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846A -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846A
CN110912846A CN201811087406.2A CN201811087406A CN110912846A CN 110912846 A CN110912846 A CN 110912846A CN 201811087406 A CN201811087406 A CN 201811087406A CN 110912846 A CN110912846 A CN 11091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radio access
carrier
dfn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74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2846B (zh
Inventor
范强
王君
酉春华
戴明增
卓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74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4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5307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4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载波的第一DFN偏移值,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该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避免LTE Uu口控制的NR SL传输和邻站的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避免NR Uu口控制的LTE SL传输和邻站的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的,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被认为是物联网体系中最有产业潜力、市场需求最为明确的领域之一,具有应用空间广、产业潜力大、社会效益强的特点,对促进汽车和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车联网是指通过装载在车上的传感器、车载终端等提供车辆信息,并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边基础设施、车与网络之间进行相互通信。
V2X通信涉及两种通信接口,即PC5接口和Uu接口。其中,V2X PC5接口通信是V2X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通信,其通信链路也被定义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V2X Uu接口通信是发送方V2X终端设备将V2X数据通过Uu接口发送至网络设备,并由网络设备发送至V2X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再由V2X应用服务器下发至接收方V2X终端设备的通信方式。
在V2X通信中,可以存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Uu口控制新无线(new radio,NR)SL传输,或者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此时,如何避免LTE Uu口控制的NRSL传输和邻站的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如何避免NR Uu口控制的LTE SL传输和邻站的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避免LTE Uu口控制的NR SL传输和邻站的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避免NR Uu口控制的LTE SL传输和邻站的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载波的第一DFN偏移值,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该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DFN偏移值,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这里,第一DFN偏移值可以与第二DFN偏移值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offsetDFN值与第二offsetDFN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举例,在LTE e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NR SL传输的场景中,第一通信制式为LTE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NR通信制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LTE eNB,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NR gNB,此时LTE eNB为V2X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在NRg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LTE SL传输的场景中,第一通信制式为NR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LTE通信制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NR gNB,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LTE eNB,此时NRgNB为V2X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中包括SL载波的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LTE eNB在确定NR SLcarrier x的信息后,将相应的NR SLcarrierx的信息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告知邻居NR gNB,邻居NR gNB通过Xn接口反馈相应的NRSLcarrier x上对应的offsetDFN值。
另一种实现方式,NR gNB将会做UL调度的载波的信息和相应的每个载波对应的offsetDFN值通过Xn接口告知给LTE eNB。如果LTE eNB用于NR SL carrier x在NR gNB提供的载波中,则将NR SL carrier x的offsetDFN设置为NR gNB提供的相应offsetDFN值,如果LTE eNB用于NR SL carrier x不在NR gNB提供的载波中,则将NR SL 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设置为0。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交互第一载波上的资源池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其中,小区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小区信息,还可以包括测量的信号强度(如,该小区的RSRP或RSRQ或RSSI值)等。
当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R SL传输是否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NR UL传输存在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设备的测量上报,可以确保只有当存在NR SL传输和NRUL传输干扰时,才需要LTE eNB和特定NR gNB交互获取合适的offsetDFN值。而在不存在NRSL传输和NR UL传输干扰时,可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无需通过Xn接口交互offsetDFN信息,因此本实施例能够保证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交互offsetDFN信息,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DFN偏移值和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可选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SL载波的接入类型。示例性的,SL载波的接入类型包括LTE接入类型和NR接入类型。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进入RRC_CONNECTED态后,可以向LTE eNB上报自身支持的SL通信能力,如仅支持LTE SL传输,或仅支持NR SL传输,或同时支持LTE SL传输和NR SL传输。这样,LTE eNB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L通信能力,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终端设备可以进行V2X通信的SL carrier,以及每个SL carrier上所采用的接入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多次(至少两次)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载波的第二offsetDFN值,其中,不同时间点配置的各个第二offsetDFN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收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测量结果后,是否重新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offsetDFN值,取决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交互获取NR SL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该过程对终端设备透明,因而本方案对连接态和空闲态终端设备都适用,可以尽可能让终端设备复用现有LTE技术,避免增加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度。此外,本实施例无需终端设备配备NR Uu模块,只需通过软件升级即可解决所提技术问题,降低了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包括: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二DFN偏移值是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DFN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DFN偏移值与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DFN偏移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直接获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offsetDFN值,则根据该第三offsetDFN值来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实现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场景中避免NR SL传输和邻站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实现在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场景中避免LTE SL传输和邻站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LTE eNB可以复用现有LTE技术,对网络设备侧影响小。