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8158A -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8158A
CN110918158A CN201911371742.4A CN201911371742A CN110918158A CN 110918158 A CN110918158 A CN 110918158A CN 201911371742 A CN201911371742 A CN 201911371742A CN 110918158 A CN110918158 A CN 110918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support
column
yield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17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冬梅
高巍
宋海超
高腾
韩竹青
董婷婷
赵安琪
王月悦
赵倩
胡子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3717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8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8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8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8Transport of container or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安装柱和移动结构,试管架架设在两根安装柱之间,移动结构设置在安装柱的底端;其中,移动结构包括支座、让位柱和辊轮,支座内部中空,且沿支座的内周面设有一圈滑口,滑口与支座内部连通;让位柱内部中空,且让位柱竖直对称地设置在支座的上表面,让位柱的顶端固接在安装柱的底端,让位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让位口,让位口与滑口为连通状态;沿辊轮轴线穿设有一转轴,转轴上间隔地设有两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均位于滑口中。本发明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从而可以提高试管的搬取效率。

Description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背景技术
试管是一种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常用作一些试剂的反应容器或样本的盛具。
现有技术中,试管一般会放在试管架中,有时一些实验室需要用到大量的试管,此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批量的搬取,方能满足实验室试管需求。
然而,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实验室在需要大量的试管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该试管的搬运过程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从而对搬运工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安装柱和移动结构,所述试管架架设在两根所述安装柱之间,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柱的底端;其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支座、让位柱和辊轮,所述支座内部中空,且沿所述支座的内周面设有一圈滑口,所述滑口与所述支座内部连通;所述让位柱内部中空,且所述让位柱竖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所述让位柱的顶端固接在所述安装柱的底端,所述让位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让位口,所述让位口与所述滑口为连通状态;沿所述辊轮轴线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地设有两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环形凹槽均位于所述滑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试管车的设置,若干试管可直接放置在该试管车上的试管架内,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以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搬运时间。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座外周面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设置与螺纹通孔对应的螺丝,从而将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支座上,以限制转轴的转动,使其不会影响到试管车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在两根所述安装柱之间固接有一根加强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连杆的设置,可使两安装柱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以增强试管车的使用强度。
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一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呈倒V型设置,且所述加固架的两端固接在靠近所述环形凹槽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架的设置,使转轴与该加固架形成一三角形的整体结构,从而增加了转轴的强度,使转轴不易断裂或弯折。
可选地,两根所述让位柱的外侧壁上还对称地开设有两圆孔,两所述圆孔与所述让位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圆孔对应的螺丝,使螺丝穿过圆孔与转轴螺纹连接,从而会将辊轮架空,使其离开地面。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根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柱底端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的设置,增加了支座与安装柱之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了支座与安装柱之间的结构强度,使试管车的重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承载,从而减轻两让位柱的承载力。
