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9389B -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9389B
CN110909389B CN201911179492.4A CN201911179492A CN110909389B CN 110909389 B CN110909389 B CN 110909389B CN 201911179492 A CN201911179492 A CN 201911179492A CN 110909389 B CN110909389 B CN 110909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al information
storage scheme
database
information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9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9389A (zh
Inventor
张齐全
李明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anfutong Financial Servic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anfutong Financi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anfutong Financi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anfutong Financi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94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9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9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互联网金融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库得到多种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并在多个储存方案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信息储存的灵活性,也避免了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个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储存被盗取。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 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金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中,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储存和防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有的个人数据信息储存方法安全性较低,所储存的个人数据信息容易被盗取。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个人数据信息储存方法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盗取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包括:
获取每条个人信息的录入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个录入时间进行排序,获得录入时间排序序列;
以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信息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
根据每个差值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排序,获得地理位置排序序列;
按照所述录入时间排序序列和所述地理位置排序序列,确定出N中存储方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包括:
从所述多条个人信息中确定出关联系数大于预设值的至少两条个人信息;
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其中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另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二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确定出从所述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除所述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
确定出每个耗时对应的时间段内通信信道的占用率;
将最小占用率的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或者将最小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相同,所述确定出从所述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除所述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包括:
针对在所述初始存储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确定出将该数据库中储存的个人信息转移至所述每个储存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中的最长执行时长;
将所述最长执行时长确定为所述耗时。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包括: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计算第一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没有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时刻,计算第二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输出提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对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切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数据库,向所述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
获取每个数据库在至少一个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上发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其中,不同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分别采用不同的位置信息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所述位置信息编码向量是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
根据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向所述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
接收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个人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个人信息储存模块,用于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公开的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电子终端及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多条个人信息,获取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并根据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将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多个数据库中,然后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并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如此,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库得到多种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并在多个储存方案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信息储存的灵活性,也避免了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个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储存被盗取。
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说明书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标:
20-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装置;21-个人信息接收模块;22-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23-储存方案确定模块;24-个人信息储存模块;25-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6-调整模块。
30-电子设备;300-总线;301-接收器;302-处理器;303-发送器;304-存储器;305-总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发明人经调查和分析发现,常见的个人数据信息储存方法大多将个人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储存,并采用单一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即使该单一的储存方案设置有权限验证和安全管理协议,但是长期储存以一种储存方法进行个人数据的集中储存,其权限验证和安全管理协议容易被破解,导致个人数据信息的泄露,因此,常见的个人数据信息储存方法安全性较低,所储存的个人数据信息容易被盗取。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发明过程中对本发明做出的贡献。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个人数据信息储存方法安全性较低,所储存的个人数据信息容易被盗取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如此,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库得到多种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并在多个储存方案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信息储存的灵活性,也避免了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个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储存被盗取。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S22,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S23,根据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S24,将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S25,根据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N种储存方案,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S26,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通过S21-S26,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库得到多种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并在多个储存方案之间进行切换,相较于常见的将个人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储存并采用单一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方法,S21-S26所示的方法提高了信息储存的灵活性,也避免了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个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储存被盗取。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举例来说,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例如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S23中,根据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31,获取每条个人信息的录入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个录入时间进行排序,获得录入时间排序序列。
S232,以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信息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
S233,根据每个差值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对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排序,获得地理位置排序序列。
S234,按照录入时间排序序列和地理位置排序序列,确定出N中存储方案。
通过S231-S234,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多套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提高了储存的灵活性,也能够避免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具体实施时,同一用户或者关联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关联性较高,为了确保这些关联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需要将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分别进行储存,实现物理隔离,降低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同时被窃取的概率,提高信息储存的安全性,为此,在S24中,基于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多个数据库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41,从多条个人信息中确定出关联系数大于预设值的至少两条个人信息。
S242,将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其中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库中,将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另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二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第二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值。
通过S241-S242,能够将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分别进行储存,实现物理隔离,降低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同时被窃取的概率,提高信息储存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在切换储存方案的时候信息被盗取,在S25中,根据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N种储存方案,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51,根据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确定出从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N种储存方案中除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
S252,确定出每个耗时对应的时间段内通信信道的占用率。
S253,将最小占用率的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或者将最小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
通过S251-S253,能够将切换储存方案的耗时以及通信信道的占用率考虑在内,从而避免在切换方案时耗费过多的时长,进而避免了个人信息在切换储存方案的过程中被截取,选取切换时对通信信道的占用率最小的储存方案,能够提确保通信信道完全服务于个人信息的转移,降低转移个人信息的耗时。
进一步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相同,在S251中,确定出从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N种储存方案中除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511,针对在初始存储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确定出将该数据库中储存的个人信息转移至每个储存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中的最长执行时长。
S2512,将最长执行时长确定为所述耗时。
通过S2511-S2512,能够确保在进行储存方案切换时个人信息的全部转移,避免个人信息的遗漏。
在S25中,根据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N种储存方案,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还包括以下内容:
S254,当多条个人信息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一时刻。
S255,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计算第一累计时长.