由于NR gNB设置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更精确,如果终端设备读取并应用NR基站广播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可以更有效的避免NR UL和NR SL传输之间的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超过第一阈值,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超过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包括: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直接获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offsetDFN值,则根据该第三offsetDFN值来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实现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场景中避免NR SL传输和邻站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实现在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场景中避免LTE SL传输和邻站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LTE eNB可以复用现有LTE技术,对网络设备侧影响小。由于NR gNB设置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更精确,如果终端设备读取并应用NR基站广播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可以更有效的避免NR UL和NR SL传输之间的干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总线系统。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比如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接收和/或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比如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或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应用于通信装置,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该芯片或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涉及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和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的示例。
图3示出了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WiFi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或未来演进的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对实施例中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V2X通信系统中装载在车上的传感器、车载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射频拉远模块,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其中,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还可以是5G移动通信系统、NR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或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存在终端设备V1和终端设备V2之间的侧行链路SL传输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01与终端设备102之间的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其中,该侧行链路SL为终端设备V1和终端设备V2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该上行链路UL为无线接入网设备101与终端设备102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支持V2X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V1、终端设备V2)称为V2X终端设备。
当V2X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V1)驻留在一个小区后,可以读取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该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示例性的,如果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在该小区所在的频率和/或其他频率上支持V2X通信,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小区广播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21信息。这里,该小区所在的频率可以称为载波频率(carrierfrequency),该载波例如可以为图1中的carrier 1。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多个载波频段上配置小区。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所在的频段对该终端设备而言,可以称之为主频率(primary frequency)。无线接入网设备支持的其他载波频段对该终端设备而言就是non primary frequency。对于连接态终端设备而言,如果在一个non primary frequency上配置了SCell,这个频段也被称之为secondary frequency。
在SIB21信息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配置在当前频率(即终端设备接收到该SIB21的频率)上进行V2X通信的资源分配配置和同步配置,和/或其他频率上进行V2X通信的资源分配配置和同步配置。作为举例,同步配置可以包括字段“typeTxSync”,用于指示在一个频率上进行V2X通信时优先选择的同步参考源。示例性的,所谓选择同步参考源,即确定根据哪一个同步参考源的同步信号确定进行V2X通信的子帧边界。示例性的,同步参考源可以配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eNB、gNB)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
如果终端设备选择在一个频率上进行V2X通信,且该频率在SIB21中对应的“typeTxSync”配置为eNB,则终端设备在该频率上选择一个小区作为同步参考源。选择哪一个小区做同步参考源的准则满足如下任一或任多种情况:
如果该频率是主频率(primary frequency),终端设备选择主小区(PCell)或驻留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作为同步参考源。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是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primary frequency是PCell所在的频率,如果终端设备是RRC空闲(RRC_IDLE)态,primary frequency是终端设备驻留的serving cell所在的频率。
如果该频率是辅频率(secondary frequency),则选择对应的SCell作为同步参考源。
如果终端设备在该频率覆盖范围内,选择与该频率成对的下行频率作为同步参考源。
如果终端设备在该频率覆盖范围外,选择PCell或驻留的serving cell作为同步参考源。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在该频率上选择一个小区作为同步参考源,即以该小区的下行子帧边界作为V2X传输时的SL子帧边界。
如果终端设备选择在一个频率上进行V2X通信,且该频率在SIB21中对应的“typeTxSync”配置为GNSS或没有进行配置,同时GNSS信号是可靠的,则终端设备在该频率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V1和终端设备V2均可以从SNSS103获取GNSS信号,该GNSS信号中包括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时间和UTC参考时间(标准日历时间1990年1月1日00:00:00),终端设备可以根据GNSS信号计算当前时刻的直接帧号(direct frame number,DFN)和子帧号,并以推断出的子帧边界作为V2X传输时的SL子帧边界。
在LTE V2X通信中,终端设备以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eNB或gNB)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和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可能是不对齐的。此时,V2X终端设备在一个载波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做SL传输,而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在该载波上调度终端设备的上行(uplink,UL)传输,则会出现SL传输和UL传输之间的干扰和冲突。如图1所示,无线接入网设备101在SIB21中广播通知V2X终端设备V1可以在carrier 1上进行V2X通信,且以GNSS 103为优选的同步参考源,同时无线接入网设备101也会在carrier 1上调度终端设备102进行上行传输。图2示出了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和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SL子帧边界的示例。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V1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不对齐。这样,无线接入网设备预留了子帧1,2给V2X终端设备V1用于V2X传输,而V2X终端设备V1实际使用的资源和预留资源不一致,例如V2X终端设备V1在子帧1进行SL传输时,会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没有预留的子帧0上的上行传输产生干扰。
为此,引入了DFN偏移值(offsetDFN),用于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向右进行偏移。如下图3所示,通过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可以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示例性的,当终端设备选择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按照以下公式(1)和(2)计算DFN和子帧号:
DFN=Floor(0.1*(Tcurrent–Tref-offsetDFN))mod 1024 (1)
subframeNumber=Floor(Tcurrent–Tref-offsetDFN)mod 10 (2)