可选地,所述加强柱与所述让位柱之间设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的设置,使支座与安装柱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从而保护辊轮不易被人为拆卸或破坏。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下表面粘接有一层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使支座不会直接接触地面,从而让地面不会对支座形成摩擦,以使得支座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可以将若干试管可直接放置在该试管车上的试管架内,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以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搬运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支座与让位柱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架;11-放置孔;2-安装柱;3-移动结构;31-支座;311-滑口;312-圆通孔;32-让位柱;321-让位口;322-圆孔;33-辊轮;331-转轴;3311-螺纹孔;332-环形凹槽;333-加固架;4-螺丝;5-加强连杆;6-加强柱;7-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1,安装柱2和移动结构3。如图1所示,试管架1为一实心的长方体,其上表面间隔开设多个圆柱形的放置孔11,该放置孔11即可用于放置试管。安装柱2为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此处设有两根,其分别竖直安装在试管架1的两端,以用于支撑试管架1。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支座与让位柱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两安装柱2的底端均设有移动结构3,具体为:移动结构3包括支座31、让位柱32和辊轮33。支座31为一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其内部中空设置,沿支座31的内周面开设有一圈滑口311,该滑口311为一环形闭合的矩形通口,其与支座31的内部相连通。让位柱32为一内部中空的矩形柱体,此处设有两根,其均竖直设置在支座31的上表面,且两让位柱32于支座31上对称设置,两让位柱32的顶端均与安装柱2的底端固接。于两让位柱32内侧的侧壁上,分别竖直开设有一让位口321,该让位口321为一矩形通口,两让位口321均与滑口311连通设置。辊轮33上设有一转轴331,该转轴331为一圆柱轴,位于辊轮33的轴线上,辊轮33则位于该转轴331的中心处,且与转轴331转动连接。转轴331靠近两端的周面上,均内凹设有一圈环形凹槽332,且该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转轴331通过该环形凹槽332水平设置在支座31上,此时转轴331刚好沿支座31的直径设置,转轴331的两端均位于支座31的内部,环形凹槽332则位于滑口311处,且刚好与滑口311形成卡合,使转轴331两端不会于支座31中掉出,此时辊轮33则位于支座31的圆点处。两安装柱2底端的移动结构3均相同设置。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通过移动结构3的设置,使得试管车为可移动式,当需要移动试管车时,可将转轴331于支座31中调节至与两让位柱32之间的垂线垂直的位置,此时辊轮33会将支座31架离地面,推动试管车,即可实现试管车的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抬起安装柱2,沿支座31的滑口311转动转轴331,直到转轴331的两端位于两让位口321与滑口311的连通处,此时可将转轴331沿两让位口321提至两让位柱32之间,再将安装柱2放下,此时支座31则与地面直接接触,辊轮33也与地面接触,而试管车则通过支座31放置在该指定位置。
图6为辊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为了使试管车在移动过程中,转轴331不会于支座31中转动,以影响试管车的移动方向,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转轴331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设一螺纹孔3311。当转轴331与让位柱32垂直时,于支座31外周面上对应螺纹孔3311的位置处,分别开设一圆通孔312,该圆通孔312与螺纹孔3311相连通,此时于圆通孔312与螺纹孔3311中分别穿设一螺丝4,该螺丝4与螺纹孔3311为螺纹连接。通过螺丝4与圆通孔312的设置,可将转轴331的两端固定在支座31上,从而限制了转轴331的转动,使其不会影响到试管车的移动方向。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使两安装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两安装柱2之间固接一加强连杆5,该加强连杆5位于试管架1的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两安装柱2垂直焊接设置。
如图2和图6所示,由于转轴331上内凹设有环形凹槽332,所以导致转轴331的该部位较细,而试管车在移动时,则靠转轴331支撑,又因为环形凹槽332与支座31为直接接触,所以试管车的重力会通过滑口311直接施加在转轴331的环形凹槽332处,长时间使用,转轴331容易变弯或断裂。此处为了加强转轴331的强度,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转轴331上设置一加固架333,该加固架333为一由两根长杆呈倒V型焊接而成的架体,其两端固定在转轴331靠近环形凹槽332的位置处。通过加固架333的设置,使转轴331与该加固架333形成一三角形的整体结构,从而增加了转轴331的强度,使转轴331不易断裂或弯折。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在下雨时,使雨水不会冲刷到辊轮33,从而造成转轴331与辊轮33转动连接处的生锈,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两让位柱32的中心处,分别开设一圆孔322,该圆孔322与让位柱32内部相连通,当转轴331提至螺纹孔3311与圆孔322同轴线时,穿设一螺丝4。通过圆孔322与螺丝4的设置,使螺丝4穿过圆孔322与转轴331螺纹连接,从而会将辊轮33架空,使其离开地面,以致于在下雨时,雨水不会冲刷到辊轮33。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支撑强度,从而能够减轻两让位柱32的承载力,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支座31的上表面竖直对称设置一对加强柱6,该加强柱6为一矩形柱体,其顶端均与安装柱2的底端固接。两加强柱6之间的垂线与两让位柱32之间的垂线相垂直。通过加强柱6的设置,增加了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了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结构强度,使试管车的重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承载,从而减轻两让位柱32的承载力。
为了防止人为对辊轮33进行破坏或拆卸,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让位柱32与加强柱6之间均设置一层防护网7,该防护网7为铁丝网。通过防护网7的设置,使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从而保护辊轮33不被拆卸或破坏。
为了减少支座31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从而使支座31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支座31的下表面上,粘接一层橡胶垫。通过橡胶垫的设置,使支座31不会接触地面,从而让地面不会对支座31形成摩擦,以致于支座31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需要移动试管车时,可按上述结构和位置关系将转轴331调节至支座31上,之后用螺丝4将转轴331固定在支座31中,此时推动试管车,即可对试管车进行移动;当试管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把转轴331于支座31中解除固定,再将转轴331调节至两让位柱32之间以使辊轮33架空,通过螺丝4固定转轴331。
