属罐体本体进行焊接;
所述铜内衬管与碳钢管件或延长管的焊接条件是温度为800-1082℃的高温炉中过炉1分钟以上,所述铜铁相互扩散的工艺条件是≥600℃的高温炉过炉1分钟以上,当焊接与铜铁相互扩散同时进行时,采用焊接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罐体本体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碳钢层、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至少包括一层相互扩散层;或者,所述金属罐体本体的壳壁从内而外依次为抗腐蚀层、碳钢层、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至少包括一层相互扩散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铜工艺在碳钢管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的厚度为不小于5μm,相互扩散层厚度不小于0.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罐体本体包括壳身和两端口,壳身与端口之间为肩部,所述肩部的夹角为3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内衬管的外管口翻边覆盖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翻边厚度为0.1mm-5mm;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的外管口不设置翻边,直接突出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边缘或延长管外端口的端口边缘0.1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有30°-120°翻边,翻边与铜内衬管内径管壁交接处设有倒角或不设置倒角;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不设置翻边,外管口边缘倒角或外管口扩口;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壁为台阶孔,小台阶孔和大台阶孔从内而外依次排列;或者所述的铜内衬管外管口设置翻边或不设置翻边,外管口内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孔径从内而外从小到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内衬管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或延长管外端口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内衬管与金属罐体本体的端口或延长管外端口之间的焊接区域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拉丝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罐体为制冷或制热用的储液器或消音器的壳体。
CN201911095651.2A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919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651.2A CN110919299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651.2A CN110919299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9299A true CN110919299A (zh) 2020-03-27
CN110919299B CN110919299B (zh) 2021-03-12

Family

ID=6985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5651.2A Active CN110919299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92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3460A (zh) * 2022-04-08 2022-06-21 杭州宏伟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容器用特种密封焊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6537A (en) * 1975-04-04 1976-10-14 Hitachi Ltd Liquid receiving container
CN201074933Y (zh) * 2007-07-27 2008-06-18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用储液器
CN103252595A (zh) * 2013-05-28 2013-08-21 安徽众汇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铜与不锈钢的钎料及其应用和焊接消音器的方法
CN204099159U (zh) * 2014-09-26 2015-01-14 青岛开拓隆海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体式储液消音器
CN106965453A (zh) * 2017-04-11 2017-07-21 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CN108262409A (zh) * 2018-01-22 2018-07-10 邓家润 一种新型金属罐体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6537A (en) * 1975-04-04 1976-10-14 Hitachi Ltd Liquid receiving container
CN201074933Y (zh) * 2007-07-27 2008-06-18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用储液器
CN103252595A (zh) * 2013-05-28 2013-08-21 安徽众汇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铜与不锈钢的钎料及其应用和焊接消音器的方法
CN204099159U (zh) * 2014-09-26 2015-01-14 青岛开拓隆海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体式储液消音器
CN106965453A (zh) * 2017-04-11 2017-07-21 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CN108262409A (zh) * 2018-01-22 2018-07-10 邓家润 一种新型金属罐体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3460A (zh) * 2022-04-08 2022-06-21 杭州宏伟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容器用特种密封焊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9299B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4234B2 (en) High-pressure fuel injection pipe
CN110919299B (zh)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CN109848659A (zh) 一种轴对称喷管整体焊接方法
RU2267634C1 (ru) Трубчатая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я раке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с регенератив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ее охлаждающего тракта
US4515305A (en) Connection of the tubular ends of a heat exchanger matrix to the _associated bottom of the heat exchanger
CN110961811A (zh) 一种复合管制造方法
KR101467226B1 (ko) 냉동공조 분배관용 용접결합방법
BR112019019418B1 (pt) Processo para revestir um tubo de aço para o transporte submarino de fluidos
CN211503196U (zh) 一种金属罐体
KR101961552B1 (ko) 온수분배기 제조방법
CN110906526B (zh) 一种金属罐体的制备方法
CN110778836A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
JPS6076246A (ja) 燃料噴射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454142U (zh) 一种空调系统分支管
CN211693947U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
CN105351656B (zh) 一种带连接孔的机械式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1693949U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
CN211693946U (zh) 一种壳体与连接管的连接结构
JP2007309232A (ja) 接続頭部を有する高圧用燃料噴射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22199A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
CN110486573B (zh) 钢制异形管件表面防腐结构构建方法
CN211693948U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
CN110805775A (zh) 一种连接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1500975U (zh) 一种压缩机
JPS6012294A (ja) 複合管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