其中,subframeNumber是子帧号,Tcurrent是UE从GNSS获取的当前UTC时间(该值以毫秒表示),Tref是UTC参考时间,offsetDFN是对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往右的偏移值,该offsetDFN值以毫秒表示,取值区间为0ms~1ms,取值为0.001ms的整数倍。无线接入网设备在配置频率的同步参考源时可以配置合适该参数值,使得终端设备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后,可以避免SL传输和UL传输之间的干扰问题。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对某个频率没有配置offsetDFN,则终端设备认为offsetDFN为0。
在NR V2X通信中,可以存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或者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如图4所示,以LTE中eNB在carrier 1上调度NR SL为例,此时在LTE eNB附近存在NRgNB,且该NR gNB使用carrier 1调度UE的上行传输。此时,根据上文中所述的技术方案,LTEeNB可以确定出offsetDFN值保证V2X终端设备的SL传输和自身UL传输不干扰。此时,LTEeNB如何确定合适的offsetDFN值,使得V2X终端设备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NR gNB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避免LTE Uu口控制的NR SL传输和邻站的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理,在NR gNB附近存在LTE eNB,且该LTE eNB使用carrier 1调度UE的上行传输。此时,NR gNB如何确定合适的offsetDFN值,使得V2X终端设备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LTE eNB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避免NR Uu口控制的LTE SL传输和邻站的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的方法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载波的第一DFN偏移值,根据该第一DFN偏移值,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该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
应理解,图5中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作为执行同步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对该同步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该同步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芯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芯片。
还应理解,图5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5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5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5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5中的全部操作。
5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举例,在LTE e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NR SL传输的场景中,第一通信制式为LTE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NR通信制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LTE eNB,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NR gNB,此时LTE eNB为V2X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在NR g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LTE SL传输的场景中,第一通信制式为NR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为LTE通信制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NR gNB,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LTE eNB,此时NR gNB为V2X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制式运行下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其小区内调度该第一载波进行上下行传输。这里,上下行传输包括上行数据传输、上行信令传输、下行数据传输进而下行信令传输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可以记为carrier x。当该第一载波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时,可以记为NR SL carrier x,当该第一载波用于上行链路UL传输时,可以记为NR ULcarrier x。
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的方法适用于LTE e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NR SL传输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NR g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LTE SL传输的场景。示例性的,下文以LTEe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NR SL传输的场景为例,描述如何避免NR SL传输和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而NR g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LTE SL传输的场景中如何避免LTE SL传输和LTEUL传输的相互干扰可以参考LTE eNB调度V2X终端设备进行NR SL传输的场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对于LTE通信系统而言,每个eNB下可以存在多个小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每个小区中的eNB和终端设备。对于5G或NR系统而言,在一个gNB下,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TRP,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每个gNB或TRP。对于CU-DU分离的场景,在一个CU下,可能存在多个DU,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每个CU或DU。
5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offsetDFN)值。
一种实现方式,LTE eNB在确定NR SLcarrier x的信息后,将相应的NR SLcarrierx的信息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告知邻居NR gNB,邻居NR gNB通过Xn接口反馈相应的NRSLcarrier x上对应的offsetDFN值。
示例性的,如果NR gNB在该carrier x上会做UL调度,则NR gNB将carrier x上offsetDFN设置为SFN子帧和DFN子帧的间隔(gap),如果NR gNB在该carrier x上不会做UL调度,则NR gNB将该offsetDFN设置为0。
另一种实现方式,NR gNB将会做UL调度的载波的信息和相应的每个载波对应的offsetDFN值通过Xn接口告知给LTE eNB。如果LTE eNB用于NR SL carrier x在NR gNB提供的载波中,则将NR SL carrier x的offsetDFN设置为NR gNB提供的相应offsetDFN值,如果LTE eNB用于NR SL carrier x不在NR gNB提供的载波中,则将NR SL 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设置为0。
可选的,当LTE eNB和多个NR gNB相邻,且这些NR gNB都使用相应的NR SLcarrier进行UL调度时,可以由网管功能或LTE eNB自身决定将其中一个NR gNB设置的offsetDFN值作为该NR SL carrier上的offsetDFN值。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LTE eNB和NR gNB都连接到5G核心网(5G core,5GC)时,LTE eNB可以通过Xn接口向NR gNB通知第一载波的信息或offsetDFN值,当LTE eNB和NRgNB都连接到演进包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时,LTE eNB可以通过X2接口向NRgNB通知第一载波的信息或offsetDFN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或者,第一载波,offsetDFN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Xn接口或X2接口建立过程的相关消息中,或基站配置更新的相关消息中,或其他Xn接口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LTE eNB和NRgNB之间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进行信令交互之前,需要建立Xn接口或X2接口的连接,该过程称之为Xn接口或X2接口建立过程,此时Xn接口或X2接口建立过程的相关消息包括Xn或X2建立请求消息和Xn或X2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交互第一载波上的资源池信息。
示例性的,LTE eNB和NR gNB在Xn接口或X2接口上除了交互NR SL carrier x信息和对应的offsetDFN信息之外,还可以交互在NR SL carrier x上的资源池信息。所谓NR SLcarrier x上的资源池信息是指在该carrier x上会用于NR SL传输的频域资源和/或时域资源。这些资源池信息可以由LTE eNB确定后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通知NR gNB,也可以由NRgNB确定后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通知LTE eNB,也可以由NR gNB和LTE eNB协商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LTE eNB和NR gNB都连接到5GC时,LTE eNB可以通过Xn接口向NR gNB通知NR SL carrier x上的资源池信息,当LTE eNB和NR gNB都连接到EPC时,LTEeNB可以通过X2接口向NR gNB通知NR SL carrier x上的资源池信息,当LTE eNB和NR gNB都连接到5GC时,NR gNB可以通过Xn接口向LTE eNB通知NR SL carrier x上的资源池信息,当LTE eNB和NR gNB都连接到EPC时,NR gNB可以通过X2接口向LTE eNB通知NR SL carrierx上的资源池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或者,资源池等信息也可以携带在现有Xn接口或X2接口建立过程的相关消息中,或基站配置更新的相关消息中,或其他Xn接口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NR gNB和LTE eNB之间可以交互资源池信息、SL载波信息或offsetDFN值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NR gNB和LTE eNB之间可以只交互资源池信息,也可以只交互SL载波信息,也可以只交互offsetDFN值,或者交互这三个信息中的其中两个,或者这三个信息都交互,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03,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offsetDFN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offsetDFN值可以与第一offsetDFN值相同,或者不同。
