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5183A -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5183A
CN110905183A CN201911148468.4A CN201911148468A CN110905183A CN 110905183 A CN110905183 A CN 110905183A CN 201911148468 A CN201911148468 A CN 201911148468A CN 110905183 A CN110905183 A CN 110905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suspension mechanism
vertical frame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84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西仙
谢仁宏
周广存
赵峰
马红杰
秦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ka Uhir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ka Uhir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ka Uhir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Naka Uhir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84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51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5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5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安装体系包含一组门式结构、连接于相邻门式结构间的连梁、间隔连接于两外侧连梁上的边柱、连接于连梁和边柱上的主悬挂机构、连接于门式结构和连梁上的侧悬挂机构、以及分别连接于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上的钢丝绳。施工时,本发明通过在门式结构上设置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可满足在门式结构上安装吊篮的需求且不占用施工场地;通过将主悬挂机构与边柱可拆卸连接、保障了整体承力且便于安装、调节和后期的移动;通过在主立架体间设置斜撑和拉杆,保证主悬挂机构的整体一致性和稳定性,且通过将钢丝绳临时固定在竖柱或边柱底部,起到双重保护和固定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式建筑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建筑幕墙装饰、外墙板施工、围护结构施工等需要,吊篮作为常用的操作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中。但是针对门式刚架结构,由于钢结构屋面为压型钢板,无法承受配重的重量,标准吊篮的支架或配重无法正常进行安装。目前在大跨度门式刚架结构外应用吊篮作业时,多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操作脚手架(塔架),而此种方法需要钢管扣件量大,搭设架体占地面积大,搭设复杂,受现场场地条件制约;搭设高度高,施工不安全;而且一般的外脚手架无法进行拉结。采用升降车,则费用较高,且运行过程中需要场地相对平整,无障碍,若将施工场地进行硬化,会增加施工成本且占用施工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传统吊篮悬挂结构在门式结构上无承载点、其他应用方式占用场地大、成本高及安装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包含一组门式结构、连接于相邻门式结构间的连梁、间隔连接于两外侧连梁上的边柱、连接于连梁和边柱上的主悬挂机构、连接于门式结构和连梁上的侧悬挂机构、以及分别连接于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上的钢丝绳;
所述门式结构包含横梁和连接于横梁两端的竖柱;所述横梁长向上间隔连接有边柱;所述边柱顶部高度高于横梁高度;两相邻门式结构顶部间连接有连梁;
所述主悬挂机构包含连接于外边侧连梁上的主立架、连接于主立架垂向上并与边柱连接的主连件、以及连接于主立架垂向中上部的主横架;
所述侧悬挂机构包含连接于横梁顶部的侧前立架、连接于连梁上的侧后立架、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和侧后立架之间的侧横架。
进一步的,所述主立架包含主立架体、连接于主立架体底部的主立架底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立架底板和连梁间的主立架连件;所述主立架连件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
进一步的,所述主连件包含垂直连接于主立架体上的主连件体和连接于主连件体外端部的主连件侧板;所述主连件体分段拼接而成,主连件侧板与边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横架包含主横架体、可拆卸连接于主横架体与主立架体间的主横架中连件,以及连接于主横架体两端的主横架侧连件;所述主横架体长向上间隔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对应连接主横架中连件,所述主横架中连件包含螺栓或螺杆;所述主横架侧连件为带有孔洞的连接板,孔洞对应钢丝绳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主立架体间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倾斜角度适应连梁的倾斜角度;相邻主立架体顶部间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前立架包含侧前立架体、连接于侧前立架体底部的侧前立架底板、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体竖向上的侧前立架中连件和侧前立架底连件;所述侧前立架底板的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侧前立架中连件和侧前立架底连件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