采用本实施例,通过该试管车的设置,当支座31直接与地面接触时,试管车可用来放置试管,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只需将支座31中的辊轮33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使试管车处于可移动状态,再推动试管车即可。此处还可根据试管的数量来设置安装柱2的长度以及对应的试管架1的数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架(1)、安装柱(2)和移动结构(3),所述试管架(1)架设在两根所述安装柱(2)之间,所述移动结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柱(2)的底端;其中,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支座(31)、让位柱(32)和辊轮(33),所述支座(31)内部中空,且沿所述支座(31)的内周面设有一圈滑口(311),所述滑口(311)与所述支座(31)内部连通;所述让位柱(32)内部中空,且所述让位柱(32)竖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座(31)的上表面,所述让位柱(32)的顶端固接在所述安装柱(2)的底端,所述让位柱(3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让位口(321),所述让位口(321)与所述滑口(311)为连通状态;沿所述辊轮(33)轴线穿设有一转轴(331),所述转轴(331)上间隔地设有两环形凹槽(332),两个所述环形凹槽(332)均位于所述滑口(3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3311),所述支座(31)外周面对应所述螺纹孔(3311)的位置设置有圆形通孔(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在两根所述安装柱(2)之间固接有一根加强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1)上设有一加固架(333),所述加固架(333)呈倒V型设置,且所述加固架(333)的两端固接在靠近所述环形凹槽(332)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让位柱(32)的外侧壁上还对称地开设有两圆孔(322),两所述圆孔(322)与所述让位口(3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的上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根加强柱(6),所述加强柱(6)的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柱(2)底端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6)与所述让位柱(32)之间设有防护网(7)。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的下表面粘接有一层橡胶垫。
CN201911371742.4A 2019-12-24 2019-12-24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Pending CN110918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1742.4A CN110918158A (zh) 2019-12-24 2019-12-24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1742.4A CN110918158A (zh) 2019-12-24 2019-12-24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8158A true CN110918158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1742.4A Pending CN110918158A (zh) 2019-12-24 2019-12-24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81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0002A (zh) * 2020-07-28 2020-11-17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样品检测的试样存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0002A (zh) * 2020-07-28 2020-11-17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样品检测的试样存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8158A (zh)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CN201890706U (zh) 用于大尺寸炭纤维织物的吊具
CN109236018A (zh) 附塔管线的施工设备
CN211013679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淡水取样装置
CN203626303U (zh) 可移动升降型应急通信装置
CN20831185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支撑结构
CN207390959U (zh) 市政道路井盖的提起装置
CN210104615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的警示灯
CN215055940U (zh) 一种便携式车边帐篷
CN205346768U (zh) 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
CN21062243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旗帜的索伦杆户外道旗杆
CN212311213U (zh) 立装塔筒风雨防护盖
CN208168524U (zh) 一种尖顶帐篷顶部加固固定器
CN2100134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移动操作架
CN208868162U (zh) 备胎卷收器
CN210561890U (zh) 一种可移动的市政防护栏
CN206587129U (zh) 一种医用推车用除颤器平台
CN220790489U (zh) 一种内墙装饰贴面板安装架
CN109573821A (zh) 一种便于运输建筑物料的吊篮
CN219952755U (zh) 简易轻便下料装置
CN104759509B (zh) 手扶电梯围裙板用滚边机
CN219157942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装置
CN111364382A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
CN211668842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采样装置
CN113356908B (zh) 一种增强锚固抗浮型锚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