作为一例,LTE eNB可以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从NR gNB获取NR SLcarrier x上的offsetDFN值,即上述步骤502,然后通过SIB/RRC专用信令将该offsetDFN值下发给第一终端设备,即步骤503,,此时第二offsetDFN值与第一offsetDFN值相同。
作为另一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IB/RRC信令中NR SLcarrier x的offsetDFN值(即第二offsetDFN值)可以配置为0,或者配置为pre-configuration中的offsetDFN值。其中,pre-configuration信元指示终端设备在out-of-coverage时采用的V2X配置。此时,第二offsetDFN值与第一offsetDFN值可以不同。
可选的,504,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其中,小区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小区信息,还可以包括测量的信号强度(如,该小区的RSRP或RSRQ或RSSI值)等。这里,邻区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可选的,步骤504可以在步骤502之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当V2X终端设备进入RRC_CONNECTED态后,可以向LTE eNB上报自身支持的SL通信能力。如果该终端设备同时支持NR SL和LTE SL传输,则LTE eNB可以通过RRC专用信令为该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和测量上报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配置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哪些NR SL carrier上进行测量等,测量上报配置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测量结果满足指定条件时向LTE eNB上报测量结果,或指示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向LTE eNB上报测量结果。作为举例,该指定条件例如为:邻区的RSRP或RSQP或RSSI大于一定门限值,或在一定持续时间内大于一定门限值,或在连续N次采样时大于一定门限值,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测量配置对邻区中的载波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上报配置向LTE eNB上报测量结果。当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R SL传输是否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NR UL传输存在干扰。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根据测量配置和测量上报配置,上报所有满足指定条件的载波的测量结果。然后,LTE eNB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识别出终端设备和邻近的哪个NR gNB的同频小区会产生干扰。之后,LTE eNB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告知该NR gNB相应的载波信息或小区信息。可选的,LTE eNB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告知该NR gNB相应的载波信息或小区信息可以参见502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设备的测量上报,可以确保只有当存在NR SL传输和NRUL传输干扰时,才需要LTE eNB和特定NR gNB交互获取合适的offsetDFN值。而在不存在NRSL传输和NR UL传输干扰时,可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无需通过Xn接口交互offsetDFN信息,因此本实施例能够保证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交互offsetDFN信息,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载波(即NR SL carrier x)的同步参考源信息和/或资源配置信息。可选的,LTE eNB可以通过SIB/RRC专用信令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NR SL carrier x的同步参考源信息和/或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SL载波的接入类型。示例性的,SL载波的接入类型包括LTE接入类型和NR接入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SIB/RRC专用信令中通过一个可选指示字段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类型(type),指示该SIB/RRC专用信令所配置的SL carrier是用于NR SL传输,还是用于LTE SL传输。例如,当配置RAT-type=LTE时,表示该SL carrier用于LTE SL传输;当配置RAT-type=NR时,表示该SL carrier用于NR SL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用于指示SL的接入类型的指示字段为RAT-type为例进行描述,该指示信息还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未配置指示字段RAT-type时,表示协议预定义该SL carrier用于NR SL传输,或者当未配置指示字段RAT-type时,表示协议预定义该SLcarrier用于LTE SL传输。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进入RRC_CONNECTED态后,可以向LTE eNB上报自身支持的SL通信能力,如仅支持LTE SL传输,或仅支持NR SL传输,或同时支持LTE SL传输和NR SL传输。此时,LTE eNB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L通信能力,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终端设备可以进行V2X通信的SL carrier,以及每个SL carrier上所采用的接入技术。如果终端设备只支持一种接入技术的SL传输,则RRC专用信令中对SL carrier对应的RAT-type字段可以不进行配置,此时表示LTE eNB所配置的SL carrier都可用于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接入技术的SL传输。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举例1
LTE eNB通过SIB信息配置SL carrier1和SL carrier2可用于V2X通信,并配置SLcarrier1对应的RAT-type=LTE,SL carrier2对应的RAT-type=NR。上述配置表示LTE eNB指示V2X终端设备在LTE SL接口上可以采用SL carrier1进行通信,在NR SL接口上可以采用SL carrier2进行通信。
举例2
协议预定义RAT-type未配置表示默认RAT-type=LTE。LTE eNB通过SIB信息配置SL carrier1和SL carrier2,SL carrier1对应的RAT-type未配置,SL carrier2对应的RAT-type=NR。上述配置表示基站指示终端设备在LTE SL接口上可以采用SL carrier1进行通信,在NR SL接口上可以采用SL carrier2进行通信。
举例3
连接态终端设备上报仅支持NR SL传输,LTE eNB可以通过RRC专用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SL carrier1和SL carrier2,且对这两个SL carrier都没有配置RAT-type。上述配置表示LTE eNB指示终端设备可以在NR SL接口上可以采用SL carrier1和SL carrier2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通过SIB/RRC信令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NRSL carrier x的offsetDFN值、同步参考源信息或资源配置信息为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等其他方式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offsetDFN值、同步参考源信息或资源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offsetDFN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设备在carrier x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根据当前配置的该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计算DFN和子帧号。计算DFN和子帧边界可以参见上文中图2和图3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各步骤只是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并非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的方法。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多次(至少两次)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载波的第二offsetDFN值,其中,不同时间点配置的各个第二offsetDFN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先执行503,将第二offset值配置为0,或者配置为pre-configuration中的offsetDFN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执行504,即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502和503,即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offsetDFN值,并将第二offsetDFN值配置为第一offsetDFN值,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不执行504,即不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的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无需502和503,即不重新配置第二offsetDFN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503,将第二offset值配置为0,或者配置为pre-configuration中的offsetDFN值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即可执行505,即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二offsetDFN值,确定DFN和子帧号。