进一步的,所述侧后立架包含侧后立架体和连接于侧后立架体底部的侧后立架底板;所述侧后立架底板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的顶面为水平面;侧前立架底板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横架包含侧横架体、连接于侧横架体和侧前立架体上的侧横架中连件、以及连接于侧横架体前后两端的侧横架前连件和侧横架后连件;侧横架后连件连接于侧后立架体与侧横架体间;所述侧横架中连件、侧横架前连件和侧横架后连件均为板体,且三者上均设置有连接孔,其中,侧横架中连件和侧横架后连件上连接孔对应侧横架体长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侧横架前连件上连接孔对应钢丝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包含提升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所述提升钢丝绳一端连接主悬挂机构上主横架一端、并依次穿接主立架顶部和主横架另一端,而后穿过接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或所述提升钢丝绳一端连接侧后立架顶部,并依次连接侧前立架顶部和侧悬挂机构上侧横架一端、而后穿过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所述安全钢丝绳一端连接在主横架一端或侧后立架顶部,另一端连接在竖柱或边柱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门式结构高度和长度,设计并组装吊篮;结合门式结构上竖柱和边柱的位置和个数,确定主悬挂机构或侧悬挂机构的位置和个数;依据吊篮所需承载的重量,选取钢丝绳和提升机;并安装吊篮配套的安全锁、支座和电气控制箱;
步骤二、根据预先设计的编号,分别将主悬挂机构上的主立架、主连件和主横架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分别将侧悬挂机构中侧前立架、侧后立架和侧横架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
步骤三、检查并校正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的位置以及连接紧固程度,检查不合格及时调整;待合格后,将提升钢丝绳分别穿接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并最终与吊篮连接;此外,对应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上配置安全钢丝绳;
步骤四、试运行吊篮,检查吊篮上升的稳定性,监测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在运行和稳定后的垂直度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检查合格后进行吊篮施工;
步骤五、待一处门式结构施工完成,将吊篮放下后,将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与门式结构连接部分解除,即可进行下一处门式结构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在门式结构上设置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可满足在门式结构上安装吊篮的需求,且将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的底部可拆卸安装在横梁或边梁上,不占用施工场地;
2)本发明通过将主悬挂机构与边柱可拆卸连接、将侧悬挂机构的侧后立架与边梁可拆卸连接,保障了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的整体承力,且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调节和后期的移动;
3)本发明通过在主立架体间设置斜撑和拉杆,保证主悬挂机构的整体一致性和稳定性,且通过将钢丝绳临时固定在竖柱或边柱底部,起到双重保护和固定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主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的设置及其连接,既保证了吊篮的承重,又利于节省施工场地和施工成本;同时满足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工人临边作业风险。该悬挂结构便于加工、安拆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极大程度节省工期。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门式结构上吊篮主悬挂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式结构上吊篮侧悬挂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3是钢丝绳临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式结构上吊篮主悬挂机构连接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是主悬挂机构和吊篮连接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是主悬挂机构和边柱连接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7是主悬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侧悬挂机构连接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9是侧前立架与侧横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侧后立架与侧横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梁、2-竖柱、3-边柱、4-主悬挂机构、41-主立架、411-主立架体、412-主立架底板、413-主立架连件、42-主连件、421-主连件体、422-主连件侧板、43-主横架、431-主横架体、432-主横架中连件、433-主横架侧连件、5-撑杆、6-拉杆、7-钢丝绳、71-提升钢丝绳、72-安全钢丝绳、8-侧悬挂机构、81-侧前立架、811-侧前立架体、812-侧前立架底板、813-侧前立架底连件、814-侧前立架中连件、82-侧横架、821-侧横架体、822-侧横架后连件、823-侧横架中连件、824-侧横架前连件、83-侧后立架、831-侧后立架体、832-侧后立架底板、9-加劲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某机场建筑的幕墙安装为例,建筑结构采用门式结构,此门式结构为大跨度刚架结构。门式结构包含横梁和连接于横梁两端的竖柱2;所述横梁长向上间隔连接有边柱3;所述边柱3顶部高度高于横梁高度;两相邻门式结构顶部间连接有连梁1,通过连梁1将单榀的门式刚架结构连接成整体。此门式结构建筑施工时,采用吊篮法。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包含一组门式结构、连接于相邻门式结构间的连梁1、间隔连接于两外侧连梁1上的边柱3、连接于连梁1和边柱3上的主悬挂机构4、连接于门式结构和连梁1上的侧悬挂机构8、以及分别连接于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上的钢丝绳7;其中,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均为钢制构件,其强度和高度根据吊篮的安装设计要求而定。