S256,若在第一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S257,若在第一累计时长达到持续时长时没有接收到切换指令,对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进一步地,在得到当前储存方案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61,当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储存于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二时刻。
S262,根据第二时刻,计算第二累计时长。
S263,若在第二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切换指令,输出提示信息,并在第二累计时长达到持续时长时,对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切换。
通过S254-S257,能够用户的实时切换指令进行储存方案的切换,提高信息储存的灵活性。
通过S261-S263,能够在频繁接收切换指令时输出提示信息并拒接进行实时切换,避免响应黑客发出的频繁的切换指令,也避免了储存方案的频繁切换导致个人信息在转移过程中被拦截,提高了数据储存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提高地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以及安全性,在S22中,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21,针对每个数据库,向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
S222,获取每个数据库在至少一个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上发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其中,不同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分别采用不同的位置信息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位置信息编码向量是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
S223,根据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向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
S224,接收每个数据库根据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至少一个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通过S221-S224,能够基于预编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提高与每个数据库进行请求、信息交互的传输效率,又由于位置编码验证信息是根据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因此,在保证与每个数据库的通信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获取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装置20,包括:
个人信息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个人信息储存模块24,用于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5,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调整模块26,用于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储存方案确定模块23,用于:
获取每条个人信息的录入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个录入时间进行排序,获得录入时间排序序列;
以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信息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
根据每个差值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排序,获得地理位置排序序列;
按照所述录入时间排序序列和所述地理位置排序序列,确定出N中存储方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个人信息储存模块24,用于:
从所述多条个人信息中确定出关联系数大于预设值的至少两条个人信息;
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其中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另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二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5,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确定出从所述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除所述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
确定出每个耗时对应的时间段内通信信道的占用率;
将最小占用率的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或者将最小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5,用于:
针对在所述初始存储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确定出将该数据库中储存的个人信息转移至所述每个储存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中的最长执行时长;
将所述最长执行时长确定为所述耗时。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5,用于: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计算第一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没有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储存方案切换模块25,用于: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时刻,计算第二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输出提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对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切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22,用于:
获取每个数据库在至少一个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上发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其中,不同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分别采用不同的位置信息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所述位置信息编码向量是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
根据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向所述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
接收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4、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X304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终端设备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本说明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库得到多种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并在多个储存方案之间进行切换,相较于常见的将个人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储存并采用单一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方法,S21-S26所示的方法提高了信息储存的灵活性,也避免了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个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储存被盗取。
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多套储存方案,使得个人信息能够基于不同的储存方案进行储存,提高了储存的灵活性,也能够避免单一的储存方案带来的安全隐患。
能够将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分别进行储存,实现物理隔离,降低关联性较高的个人信息同时被窃取的概率,提高信息储存的安全性。
能够将切换储存方案的耗时以及通信信道的占用率考虑在内,从而避免在切换方案时耗费过多的时长,进而避免了个人信息在切换储存方案的过程中被截取,选取切换时对通信信道的占用率最小的储存方案,能够提确保通信信道完全服务于个人信息的转移,降低转移个人信息的耗时。
能够确保在进行储存方案切换时个人信息的全部转移,避免个人信息的遗漏。
能够用户的实时切换指令进行储存方案的切换,提高信息储存的灵活性。
能够在频繁接收切换指令时输出提示信息并拒接进行实时切换,避免响应黑客发出的频繁的切换指令,也避免了储存方案的频繁切换导致个人信息在转移过程中被拦截,提高了数据储存的安全性。
能够基于预编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提高与每个数据库进行请求、信息交互的传输效率,又由于位置编码验证信息是根据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因此,在保证与每个数据库的通信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获取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说明书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说明书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说明书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说明书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说明书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说明书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说明书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说明书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9)

1.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包括:获取每条个人信息的录入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个录入时间进行排序,获得录入时间排序序列;以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信息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根据每个差值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排序,获得地理位置排序序列;按照所述录入时间排序序列和所述地理位置排序序列,确定出N种存储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包括:
从所述多条个人信息中确定出关联系数大于预设值的至少两条个人信息;
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其中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至少两条个人信息中的另一条个人信息存储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的第二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确定出从所述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除所述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
确定出每个耗时对应的时间段内通信信道的占用率;
将最小占用率的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或者将最小耗时对应的目标储存方案确定为当前储存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相同,所述确定出从所述初始存储方案切换至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除所述初始存储方案的每个目标储存方案的耗时,包括:
针对在所述初始存储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确定出将该数据库中储存的个人信息转移至所述每个储存方案中的每个数据库中的最长执行时长;
将所述最长执行时长确定为所述耗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包括: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计算第一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若在所述第一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没有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时,获取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时刻,计算第二累计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接收到所述切换指令,输出提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二累计时长达到所述持续时长时,对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数据库,向所述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
获取每个数据库在至少一个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上发送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其中,不同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的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分别采用不同的位置信息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所述位置信息编码向量是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生成的;
根据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向所述每个数据库发送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
接收所述每个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位置编码验证信息的位置信息历史记录资源关联检测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7.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个人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多条个人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和每个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N种储存方案,每种储存方案中包括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N为正整数;
个人信息储存模块,用于将所述N种储存方案中的其中一种储存方案作为初始储存方案,并基于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所储存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将所述多条个人信息储存于所述多个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库中至少储存一条个人信息;
储存方案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储存方案中包括的所述每个数据库储存个人信息的持续时长和所述N种储存方案,对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切换,得到当前储存方案;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当前储存方案对已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的储存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按照所述初始储存方案进行储存的多条个人信息按照当前储存方案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储存方案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每条个人信息的录入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每个录入时间进行排序,获得录入时间排序序列;以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信息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根据每个差值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每个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排序,获得地理位置排序序列;按照所述录入时间排序序列和所述地理位置排序序列,确定出N种存储方案。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79492.4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09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492.4A CN110909389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492.4A CN110909389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389A CN110909389A (zh) 2020-03-24
CN110909389B true CN110909389B (zh) 2021-09-21

Family

ID=6981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9492.4A Active CN110909389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93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487A (zh) * 2014-08-11 2014-12-03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存储方式的统一存储方法
CN109407994A (zh) * 2018-11-01 2019-03-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策略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08323A (zh) * 2018-10-12 2019-03-22 量子云未来(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储系统及文件存储方法
CN109582717A (zh) * 2018-10-16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力大数据的数据库统一平台及其读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6651B1 (en) * 2004-05-06 2009-02-24 Foundry Networks, Inc. Configurable geographic prefixes for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9305044B2 (en) * 2013-07-18 2016-04-05 Bank Of America,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ling data
CN106202084A (zh) * 2015-04-30 2016-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和数据存储装置
CN106469166B (zh) * 2015-08-18 2019-09-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487A (zh) * 2014-08-11 2014-12-03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存储方式的统一存储方法
CN109508323A (zh) * 2018-10-12 2019-03-22 量子云未来(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储系统及文件存储方法
CN109582717A (zh) * 2018-10-16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力大数据的数据库统一平台及其读取方法
CN109407994A (zh) * 2018-11-01 2019-03-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策略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389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131B (zh) 一种应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13535343B (zh) 基于网络调度的算力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100708A (zh) 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59825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及配置方法
CN104579768A (zh) 客户端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04540176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63518A (zh) 主从机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53810B (zh)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11573B (zh) 实现终端设备切换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04955095A (zh) 一种通信网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81767A (zh) 一种基于多库存系统进行库存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3530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计算机
CN105279267A (zh)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CN108882324A (zh) 智能切换WiFi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81825B (zh) 终端设备数据的在线处理方法
JP7216757B2 (ja) 情報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4317473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客户端
CN110909389B (zh)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信息储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09947A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居民出行调查方法
CN108170470A (zh) Soc系统按位写装置
CN108770014B (zh) 网络服务器的计算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5230A (zh) 应用的功能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33070A (zh)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6926B (zh) 一种车联网设备网关业务数据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0166955A (zh) 一种进行日程提醒的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2

Address after: 610000 floors 6 and 7, block a, building 2, Caizhi center, No. 300, Tianfu 4th Stree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tianfutong Financial Ser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1 Room 201, building 1, No. 90, Jiefang West Road,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Qiq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