之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执行504,即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502和503,即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offsetDFN值,并将第二offsetDFN值配置为第一offsetDFN值,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再次执行505,即根据重新配置的offsetDFN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收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测量结果后,是否重新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offsetDFN值,取决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载波的第一DFN偏移值,并根据该第一DFN偏移值,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该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实现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场景中避免NR SL传输和邻站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实现在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场景中避免LTE SL传输和邻站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交互获取NR SL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该过程对终端设备透明,因而本方案对连接态和空闲态终端设备都适用,可以尽可能让终端设备复用现有LTE技术,避免增加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度。此外,本实施例无需终端设备配备NR Uu模块,只需通过软件升级即可解决所提技术问题,降低了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LTE SL carrier上,LTE eNB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免调度资源,或在NR SL carrier上,NR gNB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免调度资源。免调度资源又可以被称为grant free资源,或configured grant type 1资源。
免调度资源由RRC信令进行配置,相关参数包括第一个免调度资源相对于SFN=0位置的时间偏移(timeoffset),第一个免调度资源所占的时频域资源位置,免调度资源的周期等。其中,第一个免调度资源相对于SFN=0位置的时间偏移即资源块第一个符号(symbol)所在时隙(slot)相对于SFN=0位置的偏移值。
而由于SFN=0的位置和DFN=0的位置并不对齐,当终端设备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终端设备可能并不维护当前时刻相对于SFN=0的偏移,此时终端设备难以确定免调度资源的具体位置,而如果终端设备以DFN=0来推算免调度资源的位置,会导致终端设备使用的资源和网络实际预留的免调度资源不一致,可能对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产生干扰。因此,当终端设备配置了SL免调度资源,且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时,可以使用由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相应的免调度资源,如果终端设备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则将相应的免调度资源挂起(即停止使用免调度资源),如果终端设备的同步参考源从GNSS恢复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免调度资源恢复使用。当对于一个SL carrier,如果终端设备处于out-of-coverage,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预配置的可用的免调度资源,此时,预配置的免调度资源的第一个资源块的时域位置配置为相对于DFN=0的timeoffset。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的方法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直接获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offsetDFN值,则可以根据该第三offsetDFN值来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
应理解,图6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6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6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6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6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参见图5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6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示例性的,601可以参见图5中501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6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offsetDFN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需要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直接帧号DFN偏移(offsetDFN)值。
可选的,这里第二offsetDFN值可以配置为0,或者配置为pre-configuration中的offsetDFN值,或者其他。
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offsetDFN值。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第二offsetDFN字段,可以忽略该字段值,即默认该第一载波对应的offsetDFN为0或pre-configuration中的值。
示例性的,602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该用于SL传输的方式可以参见图5中503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60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offsetDFN值。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在NR SL carrier x上测量到较强的NR小区信号,比如,如果该NR小区信号强度(如RSRP或RSRQ值或RSSI等)超过一定的门限或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终端设备读取NR基站广播的携带V2X配置信息的SIB消息。这里,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包括:RSRP或RSRQ值在一段时间内超过门限值,门限值和该条件可以由SIB广播,也可以由RRC专用信令配置。另外,终端设备可以在该NR小区上读取SIB消息,也可以在测量到的其他NR小区上读取SIB消息,并获取SIB消息中针对该NR SL carrier x所配置的offsetDFN值。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NR gNB广播的offsetDFN值后,可以覆盖从LTE eNB的SIB信息获取的offsetDFN。当终端设备在该NR SL carrier x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则根据当前配置的offsetDFN计算DFN子帧边界。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现较强的NR小区信号后,去读取NR基站的SIB消息。
一种可选的做法是,无论终端设备是否发现较强的NR小区信号,都会去读取NRgNB的SIB消息,而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NR gNB广播的SIB消息,并能获取SIB消息中针对一个NR SL carrier x配置的offsetDFN值,则直接覆盖从LTE eNB的SIB信息获取的对应于该NR SL carrier x的offsetDFN值。
另一种可选做法是,无论终端设备是否发现较强的NR小区信号,都会去读取NRgNB的SIB消息,而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NR gNB广播的SIB消息,针对该NR SL carrier x,则会保存两个offsetDFN值,一个是从LTE eNB获取到的,一个是从NR gNB获取到的。只有当终端设备在该NR SL carrier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且终端设备在NR SL carrier上测量到较强的NR小区信号,才会使用从NR gNB获取到的offsetDFN值,否则使用从LTE eNB获取到的offsetDFN值。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LTE eNB可以控制终端设备是否测量测量NR小区信号以及是否读取SIB消息。例如LTE eNB通过RRC信令为终端设备进行了测量配置后,终端设备测量NR小区信号和读取SIB消息;如果LTE eNB未对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则终端设备不对NR小区信号进行测量,也不去读取SIB消息。另外,如果终端设备未能从NR gNB读取到携带offsetDFN的SIB消息,则终端设备继续使用从LTE eNB获取的offsetDFN值。
示例性的,603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该用于SL传输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该用于SL传输的方式,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604,第一终端设备确定DFN和子帧边界。