本实施例中,为在施工中保证吊篮的稳定运行,在相邻主立架体411间连接有撑杆5,所述撑杆5倾斜角度适应横梁的倾斜角度;在相邻主立架体411顶部间连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水平设置。其中撑杆5和拉杆6均为钢制杆件,其在相邻主立架体411的个数根据主立架体411稳定性要求设计得出。此外撑杆5和拉杆6也可相应的设置在侧悬挂机构8上。
本实施例中,钢丝绳7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提升吊篮的提升钢丝绳71,一种用于临时防护的安全钢丝绳72。其中, 提升钢丝绳71一端连接主悬挂机构4上主横架43一端、并依次穿接主立架41顶部和主横架43另一端,而后穿过接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或提升钢丝绳71一端连接侧后立架83顶部,并依次连接侧前立架81顶部和侧悬挂机构8上侧横架82一端、而后穿过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
如图3所示,用于临时防护的安全钢丝绳72,穿接在主横架43不临近吊篮一端,钢丝绳7的底端固定在竖柱2或边柱3的底部;或安全钢丝绳72穿接在侧横架82不临近吊篮的一端,安全钢丝绳72的底端固定在竖柱2或边柱3的底部。在竖柱2和边柱3的底部连接有勾件,用于安全钢丝绳72的绑扎和固定。
如图4至图6所示,主悬挂机构4包含连接于连梁1上的主立架41、连接于主立架41垂向上并与边柱3连接的主连件42、以及连接于主立架垂向中上部的主横架43;主悬挂机构4的个数根据边柱3的个数而定,当需要增加主悬挂机构4个数时,可在两边柱3间通过连接钢板或抱箍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增设临时柱,此临时柱的高度和强度不低于边柱3。此外,在主立架41与主横架43连接的阴角处还对称连接有加劲肋板9。
如图7所示,主立架41包含主立架体411、连接于主立架体411底部的主立架底板41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立架底板412和连梁1间的主立架连件413;所述主立架连件413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其中,主立架体411为钢杆体,主立架体411为两个及以上时通过横向钢连杆连接;主立架底板412为钢板,其上预先打设有连接孔。
本实施例中,主连件42包含垂直连接于主立架体411上的主连件体421和连接于主连件体421外端部的主连件侧板422;所述主连件体421通过螺栓分段拼接而成,其拼接长度适应主立架41至边柱3间距离;主连件侧板422与边柱3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实现。
本实施例中,主横架43包含主横架体431、可拆卸连接于主横架体431与主立架体411间的主横架中连件432,以及连接于主横架体431两端的主横架侧连件433;所述主横架体431长向上间隔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对应连接主横架中连件432,所述主横架中连件432包含螺栓或螺杆;所述主横架侧连件433为带有孔洞的连接板,孔洞对应钢丝绳7设置。
如图8至图10所示,侧悬挂机构8包含连接于竖柱2顶部的侧前立架81、连接于连梁1上的侧后立架83、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81和侧后立架83之间的侧横架82。此外,在侧前立架81与侧横架82连接的阴角处对称连接有加劲肋板9,在侧后立架83与侧横架82连接的阴角处还对称连接有加劲肋板9。
本实施例中,侧前立架81包含侧前立架体811、连接于侧前立架体811底部的侧前立架底板812、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体811竖向上的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所述侧前立架底板812的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1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812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当在竖柱2顶部同时设置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时,主悬挂机构4的主立架体411与边柱3连接;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则自外部连接于主立架体411和边柱3上;当竖柱2顶部未设置主悬挂机构4时,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则与边柱3连接。以上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的安装位置和个数,根据现场实际受力设计确定。
本实施例中,侧后立架83包含侧后立架体831和连接于侧后立架体831底部的侧后立架底板832;侧后立架体831为钢杆体,侧后立架底板832为钢板;侧后立架底板832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1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812的顶面为水平面;侧前立架底板812与连梁1通过抱箍连接。
本实施例中,侧横架82包含侧横架体821、连接于侧横架体821和侧前立架体811上的侧横架中连件823、以及连接于侧横架体821前后两端的侧横架前连件824和侧横架后连件822;侧横架后连件822连接于侧后立架体831与侧横架体821间,侧横架体821为钢杆体;侧横架中连件823、侧横架前连件824和侧横架后连件822均为钢板体,且三者上均设置有连接孔。其中,侧横架中连件823和侧横架后连件822上连接孔对应侧横架体821长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并通过螺栓或螺杆连接固定;侧横架前连件824上连接孔对应钢丝绳7设置。
结合图1至图10,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门式结构高度和长度,设计并组装吊篮;结合门式结构上竖柱2和边柱3的位置和个数,确定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的位置和个数;依据吊篮所需承载的重量,选取钢丝绳7和提升机;并安装吊篮配套的安全锁、支座和电气控制箱。
其中,吊篮组装时,先将吊篮底架和前后栏杆用螺栓组装起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组装篮体长度,再组装两端头提升机安装架。
步骤二、根据预先设计的编号,分别将主悬挂机构4上的主立架41、主连件42和主横架43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分别将侧悬挂机构8中侧前立架81、侧后立架83和侧横架82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
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施工时,首先施工人员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采用0.5T葫芦按编号运至门式结构顶部,用M16抱箍将需连接在连梁1、横梁或边柱3的构件固定,而后再安装其他构件;在放置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时要其前端符合施工位置要求,同时要保证前端的距离要与下面篮体的宽度保持一致,避免吊篮安装后上下成八字型,影响吊篮安全使用。
步骤三、检查并校正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的位置以及连接紧固程度,检查不合格及时调整;待合格后,将提升钢丝绳71分别穿接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8,并最终与吊篮连接;此外,对应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上配置安全钢丝绳72。
钢丝绳7施工时,将各部位连接螺栓拧紧,用索具螺旋扣将加强钢丝绳7上紧,钢丝绳7要加一定的预紧力,并采取防滑动措施。钢丝绳7端部的紧固用绳夹固紧,绳夹数量为四只,间距80mm,把钢丝绳7绳座夹在钢丝绳7的工作段上,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7的尾段上,并在第3和第4个绳夹中间留一个安全弯。当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前伸出1.5米时,提升钢丝绳71前端要向上起挠30mm。将提升钢丝绳71和安全钢丝绳72组装在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上并安装限位块。
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全部安装完毕检查无问题,将提升钢丝绳71从上放至地面,要将提升钢丝绳71一点一点顺下,不能直接抛下,且提升钢丝绳71下放时要在提升钢丝绳71和结构间放置软隔离如木方,防止下放过程中与结构摩擦损坏提升钢丝绳71,影响安全。
提升钢丝绳71放下后将吊篮电源接通,将提升钢丝绳71穿过提升架导绳轮,再插入提升机入绳口内,启动提升机,提升钢丝绳71自动卷绕,从另一出口处伸出。对于安全钢丝绳72,在安全锁处于非夹紧状态下直接插入即可。整机安装完毕后,检查各连接处是否可靠。
步骤四、试运行吊篮,检查吊篮上升的稳定性,监测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在运行和稳定后的垂直度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检查合格后进行吊篮施工。
将吊篮正常通电试运行,操作人员控制手柄,将吊篮上下开机运行3-5次,离地面1-1.5米,无其它问题后将吊篮放至地面。在运行时,将重锤分别挂在提升钢丝绳71和安全钢丝绳72的下端,与地面稍有些距离,使提升钢丝绳71和安全钢丝绳72在吊篮运行时保持垂悬张紧状态,确保安全锁正常工作。
步骤五、待一处门式结构施工完成,将吊篮放下后,将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与门式结构连接部分解除,即可进行下一处门式结构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门式结构、连接于相邻门式结构间的连梁(1)、间隔连接于两外侧连梁(1)上的边柱(3)、连接于连梁(1)和边柱(3)上的主悬挂机构(4)、连接于门式结构和连梁(1)上的侧悬挂机构(8)、以及分别连接于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上的钢丝绳(7);
所述门式结构包含横梁和连接于横梁两端的竖柱(2);所述横梁长向上间隔连接有边柱(3);所述边柱(3)顶部高度高于横梁高度;两相邻门式结构顶部间连接有连梁(1);
所述主悬挂机构(4)包含连接于外边侧连梁(1)上的主立架(41)、连接于主立架(41)垂向上并与边柱(3)连接的主连件(42)、以及连接于主立架(41)垂向中上部的主横架(43);
所述侧悬挂机构(8)包含连接于横梁顶部的侧前立架(81)、连接于连梁(1)上的侧后立架(83)、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81)和侧后立架(83)之间的侧横架(8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架(41)包含主立架体(411)、连接于主立架体(411)底部的主立架底板(41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立架底板(412)和连梁(1)间的主立架连件(413);所述主立架连件(413)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件(42)包含垂直连接于主立架体(411)上的主连件体(421)和连接于主连件体(421)外端部的主连件侧板(422);所述主连件体(421)分段拼接而成,主连件侧板(422)与边柱(3)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架(43)包含主横架体(431)、可拆卸连接于主横架体(431)与主立架体(411)间的主横架中连件(432),以及连接于主横架体(431)两端的主横架侧连件(433);所述主横架体(431)长向上间隔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对应连接主横架中连件(432),所述主横架中连件(432)包含螺栓或螺杆;所述主横架侧连件(433)为带有孔洞的连接板,孔洞对应钢丝绳(7)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主立架体(411)间连接有撑杆(5),所述撑杆(5)倾斜角度适应连梁(1)的倾斜角度;相邻主立架体(411)顶部间连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水平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前立架(81)包含侧前立架体(811)、连接于侧前立架体(811)底部的侧前立架底板(812)、以及连接于侧前立架体(811)竖向上的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所述侧前立架底板(812)的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1)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812)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侧前立架中连件(814)和侧前立架底连件(813)包含连接螺栓、连接螺杆或抱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后立架(83)包含侧后立架体(831)和连接于侧后立架体(831)底部的侧后立架底板(832);所述侧后立架底板(832)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适