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设备在carrier x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时,根据当前配置的该carrier x的offsetDFN值计算DFN和子帧号。可选的,计算DFN和子帧边界可以参见上文中图2和图3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未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即为上述第一终端设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直接获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offsetDFN值,则根据该第三offsetDFN值来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实现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场景中避免NR SL传输和邻站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实现在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场景中避免LTE SL传输和邻站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LTE eNB可以复用现有LTE技术,对网络设备侧影响小。由于NR gNB设置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更精确,如果终端设备读取并应用NR基站广播的针对NR SL carrier的offsetDFN值,可以更有效的避免NR UL和NR SL传输之间的干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的方法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测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SFN子帧边界间隔,并根据第二DFN偏移值和测量到的该子帧边界间隔,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
应理解,图7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7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7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7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7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参见图5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7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SL传输的第一载波。
示例性的,701可以参见图5中501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7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offsetDFN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需要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直接帧号DFN偏移(offsetDFN)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offsetDFN值可以配置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自身SFN子帧和测量到的DFN子帧边界的gap值。
可选的,702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该用于SL传输的方式可以参见图5中503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703,终端设备测量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帧边界间隔(gap)。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在NR SL carrier x上测量到较强的NR小区信号,比如,如果该NR小区信号强度(如RSRP或RSRQ或RSSI值等)超过一定的门限或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终端设备测量NR小区和LTE小区的子帧边界的gap,该子帧边界gap可以称之为SFN偏移(offsetSFN)值),其中LTE小区指终端设备的PCell或当前驻留的serving cell。上述子帧边界gap是指一个NR小区子帧边界与时域上的下一个LTE小区子帧边界的时间间隔,取值在0到1ms之间。这里,门限值和条件可以参见图6中603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70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补偿DFN值和测量到的子帧边界gap(即offsetSFN),确定DFN和子帧边界。
示例性的,当终端设备在该NR SL carrier x上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则根据当前配置的第二offsetDFN值加上测量到的offsetSFN值作为一个offset来计算DFN子帧边界,即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3)和(4)计算当前时刻的DFN和DFN子帧号:
DFN=Floor(0.1*(Tcurrent–Tref–offsetDFN-offsetSFN))mod 1024(3)
subframeNumber=Floor(Tcurrent–Tref-offsetDFN-offsetSFN)mod 10(4)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在NR SL carrier x上没有测量到较强的NR小区信号,则在计算当前DFN和子帧号时使用offsetSFN=0。
或者,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测量offsetSFN值。例如LTE eNB通过RRC信令为终端设备进行了测量配置后,终端设备测量NR小区信号和offsetSFN;如果LTE eNB未对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则终端设备不对NR小区信号和offsetSFN进行测量,此时offsetSFN=0。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测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SFN子帧边界间隔,并根据第二DFN偏移值和测量到的该子帧边界间隔,确定DFN和子帧号,,进而对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进行偏移,使得以GNSS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和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同步参考源推导出的子帧边界对齐,从而实现在LTE Uu口控制NR SL传输场景中避免NR SL传输和邻站NR UL传输的相互干扰,或者能够实现在NR Uu口控制LTE SL传输场景中避免LTE SL传输和邻站LTE UL传输的相互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LTE eNB侧可以复用现有LTE技术,对网络设备侧影响小。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如果支持在NR carrier x上进行测量,则很容易测量到LTE eNB和NR gNB间SFN子帧的gap,因此对终端设备而言,不会增加实现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未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即为上述第一终端设备。
上述主要从不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800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形式存在。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装置800包括:处理单元802和通信单元803。处理单元802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803用于支持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1,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8所示的装置8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当图5所示的装置800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时,处理单元802能够支持装置8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802支持装置800执行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SL传输的第一载波的动作,例如图5中的501、图6中的601动作、图7中的701动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803能够支持装置800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803支持装置800执行图5中的步骤502、503和504,图6中的步骤602,图7中的702,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当图8所示的装置800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时,处理单元802能够支持装置8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802支持装置800执行生成第三offsetDFN值的动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803能够支持装置800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803支持装置800执行图5中的步骤502,图6中的步骤603,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8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803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8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8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8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8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800可以为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0。
参阅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02和通信接口903。进一步地,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1。可选的,装置900还可以包括总线904。其中,通信接口903、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1可以通过总线904相互连接;总线9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处理器9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1内的程序,执行所述装置900的各种功能。