应连梁(1)的倾斜角度,侧前立架底板(812)的顶面为水平面;侧前立架底板(812)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横架(82)包含侧横架体(821)、连接于侧横架体(821)和侧前立架体(811)上的侧横架中连件(823)、以及连接于侧横架体(821)前后两端的侧横架前连件(824)和侧横架后连件(822);侧横架后连件(822)连接于侧后立架体(831)与侧横架体(821)间;所述侧横架中连件(823)、侧横架前连件(824)和侧横架后连件(822)均为板体,且三者上均设置有连接孔,其中,侧横架中连件(823)和侧横架后连件(822)上连接孔对应侧横架体(821)长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侧横架前连件(824)上连接孔对应钢丝绳(7)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包含提升钢丝绳(71)和安全钢丝绳(72),所述提升钢丝绳(71)一端连接主悬挂机构(4)上主横架(43)一端、并依次穿接主立架(41)顶部和主横架(43)另一端,而后穿过接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或所述提升钢丝绳(71)一端连接侧后立架(83)顶部,并依次连接侧前立架(81)顶部和侧悬挂机构(8)上侧横架(82)一端、而后穿过吊篮连接在提升机上;所述安全钢丝绳(72)一端连接在主横架(43)一端或侧后立架(83)顶部,另一端连接在竖柱(2)或边柱(3)底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门式结构高度和长度,设计并组装吊篮;结合门式结构上竖柱(2)和边柱(3)的位置和个数,确定主悬挂机构(4)或侧悬挂机构(8)的位置和个数;依据吊篮所需承载的重量,选取钢丝绳(7)和提升机;并安装吊篮配套的安全锁、支座和电气控制箱;
步骤二、根据预先设计的编号,分别将主悬挂机构(4)上的主立架(41)、主连件(42)和主横架(43)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分别将侧悬挂机构(8)中侧前立架(81)、侧后立架(83)和侧横架(82)吊装至门式结构上并组装;
步骤三、检查并校正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的位置以及连接紧固程度,检查不合格及时调整;待合格后,将提升钢丝绳(71)分别穿接悬挂机构和侧悬挂机构(8),并最终与吊篮连接;此外,对应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上配置安全钢丝绳(72);
步骤四、试运行吊篮,检查吊篮上升的稳定性,监测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在运行和稳定后的垂直度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检查合格后进行吊篮施工;
步骤五、待一处门式结构施工完成,将吊篮放下后,将主悬挂机构(4)和侧悬挂机构(8)与门式结构连接部分解除,即可进行下一处门式结构施工。
CN201911148468.4A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905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8468.4A CN110905183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8468.4A CN110905183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5183A true CN110905183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1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8468.4A Pending CN110905183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51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9405A (zh) 吊篮穿墙式悬挑结构与斜屋面吊篮搭设方法
CN201598820U (zh) 单点悬挂外挂架
CN108532769A (zh) 一种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的顶升施工方法
CN108625483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顶升施工的设备
CN114412158B (zh) 一种铝合金-钢组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WO2023208250A1 (zh) 一种幕墙施工平台
CN115492399A (zh) 一种从下到上安装调整吊挂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5803108U (zh) 一种附梁式吊篮
CN104775606A (zh) 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墙板施工的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2129960U (zh) 一种框架梁钢筋架空安装装置
CN211341686U (zh) 一种吊篮支架系统
CN113175089A (zh) 一种大跨度重型悬挑桁架施工方法
CN110748139B (zh) 一种吊篮支架系统
CN209780193U (zh) 一种悬吊式脚手架
CN211369478U (zh)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
CN209145256U (zh) 装配式建筑专用爬架
CN203947769U (zh) 冷却塔底部环梁混凝土现浇钢桁架模板支撑体系
CN103628692A (zh) 一种楼面梁安装支架及使用施工方法
CN208345549U (zh) 一种适应于顶升施工的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
CN11055249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工具式外防护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05183A (zh) 一种门式结构上吊篮悬挂结构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2954553U (zh) 全装配工具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CN108584646A (zh) 一种适应于顶升施工的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
CN209568359U (zh) 一种用于外包式护栏基座施工的模板支架
CN203640313U (zh) 一种楼面梁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