示例性地,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第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当装置900为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时,处理器9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完成的动作。当装置900为第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时,处理器9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第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完成的动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另一种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1000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形式存在。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000包括:处理单元1002和通信单元1003。处理单元1002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1003用于支持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01,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处理单元1002能够支持装置10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终端设备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002支持装置1002执行确定DFN和子帧号的动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003能够支持装置1000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003支持装置1000执行图5中的步骤503、504,图6中的步骤602、603,图7中的步骤702,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10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003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10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0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003为收发器,存储单元10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1000可以为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第一终端设备1100包括发射器1101,接收器1102和处理器1103。其中,处理器110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1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103”。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105,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1105可以包括编码器1106、调制器1107、解码器1108和解调器1109。
在一个示例中,发射器11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11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805中,编码器8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1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1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1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100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106、调制器1107、解调器1109和解码器11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1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5G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终端设备1100不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105时,调制解调处理器1105的上述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1103完成。
处理器1103对第一终端设备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1100进行的处理过程。例如,处理器1103还用于执行5、图6和图7所示方法中涉及第一终端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
进一步的,第一终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4,存储器1104用于存储用于第一终端设备11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集中式单元的控制面实体、集中式单元的用户面实体、终端设备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集中式单元的控制面实体、集中式单元的用户面实体、终端设备或统一数据存储网元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应用于通信装置,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该芯片或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涉及的指令。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第一载波;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消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FN偏移值和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5.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
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值。
7.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直接帧号DFN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二DFN偏移值是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DFN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FN偏移值与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10.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超过第一阈值,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13.一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第一载波;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同步的装置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偏移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FN偏移值和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一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装置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所述第一DFN值。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装置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第二DFN偏移值是根据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DFN确定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装置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上报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FN偏移值与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相同。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装置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装置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制式运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无线通信制式运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邻区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超过第一阈值,所述邻区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三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二DFN偏移值;
当确定邻区中的所述第一载波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FN偏移值,确定DFN和子帧号。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对应于第一载波的第三直接帧号DFN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载波,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通信制式下运行,所述装置和所述第一载波在第二通信制式下运行。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应用于通信装置,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087406.2A 2018-09-18 2018-09-18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0912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06.2A CN110912846B (zh) 2018-09-18 2018-09-18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19/105307 WO2020057410A1 (zh) 2018-09-18 2019-09-11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06.2A CN110912846B (zh) 2018-09-18 2018-09-18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846A true CN110912846A (zh) 2020-03-24
CN110912846B CN110912846B (zh) 2021-10-01

Family

ID=6981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7406.2A Active CN110912846B (zh) 2018-09-18 2018-09-18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846B (zh)
WO (1) WO202005741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322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237549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of c-v2x synchronization by wwan time tagging
WO2022082699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assistance
CN115053582A (zh) * 2021-01-08 2022-09-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434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Enhanced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che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5271A (zh) * 2019-06-25 2020-12-25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4501482B (zh) * 2020-10-23 2024-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中继设备、远端设备和基站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2058A (zh) * 2014-01-24 2015-07-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d2d终端之间实现同步的方法和d2d终端设备
CN105934921A (zh) * 2013-10-31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5821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338A1 (zh) * 2016-01-20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046461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V2x终端时频同步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71284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in v2x ue
US20170339511A1 (en) * 2014-10-21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2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80049235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v2x communication
CN107926004A (zh) * 2015-08-06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载波间d2d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5854A (zh) * 2015-08-21 2018-04-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到任意对象(v2x)通信方法和系统
US20180124808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ropping communication based on priority by wireless device supporting wan communication and v2x communication and, the wireless device performing th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1959B (zh) * 2016-11-01 2021-09-07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应用偏移来发送d2d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43854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4921A (zh) * 2013-10-31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12058A (zh) * 2014-01-24 2015-07-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d2d终端之间实现同步的方法和d2d终端设备
US20170339511A1 (en) * 2014-10-21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2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926004A (zh) * 2015-08-06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载波间d2d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5854A (zh) * 2015-08-21 2018-04-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到任意对象(v2x)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655821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338A1 (zh) * 2016-01-20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046461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V2x终端时频同步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71284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in v2x ue
US20180049235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v2x communication
US20180124808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ropping communication based on priority by wireless device supporting wan communication and v2x communication and, the wireless device performing the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Discussion on UE transmit timing for V2X 》",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0 R4-16827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322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237549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of c-v2x synchronization by wwan time tagging
WO2022082699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assistance
CN115053582A (zh) * 2021-01-08 2022-09-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3582B (zh) * 2021-01-08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434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Enhanced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che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846B (zh) 2021-10-01
WO2020057410A1 (zh)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2846B (zh) 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00213920A1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314958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7852727B (zh) 对覆盖范围外无线终端进行侧链路直接发现资源池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US11006426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peed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1186396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apparatus
EP33372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broadcast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EP3571886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ide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7134979A1 (ja) ユーザ装置、同期信号送信方法
CN10860523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941778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15048A (zh) 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114823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17837234A (zh) 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6470413B (zh) 多载波中邻近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142438A1 (en) Method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20076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200196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615945A (zh) Nr sl辅助信息消息的计时方面
WO2024031464A1 (en) Side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4731263A (zh)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678289A (zh) 定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5039A (zh) 用于同步信号传输的无线装置、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